为了活命只能扮演神明了by程惊堂
程惊堂  发于:2025年11月26日

关灯
护眼

“你们中有不少人家里都有女儿,仔细想想女儿是不是比儿子更懂事听话?是不是有时候比儿子更有眼色更聪慧?”
“是不是有时候你们也会发出‘若是个儿子’就好了的感慨?”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你们还等什么?还犹豫什么?不想光耀门楣大权在握了吗?”
亏得这些大儒名仕都喜欢叫家中小辈读书启蒙,且所谓书香门第家的姑娘也定是满腹经纶,因此他们中确实有许多人家早就发现女儿比儿子更争气。
只是女子的身份,桎梏了她们的前程,只能沦为联姻的工具,利用价值不可谓不低。
眼下女子同男子一般有机会做官,有机会光耀门楣,他们说不心动是假的。
只是女子始终会嫁人,那便成了别家人......
王其琛信中便又说了:“入赘啊!这么优秀的女儿为什么要嫁人?便是一直留在家中也可,若是怕不成亲被诟病,那就寻个入赘婿,岂不美哉?”
他是句句往这些人心口处挠,便还真有许多人动了心思。
山东八贤郡。
大儒谈济四十出头年岁,清俊出尘,坐在后花园的凉亭中,望着满园青翠略略出神。
直至一温婉柔和的女声开口:“父亲安。”
谈济回神,侧头瞧见自己那亭亭玉立的小女儿谈雨竹,少女不过十四岁年纪,已经出落得格外温婉漂亮。
家中早从去年起就是媒人不断,但这孩子就是谁都瞧不上,一问就是想一辈子待在父母身边,不想嫁人。
夫妻俩此前生了三个儿子才得这么一个小女儿,从小便如珠如宝地护着。
且谈雨竹为人聪慧伶俐,又端庄温婉,继承了她母亲的美貌和性格,更继承了父亲的才华,每每论诗作对,她那三个兄长都甘拜下风。
便是聊起大宁局势,小姑娘也是侃侃而谈,言之有物,比她那三个兄长强得多。
别说是谈济,就是那三个兄长,也都时常感叹若小妹是个男子,定能光耀门楣。
只可惜,她是女子。
而如今,那机会来了。
谈济伸手招了招:“竹儿,来坐。”
谈雨竹便行至父亲对面的石凳上坐下,瞧见桌上的棋盘,便笑道:“父亲定是刚与严伯伯对弈呢,如何下了一般就不下了?”
谈济失笑:“什么都瞒不过你。”
他看着女儿如花般的笑颜,欲言又止。
“父亲可是有什么事要与女儿说?”
“你可知你严伯伯为了匆匆离开?”
谈雨竹拿起一枚棋子,继续着方才的棋局,温声道:“京中来信,想来是那位王家世子吩咐了什么,严伯伯当是回去准备了。”
谈济便朗笑出声,那点疑虑和犹豫便也没了。
他从袖间拿出信纸,递到女儿手里。
此前他也曾如此过,谈雨竹便熟练地伸手接过,垂眸看下来。
而后,谈济便瞧见自己素来八风不动的小女儿,眉头皱的越来越紧,攥着信纸的双手也微微颤抖起来。
谈雨竹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三遍,这才抬眸看向父亲,眼眶通红,甚至隐隐有些晶莹。
“父亲——”她声音有些艰涩,深呼了口气,才问道,“信中所言可是真的?”
谈济瞧见她这模样,心里也不由一酸,温声道:“千真万确。”
谈雨竹便笑了,只是眼角不受控地落下泪来。
她起身行至谈济身前,端端正正跪下磕头,行了个大礼。
谈济忙想去扶,就听女儿哑声道:“父亲,女儿要去科考!”
“好,好!”谈济嗓音也有些沉,他小心地把女儿扶起来,笑道:“乖孩子,父亲与你一同参考。还有你严伯伯,他也要带着你严瑞阿弟参加科考,咱们四人正巧搭个伴。”
“父亲,我想写一篇文章。”谈雨竹眸中闪着奇异的光亮。
不是所有姑娘都被父母宠爱,不是所有父亲都如谈济这般开明,所以谈雨竹要写文章,要告诉这天下人,女子不比男子差。
她要叫更多的姑娘同她一起参加科考,争取这可能入仕为官的机会!
有了王其琛的动员,加上秦枭发布给各级地方官的文书政令,不过半月时间,整个大宁就都已经被这则消息震撼。
一时间,街头巷尾,便是村中普通农户百姓都在谈论这件事。
“你们可听说了?朝廷要选人去京中那个国子监学习,学得好有机会当官嘞!”
“当然听说了!据说咱们这些泥腿子都能去呢。”
“泥腿子咋去?俺大字都不识一个,去了还能在朝廷里种地不成。”
众人哄笑。
便有人道:“可别笑,还真就是选种地的人当官呢。”
“啥?会种地也能当官?”
“可不是,说是有一个科目专门考的就是种地,种的好就有机会当官!”
“哎呀,这可是咱们变成大人物的机会啊,可不能错过!谁与我一起报名考试去?”
“我可不去,万一考不好怕是要被那些当官的打骂。”
“我也不敢去,便是不打骂,那若是我考不好,不就说明我不会种地了?那我以后还怎么在村里混?”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此前说想去参考的那人也开始犹豫了。
此番情形在大宁各处出现,便是京中,也有许多人都动了心思。
甄家府邸。
苏喜儿与姐姐苏念儿坐在外间,手中绣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锦帕。
“你可想好了?”苏念儿有些担忧地看着妹妹,“咱们这些闺阁女儿,如何能抛头露面?便是父亲也不会应允的。”
“我会说服父亲。”苏喜儿眼睛笑的弯弯的,“我刺绣手艺也算拿的出手,八成可以通过考核,届时你妹妹便是国子监学子,未来可以当官的。”
苏念儿好笑道:“会刺绣的如何当官?”
“楚太傅已经命人在建刺绣局了,是和司礼监一样的独立部门,里面的绣娘们以后都是有品阶的官员了。”苏喜儿把这些事都打听的一清二楚。
苏念儿知道妹妹这是认真了,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可此前赵家的事......”她低声道,“姐姐也希望你离开京城。”
这京中浑水一滩,苏喜儿却还想当官,她如何当的明白?
便是她父亲与夫君,在朝中都要如履薄冰,何况单纯不谙世事的苏喜儿?
苏喜儿想起了赵熙,眸中有悲色一闪而过,语气也低落了些:“姐姐,我不想与你们分开。”
便是死,她也想与家人死在一处。
苏念儿眼眶一酸,也不再劝了,柔声道:“好,咱们就在一处,不分开。”
半月时间过去,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都收到了不同人数的报名,且因为山东八贤郡那位号称“竹雨居士”的才女发了一篇文章后,来报名的女子也变多了。
自然还是男子更多,而这些人中更不乏一些已经小有名气的名仕,甚至还有些大儒与世家门客。
只是朝中有令,世家子弟不要,权贵门客不要,只要那些背景简单无上升门路的。
这是明摆着断了世家想要安插人手的想法,还收获了无背景的百姓们的欢呼与支持,甚至有许多人都自发地开始揭发哪些人与世家有联系。
自然也有些纯坏的,想要举报自己同乡或者对手之类的,但都会被官府的人查出来。
这些官府衙门里的人,其实大多数都还是四大世家的人,但他们身边还有个监督者,就是秦枭派去送文书的武将或者兵士。
这些人都被秦枭赐予了特权,那就是有权盯着这些官员报名,若是有不符合文书的做法,例如放自己人报名之类的,这些军士们就可以直接拿人。
就这般拿了四、五位县令和知府,众人便也不敢再搞小动作。
楚九辩听说后,不由笑了。
秦枭手下的军士们搞政治不行,但在其他方面真就是令行禁止,且手段果决。
而且秦枭说到做到,对那些小有名气,可能被世家盯上的人,他都派了暗卫去保护。
如此一来,其他势力的人不仅伤不了这些参考学子,甚至都不能接触他们,更不能威逼利诱了。
世家本来没怎么当回事,可随着报名人数越来越多,还有许多熟悉的名字出现在各郡各县的名单上,他们也坐不住了。
当即一个接一个地发出消息,说自己家也要办“对外学堂”,想要成为世家门生的士人都可以来报名加入。
一时间,大宁士人阶层又是一阵轰动。
那些曾经没办法接触到世家,没办法成为门生的士人们,有许多都动了心思。
进入国子监只是有可能当官,但如果依附上了世家,那便是说出去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于是很快就有不少士人开始去官府销毁自己的报名表,转而投身世家族学。
而那七位藩王瞧着自己封地上的才子才女都去报名,准备报效朝廷,更是待不住。
便直接宣布自己封地上的小朝廷也要招人,只要是有才华的人,就都可以来参考。
本就故土难离,许多人便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藩王的小朝廷。
因而不多时,衙门里的报名人数就少了一大半。
楚九辩和秦枭倒是不在意,这些筛选下去的人本就不适合国子监,他们还得感谢这些世家藩王帮他们筛选呢。
国学开办之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楚九辩全权负责一切。
成日里一半时间忙着建设国子监,一半时间忙着培训讲师,只有午饭和晚饭时候才与秦枭以及百里鸿一起用饭。
且秦枭也没闲着,找了一批军士,教他们如何当“考官”。
开考时间定在三个月后,在县城考一轮,选出来的人再到所属的郡城考一轮,之后再入京考最后一轮。
能入京,除了那些浑水摸鱼的,其余的就都能进国学,只是有些要进入重点班重点培养,其余的慢慢教。
而在地方考试的过程中,为避免作弊,考官们会从京城过去监督。
考题秦枭也会交给暗卫,悄悄送去地方,在考试前一刻再交给考官,保证最大的公平性。
至于考题,楚九辩都是自己出的。
三个月的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而比科考先到来的,是中秋宫宴。

第54章 第五信徒
百里鸿登基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也是第一场盛大的宫宴,必须要办得好,办得顺利。
必须要让全大宁的权贵和百姓都看到百里鸿是正统,是君权神授。
秦枭问过了楚九辩的意见,得知他不介意,就命人将他在河西郡的所作所为传扬开。
天灾人祸已经尘埃落定,眼下重要的还是剩下的百姓们感激谁。
他们感激朝廷的及时赈灾,更感谢圣星神君转世的楚太傅。
有了楚太傅,他们才有粮饱腹,有衣御寒,还有药治病,他们对神君深信不疑。
而经由这些百姓之口,楚九辩“神明”的名声早就已经在北直隶传开,眼下由秦枭简单加工催发,这流言便越传越广,很快就传遍北地,又往南地传去。
一时间无论是见过还是没见过楚九辩的人,聊起神君和陛下都是言之凿凿。
“咱们如今的陛下可是老天爷承认的陛下,陛下又在意咱们这些百姓,所以咱们遇上什么事才能都化险为夷。”
“没错!此前南地的旱灾,河西郡的洪涝,全都平安渡过去了,这要是放在其他时候,啧啧,结果不堪设想。”
“咱们陛下就是老天爷派下来救咱们的,神君也转世下来帮他治国呢。”
“我也听说了。据说陛下本来也是天上的神明,是瞧着咱们百姓过的苦,这才主动下凡来当皇帝,神君与他交好,便下凡来陪他。”
“咱们这日子定会过得越来越好,这不眼下咱们普通百姓也能有机会当官了嘛,可不就是陛下和神君的恩赐?”
“哎呦还真是。可得好好感谢陛下!感谢神君!”
百姓们双手合十,朝着天地,朝着京城方向叩拜。
虽眼下还是过的苦,但他们眼底都带着光亮,有了对生活的期待,相信此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就这般传了快半月,中秋宫宴前几日,此番言论已经甚嚣尘上,百里鸿这神授君权算是真的坐实了。
而这也证明,楚九辩圣星神君转世的事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接受,信仰值每日都在涨,不多时他就已经又有了三次抽卡机会。
十二日晚,楚九辩沐浴焚香,开始了他的又一次抽卡。
三次抽奖机会,他是一次都不想浪费。
眼下他其实已经抽到了四张关键词,武装、财富、魅力、人脉,还剩两张没有抽到。
楚九辩现在就想要人才,可以参加科考的那种。
此前他让王其琛、江朔野还有司徒昭翎都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宣传了下,叫那些有某方面才能的人都去参加科考,但到底是不熟悉,且没有系统审核,楚九辩无法完全信任这些人。
所以,还是要有个能力出众的信徒带在身边才踏实。
“系统,帮帮忙吧。”楚九辩低声念了句。
【已为宿主准备好关键词卡牌,请抽取。(一次只能抽一张哦)】
楚九辩抬手抽了一张。
是重复的武装卡。
他就又抽了一张,这回是魅力卡牌,又是重复卡。
楚九辩:“……”
不会三次都重复吧?他哪有这么倒霉!
最后一次了,来个新卡!
他深呼口气,酝酿了好久,才抽了最后一次。
其他卡牌全部消失,只剩了眼前这一张。
楚九辩把卡牌拿到手里搓了搓,这才小心翼翼翻开,随即眼睛便是一亮。
这竟然是一张【智慧】卡!
想都不用想,能用“智慧”描述的人,定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好系统。”楚九辩夸了一句。
【感谢宿主夸赞。是否抽取信徒?】
“是。”
【正在寻找信徒,请稍后。】
【信徒信息收集成功,请宿主抽取卡牌。】
楚九辩手中的关键词卡牌瞬间散成雾气,重新凝成了九张人物卡牌。
整整九张!
这还是楚九辩第一次抽出这么多的人物卡,便是再波澜不惊的人也都坐正了身体。
只是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熟人,但愿不是像魅力卡那样,都不能抽就可惜了。
九张卡牌上的光芒渐渐退去,楚九辩也终于看清了上面的文字。
他快速扫了一遍,心跳都漏了一拍。
这次系统真的给他开了后门啊,除了钉子户秦枭之外,一个眼熟的都没有!
不过他还是先看了下秦枭的卡牌。
【宁王秦枭,25岁。他拥有治世之才,有能与满朝文武为敌的智慧和手段。智慧值百分之百,选他绝对没错!(不推荐)】
楚九辩:“?”
前一句选他没错,后一句就不推荐,系统也会代码互搏吗?
不过秦枭的智慧居然是百分之百,确实够聪明了。
但楚九辩不打算选他,又依次向后看去,年龄地域都各有不同,天南海北,从最小的14岁到最大的四十三岁。
智慧值也有高有低,但最低也不低于九十,可见确实都是聪明人。
不过楚九辩最在意的是其中的两个人。
【谈雨竹,女,14岁。八贤郡生人,通经史,辩是非,精于刑罚之事,炼达人情世故。智慧值百分之九十六,选她绝对不亏!(推荐!)】
【陆尧,字子澄,男,19岁。天纵奇才,智慧值百分之二百!(不选他选谁?)】
第一位出身八贤郡的谈雨竹,楚九辩此前就听说过她。
在科举之事传播开之后,起初只有寥寥不过屈指之数的女子报名,便是报了也都是报的刺绣。
而这位号称“竹雨居士”的小姑娘却写了一篇文章,劝天下所有女子勇敢踏出后宅,勇于争取改变命运的机会。
楚九辩读过那篇文章,如今亦能记起其中几句:
“盖闻圣主颁新制,开科取士,不问男女,唯择贤能,此乃千古之旷举。”
“吾闻四方闺秀或通经史,或娴算术,或习律法,或精织绣,然多困于家宅,空抱锦绣,徒负此生。今圣主垂恩,为天下女子铺就青云之路,何不束书就道一展平生之志。”
劝女子勇敢踏出舒适区之后,她又婉言劝各家父兄“君子成人之美”,若是自家女儿有报国之心,请给她们一次机会。
“如此,则闺阁无遗才,邦国有贤臣,无论男女,无论家世,我大宁子女共卫圣主,创盛世大宁。”
小姑娘说得很好,她这篇文章传播开之后,便有更多女子开始报名。
且虽世家和藩王也都开始抢人,但他们并未给女子开恩科,因此这大宁敢于第一批“尝螃蟹”的女子就都只能参加朝廷的科考,倒是真叫朝廷白捡了不少才女。
楚九辩很想把谈雨竹叫进来,但是他实在想见见这个陆尧。
智商百分之二百,得是个什么“怪物”?!
如此人才,他不吸纳进来简直暴殄天物。
因此纠结许久之后,楚九辩还是选了陆尧,总归积分一直在涨,等之后再把谈雨竹选出来。
只是他叫系统把人叫进来的时候,却被告知对方还没睡,进不来。
楚九辩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就又召唤了一次,陆尧还是不在睡眠状态。
这是通宵了?这么卷吗?
楚九辩等到晚上又试了几次,每次都提示不能召唤,他就试着白天召唤,结果人还是叫不进来。
“他是一直不睡觉吗?”楚九辩无语道。
【系统检测到信徒陆尧此刻不在沉睡状态,请重试。】
楚九辩:“……”
他不放弃地在不同时间段试了一次又一次,结果一次都没召进来过。
而这一试,就到了中秋节前一日。
慈宁宫。
正值午间下朝时刻。
太皇太后萧若菡摸着新做好的宴服,金色,绣着繁复的祥云和“寿”字,尽显尊贵。
“萧家最近也够安分了。”她缓声道。
刘嬷嬷道:“如今王家势大,倒是叫咱们家落了下乘。”
萧若菡:“这是好事。”
室内安静几息,她才又感叹般道:“中秋可是个团圆的好日子啊。”
刘嬷嬷道:“奴婢伺候您更衣。”
萧若菡就笑,起身道:“就这般去吧,总归一身衣裳也压不住那位。”
太皇太后摆架养心殿,声势浩大,好似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一般。
也确实,不过两刻钟,京中已经有了种种传言。
说什么剑南王只是从未接触朝政,有了疏漏也难免,如今已经闭门思过这么久,还日日抄写佛经为河西郡洪灾中死去的百姓祈福,可见其确实真心愧疚,也是真的心善。
又说太皇太后慈善,时值中秋去养心殿寻皇帝,定是也想叫剑南王入宫与皇帝团聚,不叫兄弟阋墙。
皇帝仁德宽厚,定也看着了剑南王的悔过之意,必然会顺着太皇太后给的台阶下来,恢复与剑南王的关系。
好似皇帝不同意,那他就是不仁德,不宽厚了。
楚九辩下了朝后先回了瑶台居,就听小祥子和他聊八卦,不太开心道:“她在您们下朝回来前半个时辰就到了养心殿,也不进去,就在外面等着,好像真有多爱重陛下似的。”
楚九辩被他逗笑了。
“这位太皇太后对剑南王倒是真的爱重。”他道。
方才他经过养心殿回来,自是瞧见了那位,不过不用想也知道她想干什么,楚九辩懒得看她演戏,便先回来了。
“可不是嘛。”小祥子道:“不过她也就对剑南王好一些。”
“怎么说?”楚九辩此前还真没细了解过这位太皇太后的事。
“您可能不知道,这位也是个狠角色呢。”小祥子立刻滔滔不绝。
成宗时期,当时的萧若菡贵为皇后,却久久不孕,反倒是其他嫔妃一个接一个地有孕,于是萧家便送了她的庶妹萧若娇进宫。
庶妹进来后不多久,竟也怀了孕。
而庶妹与萧若菡自小就不对付,两人在宫中根本无法合作。
见此,萧家就想要放弃萧若菡这个皇后,尽全力把庶妹托举上去,也确实将其推上了四妃之一的位置。
萧若菡自是接受不了,便先下手为强,除掉了庶妹,又将她生下的七皇子带到身边抚养。
萧家只想要这个后位,只想要一个有萧家血脉的皇子,所以对萧若菡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异议,反倒觉得她果断狠厉的个性才更适合后宫。
只是萧若菡始终恨着庶妹,自然也恨从她肚子里跑出来的七皇子。
而且那孩子继承了萧家人的特性,睚眦必报,若是哪日他知晓自己亲生娘亲是萧若菡害死的,又怎么可能和她相安无事?
所以比起让七皇子登基,萧若菡更希望扶持一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孩子。
于是,她设计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贴身丫头小梅,送到了成宗的龙榻之上。
那丫头确实有本事,只被宠幸一次便有了身孕,且在萧若菡的暗中帮助之下,顺利生下了八皇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百里鸿的父亲。
只是为了不让萧家发现自己的意图,萧若菡便表面上与小梅决裂。
小梅一个宫女出身的嫔妃,本就不受宠,又与皇后决裂,在宫中过的日子不言而喻,连带着八皇子也最不起眼,任谁都能踩上一脚。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萧若菡却又背地里照顾她们,还“一不小心”被发现是自己在照顾她们母子。
小梅本就对萧若菡忠心耿耿,又觉得是自己中了歹人的计谋才与成宗有染,心中对萧若菡愧疚之极。
因此即便萧若菡厌弃了她,她也觉得是自己的错,从未怨怪过。
就算被欺凌,被迫害,她也都沉默受着,而就在她与八皇子快被逼入绝境时,出现了一个“暗中人”,不仅帮她渡过了难关,还在此后一直护着她与儿子,她自然感激涕零。
尤其当她“巧合”地知道,这个护着自己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她从小侍奉的萧若菡之时,更是感动又愧疚,更加死心塌地,每日给八皇子灌输的思想,也都是要孝顺萧若菡这个皇后。
这一切都如萧若菡所想的那样发展。
后来夺嫡之争越来越激烈,就是因为有才能的儿子太多,却迟迟未定储君,成宗也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
于是他立了出身萧家的七皇子为太子,其他皇子都被他遣送去了封地,也就是如今的这些藩王。
当然,那时候藩王还很多,包括英宗在内,足有十三位。
后来夺嫡之争中死了五个,这才剩了英宗与眼下的七位藩王。
而当时夺嫡之争最激烈的时候,萧若菡明面上与萧家站在一处,假装开心于有萧家血脉的七皇子成为太子,背地里却更期待小梅生的八皇子能成长起来。
可一个一无所有的小透明皇子,想要在一群家世背景都强悍的兄弟之中脱颖而出,实在艰难。
除非他能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助力。
于是萧若菡把目光,放在了远在漠北镇守边关的秦家身上。
秦太尉虽已年迈,却手握三十万精锐之师,在军中威望鼎盛,又有勇有谋。
若是他能站在八皇子身后,加上萧若菡这个内应,那夺嫡这事便有一争之力。
于是,萧若菡想方设法,让成宗把漠北给了八皇子做封地。
不过她为人谨慎,喜欢做多手准备,因此她还从萧家旁支抬举了个她曾经帮助过的姑娘,将其送给八皇子做通房,也就是后来英宗时期的端妃娘娘。
萧若菡想着若是以后八皇子真的当上了皇帝,那这个萧家女生下的孩子,就还是她萧家的骨血,而且还对她忠心耿耿,她便可始终独揽后宫大权。
而八皇子去了封地之后,也的确不负她的希望,真的和秦家扯上了关系,甚至直接娶了秦太尉的嫡亲孙女秦枫。
再之后的事,便是她私下与八皇子恢复联系,然后在成宗崩逝之前就让他带着秦家军靠近京师。
成宗早就被酒色掏空了身体,连绵床榻没几日便去了。
萧若菡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了萧若娇生的七皇子,逼着萧家站在自己和八皇子这边。
夺嫡之战打起来后,英宗有秦家的几十万大军,自是最强战力,一口气便或杀、或活捉了四位藩王。
剩下的七位藩王见秦家军如此骁勇,自知不敌,且大势已定,他们便都安分下来回了各自的封地。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于是最后,八皇子在秦家军的助力下,在萧若菡和萧家的内应中成功上位,成为英宗。
楚九辩是真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些内情,这位太皇太后果真有勇有谋,且狠得下心,总能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那条路。
“其实那些藩王身边,都有萧家送过去的女子吧?”他问。
萧家以女子招揽势力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他们能派一个萧家女陪着还是八皇子的英宗去封地,就很可能也派了其他女子去陪别的藩王。
届时无论谁登上皇位,他们萧家在宫里都是有人的。
小祥子点头如捣蒜:“大人猜的真准。萧家确实每位藩王都送了女儿过去,但南疆王、平西王、安淮王和定北王都没要,其他三位藩王倒是都没客气。”
楚九辩觉得挺有意思。
萧家这真是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且这位太皇太后确实很会审时度势。
她今日去养心殿定是准备解了剑南王的禁足,而秦枭肯定会顺着她的话下台阶,把人放出来。
剑南王这颗棋子,如今还不能退出棋盘。
不仅是萧家需要,秦枭也需要。
“对了公子,尚衣局那边送来了您的宴服,您瞧瞧。”小祥子说。
楚九辩行至内殿,果然见着衣架上挂了一身淡粉色绣有银色纹样的长袍。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