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当乘务员by江湖太妖生
江湖太妖生  发于:2025年10月17日

关灯
护眼

“师傅!”泼猴眼里已经没有了别人,“我想要拍照,要跟大海合影。师傅,哪里有照相馆?”
侯长青哈哈的笑,“你想跟大海合影?那大海想不想跟你合影?”
陈虎一愣,“什么?”
一桌人都笑了起来。
席于飞带着云穆清姗姗来迟,他先去点了菜,也凑过来找了个空坐着,“可别提了,他都疯了。对着大海念诗,吭哧半天说晚霞是你的被窝。”
“那不是我说的!!”陈虎急赤白脸解释,“我说的是晚霞盖在你的身上。”
“那不还是被窝?”刘队长嫌弃的推了他一把,“靠边儿,口水喷我一身,吃饭了吗?”
“师傅,我想拍照。”陈虎坚持。
常峥嵘笑的直咳嗽,“拍照是吧?明天喊着……喊着那谁?这边宣传科的?叫什么来着?徐海川?喊着他,他有照相机,你们掏钱买胶卷让他给你们拍。”
“徐海川,徐海川……”陈虎开始重复。
“别叨叨了,”刘队长真的头疼,“一会儿让……梅雨,你不是跟那个海川熟悉吗?你跟他说一声。”
“我要看日出,拍日出!”陈虎满眼期盼。
“谁点的嘎啦面?”窗口有人喊。
“我我我!”席于飞指挥云穆清去端面,然后看向侯长青,“师傅,你们上次来这边是什么时候?”
侯长青摸了摸下巴,突然看向梅雨,“你大师兄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夏天,是吧梅雨?”
梅雨想到了什么,无奈道:“师傅,求别说。”
“请细说!”席于飞赶紧摸兜,摸出一包牡丹双手奉上,“我师兄面对大海也疯了?”
侯长青笑纳了烟,满桌散了一圈,丝毫不介意把他亲爱的大徒弟曾经的糗事说出来。
“你大师兄第一次来的时候也不大,跟……跟陈虎差不多大吧?非拉着我去看海,好家伙,到了海边我愣是没拽住他,他一尥蹶子就冲海里去了。当时正好来了个浪头,直接盖在他身上,大裤衩子都被浪头拽下来了,人也拽倒了。”
说道这里,侯长青看了看常峥嵘跟刘队长,三个人突然开始嘎嘎大笑,笑声十分猥琐。
梅雨低着头扶着额,看似完全不想说话。
“然后呢然后呢?”席于飞往旁边错了个位置,接过云穆清手里的一碗面放在桌上,催促着。
刘队长笑的几乎止不住,“你大师兄,哈哈哈,你大师兄,吧唧就躺哪儿了。旁边还有个小孩儿喊,他身上有条海参!!”
坐了一圈都是男人,这种隐晦的笑话简直秒懂。
梅雨破罐子破摔,突然转身从身后那桌捞了个人过来,“柴亮不也是那样,上蹿下跳的,还钻海里游泳,结果裤衩子也掉了,光着个腚不敢上来。”
柴亮算是三师兄,平时不声不响,车上的位置也里席于飞比较远,日常沟通并不多。
但他现在面红耳赤的,“梅雨,哥,哥!嗨呀你说这些做什么?”
常峥嵘道:“啊,这个我记得,旁边还有人说海上有水母,结果是柴亮的屁股,太白了,反光。”
半个餐厅的大小伙子们都笑疯了。
柴亮不甘示弱,又拽出了个人,“你笑我?难道当初你看见大海的时候不激动?好家伙,鞋都跑飞了。有个大姑娘拎着你的鞋从后面喊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不要啦,害的我们以为你差点儿犯了什么政治上的错误!”
陈虎终于平静下来,他现在无比的庆幸如今是冬天,否则他一定会忍不住的冲到海里,至于会出现什么洋相,那可就不可控了。
内陆的人没见过海,看到大海都难掩内心的激动。
感情内敛如云穆清也会双目含泪,感情外放的那就不好说了。
满屋子的人互相吐槽,臊的大姑娘们都躲到一旁,但忍不住听,还忍不住脸红。
倒是那群结了婚的老娘们听的兴致勃勃,那眼神恨不得让这群小伙子情景再现,看看什么海参什么水母之类的。
陈虎也察觉到肚子有些饿,跑去点了碗面端回来,然后看见淡定吃面的席于飞,“大宝子,你看见海怎么不激动呢?”
席于飞吃了面里的嘎啦肉,不得不说这边的海鲜做的实在地道,嘎啦面里厚厚的一层嘎啦肉,汤的滋味别提多鲜甜了。
他抬头看了眼陈虎,叹气道:“我想激动来着,但不知道是激动看见大海,还是激动看见海猴子。”
“你还看见海猴子了?”梅雨问。
席于飞往陈虎那边歪歪嘴,“人家旁边一大姐,生怕自己孩子被海猴子抓走,捞着孩子就跑了。”
“你别抹黑我,怎么我就海猴子了?”陈虎不干了。
席于飞再次悠悠的叹气,“好家伙,张牙舞爪啊,还以为你刚从五指山下蹦出来呢。对着海嗷嗷的喊,真的,如果当时有记者,明天这边报纸上就得写头版头条,海猴子上岸了。”
“胡说,才没有,我不是!”陈虎才不接受这样的污蔑。
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丢脸的,梅雨放下心来,一抬头正好看见要找的人,“川儿,大川儿!”
刚进食堂的一个卷毛年轻人看过来,“哟,雨哥?好久不见啊。”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川儿啊,最近忙不?”梅雨站起身,跟卷毛拥抱了一下。“这就是徐海川。”
陈虎嗖的看过去,双眼唰亮,“川儿哥!”
徐海川秒懂,“明天要拍照?要看日出?早晨四点半门口集合,过期不候啊。胶卷钱你们掏,路费你们掏,洗照片的钱你们掏,回头请我吃一顿国营饭店就可以。”
“好家伙,”梅雨笑着捶了徐海川一把,“行啊,都成业务了?”
“内陆来这边的都这样,激动的上蹿下跳的。看习惯就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了。当初你不也是闹着要看日出吗?还起不来,是我进屋把你踹起来的。”徐海川看上去跟梅雨很熟,又跟侯长青他们打了招呼,“行了,我去吃饭了,明天早晨四点半啊,就食堂门口集合,赶四十的那趟公交,过了就看不到日出了。”
“好的川儿哥,您放心,我一准早早就到!”陈虎激动的不行,“我我我自己买一卷胶卷,多拍点儿,明天去哪里买?早晨那么早人家开门吗?”
徐海川露出两排大白牙,“放心吧,有地方买。”
他们那边商量拍照,席于飞小声问侯长青附近有没有黑市,打算买点儿海鲜带回去。
侯长青道:“去什么黑市啊,咱们这里就有。不过都是干货,想吃什么掏钱,这边直接给你寄过去。这玩意可别往车上带,太味儿了。”
席于飞有些吃惊,“咱们这里?要票吗?”
“要票的都是大货,新鲜的。”侯长青冲着席于飞眨眨眼,“咱们自己内部的事儿,别人管不着,放心吧。”
作者有话说:
我已经忘了自己第一次看到大海是什么感觉了,可能是因为我第一次看的海是黄骅港那边的渤海湾。
跟着朋友的车过去船上买海货,似乎对那里有些失望?
再后来就去了海南看海了,哇,那才是真正的海。
还去连云港看过黄海,但没去过秦皇岛,看真正漂亮的渤海是什么样的。
感觉我小时候海鲜也没少吃,因为渤海盛产带鱼皮皮虾梭子蟹,皮皮虾很便宜的时候一两块钱一斤,就算现在最低价十块钱一斤。
前些日子我买了点儿梭子蟹做葱姜炒,给我妈吃的头都不抬,看着电视啃了一大盘子!
还记得就是十年前,我有个安徽的朋友,没吃过皮皮虾和螃蟹。好像以前安徽那边因为运输问题,很少会见到卖时令海鲜的?
不过现在全国都能吃到新鲜海鲜了,国家伟大!
对了,我老家有个动物,叫博狗。你们猜是什么东西!

国营的单位大多都这样,自己有自己的采购。
铁路局又不同于其他国营单位,因为它是“连锁”的。虽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管辖范围,可毕竟都是同事。
麻花也好扒鸡也罢,只要不是什么战略性物资,几口嚼用,打个电话就有人帮你寄,货到付款都没问题。
席于飞要的东西不多,毕竟他有个市场。主要是替之后家里多出来的东西找个借口罢了。
别看京城是祖国的心脏,但现在心脏也就这么回事儿。
别的地方司空见惯的玩意,换个地方就变得抢手起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方时兴的东西永远都是北方追求的好玩意儿。
直到淘宝横空出世,才打破了这种“追求”。
这就扯远了。
订完了东西,席于飞已经呵欠连天了。
他中午就睡了俩小时,被陈虎那个傻憨憨带去看海,冻成了个孙子,回来吃完热乎乎的面就开始犯困。
睡觉的时候还能听见陈虎跟旁边絮叨,说明天千万不要起晚了,要去看日出,要去跟大海合照。
结果等到第二天,席于飞不到四点就起来了。云穆清打了热水回来,席于飞洗漱完了看看表,四点五分。
程成蹑手蹑脚的走来敲了敲门,“你们起了?”
“大师兄还在睡,他不去海边。”席于飞看了看程成身后,“虎子没起?”
程成耸了耸肩,转身带他们俩去自己的宿舍。
陈虎还四仰八叉睡的小呼噜一串一串的,那叫一个香。
“你说……”席于飞坏心眼子起来了,“如果不叫他起来咱们自己去,怎么样?”
程成想笑,用力捂了捂嘴,“虎子哥怕是会撒泼吧?满地打滚,跟咱们绝交。”
席于飞啧了声,走到陈虎床铺前面,抬手就把人被子掀了。
“卧槽,谁啊?”陈虎蹭的坐起身,张嘴就要骂。
席于飞一把捏住他的嘴,“还不起来?不是说去看日出?”
跟陈虎同宿舍的翻了个身,嘴里骂骂咧咧,然后又睡着了。
“我特么,几点了?”陈虎立马清醒过来,迅速的穿衣服,“没迟到吧?”
“赶紧去洗脸刷牙,别拍照把你的眼屎拍上。”席于飞小声说完,就离开了房间。
这个时间点儿也没人进出,新的车还没到站,大家都在睡梦之中。
招待所的大门关着,门口的柜台缩在椅子上,靠着身后的暖气片打瞌睡。
听见动静见有人要出去,还嘀咕一声,“日出有什么好看的?外面可冷了。”
门外没人,估计徐海川也不会这么早就到。不过清晨的海风着实爽洌,仿佛一口带着冰渣的啤酒,顺着嗓子眼下去就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还得喊声痛快。
席于飞把门打开一条缝,没两秒钟就缩着脖子关上了门,回头看着云穆清,“要不咱俩回去睡觉吧?反正三个来月呢,等过俩月天气暖和了再去看日出也来得及。”
“可以,”云穆清压根就没有思考,席于飞说什么,他都会点头。
“要我说,”旁边的程成抄着手道:“虎子哥就是太激动闹得,三个月呢,非得赶这么一天。”
席于飞点点头,突然看向程成,“你之前也没看过海?”
程成骄傲的抬起下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老家,秦皇岛的!”
“哟,你岂不是在海边长大的?那你还跟着凑什么热闹?”席于飞心想这难道就是友谊?就如同他跟玉玉一样,玉玉想看海,他自然就陪着。
程成不好意思的抬手揉了揉鼻子,“但我大小儿跟京城长大,看过最大的海就是北海。”
席于飞:……
正说着,里面又陆陆续续的走出来七八个人,陈虎夹杂在这群人里,一溜小跑,“等急了吧?我川儿哥呢?还没来?哥们儿,你们都是要去看海的?”
跟着来的人都纷纷点头,眼睛里带着期盼的兴奋。
他们一说话,席于飞就听出来了。河南的安徽的陕西的,都是内陆城市,顶多见过黄河长江。
“不对啊,”席于飞看向陈虎,“我们之前在沪市,不也挨着海?”
“那不一样!”陈虎不认同,“沪市虽然也算是海滨城市,但咱们离海太远了,而且那边的海没有这边的震撼。”
外滩就是入海口,水域连接着大海。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阳澄湖的大闸蟹特别出名。
但是在沪市,海鲜还真没有这边出名。
提起沪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闸蟹,而不是什么大对虾大石斑。
“兄弟们兄弟们,”徐海川是从外面进来的,“都到齐了吗?走了走了,赶紧去坐车。”
他身上背着两个挎包,一个包里面装着照相机,另一个包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装了什么。
席于飞也是没想到,这边凌晨四点半,还真有公交车!
看一下站牌才知道,是夜班区间车,从渔船那边的码头往市里来回的,接送的基本都是船员。
虽然是清晨,但码头十分热闹。
很多船上都亮着灯,船员用浓重的方言互相招呼着,准备出海的各种东西。
这些船员以及船都属于船运公司的,但由每个公社分管。捞上来的鱼算做工分,能换取粮食跟各种票据。船员基本都是附近渔村的村民,每一个船员,身上背着一家或者几家的希望。
这一船如果捞的鱼又多又有价值,换来的工分至少能让一大家子人好好的吃上一个星期甚至更久。
捕鱼不像种地,得天天出去。
他们这种大的渔船捕鱼,每次出去都要两三天,如果收获少甚至还要延长时间。
回来也要休息几天,或者换其他人出海。
黎明前原本是最黑暗的时刻,但却被这些渔船的灯照的通明,就连天上的星星都快看不清楚了。
但也就十来分钟,渔船陆陆续续的出港,码头又恢复了宁静。
其实冬天的海也是很美的,深蓝色的海水拍打着岸边,细碎的冰块被海浪推了上来,堆砌成晶莹剔透的堡垒。
随着天空逐渐泛出鸭蛋青,海鸥们也从巢中飞了出来,迎着海风翱翔。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陈虎神情激动,双手握拳放在胸前,“一会儿翅膀碰触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的冲向乌云!”
徐海川鼓掌,“不错不错,但这是海鸥。”
“海鸥,海鸥……”陈虎卡壳了。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的深处。”云穆清补充,“但我看海鸥还行。”
“国外的海鸥怕暴风雨,咱们国内的海鸥就胆子大,什么都不怕!”陈虎给自己挽尊。
徐海川哈哈大笑,“每次我带人来这里拍照,都会有人朗诵这首诗歌,也会跟你说同样的话。”
“那你一定也重复了很多次同样的话了吧?”陈虎抹了抹脸,把尴尬甩到地上。
徐海川突然做了个嘘的动作,“看,日出了。”
众人连忙向海平线看过去,那里刚才还是黑暗一片,但很快就开始微微发亮。粉色橘色的霞光如同彩色墨水被倾倒在天际,逐渐的向四周晕染,然后融合成一抹璀璨如碎金般的黄。
初升的太阳没有那么热烈,它似乎还很含蓄,或许是刚离开冰冷的海水,还没有重燃万丈热情。
但不过就是一瞬,太阳猛地就跳了出来,顿时豪情四射的向人们展示它明亮温暖的光。
天空似乎在这一刹那就亮了起来,月亮都没能来得及落下,被太阳照出剔透的半身。
这种场景是壮观的,是震撼的,是无论多么花哨的语言与文字都无法描写的。
大家都在屏住呼吸,目光被那轮橙色的火轮吸引,就连身体都变得僵硬,生怕动一下会惊动那轮美丽的炽阳。
徐海川掏出相机摆弄了一下,清了清嗓子,“拍照吗?现在天光最好了。”
“是彩色胶卷吗?”陈虎缓慢的呼吸,就连说话的声音都变轻了许多。
“不然呢?整个黑白胶卷谁能看得出你们这是日出?”徐海川被他逗的不行,“合照还是单人?”
大家都想第一个拍照,目光在暗自较劲。
席于飞道:“一波的先拍合照,单人自己出胶卷拍。”
人群顿时分成了四波,两两三三分散站着。
“好,就在这里。”徐海川是个熟练的老师傅,直接指定了地点,“对,向我这边散步,看着我。停!好好好,再来一张!可以可以,换下一组!”
这时候一卷胶卷拍不了几张照片,合照拍了两轮完了就得换胶卷。
徐海川打开自己的背包,席于飞凑了眼,好家伙,一包胶卷。
“谁买胶卷过来,都是彩色的啊没有黑白的。这种胶卷冲洗比较贵,你们自己考虑一下,单买还是合买。”
铁路上职工都不太差钱,前提是家庭压力没那么大。
程成跟陈虎合着买了一卷胶卷,席于飞又不是没钱,直接买了两卷。
他跟玉玉的合照,单人照。旁边还有没出港的船呢,跟船老大商量商量上船拍几张。
多有纪念意义啊!
等他老了还能拿出去炫耀,“看,当年我跟京城扛把子,是铁哥们!”
作者有话说:
日出真的很震撼,无论是海上日出还是山上日出,就那一瞬间,你几乎听不到身边人的呼吸声,耳边都是自己的心跳声!
太阳还没有完全出来的时候一点儿都不刺眼,真的就跟个咸鸭蛋黄似的,还得是海鸭蛋,红彤彤冒着油。
但完全出来之后,光哗的一下就撒了出来!
我家猫很多,吃罐头好贵,做猫饭真省钱啊, 一顿只需要二十块!就能喂八只猫了!

青岛这个地方,是有西餐厅的。
最有名的就是青岛咖啡饭店,里面专门分出了西餐区域。也就是后来的青岛饭店。
因为这里挨着码头,不止是渔民码头,还有运货码头,外国人很多,有几个外国餐厅很正常。
京城最有名的西餐厅就是老莫,那时候去老莫吃一顿简直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普通工人可去不起老莫,一顿饭好几块钱,如果请对象过去搓一顿,小半个月工资就没了。
青岛这边跟沪市有点儿像,有咖啡厅卖西餐,也有那种中西结合的餐厅。
徐海川拍完照就回去了,拍照只是他的“副业”,主业是宣传科的科员。
至于胶卷,大家都同意他这边帮忙洗出来,等下次过来直接拿走。
彩色胶卷洗印相当贵,差不多得有四十来块钱。徐海川在单位有自己的洗印间,价格可以稍微便宜一点儿,他还有得赚。
当然,这可算不上投机倒把,而是给单位宣传科“创收”。至于他自己能捞多少,别人可就不清楚了。
但人家大清早过来拍照,一折腾俩小时,总归不会是为了那顿饭。
几个人也都订好了,晚上去国营饭店吃海鲜,还能喝啤酒。
十多个人的队伍原地解散,席于飞想要四处转转,云穆清自然陪着。陈虎激动的心情也已经平复,拉着橙子非要跟席于飞他们一起。
说要去外国人开的店里喝咖啡。
这个年代,喝咖啡是一件很时髦的事儿。
沪市那边外滩有着大大小小的咖啡厅,不过都是对外国人开的,或者直接就是外国人开的。
尤其沪市成为改开的试点城市之一之后,那边很多高级职称知识分子也都学会了喝咖啡。
每天清晨,就是端着一杯咖啡站在落地窗前晒太阳开始。
都说沪市人能装,什么人人都喝咖啡,不吃饭也要喝咖啡。
其实京城人也能装。
手上带着串儿,脖颈子或者腰带上插着扇子,左手捧着掌心大小的小茶壶,右手拎个鸟笼子。
嘿,老京城人了,就是这个味儿,地道!
之所以陈虎在沪市没喝咖啡,主要是没人陪着。他还忙着在沪市那边敛落好东西往京城搬呢,就算路过咖啡厅,看见里面一水儿的老外,也都怯了心,压根不敢进去。
没办法,这几十年,国人对老外一直都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或者惧怕。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件事一直到00后出生才改变。
席于飞不喜欢喝咖啡,但也喝。就跟他抽烟是的,可以不抽,但会。
因为男人之间的交际无非就是烟酒,饭桌上谈生意几千年以来都没变过。
只要散一圈烟,不熟的人也会很快熟络起来。
再一举酒杯,很快就成了兄弟。
尤其是跟同龄人交际,烟酒就是最快能拉近关系的一种利器。
现在不过六点多不到七点,国营饭店已经开了门开始卖早点了。就在国营饭店旁边,有一家咖啡厅,也打开门开始营业。
四个人站在人家玻璃门外观望了半天,被里面的营业员小姐姐翻了无数个白眼儿之后,决定进去开个洋荤。
咖啡店卖西式早点,一杯牛奶加一块面包,或者奶油蛋糕,切两片儿香肠就是一顿。一问价格,最便宜的三块五!
程成差点儿跳起来。
三块五!
国营饭店的大肉包子才一毛五一个!一大碗海鲜面也就五毛钱!
你整几个外国字儿,烤个馒头加一杯牛奶就要三块五?
抢钱呢?
哦,人家不是抢钱,毕竟还给咖啡喝。
营业员小姐姐又开始翻白眼儿,“我们这里来的基本都是外国人,人家就喜欢这么吃。你们吃不起就隔壁请,那边儿便宜。”
“我请客我请客,来都来了,尝尝。”席于飞按住了快要跳起来的陈虎,对营业员打了个响指,“菜单有吗?”
营业员撇了撇嘴,把花里胡哨的菜单子啪叽就放柜台上了。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顾客是上帝的说法。
不管是供销社还是国营饭店或者百货商场,最醒目的标语下面一定会贴着一排大字——
不可随意殴打顾客。
人家售货员营业员才是上帝呢,就跟席家一样,有个供销社的三嫂,买瑕疵品都比别人方便,还便宜。
供销社要来好东西,席家早就能知道,直接内部留就可以了。
席于飞看了看菜单子,“这个点儿有牛排吗?”
营业员拿指甲刀正在磨指甲,“有啊,五块钱一块。”
“来四份牛排土豆泥套餐,牛排七分熟,两份咖啡加奶油蛋糕套餐,两份牛奶加面包套餐。”
营业员抬眼看看他们,“这可得三十多块钱呢。”
他们今天出来拍照没穿制服,就外面裹了个军大衣。
这年头,裹军大衣的未必有钱,但没有军大衣的基本都没钱。
但凡穿了制服,这姑娘都不会用这种态度对他们。
先敬罗衫后敬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这样的。
席于飞直接掏出四张大团结,“怎么着?你这里还得先结账才能吃饭?”
看见他手里有钱,营业员这才缓和了表情,“那你们找个地儿坐着吧,我去下单。”
“我的妈啊,一顿饭吃了一个月工资。”陈虎心有余悸,“我寻思洋餐没那么贵呢,咋感觉比老莫都贵啊。大宝子,回头钱我给你啊。”
“说了是我请,给钱算什么?”席于飞笑,“之前师傅给了我好处,偷摸先给你们沾点儿便宜。”
之前庆功会上,侯长青塞给席于飞一个信封。里面装了十张崭新的大团结,以及一张电视机票。
这都是上面单独奖励给席于飞的,但介于这孩子死活不想招惹风头,福利就只能通过这种私下的方式偷摸发给他了。
十张大团结一百块,对别人来说挺多,对席于飞来说,真算不上什么大钱。
他现在想花钱都找不到地方花,原本打算跟京城多盘算几套房子的,还一直没空呢。
说话间,进来了几个金发碧眼的老外。
老外看见窗边坐的那几个年轻人,表情略有点诧异。
毕竟这个时间,很少会有本地年轻人过来用餐。别说这个时间了,就一整天在咖啡店都见不到普通人,能进来的不是外国人就是跟外国人谈生意的,或者有钱搞对象的。
营业员姑娘抱着菜单子殷勤的走过去,磕磕巴巴的说着英语。还好菜单上有数字,人家老外看了直接点一下数字,连话都不用说就能把餐点完了。
白人饭上的都快,先上的早餐系列,牛奶面包搭配两片香肠一片奶酪。咖啡搭配一块巴掌大的奶油蛋糕。
桌上还摆着个小杯子,里面放着几块方糖。
“喏,你心心念念的咖啡,”席于飞忍笑把一杯咖啡推到陈虎面前,“尝尝吧。”
陈虎看着杯子里黑乎乎的液体,心中就有了不好的预感。他端起杯子先是闻了闻,然后伸出舌尖舔了一下,一张娃娃脸顿时皱成一团,“哎哟喂,这不是中药汤子吗?”
嗤的一声,那个营业员姑娘笑了出来,还低声嘀咕了一句土老帽。
陈虎的脸有些红。
席于飞没搭理那个姑娘,只是道:“这种美式咖啡就是苦,你兑点儿牛奶,加几块糖就不苦了。”
反正有两杯牛奶呢,倒腾一下其实还挺好喝的。
“也就这样,没那么好喝。”陈虎喝了加了牛奶跟方糖的咖啡,吐了吐舌头,“还没豆浆好喝呢。”
不过面包夹香肠奶酪跟那个奶油蛋糕还是不错的,只不过蛋糕有些过于甜了,面包则带着一股子酸味。
其实酸不拉几的面包才是国外正宗的味道,只不过来到华国之后被改良了,变成了柔软香甜的口感。
否则就这正宗面包口感,在国内压根不会有人买。
跟没发透的馒头似的,谁家馒头蒸出来酸不拉几的,都得被人笑话!
牛排也上来了,这牛排块还挺大,占据了二分之一的大盘子。这跟个小洗脸盆一样大的盘子另一半放着一球土豆泥,上面还撒了勺黑胡椒酱汁儿。
云穆清全程都十分淡定的样子,其实对面包跟咖啡早就吐槽上了天。
在看见面前切开里面还粉红的牛排,以及不知道怎么用的刀叉,他就觉得这顿饭吃的闹心。
滋啦!!
刀子在盘子上划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