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人马从打开了缺口的聚宝门不断涌入,向内推进,半个时辰后城门附近方才显出战后的荒凉。
而那群无人能制的大象,此时仿佛也恢复了平缓情绪,在附近溜达一会儿,出城门,绕过城角,朝东北方向的象房慢悠悠地走去。
途中接应的驯象卫们,心疼地上前抚摸象鼻上的伤口,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安慰话语。
打着大黑伞的男子摸了摸象甲,向它们微微躬身致礼。随后在轻微的“丁零丁零”的银铃声中,他随雨丝隐入京城的黑夜,再不现身。
第154章 这就是异种共生
城堡甬道曼长,两壁灯光将人影交叉投在地面,仿佛从人心中衍生出的善恶双兽。
灯光照不到之地,是陷在凹处阴影里的房门,房门每隔一段路出现一扇,紧闭上锁,不知门后是什么空间。
叶阳辞腰佩辞乡剑,悄然无声地缘路前行。全然陌生的建筑形式,阴森压抑的环境氛围,他只能凭借方向感,边推测,边往深处走。
前方甬道拐弯处蓦然现出一道投影,他当即侧身藏进房门凹陷的阴影里。几息后果然出现了个远西医士,一手持烛台,一手端着盖白布的托盘。
叶阳辞毫不犹豫地击晕对方后,再以银针封穴,随即摘下对方身上的鸟喙面具、带兜帽的垂地白袍,穿戴在自己身上。这个被偷袭的中年医士金发碧眼,看着像个纯种的泰西人。叶阳辞将他就近塞进一扇锁芯坏了的门后。
他撩起托盘上的白布,见里面是用过的刀、钳、剪等外科施术器具,累累堆放,血迹犹存。于是他也一手端托盘,一手持烛台,朝那人来时的岔路拐去。
这次没走多久,便看见一个灯火通明的大房间,房门半掩着,透过门缝能看见内中晃动的白袍身影。
叶阳辞镇定地推门进去,里面的四五个医士在各自的台子前忙碌,并未在意他,顶多就是转头瞥一眼。他们的袍子同样素白无纹路,鸟喙面具也同样是银制,在眼睛处镂出两个圆孔,镶嵌着透明的琉璃片。
靠墙处放置着一排排堆叠的铁笼,里面关着不少禽兽。叶阳辞将托盘放在台面,走过去,举起烛台仔细观察,发现大部分是鼠类,还有些兔、豚、猴,像是在笼中关熟了,不怎么扑腾。
之前那次雷雨夜,他在第二进院逮住的连体双生鼠,就是由这些正常鼠类拼接而成的吗?其他更大的兽也能拼接?那么人呢……叶阳辞不动声色地挪动脚步,继续往深处的内室走去。
内室比外间要小些,但更整洁,只一个医士在忙碌。台面上摆放着一对连体猴,大约是刚缝连好没多久,猴儿们还昏迷着,那医士正用棉花球沾药擦拭伤口处的渗液。
那对猴亦是一老一幼,体型差距明显。叶阳辞关闭并反锁房门,悄然走到台边。
那医士边操作,边哼着一首滑腔跑调的小曲儿,细听竟是金陵白局《采仙桃》,字音还咬得挺准,只是泰西味儿颇重。
眼角余光见有同僚进来,那医士停下哼曲,抬脸说了句什么。
叶阳辞听不懂泰西语,但猜测对方是招呼他来接手。于是他放下烛台,走近后一把扼住了对方的脖颈。
那医士突遇袭击,只觉咽喉剧痛,颈椎咯咯作响仿佛下一刻就要折断,惊骇之下用力拉扯,却发现袭击者的手臂犹如铁铸,丝毫无法撼动。他“唔唔”地哀鸣着,琉璃镜片后面的双眼上翻,眼白血丝蔓延。
叶阳辞稍微松了点劲,低声道:“我问,你答。实话实说,最后我放你一马,如若有半句谎言,我便剖了你,与那些耗子缝在一块。听清楚了?”
那名医士艰难点头。叶阳辞松手,转而捏住他的脉门,逼入一丝真气。
真气如钢针在脉管中攒动,医士在刺痛中意识到自身已是板上鱼肉,这下最后一点反抗心也散了。他呛咳几声,嘶哑地说:“妮问,握答。”
此处不是久留地,叶阳辞言简意赅:“你们将老幼双兽刳破与缝连,是在做什么,目的何在?”
这个问题并不令医士抵触,反而激发了他的传授欲,他用夹带乡音的蹩脚汉话努力阐述:“我们发现,输入年轻血浆后,快死的mice(实验鼠)恢复了vigour(活力),各种chronic diseases(慢性疾病)也有了缓解,甚至痊愈。反过来,给年轻的输入老血,就会出现premature aging symptoms(早衰症状)。后来我们试着把两个活物的血液循环相连接,它们竟也能活下来,并且共享寿命。我们把这种实验,叫做‘parabiosis’……‘异种共生’!”
叶阳辞连猜带蒙,把对方的语意弄懂了七八成。
这个所谓的“异种共生”,令人匪夷所思的同时,也仿佛笼着未知灾难般的阴影,他追问:“共享寿命是何意,是老鼠活得更久,而幼鼠早夭?这不就是窃命之术?”
医士不太理解什么叫“窃命之术”,但还是解释道:“年轻的活不久,但老的可以活更久啊,只要一直更换共生体——”
叶阳辞厉声打断:“鼠与猴的窃命术成功了,那么人呢?你们是不是也试过人?”
医士犹豫不答。叶阳辞一把拽下对方的鸟喙面具,在那张格外年轻,眉宇间还有些书卷气的脸上,看到了惴惴不安的负疚之色。
“说!”
年轻医士嗫嚅道:“试过,但都没有成功。大部分共生之人熬不过几日,双方就都死了。最多的也只活了七日。所以我们退、退而……”
“退而求其次。”
“对,退而求其次,在人身上只使用年轻血浆输入。这种很安全,快十年了都没出问题。而且效果也不错,就是不持久,需要定期维持。”
叶阳辞逼问:“这个快十年的受益者是谁?”
年轻医士啪地闭紧嘴,似乎也顾忌对方是不可说之人,是这个国度至高无上的主宰。
叶阳辞深吸口气,沉声道:“是不是当今圣上,延徽帝,秦檩!”
年轻医士脚下后退一步,脱口而出:“你说的,不是我。”
叶阳辞再次逼近:“秦檩所输入的年轻血,是不是来自他的亲生儿子?你们助纣为虐,牺牲无辜的皇子们,来为他行窃命之术!”
年轻医士面露慌乱:“这、这不是你们岳国几千年的传统吗?说孩子的血肉性命来自父母,所以父母也能随意收回去,而不用承担杀人罪。有不少年幼的实验者,就是由父母卖给我们,就像卖猪一样拿了银两就走,之后死活他们也不关心。院长说这叫入乡随俗。”
叶阳辞倏然沉默了,片刻后,他涩声道:“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天道伦理不该如此,陈陋纲常总有翻覆之日。”
年轻医士察觉出他气势有些低落,连忙捕捉这一线生机,补充道:“还有些是贫苦的流浪汉,把自己卖给我们,换取一日三餐,协议上的手印也是自愿按的。他们知道参加实验九死一生,但实在是饿怕了,只求今日吃饱饭,并不想明日事。所以这么多年,院内外都风平浪静。直到你今夜硬闯进来——你究竟是谁?”
叶阳辞没有回答。
一枚铁制钥匙从他下垂的袍袖中滑落,“叮”的一声落在地面。
年轻医士瞧见了钥匙末端缠绕的红线圈,面色有些作变:“谁给你的钥匙?是不是……The Red Prince?”
“八皇子秦温酒,你认得他留下的钥匙?”叶阳辞问。
医士说:“我认识他有五六年之久,从他十六岁起,第一次进入精研院,就是由我亲手负责。自从几个月前最后一次见面,他就再没有踏足这里,他还好吗?”
“他死了。”叶阳辞说。
年轻医士陷入了死一样的沉默。许久后,他终于开口:
“作为精研院医士的那部分我,知道他的死亡出自我手,不可避免。但作为威尔弗雷德的这部分我,仍为他的死亡感到心痛。我曾送他一盆狼桃,他很喜欢,说要养着它直到结出果子……如今那狼桃还在吗?
叶阳辞冷冷道:“在,我移栽至他的坟头了。”
威尔弗雷德神色悲哀,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愿他安息,来生不再为他父亲之子。”
叶阳辞说:“他父亲可不止这一个儿子。九皇子秦泓越刚被押入精研院不久,想必眼下还活着吧?”
威尔弗雷德想回答,但又觉得违背了院规,有些左右为难。
叶阳辞抓住了对手的破绽:“他是八皇子的同母弟弟,八皇子很爱他,胜过那盆狼桃。”
威尔弗雷德心底的裂痕被击中了,语言的标枪瞬间洞穿,某种为人独有的感情从内中弥漫出来。他闭了闭眼,再度睁开时,蓝眼睛里生出了湿润的坚决。他说:“我带你去见他。你要是能带走他,就带他走吧。”
绕口令似的一句,他说得异常流利,仿佛压抑已久的怜悯心终于破土而出。
威尔弗雷德重新戴上鸟喙面具,带着叶阳辞离开此间,前往城堡更深处。
曲折步行两刻钟,通过数道门禁后,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在城堡最高的那座塔的顶层。
威尔弗雷德在取钥匙开门前,对叶阳辞说:“据说他被剥夺了皇子头衔,以罪人身份入院,代替他哥哥成为新的供应者。他的脾气很古怪,时而暴躁,时而沮丧,采血时还会故意割破脉管。我们担心他会自残,故而放在塔顶的小白屋,这里四壁都钉着软垫,撞不伤。窗户也用铁网格封住了。”
门被打开后,满墙血红图画扑面而来,冲击力十足,威尔弗雷德怔住了。
叶阳辞定睛看去,见屋内四壁的软垫上绘满了任皇后遇难时的情景,坍塌的观景台、砸落的巨石、被压住半截的躯体,泼墨般溅出满天满地的猩红,散发着干涸的血腥味。作画之人以血为墨、笔触狂乱,似乎带着强烈的不安与愧疚,在每幅画上都点出了两个小身影,向着任皇后的尸体跪地叩头。
……那两个小小的人影,看着像年少时的秦温酒与秦泓越。
威尔弗雷德几步冲到窗边,捡起掉落地面的铁网格,急声道:“他撬开封窗网,逃走了!没有工具,是怎么撬开的?”
叶阳辞走过去检查窗框,说:“用磨尖的金属床脚,灌注内力。看来九皇子有些武功底子。”他从洞口的窗口望出去,依稀看见下方不远处的屋顶上,秦泓越摇摇晃晃的身影。
相连的屋顶虽比塔顶矮,但离地也足有六七层楼高,万一失足滑坠下去,怕是就活不得了。
叶阳辞当即摘掉碍事的鸟喙面具,从窗口飞掠出去,留威尔弗雷德在他身后目瞪口呆。
然而还是迟了一步,叶阳辞人尚在半空,秦泓越已毅然决然地纵身跃下屋顶,只留下一句满怀悔恨的遗言,被夜风飘送过来:“母后,别哭,我与皇兄来找你赎罪了……”
叶阳辞脚尖触及屋顶的同时,眼见对方伴随着沉闷的响声砸在地面,夜色中看不分明的身影依稀抽搐几下,寂然不动。
他在风中笔直地站立,沉默片刻后,发出一声叹息:“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下方骚动起来,不少院内守卫跑向秦泓越的尸体,查看究竟。
威尔弗雷德扒着窗口向外探身,惊哀的视线从地面移向远方——城门口方向人影绰绰、火光冲天,嘈杂的厮杀声与马蹄声,踏碎了深夜的金陵。
他失声叫道:“是叛军!叛军攻进京城了!”
叶阳辞转头,斜睨了这个大惊小怪的医士一眼。夜风掀翻白袍兜帽,扬起他拆散了髻的长发,如乌浪在空中流泻。他的声音穿透几丈远,传到威尔弗雷德耳边时,依然冷彻而清晰:“那不是叛军,是王师。”
第155章 这门不开也得开
威尔弗雷德望着叶阳辞立于屋顶上的背影。雪色背影居高临下地镶嵌在这烽火京都的夜晚,仿佛一幅关于美与战争的秾丽油画。他心神战栗,不禁再次问道:“——你是谁?”
叶阳辞头也不回地说:“看在你良心未泯的份上,我指一条活路给你。来做我的证人,指认延徽帝与远西精研院的滔天罪行,事后你将得到特赦,死罪可免,如何?”
威尔弗雷德琢磨着他话中之意,惊诧道:“你想推翻皇帝?攻进京城的叛军是你的同盟?”
叶阳辞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又问了一遍:“你可愿意将功折罪?”
威尔弗雷德沉默了。短时间内他想了很多,岳国皇帝对精研院的全力支持,这十年来研究实验取得的进展,手术台上的生死一瞬,自己的头颅或许明日就与同伴一起被悬挂在菜市场的高杆上……
他最终缓缓摇头:“感谢你的善意,无名氏。但我早已向我的神发誓,将终生献给未知的医学领域,直至倒在研究路上。医术没有善恶之分,我宁愿做为探索者而死去,也不愿做为退缩者而生还。”
这是个诚于术之人。可叶阳辞仍不为所动地答:“医术没有善恶,但人心有。既生而为人,便该将善恶置于求知之前,若是以同类为血食,与妖魔何异?”
威尔弗雷德神情黯然,但依然摇了摇头。
“罢了,人各有道,好自为之。”叶阳辞飞掠而下,从一群守卫与赶来验尸的医士手中,骤然发难夺走了九皇子秦泓越的尸身。随后他扛着尸身,在高低错落的屋顶上几个纵跃,很快消失在变乱将至的夜色中。
秦深率渊岳军攻陷聚宝门,进入京城,与京军三大营展开巷战。
虽战前他已下令不得误伤民众,但刀枪无眼,免不了还是有些房舍被京军的火箭点燃。受惊吓的百姓仓皇灭火、四下躲避流矢。
此时的百余名外傀骨兵士便成了潜火队,随火势出动,救出受困民众,安置于左邻右舍。他们穿戴的外傀骨被漆成金色,高跃重举,倏忽来去,不明所以的百姓接连惊呼:“金甲神兵!渊岳军有金甲神兵助力,果然是天命之师!”
渊岳军势如破竹,向东北方向节节推进,于拂晓时分逼近皇城。秦深让善于泅水的兵士从白虎桥下潜入护城河,炸开河道水闸,突破了长安右门,兵临承天门下。
承天门后便是太庙、太社稷与午门。这道高达七八丈的城门一开启,整个皇宫便犹如拔了獠牙的虎口,门户洞开。
此刻,承天门楼上守军林立,墙头火炮密集,炮口森严地对准了来犯之敌。羽林卫与金吾卫全军出动,阵列于护城河后方的空地,剑拔弩张。
秦深站在护城河的白玉桥上,仰望门楼,见指挥这最后一场守城战的,竟不是兵部尚书程重山,而是披甲执锐的长公主秦折阅。
秦折阅身穿当年的盘花战袍,未戴兜鍪,白发盘成高耸的螺髻,仅饰以一枚巴掌大的凤凰金篦。金凤凰在两侧火光映照下熠熠生辉,连带她那张苍老而坚毅的脸庞,也随之明亮起来。
她缓缓抽出曾经佩过的“凶兵”鬼头刀,将刀锋对准了城下的秦深。
秦深在马背上行礼:“姑母。经年不见,姑母看着依然康健如昔,侄儿实是欣慰。”
秦折阅的声音遥遥传来:“你看着却与昔日判若两人了。韬光养晦多年,眼下终于到了拔剑出鞘的时候,涧川,你把自己的野心藏得好,也把天下人心用得好哇!”
秦深面不改色地答:“姑母此言差矣,侄儿此行非为什么野心,而是为自己、为父王、为天下人争一个公道!敢问今日姑母为谁守这道城门?”
秦折阅微微眯眼,说:“为君。”
秦深凛然道:“好,既是为君,那我一问姑母:延徽帝逐利乱政,以至边备松弛,北壁入侵险些覆灭大岳江山,若非各地将士与我渊岳军全力御敌,国将不存!而他一旦得以喘息,便只想兔死狗烹,将我与渊岳军置于死地——视臣如雠,这是为君之道吗?!”
秦折阅明知他所言非虚,仍勉强应道:“皇上召渊岳军班师回京,并非想置你于死地,反而是要嘉奖你的战功,可你一再不奉君命,步步走岔,方才有今日之乱。”
秦深冷笑:“嘉奖我?我自认为战功比不得我父王,昔年父王南征北战,打下这座大岳江山,何等开疆辟土的功绩。可他与姑母您的功劳最终都算在了谁的头上?姑母心里比谁都清楚。开国三雄,论功劳轮不到延徽帝上位,论长幼,还是轮不到他上位。二问姑母——得国不正,这是为君之道吗?!
当年论功劳,的确轮不到秦檩。论长幼……若这话是问朝臣,他们定然会答延徽帝长于鲁王,自然是正序,长公主身为女子,不得算在齿序之内。可秦折阅扪心自问,她能这样回答吗?她甘心俯首于这天下男子所订立的伦理规则之下吗?
秦折阅咬了咬牙,驳斥道:“论长幼,论功劳,的确秦檩并不在最前列,但匡扶他登基,是我与秦榴当年的共同意愿。我与你父王无异议,他也当了三十年皇帝,事成定局,哪里轮得到你这小辈置喙?!”
“好个无异议!我父王当年若是知道,自己在建国五年的最后一场战役中,将死于亲兄长送来的剧毒贡茶,死于从背后己方阵营射来的一支冷箭——我那个进善黜恶的父王,还会心甘情愿地扶他上位吗?”
这一声问所透露出的,秦大帅牺牲背后的真相,如平地绽春雷,不仅炸得秦折阅心神俱震,也炸得周围所有将士头昏目眩,不敢置信。
将士哗然声中,秦折阅厉声追问:“你说什么?你说你父王——”
秦深沉痛悲愤地接口:“我父王并非死于战场金创之伤,而是死于汞毒!
“此行北征,我不仅在刀牙寻到了父王的遗骨,还俘虏了身为当事人的北壁安车骨部首领安车骨速骆,以及渤海的大戚掠勃堇。
“安车骨证言,他于胜仗后带走了我父王的私人物品,因食用其中一盒御赐贡茶而身中汞毒,与我说话时齿关犹黑。而大戚掠因暗中钦佩我父王为人,将他的遗骨保存在高塔上多年,故而未被追踪而来的奉宸卫搜走。
“两人的证词相互印证,并未有假,而我父王那副重见天日的遗骨,更是凿凿铁证!”
秦深不顾墙头城下一片嘈杂话声,下马走到辎重大车运载的那口巨大棺柩前,沉声道:“身为人子,本不该使父亲遗骨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但不如此,无法尽洗昔年冤屈,为父王正名雪仇。父王若不同意,还请降下预兆,阻止孩儿。”
他将手按在漆黑的棺盖上,等待良久,直至墙头城下所有目光汇聚于棺材之上,直至场中万籁俱寂、呼吸可闻,方才说道:“父王英灵默许,那孩儿就斗胆开棺了!”
白色绸花一抽而解,滑落于地,秦深单手掀开沉重的棺盖,赫然显出一具陈年遗骨。
那副骨殖的长宽异于常人,想来生前亦是体型魁梧,甚至比秦深还要更高大,除了天赋异禀的鲁王秦榴,国内三十年来别无他人。
更令人瞩目的是,那骨骸通体发黑,衬着棺底白布,格外显眼。
这下就连羽林卫与金吾卫也开始窃窃私语:“是秦大帅的遗骨!”
“遗骨发黑,果然是中了汞毒的症状,难道真是因为御赐的贡茶?”
“秦少帅眼下已经大兵压城,以父亲遗骨撒个弥天大谎于他并无裨益,反而是三十年前的秦大帅之死,于……而言才是最大的得利……”
“明人不说暗话,少他娘吞吞吐吐!老子直接说了,从老子的爹到老子,都觉得当年秦大帅死因有蹊跷,眼下这么看来,十有八九是被自己人捅了刀子,没得跑!除了上头那位,谁还捅得了秦大帅!”
“这话你也敢说?不怕满门抄斩?”
“来抄啊!老子从爷爷到爹都是战死的,满门忠烈,谁来抄斩,就是应了兔死狗烹一说!”
“嗬,你这人……”
“这事你们以为……”
“难怪非要扶棺送灵入京,换作是我,也是要用性命来拼个水落石出……”
议论纷纷,不绝于耳,秦折阅俯瞰棺中遗骨,眼前一阵阵发黑,喃喃唤道:“阿榴!阿榴……”她以刀拄地,拼尽全力睁大眼睛,泪水不由自主地涌出眼眶。
秦深俯身看着父王遗骨,双目湿润,低声道:“父王事后罪我罚我,我绝无怨言,但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伸手取出一节带着铁矢残痕的脊椎骨,从箭翎处往前,套在自己的箭杆上。随后拉开裂天弓,搭箭在弦,瞄准了奉天门城楼。
绷紧的弓弦勒在拇指的黑刚玉韘上,蓄势待发。
秦深将拉弦的右手移至脸侧,顺势吻了吻那枚黑刚玉韘,无声地道:阿辞,保佑我。
他猛一松手,箭矢如流星激射,飞出五百多步仍有余力。这道承载着双重心意的箭痕撕裂夜空,带着惊世骇俗的准头与力道,狠狠钉在秦折阅身旁的楼柱上。箭头入木三分后,尾翎仍颤动不止。
城头场中众人目睹这破空一箭的威力,情不自禁地抽了口冷气。
秦折阅也在箭矢扑面时,下意识地闪身而避。发现箭头带着一物钉在柱子上,她恍惚上前,拔箭,拈起那节发黑带伤的脊椎骨。
秦深扬声道:“中原弓箭手惯用的三棱箭镞,制式与北壁骑兵的双翼箭簇截然不同。姑母深谙军事,应该能分辨出,这一道射穿我父王脊椎的冷箭,来自哪方阵营!”
秦折阅将脊椎骨紧紧握在掌心,老泪纵横,哽咽道:“阿榴,长姐在这里……长姐终于又见到你了……”
秦深说:“姑母,让我父王进皇宫,让他亲自与延徽帝对质。天理昭昭,让我父王为自己、为渊岳军讨个说法!”
秦折阅左手攥紧脊椎骨,压在胸口,右手仍握着刀柄。她的脸被泪水冲刷得越发沧桑,但神情却很快冷静下来,冷静到近乎尖锐。
她问秦深:“讨完说法呢?皇上否认也罢,承认也罢,暴怒也罢,愧疚也罢,你又待如何?倘若你是为了天子的道歉与忏悔,那么就只带近卫扶棺入宫。在场皆为人证,姑母发誓保障你的安全,为你主持公道!”
秦深神色深峻地望着承天门。
夜色中的皇城庄严肃穆,天威凛冽。秦深近乎讽刺地一笑:“我在封地隐忍多年,换来的却是封号为‘伏’的羞辱。我不顾生死率军北征,拼尽全力挽大厦于将倾,终于将父王的死因大白天下,为当年枉死的渊岳军将士发声,难道仅仅只为了始作俑者的一声道歉?
“怎么,来自天子的道歉与忏悔就格外珍贵,能抵得上我父王与渊岳军将士的性命,抵得上千千万万百姓这些年来身受的苦难?天大的笑话!
“姑母,您可真当我秦涧川是个君子了啊!
“可我不是君子。渊岳军上下也不是君子。”他大拇指朝后,指了指身后甲胄漆黑、煞气腾腾的军队,“看到了吗,是国仇家恨的余孽,是死而复生的阴兵,是翻天覆地的一支利剑!姑母,今日这承天门,您是开也得开,不开——也得开!”
“光满——”
赵夜庭长枪溅血,霍然回头,视线再往上移,看见了一身夜行衣,立在屋顶的叶阳辞。
他乍惊还喜,破开周围的厮杀声掩盖,振声问:“小云!你为何孤身一人在此?”
叶阳辞将白袍裹住的秦泓越的遗体藏在屋顶,跃下落在马背,长剑出鞘,为赵夜庭格开从身后射来的箭矢。
他与赵夜庭前胸贴后背,同坐在马鞍上,一边联手荡平围攻的京军,一边从容说道:“我刚从精研院出来,准备去一趟皇宫。”
赵夜庭手中枪杆抖出嗡嗡的震鸣声:“精研院?我上次入京也有所耳闻,直觉像是什么藏污纳垢之地,那群远西医士遮头盖尾的,看着就不似好人。”
叶阳辞微微含笑:“光满,你的直觉一贯很准。”
他往赵夜庭手中塞了一枚形状奇特的铁钥匙:“这是精研院第三进的大门钥匙。去吧,光满,带着霜钺营去掀开那座城堡,将内中污垢拖出来,曝晒于京城明日的烈阳之下。让天下百姓看清楚,延徽帝用他们的血汗钱在豢养什么。”
赵夜庭捏着钥匙,微怔之后,笑道:“这是从天而降的战功啊!小云,哥谢谢你!”
“还有屋顶上九皇子的遗体。待这里战局平定,你记得搬下来,一并交给涧川。秦泓越手臂上的淤青与针眼,与精研院所研究的窃命之术两相印证,他一看便知真相。”叶阳辞一按赵夜庭的肩膀,蹬着马鞍纵身跃起。
赵夜庭朝他的背影忙不迭问:“来都来了,不见一见主帅?”
“迟早会见面的……岂在朝朝暮暮……”人影杳然,徒留余音绕耳。
“前一句是什么来着?”赵夜庭挠了挠溅了一串血点子的眉毛,“想起来了——两情若是久长时。”他挥枪抡翻扑来的悍兵,迁怒般又补了一杆子,“咝,真肉麻!”
羽林、金吾两卫大部分被调去守皇城的城郭,皇宫反而成了空巢之势。
叶阳辞轻松避开剩余的禁军,潜入皇宫前朝的枢密阁。
这里是阁相处理政务之处。自容九淋倒台后,枢密阁只剩一些隶属于吏部的文书人员,终是群龙无首,于是叶阳辞这个“假相”,便在延徽帝的授意下,时常入阁理政。
叶阳辞在阁内换了一身官员常服。
他环顾四周,想起当年在鲁王府,秦深带他走地下密道,去燕居之殿窃听秦湍与爪牙们密谈时,曾经说过:
“不仅皇城底下有密道,连通了前朝枢密阁与内廷永安殿。各亲王、郡王府多多少少也有密室或密道,以备大祸临头时储物、藏身与逃离之用。”
若是秦深没说错,他就能避开重重宫禁,从这枢密阁神不知、鬼不觉地直抵永安殿。而十皇子所居的清凉殿、十一皇子所居的韶景宫,距离永安殿都不远。
今夜渊岳军攻入京城,这么大动静,延徽帝不可能不知,想必此刻已紧急召集重臣们入宫,在平日上朝的天和殿商议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