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听得似懂非懂,“杨氏,是先皇后的杨氏?”
李照又是淡淡一笑,“你倒敢说。”
卿云道:“此处只有殿下和我,我心知殿下因无人排遣才同我说,殿下既然开口,我何不让殿下说个尽兴呢?”
李照双目凝视卿云,先前他只觉着卿云好玩有趣,这一番话倒让他感到了贴心,可怜他小小一个人,在冷宫里待了这么些年,不过稍加点拨,便能如此灵慧,他不由将卿云揽到身边,“若人人都像你这么懂事,那便好了。”
卿云背对着李照靠在他胸膛里,面上作了个冷冷的鄙夷神情,只是不叫李照看见,他柔声道:“殿下既爱惜杨大人,何不换了别人去丹州。”
“此去丹州,非杨新荣不可,”李照未同卿云解释其中道理,只说,“你以为我是因他姓杨的缘故,才格外看重他吗?”
卿云道:“难道不是?”
李照捏了卿云的脸,“你这话便是觉着方才我同杨沛风说那些话是故意哄他了?”
卿云未料李照如此敏锐,心中一紧,也不急着辩解,缓了片刻后才慢悠悠道:“反正殿下一贯爱哄人玩。”
李照哈哈一笑,胸膛起伏,又捏了下卿云的脸,“你呀,杨沛风是什么人,孤还要哄他?”李照调侃道:“你以为人人都像你,气性大又好争高低,当奴才还要主子哄。”
卿云心说分明是他在哄着他,却也只笑了笑,撒娇道:“偏如此,殿下不喜欢,就把我扔了。”
李照笑笑,又抓了卿云的手把玩,在东宫养了半年,卿云的手掌比先前细嫩了许多,他道:“杨氏也好,陈氏也罢,人才是要看他有没有用,而非姓什么。”
卿云还是不懂,“可杨氏是先皇后的母家,殿下也不帮衬吗?”
李照反问道:“你主子我姓什么?”
卿云无言,心中忽又涌上几分凉意,说为杨氏,也断不能,可便是觉着身上凉浸浸的。
“你这小脑袋瓜里不许装这些,”李照点了下卿云的后脑勺,“记住了吗?”
卿云随着李照的动作点了下脑袋,故作不明,“殿下到底是要我忘了,还是记着?还请殿下明示。”
李照失笑,“再贫嘴,罚你不许吃晚膳。”
卿云“啊”了一声,连忙双手捂住嘴,回头用乌溜溜的眼睛含笑望向李照,李照望了他的笑眼,心里那一点烦闷总算排遣干净,又见卿云实在可怜可爱,一时忘情,低头在卿云额亲了一下,卿云立时愣住,却见李照笑意盈盈,正是朗月清风,满目怜意,便也愈弯了眼。
第24章
李照特许杨沛风休沐一日去送行,杨沛风也未敢真的在外头耗一天的功夫,只在城门口送了杨新荣,杨新荣对他道:“此行乃我早已恳求殿下恩准的,我儿,勿念。”
杨沛风一句话也说不出,只能目送老父远去,待回到东宫要去拜见李照时,在殿外遇见了卿云,卿云手捧着不知什么方要入殿,见杨沛风便躬身道:“杨大人安好。”
杨沛风认得卿云,如今东宫上下有谁不认得卿云?算起来,他倒也算是东宫里早认识卿云的,当初太子命他审问卿云,他担忧卿云咬死夹带之事会连累太子,故而先打了卿云几杖威慑,盼这小太监能改口,哪料他倒是个性烈的,竟硬挺住了,后来才闹出那些事,如今都余波未平。
因这事,杨沛风对卿云观感便不佳,在内侍省救下卿云时便觉不好,后又查了这小太监的身份,也没查出什么来,却是一个普通杂役太监,如今碍于太子宠爱,不得不敷衍几句,于是也回道:“公公好。”
“小杨大人方才是去送杨大人了吧。”卿云道。
杨沛风‘唔’了一声,心说这小太监实在也太没规矩,也不知太子缘何如此宠爱,昨日议事时,这小太监便在一旁,杨沛风以为太子容他在旁,这小太监应当也是有分寸之人,未料他会张口说这些不该说的。
卿云已瞧出了杨沛风的敷衍神色,他越是敷衍不耐,卿云越是笑意盈盈,“杨大人辛苦,小杨大人也别太忧心。”
杨沛风听到此处已是烦了,连回也不回,径自向殿内迈步,卿云在他背后无声冷笑了一下,心道:杨沛风,有你折在我手上的时候。
卿云在杨沛风之后入殿,默默地放下东西,立到太子身后,听着杨沛风向太子报呈事宜,最后太子指了卿云放下的东西,“这些你全带回去,没事多琢磨琢磨。”
“是。”
杨沛风这才去捧那被绸布罩着的东西,沉甸甸的,散着淡淡潮湿的墨味,应当是卷宗。
此次丹州之行危险重重,杨新荣虽未说,可父子二人都明白杨新荣是抱着死志的,如今太子又肯着意点拨,杨沛风不觉受重用而欣喜,反生出了些许苍凉之意,抱了卷宗便躬身退下。
“小杨大人不高兴呢。”
李照抬眼看向卿云。
卿云神色坦荡,“方才在外头,我便见他神色不好,同他说话,他也爱答不理。”
李照道:“他的身份,本不该同你说话。”
卿云道:“原来如此,那是我莽撞了,我还想着能够安慰小杨大人一二,宽宽他的心。”
李照淡淡一笑,“他如今怕是谁的安慰也听不进,你就别招他了。”
卿云笑着躬了下身,“是。”
李照奇道:“今日怎么这般听话老实?”
卿云笑道:“殿下正烦心,我可不得老实些。”
李照“嗯?”了一声,也不知是褒是贬地说道:“你倒学会看我的脸色了。”
“殿下从来喜怒不形于色,哪是能够窥探的呢,”卿云微笑道,“只不过是我心系殿下,以殿下之喜而喜,为殿下之忧而忧,自然便知道了。”
李照不是没听过这样的话,他是太子之前,也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子弟,身边总不缺阿谀奉承之人,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便自然也能够分辨,也着实烦了,这几年他身边之人皆明白了他的性情,倒少说那些话。
只卿云总令他觉着真,恼了便哭,高兴便笑,想要便讨赏,这么个人,在人人都恨不得戴上几副假面的宫里实在难得。
李照心头微软,朝卿云伸出了手,卿云便将自己的手放在李照掌心,李照握住了,“我如今倒很庆幸那日恰巧去了听凤池。”
卿云面上神情一顿,又立即面露感激之色,“殿下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李照摇头,“若是宫中风气清正,你又怎会落入那般险境,到底也是我从前未曾明察的缘故。”
卿云倒没想到李照会这般说,却叫他不自在起来,明知不该,也忍不住顶嘴道:“内侍省的事,殿下你也插不进手。”
这话戳心窝子,卿云说出口便悔了,好在李照神色如常,并未动怒,“你果真也这么想?觉着我不该插手内侍省的事?”
卿云正要反口,忙道:“不,太子你并未做错!”
对错与否,李照自然不需要一个奴才来支持或是反对,便是他手底下那些幕僚也左右不了他的心思,李照面上淡淡地看着卿云,卿云因心里紧张,手便紧紧地抓着李照的手,李照察觉出他那力道,怕逗得过了,等会儿又将人逗哭了反而不好,面上便流露出些许笑意,“知道了,既是小卿云说的,那便没错吧。”
如此一直到过年,杨新荣都未从丹州返回。
卿云时常见到杨沛风那张神色难掩忧虑的脸,盼着丹州能传来杨新荣的死讯,到时杨沛风的脸色一定精彩。
过年那几日,李照都要留在宫中,他没带卿云,因时时要在皇帝跟前,怕卿云惹祸。
卿云上回立冬入宫,只不过得了一碟柑橘和些虚荣体面,宫里头还不如东宫自在,本也不怎么想入宫,只面上不悦撒娇,向李照又讨了许多恩典赏赐。
“这下可好,”长龄无奈地望着院内堆都堆不下的赏赐,“下回你可去求太子再赏个别院给你住,才放得下这么些好东西。”
卿云穿着狐皮斗篷,抱着手炉站在檐下,淡笑道:“放不下,那便赏人玩。”
长龄道:“太子赏赐,怎可如此?”
卿云笑道:“玩笑两句罢了,莫当真。”
长龄边笑边摇头,“这玩笑,也只有你敢说了。”
东宫里上下宫人能放的都放了,太子仁厚,让奴才们有家的好回家团圆过个年,也一并都赏赐了,留宫的则是额外赏赐,整个东宫一片宁和欢喜,卿云与长龄在这独院都能感受到那欣悦的气氛。
前几日下了好几场大雪,地上的雪都扫净了,只廊檐上还残留着白雪痕迹,宫灯映照,银银似月,卿云仰头望着天上的那一轮弯月,只觉这一年过得好快,从春到冬,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年了。
过年是玉荷宫岁月里卿云唯一盼着的时候,只有过年时,瑞春会跑来玉荷宫,多给他带些饭食,也陪他一夜。惠妃照样是疯疯癫癫,对着瑞春颐指气使,要他跪下磕头,瑞春也不反抗,磕头便称娘娘吉祥,惠妃狂笑两声,尖着嗓子大喊要赏赐瑞春些什么什么好东西。卿云冷眼瞧着磕头谢恩的瑞春,觉着这两人都是疯子。
如今想想在玉荷宫里的日子,简直恍如隔世。
卿云低垂下脸,眼角竟微微湿了。
长龄原正站在院子里,见卿云低头默然,面上也浮现出一丝哀戚,阖家团圆的日子,却是他们这些人心上最痛的时节。
“今儿膳房也都早歇了,既是太子的恩典,咱们也不好恃宠而骄,索性咱们吃个锅子,东西都是现成的,热腾腾地吃上一口,如何?”长龄温声道。
卿云抬脸,面上已无凄色,淡笑道:“可正中我的意了。”
长龄正要去膳房,卿云便上前道:“咱们住这一年,都是你事事照料,算来我也真是不知承了你多少情,趁这好日子,也让我尽一份心,你待在屋里别动,一切全交给我。”
“这怎么能行,”长龄道,“我照料你是应当应分的,原算不上什么情,”他顿了顿,道:“既是过年,自然我们二人在一处热闹最好,不若一块儿去?”
卿云笑道:“那太好了,走,咱们一块儿去。”
膳房里还有值守的小太监,两个小太监正在喝酒抽牌划拳,见卿云和长龄来了,吓了一跳,忙赶紧藏牌,长龄见他们手忙脚乱的,忙道:“你们玩你们的,我们弄个锅子吃。”
“长龄公公想吃锅子吩咐一声便是,怎么还亲自来了。”
小太监起身要动,又被卿云抬手制止,“过年呢,都别忙,我们说好了自个儿来,便是这样才有趣味。”他说罢,从袖子里掏出两个装了钱的小荷包给他们,“拿着玩吧。”
两个小太监见状,立即上前接了,一嘴的吉利话不要钱地洒,卿云和长龄在膳房里头取了要用的便回去了。
屋内炭盆温暖,卿云和长龄都脱了斗篷,架锅子,摆吃食,卿云还拎了两壶酒回来,一壶热着,一壶放着,吃锅子吃得热时,吃些冷酒才舒服。
长龄手脚麻利地调酱,问卿云是要吃辣的,酸的,还是甜的,卿云笑着说没吃过,他每个都要尝尝,长龄低头浅笑,应了声好。
锅子里切了半只鸡,又放了几根大肉骨头,再添上红枣、菊花、枸杞……香气渐渐飘洒出来,卿云端着碗站在一旁,笑道:“好香啊。”
“今儿不用伺候主子,咱们可吃个尽兴了。”长龄笑道。
素日里卿云常去伺候太子,自然不能吃得太饱,也不能吃味过重的东西,他才来东宫养伤那段时日,长龄是见过卿云的饭量的,知他平日也不过就吃个六七分罢了。
两人就着热气腾腾的锅子,下了许多羊肉、鹿肉、鱼脍,一面吃肉一面饮酒,谈天说地,将这一年的时光都付之一笑。
后头实在热起来,两人都解了外衣,只留了一件内衫,长龄倒了那壶冷酒,又切了两个冰柿,两人手捧着开了口化了一半的冰柿吮吸,屋子里头全是吸溜声,长龄从来稳重,听得这声,也不由噗嗤笑出了声,卿云面上因饮酒而绯红,嘴上涂抹了红柿,更是艳红一片,也笑了起来。
“真该让别人也瞧瞧长龄你如今这模样。”卿云笑嘻嘻道。
长龄笑得咳嗽,泪都涌出了两滴,一面用手背擦去,一面笑道:“你这模样可敢让太子瞧?”
卿云面上笑容不着痕迹地一顿,他歪了脸,单手撑着下巴,一手端起酒杯,道:“长龄,我敬你,多谢你这一年的照顾。”
长龄面上笑容也微微淡了,“说这些见外话。”他说完,便将杯中冷酒一饮而尽,面庞缓缓转向了窗外,今夜无雪亦无风,好个清净天地。
“我知你从来恪守恭谨,今夜你我都不必伺候人,也算是脱了奴才的皮,不如今夜……”
长龄听着卿云说话,已将脸又转向了卿云,卿云面上正笑着,他那双眼睛总是澄澈明亮,却又欲语还休,似有万千心事不予人说,“……我便叫你一声哥哥,如何?”
屋内炭盆里噼里啪啦,火星子正闷在里头溅着,锅子咕嘟咕嘟翻滚,长龄望着含笑的卿云,心头如沸水滚过,“好。”
第25章
年节宫中事务繁琐,难得天家父子可以团圆的日子,倒是被宫里那些规矩礼节给约束住了,父子二人也并未多相处,李照本已惯了,深夜躺在殿内,忽觉周遭太安静,他轻咳了一声,值夜的太监连忙恭敬上前,“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李照静了片刻,道:“无事。”
翌日宴上,皇帝便问他昨夜怎么咳嗽了两声,李照笑说只是夜里吃了甜腻的东西,一颗心早飞回了东宫,年节一过,便立刻回了东宫,轿辇方入东宫,李照便先吩咐,“叫卿云过来。”
于是李照入寝殿时,卿云便早已等候,笑着迎上前,“殿下,你可算回来了。”
李照面上浮现笑容,如今他一见卿云便觉浑身松快,上前先拉了卿云的手,仔细地瞧了瞧,“不错,这两日似乎胖了些。”
卿云道:“殿下看着倒像是瘦了。”
李照轻轻一笑,拉着他往殿内走,“怎么说这话,不过几日的功夫,哪就痩了?”
“不过几日的功夫,哪就胖了?”卿云先顶嘴,逗得李照笑起来,才道:“我也算陪着殿下入过一回宫,从前只是不知道,实则宫里也实在没什么好,殿下你上回立冬宴上便吃得少,这几日在宫里想必也累坏了。”
卿云一面说,一面踮脚替李照解斗篷,“说不准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怎能不瘦?”他低头又笑了笑,仰头望向李照,“殿下想我了吗?”
李照双手穿过他的臂下将他微微提抱起来,朗声笑道:“想,怎么不想?”
午膳,李照与卿云同食,卿云坐在一旁小案后,吃相秀气,小口小口吃着很香甜,李照素来对待宫人宽厚,对膳房也不挑剔,吃得腻味了也不过少吃几筷子,自从有了卿云在身旁,原本觉着已腻了的菜式也品出了几分新鲜味道。
“殿下,这个好吃。”
卿云自己吃了两口,便起身为李照布菜,“你也尝尝。”
李照道:“你这叫劝膳,是不合规矩的。”
卿云笑道:“殿下从来也知道我就是个不懂规矩的嘛。”
李照也笑了,夹了那一筷子菜,“嗯,不错,该赏膳房了。”随即轻轻一瞥卿云,“你别忙,也赏你。”
卿云莞尔:“殿下多吃两口,就算赏我吧。”
夜里卿云值夜,周遭都静静的,主仆两人已说了许久的话,卿云都困了,李照才安静下来,正在似睡非睡时,卿云又听上头极轻的一声,“倒真是想了。”卿云一下便醒了,他先是疑心自己在做梦,后又听得上头李照轻轻叹了口气,这才转了下眼珠,嘴角极为得意地在黑暗中翘了翘。
今岁冬日漫长,便是到了二月初开春也还是冷,倒春寒得厉害,卿云送了李照上朝,揣着手炉回去。
“卿云小公公,可算守着您了,”小山子满面堆笑地迎上了返回的卿云,“公公您今日气色真好,给您请安了。”
“这是做什么。”
卿云连忙搀了作揖打千的小山子,笑道:“你怎么来了,不用当差吗?”
“今日本不是我当差,如今我也不当那烧火的差事了。”
小山子笑得见牙不见眼,卿云那一句话,不仅救了他娘的命,更无形中助他向上爬了一步,这不一开春,他便连忙将一冬家里在山上猎到的一些野味皮毛挑了好的来孝敬卿云。
卿云正要着意收买小山子,哪能收这些东西,再说他也瞧不上那零零碎碎的,太子赏他的狐裘那可是黑狐皮毛制的,据说价值千金,只不过实在惹眼,他素来也极少用。
两人一番推拒拉扯,蓦了,卿云不但没收,还又赏了个荷包给小山子,他如今手头宽裕得很,也没地方花这些钱,再说实在也不缺什么。
“你娘病虽好了,春日里也要多多进补,千万别因开了春便疏忽大意。”
小山子听罢,接了荷包不由又跪地给卿云磕了个头,卿云又是连忙去搀。
小山子袖子抹着眼泪,低声呜咽道:“世人总看低咱们,说太监奸险,咱们原也是为前朝那些挨千刀的白白担了这骂名,又有谁知道太监也是有像您和长龄公公这般有情有义的呢。”
卿云听了这话,不觉受用,心中却很是别扭,因他并非真的关心小山子娘的死活,只不过是想收买小山子罢了,又听小山子将他与长龄相提并论,心中更不爽快,面上也只淡淡一笑,“你也是极有孝心。”
回到屋内,长龄便笑道:“碰上小山子了吧。”
卿云也笑意盈盈道:“是啊,在院外说了好些话,也难为他一片孝心。”
长龄道:“还是你救了他娘一命,我听钱大人说费了不少好药。”
“我若不同太子提,长龄你是打算自个儿去拿钱去填吧?”
卿云上前瞧了长龄在写什么,他如今认的字也不少了,认得出长龄正在抄经。
“便是有钱也无用,”长龄道,“有几味好药非得是宫里才有,外头也买不着,便是有,药性也差远了,小山子他娘实在病得凶险,光是人参都用了几根,”长龄轻叹了口气,“也是她命不该绝,命里自有的福气。”
卿云心说哪是她自有的福气,分明是他给的!
“自然,没有你,她也活不成,”长龄冲卿云笑了笑,“你便是她的贵人了。”
卿云心说这才像话,面上从来不显,只是笑着,“我也练了许久的字了,虽有长进,可还是不如你,不知何时才能赶上。”
长龄低头看字,“我这字也实在算不上什么好,还是别同我比的好。”
先前卿云不会写字,自然也不懂看字,只要见到字,总觉着是好的,如今受了李照的教导点拨,也能略略分辨好坏,长龄这话倒也不是自谦,卿云冷眼瞧着,长龄的字的确一般。
“现下又开春了,长龄你要忙了吧,”卿云道,“庄子上头不知多少事等着你做主。”
长龄微微一笑,“实则你也是误会了,我也不过是跟着帮些忙,打打下手,大事自有严大人他们做主。”
卿云也不多辩,无论长龄手中的权力到底是大是小,那也已是东宫当中最得意的了,现下他根基尚且不稳,不宜贸然出手,故而只是隐忍不发,跟在太子身边常听得那些人议事,他渐渐也学到了一些官场当中的道理。
譬如仇修文说齐王未再被派往丹州,便是皇帝因他太过显眼而不快,反而要压着齐王,齐王为了收服丹州做得太多,实则是因小失大了。
太子与齐王在皇帝面前争宠,不恰如他与长龄在东宫争宠么?
卿云仔细想了想,发觉自己竟成了齐王。
这可不好。
故而近日他在太子面前也少告长龄的状,平素也低调行事,对待长龄更是收敛锋芒,他那一声“哥哥”便是阳谋。
卿云陪着长龄抄经,他也拿了一叠纸来抄,长龄瞥了一眼身旁小了一号的卿云,来了东宫以后仍是一张巴掌大的小脸神情极为认真,他不由心头柔软,还是忍不住低声指点了卿云两句,卿云很受教,立即改了,长龄也不禁想怪不得太子有耐心教他写字。
两人抄完了经,卿云又盘坐着打络子,他如今也攒了许多赏赐,不缺那些小玩意,这个络子他编了有段日子,每回他编时,长龄便悄然回避。
先前卿云说好要送长龄的络子一直没送出去,长龄也没开口讨要过,后来卿云又打了好几个络子,也都给了李照,长龄自然更不好提。
长龄回来时卿云已不在了,他便去整理抄好的经,才走近便见抄好的经里头似夹着东西,他拿起上头那几张,便见一个嵌着红玛瑙珠子的络子正静静地躺在抄好的经上,上头的玛瑙珠子鲜红欲滴,似血一般。
卿云实未走远,躲在外头门口暗地里瞧长龄的反应,他原是再不想打络子给长龄,心里总恨长龄那日说的话,也恨自己竟以为长龄是真心待他。
可如今他也到底不同了,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他既然打定主意要对付长龄,取代长龄在东宫的位置,便先要同长龄交好才是,不是平常交好,而是“真心”交好。
“怎么,你不要么?”
卿云见长龄拿着那几张抄好的经,久久立着不动,只得出声玩笑般道:“是嫌我送的晚了?”他一面说一面进了屋子,进了前长龄才转过了脸,他眼睛竟是有些红了,卿云顿时也收了声。
“这……给我?”长龄轻声道,他比卿云年长许多,自然也比卿云高大许多,可卿云总觉着长龄并不怎么高大似的,兴许是他常佝偻着,也兴许是他的性子总太温和,似乎谁都能骑到他头上。
卿云心中既有几分不屑,又有几分得意,他回道:“原本那个被太子瞧见,献给太子了,后来太子又赏赐些好东西,我总想着攒齐了给你做个好的,才不辜负我们同住的情谊。”
长龄转了下脸,过了片刻,再回过脸时神色已恢复如常,仍是温雅没脾气的模样,“卿云,不是我说你,这倒真是你的不是了,你有了好的,也该献给太子,将这串玛瑙珠子的给我实在是不妥。”
“为何?”卿云反问道,“我自个儿打的络子,想送给谁便送给谁,你若不要,我便是扔了也不给别人。”
长龄瞧着卿云那小脸上一股倔强的傲气,面上不由浮现了个爱怜的笑容,“你呀……”他看向那络子,低声道,“……性子总太倔。”
“你既知道我性子倔,那便乖乖收下吧,”卿云拿起那络子在长龄眼皮子底下转了转,“你若是怕惹出什么风波,便是收着不戴也就是了。”
长龄目光缠在那络子上,眼里藏不住的喜爱。
卿云笑道:“好哥哥,快收下吧。”
长龄面色震动,抬起手要去接,都忘了搁下那几页抄好的经,卿云噗嗤一笑,将那络子干脆便放在那几页经上头,“用这个裹好藏住,倒也是个好法子。”
长龄也笑了,手掌隔着经小心翼翼地捧着那络子,不敢碰的模样。
卿云心道主仆二人倒都差不多,都挺好哄的。
“好好收着,我只给你这一个。”
卿云半玩笑半认真道。
长龄忙道:“一个便够了,我瞧你打络子总是好费神,我要这一个便够了,真的,一个便够。”
卿云瞧他当真了,心里又觉着不大自在,同小山子向他道谢时一般,总觉着哪里不舒服,便道:“好,我听你的,太子该下朝了,我得过去了。”
去到承恩殿,卿云等了许久,却没等来下朝的李照,一直到天都快黑了,才有人来通报,命人去大理寺送膳。
第26章
车驾停下,卿云在里头轻晃了晃,心头微紧,轻吸了口气便撩开帘子下了马车,后头提食盒的小太监们也从车上下来了。
来命他们送膳者是李照身边的贴身侍卫,卿云不敢多问,那侍卫也必不肯答,他只管挑选几样素日李照爱吃的菜式,急急地命膳房做了,又一一试毒验过,以车内炭盆温着饭菜一路赶来大理寺。
侍卫走在前头,一众小太监们低眉顺眼地跟着,都惧怕大理寺之威势,独卿云抱着手炉仰头望了一眼大理寺的匾额,心中品评了这三个字写得如何,又瞥了一眼门口的两头石狮,觉着这石狮憨态可掬,倒不吓人。
众人随着侍卫从一旁的门洞进入,里头和东宫一般,也是极静的,卿云是进过内侍省刑房的人,对这地方并不惧怕,况且他又没犯什么事,他一路神色如常,直到侍卫带他入了花厅,他一眼瞧见花厅主位正坐的李照,这才面上露出半羞半怯的笑容来。
李照并未留意到卿云来了,正在同座下官员细细查看詹宾鸿的证词。
卿云瞥到神情萧瑟眉头紧皱的杨沛风,心中顿时明白,这是杨新荣从丹州回来了!
太监们将食盒里的饭食取出,一一在花厅桌上摆好,卿云在一旁督着,心想这杨新荣到底是死是活?
“殿下,饭菜好了。”
卿云上前,恭敬地小声提醒道。
李照听得他的声音,这才抬起脸,望见是卿云,便先笑了笑,随即对座下众人道:“都先入席用膳吧。”
众人便谢了太子赐膳,前去用膳。
卿云立在一旁,用眼偷偷地觑李照,李照自然察觉,对着卿云又笑了笑,“回去吧。”
卿云道了声“是”,压低了声音,以只有二人能听到的小声道:“殿下今夜还回东宫吗?”
“不回,”李照也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笑意,“你管好自个儿就成了。”
卿云也笑了笑,“殿下注意身子,别太劳累,底下这么多人呢。”
李照见花厅宴桌上众人不注意这里,便拉了卿云的手轻拍了拍,“行了,回去吧。”
卿云见好就收,微一欠身,一个眼神,便率众太监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