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抵挡不住疲倦暂时地休息一会儿,怎么就得回去了?
钟离四简直有些心急如焚。
他焦灼地想要睁开眼,企图抓住钟离善夜远去的一角衣摆,还想像在洞府时那样对着总是满足他一切要求的钟离善夜提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可他只能在一片黑暗中不断地往下坠落。
“我不想走。”
钟离四在睡梦中朝钟离善夜声音远去的方向追赶着。
“钟离善夜,再陪我说会儿话。”
他艰难地挣扎着,嘴唇不断张合,最后在辽阔无边的漆黑梦境中拼尽全力,从嗓子里发出一个短促的音节。
“……爹。”
钟离四睁开眼。
眼角有一滴水珠滑下。
头顶是熟悉的石宫屋顶,他听见门外那群小厮丫鬟在忙忙碌碌地走动:有人在开窗,有人在扫雪,有人在烧水,有人在换炭。
随后有人进门,在顷刻间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扭头对院外道:“快去告诉云岫,阿四公子醒了!打发人发急信送去无方门,叫老爷回来!”
是林烟的声音。
钟离四木然地想。
他见不到爹了。
第115章 长命
阮玉山在将钟离四从河底扛回家之后,便决心从此钟离四不管说什么,他也不会让他离开自己的掌控范围半步。
他甚至为钟离四自戕的行为感到几分愤怒,几乎在心里失望地认为钟离四违背了二人之间不成文的约定——他放钟离四走的前提是默认这个人会好好活着,而不是悄无声息提前结束自己的性命。
也是从此时起,他毅然决然地在这个大雪漫天的寒冬策马数十里,邀请无方门的掌门到距离红州百里之内最大的酒楼会面,并以有急事为由请对方带上门派的法宝——那个传说中能解救蝣族诅咒的楼兰铃鼓。
钟离善夜走了,留下一句不让他们寻找铃鼓的嘱托,却不告诉他们如何解决钟离四即将面临的弱冠之年的困境。阮玉山忍了足足半年,直到钟离四在目连村外跳河那一幕成为悬在他头顶的那把利剑落下的契机。
他知道自己离被逼疯只剩一步了。
这个年关,他带着大把大把的飞票和足足一车黄金,拿到穷困潦倒的无方门掌门面前,用一些不太光明的手段,半是胁迫半是诱哄——准确的说是九分胁迫,一分诱哄,在半天不到的时间从对方手里夺取了那个所谓的镇派之宝。
当钟离四苏醒的消息被人连夜传书到他手里时,阮玉山已经丧失了该有的正常情绪。
他没有表现出半分的欣喜,只是连续多日昼夜不眠,带着铃鼓从大雪中赶回红州。
当阮玉山一脚踹开石宫大门的那一刻,他常年全束的高高的发髻已然被朔风吹散,双目也在连日的疲惫中熬得通红。
钟离四正站在那副被挂起来的丹青前,仰头赏画,一言不发。
这副丹青原本应该安安静静放置在穿花洞府,当初他二人先后离开雾照山,谁都没有把它带走。
后来不知几时这副画又出现了阮玉山手上,被他好好地装裱起来,命人强硬地挂在这个四野萧索的石宫之中。
钟离四看见丹青上的墨迹在照射进屋的雪色映衬下熠熠发亮,画面上他的每一根头发都被阮玉山描摹得灵动无比,仿佛真的变成了浮光跃金的绸缎,而他眉心那抹朱红的梅花纹更是画得入木三分,寸寸和当初阮玉山为他作画时的痕迹如出一辙。
钟离四从画上看见去年他和阮玉山许定婚约的模样,听见那时杨树树枝被他从屋檐下踩断的声音,闻见那个冬天绣帘台的珊瑚树枝间堆砌的大雪的气味。
真是好墨。
钟离四心想,一年过去,半点不见陈旧与褪色。
如果钟离善夜不曾告诉他阮玉山发过誓的话。
呼啸在红州隆冬的风雪不亚于饕餮谷半分冷冽,从窗缝中钻进来的寒气像一束阴冷的毒蛇盘绕在钟离四的脖颈之间,他于丝丝入微的寒冷中长久地端详着这副赝品,隐约间懂得了阮玉山此举的用意。
这样一个人,好也热烈,坏也鲜活,永远也无法忍受钟离四双目下的静水深流。
他要他激荡,要他为他刻骨铭心,爱也好恨也罢,他要钟离四心中这把名为阮玉山的火永不熄灭地燃烧着,哪怕薪木是一种叫做憎恶的感情。
因此即便知道钟离四会勃然大怒,阮玉山也依旧大摇大摆地把这副丹青挂在了钟离四的房中,让钟离四夜夜看着它入眠。
钟离四忽然明白了阮玉山在害怕什么。
那些不择手段的挽留招惹之下,阮玉山其实从未惧怕过钟离四的恨意与杀意。
他怕的是钟离四的眉头再也不为他生出半点波澜,从心里将他彻底抹去。
即便是化作一根长刺,他也要扎在钟离四心脉最深的地方。
身后传来大门破开的声音,钟离四转头,尚未来得及看清来人,眼前便犹如一阵凌厉的疾风刮过。
阮玉山满身寒气,一手拿着铃鼓,一手掐住钟离四的脖子,将他抵到墙角。
钟离四被迫抬起下巴,在喷薄入室的雪花中看见一双遍布血丝的眼睛,还有阮玉山在一路奔袭中结了霜的碎发。
“你就那么恨我?”
他听见阮玉山嗓音深处压抑的颤抖:“恨到就算是死,也要先离开我的身边?”
钟离四用那双逐渐消退的湛蓝色的眼睛凝视着阮玉山。
他从未见过阮玉山如此狼狈。
当年上饕餮谷时的意气风发,原来只需要钟离四的死亡就能打碎。
钟离四用指尖触摸阮玉山干裂的嘴角,这一瞬间他察觉到阮玉山呼吸有刹那的停滞。
接着他在如此亲密的动作下,语气平缓地开口:“我凭什么死在阮家?”
阮玉山吐出一声痛苦的喘息。
掐住钟离四脖子的手松开了,阮玉山将铃鼓重重地拍打在他身侧的桌面,又退到屋子中间,一只手虎口叉腰,一只手抬起来捂住自己的额头,胡乱将额前的碎发往后抹了抹,像一只濒临癫狂的困兽在房中来回踱步。
很快阮玉山镇定下来,他后背那件因为沾染寒气而沉重无比的大氅在门户大开时引来的狂风中轻轻摆动,冬风将他的头脑吹得冷静了,他停住脚,身形还是那样高大宽阔,站在门前挡住了所有朝钟离四袭来的寒风。
“我不会让你死的。”他冷冷地睨着钟离四,“你休想死。”
屋外滚滚而来的寒意让阮玉山后知后觉地想起钟离四如今的身体,眼前这个面如纸色的人就像蜡烛熔尽后的最后一点灯芯,容不得半点寒风摧残。
阮玉山挟裹着一路带来的风霜又退了一步,最后干脆转头迈出大门,将石宫关了起来,自己则回到阮府洗去一身冷气。
没过多久钟离四听见重甲行动的声音,阮玉山竟然派了阮府的府兵守在鬼头林前,将此处盯得密不透风。
他始终维持着被阮玉山逼迫到墙角的姿势,手在旁边的桌角处撑了很久,久到阮玉山留在他脖子上的触感渐渐消失,连带着阮玉山掌心的温度也褪去,让他再也感知不到这间屋子里阮玉山来过的痕迹时,他才扶着桌角,走到那个铃鼓面前。
钟离四低头,仔细打量着这个铃鼓。
千百年过去铃鼓边缘上那些用作装饰的松石依旧没有褪色,从编织的手法上不难看出它的主人是个心灵手巧的楼兰姑娘。
钟离四想要将铃鼓拿到眼前细细观摩,刚伸出手,鼓面上就出现一滴砸落下来的血珠。
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
他波澜不惊地用手帕擦去嘴角和鼻下的血迹,可这次无论如何擦拭,喉间和鼻息中的血气都没有停止。
钟离四手中的整张锦帕像被血水浸透般变得湿淋淋,他丢掉无处可擦的帕子,一边扭头去柜子里寻找新的,一边用手掌和袖子不断抹去脸上的血迹。
还没走到柜子跟前的时候,钟离四的眼睛模糊了。
石宫里发出有人轰然倒地的声音。
后面的半个月娑婆无数玄医如过江之鲫般不断地在这座宽大寒冷的石宫进出,白断雨的踪迹实在难寻,阮玉山几乎找遍了自己能找的所有办法,钟离四的身体依旧不见起色。
最后一个玄医在看过钟离四的身体后,告诉阮玉山,钟离四将活不过这个冬天。
阮玉山没再找过任何人。
在不知第几个他不眠不休守在钟离四床边的晚上,云岫拿着一卷古籍走到他的身旁。
这半个月来阮玉山寸步不离钟离四的身边,而云岫也奉阮玉山之命基本住在了阮家的藏书阁。
“找到了。”云岫把那本古籍翻到其中一页递给阮玉山,“阮式曾经有过封珠固气的古法,将人快速蔓延暴走到筋脉的玄气封在骨珠之中,以保证身体康健,延缓肉身正常的时间。”
阮玉山将古籍接过去,确实看见了云岫所说的法子,也看见了这法子的功效作用。
片刻之后,他将古籍扬到半空狠狠扔出去:“你疯了?!”
云岫不言,低身将古籍捡起。
他拍了拍书页上的灰尘,语气十分冷静,似是在来之前就想好的所有的说辞:“这是阮氏百年前专门针对蝣族研究出的杀人之法,目的是折磨蝣人,使受此功法者生生死于骨珠不疏,玄气爆珠,在体内粉碎之苦。可是老爷,你也听到了,玄医说四爷的身体,跟以往那些蝣人的情况不一样。他是玄气流失太快,骨珠中气不足,经脉玄气过旺导致的爆体之症。用此方法,虽不能长久将他救下,却能暂时保他度过这个冬天。至少这样,咱们还有时间接着去找白断雨,或者等到春天,去往瞕渊。”
阮玉山静立在房中,胸口几个起伏,还是别开头:“不行。这法子太凶险。”
“如若不用,四爷不日将死。”云岫顿了顿,“如果用了,至少他还能多活一些日子。”
阮玉山站在灯下,对着烛台上的红烛看了很久,久到蜡烛快剩一个灯芯的时候,他转过身,接过了云岫手里的古籍。
在这个漫长的寒冬里,钟离四的身体像一片被逐渐抽干活水的池塘,阮玉山拼尽全力去阻挡池水的流逝,只能感受到他的生机从自己的指缝中缓缓淌走。
阮玉山尽心竭力,使劲解数,钟离四日益飘摇,不堪一击。
而红州阮府暗中拿到无方门铃鼓的消息却在这片陆地不胫而走,传入同样迫切寻找铃鼓的谢九楼耳中。
阮玉山倒是没想过自己多年后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与谢九楼碰面——还是谢九楼亲自登门拜访的他。
阮府耳目通天,即便谢九楼奉的是秘令,阮玉山也早就得知这年谢九楼奉天子之命北上是为了找到谢家先祖曾经藏于大漠的一支伥鬼之军,其目的昭然若揭。
而谢九楼此人,阮玉山不说十分了解,也有八分听闻,表面看着逆来顺受,实则接了天子的旨意,背地里却很有自己的想法。
将伥鬼掘出复用,以谢九楼的为人以及整个谢氏的家风来看,此人绝不会让天子达到目的。
不过阮玉山现在没兴趣去探究谢九楼的手段,钟离四的情况已经足够让他焦灼不已,他如今只盼着明年早日开春,自己会在暲渊寒冰融化的第一天拿着铃鼓去找水底的鼍围。
这个夜晚他本来打算像往常一样守着长时间陷入昏迷的钟离四,谢九楼的到来使他这个州主不得不亲自出面待客,无法将州中许多事物交由云岫或是请阮招帮忙打理。
阮玉山没有在府邸接待谢九楼,那里离钟离四太远。
这几日天气大好,连连放晴,他选择了石渠外不远处的戈壁,用红州人最传统的方式,点燃篝火,炙烤牛羊,在明亮的夜幕下欣赏红州的边关风光。
礼仪到位了,阮玉山的态度却很难到位。
他坐在东道主的位置上,端着鎏金酒杯,用那双细长的丹凤眼似笑非笑地审视谢九楼,再以一种毫不客气的戏谑语气对谢九楼问道:“瑶刀月鬼——你的刀呢?”
——谢九楼的刀在另一个人身上,即将奔赴他身后的木林,去见石屋里的人。
林子外嘈杂的人声和滚动的烟火惊扰了钟离四的睡梦。
他朦胧中听见一阵轻巧的脚步穿梭过鬼头林的暗箭机关径直朝石宫走来,屋外那些看守他的精兵侍卫一时间都没了声响,钟离四知道这间屋子即将迎来一个未知的不速之客。
他莫名感受到一股熟悉的玄气,这股气息令他久违地想起了自己分别许久的族人,那个由他一手带大的弟弟般的小孩——百十八。
石屋的门被推开了,来人手脚伶俐,灵活得像身不盈寸的野猫,直奔堂前那个被阮玉山像贡品一样架在挂画下方的铃鼓而来。
然而盗窃者拿了铃鼓却停在了那副丹青前。
愈发逼近的玄气使钟离四从昏沉的意识中挣扎着苏醒过来。
月白的器灵力量虽然从他体内快速流失着,但即便只是一个普通的蝣人,钟离四本身也依旧是一个很强的玄者。
隔着层层挡风的帷幔,他看见丹青下那个熟悉的模糊的身影。
就算如今对方已是锦衣玉食,绫罗覆身,钟离四也不会认错。
他连百十八呼吸的声音都辨认得清清楚楚。
他看见那个如玉树少年般的青葱身影仰头观望着墙上的丹青,仿佛陷入了某种茫然和急切的思索。
随后对方举起手,似乎是想将丹青取下。
钟离四就是在此时发出了剧烈的咳嗽。
他本想开口呼唤百十八的名字,然而骤然吹来的一阵冷风掀开帷幔钻入他的胸腔,使他惊扰了对面的沉思。
丹青前的人如梦初醒,急忙收回手,在离开前将一抹好奇的目光瞥向了帷幔后方。
正是这一瞥令盗窃者刚才的思索得到了答案,那个人停下离去的脚步,转身向钟离四走来。
幔帐被一层一层拨开,钟离四撑着病体坐起,在来人走到床榻的前一刻抬起头。
四目相对,钟离四双目微微放大。
——果真是百十八。
他用呼吸强行压住自己的咳嗽,一口气压下去,却将喉间逼出一口鲜血。
百十八发出一声强烈的吸气声,他丢下铃鼓,朝钟离四伸出手,却在此时听见屋外林子里传来侍卫失窃的高呼。
杂沓的脚步声一半奔向阮玉山所在的戈壁,一半朝屋子里袭来。
钟离四推开百十八伸过来的双手,身体探出床边,将惊愕在原地的百十八指向那扇支起来的窗户:“走……走!”
百十八如受惊的野鹿,用那对漆黑的玻璃珠一样的眼睛紧紧盯着钟离四,他似乎并不甘愿如此离开,甚至想往前一步把钟离四一起带走。
钟离四再次推开他的手——如果只是铃鼓丢了,阮玉山尚能安抚;如果百十八要连钟离四一块偷走,只怕等不到明天红州就要跟谢家军队交战。天一亮,红州的黑河就会变成血河。
钟离四掀开被子,把铃鼓从地上捡起来塞入百十八手中,他没有问百十八此行的目的,更没问百十八盗窃铃鼓是为了什么,只是又对百十八指着窗边,用蝣语说道:“从窗户走,往西边,一直走!”
百十八就这样在他的催促和指引下一步一回头地跃出窗台,消失在茫茫黑夜。
当阮府的精兵闯入房中时,钟离四很合时宜地转过头来,就着嘴角的血迹,跌倒在床边,一睡不起。
不出所料,阮玉山扔下谢九楼匆匆赶来石宫,在钟离四昏迷的时间里用短短半刻钟时间想通了谢九楼的调虎离山之计。
他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将招待谢九楼的所有杯盘碗盏砸个稀碎后,连夜派发军令将驻军红州城的赤凤营召到城门,要直捣只带了三千精锐的谢九楼在黑河外的驻地。
这一场对峙硝烟四起,战火却并未点燃。
谢九楼对阮玉山的发兵早有预料,他提前布兵候在黑河外的戈壁上,铁了心要跟阮玉山争这一只铃鼓。
晨雾像一片轻纱笼罩着尚未苏醒的红州。
“谢九爷藏的好宝贝。”阮玉山一向不屑谢九楼的为人,此番更是认定其道貌岸然,只恨不得将其亲手血刃,连带他身边那个手脚伶俐的小蝣人。
他目光如鹰隼般直射百十八,口中讥讽谢九楼:“阮某金杯玉盏邀你赴宴,只当是贵客招待,不想九爷带了个分身,人在我宴席之上,心却在阮家石窟殿里。”
说罢,又冷冷咧嘴一笑:“当真是光明磊落,不辱谢氏门楣。”
谢九楼并不受他激将,只骑马向前一步,将百十八护在身后:“楼兰铃鼓,本是无方门练戟大会的桂冠之物,有能者得。谢某今年去迟了些,没能参加戟会,却从掌门处得知阮老爷拿到它也不算光彩。如今谢某凭自己的能力拿到手,与阮老爷并无二致。怎么就惹得阮老爷发出如此不公的感概?对了,倘若阮老爷认为自己亏了钱的话,写个数目,谢某改日打发人亲自送十倍银钱到阮府——无镛城必不让红州吃半点亏。”
阮玉山第一次发现这谢九楼脸皮还挺厚。
若是换做以前,他倒还乐意跟这人在嘴皮子上过过招,可偏偏这回谢九楼触到的是他的逆鳞。
偷什么不好,要偷他给钟离四救命的东西。
他握紧重关,沉下面色,不再跟谢九楼拐弯抹角:“铃鼓一物,你还是不还?”
谢九楼八风不动,搬出天子:“谢某此行,奉的是天子的令。阮城主若有异议,大可将此事上报天听,恳请陛下定夺。”
阮玉山笑出了声。
他确定谢九楼当起小人来只会比他这个祖上当土匪的城主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宵小之辈。”
他眸中杀气毕现,提起重关,扬鞭勒马道:“我管什么天子!”
就在阮玉山策马刺向谢九楼的前一刻,身后大军忽然窸窸窣窣让出一条道来。
云岫在前驾着马,后方一匹马背上徐徐驶来一个身披狐皮大氅的身影。
披风包裹的人影极其瘦削,这令那件盖在他身上的狐氅看起来十分厚重。
“阮玉山。”
钟离四的声音一出,便勒住了阮玉山的枪。
他没有片刻迟疑,听见钟离四说话那一刻便调马回头,语气中杀意骤歇:“阿四!”
还没伸手接到钟离四,阮玉山的视线便扫到近处的云岫。
阮玉山蹙眉,刚要开口斥责对方怎么把钟离四带了过来,就见云岫驾马到他身侧,附耳对他说道:“白断雨的行踪有消息了——就在谢九楼的军营,此番与他爱徒楚空遥同行。楚二皇子与谢九楼为生死之交,此时开战恐得不偿失。”
阮玉山攥住缰绳的手紧了紧,皱眉道:“消息为真?”
云岫点头:“府里已打发人借老太太的名义去递了拜帖,白断雨拒了,但人在谢氏军营,千真万确。”
阮玉山回头,用无比锐利的眼神盯着远处的谢九楼。
“阮玉山。”钟离四坐在马上,狐皮大氅的兜帽将他整张脸几乎盖住,只露出一个清瘦的下巴。
猎猎寒风把钟离四大氅上的狐毛吹得像闪烁的波光,他朝阮玉山伸出一只骨节分明的苍白的手:“回去。”
阮玉山这才回头,扶着钟离四,直接下马跨到钟离四的马背上将人护住,一面为其挡风,一面语气肃杀地喝令全军:“回城!”
同时又扭头饱含敌意地瞪了谢九楼一眼。
临行前钟离四在阮玉山怀中听见身后有谁用蝣语喊了一声“九十四哥”,他在宽大的兜帽中侧首,目光越过阮玉山飞舞的披风,看见对面的百十八企图驾马过来,却被谢九楼挡住。
这天的红州乌云密布,到了正午竟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来。
阮玉山在石窟殿中来回踱步,最后停在钟离四身前:“为什么?”
钟离四放下手里的书卷,动了动唇,并不做解释,只道:“那是我弟弟。”
“正因为他是你弟弟!”阮玉山走到近前,“我找人打听过了,他今年还未满十九,日子还长,可你翻了年,要不了多久就二十了,我凭什么相信谢九楼会在明年春天就拿铃鼓前去暲渊解除诅咒,万一出了什么岔子,他还有一年,可你呢?”
他说到这儿,忽别开脸,抬头吸了两口气,尽量压制住自己话中的怒意,单腿跪在钟离四身前,用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低声道:“阿四,我找监天先生看过了,暲渊破冰就在二月初三。我现在去谢九楼军营,把铃鼓拿回来,等到明年二月,就去暲渊替你把事办了,好不好?”
“二月初三。”钟离四垂眼看着跪在自己膝前的人,轻声念着这个日子,“阮玉山,我活不到那个时候了。”
他的身体,他自己最清楚。
他如今唯一需要做的,是缄口不言,在自己五百三十七个族人面前等待肉体消亡,而后天涯海角,与阮玉山两不相知,再不相见。
想让阮玉山对他放手太难了,唯一能逼退这个人的只有钟离四确切的死亡。
死亡能带走一切,包括阮玉山非留他不可的执念。
阮玉山低着头跪在钟离四膝前沉默了很久,屋外的雨声让土地发出细密的震颤,他们相对静默在这片雨声里,在面对钟离四死亡这个必定的结果时,两个人总是能一致的保持和平。
良久,钟离四听见阮玉山带着浓浓的鼻音问他:“那我呢?”
钟离四的指尖颤了颤。
“那我呢?钟离四。”阮玉山伏在他膝前,仰起头,两眼泛红,那张一贯凌厉威严的脸上此刻带着一种束手无策的茫然,“你走了,留我一个人。我怎么办?”
钟离四定定望着阮玉山。
他抬手,用指尖替阮玉山擦干眼角。
“老爷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钟离四想起阮玉山为他封珠的那个夜晚。
那晚他从长时间的昏迷中难得苏醒,醒来时却看见床边随意摆着一卷翻开陈旧的古籍。
钟离四没有多想,这些日子阮玉山过来时总是会给他带几本外头时兴的话本故事解闷,横竖也是等死,他心中了无牵挂,在这儿待着有话本子来了他便看看。
他将古籍拿起,披着外衫坐到离碳炉更近的书桌边,开始阅览起来。
古籍敞开的那一页正好是阮玉山临走前在他床头看了一整晚的那一页。
钟离四的目光在这一页书卷的浏览中渐渐冷却、变得憎恶。
及至刚刚看完,阮玉山推门而入,撞见钟离四坐在堂前,手中拿着那卷古籍,脸色阴寒。
很快钟离四也抬起眼看向他,接着便注意到他手中的铜罐。
封珠之法在于唤醒阮氏奉养了数百年的骨虫,令骨虫从两头互通的银针中顺着镂空针管钻入蝣人骨珠,当骨虫攀上骨珠表面,会用头部的虫刺刺穿蝣人骨珠,一步一刺,随后利用刺穿点在骨珠表面布满一层固网,犹如一道结界,阻止骨珠中所有的玄气通向筋脉。
忍受骨虫布界的过程十分痛苦,这原本也是当年阮家折磨蝣人的一环。
无数蝣人曾在骨中布界的过程中痛得昏死过去,又被阮氏家丁强行弄醒,硬生生承受骨珠被连续刺穿的痛苦。
阮玉山原本在钟离四床前沉思了整整一夜,最后决定趁着钟离四昏迷时速战速决,再备些安神镇定的香药,以免对方从骨虫布界的过程中苏醒,遭受更多苦难。
同时他还准备了一碗共知符水。
——天底下没有转移痛苦的秘方,但他可以选择和钟离四共享痛苦。
是他不顾钟离四的意愿要用极刑延缓钟离四的生命,那极刑所带来的折磨,他就一起承受。
可他没想到,钟离四在这个他准备下手的夜晚醒过来了。
连续多日钟离四都因为玄气流失太过无法支撑身体的缘故而浑浑噩噩身陷迷梦,因此阮玉山也并未防备,将那本古籍放在房中便匆匆离开,只想着早些备了骨虫,趁钟离四在梦中就把事情了结了。
偏偏钟离四在此时醒过来了。
他进门后下意识放低手中端着的铜罐,铜罐里是他醒好的骨虫。
钟离四只用了一瞬间便猜到他的用意,目光飞快地从铜罐上掠过,再盯着他,连身体都下意识往后仰了仰,全然一个防备的姿态:“你要做什么?”
阮玉山默不作声,盘算着别开双眼,握紧铜罐不说话。
他的余光瞥见后方大开的正门,夜幕中寒风裹着大雪飘进来,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先转身把门关上了。
再回头时,钟离四已经从椅子里站了起来,苍白的一只手撑在桌面,警惕地看着他。
事到临头,阮玉山已无从抵赖,不管此时用什么借口,骨虫一拿出来,终究是图穷匕见的。
“大夫说,你的病症和其他大限时的蝣人不同。”他敛着眼,没有直视钟离四的眼睛,只是一边说,一边缓缓逼近,“阿四,你骨珠中玄气疏散太过,流散到筋脉才会出现爆体之象。只有封珠固气,才能暂时延缓你的性命。”
阮玉山站定在桌前那一刻,钟离四撑在桌上的手拿开了。
他的双脚悄无声息往一侧挪去。
“所以呢?”钟离四脚不生根似的,一步一步往旁边退去,凝视着桌上的东西,故作冷静地歪了歪头说道,“你想出什么好法子了?”
阮玉山从腰间摸出一把短短的匕首——他的那杯共知符水还差钟离四一滴血液。
加了血喝下去,他就能跟钟离四一起感受骨虫刺珠之痛。
“你不是都看到了?”阮玉山的大抵是铁了心要对钟离四下手,故而此时言辞格外镇定,如同一潭死水,钟离四万般抵触也掀不起他铁石心肠下半分波澜。
他一步一步走向正在后退的钟离四,高大的侧影经过烛火时将烛光挡住,屋子里有一瞬晦暗,阮玉山终于抬起眼看向钟离四:“阿四,很快就好。”
钟离四退到床前,在阮玉山话音落下时蓦地站定,眼神尖锐地冷笑一声,二话不说便伶伶俐俐地朝阮玉山身边一侧空隙闪过去,意图奔向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