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我今天夺嫡成功了吗by孜然咩
孜然咩  发于:2025年03月18日

关灯
护眼

多少将士都是军户出身,多少将士是祁州本地人,又有多少将士在祁州安了家……西北军失守的后果不仅仅是他们的性命交代在这里,他们的家人孩子亲朋好友也将一起葬送于此。
几乎是瞬间,韩将军他们的身体都变得僵硬而麻痹了起来,不知来处的重量压在肩头,沉甸甸地让他们心头忍不住发慌。
“三千人……拦得住吗?”偏将觉得这身边人太少了,很是不安全。
另一位偏将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用尽量轻松地语气道,“想什么呢,我们只是先锋队,大部队还在大营里等待出击呢。”
尽管大家都尽力的想要往好处想,但乍然听到敌军人数是三十万,他们心里也还是没有底,说话就不自觉透出些许心虚来。
最后是韩副将深吸了口气,沉声呵斥道,“瞎担心什么?现在已经是好结果了不是吗?小龙将军提前得知了戎狄的行动,总比我们睡梦中突然被敌人突破防线要好。”
“最坏的情况已经避过去了,你们怕什么?”韩副将凶道。
众人也逐渐转过弯来,十万对三十万听着是有些兵力悬殊,但他们已经规避掉了最差的结局,那么再怎么样就都是赚的,想明白的众人精神振奋了一些,把那些心慌都暂时抛在了脑后。
薛瑾安安静地看着他们自我自话自我洗脑攻略,有些不解地歪了歪头。
三千人打三十万是有些天方夜谭,但是想办法鲸吞一部分还是能想想的,他带的这三千人也不是什么先锋军,而是主力军,至于那剩余的九万多人,除了要留一部分在大本营之外,那都是这三千主力的机动部队。
至于到底要怎么机动,还得看斥候营探来的情报。薛瑾安特意挑了个离戎狄军不算近的位置,他能隐隐感受到风带来的些许信息,但有关戎狄军的具体详情还是得眼见为实。
几人交谈的间隙,主帐的帐篷已经搭好,薛瑾安率先走进去,其他人也亦步亦趋的跟进来,有小兵进来倒了热水,韩副将他们捧着热水有一搭没一搭的喝着缓神,薛瑾安径直拿出地图铺在桌子上。
没多久小贾就带着丁瞎子来了。
“你来得正好,过来。”薛瑾安直接打断了丁瞎子的行礼,让他上前来,手指在地图上点了几处道,“你带斥候营到这些地方查看,尤其是第一处,戎狄大军在这里驻扎的可能性为百分之八十七。”
韩副将看到薛瑾安指出的这几个地方,无一不是已经越过了边境线,眉头不由狠狠一跳,拳头都攥紧了,“大军驻扎在此竟然无人上报?太懈怠了!”
“他们既然敢驻扎,定然能确保无人上报行踪。”三十万大军驻扎的动静并不小,一定会有村民发现异常,而至今连风声都没有传出来的情况只有一种,那就是周边已经没有大启百姓了。
戎狄屠村甚至可能屠城了。
韩副将闻言都纷纷沉默下来。
薛瑾安没有管他们的情绪,手指在地图上继续移动,又点出几处地方道,“如果你看到的戎狄大军少于三十万,那么就往这些地方看看是否有戎狄军。”
“那一处是兖州交界处。”偏将看到了薛瑾安指出的最后一个地方,他呢喃着有些不可置信,“他们竟然还觊觎这兖州?”
“觊觎兖州也得是打下祁州之后,他们只是想要攻占这座城池,从而自东西两边包夹西北军,夺取祁州,同时截断西北军的粮道。”韩副将在行军打仗上还是有一点本事的,要不然也不会被赫连城提出来当蓝方元帅了,他只是在战术变通上把握不住分寸,有点走极端,但基本的分析战况还是可以的。
祁州是戎狄南下的天然屏障,兖州也是边境之地,然而地形狭长,四处接壤,甚至直通豫州,而豫州与京城之地紧密相连。
兖州成也地形狭长,败也地形狭长,它过于狭长的地形致使内部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差异甚大,称得上是南辕北辙,也便难以均衡发展,同时它狭长的地形也能让它对外敌只露出一脚,其下尽数被祁州天险所护。
这也是为什么说祁州一旦被破,兖州也将成为戎狄纵马劫掠之地,这样的依存关系之下,西北军的粮道路线贯穿兖州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在西北军看来,有祁州在兖州就是绝对的安全领域,然而假设戎狄把兖州露出的这一角给攻打下来,他就有了包围祁州的可能,只要逮到机会把西北军的粮道摸出来阻截一次,西北军就会成为困兽。
当然,这一角虽然属于兖州,但实际上是由祁州官兵把手的,祁州官兵随时都可以招来西北军,想要攻占这里的难度很高,戎狄要打这里的前题条件就是得牵制住西北军的主力部队,让他们无暇他顾。
薛瑾安分析戎狄的出兵情况,分为了一点攻和分点攻,一点攻就是全部兵力囤积一处直接强力打破,多点攻则为分兵几处战术呼应,分拨西北军的战斗力,然后进行逐个击破。
戎狄最有可能采用的就是这两个战术,除此之外薛瑾安又随意吐出三种可能性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计划推测,这才让丁瞎子去了。
斥候营全体出动去探查戎狄军的行踪和情况,直到天光大盛中午时分,才陆陆续续回来一些人,他们回来的第一时间都是找薛瑾安汇报情况。
原来丁瞎子觉得要去的地方有些多,他索性将斥候营分成几支小队,这样速度效率都提高了,探完之后就直接回营地汇报给主帅,唯一不尽如人意的,大概就是斥候回营之后汇报给主帅的内容是完全没有经过筛选的,就是一股脑的主帅脑子里灌。
丁瞎子有幸听过新同僚们汇报消息,只表示很想给他们补补课,学习一下正确的汇报模板。
也得亏薛瑾安不是普通人,他的两个大脑同时工作,很快就将斥候们汇报的话抽丝剥茧归纳总结了。
丁瞎子是最后回来的,也是因为他去的地方最远,危险系数又最高,他很是小心翼翼。
丁瞎子道,“将军料事如神,那边戎狄军只有二十万,之后我在临城附近百里外发现了三万人,宁凯在万城发现了两万人,据观察宁城已经沦陷,未见百姓,彭果、李固分别在界城百里外发现三万人、七万人……”
“等等,这数目不对吧?已经超过三十万了!”偏将道。
韩副将扶额叹息一声:“至少是三十万,不是必然是三十万,看来蛮子们是下血本了。”
“四十五万人打一个祁州,着实是高看了。”他冷嘲热讽了一句。
众人有些颓然,三十万兵力已经足够令人胆寒,然而这探查出来竟然还多出十五万,着实是让人连点希望都生不出来。
薛瑾安却在这时突然说了句:“戎狄人口总共不过百万数,四十五万人已经是戎狄的全部兵力,此时漠北王庭必然空虚,不若以闪电战出击,直取王庭。”
霍去病打匈奴的闪电战闻名誉内,有成功的例子摆在这儿,顿时叫他们信心十足。
“好,这主意好!”两位偏将都很是认同。
韩副将对着地图看了好一会,有些迟疑地点了点王庭的位置,“是不是有些太远了?”
其他人却并不当一回事儿,“不然如何叫闪电战。而且昔年霍将军与李将军共击匈奴,李将军因迷失方向而未能及时支援,我们常年在漠北打交道,你更是游击深入漠北腹地,我们不会迷失方向,战斗力不会受损。”
韩副将还是凝眉沉思,颇为心事重重。
薛瑾安看了他一眼,在吩咐完之后出兵的事情之后,将韩副将留了下来。
韩副将也正好觉得这战术风险很大,需要好好再商议商议,“小龙将军,卑职觉得——”
然而他的话出口就被薛瑾安阻止,薛瑾安道:“且叫他们信以为真,到时候才能卖力些,不叫戎狄看出端倪。”
韩副将立刻就明白了,薛瑾安这是诱兵之计,真正的招数只怕不是这么简单,然而他再问,薛瑾安却都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只道:“叫士兵们马背后绑一袋沙土,出发时务必声势浩大。”
中午用过饱饭之后,再次轻装简行往漠北进发,烟尘四起马蹄踏踏,浩大的声势很快将戎狄斥候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很快就被戎狄的斥候发现端倪,戎狄二十万大军隐匿在易守难攻的峡谷之中,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被发现了,听闻大启有大军往漠北而去,心中就是一惊。
领军叫斥候赶紧去探,发觉大启军队曾驻扎之地痕迹颇多,数了数炉灶的痕迹,竟然像是有数万人!
“定然是京城出了差错,大启决定先下手为强了,如今王庭并无多少战力,不能叫他们闯过去!”领军再顾不得什么,赶紧先带着万余骑兵追逐而去,其余人马紧随其后。
却不想追至一半,那大启军队竟然杀了个回马枪,直接将这万人和后续部队横向截断!

第122章
薛瑾安这回马枪杀了戎狄军一个措手不及, 再被截断都得戎狄军们陷入慌乱的时候,薛瑾安带的三千人直接化身杀戮机器,拼命的收割敌军生命, 直接打了一个大获全胜, 歼灭敌军足有一万五千人, 除此之外还缴获了大批辎重粮草。
——薛瑾安精心谋划这么多, 出击节点自然也是精心验算好的,他这次还真就不是奔着歼灭敌军去的,而是奔着敌军的物资。
韩副将有句话说得没错,他们这支队伍一路轻装简行,本来也就没有带多少粮草,上次扎营, 薛瑾安还直接把大半都消耗了,他们是没有多少余力再打仗的。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敌人有粮我有枪,敌人就是我粮仓。薛瑾安他们虽然没有能碾压战场的热武器, 然而在一番有心算无心的谋划之下, 敌人的粮草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粮草。
薛瑾安截断的戎狄军自然不止一万五千数, 毕竟是二十万人的大军,他即便特意挑选了比较靠后的位置,也有将近三万余人,若是正面对抗或是有指挥, 他们这三千人还真不一定能从中拼杀出来。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这三万多人被杀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成为了溃兵,全都跑走了,他们和大部队已经失散, 注定不成气候,薛瑾安也没让人去追,他下令打扫战场,将粮草辎重全都收入囊中。
再次回到上次的营地,整个队伍的心态就都不一样了,长时间的奔袭战斗本应该人困马乏,然激烈的战斗激起了战士们的热血,大胜也让他们的身体兴奋不已,所有人的表情都还处于刺激之中没有出来,半点疲惫感都没有。
“扎营休息,火头营尽管做些好的,一定要把将士们都喂饱了,还要多烧些热水,也都好好洗洗好好休息休息。”薛瑾安再一次下达了把粮草全部用了的命令。
又是一阵欢呼雀跃,将煞气和血腥气都冲淡了不少,这一次也没有人再质疑他的决定。
韩副将原本以为这次战术就到这里了,然而他没想到,等他把浑身血腥都洗干净,被喊到主营帐吃饭,端着碗边扒饭边犯困的时候,就听到上首的诶小龙将军说道,“都好好约束军中将领,让他们吃饱喝足睡好,待黎明时分出兵。”
“啊?”韩副将完全没反应过来,傻愣愣地抬头看向薛瑾安,他都是如此,更别说其他人了,一个个都是表情懵懂空白,完全跟不上薛瑾安的思路。
好在薛瑾安并不强求,他对属下士兵的要求是听话就行。
薛瑾安吩咐完之后就专心致志开始吃饭,主营帐一时之间很是安静。
韩副将吧唧吃了好几口饭,大抵是糖分供应上了脑子,延迟好了,他终于消化好薛瑾安的话,缓缓瞪大了眼眼睛长大了嘴巴。
“等等咳咳——”他张口就要说话结果完全忘了口中还嚼着呢,差点没把自己当场呛死,还是身边的小兵眼疾手快赶紧给递了一杯水,他猛灌了一大杯,终于缓了过来。
“小龙将军,我们还要对戎狄军出手吗?这次就是正面作战了,那边大部队依旧都在,我们勉强也还有三千人,但正面对上是否有些……”韩副将表情很是迟疑犹豫。
两军对战,即便有上好的战术得意占据上风位,但凡是对战就没有可能全身而退的,战术只能降低伤亡不能杜绝伤亡。他们这三千人轻伤两百余人,重伤七十多,死十三人,总体来说这伤亡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战力也还可以算是三千人。
可是即便是完整的三千人,和十七万戎狄军正面作战……说自不量力可能有些难听,但以卵击石也还是可以说的。
薛瑾安对此也有计划,“不止是我们,已经有一万余人埋伏在戎狄军新驻扎地附近了。”
说是埋伏不太恰当,更准确来说,那一万人其实就是跟着戎狄军去的。
之前也说了,薛瑾安是直接拿这三千人当主力军,把西北军剩余的九万七千人当机动部队,他们这边主力军都已经交战了一轮了,机动部队自然不可能就留守老家等着吃螃蟹。
事实上,早在薛瑾安他们前一日驻扎在这里的时候,薛瑾安的信已经传到了西北军大营之中,西北军除了守营的必要人马,其余八万人倾巢而出,其中一万余骑兵来得最快,在薛瑾安他们和戎狄准备交战的时候,就去已经出现在了附近。
只不过薛瑾安并没有让他们出现,指挥的将军在附近埋伏了一会儿,见薛瑾安没有什么新的命令,也就按照之前薛瑾安信中的计划跟着做了。
他们把戎狄的溃兵给全部清剿了,没有放一个出去通风报信,然后换上对方的盔甲,跟在戎狄军大部队后面,一路就这样游荡到大军新的驻扎地。
他们自然没有就这样潜伏进戎狄军中,毕竟换一两个人还好,换一支万人军队属实还是有点太离谱了,戎狄人得有多瞎啊看到这么一支都是陌生人的面孔还看不出来。
他们只是装作溃兵的样子在附近游荡躲藏——溃兵也算是逃兵的一种,甚至有时候比逃兵更可怕,他们的情绪会如同病毒一样把其他士兵的情绪感染,尤其是在吃了大败仗的如今。
有时候为了稳定军心,领军会杀溃兵,再加上溃兵本来在战场上就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是非常逃避继续上战场的,所以很多时候溃兵都是不敢回大部队的,他们会三三两两游荡在战场之外,从兵成匪。
当然,古代的军队其实也跟匪也只是一线之隔,能真正令行禁止不扰民不欺压百姓的军队是很少见的,赫连城的西北军算是其一,由此也可见赫连城在军事上的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那万人的西北军就这样以溃兵之态在戎狄军驻扎地附近埋伏了起来,为了不让队伍太显眼被发现,领兵的将领还将手底下的人分成了几股小队,分散在附近。
他们中还有一支直接遇上了一支出来打猎的戎狄兵,他们转身就跑,戎狄军也完全没有追,看他们身上破破烂烂的本国盔甲,都沉默地当做没有看见,显然是完全没有认出来。
“将军,我们打扮成这样,伪装得这么像,到时候和小龙将军他们装上了,会不会被打啊?”身边的副手忍不住问道,问题一出口就被他家将军毫不留情地拍了下脑壳,“想什么呢,小龙将军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认不出我们。”
“万一,我说万一!再说小龙将军是聪明,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啊,尤其是xx……”副手鸡贼地报了一个和自家将军不对付的将领名字,这人恰巧就在薛瑾安的对付之中,看着将军一脸若有所思地样子,他连忙趁热打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您说,我们是不是要做点什么标记啊?”
将军认真想了想:“不戴头盔?我们的发型和戎狄人的发型不一样,一眼就认得出来。”
游牧民族因为生活的环境原因,以及领导人的审美问题,他们的男性都是需要剃头的,他们要只是剃头也就算了,偏偏他们还只剃中间,直接人为制造地中海,丑得人根本睡不着。
这审美问题从前朝时候一直被蛐蛐到现在,也就是他们中原国家礼仪之邦,私底下说几句也就说了,当着人家的面也还是很给面子的,不会当场嘲笑他们,也就让这些戎狄人顶着这秃瓢头一直到了现在。
副手虽然觉得这特征过于鲜明很好认,却还是摇了摇头,“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如此并不安全。”
将军想想也是,他又动了动自己不太擅长的脑瓜子,“那我们遇到的时候说官话?总不会被错认吧?”
副手还是摇头,委婉提醒道:“我们军中会说戎狄话的也不少。”
毕竟都是在边关生活,没道理他们军中有会戎狄语的,戎狄军中就没有会大启话的,他们叫阵挑衅什么的,很多时候会特意用对方的语言。
再且说,在和戎狄关系紧张之前,祁州是最大的边境通商贸易之地,甚至与他国通婚者都有不少,边民中有不少大启官话说得有浓重口音,但戎狄话西域话却说得很是不错。
如今祁州的对外通商贸易已经关闭多年,倒是兖州一直都与西域、南夷有通商往来。
将军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到什么了,不由摆烂道,“那干脆就像上次演练一样,我们在手臂上系根细带,到时候是什么阵营也就清楚明白了。”
副手觉得这法子很好,虽然很简单很容易被模仿,但战时用一下也没问题。
“小龙将军真是高瞻远瞩。”副手不由吹嘘起来。
将军有点不乐意了:“……一根系带而已,有什么?而且这还是我提出来的。”
“哎,将军你听我说,小龙将军那算无遗策的能力,你说为什么会在演练之时用这种简单的办法区分队伍?这样简单的办法太容易被模仿利用了,一根系带,都不需要多想,随随便便就能被冒充,不是吗?……”副手叽里呱啦地一顿乱吹,将军的表情也从茫然疑惑到恍然大悟。
副手最后下结论道,“小龙将军定然是早已经料到会有这一天,所以才会提出这样容易被模仿的区分之法,就是为了这时候我们能想起来使用。小龙将军,当真不愧是被大将军看重的接班人,聪明绝顶当世无双!想来就连那十全公子见了我们小龙将军也要自叹弗如甘为其下!”
将军成功被洗脑,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小龙将军吹,而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的洗脑也如同病毒一样是很容易扩散的,自此西北军的信仰再也不独独是赫连城一个人。
等赫连城匆匆从京城赶回来就发现,这边大启和戎狄大军对上,为了战争他不能换掉七皇子这个指挥,且在这么短短的掌兵时间内,七皇子已然是君心所向,被西北军视为新一代战神,除非直接杀了七皇子,不然他已经没有办法再收回给出去的军权。
赫连城自然不可能对七皇子下手,不说他能不能真的杀了这为手段诡谲疑似有玄学鬼神之神通的七皇子殿下,就单说情感上,他对七皇子的能力是持肯定态度的,不提身份的事情,他将西北军交付于这样敏锐聪慧的人手中,他是放心的。
赫连城忠诚于皇帝没错,但他并非愚忠之人,他不会为了皇帝舅舅弃边关百姓不顾,于是他便只能放权给薛瑾安,让他能够全权指挥西北军和戎狄军打,甚至为了边关的战局,他还会向主动隐瞒下薛瑾安的身份,替他向京城那边遮掩。
赫连城并不想参与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也并没有效忠于薛瑾安,但他们之间从赫连城关注薛瑾安开始,就已经注定牵扯不清了。
对此,赫连城也只能感慨一句:“天意如此啊。”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现在,赫连城还在京城焦急地等着常大夫的回信,和戎狄的对战也才刚刚开始。
黎明时分,薛瑾安带着吃饱喝好睡足的人马突袭戎狄军新驻地,比起他们的养精蓄锐来说,戎狄军整个一疲军败军,他们的领军也没想到薛瑾安竟然这么大胆,人数悬殊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还敢拼正面,叫人也不由喊一句:“小子,好胆色!”
最开始戎狄军确实被薛瑾安的突袭弄得乱了一阵,但能率领二十万大军的戎狄领将也不是省油的灯,很快就稳定下来局势,并且充分发挥自己兵力多的优势,打算直接将薛瑾安他们留在这里。
然而就在这时,四面八方涌出万余溃兵直接就将他们的方阵给冲乱了,那些溃兵混在军队之中,还用戎狄语说着什么“大将军要杀人啦”“大将军战败”之类动摇军心的话。
大军一下子就乱了。
薛瑾安当即抓住机会,结成阵法,将冲散的戎狄军包裹在其中,又分而化之,直接歼灭近万戎狄军!再加上那万余趁机冲入戎狄军中乱杀乱砍的西北军的战力,此战总共杀敌近三万,俘虏五万。
戎狄领军很快发现那些溃兵是大启军假扮的,然而事发突然,再加上军阵已然被冲散,军心已乱,没有了再继续下去的必要,他非常干脆的整军后撤。
“穷寇莫追。”薛瑾安依旧没有追击。
“啧。”韩副将等人看着那人数依旧浩荡的军队,有些不爽地咋舌,他们自然知道自己不追是正确的,毕竟他们现在兵力摆在这里,可是他们也还不甘心,很想将这支戎狄军直接留在这里。
“不用着急,还没完。”薛瑾安道。
“还有?”韩副将等人登时眼睛冒光地看向了薛瑾安,很想知道他肚子里还冒着什么坏水。
薛瑾安不说,只是依旧让人打扫战场,收缴粮食辎重,让火头营放开手做饭。
“明日还是要袭击吗?”虽然说敌疲我扰的战略非常好用,但一而再再而三的,戎狄军总得有所防范吧,也不知道小龙将军还有什么招数。韩副将心中有些嘀咕,却并没有说出来。
薛瑾安微微摇头,这次什么都没有吩咐。
韩副将和郑将军——正是带领这一万余西北军佯装溃兵的将军——两人勾肩搭背的窃窃私语,猜测着小龙将军将要用什么样的计谋,最后没能得出像样的结论,倒是郑将军的副手似乎想到了什么,问了郑将军一句:“将军,我们大军是不是也要跟我们汇合了?”
郑将军这支带的也都是骑兵,是先行一步来执行薛瑾安计划的,其余近七万西北军都在他们后面。
“这时候应该到了吧?”郑将军觉得没什么,他随意说道,“也许是小龙将军给他们安排了其他计划,去清剿剩余的二十五万戎狄军了。”
这边二十万戎狄军是主力,还有二十五万人可是分散在祁州各处,也是一大祸患。
郑将军觉得他的猜想没问题,韩副将也觉得挺有道理,副手眨巴了下眼睛,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很快又是一夜过去,黎明时分,薛瑾安再次带着吃饱喝足睡好的军队出发,只是这次也不知是人数增多了,还是几天的长途奔袭疲累了,他们这一次的行动速度远远低于前两次。
等他们沿着痕迹一路追踪过去的时候,只能看到戎狄大军撤退扬起的灰尘。
跑路的戎狄军中,领军听到斥候来报,哈哈笑着直拍大腿,一边的手下谄媚道,“将军料事如神,算准了奸诈的大启军一定会再动用阴谋诡计来袭击我军,直接釜底抽薪,当真是厉害!”
领军哼笑了一声:“大启那小儿诡计多端,偏偏年少轻狂了些。”
“我在他手中吃了这么个闷亏,也得好好还回去!”领军想起手中缩水一半的军队,面色便阴沉下来。
他嘴上说得好听,其实心里对大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新将领很是忌惮,要不然明明还有十多万大军却根本不敢赌对方手里还有什么招式,直接就撤退了。他打算趁对方没反应过来,直接撤回国内,然后将其余二十五万军队召回,也不来虚的,直接攻打祁州。
领军想得很好,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薛瑾安给他们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本该和薛瑾安他们汇合的七万军队,直接在他们交战的时候,跨越两国边境,将军队直接开进了漠北黄沙里,以逸待劳,接阵以待他们自投罗网。
两日后,西北大营里收到了赫连城密信正头疼的常大夫收到了捷报,这场在史书上有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以歼灭戎狄军共五万,俘虏八万为结束。
薛瑾安没有带西北军返程,而是直接将边境线推至沙漠,剑指漠北王庭,逼得戎狄大汗不得不召回兵马。
大启和戎狄正式宣战,进入对峙之中。

第123章
戎狄军被迫回援王庭, 祁州危机已解,薛瑾安却完全没有就此放过,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意思, 而是顺势就地陈兵, 直接将西北军大营搬了过来, 边境线平推数百里。
他这一举动, 同时也有敲山震虎之意,敲得戎狄的山,震得沙俄大帝国的虎,叫他们消停一些,少掺和大启的事儿。
薛瑾安数据里的各种年代小说非常有力地说明:和平和尊严是没办法靠软弱退让得来的,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
“强者之心+武器=和平。”薛瑾安对身边的勤务兵小贾如是说。
小贾虽然不太明白,但非常诚实的从兜里掏出纸笔将这句话记了下来——记录小龙将军的言行,这是整个西北大营给他的唯一任务,为此他要干的各种琐事都被别人承包了。
小贾在征询过小龙将军同意之后, 就成为了他的贴身史官, 专门给他写起居注。
小贾觉得这事儿简单至极没有半点挑战, 欣然接受,然后很快他就发现了这件事的难度:小龙将军过于低调,低调到他经常找不到人。
要不是每天早晨小龙将军都会和士兵们一起操练,他真的会认为小龙将军失踪了。
小贾这个工作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寻找小龙将军。
话说回来, 薛瑾安除了手动扩张大启版图之外,他最绝的还是让人给戎狄老汗王带信,以翁天信的性命相要挟逼迫汗王退位,要扶持葛尔丹上位当新汗王。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