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树没办法往宫里跑的时候,都是夕云偷偷来昭阳宫给原主母亲点的牌位祭祀上香,她那时候在楚文琬手底下做事,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以说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事。
也许夕云自己没有当一回事儿,但薛瑾安一直记得。
夕云确实没有将这些事儿放在心上,或者说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她该做的,她是周玉树的家奴,家奴的性命都是归于主子的,她甚至觉得自己的运气很好,遇到了一位好主子,从来没有强迫她做什么,她不想再继续当细作了,主子也就给她安排到了悠闲的职位,只等她到二十五岁被放出宫去。
主子也说了,到时候她的卖身契会还给她,消了她的奴籍,允她自由。
被长公主选中,夕云其实觉得有点倒霉,但没办法她只是一个蝼蚁,她得罪不起长公主,而且如今她的主子已经换成了七皇子,同样她也知道接受为长公主办事,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她最后说服了自己,她将这件事告诉薛瑾安,其实也就是在表明她的态度。
夕云却没想到,七皇子会给她选择,会给她铺好后路。
夕云忽然就明白,为什么进了昭阳宫的人都这么维护七皇子了。
即便这些话是假的,也值得了。
“我愿意的。”夕云撩开衣摆跪在地上,低下了头宣誓忠诚,“奴婢必不负殿下所托。”
夕云就此正式成为双面间谍,不过长公主近些日子一直在陪着沙俄大帝国的伊琳娜公主逛京城,很久没有进宫了,也自然还没有人找上夕云。
不过就算有时间,长公主也暂时不会用夕云,她是一个相对谨慎的人,在用夕云之前她会先观察一番她能不能用,也幸好周玉树也足够谨慎,夕云除了楚文琬的那条履历之外,背景很干净,基本查不出什么。
长公主会用她是迟早的问题,只需要等就好了。
周玉树主动断开了和夕云的联系,他敏锐地察觉到朝堂上风雨欲来的架势之后,约了同僚去九添一打牌放松,然后间隙将消息传进了昭阳宫。
九添一的运行已经上了正轨,崔醉现在的更多心思放在真人吃鸡的建设中,不过福禄已经在九添一构建出了初级情报网,周玉树想要传递消息很简单,都不需要刻意写纸条递出来,只要在打牌的时候随口跟同僚们扯两句,就自然会有人记录下来。
这样周玉树的身份暴露风险也能降到最低。
周玉树对此相当满意,然后提笔写了好几首诗来称赞九添一,就连给皇帝的奏章里都写九添一已经成为了京城的地标建筑,拉动了京城的经济建设,为大启税收做出了杰出贡献。
被抢了活儿的户部尚书:?
反正在他的一顿免费宣传之下,九添一原本就很多的客人更多了,很多官员也愿意在下值后来这边玩两圈放松放松,这来得多了,交谈闲聊间就免不了会透露出一些东西。
这些不涉及核心的细碎消息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边角料,但对于薛瑾安一手培养起来的福禄来说,却已经足够了。他抽丝剥茧的能力还赶不上薛瑾安,却也差不多是半个神探级别了。
薛瑾安再进行查漏补缺,基本上算是掌握了大启这个国家机器的大致动向了。
说起来,周玉树会特意将这个消息告诉薛瑾安,其实也存在着试探的意思,他有点担心太皇太后出来是有心想推薛瑾安上位。
周玉树自然是支持薛瑾安的,但此时此刻,若是薛瑾安冒头,绝对没有好下场。
而且周玉树其实不太看好太皇太后,并非不认同她的能力,而是从事实出发,太皇太后退了太久了,年龄太大了,说得难听点,谁知道她还有几年好活呢?
再过十年,大皇子也不过二十余岁,皇帝还在壮年,正是权力巅峰时期,只会比现在更难对付。
除非天降英主,能以少年之身掌握天下之权,否则这位老祖宗是注定等不到下一辈成长起来的。
太皇太后如今的争权,在包括周玉树在内的很多大臣眼中,都是被皇帝逼迫太狠之后,为了活命的不屈挣扎。周玉树想到这里心中不免有些唏嘘。
——是的,大部分朝臣都认为,太皇太后这位退了这么多年的老祖宗会突然跳出来争权,都是被皇帝逼太狠了。
所以现在朝臣们反对太皇太后归反对太皇太后,让皇帝低头认错哄祖母的折子也不少。
就连腿脚不便很久没上朝的李太师都上朝了,脸上的每一条褶子都写着不赞同地跟皇帝说,“陛下,百善孝为先,太皇太后乃是我大启的定海神针,是祥瑞,开开心心活着最重要。”
这话乍一听似乎是站在太皇太后那边,仔细一分析就能看出来,李太师这话分明是在说:皇帝,不孝顺是不对的,你老祖宗也没几年可活了,能低头就低头,让她开开心心过,我们也能开开心心的不是。
皇帝:“……”
皇帝百口莫辩,只觉得憋屈至极,如果是平常他这头低了也就低了,但现在太皇太后争权触及了他的底线,他是绝对不可能退让,也不会留下退让的空间,哪怕只是口头上的也不行。
“幽居在慈宁宫的祖母才是朕的好祖母。”皇帝说起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带着森冷。
在旁服侍的李鹤春脊背更弯了,头也更低了,眼观鼻鼻观心,一句话都不敢说。
李鹤春知道,皇帝这句话是刻意说给他听的,他是陆秉烛的徒弟,陆秉烛是太皇太后的人,以往的沾亲带故让他能得到更多的信任,而现在这信任就开始反噬他了。
皇帝、太皇太后、师父……李鹤春谁也不怪,他心中苦笑,只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瞎子,可是他不是。他也就只能打起精神做事,绝不落下任何把柄。
李鹤春的警醒之下,皇帝发不出脾气,为此他每天睁开眼找小X老师抽签都要额外给太皇太后也抽一张,很希望通过玄学的力量让太皇太后回归“正常”。
总之,周玉树觉得现在跟着太皇太后混没什么前途,他希望他的小外甥能三思,千万别掉坑了。
薛瑾安分析出了周玉树的意图,但完全没有当一回事,毕竟太皇太后是他亲自去煽风点火鼓动起来的,他需要这么一个人来吸引皇帝的注意力,同时能瓜分到多少势力就瓜分到多少,他本来要的也就是一个桥梁罢了。
太皇太后这桥工龄大了点,但是足够宽阔,能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接触朝堂事物,这就足够了。
比起周玉树的消息来说,薛瑾安更关注的反而是崔醉带来的九添一当月账册,其中新增会员中赫然有赫连城的名字。
薛瑾安手指在其上点了点:“他去的频次如何?”
问别的客人,崔醉可能还真一时半会回答不上来,但赫连城,崔醉还真知道。
赫连城虽然也出生世家,但他十来岁就从军,二十余岁镇守边关,和京城的世家子弟们有很大的不同,和九添一这娱乐之地当真是格格不入。
崔醉很难不去想赫连城突然跑来九添一是不是怀揣着什么目的,因此在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让人专门盯梢。
“自申办会员之后,几乎天天都来,通常都是一个人,经常在大厅玩,很少开包厢。”崔醉一五一十地说道。
因为九添一客流量太多,包厢有限,时常出现等位的情况,客人们意见很大,崔醉干脆改造了一下大厅,在大厅设了几个长台,然后将尚未投放的新卡牌或游戏放入其中,顺便也能试行一些新玩法,而且大厅长台的玩法都是多人,最低六人最高十六人都可以玩,一下子就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了新的特色。
有不少客人专门就是冲着长桌来玩的。
薛瑾安又问了赫连城申办会员的日期,就大致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
赫连城自从那日宴会发现薛瑾安和龙傲天之间的关联之后,就一直处于一种不安纠结状态。
正如薛瑾安猜测的那样,赫连城这人重感情,在没有绝对证据之前,他是不会贸然拆穿薛瑾安身份的,更别说西北军的龙傲天和京城皇宫的七皇子是同一个人,这是多么匪夷所思怪力乱神的事情,说出去也不一定有人相信。
而且他这人重感情,赫连庸的事证据摆到他面前他不得不信了,才只能相信,他对龙傲天的感情只会更深,同时他也清楚,不会再有比龙傲天更适合接受西北军的人选了。
赫连城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压下了这件事,并没有将其上报给皇帝,只是写信回去告诉常大夫,叫他小心龙傲天。
结果他也没想到,就这么一个信件到达的时间差,还能被七皇子抓住打一个措手不及,他收到常大夫的回信,知道龙傲天带着西北军已经和戎狄军干上了的时候,赫连城是真的又惊又怒。
惊七皇子行动迅速,怒戎狄欺人太甚!
赫连城知道皇帝不想跟戎狄开战,这一次龙傲天是擅自调兵,若是传回京城整个西北军都要吃挂落,其实这也便罢了,赫连城最担心的是,皇帝震怒下烂棋,影响西北军局势。
祁州不能丢,西北军不能出事。这两个信念让赫连城选择了再次隐瞒不报,但他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同皇帝提起要回西北军,然而屡次被皇帝拒绝。
到最后,皇帝还似笑非笑看着他,像是随口一般地说了一句:“看来朕的西北军当真离了爱卿不行。”
那时候正值太皇太后以刺杀之名越过皇帝下令,直接逮捕了戎狄使臣团,皇帝正处于一种被“背叛”了的怒不可遏状态,赫连城不巧撞在枪口上了。
赫连城有些错愕,他久不在京城政治敏感度下降的不是一星半点,再加上他和皇帝一直都是君臣相得的热恋状态,还是第一次被皇帝这么明里暗里的刺一句,直接惊出了一身冷汗。
赫连城连忙跪下请罪。
即便这件事最后被皇帝轻描淡写的揭了过去,赫连城也被敲响了警钟,他受到了教训,再也没提这件事。
皇帝说:“赫连许久不曾回京,只怕都不知道这京城长什么样子了。既来之则安之,大将军何不好好享乐一番?待到回了祁州,可就没这么热闹了。”
“是,微臣确实很久不曾见识过这般热闹了,也不知这京中有什么新鲜好玩的地方可以去?”赫连城顺势接话。
皇帝合掌笑道,“倒确实有一处,户部、兵部和工部最近在联手造一个什么真人吃鸡,说是能用于练兵,也不知是真是假。可惜这地方还在建,说是要到夏日才竣工,你来早了。”
皇帝没玩过吃鸡,赫连城玩过啊!他早就发现吃鸡对锻炼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很有帮助,对抗演练也是在吃鸡之上衍生而出的,他完全没想到京城竟然直接打造出了一个真人吃鸡,他对此很感兴趣,闻言不免有些失望。
“祁州若是有一个就好了。”赫连城不免羡慕道。
皇帝对真人吃鸡的效果没什么概念,虽然兵部尚书许平川的奏折中说能用于练兵,他也还是只当其是一个游戏,充其量就是能辅助锻炼士兵的游戏。
他看赫连城这眼巴巴的样子,只觉得有些好笑道,“你若是想要,朕到时候叫工部安排人去祁州造一个就是。西北军戍守边关,于大启有恩,这点小东西朕不吝给与,是你们改得的。”
皇帝话说得很漂亮,赫连城很是感动,感动之余对自己隐瞒龙傲天和西北军的事情就越发愧疚。
皇帝又道:“虽然这真人吃鸡还在建,但九添一有一棋牌馆倒是有些意思,连楚爱卿都夸过。”
赫连城也知道九添一,他更知道十全公子和九添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过知道归知道,他却并不是很在意,但想想之前皇帝表露出来的试探,他还是去了。
然后他看着进进出出的客人,其中不止有官宦子弟世家夫人,就连在职官员都有,可以说是将权贵世家一网打尽。
赫连城政治嗅觉不敏感,但他很擅长打仗,于谋略上不差,几乎是一到九添一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就汗流浃背了,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这幕后之人,所图甚大!
赫连城当即就开始查九添一的老板,查到了一个古怪的名字:薛七公子。
或许平常看到这名字不会有什么,毕竟薛虽然是皇姓却也是大姓,然而现在赫连城精神敏感,一看到就想到了薛瑾安,这位殿下姓薛,也行七,再看详细说明,这位薛七公子母家姓周,很好珍妃……不,现在该说孝昭仁皇后也姓周。
赫连城对比完整个防伪的相貌描写,当场就盖棺定论薛七就是七皇子殿下。
西北军是军权,九添一是经济,钱和军都有了,现在唯一差的大概就是从政班底和人才了。朝堂……会试?
赫连城汗都直接下来了,他摁住狂跳的心,只觉得脑袋眩晕,喃喃自问:“七殿下这是要做什么?”
赫连城不敢想,但他又不敢不想,他只能天天往九添一跑,这一跑就更跑出事儿了,他震惊地发现七殿下的势力比他所想的还要不简单!
第125章
赫连城是武将, 因此让他最先察觉到九添一的势力有多么深不可测这件事的原因,是他发现九添一里端茶倒水的小二都身怀武功。
——九添一的安全性自开门营业起就是满京城闻名的,他们店门外都常年站着一排穿着统一制服肌肉虬结孔武有力的大汉, 他们平常也不做些什么, 就背着手站在那里, 却足够叫人胆寒了。据说他们一开始都是站在屋内的, 只是后来出了戎狄使臣闹事的事儿,他们就开始站在屋外了。
赫连城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些大汉,不过他看得出来这些大汉只是样子唬人,其实多是一些拳脚功夫,真逞凶斗狠起来可能还不如码头扛货的,只是用来吓唬地痞流氓的, 因此他并没有当一回事儿。
直到他有心观察,才发现,外面的那些确实是样子货,但在店内跑堂的小二们, 却不少都是有真本事的, 甚至还有一流高手。
九添一的客人太多, 店里太忙了,而九添一的服务也是出了名的好,只要客人出钱,哪怕是想吃郊外园子里种的柑橘, 他们都能给你弄来。
当赫连城看到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二,直接开着轻功走房顶去帮客人买桂花糕的时候,差点没被嘴里的茶当场呛死。
除此之外,赫连城还摸到九添一名下是有自己的书坊的,全天生产卡牌, 都不怎么对外营业,也没再印刷过什么书册了。毕竟九添一要自己生产卡牌,有书坊印刷也算是省了时间节约了本钱了——他原本是这样想的,直到他亲自去了那书坊一趟。
这书坊是不怎么对外营业,也基本不印刷书只卖各种卡牌,但是这书坊开放自己的存书仓库,只要购买一套卡牌,就能办理阅读卡,免费进去看书,还提供抄录用的纸笔,可以说是完全做慈善了。
“七殿下这是要收拢贫寒学子吗?”赫连城心中微惊,原本只是随便来看一眼,现在确实必须得进去看看了,他找到柜台前的伙计准备办理阅读卡。
阅读卡需要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和户籍流程差不多,也是以防造假,伙计在登记前还特意说明阅读卡不能外借,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永久取消资格。
赫连城表示了解,他随手拿了一套卡牌就准备付钱办卡,然而他刚报出名字,伙计就说了一句:“等等!”
赫连城还以为伙计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不打算给自己探查的机会,心中都开始盘算要怎么在不惊动七皇子的情况下把书坊摸清楚了,结果伙计伸手从柜台里拿出一本册子,封面写着“会员信息表”,他翻开到最新一页,指着其中一个名字点了点,“是了是了,您是我们九添一的会员,凭借会员身份能免费进入书坊并获赠一本书,可以随意选择任何书籍。”
书坊只允许抄书不允许带书走,伙计每天关门前都会清点一番书架。
赫连城听到这话心思却越发沉了沉:“所有会员都可以吗?”
伙计不疑有他,挂着笑脸回答:“是的,而且不止是我们书坊,凡是我们九添一名下的店铺,这张会员卡都是相通的,会有相应的福利待遇,只不过每个店铺待遇不一样,敬请期待。”
“真人吃鸡也是吗?”赫连城追问。
伙计也不惊讶这位会提起郊外还在建设的新店,不如说自从九添一成为京城数一数二的大店之后,他名下的所有产业都受到了关注,更别说那真人吃鸡还是背靠朝廷,由户部、工部、兵部联手打造的地方了,就连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空闲时候都会问一嘴,还会感叹一声:“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建好,我们能否去体验一番。”
这些来书坊看书的学子大多都是赴京赶考的贫寒学子,他们能接触到的资源太少,即便有家乡富商的资助让他们能在京城生活的衣食无忧,但也仅此而已。
京城大,居不易,在这里光是每日的住宿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不知道有多少学子是几人一起住一间房,也还有更多学子连客栈都住不起,只能去深山老林住破庙,像万福寺这种寺庙,那都不是一般的学子能住得了的。
没有背景、门路,才华又不足够,他们连诗会的门槛都进不去,能做也就是埋头苦读了,所以才会越加珍惜每一个机会。而他们大部分人来京考会试就是陪跑的,落榜之后他们也没有时间伤怀,得尽快收拾东西回去,毕竟在京城喝凉水都是钱。
他们之中的人有很大一部分,这辈子都不会再来一趟京城了,因此便生出了这些感慨。
赫连城进书坊的时候,心怀警惕,看到那些或站或坐穿着单薄的学生,看着书坊免费提供的炭盆、热水、纸笔……这里唯一不提供的大概就是饭食了,但是午时店里开灶的时候,伙计会进来问有没有人需要热饭,这些学子就会从衣兜里掏出饼、满头、鸡蛋等等东西。
赫连城将一切看在眼中,心绪是说不出来的复杂。
在发现每两三日书坊还会在被划为公告栏的墙上张贴有关科举的东西——有时候是历届科举真题、有时候是往年科举美文、有时候是十全公子题册、有时候是朝廷的官报——的时候,赫连城心情更复杂了。
他将此事写在信中告知常大夫的时候,常大夫回信说:“君子论迹不论心,不管七殿下做这一切是否是真的想要收拢寒门学子建设自己的势力,至少他的所作所为是真的为寒门学子们提供了帮助,这便是大善。”
赫连城也认可这样的说法,在这一刻他甚至觉得七皇子登基也没什么不好。
薛瑾安要是看到这封信,一定会告诉他们:书坊的事情跟他的关系真的不大,他充其量就是帮忙完善了一下书坊的布局陈设而已。
把书坊建设成图书馆,是崔醉的想法。
崔醉是最知道贫寒学子读书有多么不容易的,他还算幸运,虽然要自己筹钱进京,但他是崔家血脉,崔家人再怎么不待见他鄙夷他,也不可能真的让他连书都看不了。
世家不一定是学阀,但学阀一定是世家。世家能屹立不倒,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手中的田地财富,还因为他们垄断了书籍文化,成为了知识的代言人。
前朝时期甚至出现过论语多译的事情,学阀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通过句读、释解等手段对经典书籍进行独家翻译,致使寒门难出贵子。
崔鹏飞跟随元帝打天下的时候也称得上是寒门出身,他拜相之后就一直致力于扶持寒门学子,太皇太后掌权期间也延续了这一政策,只是到了如今,官员更迭了数代,昔年跟着元帝打天下的泥腿子们成了新的权贵,寒门也发展成了新的世家。
历史的车轮无情的碾过,阶级固化、上对下的剥削是一个朝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崔鹏飞也已经老了,崔醉这个连举人功名都没有的人,能为过去的自己做的,也就是提供一个随意免费看书的地方。
反正书坊已经转行做卡牌,书库里的存货留着也没用,卖又卖不出去,干脆就废物利用一番。于是崔醉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
薛瑾安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崔醉都已经在崔鹏飞的指点下,将书坊改造的图纸都画好了,薛瑾安也只是提出了更家舒适的陈设布局罢了。
赫连城不知道,不过就算知道了,他也会将这一切归功在七皇子身上,毕竟古代幕僚的功劳属于主公是基操。
赫连城只是在一番探查,知道九添一的势力到底有多厉害之后,不禁陷入了沉思中:七殿下离皇位还差什么?
赫连城想了很久,想了很多,各种情绪在脑中纠结拉扯,在得知西北军大胜戎狄平推边线数百里的时候,心中本来就开始倾斜的天平彻底倒向了一边,脑子里只剩下一句话:退一万步讲,这皇位真的不能给七殿下坐吗?
“不行,我不能这么想,我好好镇守边关就好了。”赫连城拍了拍自己的脸,假装自己还是纯纯保皇党。
在乾元宫抽签的皇帝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赫连城这边彻底倒向了薛瑾安,然而昭阳宫听到赫连城消息的其他人却都心怀戒备,寿全眉头一皱直接道:“怕是来者不善,不如先下手为强。”
寿全觉得赫连城是一个隐患,他就算不知道主子具体都干了些什么,但也知道主子和皇帝并不是一条线上的,赫连城知道的太多,随时都有告密的风险,应该尽早铲除。
赫连将军的忠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可不觉得赫连将军会真的站队皇子,毕竟这算得上是对皇帝的“背叛”。
福禄思索了一番,却有不同的看法:“我听闻赫连将军数次请旨回祁州,遭到了陛下不喜,赫连将军此番也许是为了打消陛下的疑虑,以避免功高震主鸟尽弓藏的下场,可以提防一二。”
福禄倒是挺相信赫连城的人品,而且赫连城的地位举重若轻,能拉拢还是尽量拉拢,不要轻举妄动比较好。
福禄和寿全难得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暗自较起了劲,也不知是谁先开得头,两人竟然争起了未来的总管之位。
寿全茶里茶气:“您是如此忙碌,是殿下的左膀右臂,不像我,我什么都不会,也只能待在主子身边,能伺候主子已经是奴才的福分。”
福禄笑容矜傲:“我是珍妃娘娘亲自为主子挑选的,自小便跟在主子身边,对主子的喜好了如指掌,伺候主子,你还有得学呢,太急切了不好。”
两人对视,眼神都似乎炸起了火花,最后纷纷将视线投向了薛瑾安:“主子——”
薛瑾安面无表情,一碗水端平把两人心全扎穿了:“我选灵芝。”
“主子慧眼,奴婢定然尽心尽力。”灵芝笑着应下。
福禄寿全:!!!
两人委屈极了,异口同声道:“为什么啊?!”
薛瑾安:“灵芝能打。”
完全不能打的两人:“……”
薛瑾安还是很清楚自己未来的处境的,他想要把大启亡国,也不会放皇帝一命,他的登基注定会饱受非议,不知道会有多少朝臣背地里商量怎么造反。
薛瑾安倒是不怕被刺杀,但身边能有一个武功高手自然是更高的。
灵芝的武功只差茯苓一些,而且她长袖善舞善于观察,又是一副天然会叫人放低戒心的模样,是当总管的不二人选。
至于福禄和寿全,薛瑾安是打算和玄十一——嗯,玄十一识相的话就是玄十一,玄十一不识相的话就会是别人——一起放到奉衣处的,正好也能给奉衣处正式的编制,细化其中的权力机关分作三份,至于为什么是三……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同样三权分立是最稳定的政治环境。
“赫连城想见我?”薛瑾安有些意外地和崔醉确定了一下这个消息。
赫连城去书坊调查的行踪, 在当天就被书坊伙计上报,经由福禄的手告知了薛瑾安。这也不怪赫连城不小心,实在是能有钱办会员卡的人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在书坊这里的。
伙计最初背那本厚厚的会员卡信息册, 只是听说九添一的会员都是非富即贵之人, 是绝对不能得罪的, 伙计只是一个平头老百姓, 他能在书坊干这轻松高工资的货,还是因为他是崔家的家生子,是崔老爷将他推荐给崔醉少爷的,崔醉少爷觉得用他比较放心,也就留下来了。
伙计也没想到还真的会有拿会员卡的人往书坊跑,他虽然见识短浅不知道赫连大将军的全名, 也不知道赫连大将军的长相,但他却也知道这样的人突然跑到书坊这里蹭免费书看,实在是不对劲。于是他就抱着宁可错报不可漏报的心态,关店之后就立刻去九添一跟掌柜的将这件事说了。
掌柜可比伙计知道的多, 一听赫连城这个名字, 不仅将他的身份对上了, 还将整个赫连家盘根错节的关系也对上了,随后他找人来问了赫连城最近在店里的行动,很快就意识到赫连将军这是有意识地在观察店内情况,麻溜的就把这件事给上报了。
薛瑾安对此并不意外,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赫连城会在安静两天之后突然直接找上掌柜的,要求他给幕后老板带话,“仰慕薛七公子许久,盼见面一叙。”
薛瑾安稍微分析了一下, 就知道赫连城想跟他见面是为什么了,“他想回祁州。”
崔醉颇为疑惑:“现在朝中本来就没多少武将能用,他早晚都能回祁州的,慌什么?反正他回不回去师父你的位置都是稳的,他现在跑回去忌惮你跟你夺权,这才会让西北军动荡吧。”
薛瑾安不置可否,他虽然不懂人类感情,却能通过数据对人类都得行为逻辑进行分析,赫连城想回祁州不是慌也不是怕,只是放不下。
赫连城镇守边关快二十年,西北军和祁州已经刻进了他的本能里,想要他彻底放手,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戎狄亡国灭种,要么他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