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若是有事,只管去忙,不必会我。”
“是不是跟喻少师吵架了?”
“皇兄没在淮王府安插眼线吗?”
“朕大半个江山都敢托付给你,用得着往你府里戳钉子?”
周远洄将手里的棋子落下,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
就在此时,有内侍来报,说曾先生求见。这位曾先生是皇帝的老师,也就是成郡王口中提过的和文昌伯交好之人。
“不见。“
皇帝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你看看,你这位王妃给朕惹了多大的麻烦?”
“他凭一己之力震慑了国子学,想来往后十年之内,国子学里的人不会再有敢狎妓的。武训营就更不必说了,我朝武将有一半以上都出自那里,喻少师替陛下肃清了武训营中的败类,陛下不该赏他吗?”
皇帝笑着点了点头:“赏,你说怎么赏?朕今日便下旨,封他为永兴侯府的世子,如何?”
“这本就是他该得的,不过他如今未必想要这世子之位。”
“他是你的王妃,喜欢什么赏赐你肯定知道吧?”
周远洄略一沉吟,“倒是有一桩事情,他应当会高兴。”
皇帝看着周远洄这神情,忍不住有些想笑,感觉自己当初乱点的鸳鸯谱,好像还真有点谱。
不多时,又有内侍来报。
不过这次报的是成郡王的消息。
那日周远洄差点被成郡王认出来后,特意着人知会了皇帝一声。此后皇帝便派了暗卫一直跟着成郡王,以免出什么岔子。
“他找人查了武训营的人,还跟着淮王妃出去了?”皇帝一脸惊讶地看向周远洄:“喻少师何时同老三走得这么近了?”
“我跟他说过,有事可以去找老三帮忙。”
“那……他这就是有事喽?”皇帝看了一眼那份名单,没看出什么端倪。
周远洄却坐不住了,起身便要告辞。
“等会儿,天没黑呢,你就这么走?”皇帝叫住他。
周远洄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皇帝这才反应过来,对方戴了人.皮.面.具,哪怕被人看到也没什么。更何况周远洄很快就要离开京城,一旦淮郡那边有了动静,淮王尚在人世的消息就会传遍整个大渝。
“远洄。”皇帝起身走到周远洄身边,收敛了笑意,“你动身去淮郡之前,应该不会再来看朕了吧?”
“嗯,记得让禁军调整一下布防。”周远洄道。
皇帝险些被他气笑了,又道:“活着回来,朕和大渝都不能第二次失去你。”
“嗯。”周远洄点了点头,从开着的窗子一跃而出,转瞬便没了身影。
皇帝看着桌上的残局,忍不住叹了口气,而后找人收好,准备等淮王平安归来后再决出胜负。
另一边。
喻君酌和成郡王去找了名单上的第一个少年。
今日正好武训营休息,所以他们拿到地址后找到人很容易。
喻君酌并未大张旗鼓去找人,而是让成郡王的护卫将人请了出来,他自己待在马车上没露面。他想先试探一下对方的态度,再决定是否坦诚相告。
“请问是哪家府上的贵人,怎么不进去说话?”少年立在马车外问道。
“昨晚的事情你应该听说了吧?卫校尉被巡防营的人拿了。”
少年一惊,面色登时变得苍白。
他低声吩咐了一句,命随身的小厮走远了些,这才开口。
“你是谁?”他问。
“我想让他永远不能再回武训营,但是需要有人帮我。”
喻君酌重生后,没有了在武训营的那段经历,所以他无法自己去指认那两人。但他知道营中被针对、欺负的少年,不止他一个,所以他想劝说这些人站出来指认。
“我帮不了你,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少年说着转身欲走。
“你就不怕他明日就被放回去吗?”喻君酌道。
少年顿住脚步:“你知道姓卫的是怎么进的武训营吗?”
“你是担心他背后有人撑腰,最后白忙活一场还惹来他的报复?”
“你既能找到我家,便该知道,我们这种家世在京城就跟个蚂蚁差不多,任谁一脚都能踩死。”少年冷笑一声,“连我爹都叫我忍忍,我凭什么相信你能为我做主?”
“凭我亲手将他送了进去。”喻君酌道。
“你?”少年看着车帘,忍住了询问身份的冲动。他眼中有一刻燃起了希望,但很快又归于平静:“这种事情闹大了,我全家都要跟着蒙羞,我……帮不了你。”
他转身欲走,却听到背后之人再次叫住了他。
“我可以朝你保证,不会让事情闹大,不会让你被人议论,也不会让姓卫的知道你做过什么。”喻君酌跳下了马车,看向几步之外的少年。
少年转头看向他:“你是,淮王妃?”那日淮王出殡时,他曾见过喻君酌,对方长相太过出众,因此他一眼便记住了。
“王妃殿下,怎会牵扯进武训营的事情中?”
“此事本与我无关,但无意中听说了,便不得不管。”喻君酌道:“我夫君是个武人,为大渝征战数载,最后死在了南境。他生前常说,身为武人最重要的,便是忠和勇。若你们在武训营中,学不会忠和勇,学到的只有怨恨和愤怒,那将来大渝便无将可用了。”
躲在暗处偷听的周远洄忍不住挑了挑眉,心道自己“生前”何时说过这样的话?
少年听了这话沉默良久:“淮王已经殉国,永兴侯府如今也焦头烂额。王妃殿下,当真能凭一己之力,将这混水荡涤清明吗?殿下对淮王的情谊令人佩服,但恕我直言……”
“我有赤金令。”喻君酌说。
就算淮王妃的名头在淮王死后没用了,这赤金令总还是有用的。
少年最终也没松口。
喻君酌并不气馁,上了马车准备去下一处地方。
“嫂嫂,你就这么亮了身份,不怕他到处宣扬?”成郡王问。
“他不会那么做。”
喻君酌上一世在武训营时对此人还算了解,否则也不会第一个便来找他。
“要不干脆我亮身份得了,我可是皇兄的亲弟弟。”
“不必,此事未必能成,没必要把你牵扯进来。”
“未必能成,那你还这么费心?”成郡王不解。
“我只是不想太轻易放弃,反正我孤家寡人一个,又不怕得罪了谁。”喻君酌不止是想帮别人,还是想给上一世的自己一个交代。
那时他多盼着有人能出来收拾那帮混蛋啊,可他一直等到死,也没等到那一天。
“如果你是担心他们会被放出来,那你可以不用担心了。”车帘外忽然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喻君酌一怔,他旁边的成郡王却先一步挑开了车帘,眼巴巴盯着周远洄看。
“殿下有何吩咐?”周远洄问。
“没,没吩咐,要不你上来坐?”
喻君酌一脸疑惑地看了成郡王一眼,而后将目光转向了周远洄,问:“你方才的话什么意思?”
“刚探听到的消息,武训营那俩人会被判流放,旨意大概两三日就能下来了。”周远洄道。
喻君酌闻言顿时松了口气,幸好他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马车是成郡王府的,所以成郡王又跑了一趟把人送到了淮王府。但他这次并未进去,只在门口盯着周远洄看了几眼,这才吩咐马车离开。
成郡王一走,便只剩喻君酌和周远洄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又迅速移开视线,随即不约而同进了王府。
喻君酌也不知何故有些气恼,大步进了寝殿,并未和周远洄搭话。此时天色已经擦黑,小厮过来询问后,得知他不去饭厅用饭,便照例将晚饭送到了寝殿的外厅。
“榕儿呢?”喻君酌问。
“小公子说今晚不过来住了。”小厮答到。
喻君酌想起周榕今日的反常,将目光又转向了立在一旁的原州。
“去吧殿门关上。”喻君酌吩咐道。
周远洄依言去关上了殿门,而后走到了喻君酌对面坐下。
“昨晚的事情,你是不是朝榕儿说什么了?”
“他一个五岁的孩子,我同他说这个做什么?”
“不是你说的,那他怎么会那么问?”
“他问你什么了?”
喻君酌虽然做了一天的心建设,但这会儿面对原州时依旧有些不自在,甚至不敢去看对方的眼睛。没办法,昨晚的记忆太深刻了,任谁都不可能轻易忘了。
“他问我……喜不喜欢你。”
“……”
周远洄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垂眸半晌没说出话来。
“算了,许是小孩子随口问的吧。”喻君酌看了他一眼,很快转开目光:“昨晚的事情你不必放在心上,虽然你有些逾矩,但毕竟是为了帮我解毒,我不会追究的。”
周远洄并未做声,只盯着他看了半晌。
“行了,就这样吧,往后谁也别提这件事了。”喻君酌一锤定音。
“说完了吗?”男人缓缓开口:“说完了,到我说了。”
喻君酌拧眉看向他,心道你最好别说出我不爱听的话来,不然可能不好收场了。
“我要离开京城一段时间。”周远洄开口道。
“啊?”喻君酌反应了好一会儿,“是因为昨晚……”
“不是,”
“那是因为什么?”
“把王爷运回来。”
“王爷不是已经下葬了吗?”
“上次你朝陛下提的,说南绍有一种草药,能让尸体不腐坏。最近南绍换了个皇帝,新皇帝有意与大渝议和,便主动提出要帮忙。”周远洄随口扯了个谎。
但他这谎话合情合,喻君酌竟找不出漏洞来。
“为什么让你去?”喻君酌问。
“抽签,抽到我了。”周远洄胡扯。
喻君酌:……
他不是很相信这句,他怀疑是原州自己想去的。不过也能解,昨晚的事情确实挺尴尬的,说不定原州还担心他会责怪自己呢。
“去吧,挺好。”喻君酌道。
“还有件事我想听真话。”
“什么?”
“昨晚,你什么感觉?”
喻君酌刚喝了一口汤,闻言噗嗤一声喷了出来。他气极反笑,这原州是觉得自己要离开淮王府了,所以这种话都问得出来?
“没感觉。”喻君酌道。
周远洄眸光微动,抬眼看向他。
“我方才已经朝你解释过来,昨晚就是个意外,你就当我中的是别的毒,你恰好会解毒,就顺手帮了个忙。我不是喻君齐,对这些事情没那么喜欢,而且昨晚是你擅自帮我的吧?”喻君酌有些激动,其实他多少有点心虚。
昨晚他有没有感觉,原州又不是瞎子,能看不到吗?
对方不仅看到了他的反应,还听到他哭了呢……
喻君酌现在最庆幸的就是,原州净身了。
否则,他还真没那么容易跨过去这个坎儿。
“知道了。”周远洄起身道:“明日启程,就不过来朝你道别了。我会日夜兼程,尽快把王爷给你带回来,不会让你等太久。”
“明天就走啊?”喻君酌下意识问道。
“嗯,耽搁久了,怕有人着急。”
“让刘管家多备些盘缠带着吧。”喻君酌稍稍有些失落。
自他进了王府就是原州一直贴身跟着,骤然要分开,还挺不习惯的。
“还有另外一件事,之前一直忘了朝你解释。”
“什么?”喻君酌问。
“淮王府没有净身这一说。”
喻君酌:……
喻君酌怔怔盯着眼前的男人, 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从前一直把对方当成太监,所以从不避讳,不仅经常当着对方的面换衣服, 还让对方给他搓澡擦背……结果现在原州说自己没有净身!
男人朝他施了个礼,便离开了寝殿。
喻君酌想把人叫住, 张了张嘴却没出声,他不知叫住了人该说什么。实际上,现在他心里跟乱麻似的, 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说什么。
原州如果是个和他一样的人, 那昨晚的事情性质就截然不同了。还有, 那家伙方才为什么要问他那样的问题?如果只是顺手帮他解毒,事后关心他的感觉做什么?
喻君酌心中烦乱,很想把人揪过来问清楚。
可他问清楚了以后呢?
万一对方说的话不是他想听到的那样,他该怎么应对?
喻君酌胡思乱想了小半宿, 忽然发现原州在这个时候离开,或许是最好的结果。否则, 他再面对对方, 定然会尴尬别扭。
这夜,喻君酌睡得一点都不安稳。
挣扎着躺到天亮, 他便找了一趟刘管家,吩咐多支些银子给原州。
“王妃, 原州他们已经启程了。”刘管家道。
“已经走了?什么时候的事?”喻君酌问。
“天不亮就出发了, 此番路途遥远, 不好耽搁太久。”
“这么快。”
原州这家伙……
竟然真的不来同他告别。
“王妃, 原护卫走之前挑了些人,您看看有没有看着顺眼的,留在身边保护您。”刘管家说着一摆手, 有十几个护卫大步过来,一字排开立在了寝殿外。
喻君酌眸光在众人身上一扫而过,又起身走近看了一眼,发觉十几个人都是生面孔。
“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他们?”喻君酌问。
“这些都是暗卫,平日里不露面的。”
“暗卫,那他们怎么也不戴面巾?脖子和脸都露在外边。”他说着看向护卫们的手,并未看到虎口有伤疤的人,“你们暗卫,还分等级?”
“呵呵。”刘管家赔着笑道:“原州是王府里最厉害的暗卫,他们都是次一级的。”
“你做主安排他们保护我吧,轮流来也成,反正我平日也不出去。”
刘管家听了这话顿时眉开眼笑,留了两个人守在殿外,将其他人都打发了。他家王爷让他安排人时,他心里还挺没底的,生怕王妃真挑上个喜欢的,将来王爷回来不好交代。
这下好了,王妃正眼都不看这些人,说明他心里最中意的还是王爷。刘管家越想越高兴,恨不得当日便写个条子,让王府里负责传讯的人给王爷送去。
“王妃,传膳吗?”刘管家又问。
“榕儿呢?早饭我陪他一起吃吧。”
刘管家闻言立刻吩咐人去找周榕,不多时周榕便被抱了过来。
“榕儿,你这是怎么了?”喻君酌将小家伙抱在怀里,便见对方眼睛红红的,像是狠狠哭过一场,“谁欺负你了吗?昨晚哭过?”
“哥哥,呜呜。”小周榕扑在喻君酌怀里,又呜呜哭了起来。
“榕儿乖,哥哥在这里呢,你跟哥哥说,为什么会哭呀?”
小家伙只是摇了摇头,并不说话。
喻君酌拧眉看向一旁伺候周榕的小厮,目光中带着点少有的凌厉。昨日他就觉得周榕不太对劲,只是没问出什么来,今日一大早对方就哭,肯定是受了委屈。
“小公子为什么哭?”喻君酌问。
“回王妃,是因为原,原护卫。”小厮忙道。
“原州?”
“是啊,原护卫昨晚去找小公子道别,小公子不舍得他,就哭了一场。”小厮生怕王妃迁怒自己,解释得十分详细:“今日一早小公子起床后,得知原护卫他们启程了,就又哭了一场。”
喻君酌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周榕昨日问他喜不喜欢原州,原来是想让他把人留下?
“榕儿,你告诉哥哥,是因为舍不得原州吗?”
“呜呜,哥哥。”小家伙仰头看着喻君酌:“哥哥为什么,不让他留在王府?”
“原州,他去南境是要……要接你父王回来。”
“不是……”周榕委屈地瘪了瘪嘴,到底是将后头的话又咽了回去。
那就是他的父王,他父王根本不在南境。父王这次是真的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回来,他还以为有了哥哥,父王就不会走了。
他不明白,父王为什么不留下来陪着他和哥哥?
小家伙越想越伤心,又忍不住抽噎了起来。
喻君酌费了好大功夫才把人哄好,又陪着周榕一起吃了早饭。
“从前榕儿和原州关系很亲近吗?”趁着周榕蹲在院中看蚂蚁时,喻君酌朝刘管家问道。他记得淮王丧仪时,周榕都没怎么哭过,当时他还以为这么大的孩子不懂别离之情。
没想到原州离开京城,竟会让他这么伤心。
“这个……”刘管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努力解释道:“原护卫贴心又有分寸,小公子喜欢他也是意料之中,王妃从前对原州不也很器重吗?”
“我何时器重过他?别乱说。”喻君酌否认道。
“哈哈,王妃待原护卫如何,咱们可都看在眼里呢。”
“我对你们都是一视同仁的,你可别瞎说。”喻君酌都快急了,“再说当初可是你安排他给我当护卫的,又不是我自己挑的人。我都没给过他赏钱,怎么就器重了?”
刘管家哪里知道喻君酌在避讳什么,满心都想着让他家王妃承认对王爷另眼相看,便道:“王妃莫不是忘了,今日一早您刚醒来,还吩咐老奴多给他支些银子。”
喻君酌:……
这个刘管家,故意说这些话到底是何意?
难道是在提醒他以后要和王府的护卫保持距离?
行吧,也能解,毕竟他现在是在给淮王守寡呢。
“这样吧,你把寝殿的护卫都支走吧,我不习惯身边有人伺候,你让他们把王府各处守好,保证没有贼人进来就行了。”喻君酌说。
刘管家闻言又忍不住感慨,王妃当真是只喜欢王爷陪着。王爷一走,他连护卫都不要了,此事定要写成条子让人送去给王爷知晓!
喻君酌虽然嘴上不承认,但仔细想想,他对原州确实是另眼相待的。
倒不是有别的心思,他又不是喻君齐那种人,况且他给淮王冲喜只是为了有个容身之处,顺便报答淮王府上一世的庇护,并不是因为他喜欢男人。
他觉得原州特别,只是因为两人相处日久,像是……朋友一般。对,就是朋友,不是主仆,也不是护卫和王妃。这王府里的人,都待他恭恭敬敬,只有原州不同。
原州面对他时从来都是不卑不亢,不会谄媚,但也不会轻慢。在他需要的时候,对方会默默陪着,又从来不会打扰他。原州会陪他聊天,会在他害怕时守着他睡觉。
喻君酌每次去归月阁给母亲上香时,原州也总会跟着他一起。一开始喻君酌还挺惊讶的,后来便觉得原州与他如亲朋一般,陪他祭奠母亲,好像也顺成章。
也正是因为这样,昨晚对方才敢不顾身份之别,擅做主张帮他疏.解吧?一定是这样,喻君酌努力说服着自己,只要原州回来后当做一切没有发生过,他们还是可以继续做朋友。
他从没有过朋友,原州是第一个。
他……不太想失去这个朋友。
“哥哥,你怎么了?”小周榕哒哒跑了过来,拉着他的手问道:“你也不开心吗?是不是你也和我一样,舍不得……原州?”
喻君酌将周榕抱起来,开口道:“人活在这世上,总是要经历分离的。”
“可是我不想分离,我想让你们一直陪着我。”
“没关系,原州走了,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嗯。”小家伙虽然闷闷不乐,但哭了几场后,也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
周远洄这些年留在京城的日子本就少,周榕对离别其实很熟悉。只是,熟悉归熟悉,每次分开该有的难过,一点都不会减少。日子久了,明白了等待的意味,反倒会更难过。
幸好这一次,还有喻君酌陪着他。
喻君酌正想带着周榕出去散散心,门房便来通报,说成郡王来了。
“嫂嫂,榕儿!”成郡王手里拎着装点心的食盒,见到周榕后将食盒递给淮王府的小厮,俯身便将周榕抱起来扛在了肩上,“想不想我?”
“三王叔,你给榕儿带好吃的了吗?”
“嗯,王叔给你带了桃花酥和梨花膏,还有蜜饯。”
周榕听说有好吃的,挣扎着下来朝着食盒便奔了过去。其实淮王府平日里吃的喝的都不缺,周榕也不算特别嘴馋,但小孩子收到礼物总是高兴的。
尤其喻君酌嫁进来之前,京城里和小周榕最亲近的也就属成郡王了。
“殿下今日又得空了?”喻君酌笑问。
“我正巧路过,想着嫂嫂平日里不出王府,可能不知道外头的事情,就来跟嫂嫂说说。”成郡王也不进厅里,只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朝喻君酌道:“外头都说刘四他们此番被巡防营的人抓住,是喻君齐在背后搞得鬼。如今刘侍郎和文昌伯他们,三家人都把这笔账记到了喻君齐头上。”
喻君酌淡淡一笑,不予置评。
“我还听说,喻侯爷今日能下床了,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朝喻君齐动了家法。”成郡王好奇问道:“嫂嫂,喻府的家法是什么呀?”
“没什么新鲜的,就是抽鞭子。”喻君酌道。
上一世,喻君酌就受过喻府的家法,不过他已经不太记得是因为什么事情了,似乎是谁朝永兴侯说他在外头与人斗殴,又好像是府里库房丢了什么东西在他房里找到了。
左右不过是老子想找借口教训儿子,什么由并不重要。
“嫂嫂,你若是想看热闹,我可以陪你去一趟侯府,你就说是探望喻侯爷,咱们趁机也好瞧瞧喻老二的狼狈样子。”成郡王提议。
“算了,我不是很想去他们家。”
“也是,晦气。”成郡王目光在四周一扫,状似无意问道:“原州呢?以往他不是一直喜欢跟着嫂嫂,今日怎么没见到?”
“他也没一直跟着我吧?”喻君酌道。
“怎么没有,昨日咱们都出去了,他还找过去了呢。”
喻君酌:……
怎么一个个的都话里有话?
是他的错觉吗?
“他人呢?”成郡王又问。
“哦,我打发他出去办事了。”
喻君酌故意说成是自己指使的原州。
“啊?去哪儿了,多久回来?”
“去南境,接……接王爷回来。”
成郡王闻言一脸难以置信,似是受到了打击,但是他很快又冷静了下来。嫂嫂说的是接王兄回来,没说接尸首回来。
一定是王兄有什么事情要去办,所以才刻意隐瞒。一定是这样,他不会认错的,那是他王兄,他怎么会认错?
“你今日若是无事,多陪着榕儿说说话吧。”喻君酌道。
“啊?”成郡王吸了吸鼻子,回过神来。
“原州过去总陪着榕儿,他这一走,榕儿有些舍不得,一早便哭了一场。”
“原州离开京城,榕儿哭了?”成郡王眼睛一亮,“太好了!”
王兄丧仪榕儿都没哭,原州离开他却哭了,因为榕儿知道那是他父王!
成郡王一直以来的猜测,终于得到了一点印证,尽管这都是他一厢情愿的推测,他却愿意相信这就是事实。
他的王兄还活着!
原州,就是王兄!
“走,我带你们出去玩,咱们去汇鲜楼吃饭,去茶馆听话本,再去看戏。”成郡王高兴得恨不得宴请全京城的人,他一把抱起周榕,二话不说便朝外走,走了几步才想起来回头等着喻君酌:“走啊,嫂嫂。”
“我就不去了,你带着榕儿就行。”
“你当然要去,王兄让我照顾你们父子,若他知道我出去玩只带着榕儿,定要责怪我了。”
喻君酌叹了口气,猜测成郡王应该是知道淮王尸体要被运回来,才这般高兴。他不想让对方失望,只能朝刘管家吩咐了几句,跟着一起出了淮王府。
周榕喜欢热闹,在街上看什么都高兴。
成郡王也高兴,见小侄子看上什么,便吩咐小厮掏银子买。几人逛了小半个时辰,买的东西便已经拿不下了。
此时路边正好有个支摊子说书的,周榕便拉着喻君酌凑了过去。
“话说这永兴侯府啊,这回可是要倒大霉了。自从他家那个命里带煞的小公子被接回京城,先是克死了淮王殿下,如今又克得永兴候吐了血,还克得喻家二郎前途尽毁……”
“放屁,你才命里带煞呢!”成郡王撸起袖子便要教训人。
“你怎么骂人啊?我说的哪里不对么,这两日你就等着看吧,永兴侯府这大旗一倒,陛下不出三日就要算这笔账了。轻则把那淮王妃发配回喻府,重则命他给淮王殉了葬也不是不可能。”
“你放……”
“算了,别当着榕儿的面打架。”
喻君酌拉着成郡王的胳膊,将人拖到了人群之外。
“嫂嫂为何不让我教训他?那人简直就是满口放屁,欠揍!”成郡王一脸不忿。
“他说得也不算错,永兴侯府变成这样,确是我一手所为。王爷……”
“我二哥的事情与你无关,冲喜本来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谁还能为了这个苛责你不成?当初满京城的勋贵,哪一个都不敢沾上此事,只有你一个人肯为他站出来。嫂嫂,旁人说什么我不管,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亲嫂嫂。”
成郡王本就把喻君酌当成了亲人,如今他坚信自家二哥还活着,更是高兴不已。
“你们在这里等我。”成郡王说着又回到了人群中,一脚踹翻了那说书人的摊子,又赏了对方两个响亮的耳刮子。
不等对方爬起来,他又冲出人群,抱着小周榕便跑。喻君酌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也跟着他一起跑,三人直到拐过街角才停下。
“哈哈哈,王叔好厉害!”小周榕拍着小巴掌捧场。
“哈哈哈哈。”成郡王一手抱着周榕,一手扶着墙大笑。
“何必同他动手,不过是出来讨口饭罢了。他们并不了解我,也不知道我是怎样的人,外头怎么传,他们便怎么信。若真要计较,这悠悠众口岂能堵得过来,到时候人教训不完,自己倒是要被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