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香草门庭by青山见晓
青山见晓  发于:2024年10月20日

关灯
护眼

今天入宫时辰早,再加上前面准备,几乎是一夜没睡,这会儿脚下就有点踩棉花的感觉。
转身,向担忧望来荀彧摇摇头,无声做了个“无事”的口型。
三个人不能都走,否则就太显眼。
荀柔再次辞谢天子,与荀攸一路从席边缘走,途中免不了停下应付官吏问候、跟随,等走出大殿,一抬头,殿外晨光已萌。
正是冷的时候,乍遇冷气,荀柔不由打了个哆嗦。
他目光一转,招来一个面熟侍卫:“请君往温室殿一行,告皇子傅母荀侍中,我要归家,不知侍中可要同路?若允,请白虎门内相见。”
阿姊虽受封女侍中,却并不在新年朝贺大典名单。
不是不可以加上,但就为了熬夜给天子磕头,再吃一顿半生不熟的宫宴,在荀柔看来,全没必要。
“含光、公达。”一回头,荀忱也出了殿来,“有什么事?”
“没事。”荀柔向他一笑,轻声道,“我欲归家,十七兄可要同行?”
“好啊!”荀忱没多想,欢快答应,“殿里闷热吵嚷,我早就想走,同归,同归!”
不过马车来时,他还是先上马车,再从前面将荀柔挟上去。
马车起步,荀柔有点挠头,车中以防万一放了两件绵氅,但现在他们有三个人……
下了漫道,驰出两重宫门,穿过卫尉与光禄勋庐舍,这才到白虎门。
没等多久,一身青绿宫装,披着洁白羊皮袄的荀采便上了车来。
她目光一扫,微微一愣。
荀柔三人并坐马车一侧。
“阿姊!”
阿弟被挤在中间,笑意还凝在脸上,刚才不知多高兴。
七叔家荀忱也是一脸欢欣。
就是公达被挤在内侧,见她来,抬手行礼,神情肃穆,就是姿态不得舒展,行完礼就低头沉默。
再看,才发现背后靛青和绛红的绵氅。
荀采不由一笑。
她之前听侍卫说弟弟要退席归家,还担心发生什么,现在看想来无事。
“公达辛苦了。”
不过这样倒也方便。
荀采在对面坐下,“怎么这时候回家?”
“阿姊先前都是十日方得休沐,如今正是新年岁首,不如多在家休息两日?”荀柔此时缓过来,温声道。
荀采眉心一拧,沉默片刻,点点头,“我明白了。”
荀忱虽不知内情,但还看得懂神色,“怎么,含光才回京,就又有大事?”
这是他下意识反应,毕竟不是第一回了。
“可,今日朝臣公卿俱对含光服膺。”
荀忱不理解。
现在这时候,还有人敢搞事?
“所以,并不算什么大事。”荀柔向他笑笑。
果然不算大事,出宫归家,他先补一觉,醒时天色已暗,府中有荀攸留的消息,事情已经清楚。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荀柔忽然想起曾读过的诗句。
一卣,自然不止宫中三盏,剩下的鬯酒,看上去几乎像没动过,满满装在铜制的酒器中,被带回家。
不过他感慨的,并不是大只卣器中的酒,而是放在案上玉爵中,七分满的一杯,旁边平躺两根银针,针身一般乌黑。
在宫中时,他就有猜测,果然如此。
“那宫中贵人道,若太尉暴毙死了,恐怕天下动乱,最好稍拖延些时日,师父便道,如此就用砒霜,他能精细调配剂量,活过第一次毒发,可以延寿三、五个月,但也必死了,太尉本有肺痈,说不定还能瞒过一时。”
席前跪的青年不住的颤抖,他之身份是太医寺药丞内门学徒。
“倒是精细。”竟还能考虑,让他留出时间安排后事。
“……师父早有不忿,常私下与我等道,华元华性格高傲,寸功未立,却因太尉亲爱就拜太医令,他在太医寺二十年,精研医术,侍奉两代天子,却不能进”
青年舔舔唇,偷偷抬头看一眼,被太尉不怒不喜的神情,弄得心里忽上忽下。
“师父说,说,太尉已然僭越,目无尊上,长此以往,必要行王莽之事……”
坐在一旁的荀彧,轻叹了一声。
“这都是师父胡说,太尉对天子忠心耿耿,当然不会做王莽,倒是像,像那个,前朝霍大将军,代天罚罪,征讨不臣。”青年急忙道。
“让人领下去厚赏。”荀柔摆摆手。
青年带着“这就结束了”的茫然神情被领走。
说起来,在宫宴上,公然毒死一个太尉,这种事当然也算大案,其中必然牵涉无数环节,许多小大人物。
可他似乎没太多实感。
大概只是,啊,原来如此。
之前入城时,他还想过,当时情景,实在很适合给他一箭,结果没想到人家,想得更细致,还担心天下会不会不安定。
这更高明。
他想了想,如果真到那地步,他大概会珍惜时间安排朝中和家中,追查凶手倒是次一等事。
对方也算将他琢磨清楚了。
“此事,小叔父想如何处置?”荀攸问。
案情已清楚,人证物证俱在,涉案人员也被写在一张纸上,现在这张纸就放在荀柔面前。
他草草扫过,大多身份都不高,但牵连却很广,多数人都有个曾经显赫的姓氏。
“难怪,你要留三千兵卒。”非得一瞬间扑灭,才好避免牵连。
否则姻亲故旧上来,一下子长安城就要慌乱了。
荀攸轻轻摇头,指向第二排,“只是为防万一。”
比起前面,他的官不算大,但是侍中。
“万不至于此!”荀彧急道。
荀攸却只看荀柔,“若是天子意,叔父可想过之后?处置孔氏一个,不难。”
一瞬间,荀柔感到自己的心,猛然一跳。

荀柔嘴唇轻动,默念了一个词,然后飞快摇头。
孔桂哪能算李建成、李元吉,天子难道是李渊,这未免可笑。
此事确实可虑,在于是否有天子意思在其中。
所谓论迹不论心,然而事实往往连迹也难辨。
孔桂是“常与上俱卧”的,私房话怎么也不可能都探听明白。
所以天子是授意,默认,知情,或察觉?
或许永远无法得到答案。
公达让他准备的三千兵,竟不是为了控制长安城,而是为长安宫。
荀柔下意识看向堂兄荀彧。
所以,堂兄当初那句话……
端正持重的荀令君眉心紧蹙,“含光,千万保重天子,以大局为重。”
灯火摇曳,荀柔眉心一跳。
一种突如其来的灵感直觉,如闪电劈下荀彧对汉室,似乎也非绝对的忠诚。
然而,天下大局……
现在自然是保重天子,可将来呢……所谓天下民心,不过是他已经看明白的东西……赵匡胤一夕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否也可以算为大局,民心所向?
荀彧自己未必意识到此。
或许,是他自己先下了定论,竟觉得堂兄过去很多言语,似乎都变得微妙起来。
荀柔听见自己沉沉地呼出一口气。
孔、孟,他家老祖宗荀子,哪一个都不是忠臣烈士。
王莽失败,也并非是儒家向往的三代禅让的失败,否则曹丕又怎能成功?
汉家陵迟……重定神州……比起历史中曹丕、赵匡胤,他当然更有理由。
不,当然不是现在,但他的确已获得入场资格。
好处是当然的。
意之所指,天下所向,随意挥洒,不受掣肘……他如今越来越没耐心再哄刘辩了。
在外征战、巡行自然多方辛苦,但一次又一次,当他熟练掌握基本法,对军队和人心越来越得心应手,一切挑战只会让他跃跃欲试,思想纵横。
可一旦回到长安,他就像落进泥潭,四面胶固,举步维艰。
输,万劫不复,可赢了,似乎也无可喜处,因为永远不能真正的摆脱,就像这一回,只能被动挨打。
当荀柔回过神,才发现自己竟在很短时间里想了这么多。
又或者……他其实已在潜意识中想过无数次?
在每一次,坚定自己不该称帝时,他也一次又一次的设想。
所谓功成身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还归隆中的至高理想,于他根本不可能想象。
放手一切?干站在岸上看着?看着走错了,也不能指手画脚?
还要低头俯首听命。
只想一想,他就不能忍耐。
“公达,”荀柔看向荀攸,“现在有几人知道?”
他其实知道荀攸谨慎,如太医署,他不知早渗透了多久,才有今日一场“告密”。
“由我总领,其余只有满右监,郭廷尉不知细节,另有拷问刑囚之狱吏、文书五人,各自分开,不知全情,且一直留于狱中,至于名录中人,并未有消息,应当还未惊动。”荀攸垂首答道。
“既然如此,就是未走漏风声了。”荀柔对着名册道。
他记忆力一向很好,所以记得名单上某个低级小官,今天清早就出现在趋奉他的人群之中。
是希望获得赏识,还是怀中藏剑,又或者怀着利刃来期望他赏识。
“把笔墨摆过来吧。”他指向榻边。
笔、墨和砚台都放在榻边小几上,方便随时取用,裁好的白纸放得稍远,在书架上层匣中。
荀彧去取纸时,荀柔就在席上换了姿势,将毒酒到了几点在铜砚内,就着它将一枚松烟墨磨开。
“此案,当依律而行。”荀柔抬头向二人道。
这就是要追根究底了。
“是。”荀攸干脆道。
荀彧默认。
“但天下初平,不宜惊扰百姓。”荀柔取了一张竹简大小的纸笺,提笔写下调兵手令。“布齐人手,待时要一网打尽,不得走脱三日可够?”
城门守卫容易,但这些人分居四处,家中又有丁勇武备,要减少影响,就要迅速控制,防止消息走漏。
上一次长安内政变,他让张鲁大张旗鼓带兵四面封锁,耀武扬威以威慑公卿,实际上,最后小惩大诫而已。
这一回,却又不同。
他要一气彻底解决问题。
行事,就要低调、迅速、干净。
“一日足矣。”
“不必着急,行事务必要缜密才好……那么,阿兄也写两张来”荀柔拣出两张递给荀彧。
“一张开门禁,一张请太医,就请太医令华元化。”
荀彧眉宇一直未开,此时只默默接过。
“对方既用毒杀,必然还是想撇清。”荀柔轻轻一笑,什么为局势安定,药丞的话,他只信一半,不是对方说谎,而是下这局棋的人,岂会将心思竟对人说。
“就请阿兄在府中坐镇可好?明日必有人来探,还请堂兄出面应付,勿令其生疑。”
“唯。”荀彧垂眸答应。
共和三年,正月初二,清早便有人得到消息。
太尉荀含光昨日宴后,旧疾复发,呕血病笃。
许多人连忙从床上滚下,酒醉未醒,唤着仆从驾车,前往探望,表示殷勤。
不知情者眼中,此时还并不认为问题严重。
毕竟太尉哪一年不病个两三回,都说病得要死,过不多久,又生龙活虎出山讨逆。
之前就少不了有人嘀咕,可能是太尉宫中遇刺后,托辞不愿觐见,毕竟以太尉年纪,原也不至老病的程度。
直到,在荀太尉府内看见神情疲惫的尚书令,敏锐者才意识到不对,且这一回,连天使探病,都被荀令君挡驾。
需知新岁朝贺后,是新年社祭,由尚书台主持,荀令君虽不必亲往,但他一向谨慎,往年都要坐镇台中,若有事能及时安排处理。
今年荀文若舍了社祭这样大事,在太尉府中照应,自然这边,比社祭还重要。
而还有什么,能比一年伊始的祭礼要紧?
“岂有此理!”孔桂佯怒道,“陛下欲知晓太尉病情,令我前来探望,是表关切之意,令君不令我见,我招华太医问询,怎么也不答应?荀氏以欲如何?如此藐视天子?”
比起在门口就被挡驾的大小官吏,侍中孔桂作为天使,得以引入正堂,端上水盏糕点。
然则,如此周到,却仍然不掩阻拦之意。
“舍弟病情危重,太医不能轻离,还望天使谅解。”一夜未眠,荀彧脸色有些疲惫,跪立揖手,姿态恭敬,态度却前所未有的强硬。
孔桂几乎要笑起来,又连忙克制,“令君是要我如此回报天子?”
“还望天使见谅,二三日内,舍弟若见有瘥,必上禀天子。”荀彧言辞温和,却依旧毫不退让。
孔桂依旧又纠缠了几句,这才气冲冲,拂袖而去。
已经许久没受过这样对待,走出门时,他真的生气,但等坐上马车,穿过前来探望的人群,车外叽叽喳喳的讨论之声,盖过车轮辘辘。
孔桂渐渐平静,接着便是一阵阵涌来的狂喜。
成了!真成了!
他还记得那位的指点。
毒酒之事,荀家不可能不察觉,不可能不探查。
但宫宴上的酒,从源头起,到最后被倒在太尉荀含光杯中,中间经过无数人手,荀家仇敌数不胜数,在未确定前,荀氏不可能惊动宫中。
况且,荀氏如此欺压天子,他们又怎么能知道此时与天子是否有关系?
所以必然不敢声张,只能先暗暗查探。
可只需二三日,等到确定荀含光已无药可救,荀家就不会有心情再纠缠追查。
到那时候,真相不重要,没有荀含光,荀家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稳定局势,如何全身而退。
孔桂紧紧咬住袖口,免得自己笑出声。
荀含光若死,他就是离天子最近的臣子,再不受拘囿。
从此以后,还有谁敢小看他!
“什么?外间谣言,宫宴有人下毒嗷!”
在榻上躺了半日的荀柔,当即惊坐而起,结果忘记自己还插了半身银针。
被半夜请来府中看病的华佗,正倚在熏笼上瞌睡,也一惊醒,差点把熏炉推倒。
“怎么回事嘶!”荀柔拔下关元穴插的银针,幸好银针柔软,只是折了,倒还没见血。
秉承着来都来了的精神,他顺便让华佗诊一回,反正身体毛病多,不怕没得治。
“小心,小心!”华佗一脸肉疼的上前接过,“这可是我最好一套针!先师所传,我再没见过,能制得如此精巧针具的工匠!”
荀采沉着地就席跪坐,对眼前一幕喜剧视而不见,“是公达方才传来消息,昨日参与宫宴官吏,不少感觉不适,或呕吐、或下利,请医工诊治,多归因饮食。”
这又是哪一出?
看上去的确像大面积食物中毒?
谁人为此?
意欲如何?
装病?浑水摸鱼?
“公达已派人确认消息,只是究竟从何而起,却尚无头绪,故请你尽快决断,恐又生变故。”
“华公如何看?”荀柔看向太医令。
“我昨夜被你接来,还能知道什么?”华佗冲他翻个白眼。
“……如此,今日入夜后,就封闭城门、里门,让公达明日一早,就入宫觐见天子。”
蛇都惊了,还考虑打不打草,就没什么意义。
想到未来的麻烦,荀柔无力地挥挥手。
至于这突来一出是什么人捣乱,等查过之后,自会分明。
共和三年,正月初三
荀攸一身黑色官服,于长乐宫宣德殿内得见天子。
再拜后,他双手上奉奏疏,“二日前,侍中孔桂、太医陈吉等,于陛下赐宴之机,以毒酒进太尉
在孔桂惶恐,刘辩惊怒的目光注视下,荀攸平平奏来:“御史台今已查明,人证、物证在案,皆具表,请陛下裁夺。”
于此同时,宫城内外的抓捕行动,也已经鸡飞狗跳,人仰马嘶地进行。

“太尉无恙?”刘辩急忙跪立起身。
即使在明亮上午时光,深广的殿阁内依旧点着灯火照明,澄黄的灯光映照出天子眼下粼粼湿亮。
也照出他脸颊、颈侧枕席睡痕,以及暧昧的潮红。
“华公医术高明,叔父已大安。”荀攸一揖,冷静审视天子形容。
“那便好。”刘辩松了口气。
“臣冤枉!”
孔桂满脑混沌慌忙跪下,一激灵,伸手牵住天子衣摆。
他无论如何也不明白,荀家怎么能这么快查清楚。
刘辩回转头去。
“臣冤枉,绝无此事!这是构陷!”孔桂双手紧紧抓住天子常服上精致的黼黻絺绣,大声道“这是构陷!臣一直在宫中侍奉陛下,如何害得太尉?必是荀氏见臣受陛下宠爱,担心失宠,故意陷害!请陛下一定为臣做主!”
刘辩神色随着孔桂的话语变幻,最终却陷于忧郁。
他深深凝视孔桂,却在对方以为自己狡辩逃脱时,猛然撇开了脸。
他希望孔桂所言是真,希望太尉会为他宠爱别人生气,然而……他知道,不可能。
“陛下?”荀攸恰时开口,仿佛没看见孔桂方才一出表演,“不知此案可否交于御史台与廷尉审理,疑犯可否让臣带走?”
“可以。”刘辩精疲力尽的垂下头。
“唯。”荀攸一揖,“请恕臣失礼。”
“无事。”刘辩颓丧地摇头。
孔桂紧紧攀着天子,惊惧而迷惘。
四名身材高大,着皮甲的廷尉吏,被荀攸一招即入。
他们比孔桂清楚自己的目的,一进殿中径直走向御座,绕过御案,两人一组,一左一右,在孔桂惊惧怔愣时,轻松就将他从天子衣服上摘下,拖开。
“啊!”
孔桂发出一声凄厉尖叫,终于回过神,内心却难以置信。
“荀公达,尔敢!”
荀攸竟当着天子抓他!
天子居然放任他如此!
“陛下!陛下救我!”
刘辩脸仍然撇向一边,孔桂看见他耳背鲜润的红痕,那是床笫之间,他故意留下的。
最初侍奉天子时,他小心翼翼,竭力讨好,然而刘辩温顺的态度,与其他人不同,他渐渐大胆,有时故意做出过分举动,天子仍旧包容,他越发放肆……
不,不该这样!
天子、天子对他绝不会如此无情!
“荀公达,是你,藐视天威,威胁陛下,欺凌天子!”
“陛下,臣所为都是为了你!荀氏僭越权位,荀氏有不臣之心!”
“陛下勿惧,荀公达说谎,砒霜之毒,无药可解,荀含光必死”
被侍卫拖拽,孔桂心中恐惧,口不择言。
“你胡说!”刘辩终于惊怒回头,两步向孔桂冲过去,一手擒住他衣襟,一手握拳扬起。
“陛下!”也许算福至心灵,孔桂被迫扬头,却露出一个深情款款的表情。
刘辩拳头停在半空。
天子迟疑了!
霎时间,孔桂心头一阵狂喜。
“荀氏专任大权,欺凌陛下,臣虽卑微,实不忍看陛下委屈”
“荒谬!胡说!”刘辩激烈地打断道。
“臣一心为陛下唔”看够天子态度,荀攸一个示意,廷尉吏当即用随身工具堵住孔桂之口。
“罪犯孔桂,臣就带走了。”荀攸向天子一揖,依旧态度冷淡恭敬。
“御史……可否稍留一步?”刘辩上前一步,轻声问。
“是。”荀攸让廷尉吏将孔桂提出去。
至于这样情景,大喇喇出现在天子所居宫殿之外,会否让宫内对天子权威,更新想法,则与他无关。
“先生,果然无事么?”刘辩担忧,“我并无他意,只是、只是,想来先生不会让我前去探望。”
“太尉的确无事。”荀攸道,“只是陛下虽居宫中,却受天下瞩目,出宫则是大事,会引起朝野震动,生出猜疑。”
刘辩轻轻点头,叹了口气。
荀攸眉目不动,“陛下不知,昔年幽州刘使君忽为公孙瓒所杀,朝廷尚无消息,北方平原相刘备便即北上,控制幽州。当时太尉遇刺重伤,不能顾及,念刘玄德为刘氏宗亲,当至不背社稷,因拜其幽州牧、封涿侯,然也是不得以。
“毕竟当年光武帝兴复汉室,自北而始。”
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当然不至于背汉,却未必不想做光武。
刘辩重重叹了口气,沉默地捻着袖口,在荀攸即将告辞之时,方才低声问,“太尉,可否恕孔叔林一命?”
荀攸抬眼一看天子,“案中原还有一人,但牵涉皇家,是小叔父授意令攸隐去,以免伤及天子。”
“……皇后?”刘辩表情晦涩。
“是陛下母亲,太后。”荀攸并没有给刘辩时间逃避。
刘辩短促吸了口气。
“孔君在宫中行走,常出入太后长信宫。”荀攸看着天子。
他深知天子对朝政的无知,若需解释,需要说透,就如同知道,对于宫廷中事,不过稍稍提点,天子就能明白。
刘辩眼睫激烈颤动。
“因此,太尉让臣务必迅速控制孔桂,以免他泄露禁中之密。”
“所以先生……”先生还关心他?
刘辩欲哭欲笑,抖着嘴唇,却望着荀攸依旧沉着的脸,终于没说什么。
“臣告退。”
抓捕孔桂,同时避免天子行事失控,今日他所来目的,就此完满。
其实禁中之事,又如何能不泄露,
荀攸再次恭敬一揖,功成身退,转身离开。
殿外天光大亮,上下一片光明。
小叔父已做出选择,虽与他原先期望不同,但因如此,更让他钦佩。
到了如今年纪,荀攸才第一次感受到一种轻松的、激越的跃跃欲试。
开前人未走之路,当然艰险,但正好,如此岂不更有意趣?
荀攸入宫要早起,所以当他见到天子时,荀柔才从家中动身。
不过,廷尉正满宠已经集齐尉吏在门前等候。
是正事,荀柔今日座驾便选了轻车,也不张仪仗,马蹄嘚嘚出了内城,一路因为封锁,不见一个行客,故而马车行得也快,不过二里,便到了靠近城墙边的千秋亭安仁里。
杨彪辞去司空后,便退居里中杨氏私宅居住。
里门昨已被控制,满宠执令上前交接确认,这才缓缓敞开。
足容二车并驾的巷道方便,马车稍稍调整方向,便长驱直入,直到杨彪私宅前停驻。
没有围观群众,宅门已然敞开,杨家门房领着两个清秀侍童上前见礼,又在车前恭敬放下几凳。
这般从容态度,真可谓风仪端雅,就是长安诸贵门第,也难有相匹。
若是第一次见到的人,少不得要被震慑。
荀柔下车,看了一眼众尉吏,好在还都稳得住,对满宠递了个赞赏眼神。
但等随侍童,沿着铺青砖,花草精致的庭院向里走,他再一想,才觉得自己多虑。
毕竟这是京城,群吏抄过的高官府邸,比他进过的也不少,并不是往日手下那群纯朴的士兵。
杨彪并不在前院,而是在后宅一间草木环绕的精舍。
茅屋版筑,四壁空空,十分小巧,只几步见方。
红泥火炉,灰陶提壶,沉香木案,案上熏炉,案前玉簟。
“请坐。”案后杨彪,浅青直裾,头戴缣巾,端庄又清雅,烟尘不染一笑,“闻太尉有疾,不在家中修养,怎来老夫家。”
“从孔叔林处得知一些消息,我来与杨公核正。”荀柔走进门,站在席前,不与他兜圈子。
杨彪抬起头,平静答道,“侍中与老夫相交泛泛。”
由于屋舍建得窄小,立在门口的荀柔将他笼罩在自己的阴影中。
这倒是当初不曾考虑到。
杨彪心中掠过一丝阴影。
“杨公,”荀柔彬彬有礼的冲他一点头,“杨公与我相识十余载,今日何不坦诚些。”
“太尉此话,老夫不明白,”杨彪轻轻摇头。
“昔年,我曾在王司徒面前起誓,此生扶汉家社稷,保证不僭越天子,不过这种立誓,对杨司空大概是无用吧?”荀柔揽据,跪坐下来。
“这是当然,老夫可不像王子师耿直轻信。”杨彪含笑道。
荀柔目光瞬过案上铜制的精巧博山炉,轻轻一笑,继而端正神色。
他今天来并非为与杨彪辩论。
杨彪想来同样明白,就是他果然辩辞犀利也没关系,因为他们本来不以辞锋论输赢。
“王公之为人,忠勇正直,我一直十分钦佩,但杨公心中曲直,无论如何,恐怕难与王公相比。”
杨彪呼吸猛然一急,接着又徐徐缓过来,“太尉要如此说,老夫一介乡人,又能如何?”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杨公毕竟熟读圣贤书,倒也不必如此自贬。”
“太尉今日来,就是为嘲弄老夫一介去官老臣?”
“是我失礼。”荀柔低了低头。
杨彪赢了这一轮,倒也没乘胜追击,而是揭开壶盖,看水烧得如何。
杨文先表现得如此难缠,显然是早想明白,自己不会在没有实在证据前提下,将他论罪。
而实际上,除了口供,对于杨彪,他们的确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和投毒案相关。
虽然他们彼此都清楚,对方了解真相,可杨彪谨慎的没有留下任何实证,而,他的身份,毕竟与其他涉案小官吏不一样。
这家伙,真像乌龟一样。
荀柔到此时,还真有点佩服他。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
“既然孔君与杨公无关,那也就罢了,我这里有一件事,需找德祖面谈,请杨公代我书信一封与杨主簿,招他回长安来。”
杨彪执着壶盖的手一抖,壶盖一偏,从提壶沿滑落下去,在炉沿上一磕,又落在地上,打碎了。
“这封信,是未免德祖疑怪,不好由我来写,请杨公务必好生斟酌字句。”荀柔指尖在案上轻轻一点。
杨家做了什么事,杨德祖不会不知,他如此机灵,接到信,他与杨奉在雒阳,会如何行事?
他站起来转身,“满君,请在此候杨公之信写完,派专人送去雒阳,务必送到杨主簿手中。”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