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卷王系统考科举by花寻路
花寻路  发于:2024年07月01日

关灯
护眼

这是在点他被父皇抢老婆的事儿呢。一说起这个,承元帝忍不住想到时鸣那张酷似挚爱的脸,面上不显,心内一阵阵抽痛,无言良久。
李洵又说: “皇兄,这次,你会处死我的吧。”
头疼完了,承元帝很快思考出对策,冷笑: “自然。传令下去,罪人李洵,即刻凌迟。”
李洵被侍卫围着,听到这个判决,非但没有丝毫惧色,还郑重其事地行了个跪拜大礼,坦然道: “臣弟接旨。”
李洵一个人好杀,留下的烂摊子却不好收拾。承元帝差太监磨了墨,提笔下旨: “滕家私藏要犯,瞒而不报。然顺国公滕溪劳苦功高,今……”
李公公适时提醒: “如今,滕大人已八十有九。”
这个年纪,要是判得重了,保不齐又要留下什么苛待老臣的骂名。
承元帝叹气: “责令他致仕罢。滕家其余成年男子,一律流放,女子充为官妓。流放到……”
顿了顿,承元帝在南北之间做出决定: “……流放岭南。”
此令下完,承元帝想起那个某个在禁娱期大行□□之事的滕野,脑子又开始疼: “好端端的探花,品行竟如此卑劣,想来是朕看走眼了。”
李公公恭谨垂首,道: “陛下何必妄自菲薄。与滕二公子同年的小江大人,不是德才兼备么?”
说起江行,承元帝脸色稍霁,目露赞赏: “他倒是不错,这事儿也有他一份功劳。说起来,朕当年本想点他为探花,只是光凭一张脸就要让人矮了名次,总归不好。滕野虽学识差了点儿,倒也称得上仪表堂堂。”
李公公附和: “正是呢。”
承元帝思索了一番,道: “滕野视禁令如儿戏,视人命如草芥,着令三日后午时问斩。”
下完这些旨意,承元帝揉了揉眉心,神情有一丝烦躁: “你说,李洵是在太子别院被抓到的?”
李公公: “是。”
承元帝眉宇间泛着薄怒: “……去叫他过来。”
李公公正要传旨,承元帝又问: “近日,晋王在做什么?”
李公公回忆了一会儿,像是想起什么,他面露难色,实话实说道: “……小殿下似乎什么也没做,就是爱往京郊西园跑。前些日子还听说他从花鸟贩子手里,高价买了一株花树,据说十分漂亮。”
承元帝表情复杂,仍不死心: “就这些?”
“哦对,”李公公补充, “还有,也就是更近一点的事儿了。听说小殿下苦学绘画,又将京中石刻铺子问了个遍,寻了一家技艺最高超的,学艺去了。”
承元帝莫名其妙: “他一个瞎子,学那个做什么?不得把手指戳出窟窿来?简直胡闹!”
李公公想笑又不敢笑,劝道: “小殿下素日里喜欢玩印章一类,说不定起了心思,想自己做试试看呢。殿下眼睛虽不好,可这份生活意趣却不是人人都有的,陛下又何必放在心上?”
王公贵族爱玩儿,什么斗蛐蛐养花遛鸟,都不是什么大事——人总要有事情做。
寻常百姓为了生计干活赚钱,忙忙碌碌;可这些王公贵族既无生存压力,找些别的东西来玩玩很正常。
时鸣的爱好尚且算是陶冶情操,也不到劳民伤财那个地步,更不似滕野那般下流龌龊,当然没什么容不得的。
承元帝只当他孩子心性,但一说起来全是玩乐,多少有点不像话。
他感叹: “西园虽在京郊,却景色宜人,再适合放松不过。当日他要,朕便给了,没当回事儿。他喜欢的时候去得勤,连好端端的王府也不待了。”
“他不喜欢的时候呢,又不愿意去了。你说说,他要是有一半的心思放在正事上,那大理寺办事的时间还能再短一截!”
李公公莞尔: “大理寺做事已经很快了。大理寺的大人们,对小殿下都赞不绝口呢。”
承元帝摆手: “……罢了罢了,不管他。去把太子叫过来吧。”
从御书房走出来时,李玠可以称得上狼狈。
他并不知那何越竟是父皇苦寻不得的燕王,对于何越的提议,他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并没有采纳。
但何越,确确实实是在自己那里被抓到的。
任李玠浑身都是嘴,也照样洗不清自己与何越密谋的嫌疑。即使承元帝并没有降罪于他,仅仅是申斥了一番,李玠仍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好端端的,为什么承元帝就能查到何越身上?
这么突然,要说没有原因,李玠不信。
尤其是……
李玠看到身边拿着圣旨,急匆匆出宫的太监,不免心生疑惑。
他伸手拦住那太监,问: “公公,你往何处去?”
太监听到有贵人叫自己,忙停下脚步,毕恭毕敬答: “往江府去。陛下有意升小江大人的官,差奴才去传旨。”
李玠点头: “嗯,去吧。”
瞧着太监远去的背影,李玠心下不太平:怎么父皇突然要升师弟的官?
滕家出事,师弟就升官,李玠很难不把这二者联系到一块。
五石散案一直都是大理寺经手,直到最后捉拿燕王时才没了进展,移交给父皇亲自处理。
这事儿拖了那么久,最近才有动静。
李玠福至心灵:按照江行的脑子,绝对没法这么轻易地就找出何越的藏身之地。
而且江行平日里向来是个能不多干绝不多干的家伙。旁人可能不知道,他却不可能不清楚。
怎么好端端的,就要多管闲事了?
唯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背后有晋王的手笔。而江行,只是被当成了一颗棋子,借由他口说出来而已。
为此还能升个官,仕途通达,何乐而不为?
再说了,照师弟那个性子,那位要是在他面前提什么要求,莫说威逼利诱,恐怕晋王连吹灰之力都不用费,江行就会二话不说,乐呵呵地替对方办事了。
哪里还需要什么多余的谋划?
……师弟不知他和何越的假联盟,自然也不会想到,这么一揭发,竟然误伤了他。
晋王,又是晋王。
愤恨不甘在李玠心中疯狂滋长。一旦人的心中有了这样一棵种苗,都不用浇水催发,阴暗面就是会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逼得他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才好。
李玠跌跌撞撞地往回走。
他被魇住,兜兜转转竟然呓语一般: “要是没有他……”
随即,他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怎么可以这么想?
那是师弟最喜欢的人,他再怎么愤怒不甘,也不能对人家起加害的心思啊。
李玠头炸开似的疼,良知和利益来回牵扯着,要让他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李玠忽然想起,何越被带走前还没忘记对他耳语——耳语的内容是什么?
他头晕目眩,有些记不清了。
何越说, “此刻那人已在京中。”
什么人?
当然是晋王从前在岭南时,处置的那个登徒子的母亲!
李玠猛地惊醒,背后出了一身的冷汗。
要怎么做,究竟要怎么做……
如果此事东窗事发,皇亲国戚势大压人,残害百姓,不是闹着玩的。
任凭晋王再怎么智多近妖,再怎么圣眷正浓,也挨不住天下人的唾沫星子。所谓众口铄金,即是如此。
李玠攥紧了拳头,想克制自己不去思考这些,黑泥一般的想法却缠绕着、包裹着他,令他喘不过气来。
为什么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为什么他要回来,为什么就连师弟也围着他转!
李玠想,晋王如何不打紧,他也不关心。但如果他真的做出那种事情,师弟一定会与他决裂的。
自己要怎么办……

与此同时, 晋王府内。
江行拿到委任书后就去寻了时鸣。此刻,他看着明黄的委任书,陷入了沉思。
“国子监司业……陛下这是要贬我的官了。”
江行语气调笑, 似乎并不放在心上。
时鸣斜了他一眼, 早有预料: “胡说。正六品国子监司业,这分明是升官。”
江行“哎”了一声, 心里门清: “明升暗贬, 其实这也是你计算好的吧。”
江行只是无心权术,能考状元的人, 到底不傻。是好是坏,是升是贬, 这点事情自然看得出来。
明面上,他从从六品侍御史升了正六品司业,看起来升了,其实降了。
御史台毕竟是核心部门, 是权力中心,往后可升任宰执,大有作为;而国子监就稍远一些, 虽然清闲,也能落个门生满天下的美名,但手上的权力就稍小一些,发展前景也不如御史台。
客观来说,二者都不错。江行没什么大追求,就是真的贬了,他也能笑嘻嘻做下去。
打工而已, 他不是很挑。
时鸣隐在折扇后,只露出一双看似无辜的眼, 狡辩道: “我如何得知陛下的心思呢。哥哥这话,可是太高看阿鸣了。”
江行哼笑了一声,不打算戳穿。
要说阿鸣没算到这一环,江行才不信。到底那也是承元帝的手足,百姓不知,朝中却有知情人,私下里,承元帝残害手足一项是逃不了的。
而江行这个行为,不就是逼着承元帝处置手足?
让帝王背上骂名,被贬是应该的。但明面上,江行在五石散一案中确实立了功,承元帝不好真的大张旗鼓贬他的官。
于是明升暗贬,让他远离权力中心,是警告也是敲打。
这些江行都能想明白,时鸣让他去做之前,肯定早已想到了。
江行肯定不会认为阿鸣希望他贬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鸣和陛下的谋算,存在重叠。
陛下是敲打他,想磨一磨他的心性;而阿鸣就纯粹多了——这只小狐狸根本就不想让江行接近权力中心。
须知,权力伴随着危险。时鸣所求不过是他平安喜乐,加之江行自己对权力也没有那么大的渴望,时鸣会这么做,必然是考虑好了的,情理之中。
潜台词就是,好好做官,什么政治斗争,不需要他瞎掺和。
赢了带他一起鸡犬升天,输了也不会牵扯到他。
要是输了,江行处在这么个无关紧要的位置上,还能及时投奔太子,没有什么隐患。
可惜这只是暂时的。若哪天陛下想起来,或者江行做得好,当然会被调回御史台。
江行可不认为陛下会放着他这个好用的打工人不用,反而随随便便丢个闲职给他。
毕竟,陛下连瞎子都没放过,把时鸣抓去大理寺打工。
江行不相信阿鸣没有提过要撂挑子不干的要求。但直到现在,时鸣仍然在大理寺打工,说明用得称手,陛下舍不得换。
陛下一向如此。
江行: “算啦,改天回御史台收拾收拾东西,去国子监打工吧。”
“国子监……”
时鸣沉吟, “国子监内大多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少有寒门。因此,这一官职看似与世无争,事实上却是一个能打通世家人脉的绝佳位子。”
江行说: “我无意与他们交际。”
无意交际,却不代表不会有人试图与他交际。时鸣收扇,玉似的扇骨碰撞,发出清脆的敲击声,敲得江行心中一激灵,对即将到来的话洗耳恭听。
时鸣道: “你想怎么做,都可以。”
江行以为对方要给自己一些指示,没想到等了半天,只等着这么一句让他顺应自然的话。江行不干了,胡言乱语: “你就不怕我把天给捅个窟窿?”
时鸣将扇子顶端轻轻覆在他唇上。
丝绸的扇面靠在江行唇上,带起一阵如水般的波皱。这波皱在他心里悄悄流淌着,像雨后西湖肥润的水,荡漾到江行往后的梦里。
江行微微翘唇,在看不见的地方吻过这片细腻。
时鸣一下收回扇子,在他唇上换了一道意味深长的目光: “某人比共工有本事,要把天给整塌了,那我也只好效仿女娲,找些石头来补喽。”
江行竖起三指: “我一定安分守己。”
时鸣把他的手指屈回去,笑了: “你本来也不算闹腾。”
江行心想,确实是这样的。时鸣不说,江行也知道他在京中有着不少暗线,多到除却皇宫大内,京中有何动向,时鸣都能很快知晓。
虽然江行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江行觉得,别说捅篓子了,怕是只要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时鸣都能及时制止。
门外传来一声通报,是玉竹在说: “殿下,宋大人来了。”
江行见怪不怪,轻车熟路要往屏风后走: “又要我回避啦?”
时鸣睨他一眼,拿布条蒙了眼睛,语带调笑: “这次不必。”
江行惊讶地看他一眼,还真没动弹,粘在座椅上,擎等着看一出好戏。
阿鸣要他留下,必有理由。
不一会儿,得了首肯的宋达睿走进,脸上惯例是谄媚的笑容。只是这抹笑容在看到江行时先是惶恐,继而又是惊讶,最后换成了如出一辙的谄媚神态。
看来是上次挨的打还没忘掉。
宋达睿行了个标准的礼: “见过殿下、江大人。”
江行颇不自在地抿了抿唇,时鸣眉峰微挑,装模作样地吹了口茶沫,等了一会儿才说: “起来吧。看座。”
宋达睿于是坐下。
时鸣问: “宋大人,你的伤可是养好了?”
这话听着漫不经心,压迫感却很强。江行忍不住跟着紧张起来,心想阿鸣强势的时候,真是把高贵优雅诠释得淋漓尽致。
宋达睿缩了缩脖子,很快答: “多亏殿下高抬贵手,臣已然无恙了。”
时鸣将茶盏往桌上一搁。似乎是故意的,茶托磕在桌上,发出重重的一声响。
时鸣假意关切,笑问: “不知宋大人对本王的安排可否满意?”
宋达睿显然被吓到,一叠声说: “臣自无不满。”
说来这次,有了时鸣的暗中运作,宋达睿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调入了大理寺当差。虽然只是一介芝麻小官,甚至不用走陛下的路子,但也足够他宋达睿风光一阵子了。
时鸣道: “滕家被处理,你家那位滕四小姐,为了当初下嫁一事与家中断了联系,应当没受牵连。所以,你此次来,又是为何?”
此次宋达睿摊上这么大的事情,那位滕青挽也是一项诱因。
宋达睿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有些嫌恶道: “……臣并非为她。殿下应当不知,她……她自觉是母家的罪人,一根白绫,随家中姊妹去了。”
听了这话,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时鸣心下也是一惊。
滕青挽告发宋达睿,宋达睿为自保,以滕家的脏事为投名状,向自己寻求帮助。
而时鸣自己呢,干脆趁着这个时机令江行趁热打铁,一窝端了滕家——要说这中间有什么必要关联,其实没有。
机会稍纵即逝,事件一环扣一环,滕青挽仅仅是一个契机而已。就算没有告发一事,滕家,时鸣也迟早都会收拾。
而滕青挽当初选择告发,许是看清了枕边人的真面目,想以此与其决裂,或者给宋达睿一些教训罢了。
谁能想到事情居然能演变成这个样子呢?大概宋青挽接手不了这样的结果,心下负罪,这才选择解脱。
但非要说时鸣做错了,那未免也太单纯。朝堂斗争本就很少谈及对错,仅论利益博弈,时鸣会这么做,合情合理。
他从没有觉得自己是什么好人。
再者,滕青挽是自戕,这场斗争本不该涉及到她的人命。
可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就这么一死了之实在可惜。时鸣心中暗暗感叹,看着宋达睿也觉得面目可憎了。
他冷笑道: “宋大人,这不正是你想看到的吗?”
又何必惺惺作态。
江行听说滕四小姐的死讯,同样惋惜时,心里想的就简单许多:宋达睿升官发财死老婆三样占俩,按照宋达睿的性格,可不得把这家伙爽死。
江行恨不得再打这坏良心的东西一顿泄泄愤。
但诚如时鸣所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的一切都不爱、只爱权势的宋达睿,心思确实单纯。
只要掌握了这人上升的路子,就可以拿捏宋达睿这个人,再好驾驭不过。
宋达睿被时鸣的直截了当一惊,更加汗颜: “……殿下教训的是。臣此次来,是谢殿下救命之恩的。”
时鸣不甚在意: “嗯,知道了,去吧。”
宋达睿搓了搓手,招呼小厮放下带来的礼物,江行见状,偷偷耳语: “这样是否有些不妥?”
私相授受,往小了讲是人情往来,往大了讲就是收受贿赂。有心之人可大做文章。
时鸣抿嘴一笑,狡猾道: “他不是有个儿子么?什么送礼,他分明是爱子情深,却因为之前的龃龉近乡情怯,不敢登门,这才托我转交给人家的。”
所以阿鸣其实打算把这些东西全交给宋正……
这也太损了。江行心想,宋正收到之后,肯定一边唾弃,一边再转手卖掉搞点钱。
毕竟这些东西可不便宜。膈应归膈应,要是直接扔掉,宋正未必舍得。
思来想去,竟然卖掉最划算。
宋达睿回头见两人耳语着什么,尤其时鸣脸上还带着笑容,江行则是一脸无奈。他敏锐地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匆匆放下礼物,行礼告退了。
时鸣瞧他逃之夭夭的背影,眼底闪过一抹探究。

春深入夏, 六月似火,朝堂前的登闻鼓久违地被敲响。
烈日下,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一下一下敲着鼓, 口中呼喊: “陛下, 求您为草民做主!”
登闻鼓许久未响,又恰逢早朝散朝, 这件事情惊动朝野上下, 都想瞧瞧这位老妇究竟要状告什么。
于是,破天荒头一次, 老妇直面天颜,一堆朝臣齐齐站着, 要她诉说冤情。
承元帝端坐龙椅: “你既说你冤枉,不妨细细道来,朕一定为你做主。”
江行直觉不是什么好事。看着那妇女的一张脸,他总觉得有些熟悉。
像是在哪见过, 可惜想不起来。
老妇声泪俱下: “草民丈夫去世得早,一个人将独子拉扯到大。本以为独子能顶立门庭,草民好颐养天年。”
“却不曾想十年前, 独子竟惨遭杀害。草民求告无门,凶手进了趟衙门,竟然毫发无伤,如今还站在这大殿之内,怎能不叫人双目泣血啊陛下!”
江行心下一沉。
这话逻辑清晰,用词考究;但看这老妇衣衫褴褛,手掌粗糙, 很显然没什么文化,是做惯了农活的。
要说背后没有人教, 江行不信。
而且,十年前……
江行眉头紧锁,忽而灵光乍现。
十年前,不就是阿鸣十四岁那年?!那么什么独子,什么杀害,说的不就是在游船上那次,时鸣处理掉的登徒子?
可这件事不应该早就过去了么,又是谁给抖出来的?
江行不可置信地与时鸣远远交换了一个眼神,却不曾想时鸣面上没什么震惊之色,似乎是情理之中。
怎么阿鸣好像知道会闹这么一出?
江行尤自怀疑,承元帝手指轻点龙椅扶手,道: “你说害你独子之人此刻就在殿中,可是哪位?”
没等这老妇答话,一道清朗的嗓音在大殿内响起: “这人说的约莫是我。”
殿中一片哗然。
江行眼看时鸣站出来,心里没忍住骂了一句脏话。
虽然知道这些可能都在阿鸣的计算之内,但该担心还是担心。江行急得大脑飞速运转,不知如何是好。
承元帝亦是大惊,敲着椅子的手指都停了片刻,许久才道: “……休要胡言乱语。”
那老妇看清楚了时鸣的脸,尖叫起来: “陛下,正是这位殿下,在岭南时杀害了草民的独子!这张脸,草民绝不会认错!”
江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时鸣“哦”了一声,问: “您可是从岭南远道而来?”
老妇不知他说这个做什么,顺着答: “草民正是从岭南一路赶来。第一次来京中,只为给独子讨一个公道。”
“你既第一次来京中,对京中事物一概不熟悉,又如何知道要称我为‘殿下’?”
时鸣步步紧逼, “你空口白牙,上来就说杀人凶手在殿内,普通百姓,又如何得知朝堂之上,谁该来谁不该来?”
经时鸣这么一说,江行反应过来了。
是啊,这人从岭南远道而来,就算后面去查,她一个寡妇,怎么能千里迢迢查到晋王身上?
而且上朝时,时鸣穿的可是正四品大理寺卿的紫色朝服,并非亲王服饰。按理来说,这人为了避免闹出笑话,称一句“大人”是最稳妥的。
怎么一上来就要叫“殿下”?她是怎么知道的?
当然是蓄谋已久,有人教的!而且,这明摆着就是专门冲时鸣来的。
大殿内窃窃私语声愈来愈大,那老妇浑然不觉,还道: “太子殿下宅心仁厚,见草民可怜,这才帮了我一把!”
承元帝眼中闪过一丝不虞。
江行更惊:这事怎么和师兄牵扯上了?
李玠心下一紧,斥道: “胡言乱语!本宫与你素昧平生,更没有去过岭南,如何帮助你?”
时鸣冷笑一声,并没有说话。
眼看大殿内要乱成一锅粥,承元帝高声道: “肃静!太子晋王和这位妇人留下,其余的就先散了吧。”
江行心中不怎么太平,在接到李玠的目光时,不自觉地躲闪起来。
这事……和师兄真的有关系吗?
或者只是那老妇胡乱攀扯?
但师兄一向心善,为百姓仗义执言这种事情,是师兄能做出来的事情。
瞎想无益。不然,还是等事情结束之后,亲口去问问师兄吧。
御书房内。
承元帝面上带了些薄怒: “说说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会儿老妇被请到一边,房内只剩太子、时鸣与承元帝三人。事已至此,时鸣没什么可隐瞒的,实话实说道: “皇兄,人确实是我杀的。”
承元帝头很疼。
说出来太不光彩。要是时鸣打死不认,那这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后面找个理由搪塞过去也行,要保不难。
但时鸣方才在大殿上就已承认了,承元帝斥他胡言乱语,也是留了台阶给他。如今再问,比起询问细节,倒更像是警告他不要乱说话。
再看时鸣信誓旦旦的样子,承元帝心知这孩子是铁了心地要这么说,于是不做挣扎,反而问: “为什么?”
时鸣顿了顿,答: “从前在岭南时,为求生存,我办成女子,躲避燕王的追杀。”
“有次出门游玩,那位妇人的独子见我孤身一人,起了歹意。行恶不成,我挣扎间,失手将其杀害。”
“后来到了衙门,争论一番之后,说好赔偿白银五百两,那妇人也欣然接受了,不再抓着不放。不曾想今天又闹出来,惹皇兄不快。”
时鸣这话说得委婉,可在场的人稍微一想,也知道什么“歹意”,什么“行恶”,皮下究竟藏的是何种肮脏不堪的词汇。
承元帝看着时鸣的那张脸,脑子里不受控制地想起他扮作女子的模样。
十年前……这孩子应当才十四岁。如果扮作女子,和时月应当极为相似。
念起亡妻,承元帝心下软了许多,道: “……这本也不怪你。既已谈好了赔偿,再反咬一口,属实不恰当。”
一旁的李玠却心中一沉。
原来何越说的是真的,这位从前真的扮作了女子。
算算时间,师弟那会儿也在岭南。李玠想,他们两个应该早在岭南就有所来往了。
可既然是以女子形象露面,师弟又是怎么……怎么喜欢上这位的?
总不能单单就靠这一张脸吧?
师弟不是那么肤浅的人。
正想着,承元帝又开口了: “那老妇说,是你帮了她一把。太子,你怎么看?”
李玠从自己的思绪里堪堪回神,斩钉截铁道: “她胡说。”
“且不论我如何得知晋王在岭南之事,好端端的,我为何要帮助那位妇人?”
承元帝眸中泛起冷意: “你一向是个心软的孩子。”
心软到难以明辨是非。
时鸣冷不丁说: “我记得,何越曾经藏在岭南。为了对我下手,他无所不用其极。”
这话一出,几人皆是一愣。
承元帝不可避免地想起,何越,也就是燕王李洵,正是在太子别院被抓到的。
要说太子如何得知……许是李洵知道,然后将这件事告知他,完全可以说得通。
至于那位老妇,承元帝想,要是太子或是何越想从岭南接什么人,不说易如反掌,倒也轻轻松松。
李玠观承元帝的脸色,心想完了。
泼天的屎盆子扣在身上,就算他说不是自己做的,怎么也不会有人相信吧!
到底是谁搞了这么一出啊!这不是逼着他和晋王打起来么?
李玠深吸一口气,没来由地想起何越走前意味深长的表情。
那人当日难得摘下了帷帽,一张清秀的脸上并没有被捉的狼狈与懊恼,反而满是快意。
看向他的目光甚至是平静的,掀不起一丝波澜。唯独在走时,唇边带了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
李玠想,他可能知道这事儿是谁干的了。
老妇是李洵接来的,李玠并没有接触过。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所谓话术,包括敲登闻鼓、攀咬自己的这一套流程,通通都是李洵教的。
为的,可能就是让他和晋王对立。
……无聊。
但一想到李洵找自己结盟的初衷,可能就是让他和晋王鹬蚌相争,李玠不得不严肃起来。
虽然说李洵最后被晋王整翻车了,还把自己的小命搭了进去,但留下来的这一手确实很成功。
尽管不想,李玠也得承认,他和晋王,确实没办法再相安无事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