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指的是从唐代开始,随着我国西南地区逐渐富庶起来,为顺应人民的生活需求,而开展的一条以马屁和茶叶为主要商品,通过马匹运输的商品贸易通道。
茶马古道有三条传统意义上的“主线”,分别是川藏道、滇藏道和甘青道,三条大道几乎覆盖了我国全部的西南地区,甚至同向了南亚、西亚和中亚等地区。
茶马古道不仅仅是一条商业之路、一条贸易之路,同样也是一条团结之路,它既勾勒出了我国唐朝之后的贸易地图,还见证了我国历史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因此在西南地区人民心中,这条路极为重要。
而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滇藏道,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汉代以前,藏族由于饮食习惯,认为“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所以茶叶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
但很可惜,因为藏族居住在青藏高原,没有种茶的传统,也没有种茶的地理条件,自己没法产茶,因此只能靠滇、川地区将茶叶运入藏区。
与此同时,滇、川地区的人们发现藏区不仅有非常好的肉制品、皮毛制品,连马匹的质量也比内陆地区要好,因此,一条条商业之路,就被藏、汉两族人民踏了出来,历史上称为“茶马互市”或者“茶马贸易”。
到了元代,藏区被纳入我国版图,藏区和内地的交流更加频繁,而茶马古道也大大延伸了,基本形成了我们现在认定它的样子。
茶马古道可以说是全世界范围内,最高、最险峻、周边环境最恶劣的古道了,而且这条古道在前期并不是由政府主导成立并建设的,完全是由民间商人探索而出,显得更加厉害。
其中,茶马古道宁洱段,就从普洱镇开始,向周边辐射,这里不仅保存完好,而且能看得出来当年建设的时候也非常用心,其中石丫坡茶马古道遗址全场6.5公里,保存完好的石镶路约有500米,宽2.6米,是现存的茶马古道最宽的记录。
这次,楚孑定下的目标便是这里。
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从名字便可以看出来,这里是普洱茶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普洱茶文化最重要的一环。
就连一向玩世不恭的二师兄听到楚孑想去这里看看的时候,都双手表示同意。
但为了在当地行走方便,也为了能更了解历史,他们还是找了一位当地的向导。
经过和向导的沟通,他们将第一站定在了距离墨江县城外约10公里的碧溪古镇。
只是去调查几天而已,楚孑见到二师兄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
大包小包……二师兄足足带了三个行李箱和两个包!
楚孑:“……”
楚孑:“师兄,您是要去打猎吗?”
“你不懂!穷家富路!”二师兄摆摆手,“得多做点准备,不然到了地方发现啥都没有,不就全抓瞎了吗!”
楚孑无奈,既来之则安之吧。
但二师兄的力气弱得惊人,楚孑还不得不帮他一起提。
等下了火车之后,楚孑已经是气喘吁吁。
生怕这次墨江之行还没开始就夭折了。
而后,他见到了他们的向导。
一个留着寸头、带着墨镜,有花臂纹身的酷哥。
之前他们只语音通话过,楚孑听声音还以为李文是一个斯斯文文的学生,毕竟是当地茶叶研究所的一名文员,却没想到见面之后发现这么狂野。
而且,李文向导不止长相狂野,就连车技也十分狂野。
从火车站到碧溪古镇几十公里的弯弯曲曲的公路,竟然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下了车,实不相瞒,楚孑的腿都还在打颤。
这一路实在是太刺激了。
二师兄精神倒是特别好,戳着李文胳膊问:“文哥文哥,你说这碧溪古镇有什么好玩的呀?”
“就是一些古楼、古建筑,”李文不动声色地挪开自己的胳膊,“你们随意走走就好,我下午来接你们。”
二人:“……”
真的是好冷漠。
但也没办法,二人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开始探索起这座古镇。
楚孑查了查资料,发现这镇真的是非常古,早在《云省通志》之中就有记载,这里在1406年便成立了,原名碧朔,1919年才改名碧溪。
“你看这里到处都是青石铺地,而且外圈还有城门城口,城中心还有八角笼,啧啧啧,”二师兄一边走一边说道,“可见这里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是防御之城啊。”
楚孑也顺着二师兄的目光看去,只见城墙巍峨,高耸入云,显然它们的存在就是在警告来者,不要打这里的主意。
这座古镇就是当时茶马古道上一座非常重要的驿站,凡是要走茶马古道进入墨江的马队,必然要现在这里停留修正,才能继续前进。
而在碧溪古镇,同样有很多茶叶厂,这些茶叶厂有的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想来是当时有些茶商将茶叶从滇、川运来,便就地贩卖了。
而这里的茶叶厂也有些非常著名的茶品出产,比如全国都很有名的“他郎女儿红”,就是这里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女儿红”是著名的酒品,但其实这三个字所代表的只是一种全部由女儿来制作的技法,在当地所代表的则是特指一种春茶的制作方式——适龄的女儿采摘春茶时只采古树上细嫩的毛尖,噙于口中,之后再经过烘焙等等操作,也全部由女儿完成。
当然了,现如今他郎女儿红已经成了碧溪古镇,乃至整个云省的招牌,因为需求量大,所以也并没有再全部由女儿进行采摘和制作,只是依旧保留着古法的制作方式,尽量少的用机器烘焙,因此产量并不高,而价格却不低。
既然来到了当地,楚孑和二师兄也没能免俗,买了几袋,找了一处茶馆,便就地泡了起来。
普洱茶讲究年份越久越醇厚,还有一种独属于叶子而非茶芽的独特香气,是酚类物质的芬芳,但他郎女儿红却只用嫩芽,所以尝起来十分鲜嫩、爽口,与传统的普洱茶大相径庭,让楚孑和二师兄都十分印象深刻。
喝完,楚孑不住地想,虽然同为普洱,但在云省这个普洱茶的发祥地,各地的普洱茶仍然是做到了差异化,也难怪过去了这么多年,提到普洱,依旧是以云省为尊。
他郎女儿红便是把古法玩出新花样的茶品,很值得学习。
喝完了茶,楚孑和二师兄又继续逛古镇,这时候二师兄那种人畜无害的社交能力便充分体现了,几乎只是问了一些人,他便已经了解到了整个古镇的历史。
古镇上以“黄、李、何、张、庚”姓的人最多,这五户也是曾经碧溪古镇的五个大户,分别掌管了整个镇子的官、兵、商三方面,而这些古人的大宅在今天也依旧存在,并且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楚孑和二师兄去了几间古宅,如今这些古宅已经没人居住,而是变成了景点了,只是走马观花地逛了一圈,也能看得出来曾经这个镇子的辉煌,并且了解了这里的历史。
逛着逛着,楚孑和二师兄也都有点饿了,随便找了家小馆,也都是地道的味道。据当地老板说,他们现在所做的米干,即一种用米做的主食,也是古法,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
楚孑只能感叹,这里的整个古迹甚至古风保护都太好了,可以说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历史。
而且,这里虽然历史氛围浓厚,是活字招牌,但却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大家都很安静,连商贩们也只是在门脸里坐着聊天,更宝贵的是,家家户户几乎都在卖各式各样的特色茶叶,毕竟这里茶叶厂也很多,很多古法都被传承了下来。
楚孑和二师兄逛着,一次次感叹这里的整体保护与开发工作做的好。
如果清源村能有这种氛围……
楚孑不忍细想。
既然来了,就要体验个够,吃饱喝足之后,楚孑和二师兄还找了几家古法茶厂,去体验了一番古法做茶。
虽然没法现场就拿到茶品,但茶人们替他们贴好了标签,等经过烘干成砖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免费寄到他们指定的地址。
楚孑和二师兄一致认为,哪怕不是来做调研,只是来玩一圈,碧溪古镇都是一个值得一来的地方。
如果有机会,他们甚至愿意再来一次,更深度的玩一下,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
到了晚上,李文来找他们,请他们又吃了一顿当地特色美食,二人都是大快朵颐,吃的好不快乐。
饭后,李文又叮嘱他们早睡。
明天,他们就要去距离碧溪古镇最近的一处古茶园了。
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墨江县景星乡古茶园。
第二天清晨,李文便开着越野车,带着楚孑和二师兄往景星乡古茶园驶去。
景星乡就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里,但距离他们现在所处的碧溪古镇还有不短的距离。
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景星乡的乡政府,到了乡政府之后再决定到底去周边哪个古茶园。
楚孑和二师兄本以为去往乡政府的路必然会比来的时候顺利很多,但没想到这里还是云省极为特色的那种崎岖山路,弯道多而急,再加上最近赶上雨季,路上经常有山上掉下来的碎石与泥土,一路开得都艰难极了。
而且李文同志的驾驶风格和之前的虎克也大相径庭,虎克会充分考虑车上乘客的感受,但李文则不,他追求快,所以一路上车左颠右晃,连楚孑和二师兄两个平常不晕车的人都觉得有些难受了。
可偏偏李文还觉得这样开车无聊,望着青翠的重山叠嶂,开始讲起了当地的故事和普洱茶的历史,楚孑和温如玉不得不认真倾听,生怕漏掉什么细节。
李文自幼生长在普洱古茶区,虽然是汉人,但祖上应该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有过亲缘关系,长得并不像是纯粹的汉人。
而他从小就受茶叶文化的熏陶,此刻讲起各种故事也是信手拈来。
他年龄不小了,大约四十来岁,因此可以说是看着大山里的普洱茶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全国视野的。
比如他就曾经参与过1990年代的“华国普洱茶叶节”的创办,这算得上是云省普洱茶,尤其是古茶树,走向全国的第一步。
在他心里,他非常赞同黄庆学者的看法,认为“普洱茶文化乃当代原创文化”。这可能和大家认为的相反,普洱茶明明大多是用古茶树上的古茶叶做的,历史也颇为久远了,怎么会是当代原创文化呢?
李文抛出问题后,自己解释道,因为普洱茶的出现打破了茶文化历史上“新茶至上”的说法,反而追求“越陈越香”,这说法一出,直接赋予了普洱茶收藏、品鉴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普洱茶的价格总体偏高,而且几乎最贵的茶叶,都是普洱。
普洱茶不止可以喝,还可以“玩”,而且还可以增值,这就是当代才有的文化,在古代虽然大家也喝普洱,但却并不讲究这些。
楚孑想,从这个层面来看,其实普洱茶是商品化做的最好的茶叶,没有之一。
尤其是普洱茶多为古茶树和古茶叶,这给普洱茶添上了一抹神秘色彩,再加上越陈越香的名头,也难怪那么多商人茶客对于古茶叶趋之若鹜。
但其实,云省的古茶树存量并不少,随着近几年古茶叶的价格持续走高,古茶树面临最大的问题其实已经并不是如何开发他们的商业价值了,而是如何好好保护他们。
李文提到现在对于古茶树的过度开采,也觉得痛心疾首。
但如何在商业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能让茶农富起来而非茶商,这则是一个太大的命题,尽管楚孑和二师兄都是研究茶叶与茶文化的,但他们依旧没有答案。
一讲起普洱茶,李文的话匣子就彻底打开了,指着刚刚路过的“宁洱”茶马古道景点牌,问他们两个,知不知道为什么普洱茶叫普洱。
楚孑只隐约查过一些资料,知道的并不真切,于是便让李文这位业内人士讲讲。
李文也说关于普洱茶的来历众说纷纭,但他觉得最靠谱的,还是因为普洱茶最初是由云南濮人种植的茶,最开始称为“普茶”(亦有为‘濮茶’的说法)。
濮人即是濮族人,从先秦开始就分布在我国长江上游地区,也就是如今的云贵川直至重庆沿线的地区。
在古时候,濮人也被称为“百濮”,而这个名字的来源已经不可考了。总之能在史书中见到最早的关于濮人的记载,就是在《尚书·牧誓》之中,说濮人曾经与庸人、蜀人、羌人等等一起参与过周武王牧野誓师,一同讨伐商纣王。
而时至今日,濮人这个说法已经被取代了,所谓的濮族从现有情况来看,应该也已经成为了布朗族、德昂族、佤族等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祖先。
古代时候,濮人非常热衷于种植茶树,所种的茶树分布也极为广阔,不仅在我国云贵川地区都有种植,就连现在,与我国接壤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地,也能看到他们所种植的古茶树的身影。
至于普洱这个名字的由来,应该与宁洱乡有关,在清朝之前,宁洱乡及思茅乡附近地区就叫“普洱乡”,李文猜测应该与穿城而过的东洱河有关。在2007年,经过政府批准,才重新把思茅乡更民为普洱市。
这样一来,普洱茶才算是有了正名。
楚孑听完也是觉得受益匪浅,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茶叶名,也凝结了这么多的历史。
等到李文讲述了一通,时间也已经接近正午了,而他们的小车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景星乡政府。
景星乡并不是一个多么发达的地方,连马路和人行道都破破烂烂,也鲜少有高楼大厦的存在,整个乡最繁华的不过是一条像是大集市一样的商业街道,然而乡里随处可见茶叶作坊、茶叶公司,甚至有不少小型的旅行公司,提供多条可以看古茶树的路线。
不过,李文指着那些招牌说,都是骗人的。
因为只要找一个景星乡居民随便一问就知道,环绕着景星乡的到处都是古茶树,根本不需要特定的路线,随便走走就能遇到了。
而李文又讲,景星乡之所以有这么多古茶树,还要得益于解放前,这里有一个名叫李子忠的人,他在1941年前后,从临近省份请来了很多制茶师傅,学习做茶的经验,大力倡导当地的茶叶种植与制作。
据说,他当时带人种下的茶树,有37万棵之多。
但因为牵扯面积太大,统计困难,现在具体数字已经不可考了——总之,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楚孑听完,感觉有些受到了鼓舞。
原来一个人也能改变一个乡,甚至几个乡的命运。
这可真是功在千秋啊!
如今的景星乡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茶叶生产基地,这里最老的古茶树树龄大约有150年,平均年龄也在70年左右,对于茶树来说,正是产出茶叶的壮年时期。
经过简单的休息,到了下午,李文便带着他们进山了。
第一站,他们选择的就是当地最有名的“凤凰窝”古茶园。
虽然在地图上看着直线距离只有几公里,但真的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车子只勉强开了一公里左右,剩下的路就没法再走了,楚孑只能在二师兄的哀嚎之中下了车,徒步前行。
而这里的山路条件比澜苍和景迈难走了太多,楚孑粗略估计,这里的山体坡度大概有60°,而且非常崎岖,古言所说的“鹅肠小道”诚不欺我,每走一步都要耗费不小的体力。
李文看二人的样子,还笑着解释,这要不是之前有某位领导来视察,连这种小路可都没有。想要上山,只能瞎走,走丢人是常见的事儿。
走了也不知道多久,李文突然说了一声,到了。
楚孑和二师兄赶忙抬头,只见这附近还是各种翠绿,并不见什么古茶树的痕迹,但随着李文的手指,二人细看,这才发现原来在遮天蔽日的各种乔木之下,以及它们之间,竟然长着一棵棵茶树。
楚孑瞬间就想起来《茶经》中所说的“阳崖阴林”,即在朝阳的山崖处有可以遮盖日光的森林,这便是最适合茶树生长的条件了。
二师兄向来百无禁忌,伸手便从茶树上摘下来了一根嫩芽,细细咀嚼片刻,便道好茶。
楚孑见李文默许,便也有样学样,只见那茶叶嫩芽饱满厚实,咀嚼时有苦涩味但又有回甘,确实是很好的茶叶。
李文又讲,说这里本来叫作“阴功水大茶地”,二师兄忙问为什么叫这么个奇怪的名字,李文便指着前面一道道的小水池,说因为这里经常有赶路的人,所以山民们便从山上的山泉处背了水过来,放在小水池里,给来来往往的路人喝,积攒阴德,所以才叫“阴功水”。
这是一种独属于劳动人民的善良,山路已经这么难走了,但他们依旧会从上面背水下来,给路过的人喝。
至于为什么现在改名为“凤凰窝”了,李文解释,因为要去普洱市参加斗茶比赛,山民们觉得叫阴功水不好听,正好因为这里的孔雀多,便随口起了个凤凰窝的名字报上去。
却没想到这里的茶叶在斗茶比赛中好几次都扒得头筹,拿下了金奖,直接打响了凤凰窝的名气。
当时当地的领导都没听过凤凰窝这地方,还以为是外地哪里来的偷摸来参赛的人呢,打了好几个电话又来实地考察,才知道原来这凤凰窝就是阴功水,还闹出了一些笑话。
楚孑他们又绕着凤凰窝茶园走了走,这里并不大,大约只有50亩,但因为种植在60°的山坡上,显得十分不容易。
而这里和澜苍不同,是人工种植的古茶树,所以品种也很单一,都是纯种的易武种。
楚孑记录下这里的信息后,便和李文与二师兄一道离开了。
之后,他们朝着大山的更深处进发,据李文说,里面还有一片更大的古茶园。
第150章
山路依旧难走,在阴功水大茶地再往上,山路的坡度往往都超过了60°,三人几乎只能手脚并用,十分狼狈的向上蜗行。
饶是他们已经十分注意了,但楚孑和温如玉毕竟不是常走山路的人,二人还是还是摔了好几个大屁蹲。
幸亏山路虽抖,但土壤的腐殖质含量很高,非常松软,因此摔了几跤也并没有受伤,反而成了一个乐子,等到二人的裤子已经沾满了泥土,最后一点顾虑便也没有了,干脆大踏步地向上走去,摔就摔了,速度反而加快了不少。
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李文又说了一声“到了”。
这里就是小平掌。
楚孑环顾四周,只见这里也到处都是茶树,他和温如玉细致观察片刻,发现这里的茶树树龄都在200年以内,更多的都是100年左右的。
而温如玉比楚孑还有敏感一些,环顾片刻便笑了,直道:“这里真是风水宝地啊。”
楚孑不解:“怎么说?”
“你看,”温如玉一乐,“这些茶树的栽种是不是像八卦阵一样?”
楚孑又环顾四周,整体一看,也笑了,“还真是。”
这里的茶树栽种的都很有章法,竟然形成了一个八卦阵图样的地带。
李文解释道:“听说在解放之前,这里有一个王区长特别爱喝茶,坚信小平掌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就把茶树栽种成了这样。”
这里的茶树不仅栽种的非常讲究章法和布局,甚至很多茶树都有修正过的人工痕迹。
楚孑和温如玉爬上了一棵距地面一米左右的古茶树,细细观察,只见它的主干上有明显的人为矮化的痕迹。
所谓矮化,就是将茶树的主干锯掉,大概只保留一米到一米五左右的主干,让茶树从此处开始开散树冠。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古茶树通常都是乔木,可以长到7、8米高,矮化后就只有1-2米左右,方便采摘,也会让它的树冠更大一些。
只不过,对于古茶树的矮化一直众说纷纭。
按照大众的想法,可能觉得古茶树不修剪才是最好的,可以保留原生态的样貌,但其实不然,不论是出于茶树的健康还是商业性来讲,适当的修剪都是应该且必要的。
就像是苹果树、梨树,果农也要经常修剪,才能让果子长得好,避免枝叶互相遮挡,而且也能帮助树木抗风沙雨雪,“延年益寿”。
这里的古茶树虽然经过了一些矮化,但并不过分修剪,也没有过度采集茶叶嫩苗,因此长势喜人。
楚孑和温如玉照例掐了一点嫩叶细细品尝,依旧是苦涩有回甘的好滋味,可见这里的茶树长得极好。
只不过所谓的“风水宝地”,也只能看出来个大概其,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心移栽,以及满地的碎石到底有何作用,是不是风水的一环,楚孑和温如玉就业评判不出来了。
而且这里的古茶树依旧是百年前人工栽植的,算不得野生的古茶树,也让楚孑稍微有些失望。
绕过了小平掌,楚孑他们又走了几个小时,终于翻过了这座看似不可能翻过的山。
到了山顶,只见烟雾缭绕,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前方一马平川的青翠,叫人心旷神怡。
李文适时解说道:“前面就是真的凤凰窝了。”
楚孑和温如玉赶紧到真正的凤凰窝查看,这里的茶园面积很大,比阴功水和小平掌加起来的三倍都要大,视野开阔。
但很可惜,这里的茶树年龄都在几十年,显然是解放之后才栽种下来的。
可就是这样,楚孑也觉得十分了不起。
这里的坡度比阴功水还要大,几乎是70°,别看只高了十度,但70°已经几乎是人能立足的极限了,楚孑和二师兄走着都觉得费劲,足以见得当年人们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栽种这些茶树的艰难和决心了。
逛完这里,他们三人便打道回府了。
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他们下山的时候比上山还要狼狈的多,温如玉更是直接在山坡上打了个滚,吓了楚孑一跳,幸亏这人天生是运气好的,一路避开了各种枝丫和石头,完全没有受伤,还一个劲傻笑,觉得颇有趣味。
三人就在景星住下了,因为第二天还是满满的行程。
一大早,他们便往三康古茶园进发。
但在路上,楚孑被一所学校吸引住了目光。
这里是景星中心小学,本来是一所平平无奇的学校,但竟然在院子里就有几棵参天的古茶树。
李文介绍说,这里是全云省的小学勤工俭学基地。
楚孑十分好奇,小学不是义务教育吗?怎么还能勤工俭学?
李文说道:“虽然小学和初中都是义务教育,但之前有很多家庭也不愿意送孩子来上学,一来是他们住在山上,往返太远了,二来是因为六七岁的孩子已经能帮家里做活了,很多家庭嫌来上学太费时间,就不送了。”
楚孑听完,细想觉得也对。
毕竟还是太穷了,连上学都觉得是奢侈。
“但有了这个勤工俭学基地就不一样了,”李文朝校园后山指去,“那里还有一片小学自己的茶园,到了采茶的季节不光是这些孩子,连他们的家长都会来帮忙干活,这些收入学校除了留下一笔专门运营茶园的必要经费之外,全都回馈给了孩子们。”
“在这里的帮过忙的孩子,每年可以领两套免费的校服,而且没有书本费和学杂费,这样一来,学生们上学的负担就没有了,还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而且学校还会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茶文化的讲述,一箭好几雕,现在全景星已经没有适龄儿童不上学的现象了。”
楚孑和温如玉听完,也是止不住地点头赞叹。
按照常理,可能会觉得让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工作是非常不合适的,但正所谓因地制宜,在景星,用茶园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劳动才是最优的解决办法。
楚孑再一次钦佩景星市政府的眼光和手段。
在小学耽误了一点时间之后,三人加快了脚步,竟然很快就到了一片开阔的古茶园。
这里便是全国有名的三康古茶园了。
在全国性质的普洱茶斗茶比赛中,三康茶园出产的普洱茶屡次获得金奖,说是全国最有名的茶园也不为过。
但出乎楚孑的意料之外,这里并不是很大,树龄也普遍只有六七十年,虽然叫“古”茶园,但处处都是“新”的气息。
不过,李文说了一句话,瞬间抓住了楚孑的全部注意力。
他说:“三康茶园之所以有名,除了科学的管理方式外,最为主导的,其实是茶文化的思想。”
楚孑忙问:“具体是指什么呢?”
李文解释道:“可以大体从两方面来说,一种是茶树的种植文化。”
所谓种植文化,其实是从多年的经验中积累而出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种植方式。
一谈到古茶园,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参天的古茶树,这其实是不对的。
景星是紧邻茶马古道的地方,也是茶马古道上非常重要的驿站,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有各地的茶叶种植信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从中总结出了一套非常科学高效的种茶方式。
他们会将茶树锯断,并在茶树墩上放置一块巨石,这样以来树冠在生长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开散起来,行程巨大的彭冠,一来方便采集,二来也会让枝杈更多,同时提高了产量和生活效率。
这些茶树从小就经过多次整修和调整,一直到长大,自然就比别处要长得好很多,尤其是比那些野蛮生长在山林里的(比如澜苍)产量也高,质量也好。
在此基础上,这里的居民还会给茶树施肥。
用原始思想来看,茶树其实算不得一种作物,很多当地居民和茶树往往是一种共生关系,看天吃饭,哪年收成好、哪年收成不好全看茶树自己长得怎么样。
但景星人不仅会修葺茶树,还会施肥,而且他们经过很多次摸索,知道茶树不能施化肥,否则会影响土壤的酸碱度,还会使得土壤板结化,因此他们施的都是自制的农家肥,这样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的产量,而且会让茶树生长的特别旺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