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by藤萝浠月
藤萝浠月  发于:2023年10月29日

关灯
护眼

但丈夫自诩读书人,不喜欢抛头露面做买卖,用她娘家的钱再加上婆家的一点钱,在府城的大街上买了个铺子。
丈夫的眼光不错,当年买下的铺子越来越赚钱,然而赚来的钱再无一分和她相干。
女人本来就不该有自己的钱,更何况自己娘家一人俱无,周大娘便不深想这件事背后意味着的他们周家其实是被卫家吞吃了干净这个事实。
好在她丈夫还算有些礼义廉耻,嘴上不提心里却知花了周家的钱给他卫家置产,对她一直尊重有加。
曾几何时她也觉得日子能这样过下去,未必会差。
但是丈夫娶了妾,妾生了儿子,等丈夫一死,妾也开始出面理家。
她身为明媒正娶的夫人,反而被人高高架在一旁,到后来妾的儿子更是污蔑她败坏家风,直接从那个家赶了出来。
那一天被县衙的书办赶出来,她知道自己这辈子没什么好活的了,只可惜到死也没有给周家留下血脉。
然而一个少年的音色将她满心的伤悲打散,少年说:“大娘,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
之后,周大娘就跟着小主子来了这里,不想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到这里有了比夫家时还安稳的生活,甚至再次看到小时经常看见的洋芋、落花生。
周大娘从往事中回过神来时,已拔了一片花生棵子,摘出来半篮子的花生果,而后她将绿油油的花生棵扒拉到路边的沟笼上,把拍干净土的土豆子放在花生之上。
她抬头看了看不远处一片甘蔗林似的玉米地,那是少爷从四川带出来的,当地百姓都种在瓦砾处贫瘠处救荒用的。
她小时候吃过这个,爷爷种的,给他们一家当果子吃的。
周大娘正想过去掰两根,她看着早是能吃了,只小主子一直说还不熟,小主子家境富贵,怕是没吃过这样东西。正好今天小主子的父亲和兄弟都在,掰些叫他们尝尝,其实味道并不比苹果梨子差。
摘下来以后晒干了配着米煮粥吃,也很不错。
远处有说笑声响起,周大娘手臂挽着篮子走到路边,半低着头恭迎。
康熙意外的看了这妇人一眼,儿子□□出来的奴才也有比宫里人还像样的一天呢。
苏辰看到周大娘臂弯篮子里的东西,抓一把花生分给阿玛和保成,“我们自己种出来的花生,才从地里刨出来的新鲜花生又甜又脆很好吃。”
康熙接了几个还带着新鲜泥土的花生,后面跟着的梁九功就要上前帮皇上剥开,也被摆摆手赶到一边。
苏辰对周大娘道:“你先去做饭,把花生洗好放在一边,等我们摘了玉米再一起煮。”
周大娘轻轻应了声是,后退到一边才迈步走了。
这些规矩,都是她记忆中家人常做的,因此不用特别学习便像模似样。
康熙到底有些好奇,因为他儿子在宫里的时候就不是一个特别看重规矩的人,在外面能让下人还记着本分就不错了,怎会教的如此规矩?
“爹,那就是我说的玉米地,”苏辰说着往玉米地里走去。
康熙脚步跟上,问道:“你这里找的下人,家世背景可查的清楚?签了身契没有?”
清朝百姓各行各业的人身依附比前代都大幅度减少,长工短工的形式更受欢迎,苏辰对周大娘等人用的就是长工契约。
“背景荣广查过了,”苏辰说道:“我没有让她们签卖身契,长期干活儿人身自由,这种我就觉得挺好的。”
儿子这个小庄园一眼就能望到头儿,又只是种些田间作物,用长工也可。
至于以后怎么安排这些作物,到时再根据作物的安排派遣心腹人员过来吧。
康熙这么想着,把目光放在那片风中拂动叶片的高壮植物上:“那就是一亩至少能产三石的玉米?”
“嗯,”苏辰用力点头,一开始他以为想找到玉米这种高产作物需要跑到北美洲,没想到和小舅在打仗地区闲逛的时候,竟然在有的村庄看见被随意种在屋前屋后,长得那叫一个营养不良的玉米。
他问了当地的百姓,才知道他们种玉米的意识就和种个瓜果一样的,种一片是当做副食。
问这个产量高,为什么不把所有田地都种了玉米饱腹,那老农回答道:“家里哪还有人种啊,几亩地黍粮就让我忙不过来了。这东西不能当税粮,除了自家吃,拿出去没人要的。”
苏辰便意识到,想要推广一种作物,其中的障碍并不仅仅是这个作物有没有出现,高产也不是推动一种作物快速被大家接受的最大动力。
交通不便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就少得可怜,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古代社会最真实的写照。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从吕宋带回番薯并此后几代都致力于推广番薯种植的陈振龙极其后后辈,有多么难能可贵也显而易见了。
没看见土豆子吗?明末的时候都从海外传来了,却一直被禁锢在皇室高门,土豆这种在现代两块钱一斤都嫌贵的东西,此时竟然是只有皇室中人才能品尝到的美味。
多么可悲又多么可笑。
因此当苏辰知道这些,“车厘子”土豆和“车厘子”花生种,他都从握着这两样东西的豪门之家买了过来不少。
其实在皇宫苏辰是吃过花生的,住在山上也吃到过师父给买的花生炒货,对他来说花生从来就没稀罕过。
知道花生在现在的民间都是珍贵物儿,还是在他打听土豆的时候。
本以为多难得的养活百姓做多的两大产物,玉米和土豆,很轻易就被集齐了,苏辰便打算多种多培,之后免费发给百姓们种植。
产量这么大的经济作物,本该因为量大价廉的,却硬生生叫高人一等的贵族们给弄成培育难、产量少的象征身份的东西,真是有够恶心。
苏辰想得有点多了,保成却没想这些,他一点儿都不嫌玉米叶子喇脸,摆手叫他哥和阿玛停在外面,自己就拎着篮子跑进玉米垄里,扑哧扑哧很快掰了一篮子青皮包着的玉米棒。
出来,他举着篮子问道:“哥,这些够吃不够?”
苏辰看到他头上顶着一根玉米须,坏心情一扫而空,笑道:“够了够了,你快出来吧,拿凉水洗洗,不然脸会痒。”
康熙站在地边掰了两棒,掰开青嫩的皮,看到里面排列整齐的黄色玉米粒,就算没有农业常识也知道这是很好的作物。
怪不得儿子说这是个能给他解决大问题的惊喜。
“阿玛,你掰的这个还没熟。”苏辰过来,看到阿玛手里另一只还没有抽条的小穗子,连忙提醒。
康熙已经把这一只小穗子也剥开了,里面是嫩嫩的玉芽之色,他掂了掂小穗子道:“这样嫩的玉芽色才应是玉米,这一只长黄的,老了。”
苏辰:难道这才是玉米名称由来的真相?
他看看阿玛手里的剥开的小穗子,还没有充分沉淀淀粉的一颗颗小玉米呈晶莹的嫩白色,如同羊脂玉,而此时小玉米粒的形状,也和大米很相似。
苏辰有些受到暴击,怪不得之前好几次,周大娘都提醒他玉米能吃了。
原来他们都是在玉米嫩嫩芽的时候就摘下来吃的?
回去一问,周大娘果然点头,指着保成篮子里摘到的几颗嫩穗子道:“这个吃正好,其余的便有些老了。”
苏辰:“那你们就没想过,让这些玉米都长老到不能再老才收吗?”
“那可怎么吃呢?”周大娘笑道:“小穗子收下来晒干,日后下锅也很好吃。”
苏辰更无语了几分,道:“麦子怎么吃的?”
周大娘:“磨面蒸馒头啊,”说着恍然大悟的点头:“主子说把玉米长老了再收,磨成粉吃?”
苏辰:“是啊。这很难想到吗?”
“不难是不难,”周大娘笑道:“可咱们一直都是那么吃的啊,听说还是个洋人教的呢。”
苏辰明白了,洋人那边根本没有石磨。
他们做面包的历史都是从三四百年前才开始的。
现在倒是庆幸周大娘足够听话,没有自作主张在玉米“能吃”的时候都给他摘下来。
苏辰赶忙郑重交代:“周大娘,地里的那些玉米,都等长老了再摘啊。”
周大娘手里揉着一团面,这是一会儿擀面条盖在洋芋炖土豆上的,笑着道:“主子真要等着长老了吃?”
苏辰点头:“是的,我还要留很多种,你跟其他人也说说,别给摘了。”
“主子放心,”周大娘答,“您出去等着,这里热火朝天的,再热着您。”
苏辰这才离开。
坐北朝南的堂屋里,梁九功从辰王的田地里偷来两只圆滚滚的大寒瓜,这时正跟他顶头上司讨巧:“爷,您瞧,不愧是小爷种的寒瓜,比那瓜农专门种的上贡的也不差什么了。”
苏辰走进来,问道:“梁公公,我的瓜地你是怎么找到的?”
梁九功缓缓转过身,一脸谄媚笑容,说道:“王爷,您不知道奴才的鼻子好使着呢。您那瓜田里种着香瓜甜瓜,奴才闻着味就过去了。”
说话的时候,一个侍卫提来一桶清水,梁九功便把他摘的寒瓜、甜瓜都湃在凉水中,嘿嘿笑道:“待会儿啊,奴才切好了瓜给您一块最大的。”
苏辰知道他是故意这么说讨阿玛高兴呢,笑了笑点头。
这就没有下文了?
梁九功在心里道:辰亲王都没有别人会接茬儿,显得都热闹不起来了。以后等宫里的三四五六七八三位阿哥长大,各种各样会讨巧的孩子都有了,也不知辰亲王会不会失色。
康熙脸上带着笑,看起来心情却是很不错。
一方面是儿子从民间给他翻腾出来这么多高产的作物,一方面也是由于梁九功的插科打诨。
苏辰坐下来,康熙就问儿子对于推广这些作物有什么意见。
苏辰看向保成:“阿玛,保成现在也学着办事了,不如让他负责这个?”
保成吃着一条甜瓜,道:“我忙着呢,这个事儿还是哥来办。”
尽管苏辰尽量避免参与这些和朝堂有关的事,却知道他作为一个王爷避不开,可这样明显能收民心的好事,他还是不做的。
苏辰摇头,指了指自己的肩膀:“我可得好好的修养一阵子,作物推广的事情繁杂,还是你来吧。”
保成直言道:“你就是想让我落好。”
苏辰笑道:“你是太子,很大程度上能代表阿玛,这是给阿玛落好。”
康熙点着头,突然觉着有些不对,辰儿这么说,是不是担心他忌惮保成啊?
一时间,康熙心里很不是滋味。
难道自己在辰儿心里,就是一个很不希望儿子优秀、被百官、被百姓认可的阿玛?
苏辰没看出来阿玛的想法,又说道:“阿玛,吃过饭我再带您去看看煤球厂,我卖一个煤球一文钱也赚了很多钱,我想咱们可以将山西打造成一个煤球大省。”
现在煤炭和石油的利用率都低到可以直接忽略,便是让全国人民烧煤球,也不用担心环境污染问题。
可能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以后电能利用被开发出来,发电的时候煤炭资源会紧缺吧哈哈。
苏辰把这里有的一个小煤炉提过来,是他根据现在的士大夫喜欢围炉烹茶给设计的一款,小小的和现有炭炉一般大,有个放小款蜂窝煤的煤芯,比单纯的着炭火力要大的多。
一经推出,便超越苏辰当日的大煤球主推成为爆款。
康熙看着这个放在桌子上小巧的煤炉也挺喜欢,叫儿子给他示范怎么使用。
因苏辰出去了好几天,他在庄园时经常用来温个水热个粥的小炉子早就熄了,既然阿玛要看,他就拿来火折子和一块块的小干柴。
先在炉子里生起火,拿到一边燃着,等吃完西瓜,周大娘端着一大锅土豆炖鸡上来的时候,炉芯底部便成了一层红红的碳了。
小小的蜂窝煤压上,很快就窜腾出火苗来,苏辰放上去一个装满水的小铜壶,也响起来滋滋的水声。
苏辰向阿玛和弟弟介绍道:“只要是别忘了下煤球,这个炉子能一直这么用着,煮水的时候抽开扣门,不用就合起来,也很省呢,一天仅仅需要三个煤球。”
他做的煤球,比现代市场的煤球可耐烧的多,一天三个足够了。
康熙口里嚼着浸满鸡汁香味的绵软土豆,耳里听着儿子对煤球炉的介绍,一直立志想要打造的盛世似乎也在面前有了具体的情景。
家家户户吃得起土豆炖鸡,烧得起如此便利的煤球炉---
正在这时,一股浓郁的奇特香味逼近。
周大娘端着一簸箩煮的熟透的嫩花生和金黄玉米放在桌子上,道:“老爷,小少爷,菜齐了。”
康熙拿起一棒煮好的摘时显老的玉米尝了口,软糯香甜。
再尝那只嫩的没煮的,水水嫩嫩,虽然不如各色果子好吃,却也别具特色了。
苏辰没吐槽水嫩的玉米芽一般都是作为饲料用的,捧着自己的碗,一脸龇牙咧嘴的模样看着他阿玛品尝玉米芽芽。
“你这是什么表情?”
“阿玛,味道怎么样?”
父子俩一同开口,康熙笑道:“都好。辰儿,你也尝尝。”
说着把手里的嫩玉米芽芽从尾部掰下一小节,递给儿子。
苏辰忙摆手:“我不吃这个,”伸手拿了个还烫手的煮玉米,然后连忙掰一半给吃面条吃的就很香的保成递过去。
“来,保成,你也尝尝这个煮玉米。”
接着吃,为了不让你吃饲料,哥仁至义尽了。
保成道:“我自己拿就行了,”这么说着还是把哥给的玉米棒接到手中,然后对阿玛一笑。
康熙看看手里的玉米芽,冷哼:这俩儿子不能要了。
“山西的煤炭之前主要用途无非是炼铁炼钢烧瓷,煤球这一行若是能风行起来,恐怕是不弱于贩盐的一项买卖,这个事交给你办如何?”康熙吃着煮玉米,对苏辰这么说。
苏辰很佩服阿玛的长远眼光,但同时也想叹气,他自己发起的项目太多,怪不得阿玛给他加担子。
保成啃着玉米道:“哥,我有事忙了,这件事我可不管啊。”
苏辰:“这话说的,好像我是多剥削弟弟的哥哥一样。”
康熙就拍板道:“那离开之前,阿玛带你们去见见大同知府,燕平道道台,叫他们好好配合你把煤球做起来。”

第93章 立个威
道台是一个在现代已经消失的部门,它相当于中央朝廷的派出机构,一个省份一般能分有三四个道。
道台基本由中央直派,也只对中央负责。
在某种程度上,道台是朝廷对地方的一个监察机构。
燕平道的道台是康熙九年的进士钱霞,这是个性格平整的人,关于地方的例行折子他都上的中规中矩,皇上不主动问,一般不会主动提出问题。
康熙对他是不大满意的,如果山西省成为煤炭大省,这样一个人是不能很好的协助辰儿的,所以现在只是见见,回去后需要另外物色好的人选。
午饭后休息两个时辰,纳兰容若便已带着大同知府程平和燕平道台钱霞在外等着了。
梁九功出来传,这俩人才低着头跟在后面,到屋里也不知为何就感觉到一种莫名的被威严裹挟的寂静。
钱霞还好些,面圣的机会比程平多,先跪下来行了礼:“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程平虽称得上是从四品官员,见皇上的机会也就当年中进士,以及三年前选授大同府时进宫的那次。
况且他前几天听到皇上在山西省遇刺的消息,跟着总督大人去客栈拜见过,皇上圣怒未消,当时根本没有见他们。
回来了,才觉得要安稳下来了,圣驾又到了大同府。
程平又忐忑又惊惧,以前只羡慕京官们靠近御前,得到皇上青睐的机会比较多,但真面对天颜才知道有些青睐他们这些普通人不要也不是不可以。
“微臣程平,叩见皇上。”这是慢一步跪下来的程平,他的声音里都有几分不太明显的颤抖。
康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地方官员,这些也是当年他亲自过目过的官员,如今竟然很是有些没眼看。
“起来吧。”
康熙点头,叫起二人。
这俩人抬头起,看到坐在左右两边的两个小孩子,又忙着见礼。
梁九功给他们提示:“太子爷,辰亲王。”
“见过辰亲王,”程平的动作顿住一秒,辰亲王,似乎有些熟悉,然后一道霹雳闪过脑海,他想起来了。
三个月前这个少年去知府衙门办几张地契房契。
他的一个师爷给卡了又卡,这少年就当街拦住他的轿子,向他要说法,好像是说师爷敛财无度,收了一层又一层。
他当然是帮亲不帮理,不过程平也觉得那个师爷太过分了,收钱办事,咱们的名声才不能坏了嘛。
回去后他是真把师爷叫过去训了一顿的。
但若是知道当日那个少年就是辰亲王,他们还能短时间内再见,给程平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帮亲不帮理了啊。
见过礼之后,程平简直是强忍着,才没有当着皇上的面跪下来,把曾经欺负过辰亲王的事说出来的。
他心里一直祈祷着王爷能大人有大量,好在上天听到了他的祷告,从头至尾辰亲王都没有向皇上提起。
至于皇上交代的让他们给辰亲王的煤球厂打下手,一百个一万个没问题。
程平一点儿都不敢让人知道,其实他妻子娘家的一个兄弟已经盯上了这个煤球的生意。
以前他还想着叫这煤球厂的主人带带妻弟赚钱,现在,呵呵,都滚一边儿去吧,谁敢抢辰亲王的买卖就是和他程平作对。
在皇上面前,程平跟在钱霞后面,信誓旦旦的表了忠心,终于听到那天籁般的一声:“退下吧。”
对这两个官员的表现,康熙再次表示,没有他的南书房值臣称心。
出去后,程平在心里小心的提着那声欢呼,一步,一步,往外走,但一声“程大人稍等”还是惊雷似的在身后乍起。
“大人,不知道还有什么事吩咐?”程平转头见是一个侍卫,当日前后跟着辰亲王的那个,顿时心里就下起哗啦啦的大雨。
脑海里冒出当初做官之前,老父亲给他的那句话:“好好当官,别看不起小老百姓,别做坏事,因为你得罪过的人,总有一天会把曾经的那些都返回来的。”
程平当时嗤之以鼻,现在却只想回去给老父亲结结实实叩三个头,悔不当初啊。
荣广看他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道:“辰亲王有事单独吩咐你,过去吧。”
看着这高大侍卫让出来一条路,程平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去。
小路尽头是一株海棠树,不是花期,海棠树上密密匝匝的都是青绿的叶子,辰亲王就坐在树下的椅子上。
说实话,这架势一点都没有王爷的威仪。
“下官叩见王爷,”程平在三步外麻溜的跪下。
苏辰看他这样子,怪不得刚才保成都看出来问这官是不是得罪过他呢,不过心理素质不好还有些贪,比心理素质超好的官员要可靠许多。
因为他们即便贪,也不敢大贪。
胆子在那儿搁着呢。
至于跟清朝找一个清廉到一丝一毫都不贪的,苏辰根本不做那个童话梦,他咳了咳说道:“程大人,你那天对我不敬的事,我按你不知者不罪,不会告诉我阿玛的。”
根本不提他纵容师爷吃拿卡要这样的事,因为现在的官场就是这样,想拿一个官员的贪治他的罪,除非对方是个和珅一样的巨贪。
否则充其量也就是被革职赶回家去,到家人照样做一方名望乡绅,但是若说他对一个亲王不敬,那后果可要严重的多。
果然听了辰亲王的话,程平额头上的汗珠子一层一层往外冒。
苏辰道:“不过煤球的事你能给我好好办,以后我保证不跟我阿玛说你坏话。”
程平:您哪是不要说坏话的样子,您是捏着下官的小辫子不撒手了。
要一刀子给个快的,或打或罢官都不会让人这么难受。
“下官不敢不好好办,”程平再次垂下额头,“王爷放心,如同任师爷那样的事,绝对不会再发生在您的事上。”
赚多少,咱都给到您兜儿里。
苏辰想说在山西发展的煤球产业,是朝廷的不是他的。
但要开口才觉得无力,解释再多,恐怕都会让人觉得这是冠冕堂皇的说法。
程平不听上面表态,小心翼翼的抬头:这总不能是让他在搁别处能扯上关系的都搜刮一层吧。
苏辰看见程平这您还有哪儿不满意的神色,很想朝天翻个白眼,但也得点头,说道:“给我办事只有一个要求,不要剥夺平民百姓的利益,知道吗?”
程平有一瞬没反应过来,您是不是要说不能剥夺您的利益啊?
苏辰再次道:“明白?”
程平忙点头:“明白明白,王爷仁慈,下官一定晓谕大同府上上下下。”
苏辰头疼,说道:“不是我仁慈,是我阿玛仁慈。”
程平觉得辰亲王比较难伺候,以后的差事肯定会很难当。
不想王爷接下来只说把之后发现的煤矿都记挂到朝廷科技发展观名下,摆摆手就让他下去了。
“具体的方案,等我回宫后整理整理再让人送来。”
程平后退着足有三米远,才转身离开。
保成从海棠树遮挡着的窗户里跳出来,笑道:“哥,他是不是叫你吓怕了?”
苏辰摇摇头:“是他们想的太多了而已。保成,以后表示要给你办事的官员,你都不要太过倚仗,尤其是索额图二姥爷那样的。说起来,这两年他打着你的名义又拉拢了不少人吧。”
保成和他哥挤在不算宽大的椅子上,双腿抻直那么瘫坐着,道:“还有明珠,他们俩现在都结成党派了。”
苏辰道:“这是必然的,我早就看出来明珠这人了,特别会揣摩阿玛的心思不说,越爬越高之后跟索额图争了这么多年,现在想压索额图一头了。”
“不然他们叶赫那拉跟乌拉那拉又扯什么亲戚?”保成说着都想笑,“哥,你不知道你不在的这两年,可给大阿哥表现成什么样儿了。”
苏辰笑道:“保清其实不坏。”
“嗤,他不坏,心不小,也不看看他额娘,包衣出身,顶了天阿玛只会给他额娘一个妃位。”保成一脸看不上的样子,“他自己呢,没有那个大哥的范儿,偏要充,现在宫里的弟弟们都只知道他一个大哥。”
“原来是在给我鸣不平,”苏辰笑道,拍拍他的肩膀:“弟弟们长大就不好管了,他愿意当大哥就当呗。”
“不行,”保成坚持,“你才是大哥。哥,你回宫之后可要好好的立一立威。”
他只说还不算,又跟小时候似的晃着苏辰的肩膀要糖吃那般撒娇。
苏辰最受不住这个,笑着道:“好,好,哥回去了就大大的立一场威。”
保成对他哥的立威充满了期待,得让宫里的那些个弟弟们,知道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大哥了。
根本不是保清那个莽夫,是他哥,他那清雅出尘如谪仙的亲哥!

第94章 小可爱
两天后圣驾抵京,同时抵达京城的还有关于今年夏季黄河汛情的奏报:黄河在宿迁塞住了,萧家渡差点决堤。
奏事房拣上来的弹劾靳辅的折子堆了半个御案,康熙捡了几本,上奏弹劾的全是索额图一党的,因明珠保举过靳辅,他们这是想利用靳辅打击明珠呢。
在明珠还保留着他为官的底线下,康熙不打算动他,再一个靳辅是朝中难得能办实事的臣子,也是他打算要保的。
虽然在康熙心中,对于靳辅花费几年的时间、财力、物力也没能把黄河安住,还是有着几分不满的。
苏辰一回宫就去了昭仁殿,复康等人正在院子里剪花扫地。
他们把以前洒扫太监宫女的活儿都干了。
只不过主子不在,干什么也觉得没劲,在殿内伺候还是在外面伺候,都没什么差别呢。
复康想说把屋子里剩下的新鲜肉切成条给太子爷那里的小锦送去,因为主子不在,这些照常发过来的份例能换成钱存着的他们都换成钱了,实在不方便换的鲜肉就喂给小锦。
另外主子当初在鹰房还有一只比较喜欢的海东青,小锦吃不完的都给了那只海东青,两年下来,海东青跟昭仁殿的人处的可好了。
等主子回来秋狩的时候就有捡猎物的了。
一抬头看见主子一手提个小包袱从外面进来,复康第一时间揉揉眼睛,而后惊喜不已,喊了声:“王爷。”
这一声王爷把其他人都喊醒了。
苏辰眼前很快跪下去一片,两年不见,复康还是老样子,连山和归宁都有些长高了,至于宫女们,只有秋萍秋焉在,其余的还在粉饼厂做活儿。
一群人簇拥着苏辰到屋里,复康絮絮叨叨说着宫里这两年发生的大事,归宁去沏茶,连山去御膳房拿好吃的点心,秋萍帮着换衣裳,秋焉转身到内室拿来两年间宫内针线房依旧应时给王爷送来的衣服。
长时间不过这种连手指头都不用动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苏辰觉得还挺舒服的。
焕然一新后,他躺在软榻上叹了口气,这才是真正的躺平生活啊。
伸手摸了颗新鲜大樱桃,咬在嘴里满□□汁。据说这还是他当年带回来种在御花园的那株结的,一直在宫内培育高产稻麦的寇洪十分精心的给照顾着。
一颗颗大樱桃结到李子大,底部是粉白的,顶尖儿红到滴珠,啊呜一口下去,甜香又多汁,堪称无上美味。
苏辰一颗一颗吃得正香,换身衣服的保成过来了,复康把另一只躺椅放到对面,保成转身躺下来,也伸手拿着白瓷盘上的红樱桃吃。
“哥,一会儿保清就带着人来了,”但他吃也吃的不专心,眨眨眼睛道:“你想好怎么给他们下马威没有?”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