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偶像之死》之前,赵旸的经纪公司有意让他走流量路线,可现在,经纪公司的理念多少发生了变化———流量路线固然可以获得足够多的收益,但流量演员的职业生涯偏短,拍着拍着可能就没有了声音。
而经过《偶像之死》,赵旸开辟了自己在电影圈的新路线。
当初公司是奔着蹭票房才把他送来《偶像之死》剧组的,但蹭着蹭着,他自己真把握了一点拍戏的窍门。
有人认为流量路线和电影演员路线可以兼得,但这很难,演员自身必须做出抉择,顾熠虽然属于有流量的电影演员,但他的流量并非来源于偶像剧,他没有必须要做的选择。
李煦也差不多。
他长得很不错,又是科班出身,公司签了他,又觉得不给他走流量路线有点浪费。
“不如先练练演技,找合适的剧本演,不管是偶像剧还是电影,合适了就接,到时候你自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李煦叹了口气,“顾老师没理解我的烦恼。”
“因为他自己没有那种烦恼。”赵旸也跟着叹了口气。
说他们被顾熠带飞也没错。
两人之所以叹气,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虽然他们的前途要比曾经更光芒灿烂,但他们几乎不可能达到顾熠这样的高度。
《偶像之死》上映前,他们对此还没有这么清晰的认知,但现在却有了。
“好羡慕。”
被两人羡慕着的顾熠,此刻正抓紧时间修改ppt———为了维持自己在学弟学妹们面前的美好形象。
当然,也不能丢了导师的面子。
顾熠身上的京大标签并不是很深。
他考入京大已经好几年,自那以后,除非是在学校里被拍到,他很少主动提及自己是京大在校生的事。
粉顾熠晚一些的粉丝,主动去查询他的百科的话,才会忽然意识到顾熠在京大读了书。
但顾熠的确是京大最具知名度的学子之一。
顾熠不爱提学校的理由是———他的名气并非是作为京大生创造的,甚至可以说,和学长学姐们相比,他在学术上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成绩。
不过分享会不止顾熠做过,他的学姐学长们也会做,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论文苦难协会同盟,互相分享彼此的经验,对今后写论文也有帮助。
顾熠是决定去做就会一丝不苟完成的性子。
他想的是,这个交流他们本专业的研究生互相听听也就行了,他们化院也没有太多研究生。
结果……等他坐下来之后,顾熠发现,分享会居然占用了一间大教室,教室里满满当当都是人,朱教授和另外几位顾熠熟悉的教授正面带笑容朝他看着。
顾熠:“?”
情况有哪里不对劲?
他用眼神示意自家导师———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自己只是发了一篇《Angew》而已,没发《JACS》,更没有上《Nature》。
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
朱教授看到了顾熠的目光,却只冲他轻轻一笑。
顾熠的研究虽然只上了《Angew》,却引起了朱教授熟悉的几位海外学者的关注,朱教授是论文的通讯作者,那些海外学者就先和他联系上了。
顾熠发这个领域相关论文的时候,朱教授并没有想到那么深,可经对方一点拨,朱教授发现,顾熠这篇论文的实际意义要更强。
甚至已经有海外同行针对顾熠的研究开展探讨。
不过顾熠本人的精力都在娱乐圈事业上,他还没有意识到学界对他的研究的关注。
所以才有了这次的探讨会。
京大的化学在国内的排名的确不低,但同样面临着来自其他高校的竞争,朱教授让顾熠深耕于他目前的研究,然而,他重新把顾熠的研究方向梳理一遍后,发现这个领域可研究的东西有许多。
其他人也完全可以从他的研究中学到一些经验。
对顾熠而言,眼前的场景可谓十分可怕,看阵仗就像他大四那年的毕业答辩,他甚至怀疑,自己研究生答辩的阵容也不过如此了。
好在他一路跟进实验,论文也是由自己写的,所以论文的具体细节他都可以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顾熠本人虽然长着一张非学者的脸,日常在学校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在学术上,他给导师朱教授的印象却是谨慎又稳重。
或许因为他对学术本身没有太多野望,反倒显得更踏实一些,因为顾熠不是带有目的的,他纯粹是想得出一个成功的结论,去达成一个实验结果。
顾熠的PPT做了很多张,当初做实验的细节他都拍照留下了,他一张一张去讲,也给听他讲述的其他人留足拍照的时间。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向的?”一位教授提问道。
“这其实是出于偶然,灵感来自我老师三年前完成的一个项目,当时我只有一个概念,真正执行是在去年。”
面对自己的同学和老师,顾熠远没有作为Crown一员或者作为演员顾熠的从容,因为他身边有太多天赋很强的人,也有那种本可以利用学术成就去获得金钱与利益,却一门心思为了化学本身而努力的人。
和这些人相比,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根本不值一提。
他在化学上投入的时间也并不多。
分享会结束后,教授们每人都问了顾熠两三个问题,在场的化院生们也把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顾熠一一解释。
等分享会结束,教室里明明开着空调,顾熠却觉得出了一身冷汗,比等《偶像之死》的票房成绩压力还要大。
但看朱教授的表情,顾熠明白,自己这一回应该是过关了。
“你之后的研究还要继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和我说。”
“麻烦您了。”
朱教授笑道:“你也不用太紧张,以后还有很多分享的机会。”
朱教授其实不太会责怪顾熠没有经常待在学校,事实上,并非所有研究生都常年泡在学校,对于有天赋的学者而言,一些新发现常常是出于偶然,当然,天赋本身也是由积累和对学科的敏感度构成的。
顾熠就是他心目中有天赋的那类学生。
研究生能发《Angew》已经相当了不起了,不管顾熠今后想继续读博还是去科研院所,一篇《Angew》完全可以作为敲门砖。
不出意外地,顾熠再次成为京大BBS的热门人物。
今年夏天,BBS上出现他名字的频率不低,毕竟《偶像之死》正在上映中,BBS上有不少影评和对电影票房的预测。
但这一回,登上热门的是化院官网对他的报道。
“帅比是不是太牛逼了点?一篇《Angew》啊?这个人要不要这么轻描淡写。”
“毕竟是一部电影赚N个小目标的人,金钱都是粪土了,区区《Angew》,又怎么会在他心里掀起任何波澜?”
“化院出公告的时候,本人内心不屑一顾,那个不知知网不也是咱们校友吗?帅比他本科是正经考进去的没错,可你一边拍电影一边发《Angew》,这是糊弄谁啊?”
“提醒一句,不知博士已经不是咱们校友了,请尊称他一声X本科。”
“结果……现场去听分享会的人真的跪了,讲真,人家研究比我深。”
“呵,疯狂报复,先买十张《机战风暴》的电影票,和各位被帅比伤到的坛友一起去看。”
于是在京大论坛上,虚假的学术竞争=在研究和论文上赢过对手,真实的学术竞争=买对手的对手主演的电影看。
对自己登上化院官网的事,顾熠内心有一点小骄傲。
虽然他不是第一次上官网了,但……作为一个正经的化院学生,他第一次靠化学研究上了官网。
以前上官网都是因为和化学毫无关联的事。
“顾老师牛逼!!”
“如果篇幅更大一点,更能体现我们顾老师的伟大气质。”
当顾熠把豆腐块大小的版面截图发群里的时候,队友们的态度比他想象中更加敷衍。
确实,他占据的版面并不大,但这已经是他在京大读书的第N年,终于在学业上有了那么一点小成绩,这难道不让人感动吗?
“哇哦,好感动。”
“真的好了不起哦!”
“既然你这么感动,不如回来请我吃火锅。”
顾熠丢了一个猫咪挥拳的表情包给杨艇,这人还惦记着吃火锅,明明上回刚吃完嘴上就长了个大包。
在京大,顾熠和朱教授讨论了一下后续的研究方向,究竟该怎么去研究,顾熠心里有数,但朱教授比他更敏锐,总能直截了当地挖到顾熠研究中的问题,告诉他下一步应该继续怎么办。
这样的导师能帮他少走很多弯路。
对自己的研究,顾熠并不觉得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可朱教授的沉着冷静却让他有了更多信心。
“化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朱教授笑道,“你可是演过《一枚信笺》的人。”
“老师,您也看网文?”
“《一枚信笺》上映之后,咱们院的报名人数比前一届和后一届都多,化学发展的过程中,的确有很多沈遥这样的人,实验完成之前,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定会成功。”
再过不久就要进组拍《亡国之君》,顾熠格外珍惜在学校里的机会,他几乎争分夺秒般和朱教授交流,浑然不知自己又一次上了热搜。
学术界有什么成果,媒体多少是要报道一下的。
京大化院这边,朱教授是成名已久的学者,他的动向一向是业内关注的焦点,这次顾熠发了一篇《Angew》,也算是朱教授的课题组出的成绩。
“近日,京大化院朱文教授课题组在《Angew》发表论文……化院研究生顾熠为第一作者,朱文教授为通讯作者……”
“针对此次研究的成果,顾熠在化院进行了分享,在分享会上……”
正规媒体与科研媒体的报道一向少人问津,报道发出去之后,除了业界的同行,并没有太多人关注这一则消息。
但报道恰好发了一张分享会的照片,虽然清晰度不够高,是在后排学生的角度拍的,顾熠身后又有投影仪幕布,便显得他整个人特别黑。
可就算这张失真的照片,他的帅气依然是能够看出来的。
于是在自媒体和一些短视频号笔下,他的分享会就成了———
《惊!京大高颜值研究生发现新成果,疑影响化学行业发展!》
《京大帅气研究生网上走红!》
《京大校草发表重量级论文!》
自媒体用震惊体用惯了,网友们更是对「高颜值」这三个字ptsd了,不用看都知道这三个字真实的含金量究竟有多低。
“我倒要看看颜值有多高。”
一点开文章,真就……挺高。
何况文章原链接是京大化院官网,那就意味着,京大确实有这么一场分享会,也有一个长得不错的研究生。
自媒体一炒作,京大化院出了个帅比研究生的事自然被越来越多人知道了。
于是……
“这人不是顾熠吗?”
“是谁把顾老师的脸挪过去了吗?京大化院研究生顾熠……卧槽,是顾老师本人!!”
“快去翻官网链接。”
在涉及顾熠的事情上,粉丝们的行动力可谓相当迅速,很快就翻到了化院官网的原文。
这次粉丝们百分百确定,不是P图,不是AI换人,那个化院研究生顾熠就是顾熠本人。
顾熠对自己在京大读研这事其实挺低调,到了研究生阶段,他的同学们忙碌于学业,也很少会在网上发和他有关的消息。
不少人都和顾熠认识五六年了,顾熠又不是纸币,看多了也就免疫了。
“首先,我就像一个文盲一样,根本不知道他写了什么文章。”
“貌似这个杂志是化学方面蛮厉害的一区期刊,top级别的。”
“《Angew》?”
“作为一个真情实感的顾熠推,被研究生论文逼疯了的我表示,现在我已经没有爱了。”
“没有人会对卷王有爱!!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到底他是爱豆还是我是爱豆啊!”
#爱豆过于牛逼,显得本人过于不学无术#
第190章 190 新消息
顾熠自然也有学化学的粉丝,具体怎么去表述这篇论文的厉害之处,只需要搜索期刊名称就足够了。
“其实压根不需要我科普,顾老师牛逼这事不是早就知道了吗?”
粉丝们转念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一般偶像能考省第二吗?能进京大吗?
顾熠在娱乐圈的实绩越累越高,不代表他的学霸本质会消失。
“一边在暑期档赚够20亿票房,一边还能发《Angew》,啊,顾老师,来给我写论文吧?”
“写论文+1。”
“本考公党表示,顾老师已经很久没讲公考题了,不如重开一期直播吧,之前的视频我都听腻了。”
“发专也行,忽然发现顾老师是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只是他这个大师不是娱乐圈标准的大师。”
顾熠从来没有想过去营销自己的分享会,分享会上大多是他的师长,是他的同学,属于顾熠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是自己积攒人气、打造人设的工具。
正如Crown从不营销彼此之间的友情。
在娱乐圈里,友情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不是营销就会有的东西。
可这条消息不仅上了热搜,还因为几位网友声称参考论文后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而进一步爆了。
当然,也有自称学界人士的网友对顾熠的研究不屑一顾,说顾熠是在哗众取宠。
“不哗众取宠的人麻烦上个《JACS》和《Nature》看看,《Angew》都是哗众取宠了,那票房10亿扑街好像也可以接受了。”
“虽然但是,《偶像之死》票房已经20亿了。”
多数粉丝虽然不明白顾熠在学术上的成本,可看着其他人吹顾熠,他们也会产生与有荣焉的感觉。
至于说顾熠哗众取宠的……这样的哗众取宠完全可以多来一百次,粉丝看着很爽。
“既希望顾老师在化学上做出成绩,又希望他票房大爆拿遍大奖,还想看Crown火爆全球,我是不是太贪心了?”
“+1,但我觉得这不是我的错,完全是顾老师先给了我希望。”
“+1+1+1。”
顾熠的粉丝几乎不需要和其他明星的粉丝争论顾熠的实绩,可偶尔需要battle的时候,他们会很忙碌———实绩太多,抄都抄不完。
每次放实绩的时候,粉丝们都在犹豫要不要把京大学子这一项加进去,但仔细想想,这并不属于娱乐圈的实绩,加进去未免有些太欺负人了。
小说主角不过如此。
Crown暂停一年,顾熠全身心投入学业的时候,粉丝们担心过这会影响他的事业。
但这次的分享会却让粉丝们的虚荣心满足到了极致———有种顾熠的逼格已经超越了娱乐圈的感觉。
除了会让粉丝感到自卑外,一切都是完美的。
#你追的星能上京大,你为什么不能#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追星路上的唯一阻碍。
《偶像之死》的票房最终落在21亿这个数字上。
虽然没能成为暑期档的票房冠军,但在仅有顾熠一位知名演员支撑的情况下,这样的票房成绩可谓相当亮眼。
粉丝们觉得,如果《偶像之死》有一个好点的结尾,票房成绩必然能更出色一些。
在顾熠参演的电影里,《偶像之死》的票房依旧是倒数第二,仅超过了《山花》,不过《山花》让顾熠拿到了云星奖影帝和AL电影节的影帝,票房回报胜过《偶像之死》,属于顾熠演员生涯中性价比最高的一部电影。
因为顾熠有《星际觉醒》这样60亿体量的大片在手,显得《偶像之死》票房略低了一些,但翻看国内电影票房排行榜的总数据就能知道,在目前,《偶像之死》的总票房排名第30位,这其中也涵盖了海外大片的数据。
《山花》的排名则在第79位,也在前百之列。
“顾老师和扑这个词没有缘分。”
“好强!真的,票房前一百一共5页,一页20部,基本每一页都有顾老师的名字,《星际觉醒》《杀机》和《一枚信笺》都在第一页,你们都不知道身为粉丝的我究竟有多激动!”
《山花》上映之后,顾熠已经是公认的导演职业生涯助推器。
《星际觉醒》让许隽顶尖导演的位置无法撼动。
《山花》和《偶像之死》则成就了唐懋和姜游两位导演,至少和顾熠合作前,这两位导演在业内是没有很强的存在感的,但现在,两位导演接剧本接到手软,合作的演员都是圈内一线,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这一切完全归功于顾熠显然并不科学,但毫无疑问,在娱乐圈这种迷信的地方,顾熠这种能带动票房的演员更受欢迎。
甚至有人觉得,他身上确实带着那么点好运。
不然怎么解释《偶像之死》的票房,怎么解释他的云星奖影帝和AL影帝?
就算顾熠现在选择躺平,电影史上也必然会留下他的姓名。
顾熠自然没有选择躺平,他不认为自己是卷王,但在绝大多数粉丝心里,他是卷王中的卷王。
粉丝们甚至觉得,他已经卷到粉丝跟不上的程度了。
「八卦洲」论坛曾有一条知名的粉丝提问,问如何做到离顾熠更近一些,点赞最多的一个答案是——「考上京大」。
考上京大→进入化院→进入朱教授门下。
“可以近距离全天候接触顾老师,这是最简单最快速的步骤。”
粉丝们:“……”
这和白说有任何区别吗?
然而,在「八卦洲」论坛的历史上,的确有一位粉丝晒出了京大化院的录取通知书,这位粉丝开了一个长期帖,让人见证了她在化院的心路历程。
“哇!我要当顾老师的学妹了!!”
“化学学起来确实有点难。”
“为毕业论文崩溃到头秃!”
“脱粉了脱粉了,啊啊啊啊,为什么顾老师的毕业论文写得那么好,我只是渣渣中的渣渣,我不配,我恨,我嫉妒!”
“任何人,只要泡在实验室里,都是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好想当一只草履虫。”
“追星有害。”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心路历程着实叫人畏惧。
粉丝们得出结论,要想健康追星,离自己的偶像越远越好,这不仅适用于顾熠这样的卷王,也适用于其他所有娱乐圈明星。
《亡国之君》剧组的召唤很急,剧组给顾熠发通知的时候,顾熠还在京大整理实验数据,那边催得急,他还是硬拖了两天,把实验处理好了才出发。
“《孤独学神》剧组还是要我演?”
孙有明的电话打进来的时候,顾熠正在去《亡国之君》剧组的路上,《亡国之君》和《孤独学神》基本是同一时间找的他,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顾熠没想到对方剧组到现在还没有定下角色。
“剧组那边说愿意等。”
“有什么内幕吗,孙导?”
孙有明对顾熠细细道来,《孤独学神》那边没请到顾熠,自然要找一个合适的男演员,但放眼整个娱乐圈,年轻的、能扛起票房大旗的男演员几乎没有,除此之外,电影对演技的要求更高,剧组挑来挑去还是觉得顾熠更合适。
除此之外,《孤独学神》毕竟有「学神」两个字,最近顾熠登论文的事上了热搜,他本人又是京大本硕连读,至少是符合普通人对于学霸的定义的。
换了别的男演员,别的不说,人往那儿一站,看着就没有顾熠脑袋聪明。
《孤独学神》剧组左思右想,还是想请顾熠来演这个角色。
其实《孤独学神》的剧本很不错,不然顾熠也不会在它和《亡国之君》之间做抉择,这种纯学霸题材顾熠还没有演过,沈遥也是学霸,但电影里家国情怀的元素更多一些,除此之外,《孤独学神》是校园片,和《一枚信笺》也不完全相同。
“那我……试试?”
“你看档期能不能排开,还有,别让自己太累。”孙有明道,“我年轻时候比你还拼,现在体力和精力完全跟不上了。”
顾熠笑道:“现在拼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养老。”
“你这话说出去谁信?”
和顾熠认识久了,孙有明很了解顾熠的性格,对方太过认真,他愿意做拍戏这件事,就会好好琢磨角色。
当演员这件事逐渐成为他的习惯,以后会说不拍就不拍吗?
放在别人身上孙有明不敢肯定,可放在顾熠身上,孙有明觉得,对方绝对会继续拍下去的。
不过也就是顾熠这份认真,才让《孤独学神》剧组愿意等他。
但这个角色确实适合顾熠。
当初拍《一枚信笺》的时候顾熠还没考上京大,但他整个人已经和沈遥很贴合了,到现在,沈遥依然被认为是最好的网文改编角色,顾熠和角色之间也算是互相成就。
所以孙有明很理解《孤独学神》剧组的选择。
角色有说服力是很重要的。
何况顾熠现在的票房号召力不必说,《偶像之死》这样的阵容都能拿下21亿票房,《孤独学神》剧组只要用心去拍,把剧本里的爽文元素拍好,票房超过《偶像之死》恐怕不难。
顾熠走得越远,孙有明越高兴。
顾熠这边刚表露出接《孤独学神》的意向,剧组上下就仿佛吃了颗定心丸一般。
仔细想想,顾熠的档期也不算难等。
对方当初是在《亡国之君》和《孤独学神》之间选了前者,但仔细想想,只要是一个正常的演员,谁对聂树生+一众老戏骨的搭配不心动?
至少顾熠没有嫌《孤独学神》阵容一般,也不觉得剧本配不上他云星奖影帝的身份。
“幸亏他只挑角色,不挑阵容和番位。”
原本《孤独学神》的第一选择就是顾熠,顾熠没接,剧组只能退而求其次,可最近京大分享会的消息在网上太火,片方那边收到了不少粉丝的推荐,几乎所有人都说顾熠来演最合适。
片方:“……”
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为电影找一个合适的主角并不容易,《孤独学神》剧组也有着票房上的野望。
制片人、导演和编剧为了选角的事伤透脑筋,几个人坐在一块把娱乐圈里的年轻演员盘了一遍。
什么叫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放在选角这件事上同样适用。
顾熠推了角色,他们却怎么看顾熠怎么合适,回头找了别的演员来演,不管是形象上还是演技上,只要稍微有点不如意,他们恐怕就得想当初怎么没找顾熠。
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倒不如继续追顾熠。
第191章 191 水平线以上
不久之后,顾熠从自己另一位熟人口中听到了《孤独学神》相关的消息。
——李煦照旧在《孤独学神》里接了一个角色。
“顾老师,请多关照啊。”
顾熠明明听说对方在拍一部电视剧的。
“这部电视剧拍摄周期短。”李煦语气平淡,顾熠却能听出来,他最近心情比《偶像之死》刚上映那会差了不少。
《偶像之死》刚上的时候,李煦被王轩恒粉丝曝了不少素人时期的照片,但他本身是从群演走过来的,还有一手P图的好本事,他的「黑料」越多,粉丝反而也更多了。
“怎么了?”顾熠多问了一句。
李煦只说没什么。
顾熠估计,应该和他接的那部电视剧有关系。
顾熠去网上搜了李煦的名字,果然有不少和那部剧有关的消息,只是相比李煦这个男一号,男二男三的营销更多,李煦的戏份已经拍完了,男二却依旧留在剧组里。
对演员来说,遇上这种事确实无奈,李煦也不是那种爱和人争的性格,之前接章子维这个角色就让他遭受了不少骂名,新剧他只想低调拍完,谁知还不能逃过。
赵旸后来安慰他,说他注定走腥风血雨的路线,都不用他去争流量,流量自动跑到他哪里去。
李煦:“怀疑你在骂我。”
他觉得心情郁闷,所以《孤独学神》一发来邀请,他立刻接了下来。
别的不说,和顾熠合作很安逸,他这样的大牌在剧组里都老老实实听导演的话,其他演员自然不敢造次。
《亡国之君》的拍摄地在西北影视基地,和《一枚信笺》同一个地方,国内拍大场面镜头基本都在这里,《山花》这种纯实景的和《星际觉醒》这种纯靠自己搭建的是例外。
一众演员里,顾熠到得最晚,他人刚到剧组,就见一个人朝他冲过来,勾住他肩膀:“顾熠,你终于来了。”
顾熠还是第一次看到严锡泽的古装造型,很稀奇,他不由多看了两眼。
严锡泽应该刚上完妆不久,眉毛胡子都贴了,戏服也换了,光看戏服,顾熠大概就能猜到他演什么角色。
聂树生这部电影走正剧路线,基本遵循历史,当然,其中也涵盖一部分改编的内容,在历史上,官服和官位是对应的,严锡泽既然穿了这身官服,必然就演了这个角色。
“你眼睛怎么这么刁?”严锡泽表情严肃地盯着顾熠,“是不是背着我偷偷进步去了?”
“被你发现了,真不好意思。”顾熠微微一笑。
刚进剧组,顾熠就见到了不少熟面孔。
聂树生导演自不必说,年过七旬依旧奋战在电影圈的第一线,而《亡国之君》的阵容之所以能够搭建起来,完全靠聂树生这个名字。
聂树生性子平和,不过分热情,也不过分严苛,他个头不高,穿着布鞋在剧组里走来走去,看着就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小老头。
而其他演员……顾熠虽然没有合作过,却都不陌生。
杜讷言,和顾熠入围过同一届云星奖,是《一枚信笺》入围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