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觉醒》国内票房大爆后,也在海外市场上映过一段时间,在顾熠拿下AL影帝的欧洲,《星际觉醒》的票房数据相当亮眼,但在北美,大概是《星际觉醒》让好莱坞感受到了威胁,《星际觉醒》并没有获得太多排片。
尼古拉斯是好莱坞为数不多看过《星际觉醒》的演员之一,他一直对科幻题材很感兴趣,才接下了这部《机动风暴》。
就这样,在两个剧组的默契之下,顾熠去电影院看了《机动风暴》。
在他看来,这的确是一部合格线以上的科幻电影,但不如《星际觉醒》。
这让他有种自豪感。
当初许隽竭尽全力要拍《星际觉醒》,大概就是期待着有这么一天。
对顾熠来说,能出演这部电影也是他演员生涯里一件骄傲的事情。
对待新上映的电影,影迷们总是很谨慎,要等其他人的反馈出炉再决定看不看。
但也有一些影迷勇于探索,包括一些影评人,他们需要在影迷之前看到电影,进而给出客观的评判。
当然,对于另外一些影评人而言,他们不需要客观的评判。
曾华就是其中之一。
曾华本人是演艺圈的无名氏,在影评人圈,他却让人印象深刻,人称「被顾熠踩着爬上来的男人」。
他在顾熠的第一部电影《一枚信笺》就和对方结下梁子,进而走上了孜孜不倦唱衰顾熠的道路。
当然,黑《一枚信笺》纯粹是利益使然,当初收了岁月影视营销费的可不止他一个博主,但之后,黑顾熠的每一部电影让他品尝到了流量的滋味。
曾华进电影院的目的,就是找《偶像之死》的缺点。
当然,他进电影院是全副武装,唯恐被顾熠的粉丝认出身份,虽然顾熠粉丝未必有这样的想法,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他只有当百万粉博主的时候嘴比较硬。
曾华发现,观影厅里的观众人数不少。
因为《偶像之死》和《机动风暴》两个剧组选择了和谐的宣传方式,没有拼到你死我活,所以排片上,两部电影也比较均匀,《机动风暴》占据了Imax厅,但《偶像之死》的放映时间对观众很友好。
电影剧情曾华提前了解过,大概就是一个偶像堕落之后死去的故事。
他一直坚信,这种故事属于编剧的无病呻吟,根本没有拍的意义,带着这种恶感,顾熠扮演的乔澳初出场时,曾华挑出的第一个刺是———这脸是不是太好看了点?
电影追求真实的质感,不像电视剧,修图修到失真。
然而,其他角色出现之后,他意识到,顾熠本人其实就长这样。
他之前演《山花》和《星际觉醒》,人物的妆容造型都很朴素,可乔澳这个角色则不同,他本身就是偶像,好看是应该的。
果然,观影厅内响起一片吸气声。
曾华:“……”
这个看脸的世界真让人无语。
但也是因为顾熠这张脸,他找到了《偶像之死》剧情的不合理之处———经纪公司的老板是不是傻子?这张脸不捧,他究竟想捧谁?
曾华虽然天天黑顾熠,但对于大银幕小屏幕上充斥着的歪瓜裂枣,他也很痛恨。
观众老爷是没付钱吗?只配天天看丑人?
普通长相的演员,只要演技合格倒也可以接受,但有些演员,没演技也就算了,那脸横七竖八的,细看是一种残忍。
但李煦扮演的章子维有些超乎他的意料———娱乐圈题材的作品里,演员去扮演演员,扮演偶像,都很难让观众有代入感。
但不管是顾熠扮演的乔澳,还是李煦扮演的章子维,两人的唱跳都很出色,那份为了出道而拼搏的意志,恰恰是偶像带给人的感觉。
顾熠有当偶像的经验倒也罢,李煦却是一个纯粹的新人。
“演得真不错啊。”曾华低语了一声,忽然意识到自己在说顾熠的好话,连忙闭上了嘴巴。
这是最开始,乔澳遭遇了公司的不公正待遇。
在顾熠的演绎之下,观众们不自觉间自然会更偏向乔澳。
但慢慢地,乔澳变了。
想出道、想成为偶像的那份纯粹慢慢消失,他成为了成功的奴隶,队友、粉丝……他曾经珍视的对象,对现在的他而言,不过是有利用价值的工具罢了。
乔澳在舞台上的热情和背后的堕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观众们此刻或许沉浸在顾熠的演技之中,曾华却忍不住感慨,顾熠是真敢接啊。
他自己是偶像,却偏偏接了乔澳这个角色,观众稍稍想得偏一些,就会把他本人和乔澳联系在一起。
在这种时候,演技太好并不是一件好事。
顾熠对乔澳的堕落演绎得可谓传神,没有多余的小动作,只是表情和眼神,乔澳这个角色的变化便凸显了出来。
《偶像之死》剧情很有讽刺意味———电影进行到一半时,如果仔细回忆,那些被乔澳抢走机会的新人、被乔澳欺压的新人,和曾经的乔澳有着同样的眼神。
这样的对比太过鲜明。
故事线着重刻画乔澳的变化,乔澳一步步背离了原本的自己,成为他曾经最为唾弃的偶像,他也就距离死亡越来越近。
电影没有大的节奏问题,姜游对节奏的把控很谨慎———故事完全围绕乔澳展开,而顾熠对角色的把控又相当精准,他的演绎不会让观众产生厌倦之感,反而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到剧情中。
乔澳的腐化看得人有些畏惧。
徐川和乔澳的对峙,赵旸的表现让曾华眼前一亮,他听过有关《偶像之死》选角的传闻,说剧组里塞了不少关系户,赵旸恐怕也是关系户之一,但对方对角色的完成度相当高。
当然,最让人惊艳的依旧是顾熠。
乔澳就像被他牵在手中的木偶,他完整地演绎出了角色在不同时段的变化,那份冷酷、虚伪、扭曲……他越是轻描淡写,角色就越是遭人恨。
从《星际觉醒》的陈沣到《偶像之死》的乔澳,角色跨度可谓相当之大。
在电影播映的一个多小时里,曾华甚至忘记了挑刺,就像普通观众一样在欣赏着这部电影。
《偶像之死》并不平淡,电影中涉及了很多娱乐圈的黑幕,台前的华丽光鲜与台后的肮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堕落的又何止乔澳一人?
电影让人有更进一步窥探娱乐圈的冲动,也让人看到,在这个名利场里,友情、爱情、梦想……一切都能被贩卖。
屏幕上呈现出的东西越光鲜,作为观众,反而越会觉得冷。
电影放到后半段时,乔澳身上令人同情的元素已经彻底消失,他变得和他曾经厌恶的人一样可恨。
曾华忽然意识到,乔澳刚出场时是很好看的,青春感十足,很坚韧,可故事进行到现在,乔澳的脸没有变化,甚至因为足够红,看着更精致帅气一些,但到这个时候,他却觉得乔澳很丑陋。
对方身上已经看不到一丝美好。
他就是堕落本身。
曾华唯一觉得不满的是———最后乔澳被杀的这段有些落于俗套了,姜游试图展现出这个角色物理意义上和灵魂意义上的双重死亡,但在曾华看来,这样的设定没有必要,让乔澳堕落到最后更好。
导演和编剧爱遵循「坏人必须死」这个规矩。
幸亏没有乔澳死后又出现了新的「乔澳」的描述,那就太土了。
不得不说,《偶像之死》是个值得看的故事,上映前最被担忧的演员演技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他该怎么去黑顾熠?
没有人知道,每次他黑顾熠,都在鼓动观众不去看顾熠的电影,但事实上,他自己会进电影院看至少两遍。
灵感这种东西是说有就有吗?
什么叫他一写顾熠就文采倍增?
那只是因为……他的素材积累足够多罢了。
“《偶像之死》好看吗?急需坛友们给我一个答案。”
“去看过的表示好看,剧情向的,不过故事的走向未必所有人都喜欢。”
“具体好不好看,看这个博主的点评就知道了。”
熟悉顾熠的影迷自然对这位大V十分熟悉———每回顾熠有新片上映,他的点评总能上热门。
“这不是顾熠黑吗?他的点评能看吗?”
“其实我是看了他的点评才决定去看的,因为他黑来黑去就那么几个词,什么剧情老套,悲剧结局,但老套和be不代表故事难看,这一点他可没提过。”
“个人认为《偶像之死》是可以看的,顾老师尝试的全新题材。”
上映第一天,各大平台有关《偶像之死》的反馈很少,但依然有影迷奔着顾熠这个名字去了,哪怕在电影上映前,一部分影评人认为它「可能」是烂片。
但在很多影迷心目中,顾熠这个名字不会和烂片挂钩。
顾熠甚至不属于「戏烂人不烂」那类演员,他给影迷的信赖感是从《一枚信笺》开始积累的,影迷们都很相信他的选片眼光。
当然,一部电影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顾熠一个人并不能决定什么。
《偶像之死》比《山花》更不被看好,是因为唐懋的资历比姜游深,又是各大电影节的常客,而《偶像之死》拍摄期间换角传闻颇多,俨然成了顾熠奶其他新人的片子。
「橙皮」属于无脑冲顾熠的电影的类型。
她粉顾熠时间很早,在粉丝里也有些名气,《偶像之死》上映之后,「橙皮」就直接去电影院看了,群里不少小伙伴都等着她的反馈。
回来的「橙皮」给出的答案是——“冲就完了。”
她甚至有些疑惑,到底谁认为《偶像之死》是烂片?
顾熠演绎出的乔澳的变化让她头皮发麻好吗?
乔澳超超超帅的好吗?
——仅指长相。
「橙皮」并没有如影评人那般探讨《偶像之死》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启示,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部讲述娱乐圈生态的电影,和普通观众相关的,无非是粉丝追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理智行为。
但作为顾熠的粉丝,她从《偶像之死》里看到的,是以往任何一部电影都没有的光辉灿烂的大明星模样。
“撇开性格,乔澳的扮相超杀我的,我一直觉得顾老师就该演偶像片,乔澳满足了我对他颜值的所有狂想。”
“真的,只看脸都能值回票价,顾老师快多演点帅哥吧!!”
“以及——《偶像之死》帅哥真的好多,舞台也不是过家家的风格,如果李煦和赵旸参加选秀,我一定也会pick他们!!”
「橙皮」发誓,这绝对不是她一个人的感受,在电影院里,乔澳的每一组造型都是让人“觉得辣的程度。
比他在Crown的造型更辣。
现实中的Crown逐渐在向实力派男团迈进,每次盘点唱功,Crown必然榜上有名,换句话说,Crown已经过了媚粉的阶段。
但《偶像之死》里的乔澳则不同,为了获得更多名气,为了吸引更多粉丝,他可以满足粉丝对他的所有幻想。
所以在电影里,顾熠有很多非常漂亮的造型———论长相,顾熠在娱乐圈里已经是top级的,再换上精心准备的造型,《偶像之死》堪称一本会动的写真。
「橙皮」觉得,这部电影就算没有配音,她也会心甘情愿掏钱的。
顾熠的造型太太太适合了!
「橙皮」一通安利,她的不少小伙伴都买了第二天的票,而到了这时候,各大平台关于电影的评价也逐渐出炉。
《偶像之死》的评分大概在9.4左右,不如上一部《星际觉醒》,也不如上上部《山花》。
但9.4的评分已经说明了它至少是一部合格线以上的作品,同期上映的《机战风暴》现在的评分是9.0。
影迷们对《偶像之死》的评价很集中,优点是电影剧情连贯、演员发挥出色、节奏流畅,缺点则是为了所谓戏剧性而设置了乔澳被杀这一情节,让整部电影的立意一下子降低了。
“但不可否认,它依旧是一部精彩的商业电影。”
“顾熠对乔澳这个角色的演绎堪称完美,人物性格的层次感被他轻松拿捏,在两个多小时里,他轻松展现了乔澳这个角色堕落的全过程,令人惊艳,又令人震撼。”
“作为偶像组合Crown的一员,顾熠接这样的角色让人惊讶,不知他在接戏之前有没有和队友们商量过。”
粉丝们:“其实大船吐槽过。”
杨艇一边吐槽乔澳这个角色,一边和Crown其他人一起支持《偶像之死》,最近只要有活动,他必然会和人安利《偶像之死》。
“他超爱的!”
“皇冠团全员都超爱的!”
粉丝们分析了一下,只要顾熠有电影上映,Crown必然全员去看,一部电影都没有缺席过。
没有人认为Crown是在作秀,退一万步说,就算其中有作秀的成分,坚持几年下来,也会慢慢成为习惯。
《偶像之死》和《机战风暴》一同揭开了今年暑期档的序幕,电影上映首日能获得多少票房,能否掀起整个暑期档大盘的热度,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两部电影上映首日的票房成绩是———
《机战风暴》,2亿4500万。
《偶像之死》,1亿900万。
《机战风暴》的排片并没有《偶像之死》的两倍,票房却是《偶像之死》的两倍以上,这让业内人士不由疑惑,难道是顾熠这个票房神药不灵了?
客观来说,《偶像之死》的票房不算差,但在它以前,顾熠参演的电影单馆票房和上座率都很高,《山花》正是借助这一优势杀出一条生路,才一步步拿下10亿以上的票房成绩。
“《偶像之死》的票房不会崩吧?”
“考虑到成本的话,这样的票房成绩真不能算崩。”
看到所谓的「顾熠失去观众」的言论,「橙皮」和她的小伙伴们都很无语。
是的,顾熠之前的票房是很神,一部《星际觉醒》就足够他在票房史上留名了,然而,并非每一部电影都是《星际觉醒》。
从某种程度上说,因为顾熠此前的战绩太强,业内对他的期待似乎高过头了。
“顾老师难道就不配有票房一部10亿以下的电影吗?”
↑这属于「顾熠」这个tag下的热门帖,目前已经从微博传到了八卦洲论坛。
看到这个提问的一众网友都忍不住一副「…」的表情。
很离谱,真的离谱。
别的演员都需要一部10亿+的电影来证明自己的票房号召力。
而顾熠则需要向世界证明,他不是每一部电影都破10亿,10亿以下票房的电影他也能演。
令人无语。
到这时候,也只有王轩恒的粉丝们欢快一些,《偶像之死》票房越差,越能证明王轩恒没演是对的。
“望周知,没演和被退货不是一个概念。”
“以及,《偶像之死》还没扑呢,好歹单日破了亿,快回本了好吗?”
《偶像之死》给了顾熠足够高的片酬,但电影拍摄成本不高,怎么算成本都不会超过一个亿。
虽然上映首日票房逊色于《机战风暴》,但电影自一开始对标的就不是《机战风暴》,只要周六周日两天的票房不比周五差太多,就足够剧组收回成本了。
再说了,电影市场每年都不缺少后发力的电影,《偶像之死》未必不能是其中之一。
第二天。
一向很关注电影的网友发现,讨论起《偶像之死》的观众忽然多了起来。
有人惊叹于顾熠展现的乔澳的堕落,也有人在感慨娱乐圈的黑暗,还有人在讨论李煦、赵旸这些新演员。
存在感一向是和电影票房挂钩的。
而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偶像之死》之所以没有和顾熠前几部电影一样获得足够高的上座率,是因为电影中隐藏的黑暗结局。
努力的乔澳未必有好回报,抛弃了纯真的他却收获了成功。
《偶像之死》就像现实的投射,它不会给人力量感,只会让人体会到绝望。
这不是一个会让观众喜欢的故事。
没有人想看美好的事物被破坏掉。
上映第二天,《偶像之死》拿下了1亿1600万票房。
依旧比《机战风暴》低。
《机战风暴》的质量要比《鳄鱼岛》更好,加上《太空漫步》系列和《星际觉醒》让科幻片的基本盘无限扩大,这一天,《机战风暴》的票房是2亿1300万。
《机战风暴》和《偶像之死》双方都挺振奋,对于双方而言,这样的票房成绩并不算坏。
但上映第三天、第四天,《偶像之死》的票房走向可以用诡异来形容。
用影迷们的话说,《偶像之死》就像一个不慌不忙的老头子,一天多多少少能赚点,攒着攒着忽然就发了。
第三天,《偶像之死》拿下了1亿1400多万票房。
第四天的票房成绩则是1亿50万。
它就像绕着1亿的标准兜圈子一样,有时候上午票房涨势好,有时候则是下午涨势更亮眼,但莫名其妙地,它总能破亿。
好像剧组有什么任务需要完成一样。
这看起来像是《偶像之死》剧组在刷票房,但这么刷根本就是把观众当成傻子。
不夸张地说,猜测《偶像之死》当天能否破亿已经成为了电影博主每天的任务。
电影的票房波动通常是抛物线的走势,首日最高,之后有爆跌的,也有缓跌的,也有创造票房奇迹逆袭的,可像《偶像之死》这种变化幅度几乎呈一条直线的,在各个档期都并不多见。
“《偶像之死》这是在开拖拉机吗?”一位电影大V开玩笑道。
而他的评论区,点赞最多的那条评论是——“你家拖拉机1个亿?”
扎铁了老心。
总而言之,上映满一周,《偶像之死》的票房突破了7亿,虽然不像《机战风暴》那样总票房突破了10亿,可按《偶像之死》的波动规律,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偶像之死》的最终票房必然能够突破10亿,足够剧组大赚一笔了。
「顾熠就不配演10亿以下票房的电影吗」这个问题还要往后推一推。
第188章 188 票房
上映的第四天,也就是周一,《偶像之死》的票房超过了《机战风暴》,虽然只超过了一点,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偶像之死》已经步入了顾熠主演电影的正常走向。
“顾老师是要在每个暑期档都留下姓名吗?”
“顾老师真的太强了,票房市场的战斗机!”
“文艺片,剧情片,科幻片,冷门题材,热门题材……还有顾老师扛不住的票房吗?”
在《偶像之死》票房突破10亿之后,它已经在今年的年度票行榜前十留下姓名,姜游也一跃从不知名导演飞升为票房破10亿的导演之一。
虽然一年之中票房超10亿的电影有数部,更有《星际觉醒》这种王炸级别的,然而,对绝大多数导演而言,10亿依然是他们职业生涯的一个门槛。
有人说,顾熠带飞了《偶像之死》整个剧组,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傲慢,但绝大多数人却是认可的。
当初王轩恒之所以抢了李煦的机会,就是看中了顾熠的票房号召力。
王轩恒的粉丝也说不出「幸亏没演」这种话了,别的不说,李煦的涨粉速度着实叫他们羡慕。
和王轩恒比起来,李煦只是十八线里的十八线,《偶像之死》上映之后,李煦一跃成为当下最受瞩目的小生之一———论长相,他并不逊色于王轩恒,论演技,他在《偶像之死》里的发挥完全可以吊打王轩恒。
年龄相近的演员不可避免会成为竞争对手。
李煦并非演偶像剧出身,可《偶像之死》偏偏是一部以偶像为背景的电影,李煦能驾驭好章子维这个角色,说明他完全可以演偶像剧男主。
加上王轩恒实在太爱耍大牌,不少剧组宁愿找名气比他低些的演员都不想找他,他角色被李煦换了之后,演艺生涯也遭受了不少挫折,等《偶像之死》一上映,可替代他的演员越来越多。
上映第二周,《偶像之死》的口碑依然在扩散。
越来越多影迷安利顾熠在电影中的动图———论故事本身,论画面,《偶像之死》或许比不过《星际觉醒》和《山花》,但论颜值,它绝对是顾熠演员生涯中的最高峰。
“事实证明,我果然是顾老师的颜粉,《山花》我只看了一遍,但是《偶像之死》现在已经是第三遍了。”
“乔澳会堕落都是经纪公司的错,这张脸你都不捧,还想怎样?”
“顾老师就该多接这种角色!脸在江山在!!”
“乔澳已经超越沈遥,成为我心中的电影颜值top1。”
《偶像之死》投资方多,宣传自然也不少,但电影的宣传走的还是传统路线,还不如粉丝的自发安利有用。
安利方式之一,拉郎。
乔澳×沈遥,乔澳×丁晖,还有乔澳×徐川,乔澳×章子维……主要是顾熠这张脸太有说服力,和谁配对都行。
安利方式之二,美颜暴击。
不管是一开始为了梦想拼搏的乔澳,还是后来逐渐走向深渊的乔澳,外表都足够出众,粉丝们甚至觉得,堕落之后的乔澳更有魅力,他的冷漠傲慢在电影里令人厌恶,可被制作成动图后,视觉上的冲击力难以言喻。
安利方式之三,炫演技。
顾熠的演技不必多说,看过的都知道,电影的成功并不仰赖某一位的演技,但在全员演技都在线的时候,电影自身的可看性自然也无限增加。
《偶像之死》片方对一周7亿的票房成绩很满意,对10亿+的预期也足够满意,但在粉丝们看来,电影的票房可以更多一些。
因而,哪怕到了第二周,《偶像之死》排片有所下降,票房却依旧很稳定。
虽然没有第一周日均过1亿的水准,却达到了8000万上下。
电影上映的第二周,《机战风暴》和《偶像之死》的排片都降到了20%以下,为本周上映的新片让路。
《机战风暴》的跌幅要超过《偶像之死》——自单日票房低于《偶像之死》后,《机战风暴》的排片就落在《偶像之死》之后了。
当然,目前《机战风暴》的票房依然高于《偶像之死》,除了好莱坞大片自身的竞争力外,也因为《机战风暴》票价比《偶像之死》要高许多。
这一周,悬疑片《伪装》和枪战片《空城危机》最受瞩目,两部电影的排片都在20%以上,但首日票房出炉后,位居票房排行榜第二的却并非《伪装》,而是《偶像之死》。
这一天,《偶像之死》票房8800万,《伪装》以7600万的票房成绩位居第二。
不过作为悬疑题材,《伪装》这样的成绩被业内认为是「有突破」。
“同样的排片数,《伪装》7600万是有突破,《偶像之死》1亿+被认为扑街,是我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啊这……”
“也许对顾老师来说,票房不超过10亿都是惨败吧。”
“好惨,真的惨。”
《伪装》上映首日就没打得过上映满一周的《偶像之死》,第二天院线排片调整,给《偶像之死》增加了一部分排片,《伪装》更是只能守住第三的位置。
若非《偶像之死》本周票房一直稳在8000万上下,《空城危机》票房榜首的位置也未必能维持。
事实上,《空城危机》上映的第五天,尽管电影排片超了《偶像之死》,却依然被《偶像之死》夺走了单日票房冠军。
这个数据一出,电影圈都是一片震撼。
《偶像之死》虽然承担着为暑期档开疆拓土的职责,可论题材,论阵容,它并不属于业内看好的能够票房大爆的题材。
首日1个亿和大爆本身也好无关联。
《偶像之死》刚上映的时候,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影的总票房必然在10亿以内。
但事实上,上映两周,《偶像之死》票房突破了13亿。
——超过了《山花》,在顾熠参演的五部电影中排名第四。
但问题在于,《偶像之死》的下跌趋势并不明显。
上周日均1亿+,本周日均8000万+,下一周跌得不太狠的话,会不会……破20亿?
10亿是一个门槛,20亿又是另一个门槛。
“我在思考一件事情———顾熠的下一部电影是聂树生的《亡国之君》吧?聂导的票房一向不错,按这个速度,顾熠参演电影票房什么时候能有200亿?”
“现在已经有150亿了,我猜最快两部就能破200亿。”
“不至于吧?”
“为什么不至于,《星际觉醒》第二部在筹备了。”
《山花》和《偶像之死》的票房或多或少都超出了业内人士的意料,可仔细一想,顾熠至今的演员生涯一直在突破自我,也一直在制造震撼。
上映第三周,《偶像之死》的日平均票房还是破了5000万,这让它成为了暑期档电影的名作之壁。
意思是,上映首周票房能超过《偶像之死》的电影,最终票房都不会太坏。
就以上周为例,《空城危机》票房超了《偶像之死》,电影在向10亿的总票房发起冲击,《伪装》则被斩落马下,票房只能勉强回本。
第三周同样也是如此,逻辑很简单——《偶像之死》单周拿下3.5亿的票房,而超过它的影片,只要投资总额在1亿以下,回本毫无问题。
虽然近几年电影的总投资通货膨胀厉害,但1亿并不是一个很低的数目。
放眼今年暑期档,《偶像之死》可谓是很强势的一部电影,如果说《星际觉醒》是硬碰硬型的,《偶像之死》则是润物细无声型,在不知不觉中就拿下了足够高的票房。
李煦和赵旸都给顾熠发消息,说自己手头的本子多到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