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路—— by仪过
仪过  发于:2023年09月01日

关灯
护眼

但他现在也有事情做, 得将何似飞换下来的衣服收拾好,明早送去悦来客栈的浣衣房。随后又给何似飞换了干净的床单被罩。
方才听完陆英他们的话,陈竹总算明白下午少爷出考场那会儿为什么不让自己靠太近了——就是因为这衣服上沾染的味道。
他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虽说这是代表了少爷没把他真的当下人看,毕竟如果是下人的话, 哪有嫌弃主人身上味道的道理?
但陈竹又一直把何似飞当少爷看,这对他来说便何尝不是一种疏离?
不过, 陈竹好歹伺候何似飞快两年了。纵然最开始见何似飞并不把他当下人使唤, 内心是十分惶恐不安的, 但后来……后来渐渐就理解了少爷的想法。
——少爷是真的把他当亲人来对待的。
也正是因为何似飞对陈竹的态度, 使他了解到真正对人格的尊重是什么样的。
才让陈竹在周兰一的追求下,即便坠入爱河也能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像戏文里的姑娘那样因为喜欢而‘与亲人决裂,非卿不嫁’。
去年陈竹十六岁, 哭着跟似飞少爷说自己这辈子不嫁人,要一直伺候少爷左右。后来, 他在少爷的引荐下, 去县衙照顾了那些被拐走的小孩一段时间——
小孩们被拐去,一时半会儿不好转手, 人贩子根本不会好好的照顾他们。许多小孩身上都生了褥疮,且不少小孩还被……欺辱过。
因为涉及到私处,性别又是哥儿,县衙请了一位会治花柳病的老夫人来给孩子们问诊。但夫人到底年纪大了,再加上这些小孩们都害怕得不行,号脉、看伤口、擦药时频频挣扎,夫人精力不济,衙役们只能多请个哥儿来照顾他们。
陈竹那段时间吃住都在县衙,在老夫人的指导下,称药、捣药、抹药,再用纱布给小孩们包起来,有的一天一换,有的两天一换。
每个孩子的病症轻重都不一样,有些还得口服汤药,都得分开煎。
老夫人见陈竹并没有因为小孩们生这些病而表现出难堪的神色,反而都是心疼,而且针对每个孩子的药剂,他都会细致的核对多遍,保证一丝差错都不出。
陈竹不是那种记忆力好的人,但他能做到一遍遍重复,绝不敷衍了事。
老夫人挺喜欢他的性子,平时得空了就会跟他闲聊,问他是哪里人,家里兄弟姐妹几个……陈竹倒也没隐瞒自己的经历,从被卖去做通房到被现在的少爷救下,到他喜欢上一个煎药伙计的事情,除了隐去了大家的姓名,其他的都说了。
毕竟这世上哥儿的命数就是如此,被卖、嫁人,郁郁度过一生。
他算很幸运的,能遇到少爷。
再说了,县衙从那山里救出来的原本不仅有这些哥儿,还有很多男孩和女孩,但为何现今留在县衙里的只剩下几个女孩和这么多哥儿?
难道是他们的爹娘不知道孩子丢了吗?
难道是县衙让大家口口相传的丢孩子事情还不够热闹吗?
都不是。
具体缘由大家心里明白。
县令是个严肃又心善的大人,这些小孩的爹娘不来认领,那么只能暂时放在县衙后院养着,他是父母官,可做不出来卖掉这些孩子的事情。
老夫人完全没想到日日脸上都挂着笑的陈竹居然还有这样的过往,但他现在所伺候的少爷就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是好到没边了——没有独断的安排陈竹的婚事,而是让他来县衙这儿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冷静的审视自己的内心。
老夫人实在是喜欢陈竹,见他学东西认真,在这段时间又教他认了一些简单的穴位,以及如何辨别常用药材,最后还给他讲了诊脉的基本方法。
“好孩子,你是个心善的,我这辈子也就会看外伤和花柳病,其中门门道道不多,大概就这几点。你不用认识多少字,能叫出这些药的名字就行,若是……若是……反正多一点技艺傍身,没什么坏处的。”
那两个月陈竹过得很快乐。
每一天都很细致的照顾小孩,同时又很努力的学习。后来,这些小孩病稍微好些了,也没那么怕人,再加上快过年了,县衙便让老夫人和陈竹都回去。毕竟衙门的银钱有限,养小孩子不过是给几口饭吃,养大人还得给银子,他们也要周转的。
何似飞得知此事后,倒是趁着坐马车回村这几天,教陈竹认那些药材名字的具体字该如何写。
他甚至还给陈竹誊抄了一张纸,让他有空了可以记一下。至于药材的具体用法用量,那就得依照个人病情而定了。
至于陈竹同周兰一的事情,何似飞没再问一句。
他这个人本就不理解‘感情’这种东西,能做的只有让陈竹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慢慢自己立起来,然后自己做选择。
随后那段时间何似飞都很忙,无心去关照旁事。他卡着年关回村后在家里呆了不过三日,又紧赶慢赶的来县城,紧锣密鼓的为县试做准备。
今儿个才不过刚刚考完县试而已,两个月后还有府试。
陈竹从来都是事事以少爷为先,更能明白科举对少爷的重要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根本不会主动提及此事。
十天很快就过去。
二月廿十四日一大早,何似飞同以往一样在余府的偏房里梳理知识点。
伴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累积,余明函也由浅入深、翻来覆去的将四书五经讲完了第二遍。如果说第一遍是为了勾起开蒙学童兴趣,大部分讲述的都是趣味典籍故事的话,那么第二遍就深入的讲解了许多论证道理。
这些论证道理一层叠着一层,有时单就一个论证点可以延伸着讲述一旬时间。
何似飞也从最开始的单纯听讲、背诵,到后来的在余明函的引导下同他辩论。
因为论点的延伸实在太过庞杂,单单将其记录下来的话,要誊抄几大张纸——这可能还仅仅只是一个论点。
而所有论述点之间并非毫无关联,有些可以做作证,有些又只能反论。
何似飞刚开始誊抄了数月,发现日后温习时会耗费大量时间,即便每一个点都有大致印象,但很难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更加系统、有逻辑的认知。
后来他便慢慢的自己来总结梳理,趁着每一旬休沐的时间,总要花费一早上来把有关联的论点和辨证方法誊抄在一起。
一个月后再次重新总结上个月的论点。
以此类推。
并且,这些论点之所以能一直被人拿出来辩论,自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意义。
有些时候,何似飞学到了新的知识,可能当时没意识到,但第二日温习的时候,便会突然灵机一动的发现昨儿个学过的知识刚好可以给上个月的一个论点做引申佐证!
今儿个何似飞正好有了点灵光,他在草纸上不断书写,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记下,等午间休息时可以向老师提问。
余明函早早派了余枕苗去县衙门口等候放榜,随后喝了口茶,才举步去往那个被改成了学堂的偏厅。
走到偏厅附近时,余明函刻意放轻了脚步,透过打开的窗户,朝里看了一眼。
他家小徒弟正坐得端正,垂眸写字。他落笔的速度挺快,看样子不是在练字,更没有他想象中那样走神期待着县试放榜的情绪在。
走进去后,余明函没有考校何似飞问题,只是走过去看他在写什么。
「元、亨、利、贞。」
「元,众善之首……」
这是昨天讲述的《易经》里的一句,余明函本只是随意的看看,待到看清何似飞这满篇极具自我思想的认知与阐述后,不禁捋了捋胡须,眸中带了些许思索。
不得不承认,他这弟子成长的极快,已经能提出一些让他这个老师都不住深思的观点了。
看着何似飞这满纸的字,余明函也渐渐将那县试名次置之度外。无论排名第几,都考过了,都是过去的荣耀了,而他的学生会一直往前看,为了两年前那‘大言不惭’的未来而一直努力。
县衙为了彰显对县试的重视,将写有考中蒙童籍贯和姓名的榜单张贴在偏门的墙壁上。
也不知这是何时贴上去的,昨日路过县衙还没看到这个,今儿早一出门,大老远就能看到这墙上盖着红绸子,旁边还有四个衙役守着,百姓们莫不敢靠前。
放榜时间在辰时,借辰龙祥和之寓意,望寒窗苦读众学子们都能鲤鱼跃龙门,腾云直上。
余枕苗有一张严肃的老爷脸,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平头老百姓,他往那儿一站,大家也不敢放肆的拥挤,倒避免了很多后来人挤到前面去,遮挡了早来的百姓视线。
辰时一到,铜锣敲响九声,站在旁侧的衙役立刻揭开盖在其上的红绸布!
随着他扬臂,收手的动作,余枕苗赶紧抬眼。今儿个太阳不错,他不小心被刺了下眼,便下意识眯了起来,还不等他再睁眼看清,就听到身边有百姓高呼——
“何似飞,余老的弟子何似飞拔得头筹,是县案首!”

“木沧县牧高镇……对、对上了!真的是那位何小公子!高中县案首啊!”
“也不知何小公子身在何处, 也不晓得小公子家是否有书童来此看放榜,我乃城南刘宅的管家,如若小公子不嫌弃, 可来家中喝一杯薄酒,我家老爷和夫人定盛情款待。”
“刘管家你这就不厚道了——何小公子家的书童或者管家可在,我们城西江家也欢迎小公子前来。”
“还有我,城北窦家!”
“……”
正在人群中看放榜的余枕苗:“……”
他已经很确定, 方才有几个管家认出他来了,只是碍于此前并未交流过, 这会儿不好贸然上前,只能隔空喊话。
余枕苗确定县案首是何似飞无误后,从人群中退出,只不过这儿围观的百姓很多, 他退出来稍微用了点时间。
借此不小心还听到有人议论了一嘴半耳——
“城南刘家,该不会是我想的那个吧?”
旁边有人小声回应:“就是咱们木沧县城响当当的刘员外吧, 差不离的, 其他刘家可不敢这么喊的。”
第一个人又说:“我知道县试能考过很厉害, 七百多人只中三十六人, 但……县试每年一考,咱们县城少说也有数百考过县试的书生。此前都没见刘员外如此盛情啊。”
同伴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你看啊,何小公子是考过的县试不假, 但他的名次排在第一,是县案首——这可是咱们县令大人钦点的案首, 等两月后小公子去府试, 知府大人一般是不会抹了县令大人的面子,因此, 何小公子的府试肯定能中,连中县试和府试,这不就是童生了么?既然是铁板钉钉的童生,再加上何小公子又是余老的弟子,也不怪咱们县城的员外们想要……”
第一个人问:“想要什么?”
“啧,”同伴压低了声音,“这不好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些员外家里都有适龄的女儿家,何小公子今年又十四了,你想想……是吧?”
余枕苗心说木沧县近年来学风是真的起来了,大街上遇到的百姓们讨论起县试和府试来都有鼻子有眼的。
这些百姓们讨论的确实没错。
一县案首,过两个月去参加府试,只要认真填完答卷,并没有大的失误,知府大人不会让其名落孙山的。
毕竟县令是知府管辖下的官,知府会给他们面子的。
至于他们所讨论的适龄女儿家,余枕苗觉得自己可以回去给主人说一说,上回主人还说等少爷县试和府试考完之后,就该给他相看亲家了。
余明函并不是何似飞的宗族长辈,即便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按理说他也不该过多插手何似飞的婚姻大事。但何似飞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而两位老人此前拜访余老时定然提了此事,因此余老才对这事上心了。
而另一边,乔影将自己的脸抹得灰扑扑的,拿着自己去年便让乔初员办好的身份文书,成功混入这商队的搭载队伍。
京城到绥州路远,途径还有一些深山老林、不毛之地,一般散客都会找有护卫的商队搭载一程。搭马车的过路费自然少不了。
与此同时,在京城附近数个城关都没找到‘乔影’这个名字的乔初员终于想起——少爷去年让自己办了一张身份文书。
这文书上的印章、户籍全是真的,只是‘人’是莫须有的。
当时乔初员正是为了给乔影表忠心、展实力的时候,乔影说他要个假的身份文书来玩玩,乔初员自然莫敢不从,走了不少关系,才拿到了一张名叫‘晏知何’、性别男、年纪与少爷相同的身份文书!
想到这里,乔初员赶紧快马加鞭回京城,拿着乔家腰牌找到守卫,顺利的查阅了最近十日的出入城记录。
果不其然——
「二月十四日,晏知何,十六岁,出城缘由:求学。」
乔初员恨自己现在才想起这个来,不过最近天子病危,京城出入城登记的都十分仔细,上面甚至还登记到了「所乘马车:李家商队提供。」
接下来的流程就简单多了,乔初员去了李家布庄,询问他们二月十四出城的商队是前往哪里,只要少爷沿途不改换马车,应当就能一路寻着蛛丝马迹追查到。
总算在找寻少爷这件事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乔初员立刻回府禀告老爷夫人。
“老爷,夫人,少爷出城时搭乘了李家布庄的马车,他们家那一批货物正运往绥州境内,行山府府城。”
乔淞远吩咐:“找李家布庄拿到他们途经每一座府城的文书,沿途一一找守卫核对,万一小少爷在某个府城下车,也便于确认。”
乔管家和乔初员立刻应下:“是,老爷。”
乔夫人则想到自家正在绥州境内罗织府当太守的二儿子,乔博臣。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罗织府同行山府,应该是紧挨着的。
——倘若阿影全程跟着李家的马车,抵达行山府,那么乔府便可以同时派出一辆马车,佯装乔影去罗织府寻找二哥,同时祭拜乔家列祖列宗。
乔夫人如是想着,等会了屋里,立刻告诉自家夫君。
她到底是女人,知晓‘人言可畏’,自家儿子还没订亲,这时候折腾出个离家出走,那是真的再不好找亲家了。
乔淞远只想着怎么找到乔影,对这些还是不如妻子考虑的周全。
闻言立刻答应:“还是夫人考虑的周到。”
乔夫人凝眉,掩去眸中哀伤:“现在只希望阿影途中不要再搭乘其他车队了。”
“夫人放心,按照李家布庄的脚程,从京城到行山府需要三十四、五日,但快马加鞭的话,只需要十几日,不出意外,能在乔影抵达行山府前找到他。”
乔夫人颔首:“总归阿影都离家出走了,根据静儿从宫中传来的消息,陛下恐怕坚持不了几个月,总归今年都不大可能再订亲了,不若就让阿影在外玩一阵——叫乔初员他们远远跟着,保护好阿影即可,非必要便不用出现在他面前。等他玩够了,再接他去罗织府,与阿臣汇合。”
“都听夫人的。”乔淞远说。
乔夫人说完,又卸了环佩躺下了。
乔淞远正要出去,听到夫人再次开口,声音很轻:“相公,你说,阿影会不会知道……我当初执意生下他,是为了从老侯爷手中保下你的爵位,是为了让老侯爷再去请求先皇,给老大谋一个军中少将军的职位?”
乔淞远的背猛地一僵。
乔夫人又说:“我生下他后身体不大好,但为了做给老侯爷看,我一直将他带在身边教养,直到他六岁那年,老侯爷亡故——自那以后,我们都对阿影不闻不问,直到、直到他快要嫁人了。”
乔淞远费力的用平静的语气说:“夫人不要多想,我们……给他找个好人家嫁了便是。”
说完,他推开房门,大步跨了出去,鼻尖立刻被浓厚的泥土腥气笼罩,乔淞远这才发现,刚才还艳阳高照的天,一会儿就变了脸,现下阴云盖顶,稍后恐有大雨。
同样遇到大雨的还有乔影。
他当时搭乘这李家的马车,纯粹是因为他们家审核手续简单,只要没有作奸犯科记录,便能搭乘。其他商队还要有人给他们写保书,确定他们不会偷盗商队财务,会听从商队吩咐才允许搭乘。
至于李家布庄的马车去哪儿,乔影一概没管,他原本的计划就是找到一个看起来还顺眼的府城,下车去游玩一阵。
他觉得现在这个府城看起来就挺古朴顺眼的,只可惜半途遇到大雨,乔影兴致来的快散得也快,立刻不说离开的事情。
刚开始因为李家马车搭得人多,他是趴在拉货的驴车上头出京城的。现下沿途下了不少人,乔影一个人可以独占一辆马车,白天困了就能休息。这么一来,他沿途就更不想下车了。
于是,乔影便一路跟着李家布庄的马车赶往行山府。
出门在外,乔影收了自己的大少爷脾气,跟着商队的人一起吃喝。大部分时间都是馒头就咸菜,偶尔几天路过村镇或者县城,大家还能采买一些自己要用到的物品,那时候乔影就会下馆子改善伙食。
毕竟相处了十几二十天,商队的不少人都认识了乔影,不对,他现在的名字叫晏知何。
大家见他长得俊俏,就问他娶妻没有。
‘晏知何’说自己是落榜的书生,最基本的县试都屡战屡败,着实不是读书这块料,打算回老家找个活儿干,能立得住自身后再谈娶媳妇儿的事情。不然这不就是平白无故耽搁了人家姑娘嘛。
商队里原本有护卫想将自己女儿介绍给这个举止矜贵的书生,但一听他县试几次都没考过,脸一下绿了,彻底断了念想。
——接连几位陛下都崇尚诗文,京城里的学风十分浓厚,即便是看家护卫,也知道科举流程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能进京赶考的那可都是考中了乡试的举人,他们是来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的。
而一般只有考过了殿试才能被称为进士,才能当个小小小小的官——就这还得是两榜进士才能留在京中。排名再靠后的进士只能下放去地方了。
在京城这个权贵如云的地界,可以说进士遍地走,举人多如……
那晏知何这个县试都没考过的……
着实让人有些不能理解了。

余枕苗走出人群后立刻回府, 尚且来不及回自己房内喝杯热茶,便脚步不停的去了书堂。
他刚到门口,余明函就瞧见他, 不等他通报,说:“进来吧。”
何似飞正在写字的手顿了顿,抬眸看过去。
余枕苗对着余老微微躬身,又偏头对何似飞颔首, 这才转头过去,高兴道:“老爷, 小少爷高中县案首了!”
余明函悬着的心一下就放下了,脸上挂了明显的笑意,说:“好!”
何似飞也很开心,那双眼眸被日光照着, 好像干净剔透的琉璃,折射着点点灿然的光。
他笔尖一直悬垂在纸张上方, 一滴色泽深沉的墨从尖端坠下, ‘啪嗒’一声砸在雪白的宣纸上, 何似飞这才回过神来, 见老师和管家都在看自己,不禁莞尔:“学生忘形了。”
“这算哪门子忘形,”余明函笑得满脸都是褶子,叮嘱道, “你先收拾东西回家,一会儿报喜的官差估计就到家门口去了, 不要怠慢了送喜之人。”
“是, 老师。”
何似飞收拾了书本纸笔,对着余老行了书生礼, 随后又对送他出门的管家道谢,礼数周全。
陈竹也知道今儿个放榜,一早将何似飞送到余府,便在县衙外候着了。当时他还看到了余管家,但碍于围观的百姓太多,他个头又不高,实在不方便隔空高呼着打招呼。
见余管家离开,陈竹忍不住将那名次又多看了几眼,眼看着围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陈竹也赶紧挤出了人群。
——给少爷当了这么久书童,他自然知道县试考中后,会有官差前来送喜报,他得快些回去把院子再扫一遍。
不消片刻,何似飞推开了自家院门,他才将书篮放下,就听到外面有清脆的铜锣声,随即而来的是欢呼声,其中还夹杂着几句:“何小公子住这里!”
“是案首小公子!”
“就是这儿了,院门没关的这户!”
“咣当——”铜锣声猛的一震,紧接着又是一停,在这个空当儿,有人高呼,“恭喜木沧县牧高镇上河村何似飞小公子高中县案首!”
何似飞原本稍有平复的心湖被这一声呼喊得再次波动起来。
不得不说,这热闹的场景太能调动人心情了。
他调整一下呼吸,低头检查自己衣着得体,举步走入院中。
同时,还让陈竹拿出昨儿个准备好的糖果和糕点,散给门口围观的百姓们。至于敲锣的两位老人家,各有一份‘喜钱’。
见何似飞出来相迎,那官差笑得见牙不见眼,将手中用红系带绑着的喜报双手交给何似飞。
何似飞也双手接过。
官差再次道:“恭喜小公子高中县案首!小公子玉树临风,文采斐然,乃是我木沧县难得的俊朗少年郎!”
何似飞谢过,同时将一个颇有分量的荷包递给官差。官差随手一捏,见里面居然是碎银,还这么有分量,笑容更灿烂,又接连夸了何似飞许久,这才离开。
如今天下太平,虽偶有天灾或山匪祸患,但朝廷都能及时处理,百姓们日子大都过得十分安康。
因此,开春的县试便成了每个县城每年的大事。衙役们不仅会给居住在县城的学子们送一份喜报,还会往学子们籍贯所在地再送上一份。
风光又热闹。
如此一来,即便是木沧县这种比较落后的县城,依然文风颇盛。想当时参加县试的考生足足有七百余人呢。
余明函让何似飞自个回去后,又担心他和陈竹二人应付不来这种场面,派了余枕苗前去帮忙。
但何似飞这个小院儿距离县衙实在太近了,余枕苗到的时候,送喜的官差都走了。
余枕苗只看到满面红光的陈竹和耳廓几乎全红了的何似飞。
他微微惊讶,何小公子,这是在害羞么?
何似飞确实有点赧然。
说到底,他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即便有上辈子的记忆,但他上辈子可没当着这么多人面、经历过这种程度的夸赞啊。
与此同时,木沧县城里大街小巷所有人几乎都在议论着县试放榜的事情。
除此之外,大家对晨间那城西城南城北城东的几个员外家管家在县衙门口的喊话也有偌大兴致——
“哎,我要是何小公子,我一定选城西江家,他们家虽说财力比不上刘家,但他们家闺女可是独女!这要是嫁过去,江家不得倾尽家财供何小公子念书?”
“这倒不至于,何小公子不是余老的学生么,余老也有钱财啊……”
“余老的钱还得给自个儿养老啊。再说,余老又没有产业,他那么大一个宅子,还养了好几个下人,花的可都是之前积攒下来的银子,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啊。哪有江家那源源不断的钱财更让人动容的呢?”
“兄台高见啊!”
没人发现,有两个背着行囊风尘仆仆的中年人正仔细的听他们谈话,末了还询问一句:“县案首,就是那科举的第一名?要娶员外家的独女啦?”
大家正谈论的兴致高涨,见居然有人不知道此事,立刻贴心的为其讲述流程。
听完后,这两人带着他们那才十岁左右的小女儿赶忙去了县衙门口。
以往他们不敢多看一眼的县衙门口满满当当都是人,这俩人也壮着胆子,带着孩子挤到前面去。
“对,那就是咱们镇,这三个字我眼熟!”
“上河……这俩字我也认识,就是那何老头家的孙子!”
“那岂不真的就是买了咱家陈竹的那个何似飞?”
女人听男人嘀咕了三句,最后确定这个消息后,面上突然笑了一下。她是真的为陈竹欣喜。只要何似飞厉害,那么她家阿竹也能过上好日子。
男人则觑了她一眼,冷声说:“这何似飞再厉害,陈竹那贱种也不多给咱们银子!我看他是翅膀硬了!”
女人抱紧了自家女儿,嗫嚅着不敢说话。
男人又说:“我看这样不行,那何似飞都要去娶员外家闺女了,身上一定很有钱,对,他现在已经很有钱。当初他都愿意花五十两买陈竹,我要不然说陈竹现在已经是他通房,让他给咱们点彩礼钱?”
女人震惊地瞪大眼睛,鼓起勇气,小声说:“可过年时阿竹回来,说他不会、也不可能是何少爷的通房啊。”
男人冷笑:“不是通房?不是通房陈竹能现在十七岁了还不嫁人?再说他早都被陈少爷玩过,不干净了,他能清心寡欲的忍这几年?我什么都不管,我就要找何似飞要彩礼钱。这贱种上回威胁我,而且最近一年多每个月只给我一百二十文,这点钱能干什么?都不够我喝酒的!”
女人见男人话语越来越污秽不堪,捂住女儿的耳朵,不让她听。
就在男人准备继续大骂的时候,突然听到身边一个陌生青年询问:“说谁贱种?”
这男人一向只敢窝里横,听闻问话后,下意识闭了嘴,去看那个问话的青年。
见这青年面色是那种经常风吹日晒的小麦色,肩膀宽厚,穿着粗布短打,这样冷的天脚上还只穿着一双草鞋——男人心里有了决断,估计是跟他一样下苦的庄稼汉。
这么一想,男人心中畏惧感顿散,说:“说我儿子,我养他到十七岁了,还送他到县城来给那县试第一的何小少爷童,他却不孝敬我,一个月只给我一百多文,不是贱种是什么?”
这青年正是周兰一。
他爹娘早早托人打听过陈竹家里的情况,一下就能把男人对号入座。不过,当时的情况是陈竹卖身契在何似飞那儿,按理说只要陈竹爹娘不拿钱赎回陈竹,那么陈竹就是何似飞的人。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