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两亩地的事,如果不丰收,下半年不再种就是。” 沈德忠愕然,心里暗叹:枉自己吃的盐比对方吃的米还多,居然比不上这样一个年轻人想得开。 “这法子管不管用我试过后就知道。”沈砚北正色道:“若是管用,可让乡亲们也试着种种看。”村民们往日对原主也算是照顾了,要不然原主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脾气的人早就饿死病死在自己家里了。 他占用了原主的身体,日后教村人些增产的方法就算是报答村民们照顾原主了。 沈德忠喜出望外:“若是如此,那我就先替乡亲们多谢你了。” 沈砚北连忙道:“忠叔说的哪里话,举手之劳而已。”
他祖父母那一代人都是背朝天脚踏黄土的农民,在他家还没做餐饮行业发迹之前,他家也是种地的,他深切体会过种地的辛苦,若能帮一把这里的村民他很愿意帮一把。 “好好!”沈德忠满脸欣慰,可心里记挂着的事让他脸上的喜色淡了,老脸犯愁。他看着沈砚北琢磨了下,劝道,“沈晏啊,等忙完春耕,你还是用功读书吧,地里这些琐事就让你家夫郎去操持吧!” “周围村庄的年轻人要不事业有成,要不考取了功名,我们村里年轻的这一辈也没谁有建树的……”他们这一带有大大小小好几个村,每年秋收的时候各个村庄会联合起来举办社戏,这是村里的一大盛事,可惜他们沈家村这些年越发没落了,社戏的举办权已经许久没有落到他们村头上了。 去年社戏是在李家村举办的,李家村走了狗屎运出了一个举人,想来今年社戏的举办权又会落到李家村手里。 想到李家村那些王八犊子做的好事,沈德忠就气得不行。 人穷被人欺!谁让他们沈家村人没权没势呢? 可这口气他实在咽不下! “沈晏啊,大伙就指望你了!” 面对沈德忠如此殷切的目光,沈砚北脸上继续保持微笑,心里却累觉不爱。 他是沈砚北,可大伙一口一个沈晏地叫他,他还是没能习惯。要是在某些时刻他媳妇也这样叫他…… 想想都抑郁。 看沈砚北不为所动,沈德忠苦口婆心地道:“沈晏啊,你今年二十了,虽说还没行冠礼,可毕竟成了家,作为一家之主你可得光耀门楣啊!你祖父曾祖父都是了不得的人,你……” 沈砚北愣了愣,忽而拍手笑起来:“忠叔您说得对!”古代的男子二十岁就及冠,行过冠礼后就是成人,为了方便称呼,就会取一个以表其德的别名,这就是表字的由来。 农家人没有这种习惯,可他是读书人啊!读书人取表字再正常不过了! “您说的我都记下了。”沈砚北神情诚恳,“待忙完春耕,还请忠叔为我操持加冠一事。”沈德忠作为村长,分量足够给他加冠。 行过冠礼后,他就能用回自己的名字了!第25章 插秧 沈家的水田泡了两日就能下秧苗了。这天一大早,沈砚北等人就去了田里插秧。 秧苗是沈砚北托村长找人买的,正好就是沈三哥家的。 沈砚北到达地里的时候,吴三哥已经在那候着他。 “吴三哥,这么早?吃过了吗?” “吃过了!”吴三哥和气地笑笑。自家的秧已经插完了,听说沈砚北家今天插秧,他特地过来瞧瞧。 沈家的八亩水田连一块,一眼望去看不到边,一天忙活下来估计也够呛。 徐大叔三人都是熟手,取了秧苗便熟门熟路地蹲田里开始干活。 顾长封把鞋脱了,把裤腿卷起来准备下水。 沈砚北不太愿意他干这活,一直弯着腰重复同一个动作,半天下来手臂和腰酸得不行。可顾长封用那双沉静的黑色眼眸静静地看着他,他就心软了。 他媳妇说:夫君你说过的,我做我擅长的你做你擅长的,咱俩分工合作就很好。既然你想法子增加粮食产量,那我就负责种地。 你说他还能说什么? 顾长封没插过秧,但插秧又不难,向徐大叔讨教一下就插得有模有样了。 “沈晏啊,你家夫郎以前种过地?这插秧手法真是绝了!”吴三哥看着飞快地把一行秧插完又起一行的顾长封,眼里满是震惊。 沈砚北笑了笑没搭话,心里郁闷得不行。能不好吗?用武功来插秧!估计全天下也就他家一个用武林高手来插秧的了! 四人一块儿干活,一亩地很快就插完。沈砚北把岸上放着的木桶小心提了过去。 “沈晏,你这是做什么呢?”看沈砚北从木桶里往田里倒水,吴三哥好奇地走过去。待走近了才发现那木桶里装着的不仅仅是水,还有细细的鱼苗! 吴三哥脸色都变了,忙阻止他:“沈晏,你别胡来!这鱼会把稻田糟蹋坏的。”农家人靠地吃饭,这鱼要是把秧苗吃了把水土弄坏了,那这一年也甭想有收获了! “无妨的。”沈砚北耐心给他解释什么叫鱼稻共生。 “这鱼都没手指头大,不会妨碍秧苗的生长。反而鱼儿在水里游动,会增加水的活性和养料……” 看无三哥还是一脸茫然,沈砚北尽量用直白的话来阐述:“这鱼苗小,只吃水里的东西,咬不动秧苗。而鱼苗产生的粪便还能给秧苗加肥。等鱼苗长大了,秧苗的根也长稳了……” 无三哥仔细想了想,似乎是这个理。 但是…… “等秧子抽穗结稻子的时候,这鱼不得把稻谷吃了?”吴三哥满是心疼地道。 “这就是要注意的地方了。一亩水田放多少鱼苗是有讲究的。鱼苗放多了,稻谷会被鱼吃掉,得不偿失。鱼苗放少了,达不到共生养的目的……”为了增加可信度,沈砚北不得不把书搬出来:“这是我从杂物志上看到的,别的地方的村子就是这样子种植水稻的。这鱼稻互利,稻谷增产,田鱼更加肥美。” 还能这样种田的?吴三哥心里惊疑不定。 这就接受不来了?到时候他还得往田里放鸭子呢!沈砚北笑笑,抬头看看天。 还好今日的太阳不算毒,否则把他媳妇晒坏了,他不得心疼死。 吴三个哥思虑了片刻,神情郑重地对沈砚北道:“沈晏啊,若是这法子真管用,下回插秧你教教我,我给你育最好的秧!”他们种地的都望着粮食能丰收,要真是能让粮食增产,谁不想? 沈砚北一口应下:“成啊,等收稻子的时候,吴三哥你过来瞧瞧。我会和村长说,让想学的大伙一块来,我教你们种。” “真是多谢你了!”吴三哥满脸激动。 沈砚北微微笑,看第三亩水田也插完了,对顾长封招招手:“媳妇,上来吧,咱们回家做饭。” 顾长封没再坚持。他们雇人是管一顿饭的,他得和沈砚北一同回去,即便不是他做饭,也不能让人知道这饭是沈砚北做的。 “来,喝口水。”看顾长封鼻子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沈砚北也顾不得有人在,直接扯了袖子给他擦汗。 顾长封脸上发红,也不知道是晒的还是害羞,但也没阻止沈砚北。 吴三哥瞧见两人这模样,心下啧啧称奇。这沈晏性情大变,连喜好也变了!不爱娇俏的女子反而对这身材健硕面目刚毅如汉子般的夫郎上心。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等顾长封穿好鞋袜,沈砚北便拉着人往家里走。 “累不累?” 顾长封摇摇头,干这点活,也就相当于热个身而已,连内力都用不上。 “媳妇,你教我一些拳脚功夫吧,用来强身健体的那种。”这个身体的素质实在是太差了,连媳妇的一半都比不上。他之前就想着要好好锻炼,无奈他知道的锻炼方法在别人看来会太过古怪,而媳妇就是高手,直接找媳妇教,好过自己解释半天。 顾长封有些迟疑:“要坚持才能有效。会很累。” “没事,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比不上一个小孩子吧?”周煜天天来他们家报道,就是他媳妇不在也乖乖地扎马步等着他媳妇回来查看,他还挺佩服这小孩的毅力的。 顾长封沉吟一番,道:“我教你一套拳法。” “好啊!”沈砚北有些兴奋,饶有兴趣地问,“媳妇你都会些什么功夫?你有惯用的武器吗?” 顾长封努力想了想,眸色微沉:“不记得了……” 沈砚北心里觉得可惜。他媳妇耍起刀枪来一定很帅!但看顾长封锁着眉,急忙安慰道:“不记得也没关系,日子太平着,不需要动刀动剑。咱们种种田,做点小生意就好!” 顾长封轻轻“嗯”了声。 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周煜正在喂兔子,而一个胖子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看他喂兔子。 “沈宴!”看到他们回来,胖子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 “来福哥,久等了。”沈砚北歉意地笑笑。 “没事没事,我也就刚到,呵呵……”沈来福神色有些急切,“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 顾长封目光疑惑,沈砚北轻笑着给他解惑:“他是我要请的大厨,我自然得了解下他会做些什么菜。” 顾长封愣了愣,忽然明白过来。 “那些菜是他做的?” “你以为?”沈砚北揶揄道,“我可是只给我媳妇做饭的人,别人可没这个待遇。” 顾长封眸光闪耀,心像泡在温水里般暖融融的。 “媳妇啊,我……” 他话还没说完,只觉得脸侧一热。那温度一触即分,他还没反应过来,顾长封就带着周煜出了门,他只来得及看到那通红的耳根。 沈来福:“……” 他什么都没看到! 沈砚北摸了摸脸颊,心里即欢喜又忧愁。 喜的是媳妇越来越主动了,忧的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可怎么办好? 要不……再去找大夫瞧瞧,问一问? 还在田里忙活的徐大叔三人把手里的秧苗插完,纷纷到岸上喝水歇息。 “爹,你说今天沈秀才家会做什么菜啊?”小儿子徐达擦了擦汗,满眼期待地问。 徐大勇瞪他一眼,没好气地骂道:“你这孩子,往日我是缺你吃还是缺你喝了?带你打个短工,你还把主家的饭菜给惦记上了!” “你是没短我吃喝,可你也得看看娘做的是什么菜啊!”徐达满腹委屈,“炒个菜像是用水煮似的,没滋没味。让她整条鱼吧,腥得不行,也就炖的肉熬的汤能喝一口……” “你娘辛辛苦苦做饭给你吃你还挑三拣四的,能耐得你!”徐大勇踹了小儿子一脚。 徐达跳起来:“可人秀才老爷家的饭就是好吃过咱们家的啊!明明就是很普通的炒青菜都能整得青葱油亮,一看就有食欲!” 大儿子徐志默默说了句:“那个鱼好吃。” 徐大勇:“……” 原本他以为沈砚北管饭,也就是意思意思地给份咸菜和馒头,可出乎他意料之外,沈砚北准备的是很正经的饭菜:杂粮米饭,一个炒素菜,一个肉一个汤。 两菜一汤,不是什么贵重的吃食。可那颜色那味道真真能让人把舌头吃掉!第一天吃饭的时候,他两个儿子差点把人家锅里的饭都吃光了!把他的老脸都给丢光了! “哎,好饿啊,沈秀才什么时候才送饭过来?”徐达低喃道。
“就知道惦记着吃,赶紧把活干完!”徐大勇红着脸呵斥,把两儿子往田里推。 两个兔崽子!说得他没饿都饿了!第26章 清明祭祖 众人忙活了几日总算把地都种完了,沈砚北心里松了口气,拉着顾长封和沈来福去县里找人重新装修酒楼,做酒楼开张的准备工作。 那东家果然吝啬,酒楼盘给沈砚北后,酒楼里的桌椅凳子、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和后院的一应家什都被搬走了,那叫一个空空荡荡! 沈砚北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在意。这里他原本就打算重新规划装修,那些破旧的配置他也不打算用,而且厨房那里他要重新设计过灶台。 沈来福在县里待了这么久,许多事情都熟门熟路,马上就给找了熟手的泥水匠和木匠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