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节,红薯也是不错的食品。
叶鸿生的晚餐也是红薯,士兵端了一盘子上来。叶鸿生吃不下下,喝了一碗粥,让士兵们吃。
叶鸿生接到情报,消灭东线目标后,共军将重新汇合,进一步挤压敌人。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的密切合作,国军一直被动作战,无法制定出有效战略。叶鸿生心想,必须采取下一步措施,否则就轮不到自己。
他深深叹一口气。
开战之前,叶鸿生曾经向组织提出自己的请求。上级的答复是:“如果你抓住他,说服他,让他脱离反动派的阵营,人民欢迎他。倘若他负隅顽抗,人民不会谅解他。”
叶鸿生心中明白,是否“说服”还可以斡旋,有余地。多年以来,他没有对组织开口提过要求,一旦提出来,肯定会被考虑。但是“抓住”是必须的,解除对方武装也是必须的。他最好抓紧,不能再拖了。
叶鸿生想到阮君烈,不知道阮君烈心中怎么想,肯定很痛苦。
阮君烈想做文天祥。叶鸿生心中明白,他是做不成的。
古往今来,多少军人战死沙场,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变成星辰,永远不熄灭,照亮神州大地?然而,只有少数人才能镌刻在石碑上,更多的人马革裹尸,仅仅是死去,牺牲了。在历史的大浪中,唯有极少数人单独配享庙堂,享受香火,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符合了某个时代的要求,象征着苍生的心愿,是被历史拣选出来的。
这一切无法自我认定,只能等着历史认定。
倘若阮君烈牺牲在抗战时期,护国有功,肯定会升上去,变成一颗星星。现在就很难说了,国军在战区疯狂抢劫,有时候还拿村民做人肉盾牌。老百姓避之不及,已经全部撤到共军后面去了。
叶鸿生无法直白地告诉阮君烈这件事情。
他说不出口。
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既然要动手,他还是讲清楚的好。叶鸿生拿出纸笔,开始给阮君烈写一封信,尽量写得委婉一些,与他讲道理,劝说他即使“心志存高远”,也要“留一分元气”。
叶鸿生把信封好,交给自己身边的传令兵,让他把信交给十五师,转呈给阮君烈。与此同时,叶鸿生重新布控七十三师,等待阮君烈的反应,据此展开下一步行动。
第二天,叶鸿生赶到山上,拿着望远镜观察镇子。
十五师重新集结起来,叶鸿生不确定阮君烈将有什么反应,他对七十三师下令,严阵以待。等到下午,十五师忽然对山上的阵地发起进攻。
叶鸿生指挥士兵迎击。
他们断断续续地交火一阵,不疼不痒地打着。天快要黑的时候,镇上忽然燃起一团火焰,眨眼窜起几丈高。
十五师忽然停止攻击,发生了骚动。
叶鸿生端起望远镜,心焦地看着。火焰包围了学校,那是司令部的位置,并快速蔓延到周围军营。冬日尚未落霜雪,天干物燥。叶鸿生心惊胆战,祈祷这是一场兵诈,火很快就会熄灭。
十五师溃散下去,开始往回撤。
叶鸿生带着七十三师,跟随他们,有秩序地往山下推进。
火势蔓延得太快了,很快吞掉半个小镇。在黑夜里,火光冲天。十五师在混乱中救火,看起来不像耍诈。叶鸿生心急如焚,命令七十三师下山来,协助他们一起救火。大家混在一起,在滚滚浓烟中端水、泼水。
一直忙到半夜,火势才压下去。司令部完全被烧毁,留下焦黑的残迹。
叶鸿生身上染着黑灰,带着士兵在焦土中寻觅。他无法想象,如果阮君烈在焦土中怎么办?他怎么面对?
叶鸿生悲伤得浑身没有力气,机械地走着。
如果阮君烈真的想不开,死在火里,他只能自杀了……
死亡也无法消除他心中的痛苦,只能减轻一点点。
叶鸿生在碎裂的墙壁,烧成半截的房梁下面仔细地寻找片刻,发现并没有一个人,他开始产生怀疑。叶鸿生下令,命令七十三师迅速占领小镇,做好迎击准备。
他们占领彭乡后,发现周围并没有伏兵。叶鸿生正在调查十五师的时候,后方发来电报。孙仲良发来消息,电称“机场遭到袭击”,阮君烈带人试图劫持飞机,正在交火中。有叶鸿生的命令在前,士兵不敢击毙他,孙仲良焦急地询问叶鸿生如何是好。
叶鸿生绝处逢生,大大松一口气,让士兵致电回去:“让他走,我负责。”
叶鸿生心神定下来,请十五师的人过来。
十五师的人马完成任务,也松懈下来,跟七十三师一起吃晚饭。他们一边吃,一边告诉叶鸿生昨天发生过什么。
阮君烈在指挥部发布剿总的命令,引起官兵一致不满,大家都不同意。
阮君烈问他们想怎么办,大部分士兵说想家,要回家,还有一部分士兵表示“想追随长官”,但是“不要跟随第二十八军”。阮君烈将所有“想回家”的士兵留下来,让他们负责掩护,另一部士兵准备好船只,带上所有的食物,从水道突围出去。船只很少,正好够他们用。
阮君烈自己挑选了十五师师长,还有十来个军中健儿,组成一支小队。他们与士兵分开突围,选择了机场方向,直入敌后。
叶鸿生听得咋舌,阮君烈的计划很大胆,有点超出他的想象,但是他很高兴。
叶鸿生猜测阮君烈是如何瞒过他的巡逻兵。等山后的士兵们押着旺儿,将这个小犯人缉拿归案后,叶鸿生知道了原因。
旺儿每天都在附近打渔,驾着一只船。
巡逻的士兵见惯他,从不为难这个孩子。
旺儿家的大船确实很大,可以装十几个人。
阮君烈放火之后,调虎离山,自己行了一个金蝉脱壳法。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冲到机场,突破了防线。叶鸿生控制着机场,但是阮君烈手里还有飞行员,他们可以劫持飞机。
飞机轰鸣着,在黑夜中远去。
旺儿被捆得像个粽子,被推到叶鸿生跟前。
叶鸿生给他松绑,问他饿不饿。
旺儿咕嘟着个嘴,委屈地说:“晚上没吃饭……”
叶鸿生让人给他一碗小米粥。
旺儿捧起来,咕嘟咕嘟地喝。
叶鸿生坐下来,望着夜空。
他没有抓到阮君烈,事情尚未结束。未来不知如何发展,也许他会面临更多的煎熬。至少现在,他可以喘息一下。
星光脉脉,照着江水流过。
一地劫灰中,彭乡重新变回一个江南小镇。
第72章
十五师的军营被烧毁,他们跟着七十三师回去住,外面太冷了。叶鸿生预备给十五师发路费,士兵说阮君烈已经发过钱,叶鸿生就给他们发了干粮。
将十五师送走之后,叶鸿生再也没有顾虑,轻装上阵。他引兵与陈毅、粟裕的大军会和,展开对第二十八军的围攻,布下天罗地网。
被截断运输线后,国军第二十八军展开凶猛地反扑,用榴弹炮将突破口炸成废墟。房屋倒塌,枯木燃成巨大火炬,不料共军依然埋伏在废墟里,当他们进入战场,共军士兵纷纷跳起来,向他们投掷手榴弹,展开肉搏。国军士兵受惊溃退,再次被共军分割开。
共军围困了一个礼拜后,第二十八军陷入瘫痪状态。叶鸿生观察了一下战场,让七十三师埋伏在一条水渠附近。夜晚,一股国军队伍通过水道突围,被七十三师半夜伏击,枪声不断。白昼来临,尸体横陈。
士兵们找到第二十八军司令的遗体,从他口袋里翻出印章、文件、钢笔,缴获手腕上的金表。叶鸿生确实他的身份之后,吩咐士兵将证物“交给首长”。
随着第二十八军的覆灭,第十三军也被刘邓大军围困,相继剿灭。山穷水尽之际,蒋介石下令所有军队展开突围,没有成功。共军携风雷之势,摧枯拉朽,击破数个国军兵团,打退所有增援,生俘徐州“剿总”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多名国民党高级将领。
这场被共军称作“淮海战役”,国军称作“徐蚌会战”的战争被载入现代战争史,记录了共军的辉煌胜利,国军的惨痛失败,成为双方永不磨灭的记忆。共军涉水而过,扫平中原一带。五百万余民众给共军送粮,供粮两亿多公斤,提供担架、草料、木料等物资。
雪过天晴,得到许可后,叶鸿生吩咐七十三师将粮食运过来。
叶鸿生下令:“给我们的兄弟。”
士兵将米袋全部打开。
国军俘虏坐在冷风里,饥寒交迫,粮食运来后,他们疯狂地拥抢。没带锅和盆的人就用茶杯、烟灰缸接米,想办法煮米饭吃。叶鸿生又让士兵发放白菜与粉条。
硝烟散去,野外处处升起炊烟。
历时两个多月的战争走到尾声,中共中央委员会向战场上的全体官兵发布贺电,电称:“淮河以北地区完全解放,淮南一带大部分地区进入掌握。此巨大成绩,皆前后方党政军团结一致,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所获的结果!”
中共中央向战场上所有参与人民革命的队伍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慰问。
消息发出,战场上一片狂欢。七十三师也在欢庆,他们已被编入人民解放军,成为功臣,分享胜利果实。
叶鸿生获得二级解放勋章,恢复原本身份,成为共军政委。
徐蚌之战落下帷幕,嫡系军人惨败。平津战役随之而来,北平解放。
蒋介石宣布下野,回老家浙江奉化修养。桂系头面人物李宗仁上台,成为总统,开始斡旋两党关系,试图划江而治,和谈未果。在与共军的争斗中,桂系国民党也无法打赢,他们一路南撤,中途经过家乡广西,士兵们犹如泄洪一般逃走,跑回家大半。
蒋介石遥控军政,与桂系兵分两路,对付中共。
随着南京的解放,其他地区脱离控制,不时传出起义消息。共军挥师南下,解放广州、重庆、成都等地。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除中共之外,李济深、宋庆龄、张澜等一批国民党要人、民主人士、爱国人士参加了开国大典。
蒋介石携余部奔向台湾。
为庆祝胜利,周恩来等领导人分别举行宴会,宴请有功之臣。叶鸿生受邀,参加国军与共军的联欢会。
在宴会上,叶鸿生找到自己的座位,发现旁边是陈铮。
陈铮安然无恙,见到叶鸿生很高兴,拉住他说:“你没事太好了!我们逃走以后,想营救你,可是民主同盟的同志遭到通缉,党组织遭到破坏,无法取得联系。你回来就好!”
叶鸿生展开笑颜,说:“我没事,你们后来怎么样?”
陈铮坐下来,热情地与他叙说别后的情景。
他们两人正说着,更多的宾客涌进来。一波人群中,叶鸿生看到徐正恩,与他招手。徐正恩也发现了叶鸿生,面带惊讶,走过来。徐正恩的信笺是通过党组织转交的,他并没有见过叶鸿生。
徐正恩坐下来,感慨道:“你也过来了?”
陈铮坐在旁边,纠正道:“不!叶鸿生同志本来就是我们的人!他属于秘密党。”
徐正恩吃惊得不行,眼睛一下睁得滚圆,随即又委顿下来,叹息一声。
徐正恩问叶鸿生:“子然知道吗?”
叶鸿生也勾起心事,心情低落下来,苦笑道:“他并不知情。”
得知叶鸿生击败阮君烈,将他的军队瓦解在江边。徐正恩连连摇头,抚着叶鸿生的背,感叹道:“他会恨死你的……”
叶鸿生苦笑,心想:他岂止恨我,他要杀我。
陈铮见了,忙安慰他:“阮将军血性勇敢,但是政治觉悟不够,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你不要太难过,我们还有机会劝说他回来。”
叶鸿生的心情岂止是难过。
新华社公布了一批国军战犯名单,阮君烈的名字赫然在册。叶鸿生彻夜难眠,忧愁极了,请示自己的首长,想方设法把阮君烈的名字撤下来。
首长无可奈何,告诉他这件事困难。
叶鸿生明白,获得宽释的机会过去了。他只能强烈要求去前线立功,同时做好准备,等台湾解放后,他要申请去功德林工作。功德林是专门改造国民党将领的地方,如果阮君烈被关押到那里,他想去照顾他,陪伴他。
叶鸿生正在伤神,徐正恩已经同陈铮攀谈起来。孙仲良也来了,坐到叶鸿生他们一桌。
赴宴的国军将领越来越多,大家发现好些同学、同乡、老关系上下级,各自坐下来聊天。其中不乏黄埔师生,有被蒋介石誉为“不愧为难得将才”的陈明仁,还有他的老师程潜,抗日名将傅作义、和平将军张治中,以及各杂牌部队骨干。大家聚在一起讲述心路,在共军的宴会厅重新找到共识。
新中国成立,废除了大量不平等条约,让在座的军人都很高兴,兴致高昂。共军一部分干部也参加了宴会,都是与国军有些关系的人。大家把酒话友谊,化干戈为玉帛。
宴席上,周恩来特意关心一下叶鸿生,问他归队后是否适应。叶鸿生一直很乖,无条件服从安排。这次为阮君烈的事,他动作颇大,闹得很欢,连周恩来都知道了。
周恩来一问,叶鸿生不好意思,说:“我很好。没什么不适应。”
周恩来让叶鸿生吃酒,鼓励他一番。
叶鸿生把酒喝掉,坐下来。
说来有趣,叶鸿生第一次到共军根据地的时候,是罗鼎文带他去的。到达后,叶鸿生参观一番,等待与中共接触。那个时候,他遇到第一个人是任弼时。任弼时给叶鸿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是来不及与吃饭,任弼时匆匆忙忙地离开。叶鸿生决定留下来,做一个共产党员。他能否留下,将要做些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
中共有五大书记,如果当时来的是朱德,叶鸿生也许跟着队伍打仗去;如果来的人是毛泽东,叶鸿生也许会留在党委机关,如果是其他人,可能又有不同的安排。当时,这些人物都没有出现,叶鸿生遇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听过他的情况,认为抗日统一战线即将形成,叶鸿生的条件很好,在国军中大有前途,呆在后方未必合适。
周恩来安排他做秘密党。这个决定奠定了叶鸿生一生的道路。
欢宴结束,新中国继续收拾河山,恢复版图。
叶鸿生积极请战,可是他没有被派往南方海战,美军为帮助南朝鲜,将第七舰队开往海峡。随后,北朝鲜兵败如山倒,一直倒到鸭绿江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叶鸿生入朝参战,又带志愿军一起回来。
归国后,他被任命为省军区副司令。
1955年,中共中央军委开始评定军衔,论功行赏。
这个消息放出之后,军界骚动起来。关于怎么报军衔,给自己报多高的军衔,五花八门的情况出现。很多人打仗时候眉头不皱,这个时候挺不住,哭了,评不上要跳楼去。
叶鸿生没好意思报,请军区政委给他填。
老政委与叶鸿生在战场上合作过,给他填了少将,报上去。
评下来之后,军区有人不满意,认为叶鸿生入党时间晚,贡献少,“凭什么他评上我评不上”,“他最后才有贡献”。
老政委心知,给叶鸿生的待遇绝对不能比国军低,否则影响团结。
老政委说:“他最后不贡献出来,你怎么能赢?不要老比待遇,要多比工作艰苦。那些都是低级趣味!”
第73章
尽管有些纷纷扰扰,众人还是携起手,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群众干部热情高涨,一路凯歌前行,取得很多成绩,各行各业发展很快。
在狂飙突进中,“大跃进”拉开序幕。
叶鸿生在军区,尚未有什么感觉。这一天,军区司令部来了两个特殊的客人,彭乡的船总带着旺儿,一起寻访叶鸿生,被哨兵拦住。
叶鸿生让人放他们进来。
船总还是老样子。旺儿倒是长大了,变得怕羞,不说话只喝水。
船总坐下来,感叹叶鸿生现在当了“大官”,要为乡亲们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