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消息传到红四方面军那里,气得付大同也忍不住骂这帮喝洋墨汁的布尔什维克是不是草包,真是心情郁闷到了极点。
“你在想你那个先生啦?”
付大同回头看,是总指挥张国焘,自从苏区肃反之后,付大同就很少跟他说话了,但现在来宽慰他的,倒想不到会是此人。
付大同轻轻叹息一声。
“你叹息什么?”
“我只是想,这样不停的内讧,我们红军何时才能成长为一支可以挽救国家,民族的力量。”
“我跟你那个先生啊,从一大开会的时候就认识了。你放心,他会东山再起的。”
“你怎么知道?”
“他那个人啊,若是一条一条的来说,真的有很多优点,能写文章啦,会写诗啊,写词啊,你还真别说,虽然我们这个国家诗词传国,可是到了现代这个时代,会写旧体诗的人,而且写得好的人还真不多,他算一个。但是难得的是,他写白话文也写得好,不但写得好,还能让所有看他文章的人都看得懂,这才是真本事。如果这样说,他好像只是一个书生,但他偏偏也会打仗,行军布阵,他也真有一手。虽然我是不太服气的,我觉得我的仗打得比他好,看现在红四方面军的力量已经大过红一方面军就知道了,但是他也不差就是了。”
付大同一笑,虽然觉得总指挥有点吹嘘,不过好像也是事实。
“你知道吗?在一大开会的时候,他就曾经说过他在湖南一师上学的时候,是学校足球队的守门员,那家伙,守门从来没失过球。”
“是吗,这我倒不知道。”付大同开颜道。
“你那个先生啊,虽然有很多很多的优点,但是这些优点都不足以令我说他一定会东山再起,我之所以说他会东山再起,是因为他有一项,真的是这世上极少人能有的根本性的优点。”
“什么?”付大同追问。
“他啊,是个完全,完全的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着想的人。这样一个人,又有着世间少有的才华,那么他就可以忍受任何加诸在个人头上的委屈,能比别人有更强更持久的耐心去等待,去谋而后动,最终东山再起。”
付大同看着总指挥,欲语还休。
“起来吧,现在大局暂定,红一方面军落了下风,红一方面军那边我们是帮不上手了,我们要保住红四方面军的实力才行。留得青山在,才会有柴烧啊。”
话虽然是这样说,可是红四方面军也仅仅坚持了半年左右,最终也在1935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开始了长征。好在这个时候离开的付大同,已经得到消息,先生在贵州遵义重新被起用了,红军重新开始有了转机。
1935年8月1日,中国GCD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再次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为什么说是再次呢,因为其实在1933年1月,中国GCD发表宣言,首次提出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这三个条件是:
(一)立即停止进攻苏区;
(二)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
(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
可惜在校长的眼中,红军不过是拿抗击日军作为苟延残喘的借口罢了,都被打得逃亡了,谁跟你携手呢?当然要全力以赴,重拳出击,痛打落水狗,直到红军完全被剿灭为止。
但这世间就是有这样一只顽强到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之路,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红一方面军开始撤退的时候,于1934年11月中旬,还与国民党军三十万人马发生湘江血战,以惨败告终。
校长为了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于11月22日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西路军和薛岳、周浑元两部共16个师77个团进行“追剿”;令粤军陈济堂部进至粤、湘、桂边进行截击;令桂军白崇禧以5个师控制灌阳、兴安、全洲至黄沙河一线,扼要堵截。11月19日,何键将“追剿军”分为5路:第一路司令刘建绪,率4个师由湘赣边向全洲以北黄沙河地域集结,筑堡堵截;第二路司令薛岳,率4个师又1个支队由茶陵、衡阳进至零陵地区结集;第三路司令周浑元,率4个师由资兴、郴县向道县方向追击;第四路司令李云杰,率2个师与第三路配合,由桂阳向宁远方向追击;第五路司令李韫珩,率1个师协同粤军和桂军,由郴县、桂阳向江华方向追击。
第26章
湘江血战可以说是红军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战。虽然中央红军最终突破了包围圈,可是却付出了从出发时还有8万余人,到湘江血战之后,只剩下3万余人的惨重代价。红5军团第34师、红3军团第18团被敌阻于湘江东岸,大部壮烈牺牲,其他各部也遭到惨重伤亡。红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滔滔湘江水。
那个时候,没有任何国民党人会相信,红军还会活下来,而且还会强大起来。即使是红军内部,尤其是相当一部分高级指挥员当中,也都不知道在头脑里产生多少消极,彷徨,无措的心思。反倒是普通士兵在极端绝望中产生了一种乐观主义,支撑着所有人继续战斗下去。那些普通的士兵觉得,本来就一无所有,苦命一条,既然逼到绝境,倒不如就好好的在绝境当中走一遭好了,大不了脖子上碗口大的一个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与红一方面军受到惨重打击相比,红四方面军却在长征中取得了嘉陵江战役的胜利。共歼国民党军12个团多约1万人,攻克县城8座,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100余公里的广大新区,为红四方面军向川甘边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可是却也因此埋下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张国焘不服中央红军,分裂红军自立中央的种子。
付大同在嘉陵江战役中被重新起用,担任一个团的团长。而在这些与之对敌的国民党军队里,他也首次看到了丁一白所在部队的番号。丁一白没有出现在追剿红一方面军的湘江战场,这令付大同莫名的松了一口气。如果丁一白出现在湘江战场,那可就真是血仇不共戴天了!
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可以说在付大同意料之外,但好像也是在意料之中。
总指挥张国焘见中央红军的实力还不如自己的红四方面军,果然起了异心,不愿随中央红军北上,而要坚决南下,然后又自立中央,最终导致红四方面军大败,不得不于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长征到达甘孜地区的红2、6军团会师。7月2日,根据党中央指示,红2、6军团以及第32军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后来又将红四方面军第5军、第9军、第30军,骑兵师共21800余人组成西路军,西渡黄河作战。而总指挥张国焘还是因为红四方面军比红一方面军更强大的实力成为中央批准红二、四方面军组成的西北局的书记。现在的西路军总指挥是陈昌浩,副总指挥便是黄埔一期的学长徐向前。
在会师陕北的时候,先生曾经问过付大同,要不要回红一方面军,付大同却说红四方面军是在不服中央决议的情况下出走南下,然后又很不幸的失败而回,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宜回到红一方面军,他不想让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伤心和气馁。虽然他自己在红四方面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团长,但还是想留在那里。
先生同意了他的选择,甚至笑着说,既然决定留在红四方面军,干脆就做一个表率,去西路军吧,上最前线的地方。
付大同二话不说便同意了。
先生又告诉付大同,本来中央要求红四方面军北上抗日,可是你们的西北局书记坚决要求西进,而且他还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红军北上抗日是得民心之举,师出有名,而西进去干什么?"接通国际援助"理由有牵强之处,师出无名,民众不易理解。西进如果成功确实可以接通苏联边界,可是我还是觉得现在红军没有这个实力,可是红四方面军虽然南下失败而重新北上,总兵力还是要比红一方面军强大,枪杆子里出政权啊,有的时候中央军委也不得不退让协调一下。而你们的西北局书记在红四方面军当中,威望还是很高,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听从他的话。所以在具体的指挥当中,你一定要注意你们总指挥的作法,必要的时候还是一定要提醒总指挥慎重考虑西北局书记的决策。
“可是先生,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团长,根本不可能进入西路军指挥部作决策,除了听命令之外能做什么?”付大同略疑惑的问。
先生深思半晌道:“最低的线,好好活着回来见我。”
付大同愣了半晌,缓缓点头。
西路军一路西进,国民党军一路围追堵截,丁一白的那个师一直在最前线紧咬着西路军不放。西路军开始的势头不错,也取得了战场的胜利。以付大同征战过东征,北伐,又征战过中原大战,还跟着四方面军走过长征的资历来说,指挥一个团的能力是相当足够的。只是西路军进入宁夏,遭到‘宁夏马家军’的围追堵截。‘宁夏马家军’部队的战斗力,实在是比国民党军队强大得多,再加上中央军委和西北局书记的电令时常交错,西路军指挥部在选择上多少有点偏向后者,这也造成了日后的惨败。半年时间内,西路军溃败,最后回到中央苏区的,不足五千人。
付大同一直牢记先生的嘱托,最的限度,一定要活着回中央苏区。所以他的那只部队,不管遇到多么危险的境地,总是格外的发力奋勇拼杀,置之死地而后生。‘宁夏马家军’见到一支比自己更勇悍甚至有点疯狂的部队,也只能退守避之。只不过打到最后,付大同的一个团,也没剩下几个人。西路军各幸存的将领,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到苏区。其中一部800多人由李先念等率领转战祁连山,在中央代表陈云接应下,至新疆后返延安;另一部900余人在王树声、李聚奎等率领下分散游击绕回陕北。徐向前与秦基伟在警卫全部战死的情况下,乔装商人艰难返回陕北。至于西路军总指挥陈昌浩,则下落不明。而付大同呢,带着还活着的战士一路打,一路扩红,一路收编,在回到陕北之后,又拉出了一个团的兵力。
付大同回到陕北的时候是1937年5月份。那个时候先生看到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把他紧紧抱在怀里,重重拍了两下他的背。
丁一白此时在做什么?还在宁夏庆功,在宁夏马家军的祝捷大会上,欢庆西路军的失败。端着酒杯站在阳台上的他,心里深处,却是凄风苦雨。
孙皓走了过来,笑道:“有个问题我可以问你吗?丁师长?”
丁一白看了他一眼,没出声。
“你一心追杀红四方面军,红军西路军,是不是为了替付大同报仇?”孙皓问。
丁一白端起酒杯,慢慢喝着。
“可是如果付大同有知,会不会恨你杀他的同志?”
丁一白赫然盯着孙皓,冷然道:“你想说什么?”
孙皓缓缓的说:“你不觉得在西路军里,有一路人马打仗的风格很像付大同的带兵风格吗?平时静而不动,一旦出手,疾如脱兔闪电,狠如雷霆万钧。”
“你是说他没有死?你怎么知道他没有死?”丁一白淡淡的问。
孙皓嘿嘿的笑:“因为那张所谓苏区的枪毙令,是我伪造来骗你的。而付大同在西路军中的消息,我也早在电文中获悉,只不过瞒着你而已。”
丁一白脸色苍白,咬牙切齿。
“知道了真相,难道你还能去找付大同吗?”孙皓笑得很开心。
“我追杀红四方面军,并不仅仅是为了付大同。”丁一白切齿道。
“那又是为了什么?”
丁一白沉默良久,缓缓道:“那个叫张国焘的人,杀了多少我们黄埔同学,学长,杀了多少他们自己的同志,这样的人,那里配做GCD,红四方面军掌握在这种人手里,到最后也不过是变成又一个军阀武装罢了。”
“哦?”孙皓大笑起来,笑得肚子都痛:“照你这样说,你还是在替GCD清理门户呢。GCD还应该感谢你?”
看着孙皓大笑的样子,丁一白没有说话,只是最后把酒杯里的酒喝完,然后说:“以后不要在我面前提付大同。”
孙皓又笑:“不提也可以,不过,有一件事还是想告诉你。”
“什么事?”
“你还记得威尔先生吗?”
丁一白微愣了一下,一转眼时光飞逝,竟然已经有近七年时间没有去过上海了,只是那个威尔先生,多少还是有些印象。
“你提他做什么?”丁一白问。
“你应该知道我们军队的武器有好多都来自这位威尔之手。”
“这不奇怪。”
“但你知不知道,宁夏马家军的许多武器也是来自此人之手?”
“这也不奇怪。中国到处是军阀,何人不要枪?”丁一白冷笑一声道。
“这句话说得好,何人不要枪?那付大同也要枪呢。”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丁一白眼光赫然一凛。
“有一次交易,碰到一个化了装过来接洽的商人,那人便是付大同,买了三十条枪走。”
丁一白沉默半晌,忽然盯着孙皓:“有一次交易?是谁交易?”
孙皓淡淡一笑:“我与付大同交易。”
“你?”丁一白震惊。
“威尔先生明里做官方生意,暗里同样走私枪械进入中国,我替他销售,GCD分成。现在的中国,各地军阀要枪,国民党要枪,GCD要枪,东北关东军也要枪,抗日联军要枪,朝鲜抗日分子要枪,连躲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小地主也要买枪看家护院,中国遍地都是做军火生意的地方。”
“孙皓,你?”丁一白怒喝。
“我能告诉你这些,我就不怕你生气。”
“你就不怕校长知道了,将你军法从事?”
孙皓淡淡一笑:“你的校长可不是我的校长。咱们保定军校创建人,可是袁世凯大总统呢。”
丁一白看着孙皓,突然叹息一声:“其实你心里,并不认同那个南京国民政府是吧?”
孙皓还是淡淡一笑:“人在屋檐下,那能不低头呢。不过,人家GCD也没认为你们南京政府是合法政府,各地军阀也都虎视眈眈呢。”
“为什么跟我说这些?”
“现在仗打完了,你也要找条后路了吧?难道你还想一直在军队里当军人?我看以你们那个校长的性子,还是会死追着GCD不放。如果你那么想与付大同成为死敌,我不拦你,如果不想,还是趁着这个机会回上海好了。我呢,纯粹是为了你才做这个参谋长,现在没事了,我也懒得参与那些乌七八糟的政治,人生在世,最好还是带着兄弟闯荡四海,喝酒吃肉。你自己考虑清楚,如果愿意,就递个辞呈,随我一起回上海去。上海是全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最适合我跟你这样的人呢。”
丁一白沉默不语。
孙皓笑了笑,转身离开了宴会场。
那个时候,远在宁夏的丁一白还不知道,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和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软禁校长于华清池,逼校长抗日。其实也不是真的没有消息传到宁夏,只是丁一白自己从不看军事情报之外的任何消息,似乎有意将自己包裹在一个自我想像的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