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处理材料的时间很长。
比王孝想象中还要来得长,用了接近一天半的时间,小江同志才将三十四个各式各样的材料准备好。
这些材料有手腕粗的镗缸,但很奇怪的是它和原先发动机里的镗缸有些区别,很明显尺寸要稍大一些。
也有比小拇指还要短的弹簧,但这个弹簧看着要比原先的更小。
正是因为这些类似的材料很明显就能对比出来,让王孝有些激动,他觉得昨天早上自己的直觉并没有出错,江同志一定是发大力了!
一个类型的材料却有不同的尺寸,他可不信小江同志是弄错了,就像那个镗缸,原有的不过就是被撞破了一个角,稍微修补一下就能用。
小江同志完全没必要自己重新制作一个出来,制作的规模尺寸还不同。
这根本就不需要解释,一看就知道是有原因的。
总不能真的犯了这么大的错误,把一些材料的尺寸全搞错了吧?要真的这么想,那才傻!
这么大的区别,只要眼睛不瞎怎么可能看不出不同?
小江同志会这么做,一定是有她的原因。
他忍着这份好奇,劝说着自己不着急,也就只剩下最后两天了,两天后准能揭晓谜底!
而江小娥也像是不着急。
她将三十四个材料弄出来后并没有着急安装试机,而是又用了半天的时间将一些没啥技术含量的东西弄了弄。
比如说调整轮胎和踏板,要不就是修整把手之类的。
能调整就调整,不能就直接找王孝伸手要,反正没费多少功夫,等将这里弄完,她没有等以往“下工”的点,直接拿着挎包就离开了。
在离开之前,还将明天需要的材料写了下来。
王孝一看,就知道是后轮轴传动系统所需的材料。
甚至不看也能猜到,因为除了这个部件之外,该弄得也都差不多了。
发动机虽然还没弄好,但所需的材料全都准备好,估计小江同志会留到最后来弄。
江小娥走了不到十分钟,骆工就背着双手晃悠过来,进了屋左瞧瞧右瞧瞧,他只瞧到一个呆坐在那的小子,他挑着眉道:“小江呢?”
王孝被他吓了一跳,“骆、骆工。”
骆工走进屋子,见到地上摆着的东西。
他不由有些好笑,“看来以后得给她收拾一个大车间,不然这些东西都没地方摆。”
这或许就是江小娥的习惯。
她总喜欢将需要的材料分类摆在地面上,摆得整整齐齐,还会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来分类。
这次,她是按大小分类。
最小的螺钉,最大的镗缸,按着大小分得特别清楚,好似每个摆放的位置都被她画上了线稿,看着就特别整齐。
这也算是材料少,要是材料多还真放不下。
“小江、小江同志家里有些事……嗯,就、就提前回去了。”王孝还在为“早退”的江小娥遮掩,生怕骆工追问。
他跟在师父有好几年了,但说实话,他就没见过这么……唔怎么说呢?反正其他大师傅们一个个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更别说什么下班上班的点,只要扛得住,他们熬通宵都不是稀罕事。
而小江同志和他们完全不同。
她的时间就很分明,该工作就认真工作,到了下班的点绝对不加班,要是遇到事,迟到早退好像对她来说也不算什么事。
就怕骆工知道了会有意见。
但他的担心是多余的,骆工根本没注意他说得什么,而是蹲下打量着地上的各种材料,这一看就乐了,“小王,我记得你提前准备了发动机所需的材料吧?”
“对!”
“那你看出没,有几个和小江准备的不一样?”
“六个!”王孝立马给出了答案,直接指了出来,“镗缸、活塞、弹簧、切削气缸盖、凸轮轴和气门。”
他早就注意到了,也好奇这些材料的改动和增加有什么作用,不好意思一直追问小江同志,这时见骆工主动提起,他还是没忍住地问了一句,“骆工,这些改动有什么作用吗?”
“对啊,六个。”骆工捡起其中两个,心情特好地解释着,“镗缸和活塞的改动,提升了压缩比和转速,将动力提高;切削气缸盖的提升了热效率,整体增加了马力;弹簧的减轻保证了高转动力的输出……”
他说着说着,顿时笑了出声,轻声嘀咕着:“有意思,太有意思了,我现在知道该将这丫头放在哪里了。”
或许在今天之前, 骆工心里已经有了类似的想法。
他将小江招揽进厂后,就有特意去了解过她的过往。
倒不是对她的私事好奇,而是想看看她初露头角的那些事, 脱粒机、养蜂机,看似就两个机器,其实里面夹杂着很多内容。
其中最多的就是改良和创新!
脱粒机的过滤网、散热方式、创新手拉脚踏两用式等;养蜂机就更别说了,她改良的常规款活塞能运用到各种小型机械……
而现在, 面前这些被改动的材料还没有印证可不可行,但他这辈子尝试过无数次的试验,有些想法在脑子里过一过就能看出行不行。
他现在能有这个想法,那还用多说吗?
一个维修工、一个车工或者其他技术工, 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了他们才能撑起这家拖拉机厂。
但想要引领厂子走得更远、更高,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创新!
只有不断地研发和试验, 才能制作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最先进的拖拉机!
这就是他们拖拉机厂的开厂理念。
对外, 他们是省城的一家红星拖拉机厂,其实真正的名称是国内第一家履带式拖拉机厂, 他们就是在原有的四轮拖拉机上改造成履带式的行驶方式, 进而改良、创新!
很显然, 那丫头就适合走这条路子。
不单单是他这么觉得,估摸着江丫头自己也知道, 不然也不会来这么一遭了,他不信江丫头看不出考核里的规则, 但她明明可以选择更简单有效的通关方式, 而不是在维修的同时居然还想着对发动力进行改良。
更让他惊喜的是,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还真能琢磨出一些来。
骆工这辈子见过不少天才,他并不觉得太意外, 他只是更加期待起来,期待和江丫头的合作,好奇她会不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回到家的江小娥并不知道自己的一次早退被抓到现行。
不过知道她也不会慌,她每天都是按照时间给自己安排工作,当然啦,也不是没有赶不完工的时候,那她会适当地给自己延期,选择在明天尽早完成。
她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一件事不拖沓到第三天就算及格。
可要是当天的事提前完成,那剩余的时间她也不会将明天的安排提前,而是会将剩余的时间奖励给自己。
她都提前完成工作,这么棒了难道不该奖励?
就像今天,提前完工不收拾包走人,难不成待在厂子里发呆熬到四点半?
那她当然选择早退呀。
回到家就算没热闹也能躺在床上休息,不比在厂子里发呆来得强?
不过就是可惜,真进厂就不能这么随心所欲了,最少前期是不行,除非她站到一定高度时,就算在郊外的养蜂地,晚去早退谁会说?
不管在哪里,她都喜欢让自己拥有一定的话事权,这样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没那么拘束。
也是因为这样,她才没选择藏拙。
拖拉机厂六个车间,哪怕二车间/三车间的大师傅都对她递交过邀请,她的回应始终都是看厂子的安排,但其实她已经决定好了去哪里。
而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去自己想去的车间。
回到家,家里倒是挺热闹。
程芬的大喜日没几天了,为了办席的事两母女争执了好几天,最后还是程芬大获全胜,按着她的意思,月底只在家里摆上一桌,两位新人去领了证,回家就热热闹闹吃上一顿。
自家吃饭,就一桌席还是懒得再找厨子。
江东阳直接将这个活接了下来,拍着胸脯保证好好发挥,就当他这个哥哥给妹子的结婚礼。
比起掏钱,他更愿意忙上两天。
五个弟弟妹妹,他心里其实有杆秤,谁更亲一些谁只是面子活,他心里特别明白,要让他这会掏出大几块当作礼钱,他心里肉痛着呢。
再说了,他结婚不说自己亲妹子了,程华和程荭也是掏了不少家底给了结婚礼,程芬这里他是一毛钱都没看到,虽然那会程芬被送去农场改造了,但她回来也没见她对自己嫂子有什么表示。
对方都没当回事,那他自然也不会傻兮兮掏大几块钱回过去,要不是看在何姨的份上,他甚至都不想接做席的活。
做席他担了,但食材他可不担。
江小娥回来的时候,他们几个人就在商量着几天后都备上什么菜,像肉鱼这些如果不早点备好,临时不一定能买得到。
“东阳,你朋友多,看能不能弄一条活鱼?”何泽兰有些发愁,家里不是没干鱼,但结婚用干鱼不太好,再加上鱼是东阳两兄妹弄回来的,自家跟着一块吃也就是算了,要是拿出来给程芬办席,那是白拿还是给钱呢?
白拿,说不过去。
给钱,看着又太生疏了些。
倒不如花点钱,直接从外面弄一条活鱼回来。
“成啊。”江东阳点了点头,“不过这个季节,活鱼一斤也得八九毛了。”
“那就买条两斤左右的回来。”何泽兰又有些头疼,“年前我们家的肉票都用在熏肉上,也不知道这几天还能不能换到。”
他们家用完了,工友街坊家用的也都差不多,这个时候肉票是最走俏的。
“那就抓只鸡回来吧。”江东阳舔舔唇,反正钱不用他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吃点自己想吃的,抓只鸡回来,一半炖汤给媳妇补补、一半切成小块大火爆炒,儿子肯定特爱吃。
他道:“瘦猴娘养了几只鸡,母鸡特别肥,你要觉得行我就去问问。”
何泽兰心里算了算,跟着点头,“那行,就再弄只鸡回来,两个肉菜也差不多了,再弄几盘青菜凉菜凑个十全十美。”
“没问题!”江东阳乐得一口答应,他也懒得问这些菜钱是谁出,反正属于他那份他早就给媳妇了,结婚后家里也没让他媳妇上交工资,时不时还能跟着爸和何阿姨混一顿肉吃,也就懒得盯着他们手里的家底。
爸和何阿姨养这么大一家子,还得给他们每人分钱,他估摸着两人手里根本没多少家底,小娥和程芬那份还得月月攒才够。
也是庆幸了南阳还小,不然还不一定能攒得够。
不过也就这个压力了,等家里的子女都分配好,他们两也能松口气享清福,再攒些养老钱了。
他要是盯上爸的养老钱,估计等爸成了小老头的时候连觉都睡不着。
算了算了,他也是有人养着的,还是别盯着爸一个人霍霍了。
大致的食材订好,何泽兰就出了门,她还得去找街坊给程芬借结婚穿的衣服,一般来说,结婚当天要么穿新衣、要么穿大红大绿的衣服,看着才够喜庆。
新衣肯定没,所以她就想着去街坊家里借一借,借穿一天,到时候拿些喜糖过去感谢一下,一般情况下没人会拒绝。
等人一走,江东阳就好奇问了自家妹子一句,“你打算送什么?”
“家具。”江小娥懒得费脑子,决定继续送家具,只不过肯定不会送大哥那么多条“腿”,她道:“送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吧。”
款式简单的桌椅,在家具制作中算是最简单的了。
一共十二条腿,听着不会太小气,但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你认得木工多,帮我去弄一套?”
“不打算找韩老爷子了?”
江小娥摇头,“老爷子那里的做工太精细了。”
精细,代表着手工贵,而且她要是去老爷子那里买,估计又得以最低的价钱给她,不过就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没必要担份人情。
妹子这么一说,江东阳就明白过来了,买的东西不需要太精细,那就是只管往便宜的买,他道:“行,我明天去瘦猴二叔那问问。”
他现在和瘦猴二叔算是混熟了。
两次蜂箱的生意,加在一起一百五十个蜂箱,以后有没有暂且不说,但就这一百五十个蜂箱他这边,季二叔那边都挣了不少,现在他去季家,季阿奶都快把他当作亲孙子了。
“对了,拖拉机厂成立这么几天了,怎么招工的一直没动静?”
江小娥看着他,“你想去?”
江东阳点头,“对啊。”
江小娥有些惊奇,“你居然想去上工?”
她还当大哥打定主意一直当“软饭男”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一个在家带娃又做饭又洗衣还愿意提供情绪价值的软饭男,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至少她大嫂是挺满意的,小两口是越相处越亲密。
“我当然不去。”江东阳说着,“我就想着去考一考,万一狗屎运考上了,那我就把工作指标卖出去,一场考试就能挣大几百块钱呢!”
他咧嘴一笑,小声道:“钱一到手,我就给你嫂子买块梅花表,她戴着肯定特好看。”
“……”江小娥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还没开始考呢,就想着该怎么花钱了。
不是她泼冷水,大哥这个学渣想考上,还不如以后指望小杨采。
江东阳等了几秒没等到回应,他道:“你怎么不说话了?”
江小娥轻轻哦了一声,“不想说。”
“……”江东阳呲呲牙,他已经猜出妹子在想什么了,顿时不乐意地昂着头,“我怎么就不行了。”
江小娥不想和他争论这个问题,而是说着,“你要有时间帮我问问,谁那里有坏了的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
“摩托车?”江东阳眼睛发亮,“你这几天不会是忙活着在找摩托车吧?”
江小娥没回答他,而是说着:“你要能打听到,我就让你骑两圈。”
“啪”的一声,江东阳一手重重落在自己胸口上,因为力气用的太大,疼的他还呲了呲牙。
不过这会哪里还顾得上疼不疼,立马道:“这事交给我,要是运气好今天内就能给你消息!”
摩托车啊!
他连自行车都眼馋的很,更别说摩托车了。
而且这俩玩意还真的没法比。
他以前还仗着厚脸皮借过别人的自行车,但摩托车这玩意就是他脸皮再厚也没地能借。
印象中也就特别公社,要不就是派出所邮局几个单位才有配备,还都属于公用,哪里会外借给他这个街溜子。
现在有机会试一试他哪里还坐得住,当下就道:“我这就去打听打听,你是说坏了的摩托车对吧?坏到什么程度的?”
“坏到没法开的那种。”
“成!”江东阳说了一声就转头出了门,这事对于他来说不难打听,知道用车的单位,再想想自己哪个狗友的亲朋好友是在这些单位干活,一去一回,不到三个小时消息就到手了。
“你说的这个型号咱们省城就两个地方有,一个是南翔街派出所一个是城北的邮局。”江东阳大大灌了一口水,他跟着说,“不过这都是他们的宝贝疙瘩,平日里珍惜的不得了,并没有听说有出什么故障。”
跑了一趟结果并没有听到自己想听的,但他也顺嘴多问了几句,“长江750的没有,但是东风750三轮摩托车倒是有一台坏了的。”
“三轮摩托车?”
江东阳点了点头,“你应该清楚,和边三轮有些不同,和脚踏的三轮车差不多,只不过一个脚踏一个有发动机。”
江小娥清楚,虽然是不同的两个款式,但其实大致的部件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发动机以及传动轴系统,“这辆是出了什么问题?”
“不知道,反正就是用不了了。”江东阳说着,“这地方你还不陌生,就是先前程芬因为咬了蒋晨被抓去的派出所,后来忙活她的事,我和那边的公安同志打过几次交道,这次就专门去问了问……”
听着大哥的话,江小娥对他的交际圈子是真的挺佩服的,三教九流,哪里都有他的朋友。
果然让他去打听,肯定能打听到自己想了解的事。
江东阳将经过大致的说了一遍,跟着就问道,“你不会是能修吧?范公安说了他们那辆三轮摩托车都坏了快一年了,找过好几个厂的维修师傅都没弄好,还打算等过段时间去拖拉机厂走一趟。”
“他打算去拖拉机厂找车工?”
江东阳点了点头,“他还问我有没有熟悉的人,不过我把话岔开了,你那到底有什么打算?派出所那边对那辆三轮摩托车还是挺看重的,我估摸着维修费肯定不少。”
找人维修东西可不是投机倒把。
要真是,谁那么大胆子敢和派出所搞交易?反而能和派出所合作,那将是最最安全的,就算他们这边不怕冒险,派出所的公安同志总怕吧?
要真是有一点点风险,那边就不会做。
妹子要真有这个能耐,这笔维修费她能踏踏实实装进兜里。
而他帮着搭线,不说多了,给他儿子买几颗糖哄哄嘴还是行的吧?
“不着急。”江小娥摇了摇头,心里有个数。
她还是不愿意自己找上门,到时候就算她说自己能修,肯定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
她得好好想一想,怎么做才能让他们主动上门来请她去修。
“行吧,你说不着急就不着急。”江东阳不懂这些,没资格去指手画脚,他只是说了一句,“你要有什么事就尽管说,哥哥闲着呢。”
这件事也确实没法急,不管心里有什么打算江小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考核。
发动机的三十四个材料已经准备齐全,全都整整齐齐摆在了操作间的某片空地上,隔天她并没有将这些材料组装起来,而是跟着开始制作轴传动系统。
轴传动系统和边轮驱动那边多少有些相似,而在尝试之前她已经有了一个核心的目标,对轴传动系统她的改良方向就一个要求,减小传动冲击!
在这个要求上最主要的改良方式,就是对十字轴的升级。
原十字轴最大的问题就是间隙大,这会导致冲击增大,影响平顺性。
在这一点上,江小娥做了一个特别大胆的尝试。
先前的一些材料,她都是在原有的造型上做了一些改变,弹簧仍旧是弹簧、镗缸也仍旧是镗缸,她没有替换这个材料,只是通过改变形状和尺寸,再增加细微的调整,来达到她的目的。
但是现在她做的并不是调整,而是直接替换。
用轴承滚针类型的万向节来替换十字轴,强化十字轴最薄弱的影响,整体提升它的稳定性。
所以在制作这个东西时,一旁的王孝眉头是皱的越来越紧,他翻看着早先借来的技术书,硬是没认出这个巴掌大小的材料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最后不是他忍住没开口,而是他不断翻书的时候后脑勺被走进来的人拍了一巴掌,来人特小声的道:“让你来协助的你翻什么书?翻书的声音吵到小江了怎么办?”
“……师父。”王孝捂着后脑勺回过头,脸上很是委屈。
“嘘!”刘智明瞪了他一眼,让他赶紧闭上嘴。
也好在打磨工具噪音特别大,小江并没有发现他们这边的动静,仍旧忙活着手里的活。
干这类活本身就很容易专注进去,江小娥拿起工具后基本上就没怎么放下来过,她用上午的三个小时将轴转动系统的十二个材料弄了出来。
最费劲的就是她决定用来替换的轴承滚针万向节,这东西不大但是打磨起来特别费劲。
不过再费劲都还是在她计划好的时间内完成了,三十四加十二个材料,正好是两个核心配件的所有材料。
接下来只要将材料组合,就能完成这次的考核。
但是,也不是说现在就能松一口气。
材料处理完,但在组装过程中万一出了个什么问题导致材料受损,那她还得停下来再重新制作一个。
江小娥在安排时间时也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
她不可能保证自己百分之百能成功,所以她给自己留了一个小时的余地,以防在组装的过程中真出什么意外。
也就是说她现在就只剩下最后五个小时。
那她能成功吗?
王孝心里紧张着,同时刘智明也放下了手中的事耗在了这里,两师徒都挺好奇小江同志到底能不能成功。
因为这个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五个小时组装两个核心配件,一共要处理四十六个材料,将它们组装起来,这一步可不是随便将材料进去就行,得通过操作台上好几个工具来协同操作,其间用到的工具包括电笔、压缩器、焊接笔、以及一些工艺处理,可以说绝对不是特别简单的事!
也正是因为不简单反而步骤繁杂,所以在小江同志操作时,两师徒一致觉得她的手法快又稳,特别纯熟,好似每一步都精确到点上。
刘智明还好,王孝这会都已经放下手里的纸和笔,他发现自己记录根本跟不上小江同志的速度,一边看一边记反而会错过很多,他干脆放下纸笔纯欣赏。
也只是欣赏,因为这方面很多东西他其实也不太懂。
脑子里忍不住想着,难怪骆工会将他安排过来,根本就不用担心他偷偷帮忙,因为他还一知半解,哪里能帮得上忙?
“怎么了?”刘智明发现小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他不由问道:“是缺了什么?”
江小娥摇头,“饿了。”
到了饭点,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前饿过肚子,现在有条件了她是受不了一点饿,一饿就手软,“我得先去吃饭。”
“吃饭?”刘智明瞪大眼,“丫头,你时间可不多了啊。”
“我这就去给你占位置,你收拾好了过来!”王孝二话不说,一下子就冲出了屋,他早已经习惯小江同志的习性,这时候劝只会更耽误时间,还不如他赶紧去食堂排队,省得浪费了时间。
到底是最佳的协助伙伴,硬是为江小娥挤出了二十来分钟,吃饱喝足的她再一次坐在操作台上,将发动机最后几个步骤做了出来。
在下午一点十分,一款双缸、四冲程的汽油发动机就这么被摆在操作台上,因为两个气缸结构像是“趴”在左右两侧,所以都被很形象地称为“拳击手”发动机……
第136章
在另外一个操作车间, 骆工心里也惦记着这个事,早就想着过去一趟,他总觉得江丫头一定会给他一个大惊喜。
但没想到的是, 半路被事绊住了脚,偏偏还是因为明天制作东方红—28系列的拖拉机有关,他是想走也没法走。
主要协商的事宜说起来有些啼笑皆非,骆工听到后直接就是骂了一句, “他们不会以为履带式拖拉机就是把四个轮子卸下来后按个履带上去就行了吧?”
“那不是他们正好多了一个,就想着让咱们试试嘛。”陆宣贵无奈地笑了笑,这事说起来还是部队那边的一个小小建议。
前两年他们那边报废了一辆履带式车,找人修过没修好, 就把车身能用的东西都拆了下来, 用在了其他车辆上。
唯独还剩下一条履带式板,前些日子老刘和小江同志不是将他们部队的一辆装甲车修好了吗?
为了表示感谢, 对方愿意把那条履带式板无偿捐献, 尤其是听到他们打算制作一辆拖拉机,就提议着要不干脆把这条履带式板装上去, 一步到位直接弄出一辆履带式拖拉机。
这个提议让他们有些哭笑不得。
就像骆工说的一样, 并不是说把轮子卸下来再把履带式安上去就能成为一辆履带式拖拉机, 其中需要改变的太多太多了。
但现在会开这么一个小会,就代表这件事还是有商量的余地, “东方红系列还是按照原先的计划,但是我想着咱们在制作的过程中, 也不是不能尝试一下履带式的理念……”
“屁话。”骆工白眼一翻, “真要这么容易咱们也不会是国内第一家履带式拖拉机厂了。”
履带式拖拉机并不是没有现世,他手中甚至有整套履带式拖拉机的图稿,但他们在制作的同时需要改良、优化, 而不是直接照搬。
也正是因为他知道全套的制作过程,很明白四轮拖拉机和履带式拖拉机在轴传动系统以及其他方面有很大出入。
“我不管。”陆宣贵耍起无赖,这屋里又没其他外人,反正他在骆工面前早已经没面子了,干脆将无赖耍到底,“人家都说你来了那就试试,您也说了这其中的差别很大,那我便给你们准备两辆拖拉机的材料,同时进行制作。”
骆工扬了扬眉头,“搞这么大?”
不过他没立马拒绝,小老头歪头想了想还觉得这样挺有意思的,“光有材料还不够,还得有人手。”
“咱们厂子的人现在是不多,但只要您说要谁我就把谁给您送过去。”陆宣贵保证着。
厂子里现在还没大肆招工,现有的工人大部分都是从外地招募来的,技术工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人才,他说着:“你要是觉得还不够,不是还有小江同志吗?”
骆工哼了哼,“她都还没通过我的考核。”
“那不是迟早的事?”陆宣贵抬起手看了看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什么声音?”
骆工一听,也跟着侧头听了听。
喧闹声,还夹杂着一阵轰鸣声,就像是……
陆宣贵皱着眉头,“怎么闹哄哄的,那边的人是怎么回事……骆工?骆工!您老慢点跑,别摔着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对面的骆工就噌地一下站起来,转身就跑了出去,他哪里还坐得住,赶紧上前虚扶着,生怕老爷子跑得摔倒了。
等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操作间,陆宣贵算是明白老爷子为什么这么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