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一分钱,这种相当于白占便宜的事他怎么可能拒绝。
而且他敢肯定,亲眼见过摆锤架子的作用后,没人会拒绝,尤其是价钱还这么便宜,听江东阳说他手里也没几个,自然得抢先订下,不然晚了想租也没得租。
周建一脸惊喜,“这东西能租?”
不过随后他又打消念头,来这里干这么重的活就是为了多挣点钱,要是把挣得那一部分又花出去,那岂不是白干活了?
算了算了,他还是老老实实卖力气吧。
“能吧。”小莫哥对着程华使使眼神,“多少钱能租来着?”
“一、一分。”
周建手上的动作一愣,“多少来着?”
真的就一分?
这要是租十天那也才一角钱,相当于他今天多挣的一角,也就是说一天比旁人多挣的一角钱能让他轻松十天……
“我租!”周建立马吼了一声,生怕自己慢了,“我也租一个,钱等会就给你,我先租十天的份!”
这还等什么!
当然租啊,一天一分钱的租金多便宜,比他昨天擦的红花油都便宜。
“租?”
“老周你要租什么?”
“哟,程华你这个架子有点东西啊。”
“租这个?”
“嘶!我租,这架子多少钱一个,我也租。”
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好用。
花大价钱买,他们肯定舍不得买。
花不少钱租,他们也不一定能舍得租。
但是一分钱……
这还等什么?!
甚至连干轻工的人都跑了过来,想着从他这里租一个。
“不是,老刘你不是干清扫的活吗?租这个有什么用?”
老刘一脸“你傻”的样子,“我要租个架子不就能转碎石的重活了?花一分钱租个架子干多挣一角的活,不用花大力气就能多挣九分钱,我当然要……”
刚说完,就拍了拍自己的嘴。
他怎么一时嘴快把这话说出来了,这么好的事肯定都是抢着做,别人都去抢他不就没机会了?
连忙喊着:“小程啊,租我一个,算我一个哈。”
“我也要,我也租一个。”
“程华,记得给我弄一个。”
“这东西真有那么好?”
“好啊,你没看到小程刚刚就那么摇了几下就将石面碎开了,反正我得租一个。”
“那我也要一个……”
被人拥挤在中间的程华没感觉到紧张,因为他们的拥护反而有些激动,攥紧拳头很是顺畅地说了两个字,“没了。”
“什么?”
“没了?”
“一个都没了吗?”
“小程你可得给我留一个啊,天天抡锤子我手都快废了。”
程华看着他,“你有。”
“我有?”
程华点了点头,指了指最开始说要借的七个人,其中包括小莫哥,“你、你们先、先说,明天、就租租给你们。”
“有我!”
“太好了,我也先租十天,钱等会就给你。”
“没了吗?程华你可得给我弄一个啊。”
“没了,真没、没了。”程华摇头,然后继续干着自己的活,他现在只觉得浑身轻松,完全没有先前说不出话的紧张。
虽然过程和他想象中不同,但效果达到了不是?
那既然完成了,就得好好干活,不然对不起他收到的工钱。
第二天,他和小莫哥将架子都带了过来,除了他们两之外,一共收了六分钱,等他们八人全都用上架子干活,别提没赶上趟的有多羡慕。
想想也是,不管是干重工的人还是轻工的人,都羡慕的不得了。
干重工的人会想,都是干一样活拿一样的工资,他们就能因为一分钱省那么多力;干轻工的人又会想,都出差不多力气,他们却能拿到更多工资。
怎么可能不羡慕呢?
甚至连工程队的人都注意到了。
很难不注意到,那八个架子往矮山上一搭,想看不见都难。
负责人姚工还特意过去了一趟,倒不是不准许,而是挺好奇这个架子怎么搭建的,等看清后就乐了,“有点意思,这和咱们的冲击机原理差不多嘛。”
“差不多。”边上的人点点头,“虽然效果没那么好,但这个也有其他的优势,它能在地势不平的矮山上搭建,不像咱们的冲击机根本没法弄上来。”
“可不是么。”姚工拍拍柱子,增重器一压在上面,稳定性特别好,“挺省力的,所以说啊,高手在民间嘛,挺会想法子的。”
“那咱们还管不管?”助手说着,“有人问到我这里来了,想问问我们工程队能不能提供这些架子。”
姚工想了想,随后摇头:“这个活计四角钱一天,就是因为比其他活计更辛苦,我们可以提供架子,但真要提供了工钱肯定给不了这么高。”
活是按轻重来定价。
提供架子减轻劳动力,那工钱肯定没法定得比其他工种高。
他没法决定定价,但他敢肯定真要降,那绝对不是降一分两分钱,只怕这些人会后悔这个提议。
还不如像现在,就当他们工程队不参与,由工人们自己想法子。
工钱还是那个工钱,哪怕花一分两分去租借,也比工程队提供架子来得强。
都是劳苦民众,自然是希望他们多挣一点。
他道:“这事你稍微透露一些,他们知道好坏,自然晓得该怎么办。”
透露给他们,也就不会有人再提议到他这里来。
为了不把事闹没,也就不会到处嚷嚷,动静小一点对谁都好。
助手连连点头,“我明白了。”
不过正是因为工程队的不参与,江东阳这边的租借顺利的不得了,八台架子全都租了出去,还有不少人找他定。
他和狗友们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再来五台。
矮山那片不小,程华接得这个活怎么说都得忙一个多月,一台一个月能有三角的租金,多五台就是一块五角,能将成本都收回来,以后租一天挣一天。
租借顺利,江东阳这几天就显得格外忙碌。
反观是江小娥这边,天天捧着书籍阅读,对比之前就显得清闲多了。
她这几天,挎包里塞满了书籍。
全是他们自己找或者学校里想办法搜寻到的养蜂的相关资料,知识往脑子里塞一塞,脑子里确实更有思路了一点。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还得解决一个大麻烦。
既然是“养蜂”的课题,那肯定是少不了“蜂”,熊表舅先前就提醒过了,养蜂需要一只蜂后,抓到蜂后,自然有蜂子主动凑过来。
可问题是,蜂后怎么来?
“自己抓?”
“去哪里抓?”
“搞定衣服咱们也能自己动手,问题是哪里有蜂巢?”
“去山里转转,运气好说不准就能碰上了。”
专门去山里赌运气?
江小娥只想待在家里看书,不过好在五个签三个红,她运气好到不用去山里碰运气,只等结果就好。
就是他们想错了。
三个人都倒霉抽到红签了,又怎么可能运气好到在山里遇到想遇到的东西?
罗朗三人在寻蜂的路上都顺手抓了一只野鸡,却硬是没找到蜂巢。
他们吃的满口留香还得唉声叹气说没碰到想碰到的东西,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我来想办法。”
最后这件事还是王主任出面。
他不出面不行啊,本来就着急他们的进度,再加上这会老卢去了外地,离开之前就一再叮嘱让他多关照下小组那边,现在遇到困难,他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王主任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找上面申请了一笔资金,直接联系附近的公社,请他们想想法子看能不能弄到一个。
结果王主任没想到,电话打出去没两个小时,他就陆陆续续接到周边公社的几个电话,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听闻他们学校想要蜂窝,愿意免费帮忙。
而且这还不止。
王主任挂掉第四个电话后就有些坐不住了,“这个老卢,怎么关键时候就不在呢!搞得我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他想了想,决定还是将小江五个人都叫了过来。
等人都聚齐后,他还没开口钱嘉树就迫不及待问道:“王主任,蜂窝是不是有消息了?”
“蜂窝的事先不着急,已经有人帮忙寻了。”王主任略显激动,他道:“我来是想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刚刚有两个公社给我透露了一个好事,他们有意招你们进公社,你们还没毕业就有单位抢着要了!”
然而,他并没有听到惊喜的欢呼声。
虽然一个个脸上还是挺高兴,但也没狂喜地大喊大叫,这和他想象中完全不同,要知道他听出公社那边的意思后,那是强压着才没叫出来了。
现在学生分配工作很是困难,就算毕业了,等几年都不一定能等到一个工作指标,更别说像他们,还没毕业就被定下来,那可是极为罕见的事,不是一般人能有这种待遇。
王主任先是一愣,随后明白了,“怎么,难不成你们都有去处了?”
这绝对不是他乱猜的。
将心比心嘛, 王主任觉得自己在他们这个年龄,突然被告知公社有意招他们进去,一定会欣喜若狂, 恨不得狂叫告诉家里人这个好消息。
表现得这么淡定,除非是他们有地方去。
果然,罗朗先“嘿嘿”一笑,他道:“我打算去我师傅那里, 我的学费就是师傅帮交得,早前就说定了,只要我学得好就跟着他干活。”
没有师傅就没有他,所以哪怕其他去处要更好,他也不考虑。
之前拿到荣誉证书和第一笔奖励后,他就特意去师傅家一趟, 带了些礼也向他表达了自己的决心,这段时间师傅也和厂子那边申请了, 只要他一毕业就能直接进厂。
如果他在学期间获得更多荣誉, 师傅还会帮他申请以正式工直接入厂,一进厂就能拿到三十多块的工资,那个时候他就能扛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了。
“我应该会进锻造厂。”周洲带着含蓄的笑, “我家三代都在锻造厂干活,本来我阿爷打算让我接班, 结果锻造厂的车间主任直接找到我阿爷,说愿意给我一个名额。”
阿爷让他接班, 主要也是心疼他, 不想让他下乡。
不然阿爷身体健壮还能接着干活,老人家也不想天天闲在家里无所事事。
现在皆大欢喜,多了他一个能拿工资的人, 家里的生活条件能比原先好太多太多。
方大牛更是笑得眼睛眯成了缝隙,“我也打算进我爸在的厂,他们给我留了一个维修工的位置,说是我要做得好,给我安排徒弟还让我当老大呢。”
钱嘉树却淡淡道:“有人来找过我,不过我还没想好去哪里,等毕业后再说吧。”
来的也是他爷爷爸爸所在的工厂,但因为家里提议让堂哥冒名顶替的事,他不想和这些人挨得太近。
家里的一些烂事他没在伙伴们面前提起,当他的照片和名字出现在报纸上,钱家人高兴的同时还带着遗憾,虽然没说到底遗憾什么,但是钱嘉树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不过就是在遗憾这个好机会没有落在钱嘉荣身上,更遗憾他的照片和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就不能让他们的宝贝疙瘩冒名顶替了,现在为了钱嘉荣即将下乡的事家里是急得不行,可就算再急谁也不乐意主动把自己的工作指标让出来。
这时候钱嘉树在旁边看着就觉得好笑。
什么事不落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痛,原先摆着一副深明大义的样子提议让他受点委屈。
现在自己要受委屈了就谁都不乐意了。
既好笑又厌恶,所以那边厂子不是没邀请过他,但他没多犹豫就拒绝了,如果要选他想选一个离家远点的工厂。
王主任一听,“既然没打算去哪里,那要不要考虑一下公社?”
钱嘉树直接摇头,“公社挺好的,但我以后还是想做关于机械方面的工作。”
去公社当干事自然好,要是加把劲指不准还能当个小领导,但是他热爱自己学到手的技术,去了公社和自己想要的发展肯定不一样。
就算最后去了也是为公社制作一批农用机械,但到时候大概率都是由他来带头,根本没办法跟着更厉害的师傅继续学习。
而且他很有自知之明。
他对自己的定位从来都不是领头人,好几次路子都走偏了,如果不是同伴们提醒光靠他一个人根本做不到现在这种程度。
如果他去公社带头,哪怕公社承诺能给他一个新的科室。
他敢肯定,过几年一定会后悔,而自己再也赶不上伙伴的进度。
他很实在的道:“锻造厂也好机械厂也行,我还是想在这个行当里干活,只有这样才能有进步的空间。”
“你这么想也挺有道理。”王主任想想也是,工作指标很重要但他忽略掉最重要的一点,很显然上次登报的事以及最新的那台多功能脱粒机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
有人会为了一份工作指标狂喜。
而现在,面前这五个人面对的可不是一份工作指标,在旁人苦恼着该怎么捧上铁饭碗时,他们已经强大到能选择了。
也是,这可是省城日报都夸赞的青年小将,个个都是真材实料,谁又会不惦记?
这么想着,王主任算是明白老卢原先的话了,别看这些学生年龄不大,但确实一个个都挺有主意,根本不需要他们来操心。
侧过头,看着边上最后一人,“那你呢,你这边是什么打算?”
“有厂子联系过,但我想进拖拉机厂。”江小娥实打实说着,她从来不吝啬告诉别人自己的野心,“虽然还没接到那边的邀请,但我会努力的。”
“拖拉机厂?”王主任皱着眉头想了想,这才想起是什么地方,“你是说那家到现在还没成立的拖拉机厂?”
“是的,一切都交接好了。”
灰白发的中年男人将手里的档案放下,他接着道:“下个月15号厂房竣工验收,三个月内所有设备都会运输并安装完成,不出意外,明年春季拖拉机厂将正式成立。”
中年男人的话音落下,前方的几人欢呼起来。
从提议建厂到现在,历经一年半的时间,总算要看到头了。
“骆工。”陆宣贵难以按捺住欣喜,他问着:“现在是不是该召集主要的研发人员?”
“年后再说。”骆工取下眼镜,他道:“让他们在家过个好年,都是大老远跑到这边来,以后再和家里人团聚就难了。”
拖拉机厂成立,主要靠得还是那几名主要的研发人员,也是他们提供了履带式拖拉机的思路,这才有了这家工厂的成立。
虽然期间出现了不少波折,但好在一切都快完成了。
而这一切,也是托了部队那边的帮助,如果没有部队介入,一切的努力都将尽付东流。
这期间的复杂很难言语,但都过去了。
他道:“研发人员的事不着急,其他工种的人选也可以慢着些来,但你得有个准备,尽量挑选一些有底子的工人,这样操作起来时就不至于困难,当然,要实在不行就提前一个月招工,将人招进来再进行一个月的培训,不能耽误工厂的进度。”
“行,这事交给我。”陆宣贵早有准备,“我已经和隔壁省城的汽修学校联系过,除了杂工会在当地招工之外,其他工种全从汽修学校挑选。”
这样一来也算是背井离乡了,但现在的局势,只要有一份工作指标在,相信不少人愿意过来。
和厂房同时完工的,还有周边的几栋筒子楼。
特殊工种享用工资以及各种福利之外,还能直接参与分房,不过筒子楼的数量有限,除了研发人员之外,其他工人能不能分配到还得看能力和贡献了。
不管怎么说,招工的事一经发出去,相信会在当地引起不少轰动。
陆宣贵要做的,就是在其中挑选最合适的人选,他笑了笑,“说出来不怕您笑话,为了挑选最合适的工人,我和小刘几个还商量着除了书面考试外要不要再弄一个实践考核,毕竟手上操作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骆工一听就点头,“这个好,就按这个来办,先用实践考核挑人,挑选出来的人直接放在三级岗位上,要实在是不够人选,就按分数高低录取,进厂了慢慢教。”
人才不是那么好得。
他耗时大半年,才说动了五个重要科研人员过来,一级二级岗位的人选不超过二十人,他不打算将当地招工的人塞进核心岗位,是因为他很明白人才没那么好得,但挑还是想挑一些有底子的工人,省得拖累厂子的进度。
“行,那我来安排。”陆宣贵连连点头,打算回去后就开始准备。
明年春季,比想象中还快了不少,不过这个时间倒是卡得有些尴尬,今年毕业的人,开春之前要么下乡要么找到工作,明年毕业的人又恰恰是夏季,正好卡在中间段了。
拖拉机厂的消息没传出去,江小娥根本不知道厂子成立的时间没想象中推迟而是提前了。
不过就算知道了她也不着急。
再怎么样也是几个月后的事,她现在和小伙伴们已经有了思路,直接将从熊表舅那拿来的蜂箱分拆,再寻来木块分割,借用榫卯结构制作了数个蜂箱备用。
他们弄出来的蜂箱在外观上更加美观,而内部构造全部参考蜂箱一号,并没有做任何改动。
“现在就等蜂巢了。”罗朗有些摩拳擦掌,他道:“我小时候吃过一次蜂蜜,那味特别甜!你说咱们要是弄好了,是不是也能养点蜂,得来的蜂蜜自己吃?”
话音落下,边上几人虽然什么都没说,但隐隐约约能听到几声“吸溜”的声音,显然都是一样的想法。
不过也不知道行不行,好像行得通,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
方大牛有个好习惯,不懂就问,所以他直接问道:“小娥姐,你说呢?”
不知不觉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跟罗朗一样称呼她为“小娥姐”,偏偏他年纪还比江小娥大,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每次喊得还特响亮。
“既然是养蜂的机器,怎么可能不养点蜂?既然养蜂了,如果不尝尝蜂蜜的味道,怎么判定养得蜂好不好?”江小娥说得那叫一个理所当然,“连我们研发人员都不主动尝试一下,如何让使用咱们机器的人放心?”
一通废话,就是一个意思。
——“必须吃,还不能少吃”!
为什么要提关于养蜂机的建议?
因为它少。
不说其他省,就说他们省城完全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工厂,一旦成功,带来的可不是脱粒机类似的成就。
脱粒机好,但好几个公社也都是配备的有。
而养蜂类似的机器在这里确实一片“空白”,他们可以成为始发者,还能给使用者增加创收。
同时,它也好吃。
对比起这个时代的糖果,蜂蜜的味道要纯很多,口感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事要是办好了,她绝对要花巨资买一个随身带着的水壶,天天冲一壶蜜水甜甜嘴。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蜂巢送来之前,我们得重新找一个地方,不然在学校养蜂,会引起众怒。”
他们可以穿特制的衣服防止被蛰到,其他人不一定。
而且这边也没野花、果树,养蜂不现实。
“这个我来想办法。”周洲开口,“我之前听王主任说过学校在南边的郊区有一块地,也不会太远,等哪天我和王主任申请一下,实际考察后再决定。”
“那行,你来安排。”
周洲点了点头,“不过这事也不是太着急,等我将手头上的订单分出去再安排。”
江小娥等人没意见。
在他们想来这事确实不着急,再加上他们五人还挺忙碌的,脱粒机那边还没法完全放手,尤其是这几天已经有不少公社和生产大队联系过他们,想将自己的滚筒嵌入几个不同的齿轮,达到多作物脱粒的效果。
建庄公社不是个低调的单位,脱粒机搬回去的当天,大红通报就挂在他们的专栏墙上,只要经过的人就能看到,几乎是当天他们公社拥有的多作物脱粒的脱粒机就传得沸沸扬扬。
可以说起到了一个特别好的推广效果。
导致他们这边的订单接到手软,就算有小组那边的成员帮忙,每个人还是没法脱手,各自都分配得有任务。
周洲的任务就是将接到的单子分配出去,分配的人选也没法随便安排,既然收了维修费他们自然得把事办好,小组那边的成员暂时还没办法自由行动,还是得以二带三这种方式进行。
这样一来,他们五人出任务的次数就多了起来,再加上养蜂这边的前期准备,这几天是忙碌又充实的日子。
不过好在,养蜂这边暂时还不着急。
衣物已经准备好,但蜜蜂还没见影,在蜂巢没被送过来之前,他们没办法把进度往前推一推。
而且蜂巢也不是那么好找到的。
他们之前拜托了不少人,在城里的林子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最后没办法就请王主任帮忙,王主任已经联系过公社那边,但他们估计怎么也得有段日子才能找到……
可谁都没想到,公社那边的效率特别高!
王主任不过才把请求传达出去的第二天下午,就有公社拎着一个硕大的尿素袋过来了。
老大一个,看着怎么都有四五十来斤的样子。
“这些蜂子野着呢,一个个瞧着特有劲,王主任要不要我打开给你瞧瞧?”
看着一脸讨好恨不得马上打开给他瞧瞧的男同志,王主任连连摆手,“不用不用,这样放着就行,可千万别打开了。”
他可不想被蛰得一脸包。
同时也特别茫然,看着眼前殷勤的男同志,他实在是没想起这位到底是谁,很是尴尬地问了一句:“你是旭日公社的干事?我这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都忘记你的名字了。”
“哪里是您年纪大,咱们本来就没见过。”男同志乐呵呵地抓着王主任的手,笑得一脸灿烂的自我介绍,“我是清河公社的李德福,清河公社您不陌生吧?咱们那边盛产水产,有机会多多合作啊。”
“清河公社?”王主任更懵了,他是找工作帮忙,但找的可不是什么清河公社,两边以前甚至都没来往过。
“对对对,清河公社。”李德福仍旧抓着他的手,一脸热情地说着,“也是巧了,正好就被咱公社的人给撞到,听说你们学校的青年小将们有需要,我们二话不说就赶着给你们送来了。”
“……”王主任哪里还有不懂的?
他们学校的青年小将还能是谁?
估计又是为了脱粒机来的。
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就听到门口传来了喧闹的声音,他不好意思地示意了一下就去开门,结果和迎面而来的一个竹筐给撞上了……
“哎哟哎哟,赶紧拿稳了,可千万别让里面的蜜蜂跑出来!”
“谁呀,走路也不……哟哟哟,王主任你没事吧?”
王主任捂着鼻子,“没事没事,小刘你们怎么来了?”
小刘他倒是认识,同心公社的刘干事。
刘干事拍了拍边上的竹筐,呲牙乐着:“听说你们学校在找蜂巢,这不,我给你们送来了!”
“……哈哈。”王主任干笑着,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个同心公社也不是他找来的。
还好还好,虽然多了一个但还好也只是多了一个……
哪知道两个小时后,王主任可不是这么想的……
好不容易将这些热情的人送走,又赶紧将小江他们喊了过来。
江小娥等人过来时,王主任并没有待在办公室,而是站在走廊里等着,见到他们像是见到了救星,“快快快,你们要的东西来了,赶紧拿走。”
“蜂巢?”
“这效率也太高了吧,就找到了?”
“我们还想找你申请一下,在学校养蜂不方便,能不能将郊外的那块地先批给我们?”
“可以!没问题!我立马给你们批!”王主任指了指屋里,“所以你们赶紧把它们带走!可千万别留在我的办公室。”
“它们?”江小娥突然有点不好的预兆。
果然,将办公室的门打开看着一面飞过来的小东西她赶紧一个弯身躲了过去,可她后面的罗朗可没这么好运了,挥舞着手跳着脚跑开,“咋都飞出来了!”
王主任一脸生无可恋,“这么多,我哪里管得了它们不飞出来。”
江小娥等人也这才看清办公室的场景,一个个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不、不是就要了一个吗?”
“咋说了这么多来……我的天爷,四五六,七!七个蜂巢?!”
“不行不行,这也太多了吧。”
“罗朗你赶紧把门关上,它们要飞出来了。”
王主任顾不上解释,他道:“你们想想法子赶紧弄走,我还得给公社那边去个电话,不然怕又有人送蜂巢过来。”
说实话,王主任从业这么多年,其实也不是没看到过那种一个电话,无数兄弟单位送温暖的事,但这事从来都没发生在职业学校,更不会发生在他身上。
以前遇到事,有交情的或许还愿意帮帮忙,没交情的苦苦哀求也不见得有结果,哪里像现在,不过就是一个消息传出去,连一些从来没接触的公社都主动跑来送关怀了。
要说不喜欢,那绝对是太装了。
但凡换件事,他一定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狂笑。
可今天他真笑不出来,因为自己的办公室已经被蜜蜂给霸占了!
即使有尿素袋或者其他东西装着,但还是跑出来一些,他脖子后面就被蛰了一下,要不是不想在学生们面前丢脸,都想叫上几声。
“防蜂衣。”江小娥赶紧道:“罗朗你回仓库将我们的衣服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