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了,只知道官老爷又给了好些田,还增加了好些钱要交,给田的同时还塞来了四五百人,阿姐为这事心烦呢!”彭顺和挠头。
“四五百人?他们来了吃什么呀?”采薇寒着脸问。
张多田有些气愤的说道,“二少东家别说你听了生气,就是我们听了也生气,那官老爷上嘴唇碰下嘴唇的说一句,他又不管解决这事,一切吃喝还不是都压在我们豆庄上,所以少东家心里才不得劲的!”
得了几十头牛的喜悦,被要来白吃的几百人冲淡了,个个脸上都是无精打采的。
佟父带庆和去上庄看到晚上才回来,吃饭的时候看闺女说道;
“李隐庄以后改名叫小福庄,给一百五十户人家住,留五十户去养牲口的地基落户,剩下三百户人家,去二百户到半碗村上面的村子落户,那里以后改叫大福庄,还有一百户,就来豆庄这里四十户,去何坡村跟半碗村各三十户。”
“我也围着田地看了一圈,五个庄围着周边所有的田地耕种,加上还有十多头牛,春种秋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么多人,每户几亩田都穷死我们了,”采薇扔筷子不满起来。
“五百户没有多少田,而且他们的田都是在北边,官老爷单独给的,我选的庄地基也是搭界在南北路上,”佟父说着从怀里掏出了田契给几人看。
“不要我们单独给田了?”采薇闻言顿时眉开眼笑的。
“不用我们单独给了,”佟父给了闺女一个笑脸。
“不要我们给田就好!”采薇喜滋滋的盛起饭来,晚饭吃起来也格外的香。
次日一早佟父带着徐仲林,赶车再次去了府城拿东西,下午回来带了四笼子小鸡仔。
“阿爹你去找脚行了?”采薇围着鸡笼笑问。
“去找他们打算订猪的,这不正好看他们弄了鸡崽子回来卖嘛,一笼一百只,我要了四笼子鸡回来养,”佟父一边喝水一边解释。
“订猪?”采薇两眼放光的看着佟父。
“定了千把头仔猪,十头起窝的老母猪,时间十月中旬送来,那时候我们猪圈也都盖好了,猪来了也有地方待,”佟父高兴的说道。
“千把头呀!”采薇感觉自己有点乐飘了。
“你阿姐呢?”佟父问采薇。
“去瘸子叔那边忙印色了,要我去叫阿姐回来吗?”采薇起身问道。
“不用喊,晚上你阿姐回来再说,佟父摆摆手,跟采薇俩人把鸡松去屋后栅栏里。
徐仲林匆匆的垫巴了两口饭,忙不迭的一路小跑去了油屋,进院子里跟潘瘸子打了一声招呼,一头窜进屋里坐下。
芦苇低着头熬油听见声音也没说话。
徐仲林蹲下拿出秋枣糕,默默的塞芦苇嘴边。
芦苇侧头看了他一眼,“我没事!”
“我回来听采薇说,你中午饭吃的不多肯定饿了,给枣糕吃了,我去找卖老头人的饼,他今天没有出摊,明天我再去找找,”徐仲林说完手还向前举了举。
芦苇没说话张嘴吃了,“不用担心我,既定的事实我是不会再想了,我现在应该把心力分出来谋划后路,东西拉回来多少了?”
“才弄回来一小半,今天阿爹又一摸一样的重新定了不少,花了将近四百贯钱,还不算大铁锅的钱,阿爹说酒坊一整套工具下来,光铁锅就得一只手的钱出去,就这还是朝少了算的!”徐仲林这回算是真切的感受了花大钱的心疼感。
铁贵可以理解,那么大酒坊子没有四五十口锅,是配不齐的,芦苇听完倒没觉得有多少诧异。
“阿爹还订了一千多头小猪,四百笼子鸡,”徐仲林絮絮叨叨的说着话。
第166章 一路前行走
“你这段时间没事了,就给酒坊子忙起来,给顺和妹婿腾出手,新庄子的田地还有北边的田地都转转看看,那些人一到,撵着牲口就过去开垦田地,”芦苇一边吃枣糕一边小声交代。
徐仲林看芦苇的侧脸,瘦瘦的皮肤白了一点,两只手上都是各种新老疤痕,手也瘦的很厉害,皱皱巴巴的一看就是操劳的手,他伸手环抱着芦苇。
“我感受到你的压力了,好不容易喘口气又来了一批人!”徐仲林呢喃的说完。
芦苇熬油的手顿了顿,“你帮了我挺多,纸坊子一力挑了过去,豆庄目前能运转起来,钱的压力全都在纸上面,你带着你三哥他们日夜不歇息的做纸,我心里都明白的。”
“猪圈基本都出来了,阿爹只敢订一千头小猪回来,大概他身上是没钱了,酒坊子大头还没置办好,眼前就靠着纸卖钱填补东西,庄子看着挺大挺热闹的,真正有钱进账的只有酒和纸!”
“墨今年是拿不到什么钱了,我必须要在开一条进钱路,还为咱们保留一条后路……”
“芦苇你说的我都去做,”徐仲林语气严肃的说道。
芦苇扭头看他,趴徐仲林耳边低语了好一会。
“打听清楚了,有合适的分小块买,名字分好几个出来,只悄悄的种粮食庄稼,明年我给豆庄架子拉大拉火,在图后面吃剩的,此事除了我们跟阿爹知道,别人一概不能说。”
徐仲林慎重的点点头,“我会仔细打听清楚的芦苇。”
芦苇笑了一下话题算是歇住了。
她熬油,徐仲林捣东西,两人在屋里忙了一下午才走。
翌日清晨徐仲林拉车去了府城,他要给酒坊的东西一点点置办回来,打这开始,他基本是一两天跑一趟府城忙碌。
“阿爹土胚脱的还不够吗?”采薇背着藤子路过脱土的地方,看佟父坐着休息喝水。
“那么多房子这么点土胚哪够呀!你背藤子干啥?”佟父问道。
“缺材料了过来砍点回去,这咋逮着一个地方挖土呀?”采薇皱眉看着挖出来老大一个洼坡了,人还在里面挖泥巴。
“我让挖的,脱土胚又不能东挖西挖,集中在这一块地挖,以后这里当蓄水池跟莲藕塘用了,”佟父笑着说了打算。
采薇闻言莲藕塘眉头舒开了,“阿爹我先回去了。”
佟父的忙碌没有白费功夫,八月初豆庄来了一百五十户,都是拖家带口的那种,黑压压的站着人群不说话。
首先安置的就是李隐庄,睡地来不及盖房子,都是搭的临时草窝棚子,他们除了来的那天闲了,第二天一早就被庆和挑了壮实的男人,还有半大小子们下地开垦犁田地,不壮实的和妇人小孩去脱土胚,住房要土胚盖,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八月中再次来了一百五十户,有了第一批的经验,这次彭顺和依葫芦画瓢给人分好,挑人去了北边田地干活。
第三批人也是八月中旬来的,不多一百来个人吧!被油勺子他们带着从李隐庄开始修房子。
八月底送来最后一批,胖护卫有些不好意思的对佟父爷俩笑。
“不是五百户人家吗?这多出来一百六十户什么意思?”芦苇指着人问道。
“那个徐娘子,这……人全都送来完了,你看他们也老实本份的,多一百二百的不算啥……”
“你倒挺会慷慨我的,多一百二百的不算啥?不算啥你们大人把税钱都给我收了?多这么多的人,我拿什么东西给他们吃?”芦苇火大的问道。
胖护卫扭头看人群,低头从怀里拿出碎块子给芦苇,“徐娘子这真的都是本份人,这点钱你拿去……”
“你打发叫花子呢?一两不到的银子也敢拿出来现眼?”芦苇毫不客气的夺了胖护卫手里的钱讽刺。
“我这里缺吃的了,你回去告诉你家大人,必须给我想办法送点粮食来,这么多人我根本管不起吃喝,不送我就不管他们了,”芦苇真不是叫穷,地瓜被做酒了,她要是知道后面会来这么多人,大概早就让采薇停酒了。
胖护卫再次扭头看彷徨的人群,“我回去跟大人说。”
“我再跟你说一次,十天内不送吃的来,我直接走人,”芦苇看着胖护卫说的一点没有商量余地。
“明白的徐娘子,”胖护卫眸光复杂的看了一眼人群,带着衙差们走了。
“吉和阿弟,带他们去小福庄吃完饭修房子,”芦苇看这群人一脸的茫然霜苦,也知道胖护卫没说错,人确实都是老实人,问题是老实人太多了,她接收不了这么多呀!
这些人一听带他们去吃饭,脸上木木的表情多了些喜悦,这么说他们能留下了?刚刚芦苇说话的声音并不小,他们都听的明明白白的,她不想留这些人在庄里。
“你们跟我来,”吉和也脑壳疼的带人乌泱泱的走了。
小福庄草窝跟前有四口大锅,锅里煮的饭是,地瓜南瓜各种菜兑一点点米煮的,目前不仅来的这些人这么吃,就是吉和他们也这么吃,一下来这么多人安置,口粮就要勒紧裤腰带了。
这群人不断的吞咽口水,目光看着大锅怎么都挪不开。
“以后吃饭一天两顿,一顿晌午吃,一顿天黑吃,给他们拿碗过来分了吃饭,”吉和对窝棚里先来的人吩咐了一声。
“木头碗一人一个,吃完了就拴在自己腰上别丢了,这里没有多的碗,后面等你们的房子盖起来了,关门过日子愿用几个碗就用几个碗。”
窝棚里出来两个妇人抬筐,让人排队拿了碗给打饭,反正菜饭都是敞开了吃的。
四口锅打饭挺快的,吉和忙了一天也是一口吃的没进肚,他看人打完了,拿了自己的碗去打吃的。
“他……他也吃我们的饭?”人群里有个孩子惊呼道。
打饭的人看了一眼,“不仅他吃我们的饭,这庄里只要是吃大锅饭的,都吃我们这饭。”
埋头吃的众人抬头看吉和,吉和甩开腮帮子大口大口的吃,那模样看着跟几百年没吃过饭的一样。
“你们看我干啥?饿了就吃呀?菜饭里都带了盐,吃了好有劲干活,”吉和吃完一碗起身打饭,一看众人眼巴巴的看着他,眸光黏黏的抱着空碗不说话。
“还……还能再打呀?”有人惊异道。
“这不废话吗?做出来不吃留看呀?这顿是吃大锅饭,晚上干完活十人一桶饭,虽然都是菜饭但是够管饱的,给他们打饭别浪费糟蹋了,”吉和给自己盛了一勺就让位置了。
众人闻言急忙起身排队打第二次饭,能敞开了肚子吃饱真好!
采薇坐在院子里生闷气嘟囔剪秧子,“遭瘟的官老爷,我今年种的南瓜全给我当饭吃了,也不睁开眼看看我们累啥样了,不要脸!”
芦苇站门口听采薇翻来翻去的骂,忍不住想笑。
也得亏采薇扒家,去年做南瓜酒给她做的心花了,今年田里地里,屋前屋后,田埂花沟地等,任何空地方都没放过,恨不得给院子里都种上南瓜才好,
想着多多的种南瓜狠花它一笔财,结果钱没赚到,到是来了好大一批人给她南瓜吃了,特别是这南瓜一顿摘就得二三十个,那眼睛看的都红透了,这不每天在家嘟囔骂。
“还在骂?”徐仲林看芦苇在门口笑,连忙跑过来问。
“骂呢!呶,”芦苇指了指屋里采薇,“嘴角都骂的遭白沫了。”
徐仲林捂嘴笑,“你让我打听的人我打听了不少……”
芦苇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指了指远处两人缓步远离了门口。
“花伯爷对阿爹说的都是真的,但是他没具体说清楚给谁家当镖头,他真正的是叶家丢出来的不祥双生子老幺,他最开始住的也不是南阳城。”
“中年的时候带着两个儿子过来定居下,定居后就不再走镖了,对邻居们声称,他们是祖辈的种花匠,而且他种果树确实好,所以就没人怀疑过他的话。”
“后面兵荒马乱后,他两个儿子都上城墙死了,唯一的一个孙子也没了,这个重孙子……”徐仲林皱眉有点拿不准意思。
“不是他重孙子吗?”芦苇看着徐仲林问道。
“油勺子他们都肯定的说,就是花伯爷的重孙子,北城官道上也说是他重孙子,只不过说词则是他孙子出门走商在外生的,就是兵荒乱的那一年就存在了,但是实际没人看过这孩子。”
“最奇怪的是,按照我打听的情况,发现吴大人跟他压根对不上辈份,就算那护卫是花伯爷的小儿子,那他不应该这么年轻,你算算他跟花家现有的孩子差了好几辈,”徐仲林皱眉就是皱在这里。
芦苇听完走了两步路,看着小福庄方向良久,“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事咱们就当不知道了,日后瘪犊子要是对我们卸磨杀驴,昌树那娃可别怪我心狠了。”
“好,”徐仲林点点头,他跟芦苇仿佛都猜到这孩子是谁了。
芦苇冷笑,“大隐隐于市,真是好算计呀!”
徐仲林沉默了片刻,“芦苇,他不犯我们,我们就不犯他,豆庄也确实需要人过来……”
“嗯,我不是心狠的人!芦苇抬起头看着周围大片的金黄稻谷,她脸上多了些淡淡的柔光。
“豆庄虽然压力增大了,但是每天都在进步往好了发展,你看这金黄的田,是不是让人心生欢喜?”
“嗯!我每天看着心情都好,”徐仲林咧嘴笑的见牙不见眼。
“我们去油坊那边看看去,”芦苇跟徐仲林一路跟人打招呼,一路朝着半碗村去。
“这路闲了就带着修,不修路有东西也走不出去,”芦苇指着路说道。
“好,”徐仲林欢快的答应好。
第167章 再增加人手
“少东家,”油勺子看芦苇徐仲林过来,忙不迭的上前打招呼,半碗村的房子建了十几家了,目前大部分人都一心扑在房子上,这是给自己家盖房子都格外的上心
“胡管事你这建房子的速度可以呀!这庄子看着很有些模样了,”芦苇看忙的热火朝天的人们,还有盖的七零八落的房子。
油勺子闻言嘿嘿的笑道,“我也是跟佟大叔学的,半碗村原本就是老庄子,把之前不能住的房子推倒,看看能用的根基有多少,先紧着不挖根基的房子建,挖根基的都放在后面建。”
“少东家你们看见这盖起来的,都是用的老根基,现在田里也不十分忙,庄民没事我就带他们自己建着,那些专业的都在盖油坊子,眼下顾不上村里的房子。”
芦苇闻言点点头比较同意观点,“你房子盖的不错!一点不输于他们那些专业的。”
油勺子听了笑的喜不自胜,“我们自己的住房不提美丑,关键盖的结结实实就成。”
芦苇在半碗村走看了好一会,傍晚回的豆庄吃饭。
晚上吃饭的时候,芦苇跟她爸又简单的商量了一下。
“我想把建房子的人都抽调去盖坊子,至于庄民们的住房,就让庄里人自己盖,一下来这么多人不安排干活,我怕他们闲着会生事。”
佟父喝了一口水,想也没想的答应了,“这事就这么安排了,建坊子的人回头工活完就不要了。”
爷俩商量好,第二天庆和就重新分配了干活的秩序,府城送来了十几车的粮食,粮食比较粗糙什么品种都有,还好都是能吃的,解决了眼下没吃的问题。
九月上旬过完,采薇带妇人们育的苗也出来了,挑了一个下小雨的天,家家户户出了一个人到地里。
前面人抓粪撒粪,中间人栽巴掌大的苗,后面人喷辣蓼草汁,再后面人插棍子。
长长的荒地坝像采链条一样,一人干一样跟在后面,栽苗不像点豆子快,而且只在荒地上栽。
全村腿脚不便的妇人老人,总共栽了七天才结束,结束了东家的地,她们跟着栽的,自然也是依葫芦画瓢的种着。
一时间整个豆庄竟没有了闲人,不管男女老少有房子没房子的,全都蹲在菜地屋前后,手指插地舀水栽苗,不知道为啥种,但是莫名的知道种了就是希望。
豆庄一阵栽苗风吹过了,又是男女老少最后一次下田捉虫,也没忙到多久,十月份佟父看沉甸甸的稻头差不多了。
一挥手大声说道,“割禾!”
庆和带人去何坡村设点割,吉和带人从豆庄开始割,半碗村则是交给了油勺子负责。
徐仲林跟彭顺和带妇人们在家晒稻脱粒,豆庄出现了忙碌的大丰收景象。
每天脱粒好的稻灌出来,佟父亲自赶车给送去府城吉祥巷子,豆庄是一点都不敢停留的,拉走对外宣称给粮税。
牲口多干活的人也多,豆庄的田前后忙活了二十三四天结束了,然后就是齐心协力的忙庄户们的田,庄户的田少仅仅忙了五六天就完事。
剩下便是犁田翻晒的事情,这些活都是交给彭顺和忙的,徐仲林的主力是盯着纸坊子,还有每天熬油研磨料子。
“黄阿兄你放心的回去吧!家里忙好了再过来都没事,”徐仲林不在意的对黄大郎安抚道。
黄大郎则是有些羞愧难当,他来这里陆陆续续回去两三趟了,不回去不行呀!家里娘老子指望不上忙秋收,“我回家忙几天马上就……”
“真没事的黄阿兄,不仅你回去忙秋收,我三哥他们也要回去忙秋收,这是你们来干活的工钱,”徐仲林递给了黄大郎两串钱。
“这么多……?我不要工钱……”黄大郎看钱连忙摆手说什么也不要。
“干活就要给工钱,黄阿兄不要工钱后面咋干活呀?这是你应得的工钱,”徐仲林笑着硬把钱塞黄大郎手里。
“我拿一串就行了,我没来干活的时候,采薇妹妹给了我们家一台织机,我家靠着织机日子好过了不少,现在帮点小忙要这么多的钱……”
“那是感谢黄阿兄,帮庆和他们成就了一家人,与这干活的钱不相干,工钱不是你独有的,我三哥他们都有一份,”徐仲林笑着打断了黄大郎的话,转身给他们每人分了两串钱。
“以后这里干活除了冬季以外,其它时候都要过来了,草根,你这次回去带三哥他们记得泡草蒸草,”徐仲林分完钱交代道。
“好的六哥,”草根装好钱脆声答应道。
徐仲林目送几人拿着包袱走,他反手把纸坊的门锁死。
徐家几个兄弟自过来几个月,一次都没出过南林河的位置,每日天不亮进坊子忙,吃饭潘娘子送,天黑睡在坊子设的房间,算是吃住一体包了。
“走了?”芦苇看进屋的徐仲林问道。
“走了,工钱也发给他们了,”徐仲林小声的说道。
“你明天早晨送一次印色,拿到钱就去看看情况,”芦苇没头没脑的说道。
“好!”徐仲林温声应好。
芦苇忙了大半天出屋,走到灰池跟前蹲下拿墨看。
“如何?”潘瘸子见了上前询问。
“不错!庄子上又来了不少人,瘸子叔没事多挑挑孩子进来学,豆庄现在需要钱,”芦苇想了一下歪头跟潘瘸子说。
潘瘸子默了一会,“你需要多少人进来学?”
“最少二十个,然后我需要两个特别机灵可靠的,学我现在做的东西,我跟仲林不能总待在屋里做这东西,偌大的豆庄都是事,”芦苇的目光看着虎子说完。
“虎子不行,你亲阿弟你想过让他学……”
“没想过的,我阿爹想让他老老实实学木匠活,瘸子叔就放心大胆的挑孩子吧!做我手里的活得四个人,”芦苇无奈的笑了笑。
“那我晓得了,回头我会仔细寻摸挑人的,”潘瘸子也没追问原因。
俩人在灰池边翻着墨块,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松木灰。
傍晚徐仲林照旧留下学习,芦苇回豆庄做饭看东西。
天黑采薇过来寻芦苇,“阿姐,你早上要跟我说啥?”
“曲料子做的怎么样了?”芦苇闻声从锅屋出来询问。
采薇想了想道,“做的快完了,阿姐有什么吩咐吗?”
“我明天下午过去教你们做新的曲子,你现在带点东西回去,明早分配人手一份给磨了,”芦苇说完疾步去了屋里。
不多时抱了两袋东西出来放门口,然后又转身进屋继续,不过片刻的时间,门口放了十多袋的东西。
“这些是?”采薇看着袋子有点咂舌。
“这些都是药材,是做不同酒曲子的材料,你让顺和妹婿过来把它弄回去,明早吩咐人都给磨出来,还有,千万不要给弄混了,”芦苇拍了拍手交代道。
“我这就去喊人,”采薇急忙跑出去找彭顺和来帮忙。
一杯茶的功夫彭顺和推车来了,进屋也不问缘由,把袋子提车上放好走了。
袋子推到家采薇打开看,一个袋子里有两个材料,有的闻着特别好闻,有的闻着很冲鼻子。
她想了一下,曲房子里现有的人不够用,忙不迭出去,悄悄的又找了几个可靠的人明天磨料子。
芦苇饭做好自己先吃的,没有等佟父跟徐仲林,他们目前吃饭是这样的,忙的时候去采薇家解决吃饭,平时佟父都是跟芦苇吃饭。
吃完饭点了大亮,弄出一堆工具开始较准秤东西忙,约么掌灯的样子,徐仲林跟佟父回来了,进屋看一地的东西,佟父有些摸不着头脑。
“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干啥?”
“我打算明天教采薇她们做新的料方子,阿爹怎么才回来?房子建的不顺利吗?”芦苇忙的没抬头问道。
“顺利,去了北边田地看了一圈,好好的做新方子干啥呀?”佟父不解。
“想让地瓜酒卖的好点呗!想卖的好就得用烈方子才行,对了阿爹,我让潘瘸子给油屋加人了,”芦苇抬头看着佟父说道。
佟父闻言目光一凝,“加就加,仲林我们吃饭了。”
徐仲林三两步去了锅屋端饭来,翁婿二人坐对面,你一碗我一碗的吃起来。
吃过饭休息了一会,佟父回他的住处休息,徐仲林则是把东西收拾出来装好。次日早晨天没亮就去了府城。
“这是啥料子呀?”胡娘子抓着东西问采薇。
大清早的她们来了还没站稳,采薇就指着东西说要磨出来。
采薇听了没回答只是笑,“每人一样磨的时候别弄混了。”
张娘子看采薇不说,跟胡娘子对看一眼,晓得这是她们不能多嘴问的,故而都爽利的拎着自己分的药材开始磨。
“芦苇,你瘸子叔挑了几个小伙子,想让你出来看看,”佟父在门口朗声喊闺女。
“来了,”芦苇答应了一声出去。
潘瘸子领了二十个半大孩子,高矮不一的排列站好,孩子的脸上隐隐的带着期待和憧憬。
芦苇仔细看了看面前的孩子,“瘸子叔觉得可以就让进屋忙去?”
潘瘸子得了话笑道,“俺领他们进屋忙几天看看,你们忙着俺走了,”说罢带着孩子们转身离开了。
佟父看人走远道,“潘瘸子跟来的时候比温和了不少,刚来的时候人看着老实,其实怪激进的。”
“找到人生目标了,脾气自然就变了,早饭好了阿爹,你自己先吃着,我有点事要出去一趟忙,”芦苇说完拎着筐急急忙忙的走了。
第168章 小猪进圈了
“阿兄?当家的?你们咋回来了?”翠桃有些惊喜的看着徐三子他们,她笨拙的要起身给俩人盛吃的。
“回去割稻,铺子里就你一个人呀?”徐三子眼疾手快的抢了翠桃的活问。
黄大郎没说话目光也是看着妹妹的。
“阿嫂去水磨坊了,当家的那边忙完了吗?”翠桃拿碗装了一碗饼子放在桌子上。
“没,我们回来割完稻还要去的,”徐三子舀了两碗豆汤过来坐下。
“割稻?芦苇不是带信回来,让我拿钱带家去雇人割的吗?”翠桃惊讶的看着徐三子说道。
“啥时候的事情?”黄大郎抬头问妹子。
“约么十来天了吧!佟大叔专门过来说的,你们不知道呀?”翠桃奇怪的看着俩人。
“我们去了就干活,虽然离佟大叔近,但是一个月都见不了一面的,更何况那边忙的一个人当两个用,”徐三子笑着解释完,抱着豆子碗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阿兄你也快吃了,吃完回家看看去,”徐三子拿着空碗给大舅哥又舀一碗。
“家里的稻阿兄也别操心了,佟大叔也让带钱回去割了,给了三百个钱,还有秀姑家的,”翠桃笑眯眯的对她阿兄说道。
黄大郎皱眉,自己的爹娘什么样他最清楚了,不过妹婿在跟前他没好多问。
“我晓得了,”黄大郎笑着点点头。
黄妮这边也忙的言语朗声的,她就要生了坐着没动,眸光开心的看着自己当家人和弟弟。
弟妹忙的里里外外的盛东西,还招呼着来吃豆沙的人。
“阿姐我的工钱,你拿好,”草根吃的差不多了,背人把工钱拿给了姐姐放着。
黄妮接过钱走进睡觉后铺,坐在地上把钱塞进一个竹筒里藏着,然后慢慢爬起来拍拍衣服出来。
这要是给芦苇看见了,那绝对是小小的脑袋大大的问号。
徐八子的工钱没让黄妮塞,他是自己进屋塞进去的,出来对黄妮点了一下头。
对草根说道;“我们回村里看看田去。”
草根回了一声,“好!”
俩人出来喊人准备走了。
“钱让南花千万别露声了,”黄大郎低语叮嘱妹妹,两串钱他带了二百个回去备着用,剩下的都让妹妹交给娘子拿着。
徐三子的钱进铺子就给了翠桃,没有花里胡哨的语言,一句话,发的工钱!
“五弟他们也回来了?”翠桃听见说话声忙伸头朝外看。
“我们几个都回来了,你自己在铺子里小心点,”徐三子走前不放心的嘱咐。
“我会注意的,”翠桃高兴的目送当家人回村,他们走了小半个时辰左右,黄大郎媳妇才回来的。
“阿嫂,阿兄他们刚刚回来了,吃了一碗豆沙就走了,急等着回家去看稻田,回头阿兄他们从这走的时候,你跟阿兄好好说说话,呶,阿兄让我交给你的工钱,”翠桃拿出钱放进她嫂子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