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之明月夜 by子非鱼
子非鱼  发于:2025年10月17日

关灯
护眼

众女听得酸溜溜的,纯妃是他心尖尖上的人,其他人呢?
苏明月这才接过锦盒,打开一看,果然光华璀璨,硕大浑圆,胜过烛火明灿。

第136章
而其余人也分得了一颗,秀贵人娇嗔道:“皇上好偏心,给纯妃娘娘一盒便算了,给咱们的却只有一颗,小气巴巴的。”
她会来事,所以得纯妃举荐,近日多在皇帝面前露脸,说话的胆子也大了不少。
乾隆笑道:“给你们的虽然少,但也是朕待你们一样的心意。”
一盒明珠,成了纯妃在皇帝心中分量极重的佐证。
皇后脸色青灰交加,与面上的胭脂格格不入。娴妃、嘉贵人等人面色也算不上多好看。
待众人都离去后,皇后再也支撑不住,软在凤座上,“皇上是不是还没有原谅本宫?今日明明是晨昏定省的日子,皇上为何一定要在今日彰显对纯妃的宠爱?”
莲心扶起她,安慰道:“娘娘别多心,您是皇后。只要皇上未曾降下明旨,您就只需要安坐在这上头就好了。”
素练被处死后,她又回到近身伺候了。
皇后依然忌讳着她曾经被许给太监一事,觉得她是不详人。奈何,富察氏被冷落,无法送进他们自己培养的人手,内务府送来的人皇后又不敢全信,可不就只能先用着她。
“况且皇上也说了,还想与您再生一个嫡子呢。。”
皇后点点头,低头叹息着抚着小腹道:“本宫何尝不想尽快再生一个嫡出的阿哥,可以替皇上继承江山,延续血脉。”
“娘娘别急,皇上已经答应了会常来陪伴娘娘,娘娘只要调理好身子,很快就会怀上皇子的。”
皇后颔首,“那你记得提醒太医院的齐汝,好好给本宫调几剂容易受孕的坐胎药。”
满洲贵族的家世,和嫡子的名分,是她最后翻盘的指望了。
皇后露出一份安然之色:“还好皇上不是先帝,不会重汉军旗而轻满军旗,弄得后宫全是汉军旗的妃子。当年先帝的贵妃年氏可把皇后都逼差点没立足之地。本宫也不能不防着纯妃坐大了。”
以前是她短视了。只看到慧妃阿玛在前朝得力、娴妃又差点成了嫡福晋。忽略了,有子、有宠的纯妃也会是她的劲敌。
搞得现在让纯妃捡了便宜。
又过一个月,皇帝按照他当时说的那样,开始频繁驾临长春宫,陪伴皇后。不过还未等来皇后传来好消息,反倒等到了延禧宫愉贵人平安生下一个阿哥。
海兰到底吃了孩子太大的苦,生的十分艰难。幸好如懿彻夜陪着她生产,让她鼓足了勇气一定要顺利生下这个自己和姐姐的孩子。
门外的乾隆丝毫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莫名变成了,自己两个女人的孩子。抱着新得的五阿哥爱不释手,“小五天庭饱满,连哭声就那么洪亮,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如懿忙笑道:“皇上既觉得五阿哥有福,那就请皇上给五阿哥赐个名字吧。“
乾隆略一思索,给孩子取名为‘永琪’。
《穆天子传》中说,璂琪,玉属也。琪有珍异之意。

愉贵人平安诞下一子,乾隆欢喜之下晋了她的位份,成为一宫主位。
皇后的笑容有些勉强,“恭喜皇上有得麟儿。”转而又道:“如今延禧宫有娴妃和愉嫔,是不是另择一宫室让愉嫔住进去呢?”
乾隆已经有了主意,“愉嫔才生下孩子,身体还未恢复,倒不急着移宫。把翊坤宫收拾出来,让娴妃住进去吧。”
翊坤宫为西六宫之一,与皇后富察氏所居的长春宫并驾齐驱,相互辉映,是极富丽的一座宫室。
乾隆本就对如懿现在住着的延禧宫不满意,觉得这里离养心殿又远,旁边又是宫人来往的甬道,嘈杂纷扰。早就想给她换个更富丽的寝宫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好机会。
现在可不趁着这个时机,将人安排进去。
清晨的雪光微亮,透过窗上的明纸,把他们身上扫落的影子交叠在一起。
乾隆拥着她道:“如今,你的心中好过些了么?”
如懿微微颔首,含情看向皇帝:“皇上的用心,臣妾都知道了。”
乾隆身姿秀逸,背靠朱栏彩槛、金漆彩绘的背景中温然道:“朕很想封你为贵妃,让你不再屈居人下。可是骤然晋封,总还不是万金,朕也不希望后宫太过惊动。但是朕让你住在翊坤宫,翊坤为何,你应该明白。”
坤为天下女子至尊,翊为辅佐襄赞。她知道,皇帝是在暗示她仅次于皇后的地位。她心中微暖,只要皇帝心中有她,便算是此生长安了。
之后便是五阿哥洗三、满月礼,乾隆给足了愉嫔母子脸面。
苏明月参加完,回到宫中,有些乏力,正见内务府的几个太监送了新做的被枕来,“是什么?”
为首一个太监堆着讨好的笑容,谄媚道:“快开春了,宫里都要换上新鲜颜色的被褥枕帐,所以内务府特挑了一批最好的来给娘娘。”
伸出涂了水红蔻丹的手随手翻了几件,都是石榴、莲花、竹笙、葫芦、藤蔓、麒麟的图案,寓意都挺好的。
合成的便是‘子孙繁衍、万代长久、多子多福、连生绵绵’之意。
苏明月抚着软枕上栩栩如生的童子图样,她膝下只有一个儿子确实也单薄了些。
抿嘴笑道,“若真应承了你们的话,本宫自当好好打赏你们!”
那太监欢欢喜喜答应了。
把人送走后,可心带着一个小丫头收拾被铺床帐。
“娘娘今儿也说了不少话,不如早些歇息吧。明儿起来还要去向太后请安呢。太后一向不大喜欢嫔妃们晚到,若去得晚了,只怕太后面儿上又要不好看了。”
不知道是不是这段时间掌权了,太后气焰也跟着涨了起来。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太后不是皇帝生母,所以才对权利看的特别重。
苏明月眸光微垂,“太后在前朝、后宫都有自己的人脉。皇后、慧妃或许不怵,可本宫还是得敬一敬她老人家啊。”
家世清淡,或许引不起什么外戚之祸,但也让她在后宫没什么助力。
此谓,有得便有失。

摆款是很威风的,一众或有美貌、或有家世、或有恩宠的女子……总归要向自己低头。
太后也高高在上的,用过来人的身份指点‘江山’。
无疑,被说的最多的还是皇后。
嫡子要点她、庶子要点她、后宫繁衍更是要点她。苏明月旁听都觉得辛苦。
皇后也很无助,坐胎药一碗一碗喝下去,肚子始终不见有动静。皇后不知道,有慧妃和玫嫔在,她这辈子都别想有嫡子了。
数月过去,长春宫还是未有喜讯传出。本就是为了生嫡子才勉强自己去的皇帝,这下更不待见皇后了,又不贤德、又不能给他生嫡子,这样的皇后跟空架子有什么区别。
连宫人私底下也说着皇后已经失去了再次生育的能力。
烟雨蒙蒙,红墙尚且覆上一层晦暗,何况是一个孤独女人的宫室。
早年皇后还有心情布花抚琴,现在除了生嫡子、就是生嫡子,连亲女三公主都冷落了不少,何况这些花花草草。
如懿带着五阿哥来给皇后请安,“小心抱着五阿哥,仔细台阶。”她小心叮嘱着宫人。
五阿哥虽是愉嫔所出,但愉嫔本人不够得宠、家世也不够显赫,所以即使是一宫主位,孩子也还是抱给了娴妃抚养。当然,愉嫔本人是万分愿意的,因为这个孩子就是她生给如懿姐姐的。
正巧,金玉妍也带着四阿哥过来,“虽不是亲生的阿哥,娴妃倒也疼爱得紧呢。”
金玉妍落魄了一回,也学乖了不少。最起码,她认清了自己在大清后宫没多少优势,是以故态复作,重新当回皇后身边的小跟班。
日日都带着四阿哥在皇后跟前尽孝,要是皇后肯动一动把四阿哥记在名下的念头就更好了,这样永珹也算是嫡子,可比其他妃妾所出的阿哥要高贵。
如懿神情冷淡,“是啊。嘉贵人有自己的四阿哥,自然是更心疼了。”
海兰身体渐渐养好,但是身上纹路却再也消不去了,皇帝只看过一回,就再也没召幸过海兰。也就是海兰自己对宠眷不在意。但这笔账如懿还是记下了,适时会向金玉妍讨回来。
金玉妍这回是彻彻底底依附皇后了,说话并不客气,“自己的孩子哪有不心疼的,娴妃姐姐自己没生养过,却有慈母心肠这才难得。”
语中的芒刺显而易见,而且因为皇后疏于对三公主的管教,反倒给了金玉妍可乘之机,像拉拢素练等人一样,在三公主面前不断放低身段,又提及自己对皇后如何如何忠心,娴妃、纯妃等人又是如何如何反骨。
引得三公主也出言帮衬,“嫔妃养育的孩子讨喜便够了,再怎么养着,都没有端慧太子那般清俊聪明。”
三公主与早夭的端慧太子一母同胞,难怪她看了哪个皇子都不喜欢。
皇后听了便有些不悦,刚沉下脸道想训斥,就听纯妃说:“那臣妾还当真要向公主讨这个喜了。”
众人齐齐望去,只见纯妃轻抚小腹,颜若朝华,“臣妾闻喜已有月余。”

第139章
众人的心一下子沉到最低处,皇后笑容僵硬,“好,好!这是大喜事,该向皇上贺喜了。”
其他妃嫔也冷静下来,向她道喜,只是心里怎么想的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纯妃又有妊娠,在长春宫内引起轩然大波,风波下,一个小宫女不慎打翻新送来的姚黄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卫嬿婉有幸逃过一劫,不敢久留。
乾隆下朝后,得知爱妃又有身孕了,连朝服都没换就直奔钟粹宫。
顾不得在人前,一把搂住道:“真好!月儿——真好!”
“咱们又有孩子了!”
日光沉沉下,钟粹宫富丽堂皇更胜往昔。
次日照常往皇后宫中请安,只是众人均未料到今日乾隆也在,请过安坐下,闲话了半晌,乾隆见众人俱已来齐,方道:“纯妃侍奉朕多时,如今又有身孕,朕打算晋一晋她的位份。”
妃往上升,便是贵妃了。曾经高晞月坐过的位置,由如今宠眷、子嗣、宫权样样齐全的苏明月来坐,只怕会更加威风八面
众人心口听得难过,倒不是往日真与纯妃有什么深仇大恨。但眼看自己‘寂寞锁清秋’,人家哪里却是‘烈火烹油’,试问有几人能在这种巨大落差面前保持不变。
苏明月盈盈起身道:“谢皇上。”她的气色极好,艳若桃花,仿佛知道今日会有一桩喜事。
乾隆温和道:“你好好养着孩子。”
众人起身相贺,皇后亦淡淡笑道:“恭喜妹妹了。”
等众人请完安,皇后望着空荡荡的正殿,猫爪挠心的烦乱着。
“瞧皇上陪纯妃那个样子,好像又回到了本宫刚怀上永琏的时候。那时候,真是好啊!”
那是多么遥远的时候啊!
皇后闭上眼睛,忍不住去想。
她是先帝亲自挑选的儿媳妇,上有伯父支持,下有忠心仆从,府内府外哪里不是客气恭维。
莲心倒了碗茶,也来说好话:“纯妃怎么能和娘娘比?她不过就是个妃子。”
皇后对这话满意极了,“她是个什么出身,汉军旗出来的罢了。让她做贵妃也好,压一压那些人的气焰,可别觉得自己是什么满洲贵女、父兄前朝为官有什么了不起的。”
想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苏氏出身太低了,前朝没一个男人顶立门户,一个汉军下五旗的家世顶什么用。
她再得宠也当不了皇后。
皇后深谙满清那些不能言说的潜规则,即使入关后历代皇帝都宣扬‘满汉一家亲’。可满人就是满人、汉人就是汉人,天然泾渭分明。
但纯妃要是太得意也不是很好,“这几日多安排嘉贵人侍寝吧。”
莲心点头称是,“娘娘为何这般抬举她?嘉贵人倒不似面上显得那般无城府。”
富察琅嬅眉头松了一松:“本宫也知道她大约是不如面上顺从的。只是嘉贵人是北国贡女,并非满蒙出身,想要站稳脚跟,只能一心一意依附本宫。”
总不能什么事情都是她这个皇后亲力亲为,一些会脏了手的事还是交给底下人去做的好。

第140章
“皇后不想看见纯妃那么得意。”但是具体怎么做只让她自己意会,金玉妍慵懒地直起身子,“皇后被关了这么久,也狡猾了。”
一旦事发,皇后肯定会把事情全都推到自己身上。
贞淑环顾四下,屋内只有主仆俩,方才低声道:“小主既然知晓皇后未安好心,何必事事都听皇后娘娘的呢。”
“不听不行啊,谁让现在形势比人强。”
自从她命太医给愉嫔的安胎药里,加了催胃口的东西被发现后,皇帝已许久没来启祥宫了。她如今既失尊位、又失皇帝欢心,只能牢牢攀附着皇后以便借力。
贞淑蹙着眉头,“咱们先前失算了,才落得如此境地。可皇后的处境未比咱们好。还是小主见眼下皇后膝下无子,又疼咱们四阿哥,是为了四阿哥有个好前程,才这么打算的?”
金玉妍的唇角扯起冰冷的弧度,“皇后的永琏没了,难免心里着急。又忌讳永璜、永璋年长,自然少不了要打我的永珹的主意,一时得个依傍也是好的。”
“只是她心思浅薄了些,谁看不出她拼死也要生个自己的儿子。眼下不过是拿永珹当后备。”
要是皇后真动了把永珹记在,充作嫡子。或许看在儿子前途的份上,她还真要尽心尽力为皇后筹谋,可眼下皇后既然没这个心思,她自然也会有所保留。
贞淑掩口笑道:“奴婢说呢,小主费这个心力做什么。皇后想要借咱们的手做脏事,自然也需要好好笼络小主。”
金玉妍微启红唇,冷笑刺耳:“都说皇后小气,你且看她是有多吝啬。难怪连慧妃那般死心塌地依附她多年,都能散尽。她身边现下唯我可用,不出血也要出了。”
两人都觉得自己是对方唯一的选择,可不是漫天要价。
最终皇后开出的条件是让金氏重回内廷主位,而金氏的条件则是拉下纯妃或娴妃中任意一人。
至于慧妃,慧妃现在已经病得没几年活头了,谁都没把她当对手。
为了母国、为了世子,金玉妍劳心劳心奔波在第一线,不是今日去钟粹宫挑拨离间、就是明日去长春宫侍奉皇后,面对皇帝时更是谦卑到尘埃里。
女人们对这样的手段心知肚明,面上姐姐妹妹的叫着,心里怎么想的还不一定。
但乾隆很吃这一套,特别是金玉妍妩媚风骚,很会来事,渐渐地也挽回了皇帝的心。
毕竟,身上长了难看纹路的是海兰、夜夜惊悸不得好梦的是海兰、生孩子差点生死的还是海兰。这痛是一点没落到皇帝身上,皇帝当然就无所谓了。
倒是娴妃听闻皇帝重新宠幸嘉贵人后,私底下很是失落,大概想不透为什么自己当初的少年郎会变成现在这幅模样。
要是苏明月在,指定得给她开个瓢,看下里面的脑子是不是粉色恋爱脑。
皇帝怎么样了?当年他还是少年郎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孝顺、重情、有原则的人啊?
现在不过是当了皇帝,能让他折腾的舞台从小小的王府,上升到整个天下,这才无形中放大了他性格里的缺陷。

乾隆八年,苏明月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皇六子永瑢。
如此一来,她便成了宫中生育皇子最多的嫔妃,皇帝本就喜欢她,如今为着孩子的缘故更是不能冷落。连太后也格外另眼相看,对皇孙们关爱备至。
其间金玉妍等人不是没想动过手,奈何苏明月在掌管宫务时,可不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管家的,她的欲望膨胀的厉害,几乎没有哪里没有安插自己的人手,如今势力已成。
可不是一个无宠无权的嘉贵人能撬动的。
任是皇后、嘉贵人着急上火,六阿哥还是平安降生。
钟粹宫的院落静静的,宫人们皆是垂手侍立,一声不敢言语。
皇后听说皇帝今日会来看纯贵妃和六阿哥,便跟着过来,她不许宫人通传。
长长珠绫帘子隔绝了殿内的视线,模糊间正见皇帝抱着裹在锦绣堆中的初生婴儿,屈下身子坐在床边的小杌子上,小心翼翼地将怀中的孩子递给斜靠在床头的年轻母亲。
苏明月尚在月中,脸上未施粉黛,却有着鲜润饱满的红晕,如新月般饱满的笑容。皇帝正与她头并头,一同逗弄孩子可爱的面容,不时喁喁低语,间或,孩子响亮的哭声会断续响起。那是男婴特有的洪亮声音,虽然稚嫩,却有刚健的底蕴。
寝殿中的气息宁静而甜美,是真正一家人的天伦之乐。此时,无论谁走进去,都会显得那样突兀而局外。
皇后的手有些轻微的颤抖,默然转身离开。
她的贤惠如今再无用武之地了。六阿哥生身母亲在哪儿,要她一个嫡母干什么。
皇后回到长春宫后,让人召来太医院齐鲁,按照先前的方子足足添了几倍的量来养身子,争取尽早生下一个嫡子。
齐鲁也劝过,调理身体不能太急,要慢补、温补。但皇后最缺的就是时间,她已经三十出头了,要是还没能有皇嗣,只怕终身无依靠,是以除了坐胎药外,私下又进补了大量阿胶、人参、鹿茸等大补之物,直到某一日皇后突然流鼻血后,才稍稍断了。
这一厢皇后虚不受补,另一厢慧妃也不好过。
她病得昏昏沉沉的,连地都下不了,偶尔烧糊涂了还会说胡话,太医私底下向皇帝禀告,要做好慧妃身后事的准备了,左不过就在今年。
皇帝听完,派人安慰赏赐,却再未踏足过咸福宫。
他娇妾幼子在怀,那还愿意对着慧妃那张憔悴病容。何况,早年接连死去的两个孩子,依旧是他心间一根想起就痛的刺。
慧妃对此也心知肚明,死前还是坑了皇后一把。她请娴妃一定要让皇帝见她一面,她还有许许多多的话未说,还有未解的仇要报。
娴妃如了她的愿,或者说她肯在这个大雪天不辞辛苦的来一趟咸福宫,就是指望着慧妃能死前说一回真话。

第142章
慧妃在后宫众女看来,实在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子。从前,她享着贵妃尊位,也很得皇帝宠爱,却不想着如何稳固,反倒一门心思盯着玫答应、娴妃,白白耽误了许多年华。
或许她也觉得自己此生可笑,临死前把所有心思都留在帝后身上了。
皇后误她多年,让她到死都未能拥有自己的孩子,慧妃自然会回报她的。至于皇帝……呵,且看自己生生被熬死在咸福宫,就知道皇帝手腕有多高超了。
逼着人去死,还要人笑。
慧妃留了一份大礼给他——沾染疥虫的坐垫,皇帝只要坐上去大概率会被感染。至于能不能活下去就看天意了。
交代完一切,慧妃含恨离世。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六日,当今追封慧妃高佳氏为贵妃,谥号“慧贤”。同年,追封早逝的哲妃富察氏为“哲悯贵妃”。
皇帝极尽哀悼之情,为两位贵妃亲笔所书挽诗,皇后甚是羡慕,自言若能以‘贤’字为谥号,便死而无憾了。皇帝还好生安慰了皇后一番,
苏明月却只看见皇帝做戏是越来越好了。
其实皇帝早些年对着府中姬妾或多或少是赤诚的,不然也不会让慧妃等人真心实意的相待过。可惜,当上皇帝后,他性格里的许多缺陷无形都被放大了。
他自傲着,先帝几个孩子中只有他有福气当上皇帝,这都源于他少时做的一次次正确选择。他自卑着,即使玉碟上写明他是熹贵妃钮钴禄氏的孩子,可当年的老人都还在,那不知道他真实的出生。
正是缺什么,才会格外在意什么。
登基以来,他格外在意自己的脸面,因此编织着一段又一段的谎言。他说他是满人的阿哥、是有福之人,所以他有着皇祖父的疼爱,自小被养在圆明园由他老人家亲自带着;所以他外家是满洲大姓钮钴禄氏,他的出身天然高兄弟们一等;所以他妻妾和睦、子女成群……
谎话说多了,连自己也会信。
苏明月冷眼瞧着,皇帝这些年是越发偏执了,为了打造十全十美的人生,不遗余力。
众人都说,高佳氏是熬死在咸福宫里的。但这种只会在宫闱深处流传,永远也流不到外头去。
慧贤贵妃死了不过两天,皇帝也就只伤心了着两天,然后照样宠幸起妃嫔。
依次还是纯贵妃和娴贵妃最多。皇帝在慧妃去世后,打着思念她的旗号,便将当一起进府的娴妃升为娴贵妃。
皇后道:“皇上眼里还有本宫这个皇后吗?”
“贵妃位高,甚少册封,皇上却恨不得把位置都填满。”皇后神色难堪,妃嫔位份越高,越会威胁到她这个皇后,“纯贵妃也就罢了,为着子嗣本宫也说不得什么。可娴贵妃无子,皇上竟这般看重。”
事已至此,皇帝乾纲独断,皇后再足智多谋都改变不了什么,更何况她还没那么足智多谋。
只能在请安时对娴贵妃耳提面命,让她带好莲花镯。同时,还打算把慧贤贵妃留下的那只送给苏明月。

第143章
已然洞悉莲花镯‘玄机’的苏明月才不上当,只道既然是慧贤贵妃遗物,哪有再送人的道理,还是拿去给慧贤贵妃陪葬为好。
她直接顶了回去,没怎么给皇后留面子。皇后无子、无权,后宫一干妃嫔对她早不如刚立那会儿尊敬。见纯贵妃不给皇后面子,她们也只充作不闻不问。
“……既然纯贵妃不喜欢,那改日本宫让内务府新打造一批首饰供你挑选。”
苏明月果断拒绝,“臣妾前些时日才新制了一对玉如意,若是又制岂不是太奢靡了。皇后娘娘克勤克俭,实在不必因为厚爱臣妾而坏了自身。”面上的好听话谁不会说。
提起节俭二字,皇后噤声不语,“妹妹打理宫务,也要注意开源节流,祖宗的基业才能长传。”
“是,臣妾会记得皇后娘娘的教诲。”苏明月坐在位置上应着,半分没有起身效忠的意思。
皇后对此也无可奈何。自从慧贤贵妃死后而起,除了必需的典庆,皇帝再未踏足长春宫一步,连皇后要行亲蚕礼这样的大事,也都是草草过问。
皇后哪有底气去责问宠妃。
富察琅嬅只能拿,自己是唯一的皇后,是皇上唯一的妻子,来自我安慰。
长久忍耐,终于静待到了时机。
皇帝突发疥疮,红疹大片布及全身,随后而来的就是化脓、发热,病势逐渐沉重。
娴贵妃最先发现,并未皇帝侍疾病,但很快她也被传染,被挪到偏殿一同养病。
接连倒下了两个人,这下太后也坐不住了,一日数次赶来探望。
太医院院判齐鲁将凤驾拦下,“皇上的病起于疥疮,是会传染的,万万得小心。”
惜命的太后立时缩了回去,她又不是皇帝亲娘,没必要为了皇帝丢了自己的性命,看过一轮后就赶忙回到慈宁宫,还让人做好消毒工作。
倒是皇后,不惧传染病,亲自侍奉皇帝,但凡皇帝有半点不适,她便半蹲在皇帝身前反复擦拭药水,直到瘙痒渐止才肯稍作歇息。而皇帝的病症常在夜深人静时发作,常常不能安眠,皇后便也不眠不休,守候一旁。
不管是出于真爱,还是想借此机会重新挽回皇帝的心。
这一回苏明月认了,不去抢这个宠爱。说实话,自从生了两个孩子后,她的身体已经不像十七、八岁时康健了,可不敢说自己就不会被传染。
要是真就那么运气不好被传染了,生了疥疮,保不准还会在身上、脸上留疤。以她对皇帝的了解,可不会觉得这是自己照顾他的勋章,只会嫌弃自己不再完美了。
反正皇后也说了,怕六宫轮流侍疾,都染上了病症,不许她们进出养心殿。
她还是老老实实待在钟粹宫吧。
不少妃嫔跟她有一样的想法。皇帝的宠爱日后有的是法子去争,但一旦失去了获得皇帝青睐的资本,呢以后可就很难在宫中立足了。
因此皇后一说不让妃嫔来侍疾,有不少人是松了一口气的。

不过,也有人不是那么开心。
这个人就是舒嫔叶赫那拉意欢。她自从白马寺外遥遥一顾,整颗芳心都落在了皇帝身上,她是后宫里为数不多真心爱慕着皇帝的女人。
“皇上卧病,娘娘为何不许臣妾向皇上请安?”
皇后和颜悦色道:“舒嫔,皇上的病容易传染,本宫也是担心你们。与其人人都来探视侍奉,哪一个弱些的受了病气,六宫之中还如何能安生。”
舒嫔不为所动,“皇后娘娘好生辛劳,独自守着皇上,却忘了您还有公主要照顾,倒不比臣妾这样无儿无女没有牵挂的,侍奉皇上更为方便。”
然而,区区一个女儿,怎能与皇帝的爱重相提并论。皇后站在清朗月色下,自有一股凛然不肯相侵之意:“你自是无儿无女,可你还年轻,万一沾染上疥疮伤了你如花似玉的容貌,那以后还怎么侍奉皇上?”
谁人看不出,侍疾是个很好争夺圣心的机会,皇后三推四阻就是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能好好与皇帝培养感情。任何想分一杯羹的妃嫔,都被她拦在养心殿门外。
“莲心,还是老规矩,不许任何人前来打扰皇上静养。”她想一想,又道,“齐鲁给本宫准备的坐胎药,一定要记得按时给本宫送来喝。”
莲心应下,“其实皇上病着,娘娘何必如此着急?”
皇后压低了声音道:“比起之前皇上对本宫不闻不问,如今已是好了许多。若不趁皇上病势好转对本宫有所垂怜之时怀上龙胎,更待何时?”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