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珠/成婚前你不是这么说的!by松庭
松庭  发于:2025年10月10日

关灯
护眼

她确实太纵容“他”了。
内室暧昧的温度逐渐回低, 眸光在夜色中漾动。
意识到她口中的“裴胤之”或许就是他之后, 她从前种种奇怪的假设,试探,都有了缘由。
那不是假设。
离开红叶寨,去雒阳,去做官,或许还尚了公主, 这些都不是一场只有他能看见的梦。
对她而言,大概真的以某种方式真切存在过。
这太离奇。
如果不是因为那个梦,裴照野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种联想。
他亲眼看到了红叶寨的覆灭,他知道幕后主使是谁,设身处地,他更知道自己接下来会怎么做。
那个人毁了他最重视的东西。
他后半生也会只为毁掉他珍视的一切而活。
只是,他半路起家,等他一步步走到她面前时,她是不是已经与覃珣成婚了?
没关系。
不重要。
他肯定还是会抢过来的。
如果不是这样,她又怎么会从雒阳千里迢迢来到伊陵,来到他身边?
只是,这样想——
裴照野看着她不自觉的亲昵,猜到两人曾为夫妻的狂喜,又以极快的速度如潮水褪去。
无处着落的嫉妒感侵袭而来。
他的眼神黑黢黢的,凑近咬住她的唇,舌尖侵入感极强地探进来。
他还不轻不重地捏捏她下颌,好像在催促她,再为他张开些,再容纳他更多些,让他侵占,让他填满。
“……啾……咕……”
他的喉结滚动着,毫不克制,亲出让骊珠面红耳赤的声响。
紧贴的两瓣唇分开时,勾出了一点银丝,他很轻地笑了下,眼底的欲几乎要满溢出来。
很快,他低下头。
鼻梁蹭了她一下。
垂在被面的手指无法承受地抓紧。
骊珠望着帐顶,她什么也看不见,只感觉到这和往常不一样。
柔软舌肉上嵌着什么,勾蹭着,存在感异常强烈,他没有半点技巧,丝毫不知循序渐进。
“……哈……”骊珠蓦然睁大眼,“……胤之……你先停……你慢一点……”
“嗯嗯。”他含糊地应,掌心温柔地抚。
但丝毫没有改变的意思。
这点倒是和平时完全一样。
裴照野还在慢慢探究,才刚要渐入佳境时,便听到她努力克制,却仍然变调的嗓音。
“这么快?”
他轻轻嘬了嘬,以做收尾,抬眼静静欣赏她此刻模样。
“不多享受一下吗?”
骊珠朝他丢来她腰下的枕头。
这还是他中途突然发现这样比较方便时塞下去的。
坐在脚踏上的裴照野起身,将已经完全浑身酥软的公主抱在怀中。
骊珠只穿了一件柔软寝衣,贴在他胸膛上时,被他衣上粗糙不平的纹绣硌得不太舒服。
她气喘未定,裴照野想低头吻她,却被她避开。
“……你……先去漱口。”
他笑:“公主自己的东西也要嫌弃吗?”
“漱口!”
裴照野随手拿起玄英留在榻边的水,灌了一大口漱口后,又含了半口,偏头渡给她。
骊珠昂着头,吞了一半,洒了一半。
“被子都湿了。”她扁嘴。
“不是刚才就已经弄湿了吗。”他无所谓道。
“……”
骊珠不想理他了,她觉得今晚胤之说话很奇怪。
快到亥时末刻,裴照野终于依依不舍地放开她。
他用屋里的炭火烧了点水,替她清理干净,又替她换了床被子盖好,蹲在炭火旁将弄湿的地方烤干,再换回去,免得玄英发现端倪。
忙完这些,再瞧她时,榻上乌发披散的少女已经睡着了。
裴照野在她榻边凝视她良久。
她眉眼舒展,长睫垂下,侧脸线条柔美娇憨,一副餍足后慵懒入眠的模样。
他吻了吻她的眼皮,轻声道:
“他再好,也是死人,他能让你快活吗?”
月色静谧,无人回应。
骊珠又是被一道嘹亮的鸡叫声叫醒的。
睁眼时,天刚蒙蒙亮。
按照骊珠往日的作息,这个时辰她便该起了。
然而今日不知为何,她眼皮却沉得厉害,刚清醒没多久,翻个身又陷入了昏沉沉的睡梦。
中途,她还隐约听到玄英进来加炭的声音,然而仍旧没有力气睁眼。
直到日上三竿,她才终于被玄英摇起来。
“……公主以后不能再饮酒了。”
玄英一边替她挽发,一边道:
“这寨子里的酒可不是宫里那种甜酒,烈得很,一盏就够放倒您,公主就算再想拉拢寨中人心,饮一盏以表尊重就可以了。”
骊珠:“……玄英,你又把我想得好坏。”
玄英笑而不语。
内室炭火很足,骊珠还没更衣,坐在铜镜前,寝衣松散着,露出锁骨下的大片雪白。
骊珠忽而觉得什么地方怪怪的。
趁着玄英替她整理床铺时,骊珠偷偷拉开衣襟看了眼。
白的很白,嫣红的……也很红。
骊珠眨眨眼,后知后觉地回忆起什么。
她昨晚……
好像做了个春梦。
而且,梦见的好像还是前世的胤之。
断断续续的画面和言语涌上记忆,骊珠坐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双颊和耳尖瞬间红了起来。
这个梦也太……太……
骊珠心道,还好没有人能知道她梦见了什么。
难道是因为她太久没有……?
骊珠低下头,心情有点复杂。
对她而言,裴照野就是她的夫君。
晚上要侍候她睡觉,早上要侍候她起床,衣食住行,只要与她有关的,他无事不过问,无事不关心。
他死后两年,骊珠好不容易习惯了没有他的日子。
但重生后,对他而言,她只不过是相识没几个月的公主。
他不仅不愿意被她招安,而且还可以为了他红叶寨的弟兄们,随时都做好造反的准备。
……可恶啊。
她还半夜馋他身子,简直没有出息!
玄英正要给她脸上涂脂膏,忽而见公主正色道:
“先不急,玄英,你让长君替我打一盆凉水。”
玄英:……?
用凉水洗了洗脸,骊珠终于抛开了那些旖旎念头。
“外面好像很吵,”骊珠问,“他们做什么呢?”
玄英:“公主出去瞧瞧就知道了。”
披上一件箱笼里取出来的白狐裘,骊珠推开门,这才发现外面一片银装素裹。
昨夜竟下了一夜的大雪。
云色淡淡,晴日映雪,长君晨起时清出了一条道。
骊珠顺着这条道出了院子,往膳房的方向去,却见沿途有不少山匪正在搬木头。
“公主好!”
“……!”
一路此起彼伏的“公主好”,常常是骊珠还没见着人,先听见声音,吓得她一哆嗦。
玄英噙着笑:“虽说有些鲁莽,但又知道向公主问好,也不算无礼了。”
骊珠:“……要是嗓门能小一点,我会更高兴。”
踏雪走了半刻,终于遇到一个会温柔问候的身影。
一身青色布衣,乌发编成一股辫子从左边垂下,正是丹朱的姐姐郑竹清。
她正在给盖屋舍的山匪们盛饭装菜。
见骊珠来,忙放下手里的活向骊珠见礼。
“民女参见公主。”
“免礼免礼。”
骊珠上前扶起她,笑问:
“你现在就在红叶寨中住下了吗?”
郑竹清见公主口吻亲切,没有丝毫架子,似有些意外。
她答:“回公主,蒙山主不弃,我如今在寨中膳房帮忙。”
“可还习惯?”
“丹朱在寨中素有威信,大家知道我是丹朱的姐姐,待我也很尊重。”
从前做官夫人看似光鲜,但既要小心侍奉公婆,又要替夫君与其他夫人交际应酬,其中疲累,外人不可知。
哪里有借妹妹的光舒心呢?
只是丹朱总觉得,让她一个官夫人跟她一起落草为寇,是委屈了她。
见她所言似乎发自内心,骊珠也安心了。
“对了,他们这是在忙什么呢?”
郑竹清回头看了一眼,笑道:
“他们忙着给公主扩院子呢。”
骊珠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是裴照野的吩咐,细问才知,原来是裴照野身边那个仇二的主意。
仇二正在一旁的棚子里吃饭,见骊珠来了,他上前一拱手解释道:
“……公主随行不是有十几名女婢,还留在城里的官署内吗?寨子里倒是有空屋舍,不过都是和底下的兄弟们混住,多有不便,我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在公主的院子后头扩一扩,住起来更方便,山主也同意了。”
骊珠眨眨眼:“可是……我也不一定一直住在这里……”
其实不是不一定,是肯定不会。
仇二愣了一下,挠挠头:
“嗨,忘了,就是,公主咋可能一直住咱们寨子……肯定还是要回宫里去的,那,就把咱这儿当个那什么,行宫呗,没事儿的时候来住住就行……”
说到最后,仇二自己也觉得不切实际。
人家放着那么多皇家行宫不住,怎么会来住他们这儿的茅草屋?
莫说是公主,恐怕连公主身边的女婢也瞧不上。
“好呀。”
仇二意外地抬头,对上一双笑眼:
“那得辛苦诸位盖得结实些,行宫可不能漏雨。”
“肯定不漏!”仇二信誓旦旦。
不远处,倚坐在窗边的裴照野听到两人对话结束,骊珠与身旁女官笑吟吟地往食舍行来。
“——住茅草屋也这么开心?”
跟裴照野对上视线的一刻,骊珠的笑容微微凝滞。
昨晚的梦又涌上回忆,清晰得宛如真切发生过,骊珠心虚地移开视线。
“开心啊。”
她状似平静地坐下。
“行宫再好看,又不是特意为我建的,但茅草屋是我凭本事挣来的,当然更开心——对了,这笔钱,包括他们的工钱和伙食,都由我来出,绝不亏待他们。”
提前到膳房的长君奉上午膳,骊珠没吃早膳,用得很香。
裴照野默不作声地看她。
“公主没什么想跟我说的?”
“说什么?”骊珠奇怪地看他一眼,“待会儿我要去一趟官署,这个倒是要跟你说。”
“没别的?”
裴照野微微挑眉,指尖在案几上慢吞吞地轻叩。
“昨夜……”
骊珠被汤呛了一下,咳了几声,涨红脸。
“昨夜我见公主喝得酩酊大醉,还非要在人家身上题字,不知道回去之后有没有身体不适?”
“——我还在人家身上题字?”骊珠愕然瞪大眼。
他顿了顿,道:
“公主都不记得了?”
骊珠茫然地摇摇头。
他这么一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但具体如何,骊珠真是半点记不得了。
“我……那人可有不悦?我要不要赏他点什么?”
“公主御笔往他身上题字就是赏他了,还赏,爽不死他。”
裴照野淡淡道。
“话也不是这么说的。”
见骊珠继续低头吃饭,面上并无异色,裴照野这才确定,她是真的不记得昨夜卧房里发生的事了。
原来她喝醉之后,什么都不会记得。
他偏头撑着下颌,眼珠很黑。
骊珠缓缓抬头:“你怎么又……?”又用这种眼神看她。
她只是坐在这里吃饭,什么都没做,怎么又好像要用眼神扒她衣裳一样。
裴照野先是不解,随后才反应过来。
原来如此。
难怪有时候,她好像格外清楚他在想什么。
不是他想得太多,是她确实很了解他。
裴照野唇角不自觉翘了翘。
然而想到她是怎么了解他的,又是了解的哪一个他,唇边的弧度忽而淡了几分。
“又什么?我怎么了?”他状似不懂。
骊珠果然拿他没办法,只能恨恨道:
“……没什么。”
午后,骊珠一行人下山,再次经过虞山附近的村落。
她打帘朝外望去,田里覆着雪,只偶尔能见到几个翻耕田地的农人。
见到从红叶寨出来的马车,农人直起腰来喊:
“山主!铁铺这两日又没开门,什么时候有空去催催吧,犁耙坏了,急等着修呢。”
“知道了。”马车内有人应声。
刚应完,回头便见身旁公主偏头笑着看他。
骊珠道:“原来这种小事你也管?”
“不然你以为山主整日做什么?”裴照野懒懒倚着车壁,“也不是天天都有公主这样的肥羊,路过虞山给我们宰的。”
骊珠顿时不笑了。
“更何况这也不是小事,冬日还好,正农忙的时候,要是因为农具耽误几日,后果可大可小。”
骊珠颔首:“铁铺都是郡内官员专管,这几日罢官肯定有影响,今日开始,应该就能恢复秩序了……诶,等等。”
裴照野迎上她怀疑神色。
“你该不会连官铁也能插手吧?”
“……略有插手而已,谁让那些铁官七日里有三日都不务正业,人等得起,田又等不起。”
骊珠:“你真是不怕死。”
“过奖,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看着他笑吟吟丝毫不惧的模样,骊珠心头沉了一下。
如今的她,自然不会再像刚到伊陵时那样思考问题了。
裴照野私营盐铁有他的合理理由,但红叶寨的危机并没有解除。
他在官与民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这次能够重回平衡,但下一次呢?
稍有不慎,红叶寨覆灭的悲剧这一世还是会换一种形式重现。
招安仍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只是……
骊珠也理解了他为何不愿被招安。
以小见大,伊陵郡吏治如此,其余地方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红叶寨若是被招安,只会成为贪官污吏、世家豪族的打手,助纣为虐。
一路心事重重。
至襄城外时,车外传来喧嚣声,骊珠让长君下车打探一二。
少顷,长君回来道:
“公主,是从绛州来的流民,被城门校尉堵在外面呢,听说到伊陵一带的有五六百人,绛州那边还有更多,这个数量,只怕绛州要乱起来。”
“我不会让他们乱起来的。”
骊珠抿了抿唇:
“先入城。”
马车滚滚,从衣衫褴褛的流民身侧经过。
裴照野道:“你想开城放粮?救这些人不难,但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流民朝伊陵郡而来,存粮会消耗得极快,你得想好。”
“还有覃珣允诺的三十万石。”
骊珠沉思片刻:
“应该够的,总不能明明有粮,却紧闭城门,将这些人饿死在伊陵郡外吧?”
裴照野不置可否。
数名身着官袍的官员立在衙门外。
他们得到城门传回的消息,知道公主入城,纷纷提前出来迎接,带头的正是林章。
他怀里还捧着刚刚抵达驿站的,从雒阳传回的文书。
裴照野掀帘一瞧,扯了扯唇角。
把那群老菜帮子撤下去后,换上来的全都是刚入仕不久的年轻官员。
真是个个面容清秀,五官端正,朝气蓬勃。
他忽而想起梦中那个束发戴冠的自己。
骊珠刚下马车,便听身旁人道:
“之前没发现,这位林决曹换上官袍,戴冠系缨,倒确实挺意气风发,年轻锐气。”
一听这话头,骊珠便知道不能顺着他这话往下接。
她灿然笑道:“……都是官袍的功劳,我们南雍官员的官袍谁穿上都文质彬彬,气质不凡。”
裴照野眸色微凉地扫过她,唇边笑意微凉。
她果然喜欢穿官袍的。

骊珠自觉自己这番话说得圆满, 绝没有半点让他不快的可能。
她抬脚往官署内走,一众官员紧跟在她身侧,骊珠问起太守崔时雍的下落。
林章答:
“太守大人昨日忙着裁撤属官,今日又拟了新的名录, 说是公主来了, 便呈递给公主定夺, 然后就……”
“就怎么?”
“百姓们说要给太守大人立碑,太守大人一早就赶着去辞了。”
骊珠上台阶的脚步顿住, 偏头看他:
“辞到现在?”
林章讪笑了一下。
骊珠意外又不意外地收回视线。
昨日之后, 这位太守大人一跃成为百姓们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 官声大震, 入仕数十年没有的风光, 看来是挺沉醉的。
“我来时见不少流民聚集城外, 城门校尉拒不让入, 谁下的令?”
这话颇有质问的意思,众官不敢答,仍是林章, 犹豫了一下道:
“回公主,流民数目不小,一是没有地方安置, 二是没有确定要不要赈济, 尚未制定章程便放他们入城,恐会引得城中居民不安,徐都尉此举实有缘由。”
骊珠看他一眼,笑了笑:“做得好。”
林章与众官都松了口气。
昨日从崔时雍处得知,若有文书签发,要去寻清河公主, 因他的印信在公主处。
这才得知,郡内诸事现在明面上是崔时雍领,实际上是公主做主。
除了林章,如今领郡内要职的这几人都在当日辞官之列,对骊珠的脾性实在不清楚。
又见她生得春华桃李之貌,极容易先入为主的给人留下……仁善无谋的印象。
说白就是怕她乱发善心。
尽管是位身份贵极的公主,但要是论及政事,这些人心头还是不大瞧得上她的。
骊珠在主位落座,先让他们把太守拟的名录呈上来。
徐弼不在,除了林章,几乎都是新面孔。
骊珠微笑着一一听林章介绍过去。
其实她才来伊陵多久?
用人是一门大学问,这么多的属官,这么短的时间,想要摸清他们的本领压根不可能。
但骊珠听过之后,仍然在名录上圈了几个人。
“除了这几位大人的职务略有调整,其余仍按太守所拟名录上的职务上任吧。”
她这一圈,有人比原定的官职高了不少,自然,也会有人跌下去。
几家欢喜几家忧,骊珠只当看不见,任由他们彼此交换眼神,窃窃私语,揣测她的意图。
是不是哪里得罪公主了?
还是谁给公主送礼了?
怎么这几个人就上去了,这几个就下来了呢?
众官各有各的猜测,但无论如何,此刻都无人再敢质疑公主的权力。
他们官职的起落任免,都在她的一念之间。
等到议论声渐弱,骊珠才带着亲切笑容,开口道:
“当然,只是暂时略作调整而已,崔使君事务缠身,我不过代他监察这次流民之乱而已,若是诸位能妥善解决好这件事,相信崔使君也必会赏罚分明,不会让大才屈就。”
听了这话,被降级的官员踌躇满志,被提拔的官员亦是斗志昂扬。
谁都听得出来,做主的不是崔使君,是眼前这位清河公主。
她想办好流民这件事,那么谁能替她办好,谁就能往上升。
众官齐声称是。
当日下午,官署内便开始集中人手,商议诸般赈灾方略。
裴照野并不在此。
早在送骊珠入官署之后,他便溜达着往城内东市而去,径直走向一间卖肉的肉铺。
“——精肉多少钱一斤?”
“九文。”屠夫头也不抬。
“称是哪家的称,准不准?”
屠夫终于抬头看他,扯了扯唇角:“你想要哪家的称?”
“汝陵或是津阳的有吗?”
“都有,客人自己进去选吧。”
语罢,屠夫与旁边的人打了个眼色,带着裴照野往里头走。
肉铺里的腥膻味直冲鼻子,地上是腻滑的油脂和血。
然而打帘走到最里间,却腥味散尽,几个沉甸甸的箱笼摆成一列,裴照野上前,随手打开,里面装的全都是铁器。
“——裴山主真是稀客啊,听闻裴山主前几日掌兵杀入襄城,救下公主,好不风光,莫非终于下定决心,打算跟雁山一道揭竿起义了?”
裴照野唇角噙着冷笑,回过身:
“雁山那头,果然也是你在给他们提供武器。”
入目是一名极风度翩翩的青年。
和顾秉安的文雅不同,此人虽也是文士装束,却衣饰华贵,光是他袍上看似不起眼的纹绣,便价值千金。
此人正是鹤州一带的私铁贩子,姓萧,名其沅。
裴照野和他在红叶寨起家时认识,关系尚可。
应该说,是萧其沅觉得此人气度不凡,必有作为,所以主动往来,以期日后与他做成一笔大生意。
可惜他盼了又盼,数年过去,仍是潜龙在渊,没半点随云上天的迹象。
“萧某没有裴山主的觉悟,赚钱而已,有钱就是爹。”他笑眯眯道。
裴照野也笑:“葭草渠那帮狗东西也是你爹吧,你可真是人尽可爹,荤素不忌。”
听他主动提起葭草渠的重弩,萧其沅也不避讳了。
他一撩衣袍在软垫坐下,靠着凭几道:
“葭草渠还不配当我爹,这个爹另有其人,裴山主既然惹得起,不会猜不到吧?”
“猜个鸟蛋。”
裴照野知道他想暗示他,这事得怪在覃家人头上。
但裴照野一想到梦中红叶寨覆灭,这些重弩立了大功,他就懒得与这人废话,甩手扔了一袋子沉甸甸的金子。
“一万只箭镞,三百弓弩,八百环首刀,两百钺戟,还有铠甲,这个有多少弄多少,这是定金,你先算算你有没有这么多货。”
说罢,瞥了眼那箱子里做工精巧的灯台。
他顺手掂了掂:“此事机密,你的嘴最好紧一点,你我知根知底,我既敢做贩盐的生意,也不怕把你的生意也一起吞了。”
萧其沅大惊:“你来真的?挟持公主的人说话就是硬气。”
“……我挟持谁?”裴照野蹙了蹙眉。
“百姓们不知,但道上已经传遍了,说你麾下的穿云虎丹朱,那日在城楼上一箭射杀了伊陵都尉,还抢了清河公主的铜虎符,让你能带兵入城。”
萧其沅收了钱,笑意暧昧:
“如今伊陵郡尽归你手,那貌美如花的小公主自然也是你的掌中之物,寻常的庸脂俗粉你看不上,清河公主可是南雍第一美人宓姜的女儿,你也瞧不上?怎么,莫非你□□里装的东西是摆设?”
裴照野手指把玩着箱子里的箭镞。
他只觉得好笑。
百姓将崔时雍那个庸才当做伊陵郡的青天。
绿林草莽又将他当成在伊陵郡呼风唤雨的幕后之人。
那个一心忠君爱国的小公主,明明毫无野心,做的却尽是自己扮猪吃虎,把别人推出去当靶子的事。
看着昨晚吃爽了的份上,也不是不能扛。
他毕竟是个心胸宽广的人。
裴照野朝萧其沅扫去一眼。
“管不住□□就找个铁匠给你打个套子套死,别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事儿好好办,走了。”
萧其沅看着他的背影,冷笑。
男人十九岁什么样他还不知道?
装什么贞洁烈男呢?
回到官署已是傍晚。
冬日天黑得早,好在没有下雪,裴照野走到官署附近,见守门的两名小卒站得懒散,一副等着换班的模样。
不过一见到他,两人便忽而站直,战战兢兢地颔首。
嘴唇蠕动了一下,却一时想不起该唤什么。
裴照野似笑非笑地从两人身旁路过。
“……裴将军慢走!”
这俩人憋了好一会儿,终于憋出这五个字。
裴照野眼底笑意微冻。
“谁让你们这么叫我的?”他停住。
小卒低着头答:“是……公主,下午当值前,上头是这么说的,今后见您来官署,称呼将军便是。”
裴照野常在官署行走往来,让官署里的人一口一个裴山主的称呼他,不太合适,骊珠才有此吩咐。
然而这一声“裴将军”落在裴照野耳中……却很微妙。
他当然知道,这种将军并非正式官职,按南雍官制,因战事临时设立的杂号将军亦称将军。
简单来说,不值钱,随便喊喊而已。
然而他心底某处仍像是被莫名触到一下,心中骤生一种复杂的波澜。
问了公主所在,裴照野沿着廊庑入内。
还没进门,先听到里面传来的对话声。
“……已安排人去知会各县县令了,等明日各县将能收容的人数呈报上来,后日便可按公主所言,张榜让流民前去应聘。”
“正好河道多年未修缮,这次以劳代赈,同时解决郡内两个心腹大患,公主真是慧心……”
烛火将内室照得通明。
案几上的文书垒得很高,有些还铺在了地上。
议事的众官七嘴八舌。
裴照野看到那个被簇拥在中间的身影忽而起身,越过案几拾起一卷竹简,又坐回去,在吵闹声中继续细眉紧锁地看。
她认真做事的时候,眼底半点笑影也没有,有一种肃穆的可爱。
当然,她此刻本身是不可爱的,只是在他看来,她无论什么模样都很动人。
尤其是握笔的那只手。
皙白修长,新雪捏成一般,但落笔却很有力量,像握着无锋无芒的刀剑。
待众官散去之后,裴照野悄然入内。
骊珠抬头,感觉到内室灯影摇晃了一下,抬头一看,才发现裴照野在她案头摆了一只鎏金灯台,正在往里面添灯油。
“……你给我买的新灯台啊。”
骊珠托着腮看。
引火燃灯,橘黄色的烛光打在他冷峻侧脸,他道:
“灯烛点太久,灯油烧得熏眼睛,你又爱晚上看文书,回来路上看见这灯台就顺手买了。”
这灯台设计得巧妙,即便有烟,也会顺着灯罩淌进蓄了水的灯身,不会四散开来。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