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珠/成婚前你不是这么说的!by松庭
松庭  发于:2025年10月10日

关灯
护眼

好一会儿,裴照野才明白她说了什么。
很多时候,他都觉得这个雒阳来的小公主有种迂腐天真的书生气。
但偶尔, 比如在这种时刻, 他又疑心她之前那些良善不知世事都是装的。
否则她怎能仅凭三言两语, 就一路所向披靡地往他心里钻?
简直挡也挡不住,拦也不知如何拦。
“……这能一样吗, 小公主, 你可不是自己走到这儿的, 你是被人强拧下来的香瓜, 滑不留手, 一路乱滚, 最后才滚到我这条道上。”
背上的分量很轻。
然而裴照野看着前路, 稳健的脚步却莫名放慢,每一步都迈得郑重其事。
“这不叫汇合,这叫山水有相逢, 逢过了,山不转水转,虞山还在这儿, 燕水却会浩浩荡荡, 绕山而过,一去便不回头。”
之前以为她是雒阳来的宗室女时,他便不想招惹麻烦。
如今知道她是明昭帝最宠爱的清河公主,更知留不住她。
在红叶寨时说的那些话,什么答应他的求娶,以后跟他一起养狸奴, 他只当是小姑娘的一时兴起。
有些话,话说出来的那一瞬间是真的就够了,未必非得实现。
然而背后的少女却仿佛没听出他的言外之意。
“谁说的?”
骊珠语调轻松道:
“《论横》有言,‘雨从地上,不从天下,见雨从上集,则谓从天下矣,其实地上也’——燕水怎么就奔流不回头了?人间落一场雨,照样又在虞山相逢。”
裴照野听见她笑。
她道:“都叫你多读点书了。”
她读的那是什么歪门邪道。
裴照野瞥了一眼头顶。
天王老子来了,雨也得归庙里的龙王管。
从三门走到膳房门外,裴照野才将她放下来,骊珠有些意外。
裴照野一边挽袖子一边道:
“裴家这膳夫十几年了还是老一套,那几个菜没什么好吃的。”
“你要亲自下厨呀?”
他从膳房里端了叠糕点给她垫肚子,回头却见她用一种格外怀念的目光望着他。
他下个厨,她怀念什么?
“有什么想吃的?”
骊珠接过糕点,抿唇笑道:“是你做的都可以。”
裴照野盯着她。
从哪儿学的,嘴这么甜?
自从前世裴照野死后,她已许多年没尝过他做的膳食。
趁他下厨的功夫,骊珠也没闲着,她让人将昨夜没看完的册子搬过来,在这里继续看。
“……公主可是在疑惑,为何这位施照施大人明昭十四年还是督邮,明昭十六年就变成县君了?”
骊珠抬起头,这才发现顾秉安不知何时也来了。
见骊珠看过来,他刚要恭敬见礼,就被骊珠拦下。
“你说,为什么?”
顾秉安微笑:“因为咱们这儿有两位施照。”
骊珠恍然,又拿着册子问他:
“这上面记载,明昭十五年,这位施照大人贪了五成的河堤款,我依稀记得明昭十六年各地洪灾不断,灾民无数,光是为了赈灾,朝廷就花了四十万钱,还有两百石粮,但我印象中,需要赈灾的几个郡县里,却没有伊陵郡,这是为何?”
修河堤的钱被贪了,遇上发大水却没有灾民,这倒是奇事。
听了这番话,顾秉安的神情有显而易见的意外。
“四五年前的事,公主竟记得这样清楚?”
长君插话:“莫说四五年,就算是十四五年前,只要公主看过的文书卷宗,都是十行俱下,过目不忘。”
顾秉安抬眸飞快的瞧了骊珠一眼。
他幼时在乡学开蒙,曾见同窗之中不知何日开始,多出了几个女娃。
一问才知,那年明昭帝特许清河公主入兰台,由当朝太傅亲自开蒙,上行下效,不少家里宽裕的乡里百姓以此为例,提着束脩,也要送自家女孩进学。
虽然这些女孩,大多也只在乡学待到十岁左右,读过几本《诗经》《开蒙要训》之类的便放回家。
但在当时,民间也是议论纷纷,闹了好一阵风雨。
顾秉安当时还听同窗议论:
公主若想开蒙,找个老师在自己寝殿内随便学学不就行了?
入兰台,拜太傅为师,竟同皇子一个待遇,更古未闻啊。
就连他,当时也无不嫉妒地想:
这么厉害的大才去教一个公主,岂非杀鸡焉用牛刀?
没想到是他见识短了。
四五年前的政务,随便一提便记得如此清楚,这位公主在兰台,学的恐怕并不比那些太学里的学生浅。
“伊陵郡那年,的确有三县河道决堤,受灾百姓上万之众。”
“上万?”骊珠错愕。
“没错,”顾秉安看了一眼那本册子,“公主若再往后翻,说不定还能找到一笔记录,是督邮在裴府设宴,款待鹤州刺史的记录。”
骊珠立刻翻了翻,果然在后面看到了鹤州刺史的名字。
一州刺史,赴宴和有监察之职的伊陵督邮秘会,受贿一千金。
“那此事郡内是如何解决的?”
“上万的灾民,如何解决?大灾之后,这些百姓家中财帛存粮荡然无存,便只能卖田卖身活命,田落到豪族手中,良民变成家奴佃农,但豪族也吞不下如此数量的灾民,于是便有了暴乱——”
顾秉安眸色凝沉,神情间似有隐痛。
骊珠忽而明白了什么,朝膳房里瞥去一眼。
灶火炽烈,年轻匪首立在大火前,神色从容地掂着铁锅。
丹朱在底下替他添柴拉着风箱,不小心火太大,撩到了他一点发尾,裴照野冷睨了她一眼,丹朱拍着大腿哈哈大笑。
“明昭十六年大灾,明昭十七年,虞山建起了红叶寨。”
骊珠收回视线,静静看着他:
“所以,鹤州一带最大的盐枭,就是你们。”
除了贩运私盐,骊珠想不到第二种办法,能在不造反的情况下养活这么多的灾民。
闻言,顾秉安终于缓缓抬眼正视眼前的公主。
他拱手行了个大礼:
“当时生死存亡之际,为求生存,实属无奈,在下略读诗书,亦在县内官衙当过几年小吏,明白盐铁官营,实是关乎举国存亡的大计!若得一条生路,我等又岂会做这种刀口舔血的行当?”
骊珠没料到他会说出这番话。
之前听他言谈,多是温文尔雅的样子,这还是她第一次见他咬字铿锵,语调决然的模样。
她扶了扶他的胳膊:
“你先起来……”
“公主!”顾秉安却反过来握住骊珠的手臂,“您在红叶寨这些时日,可曾见过红叶寨的山匪打家劫舍?奸淫妇人?”
“那倒是没有……”
“我们虽然落草为寇,却也不是那等欺凌弱小、好逸恶劳的奸贼!其中一腔报国热血无处挥洒的好汉,大有人在!”
骊珠被他抓得怔怔不敢动:
“可是那日在寨内的食舍……”
“红叶寨上下两千余人,还不算虞山依附寨子的三个村子,他们岂能代表所有人?公主若是得空,我安排公主与他们一见,便知我所言非假!”
骊珠支吾道:“可是你们山主……”
“这时候就别管山主了。”
顾秉安话音刚落,就觉得背后悚然一寒,有人揪住了他的后衣领,将他整个人凌空提溜到了一边。
裴照野微微俯身,居高临下地笑道:
“顾秉安,你想当官想疯了是吧?”
极具压迫感的视线下,跌坐在地的顾秉安喉间一紧,浑身僵直。
“山主。”
他苦笑:
“纵观历朝历代,岂有家国飘摇,山匪偏安一隅的道理?今日红叶寨兵强马壮,尚可抵挡,二十年之后,三十年之后呢?不论是南雍缓过这口气,还是北越一统天下,我不单是为我一人筹谋,也是为寨子上下所有人纵横谋划啊。”
“一边儿呆着去。”
丹朱端着给他的食案,踢了他一脚。
“你不想留在红叶寨,自去寻你的出路,我反正死也要死在寨子里,绝不被招安。”
顾秉安叹了口气。
嘴里念叨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他默默端着食案去一边吃了。
骊珠观察着几人神情。
丹朱虽是冷言冷语,却并未真的动怒,裴照野亦是神色平和,显然,这种对话并非第一次出现。
骊珠心念微动。
她突然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
前世裴照野回到裴家,取代病秧子裴胤之,求学入仕,前往雒阳——这一切行动迅速,目标清晰。
那虞山红叶寨呢?
骊珠不知道在她和裴照野成婚前,他有没有回过伊陵郡,但在他们成婚的三年中,除了打仗,他从没离开过雒阳。
而且,就连期间朝廷巡盐剿匪,骊珠亲眼所见,他从没一丝心慈手软。
红叶寨发生了什么?
“……琢磨什么呢?”
裴照野的阴影落下,他放下食案,半蹲在她面前。
“不知道你口味,尝尝看。”
骊珠回过神来,看着眼前满案菜肴,与前世一般无二,不知为何,她喉间有些酸涩。
裴照野见她神色异样,回头瞧了一眼。
“你跟她说什么了?”
顾秉安轻咳一声:“坦白从宽而已……”
“公主知道你是个大盐枭了!”长君抢话道。
“你个搓鸟——”裴照野沉眸,抄起手里的竹著就朝顾秉安飞去。
丹朱倒是无所谓:
“这有什么,迟早要知道的嘛,小公主,你生气了?我也不替我们这些人开脱,贼就是贼,偷的也确实是你家的钱。”
骊珠提了一口气。
她倒还挺实诚。
“你要觉得不痛快,那就留下来,狠狠花我们寨子的钱,每日穿金戴银,山珍海味,再狠狠把我们山主当驴一样使唤,给你捶腿洗脚,让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骊珠愣愣听着她的话,长睫忽闪忽闪。
“你们想什么美事呢!”
长君怒斥。
丹朱指着他:“别吵,再吵把你也留下来当压寨夫人。”
小宦官脸色红得滴血。
两人争辩间,骊珠已经吃了几口饭菜,裴照野等着她的评价,她却只是低下头,兔子吃草似的干嚼不吭声。
“不如你们宫里的山珍海味,也不至于难吃得一句评价都半天想不出来吧?”
骊珠咽下口中的菜,忽而抬起头来。
“裴照野,等我回去之后,我想想办法,你来做伊陵郡的盐官吧。”
眼前男子瞧着她,好一会儿道:
“你是说,你连皇后和臣子想杀你都不能计较;返回雒阳的路途也不能确保自身安危;回到宫中,你那个又蠢又歹毒的弟弟对你虎视眈眈——但是你还有功夫给我弄个盐官?公主,你可真厉害啊。”
他拖声懒气的语调里带着不加掩饰的调笑意味。
骊珠闹了个红脸。
“你瞧不起我?”
“没瞧不起你。”
几缕发丝垂挡在她眼前,裴照野盯着那几缕发丝,却没动。
“但话又说回来,说句有点瞧不起你的话,你这个自身难保的泥菩萨,就不要替我这个盐枭操心如何立足了,你能保护好你自己,已经很不容易。”
“你还是瞧不起我,”骊珠闷闷不乐,但又道,“不过,你倒也有这个资本。”
一旦知道他就是那个鹤州一带的盐枭,这一路许多事情都清晰起来。
“你能与伊陵郡这些高官关系紧密,给了他们不少好处吧?”
裴照野不置可否。
“实行盐铁官营以前,我父皇还下令推行过另一种办法,替国库创收,本意是好的,然而新政有其弊病所在,落到地方后,原本‘不增赋税而增国家收入’的政策,却反过来成了官府盘剥百姓,加剧土地兼并的苛政。”
骊珠扫了一眼旁边的册子。
裴家身兼数职,多才多艺,连辗转替官府收高利贷这种事,他们也干得来。
“你用私盐所得的利益,从官员手头买走百姓贱卖的田地,再将这些田交给那些失地的百姓去种,只要红叶寨不倒,无论是官府还是豪族,都夺不走这些田——我说得对吧?”
她的眼睛亮亮的,很得意的样子。
“可是,你没发现吗?若以一郡为一国,你能做到这么多事,不是因为盐铁私营,而恰恰是因为官营,只不过,你现在是那个‘官’而已。”
裴照野舔了舔唇:“你什么意思?”
“伊陵郡之所以还能井井有条,有你能力的一部分,也有城池大小的缘故,伊陵不过一郡之地,你尚有管辖之力,可若扩大到一州呢?南雍境内,有多少个伊陵郡,多少个鹤州?”
裴照野很想反驳她,这都什么狗屁歪理。
可他顺着她的话想了一会儿,居然还觉得……挺有道理。
她书读得多,她的确有理。
见裴照野不说话,骊珠又偏头仔细打量他神色,道:
“我不是在指责你,虽然你做的事,有十个九族都不够灭,但至少伊陵郡的百姓过得很好,这是你的功劳。”
裴照野笑了下:“既然有功,公主准备赏我点什么?”
“赏你做盐官啊。”骊珠眨眨眼。
“谁稀罕什么破盐官。”他眼珠很黑,视线从她的唇上掠过,“换个实际点的。”
骊珠认真思考。
实际点的……
前世裴照野突然改变主意,入仕为官,红叶寨一定有什么变故。
或许就与伊陵郡的这些官员有关。
在回到雒阳之前,她想找出导致这个变故的原因。
骊珠若有所思:“明日,我去一趟官署……”
“不要什么盐官,亲我一下,然后我送你回雒阳。”
裴照野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撂下这句话。
骊珠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茫然抬头,下意识想看玄英和长君的反应,才发现他们不知何时退至后方树荫下,并未听他们的对话。
“……啊?”
裴照野笑容不变:
“裴家的消息传出去,官署上下必定严密得跟铁桶一样,你去了也讨不着好,真想管这个事儿,不如回去跟狗……跟你爹告状。”
骊珠:“不是,你刚才好像说,亲……”
“我是说了,不过亲不亲随你,实在不愿意亲,我也会送你回去。”
他神色间有种平静坦然的无赖。
骊珠觉得自己好像在听什么天书一样,有种云里雾里的迷茫。
他还在循循善诱道:
“但实话实说,我确实真的很想亲你。”
骊珠被他接二连三的好几个亲砸得晕头转向。
“……你为什么,突然……”
骊珠被他这番话搅得完全忘了刚才想说什么。
就连前世,每次裴照野从边关归来,两人分别太久,再见时也会有一种奇怪的生疏陌生,需要好几日才能缓过来。
更何况是此刻连样貌都要年轻许多的他。
尽管知道是同一个人,但陌生感仍然存在。
骤然听到这种话,骊珠感觉自己整颗脑袋都在冒着热气。
“不是突然,我盯着你的时候经常在想这件事,你不是也看出来了吗?”
他坐在食案对面,撑着头端详着骊珠。
见她久久未有言语,紧绷的手指松了松。
“很讨厌吗?不愿意也没关系,不用有什么顾虑,说了送你就会送你的。”
“……”
骊珠端起碗。
“不讨厌。”她抬眸,有些嗔怒地扫他一眼,“但也不能是现在吧!天黑一点,黑一点再亲!”

她什么时候说要立马回雒阳了?
骊珠盯着那个神色从容的侧影,这才反应过来,他竟然又故技重施, 用这种话乱她心神。
居然还想赶她走!
“山主, ”名叫仇二的山匪上前, 抱拳道,“那个叫陆誉的男的说有事找您过去一趟。”
裴照野掀起眼帘。
“说什么事儿了吗?”
仇二刚想开口, 忽而对上那张春风满面的俊脸, 一时愣了愣。
……出院门的时候还一副要杀人的样子, 怎么一转眼就眉飞色舞, 心情大好起来?
“没说, 但应该是府内守卫的事。”
裴照野颔首起身, 又回头对骊珠道:
“我去看看, 你接着看你的册子,抄累了可以使唤顾秉安,他就喜欢被权贵当牛马使唤。”
顾秉安:“……”
好歹毒的一张嘴。
然而转过头。
“公主需要帮忙吗?在下当过三年胥吏, 整理文书案卷,地方法例章程,都是我的专长。”
顾秉安笑眯眯地替骊珠研起墨来。
借着整理裴家册子的机会, 骊珠与顾秉安一问一答, 开始初步摸清伊陵郡官场的情况。
却说另一头,裴照野跟着仇二正往后院去。
仇二:“……朝廷的正规军确实有点东西,昨夜到现在,他负责的西跨院愣是没出半点差错,倒是咱们这边……山主,您看什么呢?”
抬头瞧着天色的裴照野问:“现在什么时辰?”
“未时六刻啊。”
未时六刻……离天黑还有近两个时辰。
裴照野啧了一声, 收回视线。
“咱们这边怎么了?”
“闹了两场呢,第一次是熊右围院子的时候,见人家小娘子身边的婢女美貌,摸了一把,人家差点咬掉他一块肉。”
裴照野嗤了一声:“狗改不了吃屎,第二次呢?”
“第二次……”
没等仇二说完,拐过长廊,满院子黑压压的人朝裴照野望了过来。
人虽然多,形式却一目了然。
面色冷硬的执金吾校尉和女眷一边,红叶寨的山匪们一边。
陆誉大马金刀,坐在一张竹马扎上,在他身后,一个蓬头散发的女子裹着他的外袍,躲在三两个舞姬歌伎怀中饮泣。
裴照野一见这场面,便知道发生了什么。
方才的好心情顷刻间荡然无存。
他冷冽目光扫过另一边站在的山匪们,其中一人鼻青脸肿,心虚得直打摆子。
陆誉起身,沉着脸道:
“裴山主。”
“怎么搞得剑拔弩张的,陆大人,你打的?”
裴照野勾着那人的脖颈,将那名鼻青脸肿的山匪从人群里拉上前来。
捏开他的嘴,发现里面满口是血,连牙都掉了两颗。
他冲陆誉笑了笑:
“昨夜得我命令,弟兄们披星戴月,一路从虞山赶到襄城,昨夜更是一夜厮杀,轻伤二十一人,重伤两人,我们红叶寨是仗义相助,陆大人却一出手就将人打成这样,不合适吧?”
原本气势汹汹的陆誉一怔。
“……就是!”
原本理亏矮了一头的山匪们,闻言振奋起来,嚷嚷道:
“救了你们娘子,你倒反过来打我们的人,这不狼心狗肺吗!”
“再说了,不过是个舞姬,关你什么事儿,你急什么?”
“莫不是你自己瞧上了,也想偷香吧?”
山匪们哄笑起来。
裴照野面色如水,冲丹朱使了个眼色。
丹朱得令,吆喝着将后宅的这些女眷全都赶回了屋内。
裴照野手指点了点那个低泣的女子。
“你留下。”
那女子浑身哆嗦。
裴照野缓步上前,目光平静。
然而那种绝对武力带来的威压却极为恐怖,尤其是已经切身领教过的陆誉,更能清晰感受到这份可怕。
陆誉:“你想做什么!裴照野!枉我们娘子替你说尽好话……”
裴照野眼睫微颤。
丹朱上前,低声道:
“山主,没得手,就是把衣裳扯坏了,还好这个陆大人来得及时。”
裴照野微微颔首,视线越过陆誉,落在那女子身上。
应该是府内养的舞姬。
裴照野推剑出鞘。
陆誉脑子里的弦本就崩得极紧,见他拔剑,更是立刻有了反应。
然而裴照野反应更快,陆誉几乎没看清他的动作,就被他的剑柄反手砸中了头。
陆誉踉跄半步站定,眼含盛怒。
“这一下,打你下手太重,寒了我们红叶寨仗义相助的心。”
鼻青脸肿的山匪刚要咧嘴一笑,就听他们山主继续道:
“这一剑,你来还。”
舞姬怔怔瞧着递到她面前的剑。
就连正欲还击的陆誉,面上暴怒之色也一瞬凝固。
“山、山主……”
裴照野回过头去,笑吟吟道:“带你们出趟门,就这么给我丢人是吧?”
方才鸟叫似的一群山匪一片死寂。
陆誉打量他的目光幽深起来。
“按旧例,奸淫妇人者死,调戏妇人者断指,但你他大爷的差点就得手了,光断一指未免太便宜你,今日就开个新例。”
裴照野见那舞姬哆哆嗦嗦不敢接剑,便自己执剑,指向面色苍白的李二虎。
“若有奸淫未遂者,受一刀,至于捅哪儿,她说了算。”
裴照野回眸,淡淡看她。
“你想捅哪儿,指给我看。”
李二虎噗通一声跪下:“山主!她就是个舞姬!她就干这个的啊!”
裴照野只是问:“决定好了没?”
那舞姬有点迟疑,好一会儿,才指向李二虎的心脏。
噗嗤——!
被刺穿心脏的山匪重重倒地,院内静悄悄的。
不知为何,陆誉亦是心头一颤。
裴照野扫视一圈:“还有个熊右呢?”
“山主——”人群中,一名络腮胡大汉讪讪道,“我自断,自断……”
裴照野颔首:
“诸位弟兄辛苦了,回去后各领十金,休养半月。”
一听这话,众人眼前一亮,齐声谢恩。
山匪们散去,裴照野回过头,见陆誉神色复杂地瞧着他,不禁一笑:
“不服气?看着你们公主的面子上,也不是不能让你还一拳。”
陆誉没吭声。
他平日虽然沉默寡言,不争不抢,但论及武艺,说不自傲是不可能的。
就算之前惜败于裴照野手下,他也觉得此人不过一介草莽,不登大雅之堂,败是败了,但并不服他。
然而今日经过此事,方才发现此人并非有勇无谋的莽夫。
一来先是给足了自家人颜面,不至于堕自己的威风,让底下人寒心;二来,又赏罚分明,手段极其狠厉,就连军中恐怕都做不到这样说一不二的惩戒。
有勇不可怕,有谋也不可怕。
可怕的就是有勇有谋,还懂得隐忍,这种人,哪怕现在窝在一个小山沟里,也是潜龙在渊。
“……裴山主言重。”
陆誉说完,又道西跨院那边还有事要忙,转身离去。
送走了这位执金吾大人,又派了丹朱负责看守裴家后宅。
裴照野这才彻底冷下脸来,独自坐在台阶上,一脸的阴晴不定。
真是货比货得扔。
从前他觉得他们红叶寨,在匪贼这一行里头也算是出淤泥而不染。
结果刚来裴家没多久,见到裴家这些精心培养的舞姬歌伎,这些个给他丢脸的玩意儿,裤腰带松得拎都拎不起来。
倒把这个雒阳来的执金吾,衬得跟话本里英明神武的大将军似的……
那个小公主还想招安他们。
要是听说今天的事,她那么嫉恶如仇,眼里见不得沙子,还不知该如何厌恶他们红叶寨。
秋日晴光从树叶间隙筛下。
裴照野抬头看了一会儿天色,又想起那日她在酒楼时,笑盈盈说他和旁人不一样,是大英雄。
光斑在他面上忽明忽暗的游走,他眯着眼想:
一个匪贼,算什么大英雄呢?
有脚步声匆匆而来。
“山主,绛洲雁山里送来的信。”
裴照野接过简牍扫了几眼,神色微变。
让人问清骊珠在哪儿后,他抬脚快步朝书房而去。
还没进去,就听到书房内传来阵阵哀嚎声。
“……你做什么呢?”
裴照野扫了一眼正被长君打板子的少年。
骊珠正色道:“欺负你的人也有他一个,昨儿光打了他亲爹和大伯,忘打他了。”
长凳上的裴绍一脸的眼泪鼻涕,见了裴照野忙喊:
“哥!救命啊哥!裴家好歹给你一口饭把你养大,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裴照野冷笑一声,心想这时候你知道叫哥了,以前让人把他脑袋往泔水桶里摁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但话到嘴边,不知为何顿了顿。
裴照野慢吞吞道:“他说的,也有点道理。”
骊珠意外地看向他。
他迎上骊珠目光,眉心微蹙,似乎有点不忍。
“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好歹兄弟一场,冤冤相报何时了,胤之身体还不好,不然就……算了?”
果不其然。
骊珠原本见这少年挨了几板子,已经消了大半的气,可听裴照野这么一说,顿时又窜出火来。
“怎么能算了!他欺负你的时候可没说算了!还有,他不准叫胤之,换个名字!”
裴照野挑眉:“为何?”
“……君子万年,永锡祚胤,他哪点配得上这个‘胤’字?”
又不是她说“裴胤之是这世上最好的小郎君”的时候了。
裴照野心念忽动。
她既与裴家毫无瓜葛,当初在虞山碰面时,又为何会突然提及裴绍,箱笼里还带着一封写了裴绍名字的举荐信?
一时想不通,裴照野暂时按下不提。
他取出方才收到的简牍。
“先别管他,刚刚收到消息,绛州今年歉收,官府却避税逼得紧,雁山有一伙年轻力壮的农民,颇得名望,纠集了附近盗贼,合一千余人——这么多人,又没粮食,恐怕要出大事。”
骊珠心头一沉。
他的猜测没错。
前世,雁山这伙人会在初冬,绛州开始爆发饥荒时揭竿起义,号雁回军,劫掠官府粮仓,屠杀各地官员。
不到半年时间,他们就会扩张到上万人,并且会与睢阳薛氏联手,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