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昭行by南月知清
南月知清  发于:2025年10月08日

关灯
护眼

到时候,再想暗暗探查便难了。
但现在仅仅是关心一下刘邙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的范畴。
即使林知清心中觉得刘邙是江流昀的人,杀刘邙的人也有可能就是江流昀,但刘邙跟碧落不同。
刘邙好歹是五品大员,其尸体不可能任由林知清查探的。
而且如若真的是江流昀做的,出了昨夜的事情,以江流昀的谨慎,所有痕迹应当都被他抹除了。
林知清跑这一趟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但她至少确定了一件事。
那就是刘邙的事多半会不了了之,不会再有结果了。

第216章 大理寺扛把子
因为周崇正并没有同林知清打马虎眼,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她,大理寺认为刘邙身上藏着毒药。
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刘邙是自戕而亡的。
周崇正是谁?
大理寺卿,大理寺的扛把子!
他的态度便代表着大理寺的态度,同时也代表着皇室的态度。
很简单,刘邙的事查下去对他们没有好处,但对林家有好处。
对林家有好处,那便是不符合皇室的诉求的。
那大理寺有什么必要继续往下查呢?
“初步判断”四个字不过是个托词。
毕竟离刘邙身亡,不过才过了一个晚上。
若是直接肯定他是自己吞毒而亡,这结案的速度也太快了些。
大理寺也怕林知清闹。
但林知清偏偏不闹。
林知清心中有了初步的猜想,刘邙有极大的可能是在替江流昀办事。
不管江流昀知不知道林知清已经识破了他的身份,林知清都已经确定了江流昀并不是一个好人。
刘邙同样不是好人,先前的种种线索都表明这二人很可能是一条贼船上的。
其一,林知清若是将这件事闹开,就算皇室知道,多半也是不了了之,因为镇远侯府的拳头太硬了。
其二,江流昀做的事与皇室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搞垮林家。
万一林知清将这件事闹了出来,仇人的仇人,那便是朋友。
现在就将皇室与镇远侯府推到一起,林家怎么可能扛得下来?
不管如何,刘邙的事已经下了定论,皇室说刘邙是自戕而亡,那他便是自戕而亡。
至少现在,林知清去追究刘邙的死因是一件没有任何收益的事。
总结出了这个点以后,她干脆利落地同周崇正道了一句谢,然后转身便走。
周崇正面色无异,但内心却是有些惊讶的。
刑场的事一出,在他的认知当中林知清是属于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他本以为今日林知清还有得闹。
但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这个女子十分聪明。
他盯着林知清的背影,眯了眯眼睛。
林知清再次回到林家的时候,目标十分明确。
她先去拜访了林从砚,得知碧落的尸体早已经被一卷破席子丢入了乱葬岗,便歇了去找尸体的想法。
时间过了这么久,就算能找到,估计也腐烂得不成样子了。
碧落的事刚发生不久以后,林知清也有打听过她的家人,但得到的消息是碧落的家人早就死了。
也就是说,碧落本就孑然一身。
当时林知清也想过有人提前解决了碧落的家人,但她怀疑过这事是林家人干的,却没有怀疑过江流昀。
即使林知清现在心里明白碧落的死与江流昀脱不了干系,但时间太久,取证困难。
碧落的这条线,算是废了。
但她也不是没有收获的。
至少理清楚碧落究竟是怎么死的以后,林知清能得到一个结论:
碧落对自己的指控,很有可能是江流昀安排的。
判定这一点,林知清刨开了堂兄所说的那个碧落瞪大眼睛的表情。
这虽然能作为参考,但林知清到底没有亲眼看见,判断不出来什么。
先前林知清只以为江流昀是想顺手抹杀人证,让她查不出真相。
但如若只是这样,那江流昀杀死碧落的毒烟和遮掩的手段便不会准备得如此充分。
这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才能提前做准备的。
怎么样才能掌握信息?
除非碧落是江流昀一早就安排的人,又或者是林家有江流昀的耳目。
耳目肯定是有的,但当时事发突然,林知清触底反弹的动作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碧落才刚被抓不久,江流昀就过来了。
这时间根本不够江流昀提前准备。
所以,只有江流昀来之前便准备好了要杀碧落,这才能解释一切。
他是有这样的心机谋划一切的。
倘若碧落没有露出马脚,指控完林知清就死了。
那这就处在一个死无对证的状态,林知清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甚至很有可能会死。
而后,林泱泱的状况也不会转好。
林家那种一盘散沙的状态,绝对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或许都不用刘邙出手,林家就会自取灭亡。
所以,“林知清”的死只是一个引子而已,这个引子牵动着整个林家。
如若不是林知清阴差阳错来到林家,一切真相恐怕早就掩埋了。
但问题就在这里,林知清本以为自己查出来的真相就是真相,但现在看来,很可能不是。
真相就如同一张细密的网,将所有林家人都圈在了里面。
林知清以为自己撕开了那层网,却没想到还有一层更大的网套在外面。
好在,她至少知道撒网的人是谁了。
林知清来不及长吁短叹,碧落的路有不同,她便将重心放到了林静雅身上。
当初林静雅的手段并不高明,那套犀皮漆茶杯以及有毒的杜鹃花茶,便是最大的漏洞。
这两样东西都来自四叔。
猜测是江流昀在背后做局以后,林知清就这两样东西,再次询问起了林从砚。
提到这些,林从砚虽疑惑,但并不多问。
杜鹃花茶来自云南,十分珍贵。
林家在云南有产业,偶尔会带些云南鲜花制成的糕点到通政使司邀同僚一起品尝。
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林从砚释放善意的刘邙。
刘邙曾提过一嘴云南的杜鹃花茶,林从砚为讨好上峰,这才费尽心思将杜鹃花茶弄了一些回来。
刘邙是谁的人?不言而喻!
那犀皮漆茶具的来历同杜鹃花茶差不多,只不过,与之有关的官员已经在几月前被调任走了。
至此,与谋害堂姐一案有关的线索全都被斩断了。
除了……林静雅。
林知清心知肚明,在背后操控这一切的人是江流昀,想让自己和林家死的人也是江流昀。
江流昀背后的镇远侯府,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林知清甚至对父亲通敌叛国的事有所怀疑,镇远侯府上位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
不管如何,确认江流昀有问题以后,林知清想抵御镇远侯府,就必须先找到江流昀操控刘邙以及谋害堂姐的确凿证据。
刘邙那边死无对证。
谋害堂姐一事,还有得查。
林知清打定主意,要同林静雅这个关键人物再接触一下。
但现在林静雅身在汴梁,如若此时将她召回来,太过突然,恐怕会惊动江流昀。
林知清思索再三,觉得要想掩人耳目,最好的方法便是去一趟汴梁。
只不过,去汴梁的理由,就得好好斟酌一下了。

说到底,还是她被江流昀的事情影响了。
但如今镇远侯府的人都在外头,且江流昀的事只有林知清知情。
林家若是小心些,应当不会出现太大的麻烦。
重新将思绪理了一遍,林知清倒是越来越冷静了。
当务之急,除去寻找江流昀策划谋杀堂姐的证据,还要先稳住林家、发展林家。
如若不然,就算他们找到了证据,也很难同镇远侯府这个庞然大物抗衡。
将这些事情想清楚以后,林知清立刻在脑海中思考既可以发展林家又可以去一趟汴梁的办法。
她自己手中只有一个鉴心堂,但由于最近四叔的事闹得太大,先前的客户都已经流失得差不多了。
可刘邙在刑场上自陈其罪的行为如若运用得好,倒是可以成为一个上好的宣传广告。
这一点林知清之前就想过了,消息放出去的话,鉴心堂那边的生意月入两千两左右是没什么问题的。
四叔没出事之前,林知清有事上门看一次诊很可能就能拿到百余两银子。
当然,这是因为鉴心堂的业务面向的多半是达官贵人。
若换成林家到底其他产业,想要达到一千两这个数字,照目前的情况来讲是不可能的。
在四叔出事以前,那些产业还能够维持林家的基本运转。
可圣旨一下,田庄还好,里面的佃户身契都在林家手上,跑不了。
但商铺那边,原本同林家有来往的商人却跑了大半。
当年林知清父亲通敌叛国的事一出,大部分林家的产业都被查封了。
皇室为彰显他们的仁慈,给林家留了一些。
但这些年倒的倒,卖的卖,剩下的也都是些歪瓜裂枣。
并且那些商铺到目前为止都还是关门的状态,如今合作的商人一走,原材料等许多问题都解决不了,商铺是运转不起来的。
仅仅是一个鉴心堂,也不可能供养得住林家这么多人。
林知清花了小半天的时间,将林家持有的田地、商铺、农庄等产业清点了一遍。
这一回有了正儿八经的宗印,林知清能够接触到的东西比之前更多,也更复杂。
但好在身边还有个林十安帮忙。
二人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将所有林家的产业整理了个清清楚楚。
林家一共有田产五百一十二亩,商铺十八间,农庄三个。
这些产业只能达到五品官员的规格,林家这个长宁侯府,也只剩下名头了。
“之所以比先前核对的数量要更少些,是因为先前大伯变卖了一些,想将我们送出去。”林十安怕林知清误会,所以解释了一句。
林知清点了点头。
这件事林十安不说她也知道,就算之前林从礼等人没将宗印交给她,她也是在林家安插了不少人的。
林从礼卖铺子的行为虽然不理智,但也算是为了林家殊死一搏,林知清没有立场去责怪他。
“大伯用心良苦,我知道的。”她回了一句,然后看向林十安:
“堂兄,对林家的生意,你有何看法?”
林十安在林知清心中算是一个可以培养的人才。
虽然他各方面都不算突出,在最擅长的武道上也被林泱泱压了一头,但做事极其认真,而且他对林家十分了解。
林知清虽然成了新家主,但只看账本是没办法摸索出有些东西的。
木婶虽然知道很多事,但到底没有接触过林家庶务,特别是财政这一方面,她能给林知清提供的信息有限。
而林十安,无疑是林知清了解这些东西的最好渠道。
“因着四婶的关系,林家的商铺多与药材有关。”林十安刻意提了一句。
林知清微微点头。
说来说去,林家还是沾了四婶的光的,这也是林知清并未追究之前四婶同春姨娘的事的原因。
从刘邙的这件事当中,林知清了解得最透彻的人便是四叔。
四叔同四婶的这桩婚事,并不是老侯爷定下的,而是林青寿、林从礼、林从砚三人一同商量着定下来的。
这才是典型的“合欢不入王侯家”,利益远远大于感情。
放在林知清以前的那个世界,这叫作商业联姻。
四叔图的是四婶的身家,至于四婶是爱四叔还是看中四叔的官身,林知清就不知道了。
“若是常借助四婶娘家的助理,四叔和四婶定会生出嫌隙,这些铺子可以开,但我觉得还是得转换一下方向。”林知清斟酌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经历了这么多事,林十安也明白了发展自家产业的重要性。
“你明白就好,落后就肯定会挨打,自给自足才是最重要的。”林知清边看账本边回答。
“不错,阿姐同你都到了年纪了。”林十安话锋一转。
林知清微微挑眉,林十安简直:“林家这才安全多久,堂兄就想将我踢出去了?”
“我岂会有这种心思!”林十安着急了,可接触到林知清含笑的眼眸时,他瞬间反应过来林知清是在开玩笑,面色严肃了起来:
“你同江世子的婚约本就因为三叔的事延后了,我瞧着他对你十分看重,想来你们成婚的日子也不远了。”
“大伯他们多半想不到这些事情,我便替你想着了。”
“你的本事大,我会尽全力辅助你将林家的产业盘活,将来无论是你成婚还是阿姐成婚,咱们也有个准备。”
林知清听到这些,只是笑了笑:“堂兄,这些事情都是次要的,林家的事若是不从根本上解决,我是不会考虑成婚的。”
她暂时无法将江流昀的那些事宣之于口,如今说的也多半是些托词。
见状,林十安心中不由得着急。
林知清瞥了他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无非就是那夜的事情让堂兄有所误会,觉得自己在陆淮与江流云之间游走罢了。
站在林十安的角度,江流昀是最好的选择。
身世好,有实权,对林知清也足够好。
但江流昀就如同那云南的白花杜鹃一样,很美很珍贵,但带有剧毒。
“行了,堂兄,我心中有数。”林知清不想再谈论这种事情,越想越给自己添堵。
林十安见状,只得按下了心中的想法,换了个话题:“那你打算发展什么产业?”

“这个嘛!”林知清将几个地段好的商铺地契挑了出来:“堂兄可以猜猜。”
林十安一听这话,便知道林知清内心已经有了盘算。
“如若是再开鉴心堂的分店,恐怕不太妥当。”林十安摇了摇头:
“那鉴心学好是好,但需要的人很少。”
“堂兄,难不成在你眼里我就只会鉴心学吗?”林知清开了个玩笑。
“哦?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林十安这会儿倒是有些认真起来了。
林知清近段时间带来的各种惊喜层出不穷,但他仔细想了想,除去鉴心学,他还真不知道林知清所掌握的跟赚钱有关的其他本领。
“那可就多了。”林知清笑了笑。
从前选择从心理学入手做生意,一是因为这东西不需要太高的成本,二是因为当时她无权无势,做什么都会被限制。
如今掌控了林家,她的信息更加全面,资金更加充足,能做的选择当然会更多了。
要说她从前所擅长的,其实也并不多,但她的信息是优于大盛这片土地上的人很多的。
方才想到云南的大白杜鹃,她倒是有了一些新想法。
于是,她开口问起了林十安:
“堂兄,为何林家在云南还有一百多亩地?”
南诏又有另一个称呼,彩云之南,也就是云南。
“云南?”林十安略微想了一会儿,眉头很快便舒展了开来:
“我听大伯说过一些,那是三叔从前置办的产业,不过都在三婶名下。”
“三叔出事以后,三婶才将这些东西交给了大伯,待你成婚之时便会交还与你。”
这倒是林知清没有听过的消息了,就连木婶都没有同她说过。
但代入当时的情景想一想,林知清其实也能理解的。
如若那些产业不是在自己母亲的名下,怎么可能留得到现在,早就被朝廷查封了。
林从礼虽然不避讳同林十安提起这些事情,但不代表他能够将这些事宣之于口。
林知清不再纠结于这个,她继续问起了云南的事情:
“按道理来说,有地便能够发展农庄,林家好歹也有个侯府的名头,扩建农庄是在律法之内的。”
“从前二爷爷也为着这件事去过云南几次,不过他实地考察过以后,判断那地方不适合建农庄。”林十安捏了捏下巴:
“他当时是说,比起农庄那地方更适合建山庄,但山庄所需银钱是个大数目,而且林家没有人能够把握住那个地方。”
“把握?”林知清微微皱眉。
林十安点头:“没错,我曾听四叔说过,云南是块宝地,那地方有很多好东西,只不过大部分东西都是我们没有见过的。”
“当地的农户也不甚了解,只是说山上的有些东西很危险。”
“每年从那边运回来的蕈类很是鲜美,但数量寥寥无几,都被大伯送去了镇远侯府以及其他交好的官员那里。”
蕈类,不就是菌子吗?
这东西居然给了镇远侯府?林知清来大盛以后自己都还没有吃过的。
她撇了撇嘴:“那堂兄你有没有吃过?”
“曾尝过,确实鲜美异常,令人回味无穷。”林十安回答道。
即使他是一个对吃食不怎么讲究的人,都对从云南那边送过来的东西很感兴趣。
想到这里,他突然反应了过来:“你不会是要做蕈类生意吧?”
“这东西好吃归好吃,但总共只有那么一点,赚不了多少钱的。”
“不不不。”林知清伸出一根手指摆了摆:“堂兄,这东西很多,只不过大家不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罢了。”
这话林十安倒是相信的。
曾经林从砚与林青寿都与他说过类似的话。
蕈类味道鲜美,但也有能吃与不能吃之分。
若是遇到那种颜色特别鲜艳的蕈类,尤其不能吃,不然的话便会中毒。
某种程度上来说,那大白杜鹃与白花杜鹃,同这蕈类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林十安眯了眯眼睛:“若是我不知道,你便知道了吗?”
“知道一些吧。”林知清扬了扬下巴,谁让她以前便是个吃货呢。
但这东西季节性太强了,即便林知清想做这生意,也只能在特定的季节做。
这是一个想法,但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情况。
她想到的是云南另外一种东西——鲜花。
“鲜花?”听到林知清询问这个,林十安挠了挠头,略微有些不解:
“那地方的鲜花虽多,但即便是大户人家,也插不了这么多花呀!”
“难不成盛京城中的高官夫人们不用胭脂水粉?”林知清反问。
“用是用。”林十安并没有否认:“但跟山高路远的云南比起来,还不如在西市的那片大花田中寻找原材料。”
“近,这是其一。”
“新鲜,这是其二,”
林知清一听这话,便知道林十安,对云南的鲜花的定义仅仅是数量多而已。
“这样吧,如若哪天有时间,我们可以去云南看一看。”林知清喝了一口茶,然后没等林十安说话,便举起了茶杯:
“云南可做茶的花,可不止杜鹃。”
林十安微微皱眉:“这我便没听说过了。”
他这样的反应在林知清的意料当中。
云南确实是一个宝地,但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完全运用这片宝地上的资源。
鲜花和菌子是云南的两大特色。
恰巧,这两种东西既可以入药,也可以成为美食。
比如鲜花饼、花茶、花皂等等。
不仅如此,鲜花还能够做护肤品、化妆品以及香水。
这在盛京城的夫人小姐们中间,应当是很能吃得开的。
而且,这些都是大盛市面上未曾出现过的东西。
要不是林家在云南有产业,林知清也不会想到这些东西,但既然有资源,就一定要利用起来。
不管是继续发展药材铺,还是推出其他与鲜花有关的东西,也算是一笔进项。
眼看着林知清不说话,林十安便明白了她的意思:“你还真想将重心移到云南?”
“不,当然不是重心。”林知清摇了摇头。
林十安松了一口气,刚想说话,便再次听到了林知清的声音:
“我只是试试。”
“堂兄,要不然你替我走一趟吧?”

“走一趟?”意识到林知清是认真的,林十安合上了账本:“这恐怕不妥。”
“云南离盛京城甚远,况且林家在云南的地并无大用,产量并不高。”
“堂兄,你别着急。”林知清慢条斯理地将在云南那百亩地的地契找了出来:
“你只是替我过去看看,如若我的某些想法不可行,你再回来同我商讨便可。”
“我只是想让林家多一条路可走罢了。”
“如若你不愿,我改日找时间亲自过去便可。”
“不行!你如今才闲下来多久,又要舟车劳顿?”林十安不自觉挺直了身子。
“一直闲着的话,这么多人吃什么,喝什么?”林知清微微一笑:
“堂兄,林家在京城当中,除了这座府邸,难不成还有其他容身之处吗?”
此言一出,瞬间将林十安的所有话都堵了回去。
林知清口中的容身之处,不仅仅是一个居所,也是一个向外发展的空间。
林家在盛京城之内的所有商铺都处在关门的状态。
虽然现在林从砚已经脱罪了,但林家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商人的反应其实是最敏锐的,皇室对林家的态度大部分人都看在眼里。
谁还敢同一而再再而三出事、像个定时炸弹一样的林家合作呢?
林家早已失去了去舔盛京城这块肥肉的资格。
他们还想要吃肉,便只能找其他的地方。
林十安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心存疑虑:“既然如此,汴梁不可以吗?”
“相比云南,汴梁那边有老侯爷坐镇,且林家的田地、商铺比在云南更多,为何不去汴梁?”
林知清头都没抬一下,只是轻点着手中的地契:“我有说过不去汴梁吗?”
林十安一愣,随后瞬间反应了过来,林知清是想同时对这两个地方进行考察,然后二选一或是同时发展。
这速度也太快了一些……他看着林知清,却并没有从林知清脸上看出任何其他的情绪。
林知清将所有云南的地契都剔了出来,放到了桌上:
“堂兄,既然你不去,我明日可就要动身了。”
林十安微微叹了一口气:“你明知道我不忍心让你……”
他说了一半便没有再继续往下说了。
林之清脸上却出现了一个笑容:“堂兄,如若你信任我,那合该明白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林家。”
“我自然信任你。”林十安将那些地契往自己身前一揽:“你放心,明日我便动身,林家这边你可得看好了。”
“我会的。”林知清点头的动作很轻,但林十安却看出了其中包含着的郑重其事。
“你坦白告诉我,我这一去没有月余应当是回不来的吧。”他将地契全都收了起来。
“还是堂兄聪明。”林知清笑眯眯地,显然早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你啊!”林十安忍不住笑了笑:“你心中有主意便好,无论如何,我都会站在你身后的。”
“如此,我便回去收拾行李了,你若是有什么要交代的,尽管过来找我便是。”
既然事情已经定了下来,林十安也就不准备再继续耽误时间了。
“嗯。”林知清点了点头,然后又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一样,再次开口:“堂兄!”
“嗯?”林十安回头看着林知清,一脸不解。
“出门在外,便是再亲密之人都不可相信。”林知清无法直接对林十安说出让他提防江流昀的话,只能这样侧面告诫他一下。
“我记住了。”林十安点头。
因着林家的关系,他的朋友本就不多,掰着手指头算算也只有江流昀能称得上挚友。
所以他并没有深想,只将林知清的话当作普通的叮嘱。
看着林十安走出房门,林知清收回了目光。
她刚刚翻开账本,木婶便轻轻走了进来:
“小姐,白家小姐又递了帖子,就在门外。”
“还是如同前几次一样拒了吗?”
林知清的手微微顿住,随后慢条斯理地起身:“不用,让人带她去正厅,我稍后就来。”
木婶领命而去。
林知清到正厅的时候,白灵已经坐了有一会儿了。
看到林知清的身影,她微微撇过了头:“呦,知道的以为林家小姐事务繁忙,不知道的还当你不欢迎我呢。”
“此话怎讲?”林知清坐到了主位之上,脸上都是笑意。
“先前给你递了这么多帖子,你倒是好,通通给我拒了,无非是瞧不上我罢了。”白灵的话丝毫不客气。
林知清确实将其拒之门外好几次,但这白小姐实在是太犟了。
“先前林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自保尚且困难,又怎好将你牵扯进来?”林知清倒是耐心地解释了一番。
原因无他,自从四叔的事情闹了开来以后,白灵是唯一给林家递帖子的人。
此人嘴硬心软,打的是想帮林知清的主意,只是嘴上不饶人。
但林知清向来算得很清,她治好了白灵的眼睛,白侍郎帮她搞定了商铺的事情。
在林知清的眼中,她同白家已经两清了。
若是硬把白灵牵扯进来,恐怕就是与白侍郎结仇了。
也正是因为林知清几次三番地拒绝白灵,没有将其牵扯进林家的事情当中。
所以白侍郎才暗暗地给林知清递了信,表示可以帮些小忙。
林知清从没有挟恩以报的意思,但当时情况确实不太乐观,所以她才请白侍郎给刘邙递了帖子。
其目的是让刘邙将白侍郎与自己联想在一起。
只有这样,以刘邙多疑的性格,才会觉得林知清确实早有准备,然后提前出门。
只有他提前出门,才能留够那些关卡所需时间,然后卡在四叔被砍头之前,让刘邙说出实情。
白侍郎的一张帖子,已经帮了林知清大忙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