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汤圆擦擦嘴,大手一挥要打包了十六只蒸饺。这个时节有韭菜馅和小白菜馅的,韭菜鲜,里面除了鸡蛋肉还有虾仁儿,当然价钱也比在余安卖得贵。
京城嘛,每样菜或多或少都涨了些的。
小白菜的鲜亮,水嫩多汁,里面的熟肉香极了,这两样都很好吃,汤圆一样要了八个。
他中午吃不少,林秋然猜这估计是给同学带的,因为汤圆拿自己零用钱买的。
他还特意和林秋然解释了一番,“我原想着考了第一名,自己不骄傲自满就够了,下次不一定什么样。其实还不够,学堂的同窗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这个无妨,但我不能让所有人都不喜欢。娘,交情不能全靠踢蹴鞠。”
考一次就有人看不惯,哪怕他觉得第一考多了不值钱,那也不能次次都故意考差,汤圆觉得考得很简单的。
这是汤圆打了一架总结出来的道理,人多还是有用的。
林秋然点点头,觉得这不能算作市侩,不管多大,都应该有来有往。
而且都在书院吃,书院饭食她看过,跟别的书院比自然算不错的,可这些孩子多是娇宠长大,难免嫌饭菜不好,估计有不少人是中午送饭菜过去,但也有不送的。
汤圆带这个回去比给钱有用,钱谁家都不缺。
林秋然遂没拦着。
打包好后小厮送汤圆去书院,林秋然没去,回了府。
孙氏还等着呢,问发生了啥事,林秋然自然瞒着了,哪怕汤圆不嘱咐,她也不会说的。
林秋然:“没什么事,就缺点东西,让我送去了。”
孙氏是个心疼孩子的,如果是知道孙儿被打了,一来心疼,她都没打过,被别人打了,哪儿咽的下这口气。二来肯定会说去书院不好,不如在家里请个先生,又把那一套搬出来,车轱辘话说个不停,不如不说省事。
孙氏道:“啥玩意还让你跑一趟,这得多要紧的东西。”
林秋然笑了笑,“别的用不惯,娘你还没吃饭吧,下次我出门,您不必等着,该吃吃。”
林秋然很快就把话风带过。
孙氏:“早上吃得不少,屋里也有点心,刚才又喝了碗阿胶粥,现在不咋饿。”
林秋然笑着道:“不怎么饿也得吃,我陪您用些。”
孙氏笑着哎了一声,她还是喜欢人多热闹的。
不过林秋然没吃几口,就陪孙氏吃的。下午忙忙琐事,等晚上萧寻回来,林秋然和他说了这事。
林秋然愁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汤圆说,我是不想让他吃亏受欺负,可是又怕说了让他觉得是不想他惹事,给家里添麻烦。”
林秋然:“还有,他还小,交的朋友什么样我也不知道。”
自从萧寻回来,往府里送的帖子就数不过来,林秋然这些日子也参加宴会,萧寻得皇上器重,她在宴会上也如鱼得水,汤圆那想必也是这样的。
会不会有长辈特意嘱咐,要跟谁交好?
可若是连交友都要插手,那未免也管太多了。
林秋然可不想把孩子养成事事都要问她,没什么主见,疲软性子。
萧寻听完默了半响,最后拍了怕林秋然的肩膀,“秋然,其实我们不该害怕他跌跟头,有时吃亏不一定是福,但是吃亏肯定能长记性。”
林秋然美目在萧寻身上停了片刻,下意识问:“你吃过亏?”
萧寻笑了笑,“那自然,有些东西爹娘没教过的,就得自己慢慢摸索,哪儿有不摔跟头的。就比如他日后交朋友,如果这朋友接近他别有用心,那心思总有暴露出来的一日,他经过此事,下次就会好好甄别。再打个比方买东西,买贵了买坏了,吃了一次亏,下次就会注意。”
林秋然轻轻叹了口气,萧寻又道:“就算我们和他说了,他也未见得能听进去,有些弯路,还是得自己走了才知深浅。你不用太过担心,反正天塌下来,有我们二人顶着,让他知晓大是大非就行了。”
比如不可逃课,不可欺凌。
不然林秋然操太多心,得时时记挂。
林秋然听完萧寻说话,心里轻松了两分,她道:“你说得也有理,那就听你的。”
萧寻笑了笑,“那今日还练武吗?”
林秋然道:“你看看他那伤能不能练,其实也就青紫了两块,若是能就练吧。”
磕碰难免。
林秋然心情开朗了许多,等晚上吃饭的时候,汤圆还兴高采烈地说,“娘,同窗都很喜欢我带去的蒸饺。”
他既为同窗喜欢家里的手艺高兴,也为齐颂安下午没有上课,他跟几个同窗关系更亲近高兴。日后他再有事,那几个朋友都答应了帮忙。
虽然只是口头上答应,那也比没有强。
萧寻看了林秋然一眼,就好像在说,看吧,不用你管,他也能处理得不错。
林秋然笑笑,“那下次还带。”
汤圆嘿嘿一笑,“我还吃了个呢,是好吃。”
晚上,萧寻打趣,“我就说吧。”
林秋然:“你说什么了?汤圆要带吃食去书院,我可是中午就知道了。”
萧寻看她耍赖,直接把人抱起,林秋然惊呼一声,下意识抱紧萧寻的脖子,“你作甚!”
萧寻笑着问她:“我怎么了?”
夜还长,不能光管孩子。
次日,林秋然起得晚,起来后刚梳洗,门房小厮就说徐管事来了。
林秋然道:“先把人请进前厅,备上茶水点心,说我一会儿就到。”
林秋然梳妆打扮好,简单吃了几口就去了前院正厅。远看徐管事脸上带笑,见林秋然来了忙站起来,她估计应该是好事。
徐管事过来送利润,“林夫人,这月利润我给送过来了,两本账册,分别是给您的还有给小公子的,您过目。”
现在利润月中送,各地生意盘点不易,耗时长。
林秋然道:“给汤圆的从这月开始就好。”
徐管事:“夫人可是难为我了,我就管跑腿,大事都是公子做主,这是公子的意思,我哪儿敢插话。”
林秋然微微一笑,给丫鬟使了个眼色,林夏就把这些拿过来,不过她没有看。
徐管事又道:“这还有一事,近日公子收到余安知县来信,说是胥州知州李大人准备中秋进贡的贡品,提到了十三香。”
香料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算名贵之物,如果做贡品送上去也上得了台面,而且对日后生意也有好处,基本上是百利无一害的事。
只不过给皇上用,肯定不能拿往外卖的换个瓶子送上去。
送贡品势必要改方子,若是答应此事,后面还有不少事要忙。方子是林秋然的,徐远珩不可能直接答应此事。
今日徐管事送利润事小,问这个才是正事。
徐管事道:“之后涉及改方子、选容器……今儿是五月十四,想赶中秋节前送上去,路上还要耽搁几日,怎么也得六月底就弄好,其实准备的时间没几日。公子让我问问您的意思,不做也成,毕竟相隔甚远,也不怎么回余安了。”
还剩一个半月,京城离余安过去得二十日,再送过来。
林秋然道:“除了香料,可有别的东西备选?我是怕答应了,但做出来的不尽如人意,最后耽误正事。”
徐管事:“这是有的,夫人放心,往年都会有贡品,是咱们临县的茶。”
送贡品,肯定不是小县城送,这等大事,举全州之力选个几样。
林秋然点点头,“那就做吧,能选上是好事。”
有这样好的机会,该抓住才是。
第一百二十九章 改方
徐管事道:“那下午我把要用的香料多送些过来, 缺什么夫人再同我说,我再派人送过来。”
这事若成了对香料生意肯定有好处,自然不能让林秋然自己掏钱研制香料。除此之外, 徐管事就没别的事了, 闲聊几句告了辞。
等人走了, 林秋然翻开看看利润。上个月分到她手的是一千八百两, 给汤圆的是二百两,还有一部分五芳斋的利润。
几年过去了, 师傅们做了很多新口味的点心,林秋然的心思不在点心上, 也不善做此事, 原来做的有几样点心撤了她也没管,剩下的点心几家铺子加一块利润一个月大几十两银子。
这也证明了,费心的东西会有回报, 若不费心, 哪怕开始还不错,后面慢慢地就不尽如人意了。
钱留着买铺子,租出去收租金,京城这边的铺子收租也很赚钱的, 再有房价都是涨的, 从长远看,一年下来也有几百两银子,多的林秋然能添两件首饰。
接下来就是研制香料, 说实话,这香料已经是林秋然经过现代十三香后林家再改良手艺了,当初她并未想过藏拙,所以现在根本没法子捡老本。
一想上贡的事, 她又突然想到,去年除夕宫宴她和孙氏就借口初来京城身体不适没去,今年中秋宫宴,孙氏这儿还能说年纪大,但她这肯定推脱不了的。
这几个月的事不少,林秋然打算先琢磨香料,宫宴等七月份弄完香料再说。
林秋然今日下午都在厨房做菜尝试香料,不过一下午也没什么头绪。
林秋然不禁想,如果半天就想出来,那岂不是说明香料太过简单?怎么也是上贡的东西,哪能这么容易就做出来。
十三香也是前人的心血,怎么可能那么容易。
看着时辰汤圆要放学,萧寻也要回来了,林秋然揉揉有些发酸的脖颈肩膀,从小厨房里出来了。
果不其然,林秋然刚进屋坐下喝口茶,汤圆就回来了。
他每日都这边吃饭,等吃过晚饭玩会儿练武再回自己院子,有时萧寻比他回来晚,他就先去玩,课业不着急。
汤圆这几日回来都很高兴,大约是和同窗相处得不错。林秋然没再问他齐颂安的事,但是会私下留意他有没有受伤。
不过昨儿晚上看还是好好的。
很快萧寻也回来了,天气热,今晚吃了凉面。用鸡蛋和鱼糜混着和的面,煮面用的是鸡鸭、猪骨、牛骨、墨鱼干熬制的高汤。
哪怕空口吃也是很好吃的,软弹,也有鲜味。
卤子有京城这边常吃的炸酱,咸口的,是用豆酱、肉末炒的,撒上黄瓜丝胡萝卜丝豆芽和咸菜碎,拌匀了颜色好看,也很好吃。
汤圆喜欢这个,不过他得再加点辣椒油。林秋然则更喜欢肉末豇豆、虾仁儿豆腐的路子,配着庄子送来的小河虾吃。小河虾是炸的,虾壳都酥了,撒了点辣椒粉,吃着又鲜又香。
林秋然吃了两只,不由一愣,或许可以在香料中增辣椒粉,除了花椒还有辣椒呢,能改变香料的颜色和口味,偶尔做不辣的菜林秋然也会放点辣椒调味,况且十三香本来也有花椒。有的辣椒香味重辣味轻,她这几日可以试试。
汤圆低着头猛吃,她吃了三碗面,两碗炸酱的,一碗肉末豇豆的,小河虾吃了小半盘,吃完打了个饱嗝。
“书院的饭不好吃,不及家里的十分之一好吃。”汤圆还道,“有年长一些的,中午晚上都会翻墙出去,等吃完再回来。”
林秋然道:“你年纪还小,课不能这样,若是实在吃不惯,一月有个一量日,娘可以跟你先生告假,接你出来吃。”
自然不能日日告假,他是去读书的,也不是去享乐的,但一月有个一两次是无妨的。
汤圆:“真的!”
林秋然点了点头,“自然是真的,你得答应娘不能翻墙出去,你如今还小,若是有人起了歹心,将你掳走,哪怕你跟着你爹习武,也难逃脱。想要什么和爹娘说,不要以身犯险。”
汤圆认真点头,“我知道,不会那样做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林秋然:“那我们汤圆还是个小君子呢。”
林秋然说到做到,等月底二十六这日,汤圆想出来,她就跟先生告了假。
孩子嘛,或许别人也这样,世家子弟谁家不娇惯,林秋然不想他过分地羡慕别人。
这回他也给同窗带了东西,还和林秋然解释,“娘,不止我给他们带,他们也会给我带,不过他们带的没有我带的好吃罢了。”
汤圆觉得自家饭,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饭。
汤圆:“我还和他们说了我是在哪儿吃的。”
林秋然估摸着,这孩子无形之中还给金鼎楼拉了不少客人,估计这月利润还能涨。
过了数日,林秋然研制的十三香终于有眉目了,如今这十三香里面都不止二十种香料了。
原来的香料去了几种,林秋然另放了干贝粉虾粉调味,争取在鲜味和香味上都更上一层楼。自然也小有成效,就比如拿煮馄饨来说,原本煮馄饨要用骨汤煮,煮好之后放紫菜虾皮儿加少许盐小块猪油,放上煮好的馄饨,淋上骨汤,这样馄饨香,汤也鲜。
都是干货,存储时间长,再有里面也有花椒粉这些,也能防虫。
但现在只需要取林秋然新做的十三香一小勺,放少许盐小块猪油,虾皮紫菜,浇上热水就行了,味道更鲜,也少了吃得多骨汤浓稠的腻味。
菌菇鲜自然也有所改良,选了黔南的几样特色菌菇,晒干后研磨成粉,又辅以香料调制,加虾粉增香,鲜味比之前更胜一筹。
六月中旬,林秋然把这些给做好了,让徐管事和徐远珩看过试过之后,这事算办完了,后头能不能选上得等余安的信,估计得一个多月后才知道结果了。
徐远珩对林秋然道:“哪怕选不上,也可以往外卖,你的辛苦必然不会白费的。”
林秋然忙活了一个月,做香料光试还试不出来,做好之后要做菜,能在菜肴中体现,才能证明香料有用。
徐远珩不想林秋然辛苦一个月,最后却失望。
林秋然笑着道:“嗯,这十三香卖了这么多年,也该改一改方子,若选不上,这边就弄新旧两样,不然有人更喜旧的,突然换了还损失客源。”
徐远珩:“那好,我明日就回余安。”
东西贵重,林秋然已经多做了几份,不过可这是要送到京城的,日后兴许还给皇上吃,若其中出了什么纰漏,谁也担待不起。
徐远珩亲自送回去,能放心。
林秋然往外送了两步,给丫鬟使眼色让她们拿东西来,几个丫鬟搬着东西跟上,她道:“这是给你的礼物,京城几样特产,另一份是我给老家人带的,帮我带到府上就行,这封信也交给我府上管事。对了,汤圆上学适应得不错,前些日子考了第一,这回考试又考了第一。”
徐远珩是汤圆干爹,这事能说出来让他高兴高兴。
徐远珩有些惊喜意外,“他功课不错嘛。”
林秋然道:“还小,其实也看不出什么来。”
徐远珩一边往外走一边摇头道:“这可不一样,若是在余安的书院考第一是不稀奇,学生少,可汤圆去的是松山书院,这算是京城最好的书院了,他还能考第一,能证明他学得不错,也用功刻苦。你可别觉得开始学得浅显,考得简单。那么多学生呢,为何别人没考第一。”
徐远珩:“慢慢来持之以恒,别太娇惯了,以后路才能走得长远,说不准日后能入国子监。下次我再过来给他带的礼物,就不能带那些玩的了,笔墨纸砚书册孤本,他如今可学了下棋抚琴了?”
林秋然点点头,“不过书院老师教得浅显,我想着每月放假再请个先生教他半日。”
两样选一样学吧,不然总共就放两日,光学东西就占一日,也没乐趣了。
徐远珩点点头,心里有数了,“你不用送了,我先走了,下回再来看你们。”
林秋然轻轻点了下头,目送徐远珩离开。
这回考试也是月初考的,考了六门,汤圆门门都拿了第一,之后林秋然没再听说过汤圆被打的消息,期间赴宴,还有夫人问她怎么管的孩子。
哪怕世家权贵,也想子孙出息,而不是当个不成器的纨绔。林秋然说得无非是管得严一些,盯得紧一点,再夸夸对方孩子品性功课,在外多谦虚,总不好说都是孩子自己争气,没怎么管过,也没怎么学过,就是天资聪颖才考第一的。
那不是招人恨吗,而且汤圆也用功的。
赴宴时还听人说金鼎楼,这她没特意宣传过,后来才得知,是蒋思捷说的。
蒋思捷嫁给了户部尚书的孙儿,林秋然近两个月见了两次,京城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当初在余安遇见的人,在京城又碰到了。
哪怕蒋思捷不说,金鼎楼林秋然总过去,有心之人留意着,也能发现金鼎楼是她开的。还有人会提起当日在安阳侯府和定北侯府的赏花宴,这个时节什么花都有,可那会儿是冬日,一碟子花摆上去,真真叫人挪不开眼。
谁找林秋然攀谈,总会提起当初的事,但没人好意思再请她为之操办宴会。
出门赴宴,经营生意,林秋然慢慢在京城站稳脚跟了。如今出门,也能说京城话。
林秋然算算,再过几个月,都来京城一年了,今年或是明年过年可以回余安看看,看看从前的亲邻,看看史掌柜他们。
若是有机会,把刘氏也接过来京城住一阵子。
赴宴结束,林秋然回了伯府,天热,但比从前好过,京城偏北,夏日比余安凉快,而且在府里有冰用。
伯府就有冰窖,冰是不愁用的,晚上摆上一盆,能舒舒服服地睡到早上。
孙氏啧啧称奇,“是凉快,谁想出来的法子,冬日囤冰夏日用,这真凉快。”
一点都不热,往年都得去树下乘凉,今年不用。
孙氏凉快一会儿后就道:“行了行了,凉快了端走吧,我有扇子,不热,这些留着给汤圆用。”
汤圆每天去书院,书院热得不成,也没冰。有时候还在外面上课,大太阳晒着,书院衣服多买了两套,不然都不够换洗的。
不过回家就好了,他年纪小还贪玩,回家也不抱着冰盆,吃过饭就在外面玩,抓知了捞鱼,天热了去湖里浮水。
林秋然笑着道:“他不用的,您不必省着。”
年纪大的什么时候都想省钱, 哪怕家里有钱了,也想节省一些。
再说了家里人少,冬日囤的冰是够用的。她本来还意识不到这个, 是云氏告诉她的。正巧了有冰窖, 囤些冰夏日用, 还能做冰品吃。
孙氏听完点点头, 又把铺子利润拿出来五十两,让林秋然买冰用。
她这也有钱, 林秋然每月还给月钱,贵的直接就给买了, 她没啥花销。钱给出去孙氏倒是不心疼, 但一想她竟然痛痛快快地拿五十两去买冰,以前这五十两可够在余安买处宅子,估计现在也够, 这日子过的, 当真是潇洒。
等啥时候回余安了,她可以和于杏花好好说说。
真是了不得。
林秋然把钱收下了,但是没留着买冰,而是买了些燕窝送去寿安堂。白燕血燕, 都尝尝呗, 这么大年纪,该吃些好吃的。
夏日的风闷热,但屋里清凉。当晚萧寻先下职, 不多时汤圆也回来了。
他一身脏兮兮的,估计在书院没少玩,林秋然没催着他换衣服,不然穿了新的吃过饭又去完, 还得弄脏了。
夏日天热,吃的都是比较清凉的饭食,凉面凉拌菜,这两样最是清爽。
饭菜都是茄子豇豆这些,肉就多弄一些卤菜。别看现在天热,父子二人依旧喜欢辣的,拌菜都要单独撒上油辣子,吃的就是酸辣味儿。
现在红烧肉等热菜基本上不会出现饭桌上了,林秋然也不喜那些,加之苦夏,还瘦了些。
吃过饭后,林秋然去湖边,看着汤圆练武,练完武又去湖里摘荷花摘莲蓬。
他跟条鱼儿似的,在湖里游水,不时探出脑袋。
林秋然都不知他是何时学会游泳的,反正看的时候他已经会了。尽管会,玩水的时候旁边还得有人盯着,不然脚抽筋了容易出事。
汤圆摘了两个莲蓬,游过来给林秋然送来,“娘,你尝尝能吃的。”
林秋然在湖边剥着吃了,莲子清甜,吃了一会儿她突然想起莲子能吃,那莲藕也能吃。冬日吃麻辣烫,春秋做麻辣香锅,夏日可以吃麻辣拌呀。
比起麻辣香锅更清爽,油也少,明儿可以让人去街上看看有没有卖莲藕的,做麻辣拌得要脆藕,吃着肯定好吃。还可以买些糯藕,做桂花糯米藕吃,汤圆不喜甜食,可林秋然和孙氏爱吃。
放凉后糯糯的,吃着甜津津的,还有一股桂花香味,多好吃。
夏日天长,林秋然看时间不早了,招呼汤圆上岸。
汤圆爬上岸,手里还拿着个东西,他朝林秋然嘻嘻一笑,“娘,你看我在水里抓到了个什么。”
林秋然脸色登就变了,她看汤圆手里好像有只青蛙,说来她能做菜,但是这种活物多数都是让别人处理,以前让萧大石弄,后来有婉娘和厨娘,她没自己弄过。
汤圆举起来给林秋然看,“娘你瞧我,我抓了只青蛙。”
林秋然哪里知道那是青蛙还是癞蛤蟆,她往后退了两步,“你别过来,把这个丢回去,再离我远一些。”
汤圆不太明白,“娘,这小青蛙可可爱爱的,你怎么不喜欢呢?”
林秋然花容失色,好在萧寻及时把汤圆拦住,好说歹说,才让青蛙回去找自己爹娘了。
林秋然看着青蛙落入水中,依旧心神未定,“下次这些东西不能往我面前拿,不然就不许你下水玩了。”
汤圆无奈,“好好好,我就是给你看看,你是我娘,我能拿它吓你吗,你这一点点信任都没有。”
林秋然拍拍胸口,“给你爹看,这些下次不用给我看的。你若是摘朵花娘还能喜欢,这个算了。”
萧寻有些想笑,可林秋然眼神扫过来,他又立刻把笑收了起来。
汤圆叹了口气:“好。”
林秋然:“自己玩,这些一律不许进正院。”
汤圆想在自己院子想养,她不管。
汤圆:“好。”
汤圆觉得林秋然有些扫兴,不过也没办法,他娘怕这些嘛。
林秋然觉得,汤圆越是长大,越是淘气,也越是有主意。等练武过后换了身干净衣裳,又成了那个听话乖巧的小公子了。
汤圆还过来哄林秋然,“娘,今儿是我不好,不该不问你就给你看青蛙。”
林秋然摸了摸他的头,“下次不这样就行,明日让你尝尝新鲜吃食。”
好吃就给孙记麻辣烫上新菜,天热铺子生意不太好,馄饨铺子倒是没太大影响,因为种类多,干拌的口味也多。
如果有麻辣拌,孙记铺子生意肯定能好些。
汤圆抱住林秋然,“娘,你对我可真好!”
萧寻在一旁道:“那我也能沾光了。”
林秋然笑了笑,次日下午,忙完该忙的她就准备做这个。并不是简简单单把麻辣烫的菜煮好后用料汁拌,首先选菜就有讲究。
拌匀之后菜的温度偏凉,而且越吃越凉,有些肉就会有腥味。羊肉牛肉林秋然都给去了,牛肉做成了牛肉丸,一整块肉经过反复捶打,调葱姜水进去去腥,这样做出来还水嫩多汁。
肉馅儿弄好虎口攥丸子滑进水中,煮后就变得很弹牙了。
牛肉丸、鱼丸和虾丸,肉类就选了这几样。
夏日要清爽,菜的口感就追求脆嫩。林秋然选了土豆片藕片这些,原本麻辣烫里的土豆片是面的,裹着麻将糊,土豆绵软,麻酱咸香,吃起来口感很好。但如果麻辣拌的土豆也是面的,那时间长了就会糊在一块儿,本来天就热,看着黏糊糊一碗,胃口自然就不好了。
土豆片要想脆,一来切得薄,二来煮之前久泡去除里面的淀粉,而后还考验厨子手艺,煮熟却不能煮老。
别看就是这么个小铺子,那也得有秘方和手艺才行。
买回来的藕分粉和脆两种,林秋然选的脆藕,藕片薄厚适中,菌菇就选口感脆嫩的,还有萝卜等物,不再是有什么放什么。
料汁也不似煮麻辣烫那样,那个多麻酱,麻辣拌则多加醋和油辣子,芝麻酱更稀,是为了吃到最后不黏糊。
这个比凉拌菜口感丰富,增了香味,而且有这些肉丸,可以配米饭馒头吃。林秋然调的方子,比街边卖的凉拌菜味道好,而且各种菜煮的时间都有规定,口感更好,汤圆吃这个根本停不下来。
林秋然拳头大小的酒酿馒头他吃了两个,牛乳馒头吃了两个,麻辣拌吃了半盆,他喜欢里面的藕和土豆片,还有牛肉丸。
汤圆不禁道:“娘,这肉丸好吃,好弹牙还不噎得慌!”
林秋然挑挑眉,“嗯,快吃吧。”
汤圆:“我不能逛自己吃,娘吃爹吃祖母也吃,我们一家都吃。盆里还有四个,正好一人一个!”
孙氏乐呵呵的,“我们汤圆真是孝顺的好孩子。”
林秋然多吃了几块桂花糯米藕,这个解辣,下午小厨房做的,很是香甜。
汤圆尝了一口,就没再吃了,吃过饭后玩耍练武,傍晚时分,外面太阳还大呢,他也不嫌热。
汤圆觉得夏天很好玩,可以捉蝉浮水,放假就去庄子捡鸭蛋骑马,在庄子就从地里扒花生红薯烤着吃,他还尝了知了猴。
还挺好吃的,有点鸡肉味儿,不过吃这个他没敢告诉林秋然。
夏风炙热,蝉鸣清脆,日日都是好时光。
也就在书院的时候苦了些,很热,很多学生都坐不住。
读书时也没冰,汗一直流,汤圆却很认真,第三次考试他也没怎么用力,还是得了第一。
已经连着三次了,汤圆想下次藏点拙,第一的滋味不错,也让别人当当。
在书院热,回家就好玩了,每月放假能去庄子凉快,汤圆还希望夏日能过得慢一些。
夏日萧寻出门几日,因为皇上受不住暑热去了避暑山庄,萧寻要随行。
七月初余安那边来信,说十三香和菌菇鲜两样香料入选今年胥州送上的贡品,若圣上喜欢,来年肯定还送这个。
到时候香料也能出名,贡品嘛,尽管市面上卖的不是,可沾光。皇上吃的用的寻常百姓吃不到,但差不多的总能行,多多少少能影响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