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难攀by又见桃花鱼
又见桃花鱼  发于:2025年06月27日

关灯
护眼

太子尴尬又难过的回看皇上。
“哼!我看他是好日子不想好过!”皇上一下暴怒,“来人,宣东方子静进宫,朕倒要看看,他儿子想干嘛?”
李倞嘴角露出淡淡笑意:“父皇,他还能干嘛?给您看守大门哪!风餐露宿,披星戴月。饱受风沙,酷暑、严寒之苦。还受了几次重伤,现在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呢!呵呵……”
他漠然的扫了一眼太子,“当年的花孔雀,变成只秃鹫了。玉安若是看到了,恐怕,会后悔死乞白赖的嫁他吧?!”
“李倞,你给朕住口!”皇上冲他发怒。
“父皇!”太子赶紧拦,虽然他脸色也不好,但仍尽力的保持着风度。“父皇息怒,龙体要紧!可不好大发脾气……”
“哼!!那是玉安的驸马!朕的女儿赐他为妻,他不说感恩。竟然在迎娶之日逃婚!若不是安国公世代与朝廷有功,早把他凌迟处死了!”
皇上激动的头上青筋都凸了:“玉安失了多大脸面?!当朝公主,受此羞辱,真是闻所未闻!”
李倞却残忍的笑得舒爽:“父皇,天下之安危,大于儿女之情长。他这些年,在那边拼命的建功立业,也真当得一个好男儿的称号……总算没看错他!”
他也没说是:“谁没看错他”。
“儿臣取得这么大功绩,与他的拼命支撑,是分不开的。您把安国公叫来,应该嘉奖才是!”
嘉奖个屁,皇上差点暴了粗口:“滚出去!”
李倞面无表情,站起来深施一礼,“儿臣告退!”多一句话没有,转身就走。
“七弟!”太子赶忙叫。“父皇……皇祖母和母后那里,还等着七弟呢!”
皇上也很无奈,这个混蛋!他就真敢出宫走了:“李倞!你听到了没?”
太子赶紧说:“父皇,儿臣带七弟过去!”
李倞听皇上叫嚷,转回身,对着皇上又行一礼,也不理太子,再次往外走。
明显的,不打算给太子面子。
皇上哆嗦着指他背影:“这个浑蛋,竟一点长进都没有!”
036权利游戏
见皇上发怒,屋里的几个皇子都溜了。
刘大太监等人走光了,才说:“万岁爷!齐王殿下打小儿就是这个性子。为此,闯过多少祸,您又生过多少气啊!但在殿下大了,又有如此功劳……”
皇上脸色凝重的看着大门……
这是他唯一的原配嫡子了。
他与皇后赵念慈少年夫妻,门当户对,举案齐眉。虽然,对她没有掏心挖肺般的情谊,但与寻常的皇家夫妻没什么不同。
她打理后宅、管理妃嫔。维系皇家女眷、诰命。抚养子女……从不拈酸吃醋。就算是受到了不公,也能为全局而退让。
可以说为了他,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
所以,她是当之无愧的皇后。
尤其,还为他生了一对龙凤胎。
龙凤胎中的女儿,便是明安公主。什么时候想到她,皇上心中都会又甜又痛。
……只要她在,就能听到那银铃般,肆无忌惮的笑声。
有时,他常常会想:怎么会有人,能那么直爽的又说又笑呢?
让人听了,便什么烦恼都没了。
他认为,明安在娘胎里便夺了所有美德,所以同胞弟弟李倞,才如此……
明安的美好和李倞的暴虐,都令他刻骨铭心。
叹了口气……这浑蛋的回归,又让他想起往事,董蕉林……
过去了那么多年,她依然固执的出现在梦里。
那是头一个让他激动不已,魂牵梦萦的女子……
他是皇子,打小接受正统培养。到了年纪,就有人来教人事,有美貌宫婢让他实习。然后,就是娶妻纳妾。所谓“情”字,他只在诗词里看到过。况且,这方面的诗读得都不多……
娶的妻子和侧妃,都是细选出来的。家世相应,各安其职。
美貌的妾和外头的玩意儿,都是为了解乏、放松,交际用的。
而董蕉林,是头一个,他入了心的。
那种抓耳挠腮,患得患失,傻笑甚至流泪……二十多岁的他,才跟毛头小子似的,把那些滋味挨个的尝了几遍。
无数次,感谢上苍把她带到身边。
容王作乱,声势还不小。
为了朝局安稳,需要立太子。
他和所有人都知道:得立皇后所出的长子李元。原配所出、嫡长、背后有赵家军。
而且,李元打小聪明、稳重,功课扎实。
就算他无条件的宠爱董蕉林所出的李珍,但也越不过李元去。
所以,面对董蕉林的阻拦和眼泪时,他无可奈何,只能暗地里许诺:缓过眼前的危机再说。
但当他跟赵皇后说要立李元为太子时,一贯尊重他任何意见的她,竟然不答应!
呵!好笑!谁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会选择不答应呢?
后来,他才有些悲哀的想明白了:许是赵念慈早就看穿了他吧?
知道他待董蕉林和李珍的不同,那是一种恨不得把世间所有的美好,都给他们娘俩的执着。
潜意识里,或者也包括了皇位吧?
她了解自己,也了解董蕉林。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参与进来。
既不愿有朝一日,自己弃了李元。
也不愿,李元有向兄弟动手的一天。
但是,大家都没好法子。
也许,正是开了这道门,打破了平衡,就乱了。
李珍,自己确实把他惯坏了。这个长相极美又极聪明的儿子,却有一副坏性子。喜怒无常,特爱欺负人。甚至,敢下死手!
只要他想,就会知道李珍都做了什么。但他会选择无视,甚至帮着善后……
立了李元,最受不了的便是李珍!以各种挑衅、打压李元,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说起来,李元倒确实是个合格的储君。性子像了皇后,头脑像自己。知道什么最重要,就算李珍做得过分,也并多做计较,整日埋头在学业里。
有明安那丫头护着哥哥,李珍也不敢太过分。呵,李珍怕明安……
可李倞这个混蛋!
……有天,一直在赵家混的李倞回宫了。当自己得着消息赶过去时,李普在嚎哭,他胳膊断了。再往前,却发现,李倞正骑在李珍身上,打他呢!
衣裳扯了,头发披散了,一脸血的啊……那双漂亮的眼睛成了一条缝,都不知道是不是瞎了!
天知道,他看到那个场景时有多愤怒……差点,就成了弑子之父!
见自己不肯罢休,皇后第一次与自己翻了脸。甩出了历年的桩桩件件……
一直以为她大度呢,却不成想,都在心里记着呢!
他更怒了!
然后,却又无奈的发现:不说别的,有太子的安稳,李倞的霸道,还有明安的似笑非笑的涂抹,他动不了皇后……
后宫诡异而对立的氛围,打这儿走向了明处。
日子,就这么对付着过。直到那年,他病了一场,十分凶险,药石无效。
正逢天机道人云游回来,进宫启了一卦。说是:让太子去京郊清风观,做法事,打醮祈福七日。明安那丫头淘气,穿着小太监的衣裳瞒天过海的跟去了。
然后,恶灵降临,太子和明安遇刺,死了。
天机道人自裁。
皇后差点疯了,查来查去,所有的矛头和证据,都指向了董蕉林。
但她不认。
他想帮着遮掩,却是顾头不顾尾。
想把她先关进冷宫再谋划,她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死了,一起死的还有李珍。
种种手段却又指向了皇后。
他那时疯了,差点掐死皇后。
皇后自杀。
太子妃有身孕,正好有人举报太子妃娘家贪墨。他便直接囚禁太子妃,顺便收拾了太子妃的娘家。
太子妃难产,一尸两命。
太后因为种种,大受刺激病倒,直到现在,人
还有些糊涂。
那段日子,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皇上佝偻的身子,心痛如绞,并不愿意多回忆……
董蕉林和李珍,皇后和明安,李元,这些带给他最美好感受的人,都死了。
只留下这么一个混蛋。
刘大太监小心翼翼的说:“万岁爷,咱们七殿下这气势,可与以往还不相同了,到底是在那苦寒之地磨砺出来的!您好歹不能再把他当孩子了。”
皇上表情未明,那把他当什么?
只盼着,他别折腾了……
037府门大敞
齐王府,朱红大门大敞着。
地上一个土丝儿也不见。
主子出门两年多,终于要回来了!
王府里的属官、管家、管事,都站在门口,三三两两的说着话,伸着脖子等。
“来了来了!”大家激动起来,结果来的是一长串车队。
领队的过来说:王爷直接进了宫,行李先回府。
府里,田侧妃正打量着镜中的自己:娇小玲珑,眉清目秀,衣饰奢华。
她的娘家富甲天下,跟王爷有大量生意往来。也正是如此,她才能进王府为侧妃。
地上的箱子里,满是银票和账目,王爷回来,即刻要交的。
虽然她出身商贾,但性子通达,活得明白。
田家姑娘,自小生活奢靡,莲子般大小的东珠缝鞋上也是常事。
但这好日子,在闺中就过完了……
长大后,亲事都是为娘家做奉献的。
不是许给老头子当填房,就是给大人物为妾。也可能,嫁给生意伙伴的傻儿子。也有嫁得好的,但不多。
姑娘们从小便知,不认命也不行。
只是,她的命格外好,竟然进了王府为侧妃!
王爷人中龙凤,让她看到脸红心跳。
而王爷对自己……两人说话的内容,基本是这些……她抚过箱子。
不过,周王妃貌美绝伦,只爱风花雪月,高洁的紧。对自己淡淡的,不曾为难。
冯侧妃管家,她是“王爷的人”,还生了王爷唯一的儿子。知道自己与王爷的联系,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也不曾为难。
所以,在府里日子过得惬意。
她的芊姐儿才四岁,再大点,会有个郡主的称号。教养良好,嫁妆多,会有个体面的郎君。
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而长院的梅夫人,正默默整理着她给王爷做的内衣。
她是打小就在王爷身边伺候的。
王爷待人严厉,不容犯错,但待遇却很优渥。尤其她这样的贴身大丫头,更是比寻常官家小姐过得都好。
她细心又努力,知道王爷的喜好。从不惹他生厌,相处多年,有几分薄面。
周王妃进府后,抬她为妾,那人为人清高,不屑苛待妾室。她在府里多年,上下都通。按说,日子,也没什么可愁的。
可现在的她,身体消瘦,面容死寂。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大上好几岁。难以想象,她也曾面容娇美,眼里有光,嘴一份手一份,管着王爷屋里事,爽利又霸道。
事情过去几年了,她还走不出来……
昨天,在园子里,看到了被一堆丫头婆子围着跑的李绍丰。
她的儿子若活着,比他大四个月!
一行清泪流了下来……
周九娘正在给郡主梳头,她手巧又耐心,给小姑娘头顶的头发,编成四股麻花然后盘成双鬏,绑上珠绢花,后面的软软的披在肩膀。“湘湘!照照镜子,好不好看?”
文秀郡主打量着镜中的自己,“好看!九姨,你应该穿那件新做的紫霞春衫的。”
周九娘穿着八成新的豆绿色衫裙,很是低调。只头上腕上的首饰,清一色水汪汪的翡翠。化着淡淡妆容。一点也不张扬,只是用的香很昂贵。
“今儿是湘湘的父王要回来,九姨只是绿叶,要衬托你这朵花的!”亲昵的刮了刮文秀郡主的鼻子。
长时间不在一起,文秀郡主对父王也无感,“还不知道父王记不记得我呢……”
“九姨是怎么跟你说的?”周九娘嗔怪。
“……父王在外征战,很辛苦。湘湘要体谅,要心疼父王。”
“这就对啦!真聪明!”
而此刻冯侧妃,正有条不紊的做着事情。
虽然要见到王爷了,她内心也激动不已,但外表却丝毫不表露。
看到屋里丫头们欢快的模样,还轻声斥责了一声:“干什么呢?都安稳些!”
只有身边的宋妈妈和丫头春满知道,娘娘昨儿晚上,用花露泡了澡,还让宋妈妈给磨了皮。
所以,华丽衣料下面的身子,溜光水滑的,像是刚剥了皮的煮鸡蛋。
照着镜子。冯侧妃有时也想不明白,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千年茶树的茶,一年只产十来斤。
树是王爷的。
入口淳香,下咽后反甘。
最后,连呼出去的气,都带着那么一股子高贵。
春满说:“娘娘,趁王爷还没进府,您再换套衣裳吧?”
“这也是早晨才上身儿的。”冯侧妃不肯。
“娘娘!后头几位,从昨儿晚上起,就鸡飞狗跳的了。不知道熨了多少衣裳试了多少首饰。只怕光试穿试戴,就累坏了呢!您不能这么不当一回事啊!”
宋妈妈也劝:“娘娘您就听春满的吧!”凑近了咬耳朵:“今儿啊,家里还有位周九姑娘呢!”
冯侧妃想想,苦笑下:“真是服了你们了!”站起身。
衣裳是几个月前就做好了的,春满和夏花,还有宋妈妈都得上手伺候……“娘娘,王爷要进门了,奴婢这心里,都紧张得不行,您高兴吧?”春满问。
“当家人回来,王府上下,谁不高兴?”冯侧妃温柔的说。
“咱们小主子最高兴!”宋妈妈指着院子里,绍哥儿的笑声传进来。
冯侧妃宠溺的说:“他啊,估计连王爷长什么样都忘了!这几天没少教他!唉,王爷习惯沉着脸,很吓人,他别一看吓哭了就好!”
“您放心吧!咱们绍哥儿聪明着呢!他即是王爷长子,又是王爷唯一的儿子。王爷跟谁沉着脸,都不会跟咱们哥儿沉的!”
屋里几个人都笑了。
春满却又说:“要奴婢说,您就应该穿那件……”
“你少出主意吧!”宋妈妈打断了她:“娘娘不比你明白?咱们娘娘,可不是凭样貌和讨好,才得着王爷看重的!”不由用白眼翻了一下长岚阁方向。
冯侧妃也轻笑了一声,半天才换好了,她打量着镜中的自己。
梳着高髻,戴着奢华的金丝镶红宝石头面。
饱满的额头,椭圆脸,眼睛清亮。
春满得意的上下打量着……“知道娘娘是凭本事,但娘娘也很美的呀!”
微笑着看了自己好一会儿,冯侧妃的神色终冷了下来。
038患得患失
看冯侧妃的表情……
几个下人都有些奇怪,宋妈妈小心的问:“娘娘似有心事,跟奴婢们说说?”
冯侧妃转头看着旁边的案子,银盘里有多张请帖。
这还是各府后宅递到自己手上的,前头书房,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再加上……美貌的周九姑娘。
恐怕大多数人都只一个目的:王妃之位。
想到此,她有些失神的说:“此次王爷回来……恐怕,要娶新王妃了。”
屋里几个人神情严肃的相互看看,半晌,春满劝道:“娘娘,您为王爷生了他唯一的儿子。又管着后宅这么多年,从无纰漏。奴婢觉得……王爷会扶您为正妃也是可能的。”
“是啊娘娘!”宋妈妈点头:“您若担心自己的出身不够……但说句难听的,若按出身,您当上侧妃也难哪!可王爷有心,不还是为您申请下来了?”
“对对,不说别的,要让咱们绪哥儿有个好出身。扶正您,才是最有效的!那可是王爷唯一的儿子啊!”夏花也说。
这个,冯侧妃最是认同。她甚至想过:王爷这些年,一直在外头。这回一去两年多,光大的战役就好几回。若真是……那这王府,可就是自己儿子的了。
只是这话,她
打死也不会说出口的,“你们别乱说,逾矩了。”
“娘娘,之前的周王妃多么出色?”宋妈妈还在分析:“可是,她从没走进咱们王爷心里去。以王爷的身份,想要什么样的大家闺秀没有?他不也没找么?”
“咱们后院,有陪着王爷长大的,有绝色的,田侧妃跟王爷还有生意上的事呢。可王爷最器重的,还是您哪!”春满补充着。
“只怕……麻烦也来自于此啊!”冯侧妃苦笑了:“若来个出身好的王妃,再生了儿子。能容下我?更别提管家权了……”
“娘娘,王爷回来,您就把绪哥儿推在前头!都这个岁数了,王爷才有一子,肯定重视。绪哥儿左手拉着您,右手拉着王爷,那不就是一家子么?”宋妈妈美美的出主意。
“宋妈妈说得对!娘娘您看,你与王爷关系亲厚,有了长子。府里大管家敬重您,管事们更是对您唯命是从!有想把姑娘嫁进来的人家儿,打听到这些,也就没念头了!”
“就是!再说,还有奴婢几个呢,把府里把控得严严的!”
“好!就指望你们了……”冯侧妃笑了,她待这几个很大方,那又不是自己的银子!
正说着,有人通报:“娘娘,赵嬷嬷求见!”
此人会来,冯侧妃并不意外。但还是不由得一皱眉,又赶紧松开,带着笑意说:“快请赵嬷嬷进来!”
一个五十多岁妇人走了进来,从头到脚,低调又讲究。
那路走的……上身不摇,脚步细碎而轻盈,根本不像她这个年龄的人!
长得倒是普通,但只要她笑着,就会让人产生好感:“见过侧妃娘娘!”礼行的优雅。
春满已经站到冯侧妃身后,假意帮她插着发钗。
所以,冯侧妃坐着没动,笑着说:“赵嬷嬷!你我之间,何须这样多礼?我正在上首饰,倒不方便起来迎您!”
赵嬷嬷恭敬的说:“侧妃娘娘的好意,赵慧心领。只是礼不可废!”
“嬷嬷客气了,快请坐!”
“谢侧妃娘娘。赵慧此来,是有点事情,需打扰您一下。”
“赵嬷嬷请讲!”
“黄大夫给王爷开的药浴草药,是否由侧妃娘娘收着?”
“是!”冯侧妃温婉的点头。
“王爷回来需要保养,药浴最合适了。那药,得煮两个时辰呢!赵慧此来……”
冯侧妃笑着打断她:“您说的,我已经想到了。药就在主院西厢的灶间放着。已经交待好下人了。还有热敷的药包!陈大夫也在前头待命,王爷到家后,即刻请脉检查。”
“侧妃娘娘想得周到!”
“是嬷嬷有心了……还有别的事吗?”
“只此一事。”
“哦。那……一会儿我还要核对入库,安排晚宴什么的。所以……要不,赵嬷嬷留下陪王爷吃饭吧?!”
“谢侧妃娘娘体恤。王爷刚回来,想必事务很多。又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赵慧便不多打扰了。”
“这样……那嬷嬷先去忙!”冯侧妃笑容一直不变。
“赵慧告退!”赵嬷嬷行礼走了。
冯侧妃脸上笑容淡了下来,看了一眼宋妈妈。
刚才,宋妈妈一直冷着脸,看到冯侧妃示意,立刻吩咐了夏花几句,夏花走了。她才没好气的说:“也真不嫌累!这些个事儿,还用得着她管?”
“照顾王爷多年,她成了习惯!”冯侧妃淡淡的。
“是啊,人家只对王爷用心!”春满口气也酸得很:“王爷不在家时,来都不来!见着娘娘,还拿着劲儿的呢……”
冯侧妃也不由暗恨:这人也真讨厌,一口一个“侧妃娘娘”的叫。
好像光怕自己鸠占雀巢,成了事实王妃似的!
“你们呀,总忘了,人家可是有品级的!”冯侧妃的语气也不怎么样:“丈夫和儿子为官。女婿差一步就是王府大管家了。一对双胞胎孙子是王爷身边的红人。一大家子扒着王爷过活,王爷极其信任。刚才,你们几个的脸色……别以为她看不出来!我可跟你们说:要想寻错处,她都不必费心,随手拈来。到时罚你们,我可拦不住!”
春满一脸难以置信的样子:“娘娘莫不是说笑?!王爷再信任她,也不及娘娘分毫!这王府就是娘娘的家!是我们大公子的家!她?她算干嘛的?”
“就是!我们是娘娘的人,是王府的人,赏罚可轮不到她!还以为是从前哪!她若敢多事,看谁没脸!”
这些话虽然合心意,但冯侧妃仍默默的想:这些年,自己太顺了!
王爷经常不在家,没有王妃,自己最大!
习惯了养尊处优,说一不二。
这种大权在握的快感,和对母凭子贵的期许,让她不自觉的……就忘了那些往事。
可一看到赵嬷嬷,就会想起来!
心里便感觉自己不够好……
039回首来路
赵嬷嬷到了主院。
这是王爷的住处,当初的周王妃和将来的王妃,也住在这里。
是整个王府最大最豪华的,屋里的摆件、装潢,也是最讲究的。
一到院子门口,就有个小丫头上来行礼:“赵嬷嬷!”
看着眼生,这是又换人了?“你叫什么名字,来这院儿多久了?”赵嬷嬷问。
那小丫头,十四五岁的年纪,长相寻常,但两眼有神,干净利落,看着规矩也不错。
“奴婢秋荷。进院三个月了。原来院子里的几位姐姐,到了年纪,娘娘放出去了!”
“是这样啊……王爷进门之前,我要检查一下!”
“赵嬷嬷请,有什么不妥当的,您就吩咐奴婢们改。”
这小丫头确实还不错,赵嬷嬷点头,便细细的查看起来。
这个季节,院子里没花。地上干干净净。
进屋,摸了桌子和摆件,纤尘不染。
热墙烧得温度正合适,王爷不喜太热。鱼缸给屋里增加了湿度……
王爷爱喝的茶,喜欢看的书,也都摆好了。
进到卧房,床铺平整,被子也带着太阳晒过的味道。
“嗯。”赵嬷嬷表示满意,“去净房看看。”她带着自己的丫头玲儿,进了净室。
只有淡淡的香味,雪白的擦手巾,码放的整齐。马桶,浴盆……赵嬷嬷看完都挺满意,便想起药的事。
净室旁边有个小门,出去是西厢房的小灶间,配备的很齐全,是给王爷烧洗漱热水的地方,也可以蒸煮些汤水。
没有闻到药味,看来,还没煮……
找了一圈儿……并未发现药包。
回到净室,准备去问那小丫头,就听到外头,一个女子在说话……
那声音挺大的,因为能很清晰的让她听见……
“这是王爷泡澡的药,过一会儿就让人煮上。这几个小盐包,是烤热了敷腿的。小包的别动,先煮大包的。煮好了舀出来放在桶里,王爷泡澡的时候,再兑温水就好了。”
也不知道小丫头低声问了一句什么。
先前那个女声不耐烦了,提尖了嗓子说:“怎么煮上头都写着呢,你着什么急呀!王爷得先进宫,多早晚回来还不一定呢!就算回来了,前书房和咱们娘娘那儿还有不少事儿!什么时候泡、今天泡不泡都不知道!怎么安排,娘娘心里都有数!你就别操闲心了!”
最后这一句,说得格外响亮。
赵嬷嬷当然知道,是说给自己听的。
摆明了,冯丽娘不想让自己插手。
玲儿气得脸通红,就想出去骂……
赵嬷嬷一扯她,摇头。
“嬷嬷!真过分!”玲儿也是赵嬷嬷亲自教出来的,能干又厉害。
赵嬷嬷笑笑,也不以为意:“都是为王爷做事!只要不误正事,几句闲言,我如何能在乎?”
虽然,冯侧妃走到了当初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但还没强大到:当回忆来时路时……不自卑的地步!
赵嬷嬷是先皇后身边的人,后来一直跟着王爷。自已能有今天,可以说,是离不开她的。
手掌上传来隐痛……她被赵嬷嬷打过很多次手板。
但就算是这样,也无恨无怨,只有庆幸。
她本名冯丽娘,是太子妃的本家儿堂
妹。只不过,太子妃所在的是主枝。
自家是快出五服的旁枝,巴结着主枝混口饭吃。
家里不富裕,又重男轻女,她十一了,还认不得几个大字。
同是姓冯,差别可就大了!
太子妃冯丽华,是主枝的嫡出的大小姐。
只在家族有大事,开大宴时见过她两回。美丽又骄傲,众星捧月,自己都近不了身儿。
被封为太子妃时,曾让冯家风光无两!
但她的娘家,却没跟着沾多少光!
后来皇室惨案,皇上伤心又震怒。太子妃也出了事,冯家被抄,还真查出不少事来。
冯丽华一尸两命。
这本也没什么,只是自己的娘家……居然也跟着倒了霉!
呵,好的时候沾不着多少。倒霉了却严丝合缝的跟着!
父母兄弟,死的死,发配的发配,充奴的充奴……
等王爷赶回来,也只救出了几个。她……就是那个因祸得福的!
王爷带她们回府,就交给了赵嬷嬷。那时的自己呀,一身虱子,一头黄水疮,慌恐而怯懦。叫化子一样!
老天才知道,为了学会赵嬷嬷教的一切,她几年不眠不休的,费了多大功夫。
然后,她十六了。出落得不错,也很有本事。
赵嬷嬷的意思:同她们一起长大的,有个叫周东的。是个孤儿……
这门亲事的好处是:上无公婆挑剔。周东聪明又用功,前程无忧。将来一个为官,一个诰命……两口子都为王爷做事,踏实得很。
可她见识了王爷的风采和王府的日子,又怎会甘心嫁给一个连住处都没有的孤儿?
她要留在王爷身边!
可是:怎么留?
方法想了一种又一种,甚至冲动之下去搞了那种药……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