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和宿敌结婚了by白羽摘雕弓
白羽摘雕弓  发于:2025年03月18日

关灯
护眼

“不养?”陆华亭微微挑眉,似是听到什么好笑的事,倾身附耳道,“是杀母、杀兄、杀妹之仇。”@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字字句句,如寒冰淬过,背负如此深仇,竟能付以笑言。群青望着眼前人,又深感他难以捉摸。
与此人合作,如手握利刃,因为他的仇恨太深重,他要做的事太坚定,还需小心防备,保护自身。
“上次与娘子谈及合作,有件事忘了问。”陆华亭突然道。
“什么事?”群青压下思绪问。
陆华亭的目光似穿过羃篱,看进她的眼睛:“若最终无法证明清净观那夜杀人的不是燕王,娘子会如何?”
群青道:“我会杀了李焕。”
“若某阻拦?”
群青只觉胸口翻涌起莫名的情绪:“只好与以前一样,做死生仇敌。”
陆华亭道:“我想看看娘子的脸。”
群青尚未反应过来,他竟径直掀开羃篱白纱,她眼前探进一张浓墨重彩的郎君面。皙白的脸,上挑的眼,他漆黑的瞳孔映出她的倒影。
宛如深藏地底的动物被人窥见,那一瞬间,群青竟感头皮发麻。
旋即他将白纱放下,将她完好遮住。
陆华亭道:“青娘子,为何脸红?”
群青蓦地转身,陆华亭抓住了羃篱上白纱。这纱在指间轻柔如无物,他攥紧了,却终是松开。
“看清楚了?”群青平复了心情,自己掀起羃篱,转过身,飞翘如裁云刀的眼,冷睇着他,“上一世杀你的人不是群青,是我。看得清楚,死得明白。”

接下来的几日, 陆华亭没有来扰群青。
在汤药的作用下,群青几乎将半辈子没睡的觉都补了回来。
这种昏沉一直持续到上船,她竟也忘记了晕船。只在间隙时醒来, 看见苍白昏暗的床头, 不知何时摆着一枚柑橘。
群青忽地觉得腹中饥饿,她坐起身,拿过那枚柑橘,剥开吃了,一面吃, 一面侧耳听着隔壁的谈话声。
客船只用薄薄的木板将船舱隔为可供船客休息的小间, 能隐约听到萧荆行和陆华亭的对话。
萧荆行说:“宋问是押送回去了, 可没想到那东鹰坊里有吕万户侯的股本。大把的银钱打了水漂, 只怕回去,吕妃那关不好过。”
陆华亭漠然道:“回去再说吧。”
萧荆行又压低声音:“青娘子一直睡着不醒,没事吧?上次我听你们说, 什么推骨疗法, 听起来危险, 是何病症?”
“你听岔了。”陆华亭的语气平板无波, 似乎也在剥橘子, “你知道青蛇冬眠吗?每到冬日一直睡着又有什么奇怪的。”
临近冬日的柑橘酸涩得让群青皱眉。
她不再听了, 拿了片镜子,照出自己的脸。
镜中人的脸颊平整光滑, 如剥壳荔枝,常人根本无法想象她已经容颜改换。是“群青”的脸,但又有几分不像。
李郎中说, 这一世她养得太好,以至于骨头提前长回原状。他已尽全力, 但也无法完全恢复从前那张脸。
好在少女的脸本就一直在变化,还有把握说得过去。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群青服食了一枚霜寒雨露,便又拉了拉被子,蜷缩睡下。
等药效殆尽,她彻底清醒时,香炉内飘散的的迷迭香和窗外凛冽的寒气提醒她,他们已回到宫中。
她坐起身,意识到所处的地方是净莲阁,是陆华亭平时审讯人的地方,也是她前世殒命之处。
她躺的地方更离谱,是刑架上垫了层氅衣。
群青起身,看见文素和狷素皆已换回宫内暗卫劲装,瞥见她,却不敢动弹,殿内针落可闻。
群青径直走过去,在二人诧异的眼中直接将帷幕掀开,冬日阳光照在了陆华亭苍白昳丽的脸上,他桌案上已堆出了高高一摞文书,他便在此处安静地批阅公文。
回到此处,他便是燕王府的长史,通身气势冷而沉,越发不可捉摸。
群青道:“要不长史还是将我锁起来吧。”
陆华亭没有说话。
“不然我怕为人探知,连累了长史。”
“青娘子是不是忘了自己是人犯,”陆华亭冷冷含笑,“你想干嘛就干嘛?”
群青道:“我想沐浴。”
陆华亭的笔突然停下了,如刀的目光刮过群青的脸。
上一次,她便是以这个借口逃跑。
群青没什么表情将目光避开,她这次是真的想沐浴,这一路上风尘仆仆,汗湿鬓发,没什么机会梳洗,她很难受。
陆华亭刚想开口,文素挪进来,小声说:“倒也不是没有水……”
于是在陆华亭的默许下,文素将她引入偏殿,叫宫女打水,她惊讶地看到群青将发髻拆开,直接便在盛满温水的盆中散落了发丝。
沐浴恐怕来不及了,群青只将乌发打湿,用皂角揉搓,迅速洗净头发,徒手绞干。
她刚出来,燕王府的小内侍匆匆跑进来:“太子已得知青娘子回宫,请青娘子立即去东宫!”
群青刚刚接过文素手中巾布,擦头发的手顿了顿。
陆华亭背对那小内侍,没什么表情,群青却能感觉到他神情的变化,他沉默片刻道:“就说某还在审青娘子。”
随即他望向群青:“擦干头发再走。”
那小内侍躬身不肯离去:“太子方才叫人从诏狱提了人,好像是青娘子的父亲,叫群沧。”
两人闻言都是一静。
群青心中揪紧,抬眸望向陆华亭:“这摊子我擦不了了,长史帮我擦。”
陆华亭闻言,握住了她头上巾布,却没有擦,他陡然抓住她的肩膀,直将她向后按在了冰凉的刑架上。
他侧头望着她,群青浓密的黑发披散在肩,丝丝缕缕带着水滴,散在脸侧,配合她这幅冷静忍受的眼神,仿佛稍一碰便会破碎。她轻道:“上刑。”
“什么?”陆华亭问。
“给我上刑啊。”时间有限,群青说得很快,“这不是长史想要的吗?我既落于你手,若不拷打岂不引人怀疑你我关系。又何况身上没伤,如何激起太子怜惜?”
说完最后一句,她微微蹙眉,陆华亭攥她肩膀的手指,不知何时加重了力道,实在太疼了,不由含怒望向他。
陆华亭上挑的眼,似笑非笑地望着她,似含着某种情绪:“娘子别把自己赔进去了。”
说罢,他的笑已踪影全无。以扇柄挑起她的发丝。
她发上水滴已将肩上上襦打湿,隐约透出肩上一处发白的疤痕,他用力按住这处旧疤:“此处怎么伤的,说清楚。”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厢,群沧被两个内侍引着,戴着脚镣蹒跚着走入东宫,和一群青春的宫女擦肩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人壮年入狱,如今却已形如两鬓斑白的的老人,不仅佝偻了腰背,两腿也因诏狱中的潮湿沤烂,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他神情呆板,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而沉默。
群沧被带到一扇素屏前等待,不一会儿,素屏上现出一道纤细的身影。素屏被小内侍慢慢移开,让群青看到了对面的群沧,也让群沧看到了眼前身着素衣的小娘子。
半晌,两人俱是沉默。群沧的眼神仍无波澜。
屏风另一面的内室,寿喜的心高高提起,不由窥探李玹的眼色:“这,怎么好像不认识呢?”
李玹却没有什么表情,半晌他道:“五岁就父女分离,如今已经长大,相见不识才是寻常,要是一见面就抱头痛哭,那才有假。”
李玹身边坐着的孟光慎,捧茶看向屏风后。
这个青娘子,气数尽于今日。
他看见李玹并未让群青进来拜见,而是先让她认亲,便知李玹已动了杀心。
群青甚至不知太子就在旁观,倘若她身份有假,李玹可以不用看着她的脸,直接远远地赐死她。
群青打量了群沧半晌,开口道:“阿爷。”
听闻这声称呼,群沧神色微动,却是目光冷冷地打量着她。
群青神色不变:“阿爷,你的头发白了这样多,你的膝盖,雨天还疼吗?”
群沧的嘴唇动了一下,群青将目光移到一旁:“可是因为没有阿娘和阿兄照看,所以腿疼越发严重?没有我叫你吃饭,你还会躺在屋子里忧国忧民、思虑过甚、食不下咽吗?”
“我还记得,儿时你总是允诺我,带我去看社戏,可每一次都是埋头公文没时间去。每次阿娘和阿兄带着我,看到别的小娘子骑在阿爷脖子上,我都会哭着回家。你在诏狱中,可曾回想起这件事?”
她的语气平静而微带尖刺,不仅是寿喜,连李玹也微微侧目。
群青没有去看群沧的反应。
她脑海中回忆起刚在掖庭住进“群青”的阁子时,她曾经将整个阁子整理过一遍,熟悉了“群青”留下的衣裳首饰,读过她记下的只言片语。
十余年掖庭为奴,这个小娘子一笔一划,声泪涕下,将满腹的委屈写成家信。
而今,她替“群青”问了出来。
“我还记得你教我背第一句诗,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最后一句诗,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群青不敢忘怀,可我想问你,阿爷,你后悔过吗?”
群青道,“阿爷,你曾说你做的是对的事,哪怕阿娘拦着你也要上奏,可因你一意孤行,阿娘、阿兄没了性命,我年幼失怙、苟且偷生,这些年,你可有想过我们?”
群沧嘴唇颤抖,喉中发出一声哽咽,他浑身颤抖,一滴泪涌出来,散落进蓬乱的胡须里,用手擦拭。
群青亦是泪流两腮,顿了顿,道:“阿爷,我却时常想你,因为你是我在世上唯一的亲人。每逢受人欺辱时,我便想着,还有阿爷能理解我的委屈。阿爷还活着,我就有个念想,我想你能吃饱、穿得暖,还能陪着我,万一哪一日,还能团聚。”
“青青,”群沧闭目,终于开口,喉咙如生锈一般喑哑,“青青,对不起……我群沧上不负皇天、下不负百姓,唯独对不起你、你娘、你兄长。”
寿喜看向李玹。
这倒是出乎意料。
李玹不语,手中茶已凉。孟光慎却是笑笑:“关了这么久,本就思念亲人,几句窝心话入耳,不免触景伤情。但这也不能确定青娘子一定就是群沧之女,且将两人分开验证。”
于是一道素屏隔绝了群青的视线。
寿喜只将群沧拉到案前,给他纸笔:“你可还记得,你女儿身上有什么特征,奴才叫宫女验证,免的有细作充数。”
群沧想了想,提笔歪歪扭扭地写道:“我儿耳后,有一枚朱砂痣;左肩一道旧疤,磕碰假山所伤。”
素屏另一面,宫女翻过群青的耳后,又将她上襦解开,露出肩头,那道细长疤痕赫然在眼前。
两个宫女对视一眼,前去回禀李玹。
群青面无表情,慢慢合上了衣襟。

群沧认定眼前的人就是他的女儿, 似乎再无理由怀疑群青。
李玹一个眼神,宫女们便到屏风后,引着群青出来拜见。
这道素色身影慢慢靠近, 却引来周围的人侧目, 寿喜的神情再度发生变化。
一旁的小内侍先嘟囔出来:“怎么感觉青娘子和出宫前长得不太一样了?”
寿喜紧张地窥着李玹的神色:“胡说八道,常言道‘女大十八变’,这容貌长开了也是常有的事。”
李玹不由向她看去。
群青已走到面前,这张肌肤柔白、骨秀神清的脸清晰地映入李玹眼中。说不上来哪里变了,但比之从前更添一分柔美峭丽, 特别是看人时的双眸, 令人见之难忘:“民女群青拜见太子殿下。”
她感觉到李玹的视线停留在她脸上, 久久没有说话。
她容貌的轻微变化, 可以说是发育所致,也可以令人怀疑作假。可已到了此时,她只装作若无其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却听李玹道:“伤从何来?”
群青下拜时袖口伸开, 依稀可见手臂上青紫伤痕。
群青心中一松, 拉拉袖子遮掩:“民女为陆长史所获, 因从前帮太子理政, 曾被他下属逼问。不过, 见民女什么也不知道便算了。”
李玹原本转着茶盏, 此时蓦地攥紧,他并未置评, 而是淡道:“与你一同出宫的人呢?”
群青停顿一下,道:“民女识人不清,那人拿了民女在宫中积攒的全部积蓄, 弃我于不顾,自行离去。”
李玹冷笑一声, 喉头微动,饮一口冷茶。
孟光慎说:“竟有如此凑巧的事,仿佛桩桩件件都是为青娘子回宫铺垫。”
群青莫名抬眼:“孟大人这是何意?”
李玹没了耐心:“你可知道,尚宫局在你离开之后,将你的宫籍送到本宫案头,说是作假,你实为南楚细作?”
群青反应了片刻,喊冤道:“民女已在宫中十余年,宫籍也有十余年,绝不可能作假。宫籍有两份,一份出宫时在户部大人那处换了符信,殿下可以向户部寻来验证。”
“尚宫局说民女是南楚细作,我还要说尚宫局内藏有细作。原本民女已经离宫,殿下也忙于政务,他们在此时挑起事端,让殿下为无谓之事劳心,听说这段时日燕王殿下已将《大宸律》修编完毕,又去江南道查案……”
燕王是李玹的心结,见李玹脸都泛青了,寿喜连忙叫停,央求道:“行了,好了,知道青娘子能言善辩,别说了。”
群青抿住唇。
李玹冷冷戏谑:“如此地记挂本宫,被燕王府的人拿了还担忧本宫,当日又何必出宫?”
群青的声音低了许多:“殿下对民女有知遇之恩,群青铭记在心。当日出宫,无非是因为自小困在宫中,对自由有奢望罢了。可见了宫外世界,才发觉自己已然不习惯市井摸爬,也险些遭人陷害,若殿下能恕民女欺瞒之罪,日后奴婢绝无二心。”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说罢,神色决绝,行一大礼。
孟光慎看她如看戏一般,因为依李玹的多疑性格,是绝不会再用这种算计过主上的人的。然而等了许久,久到孟光慎不由瞥了李玹一眼,李玹不知在想什么,竟迟迟不将人发落。
这时王镶进来了。因跌马受伤,他头上包裹着缠带,脸色也很苍白,一见群青,怒从心头起,跪下向李玹禀报了江南道事端:“属下御下不严,辜负殿下信任……那宋问,只怕已被提到大理寺牢狱之内了。”
孟光慎一怔,垂眼不语。李玹一言未发,手背上青筋却已经暴起,不过短短七日,陆华亭便能将叙州之案连根拔起,怎么会这么快?@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青娘子先关起来再行发落吧。”孟光慎说。
李玹的一连串咳嗽打断了他。
群青长睫微动,她须得为自己的前路争取:“殿下如何发落民女都可以,只求殿下能看在我阿爷双腿生疮的份上,暂时不要让他回诏狱,可否派个医官为他诊治?”
她竟只想为群沧求恩典。
李玹额角青筋迸出,通红的眼望向她,似乎突然想起她还有个骨肉相亲的亲人:“你有多在乎你这个阿爷?”
群青想了想,决然下拜:“愿以民女的命换阿爷的命。”
群沧远远急道:“切莫胡说了!我已是半截入土之人,你这样年轻,快别说了!”
李玹对群青道:“若本宫能许你二人团聚呢?”
“殿下。”孟光慎很是诧异,出言提醒,李玹却止住他。
群青神色惊愕,再行一大礼:“殿下如此大恩,群青愿替殿下行走,肝脑涂地,绝无二心。”
她明白,这次回来,李玹绝不可能轻易信任她。若她是真的“群青”,拿捏了她在乎的家人,看到她受牵制的样子,李玹才会放心地用她。
果然李玹道:“如何证明。”
群青道:“以一月为期,民女会将尚宫局内南楚细作铲除,自证清白。”
“还有呢?”
“民女回宫时,听闻圣人如今专宠新妃,韩妃、吕妃风头正盛,宫中传言,圣人有废后之心,新后在韩、吕二妃之间。”
群青抬眼看着李玹,“吕妃从前与燕王府交好,如今却嫌隙暗生,民女以为有机可乘。与其坐视两位娘娘争斗,倒不如将吕妃娘娘也拉到我们这边来。民女从前可以劝说韩妃,便有把握争取吕妃。”
李玹望着她不语。
“听闻皇后娘娘心有不甘,准备找一名女官教习吕妃规矩,以惩她专宠之过。”
群青说,“民女从前考取过尚服局女官之职,可以去吕妃宫中领此差事。一则在吕妃娘娘面前替殿下美言;二则,太子妃待民女情如姐妹,民女不愿引起误解,殿下应该也不愿让我留在东宫当值吧。”
李玹望着她,忽然又咳起来,过了好一会,他道:“本宫封你为八品典赞,尚仪局当差,去吕妃宫中。给你阿爷置个宅,请医官诊治,日后你便先住在那里吧。”
群青未料李玹这么容易便被她说服,心下一松,叩拜谢恩。余光瞥见李玹似乎比从前苍白消瘦了许多。
但她也不愿再细思原因。
李玹疲惫地对王镶道:“去领罚吧。”
孟光慎道:“老夫早已告诉过殿下,不能用太年轻的主将,从前孟观楼尚在可以商量,如今殿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王镶道:“臣是有错,可叙州那丝绸铺子有问题是不争的事实,就算不是臣栽了,早晚也会落在他人手中成为把柄。若真为殿下考虑,孟相用人何不小心。”
孟光慎冷冷看着他:“老夫苦心,你是丁点不知。”
“行了。”李玹已听出指桑骂槐之意,一手按在眉骨上,喝退众人,“本宫乏了,有什么事容后再议。”
待小内侍将厚重的殿门关起来,空荡的明德殿内只剩下熏香从香炉内溢出的窸窣声。寿喜察言观色,忙令小内侍添迷迭香,窗户已经关到毫无缝隙,却还是阻不住李玹一连串的咳嗽声。
当日下午李玹毫无征兆地发起烧来,在交替的噩梦中,他无端回到了年少时候。
每年春节,李家才能从那苦寒的北地迁徙回长安。身为长子,每年由他到桐花台下,奉礼拜会楚国的皇帝和皇储。
冬日寒冷,他的衣袍单薄,一次又一次的跪拜,冻得两膝麻木,无非咬牙忍耐而已。
直到宝安公主出来,李玹才往桐花台上看。
宝安公主尚未出阁,由身边女使持团扇挡着她的脸。偶有一次,杨芙偷眼越出团扇,对上了他的目光,她以为他也如天下人一般倾慕自己,不禁红了面庞。
杨芙一直以为他看的是她。
以至清净观失贞后,还考虑过嫁给他。
可是,楚荒帝一道旨意便将李家发配怀远,让他们一家在苦寒之地艰难度日,他怎么可能喜欢楚国的公主?痛恨还来不及。
当年桐花台上,那名给宝安公主持扇的女使,身量挺直,她与公主身高相仿、年岁相仿,烟火照亮她白皙灵秀的脸,她清俊的眉眼倒映着璀璨的星河。
李玹每年在人群中看她一次,十七岁、十八岁、十九岁,看她从稚气未脱,长成峭丽的少女,每年长安拜会,不过有此一桩心事而已。
李盼每年都让他描述宝安公主的美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看的不是杨芙。
直至及冠那年,他称病未去长安拜会,叫李焕代替自己。因为他被郑知意强留山寨,爷娘做主,成了亲。
李玹蓦地醒来,冷汗淋漓,于帐顶上的一团黑暗中清晰地看到了那张被他刻意遗忘的脸。
脑海中回忆起今日群青看他的双眸,她的脸,不知为何,竟让他看出几分肖似的神韵,牵动了深埋心底的心魔。
“你是不是也觉得,本宫不该信任青娘子?”李玹对床边侍候的寿喜道。
寿喜担忧地替他吹着药:“不过任命一个女官而已,殿下已是太子,想做什么都可以。总是若思虑过重,这身子便好不了!殿下做事,总有自己的道理。”
李玹点了点头,阖上眼,无头无尾地说:“便当本宫是愧疚吧。”
群沧被安置在宫城内的一处不大不小的宅邸,环境清幽,适宜养病。
因他腿上生疮,群青搀扶着他一步一步进了阁子内,关上门后,群沧忽然将手臂从群青手中慢慢地抽出来,脸上安静的表情也全然褪去,麻木中浸透了悲意。
群青一怔,站在一旁,无措地望着他。
“孩子,你不必说。”两行泪从群沧眼中接连滚下,“我早就知道,她没了。”
“每年入秋,青青都会给我送一套冬衣,便是在前年,突然断了。”群沧道,“隔了几个月,狱卒又送来了冬衣,我拿在手中摸了摸,便知晓了。”
“她没有你这么细致的针脚,那时我便什么都知道了。 ”
不知为何,群青也流下泪来:“对不起。”
“不必道歉,我会帮你,自有我的道理。”群沧抹了抹面上的泪,颤抖着手,自袖中取出一张纸笺,递给群青。
便是在被带进东宫的路上,与一群宫女擦肩而过,一名宫女趁机递在他手上的。
群青看了一眼便知,纸条是陆华亭安排的。
“你们查叙州之案,查出玉沸丹,我便知你们是良士。”群沧道,
“当年我不惜身死,向陛下进言,便是因陆家将北戎的祸患带回了楚国,可未想到这么多年,祸患还在南方蔓延。陆长史应承要帮我翻案,我家小已荡然无存,岂有不帮之理?”

一转眼, 长安入了冬,滴水成冰。
晨起,群青会先推开窗, 感觉脸麻了又迅速关上, 衬裙、棉服、官服,里三层外三层地套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房内摆放着一只金盆,盆内用金粉水浸泡着纸花瓣。她拔下发钗搅动水面,令花瓣染色均匀,盆中金粉随她的动作盈盈闪光。
炖羊肉的香气从外间飘进来, 群沧已拖着残腿, 将早食盛在桌上。看到群青埋头吃饭的样子, 他给她碗里夹了一块羊肉。
群青看着碗里冒着白气的羊肉, 恍惚中又回到了年少时候,阿爷不苟言笑,但会用粗糙的手摸她的发顶, 觉得她脸颊瘦了, 又给她碗里夹菜, 以此表达他的关怀。
群青年少时并不得时余宠爱, 阿爷的严厉和限制总让她感到惧怕, 心中还偶有怨言。但如今, 这世上只剩她,为阿爷行儿女本分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想到此处, 群青舀了两勺羊肉汤汁拌饭,一口一口地吃完了整碗饭。
她须得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做她想做的事。
群青将碗筷收拾好, 对群沧说:“我去替阿爷买药。”
群沧的腿有暗疮,这几日群青时常提篮去买药。见她只是买药, 宅外守着的太子府兵没有跟进医馆内。
不多时,群青提着篮子回来,给群沧腿上敷药。
思绪回到了几天前。
她去医馆寻李郎中时,后院养的那只黑犬忽然窜到了医馆内堂咬人,吓得病人们连连逼退。
那条黑犬,她从前在医馆时常喂,是条暮年老犬,走路都费劲,那日不知中了什么邪,竟然连连挣脱了她的锁链。
群青扑过去抱它肋下,黑犬双目圆睁,龇齿狰狞,眼珠上糊了一层殷红的血,令她心中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周遭的人围成一圈,看这小娘子一掌击在狗颈上,它这才瘫软下来,在群青怀中,仍瞪着眼睛缓缓抽搐,样子很是骇人。
群青自觉有义务帮李郎中维护医馆的秩序,抱起黑犬去了后院。
不多时,李郎中也肃着脸来到了后院。
群青看着碗里黑乎乎的东西,不由问:“师父,你给它喂了什么东西?”
李郎中将藤椅拖来坐下,神色凝重地触摸着狗颈,缓缓道:“喂了玉沸丹。”
自江南道回来后,李郎中忙碌之余,一直在研究玉沸丹。
“这几日我将那盒玉沸丹拿着,看、辨、闻、尝,又煮了水,翻遍医书,其性极温,人用少许泡酒,可以加速血流,壮阳提神。”李郎中说,“这犬儿早晨时濒死,想着赌命,便给它喂了半枚,想来是过量了,才变成这个样子。”
群青回想一下陆华亭喝的那口玉沸酒,问:“玉沸丹服用过量,原来会令人失去神智?”
李郎道:“玉沸丹的主料,应该是北戎高原上的未麻嫩叶,清香也是未麻嫩叶和绿茶混在一起的气味,中洲不长未麻,未麻是北戎的东西。”
“北戎?”
“我年轻时认得一个北戎的游医,未麻的事便是他告诉我的。”李郎中说,“传说北戎的将士死战前,会大量采摘未麻,磨成粉,做成胡饼吃,能得虎狼之师。现在想来,如果人服用过量,应该似此犬狂躁嗜杀,不听人言、不畏死伤。”
不听人言、不畏死伤……
群青望着怀中抽搐的黑犬,只觉得心中一凛,她总算想到,这只犬让她联想到什么东西了。
脑海中,浮现出踏碎清净观门板的那匹狰狞的白马。
破门而入的燕王,鬼面下通红的眼睛。
当时她呈上信物,表明宝安公主身份,宫城已破,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前朝公主,应按照降者对待。但无论她如何求饶,对方都毫无反应,直接用一柄长剑刺穿了她。
杀她的那个人,会不会……服过未麻?
这个念头在脑中如霹雳弦惊,群青骤然抬眼:“师父,可有什么办法,能判断对方是否服过过量的未麻?”
群青提篮回来时,便一路思忖着李郎中的话。
——服食未麻和服散不同,未麻性烈,除了残害身体,还会在体内残留。初次服食未麻的人,可能因太刺激,面红起疹,像是过敏一样;若是此前服食过,便不会有这种反应。
——玉沸丹中未麻实在稀少,不会明显到让人起疹的程度。若六娘你等得了,我可以试试按书上方法将其萃取出来,未麻汁液可以吸附于金,我会将它涂在一片金箔上……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