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历史直播,开幕暴击by苦竹根
苦竹根  发于:2025年03月07日

关灯
护眼

【眼看刘邦命不久矣,将来能做主的就是吕后和太子刘盈,陈平自然不想得罪吕后,他没有听命斩杀樊哙,而是将其押回京城,要杀要放,全由刘邦做主。】
天幕短短几句话之间信息量巨大,汉初的君臣都被惊到了,他们看着端坐首位的皇帝与皇后,面面相觑。
萧何在思索该不该答应吕后的拉拢,张良则想着,今天就不该出门,在家里修仙多自在。樊哙迅速低下头,他不能让人看到自己此刻的面色……
刘邦多疑的性格注定了他谁都不会相信,如今也将怀疑的目光看向了陈平。
陈平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臣位卑,且疏不间亲,不敢参与陛下家事。”
皇家太可怕,我想回乡下!

第62章 汉初人杰
相较于群臣的反应,吕雉面无表情,将所有心思都藏在自己心里。如今她的实力不够,还不足以与刘邦抗衡,自然得低调收敛,积蓄势力。
后宫中,戚姬无能狂怒,她想要去向陛下诉苦,求陛下立如意为太子,只是前朝后宫宫禁森严,没有刘邦带着,她如何能擅闯宫门。
她无数次幻想着能打倒吕雉,扶持自己的如意成为皇帝,那时,她就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便可以将此刻的所有不甘与野望都发泄出去,将吕雉踩在脚底!
现在,她却有些惶恐了,一旦太子登基,如意和自己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刘邦没有关注吕雉,也没有想起他曾对戚姬承诺过的事,他只是有些感慨,没想到最后继承自己皇位的依旧是刘盈,可是刘盈那样懦弱的性子能生出天幕多次提及的汉武帝吗!
难道真的是他眼拙看错了……
【还不等陈平回到京城,刘邦就重伤不治身亡,汉惠帝刘盈在吕后的扶持下顺利登基。他一贯的谨慎为他保住了一条性命。刘邦死后陈平投靠吕后,一心为汉惠帝绸缪,又在吕后死后,与周勃一心扶持新帝登基,诛除诸吕,安定刘家江山。】
【他总能在纷繁的朝堂斗争中选择对的那一方,又不居功自傲,汉文帝登基后,他及时抽身,功成身退,善始善终!】
刘邦:“诸除诸吕,扶持新帝!”
朕的江山啊,在朕死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还有废立皇帝之事,这大汉还能好吗!
吕后敏锐的目光盯着陈平,陈平内心叹息,只能将身子福的更低,以示恭顺。
刘邦:“这个文帝又是谁?”
萧何:“经天纬地曰文,慈惠爱民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化成天下曰文,‘文’是美谥,在所有谥号中算是最好的一个,可见其定是明君!”
张良:“按年岁来算,应是陛下的子嗣。”
刘邦默默过了一遍自己的儿子,刘肥就算了,他年纪太大,不会被权臣拥立。剩下的儿子中如意今年四岁,刘恒两岁,话都说不清楚,自然也看不出贤愚。
也不知将来谁能继承大汉江山,再造乾坤!
汉文帝刘恒有些惊喜,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难得露出了高兴的神色,“文帝”之名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他对群臣笑道:“多谢诸位爱卿的褒奖,朕当与诸君共勉。”
群臣也回礼道:“陛下实至名归,臣等敢不从命!”
“自诩清高的文人在嘴上鄙夷陈平,心里无不想成为陈平。”
“陈平就是一个臣子的典范。”
曹操也感慨道:“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也不知我何时才能建功立业,实现理想!
【除了上述比较有名的文臣武将,汉初的人杰还有精通数学,制定历法,掌管汉朝财政的“计相”张苍。】
“完善《九章算术》的大佬!”
“《九章算术》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比欧洲同类算法早了1500多年。里面不仅有我们现在常用的勾股定理,还有一次方程组,负数、分数,开立方,开平方,平面几何面积计算,体积计算……”
“而且他活了一百多岁,从秦始皇时期,一直活到汉景帝时期。”
“他好像有一百多个姬妾……”
秦·咸阳宫。
张苍原本担任御史,自从天幕提及他的学生贾谊后,便被始皇破格提拔,成为始皇身边的中郎,日常跟随始皇处理政务,如今也在咸阳宫中带着一众博士记载天幕信息。
始皇看向张苍的时候,张苍正茫然的看着天幕,算术只是他私下的小爱好,毕竟是小道,难登大雅之堂,却没想到将来能助自己成为计相。
始皇觉得张苍的职位可以动一动了,比如治粟内史就能合适,若能让国库充盈一些,将来打匈奴打百越便能放开手脚,直捣黄龙!
其他人更关注的则是他的私生活,比如他怎么就能活那么久,再比如他居然有一百多个姬妾,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得以长寿……
很快便有人反应过来,若是这样,历代的王侯岂不是都能长寿?
可以想见天幕结束后,张苍定会迎来群臣的热情簇拥。
汉朝,还在担任赵国相的张苍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机,他被提前征召入京,掌管国家财政。
【有制定仪礼,端正风纪,被尊为“汉家儒宗”的叔孙通。】
“叔孙通身段柔软,能放下儒家的高傲,逢迎每一个主君,在始皇手下时从没有跟着儒家和始皇做对。在胡亥手下,迎合胡亥好玩乐不理朝政的心性,说陈胜吴广起义“只是一些盗贼作乱,不值一提”的就是他。说完这些话,他立刻提桶跑路,投奔了楚怀王,后来又跟了项羽。等到刘邦攻入彭城后,他摇身一变又成了刘邦的手下。”
“知道刘邦不喜欢儒生,叔孙通就脱掉了儒衫换成了短打,一副楚人打扮。”
“刘邦建国后,叔孙通带着一帮鲁地的儒生制定了大汉的礼仪,他不崇古,不迷信先贤,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制定了一套适合大汉的礼法,让刘邦发出感慨: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乐趣啊!”
坐在张苍身后的一个博士突然摔倒在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淳于越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一把掐住那人的衣领,怒吼道:“叔孙通,你还有点儒家子弟的气节吗!就你还被称为儒宗,后世的儒家随意解释圣贤经典,胡作妄为,都是被你带坏的!你这个儒家的罪人!”
这罪名可就大了,叔孙通要是认了,他就会被天下儒生群起而攻之,要知道,比异教徒更可恶的是异端!
现在谁来劝都不管用,淳于越今天就要发挥孔圣人的另一项看家本事,以“力”服人!
眼看着咸阳宫的儒家子弟一个个聚了过来,叔孙通也害怕了,他争辩道:“你是齐国之儒,我是鲁国之儒,本就不是一家,你凭什么管我!”
此时的儒家可不是后世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书生,他们一个个推推搡搡,都想用自己的拳头亲近一下未来的“儒宗”……
不知过了多久,咸阳宫中其他人终于反应了过来,他们纷纷以劝架为名,暗中下手,尤其以法家之人最是积极。
李斯倒是没有亲自上前,他在外面喊着:“朝堂之上,陛下面前,你们打打闹闹成何体统,这就是儒家所崇尚的礼仪吗?”
扶苏都看呆了,这还是自己认识的温文尔雅的淳于先生吗?
扶苏将求救的目光看向自家父皇,始皇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啊,往日朝堂上最激烈的不过是儒家和法家打嘴仗罢了,还从没有人在他面前动过手呢。
始皇重重的咳了一声,吩咐蒙恬动手,将他们分开……
一场混乱终于结束了,儒家学子个个衣冠不整,叔孙通的脸都胖了一圈,始皇本想训斥他逢迎胡亥,都不好在此时开口了。
经过这些人一闹,天幕介绍的一些人杰就被他们略了过去,幸好还有张苍在专心致志的记载天幕之言,他将自己整理好的名单递给了始皇。
只见沛县之下人才济济,那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都各有能力。
始皇却也明白,并不是说人才都聚集到了沛县,其他地方没有有能力的人,只是其他地方没有一个刘邦罢了。
千里马终须遇到伯乐,不然只能老死于槽枥之间。
他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发现千里马的制度,一个能源源不断提拔底层人才的机制,不知后世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除了这些史书留名的文臣武将,还有一位有才之人,必须重点提及,她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发妻,汉高后吕雉。】
【她是封建帝制历史中第一位皇后,第一位太后,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而她也担得起这个第一的名号。】
【司马迁的《史记》评价其执政期间:“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她一手稳定了汉初混乱的朝局,将天下平稳的过渡到了文帝手里。】
汉朝宫廷中的人都有些吃惊,天幕居然用这样的赞美来形容皇后,可见皇后定然功绩卓著。
刘邦用惊奇的目光看着皇后,这个一直以来陪伴着自己从低谷走上巅峰的女人。
她已经不再年轻,相比于后宫那些新纳的美人,吕雉是沧桑的,而这份沧桑为她增加了一份独特的魅力,似乎什么都不能将其压垮,让人一眼便确信,这是一个能担得起母仪天下的女人!
秦朝,身处沛县的吕雉也震惊的长大了嘴巴,他们一家是楚国灭亡后,为躲避灾祸,才搬到沛县居住的。人离乡贱,背井离乡的吕家失去了往日的人脉关系,必须尽快在沛县建立起新的关系网。
前些日子,吕公宴请沛县的地头蛇,萧何作为县里的主吏负责安排宾客的座位,贺钱少于一千的都被安排在堂下。
她还记得那个刘季一身流氓习气,他分明没有带钱,却大咧咧的说“贺钱一万”,萧主吏都主动为其解释。吕公一眼就看出刘邦的不凡,在坐的宾客都认识刘邦,且颇有敬意,任其空手而来,却端坐堂上。
吕公看出了刘邦的价值,自然想与其打好关系,便想将长女吕雉嫁给刘邦为妻。吕雉与母亲万分不愿,却也只得了吕公一句“妇道人家懂什么!”
天幕也讲到了这里。

第63章 汉初人杰
【想当年,吕雉尚是一个妙龄少女,大家闺秀。刘邦却已年近四十,家无余财不事生产,整日与一帮兄弟蹭吃蹭喝,还与曹寡妇有了一个私生子刘肥。】
【吕公一心出卖女儿,为家族牟利,却从未想过女儿的未来。】
如吕公这样的封建家长们不以为意,婚姻大事,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小辈自己做主的,天幕真是无稽之谈!
但是很显然,天幕所传达的思想与他们一惯的认知天差地别。
“吕姐姐是后来有能力青史留名,我们才有机会知道她的心酸过往。可是历史上还有多少女子默默无闻被家里盲婚哑嫁,搭上了一生的幸福呢……”
天幕下不少女子都露出了愁苦的神色,她们如同熬日子一般一天一天的数着过,被公公婆婆压迫,被丈夫冷暴力,被姬妾争宠陷害,儿女也不理解自己……
便是跟娘家诉苦又有什么用,母亲总是说:“忍忍就过去了。”不知还要忍到什么时候……
“吕公看出刘邦将来会有出息,怎么没看出吕家将来会断子绝孙。”
“可惜吕公的帮扶计划失败了,整个吕家能青史留名的只有吕雉。”
“……”吕雉呼吸急促,被天幕的信息轰炸的无法言语,她没想到那个人居然已经有了私生子。父亲定然知道,却还是一心要将自己嫁过去,难道自己这个女儿于父亲而言就只是一个换取富贵的筹码吗!
吕公还在坚持自己的意见,“为父如何会害你,刘季是有大本事的,你看他身边的兄弟一个个都封王拜将了,你只要嫁过去,我吕家就有泼天的富贵。”
吕雉不想再忍下去了,她高声道:“父亲只看到了这些吗?天幕说那刘季未来是汉高祖,可是对于秦朝来说,他就是谋反的乱臣贼子。如今始皇如日中天,大秦铁骑血腥未干,不日就会有秦军来到沛县,到时候,吕家还要陪着他一起下黄泉吗!”
吕公却道,“我已经都准备好了,你们一起逃出去,去芒砀山,去百越,随便去哪里,只要躲过这十多年,秦皇一死,天下大乱,我们就有机会了!”
看着近乎疯狂的吕公,吕雉怒火攻心,却无可奈何。吕公原本是想找个靠山,没想到这个靠山这么有本事,可是这登天之路已经被天幕斩断了。当他意识到自家错过了什么时,他被自己的妄想折磨的快要疯了。
吕雉对兄长吕泽道:“长兄看到了吗,天幕说吕家有断子绝孙之祸!”
吕泽神情凝重,未来的刘邦容不下开国功臣,又如何能容的下外戚吕家。他神色郑重道:“妹妹有什么想法,只管说出来,兄长支持你!”
吕雉心下大定,长兄如父,只要得到兄长的支持,她便能得到暂时的喘息之机。
吕雉道:“天幕这般赞誉,定然会被咸阳的贵人看到,我欲前往咸阳,谋求一条出路。”
吕泽有些犹豫:“可是,你一个女子……”
吕雉自信道:“兄长,我可是被天幕特意介绍过的女子,便是不如汉初三杰,也能与张苍、叔孙通比一比吧。”
吕泽思索片刻,终于打定了主意,支持妹妹,“萧主吏与那刘季定然也要去咸阳,你不如与他们结伴而行,多少有些照应。便是刘季不值得托付,萧主吏却是个正人君子,定然不会让人欺辱你。”
吕雉想到这一路的遥远,便接受了这个提议。
此时,天幕已经讲到了吕雉出嫁后的事了。
【吕雉出嫁后,费尽心力拉扯刘肥长大,替刘邦下地耕种庄稼,缝补针织,养育儿女,孝顺父母,她做到了一个妻子该做的一切。】
【刘邦却整日游手好闲,与一干朋友到处骗吃骗喝,还因为私放囚犯被朝廷通缉,他躲到了芒砀山落草为寇,吕雉却不止要照顾家里,还要长途跋涉给他送吃食衣物。】
【吕雉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也养成了她独立坚韧的性格。】
刘邦也想起了那一段日子,那时他被通缉看不到前路,整日过得浑浑噩噩,是吕雉在默默支持着他,自己为什么把这些都忘记了呢?
看着这样的吕雉,刘邦突然有些愧疚……
【天下大乱后,刘邦在外征战,吕雉与父母儿女留在沛县。刘邦攻打彭城功败垂成,他跑了出去,家人妻儿却被项羽俘虏,吕雉成为了项羽的阶下囚。】
【直到汉四年,楚汉议和,吕雉才被释放。可是此时的刘邦身边已经有了新的美人,便是他十分宠爱的戚夫人。此后,吕雉身为王后留守后方,戚夫人却能跟着刘邦时刻伴驾。】
【公元前205年,成为汉王的刘邦立吕雉为王后,嫡长子刘盈为太子。待他成为皇帝后,却以刘盈仁弱“不类我”为由,想要改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朝中大臣都反对废长立幼,因为当时刘盈并没有犯什么错,而刘如意年纪尚幼,如何能看出脾气秉性。况且,赵武灵王殷鉴不远,废嫡长子立庶出子定会引起皇位的动荡。】
吕雉悄悄攥紧了拳头,她已经站在悬崖之上,后路被断,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吕雉第一次感受到权力的重要性,她知道,若是由着刘邦废长立幼,身为前太子的刘盈必死无疑,她这个皇后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当年刘邦起兵时,她的两位兄长都是倾力相助,如今天下平定就想将吕家一脚踢开,哪有这么轻易的事。】
【有人为吕雉献计,让她找张良。吕雉让她的兄长吕释之绑架了张良,逼迫张良献计。张良也很无奈,他已经躲在府里修仙很久了,就是想要躲过皇位之争,没想到终究还是被牵扯其中。】
【张良说:“陛下喜爱幼子想要废长立幼,这不是谁能劝的了得,只能拿出陛下拒绝不了的筹码,让他看到太子的能力,为了江山稳定放弃废长立幼的想法。”刘邦当时最看重的是四个贤人,他们隐居在商山上,不肯出仕,吕雉便命人带着太子的亲笔信和厚礼,请商山四郜,四人听说是仁慈的太子相请,不是那个不懂礼数的刘邦,便纷纷出山了。】
【刘邦见太子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势力,而他却因为讨伐英布身受重伤,命不久矣,这才放弃了易储的念头。】
“其实刘邦对刘盈的看法很客观,刘盈确实担不起大汉天下。”
“但刘如意也不行,刘邦死的时候,刘如意还不到十岁,难道让戚姬秉政吗!”
“只有吕雉,也唯有吕雉能担起刘邦死后的大汉江山。”
“真正的汉二世——吕雉!”
刘邦也有些意动,他的儿子们年纪太小了,一旦他离世,必须有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主持大局,如今看来只有皇后能担此重任!
至于去母留子,让大臣辅政,也不看看汉初这些如狼似虎的功臣集团和汉室宗亲,怕是他前脚走,后脚就会有权臣行废立之事!
【易储之事,乃是吕雉所面对的最大的危机,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她积极参与政治,发出自己的声音,帮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在诛杀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时,都参与其中。这些举动巩固了汉朝的统一,也为她日后掌权做了充分的准备。】
韩信接到诏令刚刚入宫,便听到天幕的话语。
对面就是将来杀了自己的皇帝和皇后,淮阴侯韩信有些恍惚的想,这样的情况下见面还真是尴尬呢……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
【出嫁前被吕公摆布,出嫁后,受刘邦辖制,压抑了一辈子的吕雉终于能将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但她没想到,接下来她还会受到更加致命的打击——来自于她的儿子,汉惠帝刘盈。】
刘盈日常跟着太傅学习经义,但今日有天幕,本就不是正式的朝堂,刘邦便将他也召了过来。
吕雉将目光转向刘盈身上,眼中没有了往日的希冀与温暖,刘盈突然打了个寒颤。
【因为易储之事,吕雉深恨戚夫人和刘如意,因为他们,她母子三人一度濒临绝境。如今,刘邦死了,戚夫人最大的靠山没有了,吕雉将戚夫人关在永巷,命其穿着囚徒的衣服,舂米做苦役。】
【对于一个时刻想要害死自己的仇人,吕雉的惩罚并不算重。她没有要了戚夫人的性命,只是让她做一些苦役。只要过了这段时间,吕雉很快就会忘记这个女人,她要处理整个天下的事物,哪有时间关注后宫的一个失败者。】
天幕上是穿着囚衣的戚夫人,大殿外传来戚夫人的哭求声,刘邦突然有些心烦,他让近侍将戚夫人送回后宫,打算稍后再去安抚。
对于天幕所言,吕雉的做法很宽容了,若是易地而处,他绝不会放过自己的政敌,必要斩草除根!
他低估了吕雉的心胸,就像他高估了戚姬的头脑……

第64章 汉初人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愚蠢的戚夫人却自寻死路,她一边舂米一边唱着歌儿:“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这不是明着告诉吕雉,我还有个儿子在外为王,他总有一天会回来救我,帮我报仇!】
刘邦气急败坏,喝骂道:“蠢货!”他怎么会宠爱这么一个没脑子的东西,如意有这么一个娘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吕雉勾唇一笑,她早已看出了戚姬的本性,所以从不曾将戚姬当做敌人,能对她造成威胁的只有刘邦。
【既然戚夫人这么想见儿子,吕雉便帮她实现了这个愿望,她召回了赵王刘如意,想要将其毒杀,惠帝刘盈却为了所谓的手足之情与如意形影不离,让吕后没有下手的机会。】
吕雉心头一梗,这个儿子就是生来气她的吧!
【刘如意终于还是死了,吕雉又将戚姬做成了人彘扔到茅房中,经过这件事,吕雉终于意识到惠帝刘盈荏弱不堪,且是非不分。刘盈被她保护的太好了,虽然坐上了皇位却没有任何政治手段。为了让刘盈认识到权力斗争的血腥残酷,她让刘盈亲眼看到了受刑后的戚姬,谁知,刘盈却失声痛哭,责备自己的母亲:“这不是人能做出来的事!”他认为有这样狠毒的母亲,自己也没有资格治理天下。】
“吕姐姐是不是生产的时候把胎儿扔了,养大一个胎盘啊!”
“谁都能这样说吕雉,唯有刘盈不行,若是我有个这样的大孝子,一定出生的时候就人道毁灭了他。”
“刘邦杀了那些多功臣,也不曾见刘盈劝谏,怎么就见不得吕后杀一个仇人了,不过是仗着吕后只有他一个儿子,肆无忌惮罢了。”
刘盈听到天幕中母亲做的事,他突然当着众臣的面跪下请求,“母后,儿臣求您不要再做这些事了,如今天下之人都知道了母后的行事严酷,怕是会被引起非议啊!”
刘邦震惊的看着刘盈,这是一个儿子能对母亲说的吗?这是能在大庭广众前说的话吗?这不仅是当众宣布母子不和,也让满朝文武看到了刘盈的不识大体,让原本支持嫡长子继承制的大臣也有所动摇!
刘邦喃喃道:“这个儿子确实不像乃公啊!”
吕雉也失望的点了点头,“是啊,他确实没有能力担当大任!”
吕雉对刘盈彻底失望了,一旦抛开刘盈这个亲生子的身份,她突然发现自己的选择还有很多。她是大汉的皇后,将来也会是皇太后,后宫的所有皇子都是她的儿子,便是她想要抱养刘如意,也没有人能说不行。
秦朝君臣也被刘盈所为震惊了,皇帝的多样性,他们终于见识到了……
始皇有些恍惚的问扶苏,“若是你,你会怎么做?”
扶苏将自己易地而处道:“吕后所为都是为了刘盈,刘盈不该也不能指责自己的母亲,况且这件事中吕后所为并不算错。儿臣虽有仁心,但也只是不忍天下百姓无辜遭难,断不会容忍一个能够动摇国朝统治的人。”
若是……若是知道胡亥上位后会胡作非为,葬送大秦江山,那个他也不会断然自刎吧!
始皇终于点了点头,这个儿子素来表里如一,敢于劝谏他的政策,也能承担自己的责任。而刘盈分明是懦弱不堪,却将自己的无能怪在吕后的身上。
【因为韩信与戚姬这两件事,吕雉被冠上了“最毒妇人心”的标签,后世之人将这个标签作为女子不能干政的理由,肆意攻击那些临朝称制的皇太后们。】
武曌轻蔑道:“呵!”
刘娥不屑:“一帮废物!”
萧绰勾唇一笑:“我大辽若有如此之人,必要将其送还南边的宋国。”说不定是宋国派来的探子呢!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韩信死的时候,刘邦还在世,吕雉如何能越过刘邦这个开国皇帝,擅自处理功臣而不受惩罚。刘邦若是想借机发挥,便能将此作为皇后的罪状,废太子轻而易举,但这些都没有发生。因此,这件事分明是吕雉在刘邦的授意下做的。】
【对于戚姬只能说是她咎由自取,身为刘邦的姬妾,妄想行废立之事,若是她成功了,吕雉和刘盈的下场不一定比戚姬好。在这场权利斗争中,是吕雉赢了,她处理了一个觊觎自己权利的政敌,却被后世骂了两千年。】
“做人不能太双标,刘邦杀政敌是维护天下安定,吕雉杀政敌就是狠毒,哪有这样的道理!”
“刘邦死之前就跟戚姬说,皇后以后就是你的主人了,戚姬却没有任何政治头脑,就这样的人如何能与我们吕姐姐相提并论。”
是啊,若是真的立了刘如意,到时候戚姬秉政……刘邦惊出一身冷汗,这个女人平常看着挺聪明的,关键时刻怎么能这么蠢!
“不能因为此事就说吕雉狠毒,像是薄姬这样安分守己的后宫女子,吕雉并没有为难她们,薄姬跟着刘恒去了代地,成了王太后,逍遥自在。”
“更何况,汉初之时,律法中保留了很多肉刑,要不要回忆一下李斯的下场。”
李斯浑身一凉,这种时候为什么要拿他举例啊!
刘邦想到李斯被俱五刑,先黥面,割掉鼻子舌头,斩左右脚趾,用棍子活活打死,然后斩下他的头颅,最后再将他的骨肉切碎扔到大街上……突然觉得这所谓的人彘也不过如此。
刘邦将目光转向自家皇后的方向,却见皇后神色坚毅,两人四目相对,似乎都做下了什么决定。
【刘盈做的荒唐事不止于此,在宫中宴请刘肥时,刘盈以家礼接待刘肥,让刘肥坐上座,而他这个皇帝却坐在下首。】
“刘盈的亲情也是有限制的,他的亲姐姐鲁元公主,差点被送到匈奴和亲,吕后痛哭哀求,才免了女儿的灾难,那时的刘盈又做了什么,他什么都没做……”
“他在意的只有他的兄弟和父亲,倒不如说他做出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样子给人看。”
刘邦恨铁不成钢道:“天家哪有亲情,身为皇帝当树立君王的威严,不然将来谁都想去皇位上坐一坐!”
但刘邦也对刘盈冷血的一面感到不可思议,对于母亲和姐姐你是全然不顾啊,皇后为你费心筹谋真是不值!
刘盈满头大汗,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走了一步错棋,他以为母后声名狼藉,只要与母后站在对立面就能得到父亲的喜爱,却没想到,这种决断并不是刘邦所喜欢的。
现在,他彻底失去了父母的庇护,马上就能感受到权力斗争的残酷了……
【此后,刘盈沉溺酒色,不理朝政,汉惠帝七年,刘盈忧郁病逝。吕雉立刘盈之子为帝,即前少帝,自己临朝称制,大汉正式进入吕后秉政时期。】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