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温僖贵妃by漫秋
漫秋  发于:2025年03月04日

关灯
护眼

商定过后,郑宣留下来善后,他最擅长打扫战场,高洋则扶起人事不知的曹青云与瑾华他们先行回大营。
接下来的事情,便很顺利了,康熙在回大营的途中,知道了胤祀遇袭的事情:同行的侍卫皆殉职;曹青云重伤,昏迷不醒,只捡回一条命;郑宣重伤行动困难;只有胤祀只是受了些皮外伤。
康熙神情凝重,他对曹青云的武力值有些了解,能将他伤到现在这样,说明行凶者本身的武功之高强。
“你们是怎么逃出生天的?”康熙问道。
这件事情,瑾华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就商量好了,那时候,曹青云有过短暂的清醒,他们趁机对好了词。
“回皇上,奴才们被逼至悬崖,正以为自己就要遭毒手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长啸声。那些刺客听到啸声后,没有任何迟疑立刻撤退了。奴才们这才保住了一条小命。”郑宣回道。
那些刺客都被郑宣处理了,当然不是用瑾华说的那什么化尸粉,瑾华在回程的路上已经解释过了,那个小瓷瓶里放的就是普通的花粉,她诓那些刺客的。
康熙摩挲着自己袖口的纹路,看向胤祀,说道:“胤祀吓坏了吧,你是个好孩子,能临危不乱。”
胤祀心中一“咯噔”,他做出强自镇定的模样,露出笑容,铿锵有力地说道:“儿子不怕,儿子是皇阿玛的儿子,是大清的巴图鲁!”
康熙听着胤祀稚嫩的宣言,失笑道:“是,你是皇阿玛最骄傲的儿子,是个巴图鲁。”
胤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手却微微抖了一下,似是察觉到自己的异样,他立刻不动声色地将手背到了身后,把个逞能的小孩模样演了个十成十,确保能被康熙“无意”间看见。
康熙见此,打消了心中的最后一丝顾虑,胤祀这强撑的模样正好应和了一个要在皇父面前不认输,给皇父一个好印象的样子。
康熙倒不是怀疑这场刺杀的真实性,毕竟曹青云的伤势摆在那里。
他是疑惑,刺客眼看着都要得手了,为何会轻易放过胤祀他们,怕其中有什么隐情。
瑾华拿出帕子拭泪:“皇上,按说木兰围场到处是侍卫把守。只为何那些刺客竟如入无人之境般,将一个皇子和几个高手几乎逼入绝境!”
瑾华站起身,给康熙行了个礼,继续说道:“还请皇上细查这其中的猫腻,胤祀之所以得以保全,全是皇上庇佑,运气使然。”
“若那些刺客将矛头对准皇上您,或是其他阿哥们,可如何是好?”
康熙知道瑾华说的是实情,那些刺客这样猖狂,出入木兰围场如入无人之境,也是对他这个皇帝的挑衅。
至于郑宣说的啸声,很可能是望风的人见势不对,给刺客的预警。
“你好好照顾胤祀,这件事情,朕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你们一个交代。”
“是,臣妾多谢皇上,恭送皇上。”
送走康熙后,瑾华几人都轻轻松了口气,康熙毕竟是皇帝,这大营的风吹草动会很快传到他的耳朵里。
因着瑾华从前没有出手救治孝庄,胤祀怕康熙对瑾华产生芥蒂,便决定将瑾华在这件事情里的痕迹抹去。
于是,在离大营不远的地方,他们便兵分两路,瑾华和高洋避过众人回到自己的帐篷里,处理掉琼樱熬的药,装作小憩刚起的模样。
胤祀带着瑾华给的强效迷药,扶着曹青云找了安全的地方躲好,郑宣则回大营求救。
等将曹青云安置好后,立刻宣太医,并告诉太医,伤口已经在来的路上处理好了,让太医看看曹青云有没有内伤。
然后就是康熙得到消息第一时间来瑾华帐篷后发生的事情了。
瑾华想了想,没有发现有什么疏漏的地方,便说道:“皇上应该是相信了咱们的说辞了,咱们要在他之前找到线索才好。”
那刺客虽说引路的人有着浓重的蒙古口音,但口音这种,有些人是可以刻意模仿的,并不能确定就是蒙古人引的路。
但是——
“额娘,这木兰围场早前是蒙古人旅居的地方,若论熟悉地形,非他们莫属。”
瑾华点头:“话是如此,但咱们也要找对人,不能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胤祀点头表示赞同:“而且,皇阿玛已经下令彻查了,额娘,咱们要先他一步行事,不然,咱们知道的真相,怕是已经是修改过后的了。”
“娘娘,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郑宣说道,“您的迷药便十分好用。”
郑宣的意思很明显,落单的不会只有胤祀一人,那蒙古亲王也会。
如今,蹦得最欢的便是哲理木亲王,加上上次胤祀打败了乌兰察,下了他的脸面······
“那就从哲理木亲王开始吧。”瑾华说道。
康熙要从头开始找到蛛丝马迹往下查,自然需要时间。
瑾华他们则是直捣黄龙,直接拷问有嫌疑的人,效率比康熙高多了。
胤祀的遇刺,并没有传出去,毕竟木兰围场之行关系大清和蒙古的友好睦邻,若事情还没有查清楚,就贸然传扬开,怕会引起蒙古亲王的不满。
所以,众人该下场围猎,还是围猎,该谈笑风生,还是言笑晏晏,根本没有受什么影响。
哲理木这几日倒是关注着胤祀的行踪,见没有他行刺的消息传来,心中嗤笑,这中原人做事就是拖沓,天时地利都给他们备好了,还磨磨蹭蹭的不行动。
他弯弓射向一头小鹿,因着刚刚的分神,箭射偏了,小鹿受惊逃窜而去。
哲理木本就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见自己没有射中,便有些不满,策马追着小鹿而去。
蒙古人都极擅长骑射,此处又是皇家猎场,因此只有几个护卫追了上去,其他的人都按着自己的喜好开始追逐猎物。
哲理木又追着射了几箭,都没有射中小鹿,便愈发紧追不放。
渐渐地与护卫拉开了关系,他没有回头,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护卫与坐骑都悄无声息地倒下了。
哲理木正要再射箭的时候,被黑衣人拦了去路,他没有多想,直接说道:“你们来这儿做什么?十阿哥往别处去了。”
郑宣原就是故意穿着黑衣诈一诈他的,听他这样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就撒了哲理木一脸迷药。
哲理木还想说些什么,人已经从马上摔了下来。
他惊恐地发现自己浑身僵硬,无法动弹,连开口求饶都做不到。
正心中大骇,却听那黑衣人说道:“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老实答了,不然,马上送你去见你的萨满神。”
哲理木心中狂点头,奈何无法表达出来,心中的惊惧又添了一层。
直到感觉自己的嘴唇被什么滋润了一下,那股清流直流到嗓子,正当他享受这美妙滋味的时候,这股清流戛然而止了,可惜了啊。
他还没有感慨完,就听那黑衣人开口:“咱们的人进木兰围场还有谁知道,为何消息会泄露出去?”
“只有本王和惠妃的人知道,没有旁人了,消息泄露可不关本王的事情,肯定是惠妃那边的人不谨慎。你们找她去吧。”
哲理木心想,原来是行踪泄露了,怪不得久久没有听到十阿哥遇刺的消息。
他先入为主的认定了黑衣人的身份,毕竟,这皇家猎场,不是谁都能进来的,便想着大家都是同盟,他将事情解释清楚了,也就没事了。
黑衣人又问:“找你密谋的人是哪个?我找他去!”
哲理木还真的知道那晚过来的人是谁,他也不能听人说那么几句话,就相信了不是?
后来,他曾特意找过那人,确认在大阿哥身边看到他,才安排人去引路的。
“是大阿哥身边的一个太监,人家都叫他崔公公。好汉,本王知道的已经交代了,快给本王解药吧。”
他以为自己不能动弹是中了什么毒了。
黑衣人,就是郑宣,他冷笑一声,直接抹了哲理木的脖子。
将刀扔在了哲理木的身上,郑宣转身离开,这刀还是上次遇刺时,他打扫战场特意留下来的。
哲理木遇刺身亡的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康熙与蒙古亲王之间的关系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这时候,康熙有点后悔封锁了胤祀遇刺的消息了,不然,他与其他蒙古亲王就可以合作将刺客找出来,而不是如现在这般互相怀疑,互相防备。
这刺客要是找不到,蒙古与大清的关系必然也会受到影响,此后,木兰围场之行的政治意义,将不复存在。
是人都怕死,若蒙古亲王安觉得来木兰围场会送命,谁还会应邀而来?
康熙震怒,他这边查胤祀遇刺案还没有什么进展,那边,哲理木就遇刺身亡了。
瑾华说得对,这些刺客极其危险,且目标明确,就是冲着落单的王公下手。
“梁九功,传令下去,大营戒严,所有人不得落单。”
“是,奴才遵旨!”梁九功立刻去传达康熙的命令。
而瑾华他们了解到,这位崔公公原本是惠妃身边的老人,此次惠妃再被禁足,康熙要清理她身边的人手。
崔公公便被惠妃提前给了胤褆,听说很受胤褆的看重,上次来胤祀这里传话的正是他。
胤祀猜测,他这边若有事找胤褆,来的多半还是他。
于是,胤祀找了个胤褆不在帐篷的时间,派人去找他,说是有个东西要送给他。
果不其然,崔公公亲自来了胤祀的帐篷,向胤祀告罪,说明胤褆的去向。
这崔公公与高洋他们同龄,在惠妃身边必然经历过元后时期的后宫阴暗,用与之前同样的法子,怕是没用。
郑宣制服崔公公后,便直接审问了。
“说吧,惠妃为何与哲理木亲王勾结,要刺杀十阿哥?”
崔公公不妨自己一脚踏入了陷阱,如今自己生死由人,只能愿赌服输。
但要从他嘴里问出什么,那是不可能的,惠妃对他有大恩,他绝不会出卖她分毫。
倒是他死在十阿哥的帐篷里,十阿哥怕是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
正这么想着,就听到郑宣说道:“你夜会哲理木亲王,有人亲眼所见,如今哲理木亲王身死。若让皇上知道了,不知道你能不能脱了干系?”
他正要反唇相讥,又听郑宣说道:“听说你的小侄子刚给你添了一个小侄孙?你若是牵扯上了蒙古亲王的死因,为了给蒙古亲王一个交待,你那小侄孙可还能被保全?”
崔公公不说话了,不同于高洋他们有亲人等于没亲人。
他是为了救家人自己卖身进宫的,进宫后,家人也没有和他断了往来。
侄子还提出,将刚出生的小侄孙过到他名下,以后给他养老。
这让他如何选择?反正,现在,他是不敢轻易就死了的。
作者有话说:

第144章
“你自己想清楚,若你如实将事情招了,今儿你离开后,自然有送给大阿哥的礼物让你带回去。至于能不能躲过皇上与蒙古亲王的搜查,就看你的本事了。”
郑宣的最后一句话,让崔公公动摇了,他自信,以自己的手段,将自己从这件事情中摘出来,还是轻而易举的,前提是没有人去揭发他。
郑宣给了他几息考虑的时间。
崔公公低着头,思索过后,终于微微点头。
接着,他便看到,僖皇贵妃与十阿哥从屏风后出来,冷冷看着他。
见此,他也没有了侥幸,知道人家是找准了他才下的手,若他言语不尽不详,惹怒了他们,自己的家人定然得不了好。
“说吧,惠妃的目的是什么?”瑾华淡淡开口,她原本就猜测事情是惠妃干的,最初的激动气愤过后,就剩冷静了。
“奴才在皇上清洗延禧宫之前,就被娘娘送到了大阿哥的身边,除了照顾大阿哥外,娘娘还让奴才······”
原来,之前常有人在瑾华耳边说大阿哥的不易,也是崔公公想法子诱导大福晋做的。
惠妃的想法很简单,她知道瑾华救过胤褆,也知道她对孩子心软,胤褆又因为这份救命之恩,对瑾华有着天然的亲近。
她知道后宫没有生母相助的皇子,日子虽然过得去,但要更进一步,或者得到康熙的亲眼,肯定是难上加难的。
她便异想天开,想着除掉胤祀,然后,让胤褆与瑾华培养出母子之情,届时,瑾华的一切都将是大阿哥的。
“她还没有死心?”瑾华忍不住说道,“还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额娘?”
见胤祀疑惑,瑾华解释道:“她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想法了。”
胤祀无语,惠妃是被关傻了吗?
若他真的出事,额娘的所有精力肯定都会用在帮他找出真相,给他报仇上面,怎么可能会吃力不讨好的去替别人养儿子呢?
这后宫别的娘娘有可能为了自己将来老有所依,接受这样的安排,但胤祀知道,额娘是绝对不可能会养别人的孩子的。
他可是知道,额娘曾拒绝过抚养六阿哥的。
瑾华一言难尽,说道:“还有什么,一并说了吧。”
“这?奴才知道的都已经说了。”崔公公小心措辞道。
“说了?”瑾华似笑非笑,“那京城天理教的据点,惠妃是怎么知道的?又是怎么联系上的?崔公公该不是要告诉本宫,是他们主动找的你们吧?”
“这······”崔公公的头不禁垂得更低了。
“不说吗?”瑾华笑道:“你猜,天理教的人会放过你在京城的亲人吗?”
崔公公悚然一惊,他猛然抬头看向瑾华。
“你没猜错,那些人都被解决了。”胤祀冷冷开口。
崔公公无力跪坐在地上,说道:“是索相大人的人牵的线!”
如今,他比谁都希望那些乱党能尽快被捉拿归案。
“索额图?”瑾华嗤笑,“你觉得本宫会信?与你们嫌隙最深的就是他们了,你这口黑锅倒是找准了人再往下扣啊。”
“娘娘明鉴,奴才绝无半句虚言。”崔公公焦急道,“听说索相是知道了明相暗投十阿哥的事情后,才下的狠手。”
瑾华见想知道的都知道了,便朝郑宣点点头。
郑宣将之前瑾华去内务府打的一套小头面交给了崔公公,笑着说:“崔公公好走。”
崔公公强自镇定着走出了胤祀的帐篷,他找了个无人处,靠着树干站了会儿。
心中想,怕是惠妃娘娘没有见过僖皇贵妃娘娘如今的模样吧,不然,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算计她了。
他得想个法子与大阿哥告老了,惠妃的娘娘的恩情,他已经用自己几十年的光阴报答了,如今,他所求就是不要连累家人了。
素来狠戾无情的人,也有软肋,他这一生,害过许多人,也亲手为惠妃解决过不少不安分的宫人。
但家人永远是他的底线,不能再掺和下去了,他刚刚看得很清楚,僖皇贵妃不会轻易放过惠妃娘娘与大阿哥的。
崔公公收拾好心情,端着托盘回了大阿哥的帐篷,此时,大阿哥还没有回来,崔公公便想着,自己该怎么跟大阿哥说,才能全身而退。
崔公公走后,胤祀问道:“额娘,事情已经查清楚了,咱们下一步怎么做?”
照他的想法,当然是找正主报仇了,但他知道,这件事情最好由额娘亲自去做,不然,他怕额娘心中的怒火无法宣泄,会伤及自身。
是以,他才有此一问。
瑾华说道:“胤祀,额娘可以容忍惠妃之前不断的算计,但她把主意打到你头上,额娘不能放过她。”
胤祀点头,说道:“儿子也不想放过她。”
想起刚刚崔公公说的,关于纳兰·明珠的事情,胤祀没忍住,问道:“明相的事情是真的吗?”
瑾华点头:“你外祖特意传讯给额娘,说过此事,但你皇阿玛最忌讳朝臣结党,如今你又还没入朝办差,额娘就没告诉你,这也是你外祖的意思。”
胤祀感动于外祖与额娘的用心,却也有些哭笑不得之感,合着,在他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他在朝中已经有了文官武将的势力了。
胤祀再次感概自己的命真好,他都有些嫉妒上一世的老十了,若不是那世的遏必隆与温僖贵妃早逝,这皇位,怕是也没有自己的事情了。
“额娘,您想怎么对付惠妃,儿子全力配合。”
瑾华摇头:“如今大营风声鹤唳,咱们先按兵不动最好,免得被你皇阿玛觉察出什么,反而不美。”
“横竖,咱们知道了敌人是谁,来日方长,总能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的。”
胤祀与郑宣他们都松了口气,看到瑾华完全冷静下来,他们就放心了,最怕她急于报仇,在康熙那边露了痕迹,到时候,他们就被动了。
这件事情在瑾华他们这里是暂时落下帷幕了,只等回京后再筹谋。
但在康熙这边,刺客一日不除,他就一日不能安心,见梁九功查了几日没有进展。
“穆海!”
“属下参见皇上!”新任龙骁卫统领穆海跪在康熙面前,略有些激动,这是他上任后,康熙第一次让他执行任务。
康熙想着刺客的事情,并没有关注穆海的神色,不然他可能就会当场换个统领了,毕竟连喜怒不形于色都做不到的话,在康熙这里就不是合格的人选了。
康熙将事情交代给了穆海,说道:“朕给你两天时间,两天后,若你查不出事情的真相,你这龙骁卫统领就换人来做。”
“是!”
穆海领命退下。
瑾华的运气很好,有了龙骁卫插手,瑾华若再出手,事情想如前两次般顺利是不可能了,现在暂时罢手,正好避过了龙骁卫的核查。
崔公公还在庆幸自己逃过一劫,正着手准备出宫事宜,就被龙骁卫抓住,关了起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崔公公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但他不想连累家人。
瑾华那边用亲人威胁,他没有办法,但龙骁卫这里要排查的人有点多,等轮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惊惧而死”了。
崔公公被抓是因为蒙古亲王处传来消息,哲理木亲王的侍从说是,见过大阿哥身边的奴才深夜进入过亲王的王帐,只是那人不知道具体是谁。
因此,龙骁卫便将大阿哥身边的可疑人都控制了起来,一一排查,但崔公公自己心里有鬼啊,又不想连累家人,就把自己弄成了“惊惧而死”的模样。
事情到这里便僵持了起来,大阿哥也被康熙逼问过,确定是毫不知情的。
瑾华收到消息的时候嗤之以鼻,大阿哥当然是要清清白白的,因为最脏的事情,已经有人帮他做了。
好一个惠妃,好一个母子情深,合着这世上只有你的儿子是宝,别人的儿子就该为了给你的儿子让路而去死吗?
在瑾华心里,她与惠妃已经是不死不休的了,至于索额图,那边牵涉朝堂,又关联着太子,暂时不好动手。
遏必隆也在木兰围场,十阿哥遇刺,他前来看望,名正言顺。
于是,遏必隆,瑾华与胤祀终于能面对面坐下来,说会儿话了。
遏必隆看着自己的外孙,越看越喜欢,想到有人竟然要行刺他,他简直怒发冲冠。
“娘娘,十阿哥遇刺的事情,皇上还在查,你跟阿玛说句实话,你知不知道幕后之人是谁?”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遏必隆一下子就猜到,瑾华可能知道些什么,但不好与康熙说的事情,甚至自己私下已经查到了什么。
瑾华也没有瞒着,将事情原原本本地与遏必隆说了,胤祀还做了补充。
“岂有此理!这纳喇氏是失心疯了么?谁给她的胆子臆测,觉得钮祜禄氏一族会为大阿哥所用?简直不知所谓!”
遏必隆低声怒喝,显然是被气坏了,也是被惠妃的心思给恶心到了。
最后,遏必隆临离开前,说道:“娘娘只管照着自己的心意行事,这纳喇氏好日子过久了,该有人给他们松松筋骨了。”
你动我的外孙,我就动你的族人,很公平!

便是没有遏必隆的话,瑾华也不会放过惠妃,得了遏必隆的话后,瑾华更是安心了。
两日很快过去,穆海还是有些本事的,到底被他查出了些事情的真相。
当然,他没有查到索额图与天理教有勾连的事情,依索额图的本事,有心算无心之下,穆海只查到,胤祀遇刺与大阿哥有关,太子亦是知情,应当还给了些许方便。
只是,这真相却不是康熙想要的。
不过,自己的儿子肯定是好的,他也逼问过胤褆了,确定他是不知情的,定是底下的人瞒着他做的,想来胤礽那里也是如此。
康熙烦躁地来回踱步,随着阿哥们渐渐长大,他其实能感觉到胤礽是有些不安的,他似乎认定了底下的弟弟们不仅会分薄他这个皇阿玛对他的宠爱,还会抢去他的资源。
因此,有些时候,他行事会有些偏激。
康熙叹了口气。
他也知道胤褆的不忿,觉得自己不差太子什么,只是因为他不是嫡出的缘故,生来就不如太子尊贵。
他甚至知道,两兄弟较真的时候,胤礽逼着胤褆行君臣之礼的事情。
康熙又叹了口气,他知道随着阿哥们的长大,有些矛盾无可避免,但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儿子不会对兄弟下狠手。
此次事件,必然是底下人体察上意,私下所为。
而且,一个未成年儿子的分量怎么比得上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的分量呢?
更何况,其中之一还是康熙辛苦培养的继承人,在康熙心里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所以,等瑾华听康熙说,已经抓到了幕后之人,这幕后之人与大阿哥和太子没有丝毫关系的时候,瑾华毫不意外。
但是——
“皇上的意思是,臣妾的阿玛因为公差,与天理教的反贼数次交锋,惹怒了他们,所以,他们才会对胤祀动手?”瑾华问道。
康熙给的理由合情合理,若不是瑾华先一步自己查到了真相,怕是也会被这个理由说服。
康熙点头:“朕已经派人去围剿京城的天理教分舵了,你放心,朕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瑾华与胤祀对视一眼,都是心中冷笑,这件事情,到处都是痕迹,并不难查,康熙若真的下令彻查了,他一定是能查到真相的。
如今,康熙的说辞,只能说,他又一次将天平倾斜到了太子他们那边。
瑾华都习惯了,她完全没有从前的憋屈,她的仇,自己报,不需要康熙插手,只希望康熙到时候,不要太伤心就是了。
“那哲理木亲王是被谁所害,查到了吗?”瑾华故作好奇地问道。
胤祀心中微汗,额娘这什么恶趣味,哲理木怎么死的,他们最清楚了啊。
好像经过这件事情后,额娘的性子疏朗了很多,对着皇阿玛也似乎少了很多恭敬。
不过,他已经长大了,已经能想办法护着额娘了,他的额娘自然不需要看谁的脸色,便是皇阿玛也不行。
只是,这样还不够,若不是额娘医术不凡,别说保住他的命了,便是额娘都不能幸免于难。
他的心中,某些念头慢慢浮出水面。
康熙见瑾华转而问起了哲理木的事情,知道她是接受了自己的解释,他心中偷偷松了口气,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对不住瑾华,只是,他知道,瑾华必然是能原谅他的。
“哲理木应该死于他自己部族的争端,只是不知道对方从哪里得到了有刺客混入的消息,故意将刺客遗落的刀扔在哲理木身上,来混淆视听。”
瑾华都有些羡慕查案的人了,这运气得有多好,才能刚好查出哲理木部族有内斗的,不然······
反正,她是相信郑宣做事干净利落,不会给人查出首尾的。
不过——
“皇上,那那些刺客是怎么混进来的?现在,那些刺客都被抓了吗?大营安全吗?”瑾华又问道。
康熙被瑾华问得有些不耐烦了,不过考虑到瑾华刚受了惊吓,他还是耐心说道:“有些事情还在查,刺客还没有抓到,大营是安全的,你放心。好了,朕还要去处理天理教的事情,就先回去了,你好好休息,不要胡思乱想。”
“是,臣妾/儿子恭送皇上/皇阿玛。”
送走了康熙后,瑾华与胤祀对坐了一会后,同时“噗呲”笑出了声。
“额娘,您刚刚是故意挤兑皇阿玛的吧?”胤祀好笑道。
“是啊,谁让他把你遇刺的事情推到你外祖身上的,若咱们不知道真相,额娘是肯定要去信向你外祖询问情况的。”
“你外祖为了咱们娘俩辛苦筹谋,还要被咱们疑心,这不是寒他的心吗?”
说到这里,瑾华忽然收声,与胤祀面面相觑,也许,康熙将这件事情推到遏必隆身上真的有这层意思在里面。
瑾华只觉心口有凉风呼呼地吹着。
遏必隆这几年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纯臣,忠臣的样子,还把几乎所有生意的利润分给康熙,差不多是除了江南曹家外,康熙最大的钱袋子了。
就这样,康熙逮到机会还不忘在瑾华和遏必隆之间下蛆,生怕他们威胁到太子的地位,康熙可真行!
好在,瑾华对帝王的无情早有深刻的认知,所以,她除了心寒,并没有多少伤心的情绪。
不过,“咱们要提醒一下你外祖与明珠,行事要更加谨慎了,你皇阿玛的疑心随着他的年岁渐长啊。”
纵使胤祀满心不忿,也被额娘的话逗笑了:“是,额娘与外祖联系多有不便,以后,与外祖联系就交给儿臣吧。”
瑾华看向胤祀,这次的刺杀,胤祀表现出了超出他年龄的沉稳与从容,瑾华几乎没有在他脸上看到害怕的情绪。
只有刚找到他们时,他觉得曹青云会死,而强忍眼泪的模样,有些孩子的倔强。
瑾华心下微叹,胤祀的童年算是彻底结束了,其实,从瑾华将郑宣他们给胤祀的时候,瑾华就知道已经不能用看孩童的眼光去看待胤祀。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