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温僖贵妃by漫秋
漫秋  发于:2025年03月04日

关灯
护眼

“格格,僖贵妃娘娘来了。”苏麻喇姑乐呵呵地进来通传。
看着她脸上的笑容,太皇太后笑骂一句,忙看向门口,见到瑾华带着几人搬着几盆长势特别好的草莓盆栽进来。
瑾华满脸笑容地向太皇太后和太后请安:“臣妾的草莓快熟了,特意拿来给太皇太后看看。”
“这个促狭的,这是追着本宫讨草莓吃呢!”太皇太后乐得合不拢嘴,一叠声喊着众人朝她养草莓的地方去。
“太皇太后,您的草莓都能吃了呢,琼樱快,快趁太皇太后没发现,摘几个最红的给我尝尝!”琼樱看太皇太后笑盈盈的,木着胆子上前摘了几个,瑾华直接放嘴里尝了尝:“嗯,好甜,太皇太后,太后,快尝尝!”
“你也不洗洗再吃,苏麻,快去给你僖主子洗一盘来。”说着拉着瑾华的手,笑着和她往正厅去,两人还交流了许多养草莓的心得。
太后跟在两人身后,脸上神色难辨。
“太皇太后,等草莓成熟的多了,臣妾给您做草莓酱,配着奶饽饽吃,味道尤其好。”
“好好好,你今儿就是来馋本宫来了!”太皇太后乐呵呵地回应,“琪琪格,你给本宫记着,若是到时候没有草莓酱送来,本宫要带着人把这丫头的暖房里的草莓全部摘完,一颗都不给她剩下。”
太后有些神思不属,闻言忙笑着接话:“到时候,儿臣和皇额娘一起去。”
瑾华看着若有所思,又去太皇太后说笑了几句,蹭了一顿午膳后,便回了永寿宫。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太后今天的表现,她有种风雨欲来的紧迫感。
坐立不安了一会儿,深吸了口气,她决定赌一把。
书房里,四人小组各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都有些茫然,最近后宫一直比较平静,莫不是出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
等他们听到瑾华要他们做的事情的时候,都有些心惊肉跳,娘娘这是要做什么?
瑾华要他们做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危险也危险,她要他们暗中把人手散出去,分布在宫内各处的水道,水井,假山等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还让他们多关注几个皇子阿哥的出行,最好路上不间断的有人看着。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他们想办法盯着寿康宫中所有人的活动轨迹,看看有什么蛛丝马迹。
几人中妙蕊是最年轻跳脱的,此时她结结巴巴地说:“娘,娘娘,您要做什么啊?可别吓唬奴婢。”
还是高洋问了句:“娘娘是怀疑太后要对阿哥们不利?”娘娘这防备的姿态,绝不可能只是个寿康宫的宫人能引起的。
“这怎么可能?太后是太皇太后的侄女,从亲缘上来讲,阿哥们都是她的后代,这,这怎么可能?”妙蕊喃喃道。
瑾华没有说话。
高洋和曹青云互看一眼,同时行礼领命,正要出去安排的时候,瑾华叫住了他们。
她叹了口气,问高洋:“咱们这儿的话会被人听见吗?”
高洋没回答,而是看向曹青云,见曹青云摇头,方肯定地对瑾华说:“娘娘放心,青云内功深厚,若有人偷听,他能觉察到。”
瑾华听到后,睁大眼睛看了曹青云好一会儿,高洋这是给她请了个大神回来啊,突然觉得自己的安保系数又高了不少。
“本宫怀疑太后身份有异。”
瑾华的话如同晴天霹雳,几人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
瑾华知道他们很难消化这件事情,但她还是将自己的怀疑和盘托出。
“如妙蕊所言,太后是没有理由对阿哥们动手的。”瑾华理了下思绪,“宜妃的事情,本宫百思不得其解,咱们查了这么久,还是没有查到任何蛛丝马迹,能把事情做的这样天衣无缝的,你们想想后宫有几人?”她见众人若有所思,又加了一句,“本宫是不相信什么意外与巧合的。”
几人听后细细回忆了下后宫主子们的行事风格与性情,发现真如娘娘所说,整件事情查无可查,只能归位意外,可能连当事人宜妃娘娘都只能接受这就是个意外了。
“可是,五阿哥被养在太后身边……”妙蕊欲言又止。
“五阿哥上次被枣子卡了喉咙……现在想来那奶嬷嬷的举动确实不妥,不过最后没有查到证据,那奶嬷嬷只被退回了内务府。”琼樱接话。
听到这话,镜头忙问道:“现在还能找到这个奶嬷嬷吗?”
高洋点头,先出去查这个奶嬷嬷的下落了。
剩下的三人见此,也都有了计较。
“奴婢去联系宫里的人手,将娘娘的命令传达下去。”妙蕊说完正要退下,被瑾华叫住。
“妙蕊,你将这封信送到阿玛手上。”
妙蕊接了信退了出去。
“奴才会盯着各位阿哥的行踪。”曹青云领了差事后,也退了出去。
琼樱走到瑾华身边,担心地问道:“娘娘,您怎么不把自己的怀疑告诉皇上?万一他们不小心被发现,您被误会居心叵测怎么办?”
“别担心,你要相信自己的队友。”瑾华叹了口气,她怎么敢告诉康熙?
堂堂一国太后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换了,身为帝王毫无所觉,还要个妃嫔去提醒?
连太皇太后和皇上都没有觉察的事情,她一个后妃莫非比他们还厉害?
总不能跟他们说,她是受到戏文的启发吧。
太后是假的,她和家族都要受到忌惮,太后是真的,她就是污蔑一国太后,她与家族同样要受牵连,她只能自己破局。
若不是自己已身在局中,不破局,自身难保,她还真不想管这些。
事情很顺利地安排下去了,但目前都还没有什么异常。
遏必隆收到瑾华问询当年太后入京的具体事宜,很是惊讶,信中还说了,若遏必隆不知道,需要查访,务必暗中进行,不要被人觉察,万不可透出一丝风声。
他拿着信纸的手就是一抖,多年的政治生涯告诉他,女儿在做的事情很冒险。
这一年多来,瑾华凭着自己的表现,已经获得了族中大部分人的支持。
遏必隆这个族长的威信达到了顶峰,这都是女儿带给他的。
思及此,遏必隆下定了决心。
将手中的信处理掉,拿起笔将他所知道的关于太后的消息事无巨细地写了下来。
也是巧了,那时迎太后入宫的正是鳌拜,那时候他们都还年轻,交情也好,想到这儿,遏必隆放下了手中的毛笔,谁能想到鳌拜后来会生出那样大逆不道的心思,而他也因为与鳌拜私交甚笃见罪于皇上,导致多年不得志呢。
叹息完了,又拿起笔记录当年鳌拜回来后与他饮酒时跟他讲的见闻。
这封信很快被送到了瑾华的手上,瑾华检查了一下信的暗记,发现完好无损,便拆开来看了起来。
信中详细讲了太后从科尔沁出发到京城的所有事情,瑾华有些疑惑,看到是鳌拜领人去接的太后,又与遏必隆在喝酒时吐槽太后的跋扈,直到遇上刺杀后,才收了脾气,她的眉头皱了起来,刺杀?改了脾气?
将信件处理掉后,她心中庆幸还好老父亲知道这样隐秘的消息,不然时隔多年,即使是调查也不一定会有这么详实。
瑾华直觉问题出在刺杀上,从太皇太后身上能看到草原上的女子大多意志坚定,她不相信,一场刺杀就能让太后害怕地改变了性情。
那么,那个时候太后就换人了么?
以她收集的消息,这么多年太后一直依附太皇太后生活,没有什么主见,对人也和善,后宫提起她基本是赞誉居多。
瑾华手指轻巧桌面,不妨把脑洞再放大点。
鳌拜曾跟遏必隆炫耀,那些刺客不堪一击,全部被他斩于马下,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个时候,其实刺客醉翁之意不在酒?
刺杀是为了掩盖他们真正的目的——换嫁!
假设当时换嫁成功了,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策划和参与这场阴谋的人陆陆续续没了,太后便假戏真做,安安稳稳享受着荣华富贵。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不知道为什么原因被人发现了,于是,她在几十年后开始了原本的计划。
瑾华敲桌子手停了下来,握成了拳。
而这个计划,剑指康熙!皇子阿哥们则是附带,还有她这样的后宫妃嫔,到时候或是被控制,或是消失在后宫!
瑾华越想越觉得心惊。同时又有些哭笑不得于自己的脑洞。
不知道是不是穿越前,听多了小护士讨论各类小说,瑾华发现,她能很顺畅地为太后写一部人物小传了。
轻笑地摇了摇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活节奏变慢了,她的性格也慢慢发生了一些改变,自己也是被自己的猜测逗笑了。
瑾华觉得她现在已经做了她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安排了,接下来只能见招拆招了。
瑾华不知道,她的猜测虽不中亦不远矣。

第66章
不管怎么样,日子还是要过的,永寿宫外松内紧,瑾华这些时日一直汇总收到的消息,看能不能分析出些什么,因为曹青云非常擅长信息的整合处理,就暂时停止了他热爱的研发事业,帮着瑾华筛选消息。
他们将各处传来的消息写成纸条,将相似的放在一起,然后逐渐拼凑出了一个脉络。
“娘娘,您看。”曹青云将汇总的消息,用瑾华教的树形图,绘出了一副太后从科尔沁到京城的人物关系及事件关联图。
图中将各个时间节点与对应的人和事都重点标注了出来。
瑾华忙接过来看,妙蕊帮瑾华拿着纸的一端,琼樱则帮着曹青云将四处散落的小条子清理干净,处理掉。
对着这张图,瑾华总算看出了些端倪,她从遏必隆那里知道,太后出嫁来京城的路上时遇刺,马车曾受惊疯跑了一段路,这时候太后是离开过鳌拜的视线的。
等鳌拜退敌,找到马车,打开马车门的时候,太后和陪嫁的大丫鬟都是昏迷状态,她们的说法一致,都是因为受到惊吓,又因为马车不稳,一时不察,撞上了车壁才昏了过去。
瑾华猜测,这时候太后应该已经换人了。
陪嫁的大丫鬟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都是有些功夫在身的,再不济,在慌乱中保持镇定是必须的,照理说是不该那么容易受惊,甚至慌乱昏厥的。
最让人奇怪的地方在于,太后性格的改变,一个在马背上长大的草原女子,因为遇刺了,竟然怕到改变性子,这根本说不通。
鳌拜那时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只将它当作笑话说给了遏必隆听,而科尔沁又离得远,太皇太后只看画像,太后一句女大十八变,哭诉思念家乡,以帕子拭泪,稍稍遮挡,可以轻而易举的蒙混过关。
而太后入宫后,刚开始一直以自己思念科尔沁,害怕自己步静妃的后尘为由,极少出来走动,但她的陪嫁大丫鬟在三个月内,都因为水土不服或其他原因被送回科尔沁。
瑾华将自己代入,她也愿意将妙蕊和琼樱放回国公府,让她们远离宫廷纷争,但肯定不会是在刚入宫的前几个月,那时候正是用人之计,她绝不会把对自己忠心,自己又可以信赖的心腹送走。
后来,顺治帝独宠董鄂妃,太后更是深居浅出,那时的后宫矛头都指向董鄂妃,而太后在这段时间将身边的人换了个遍。
这件事,在当时的后宫没有溅起任何水花,也不知道曹青云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后来就是康熙登基,太后一直跟在太皇太后身边,人人都说,太后孝顺,姑侄二人和乐。
在瑾华看来,就是太后没了其他威胁,要在后宫享受荣华富贵而抱大腿的行为。
还是那句话,逻辑没问题,但没有证据。
瑾华叹息一声,将手上的树形图一并让他们处理掉。
此时,高洋匆匆赶来:“娘娘,大阿哥一直徘徊在御花园的池子边,咱们的人怕出事,就过来禀报了。”
瑾华听了忙往御花园去,路上,高洋又补充道:“今日大阿哥在骑射课上赢了太子,但皇上却夸赞太子谦让。”
瑾华点头,继续往御花园去,还得装作赏景的样子,不能走得太快,好在路不远,她很快来到了高洋说的地方。
还是晚了一步,大阿哥已经被一个小太监带入了水中,瑾华忙跑到岸边,看到水中大阿哥正努力划水自救,而那个小太监却紧紧抱着大阿哥,眼看大阿哥就要力竭!
高洋忙纵身跳入水中,他来到那小太监的后背,一记手刀将人敲晕,曹青云也跳下去,接手了那昏迷的小太监。
原本在水池边盯着的几人不动神色地往不同的地方悄悄离开。
高洋将大阿哥拖上岸,大阿哥呛了好几口水,靠坐在高洋怀里不住呛咳。
瑾华看到那小太监也被拉到岸边,面无表情地说了句:“将人绑了,卸了下巴。”便去查看大阿哥的情况,又让琼樱去找太医。
很快,康熙和惠妃就收到消息赶了过来。
惠妃看到大阿哥还好好的,心神一松,双腿一软,再提不起力气。
惜梅扶住她,慢慢往大阿哥的方向走去。
康熙忙出声问道:“僖贵妃,保清怎么样了?”
瑾华站起来,又蹲身行礼道:“回皇上话,大阿哥呛到了,臣妾已经命人去请太医了。”
说着话,琼樱带着太医就到了。
经过太医的仔细检查,大阿哥没有大碍,只要喝几副安神汤,休息几日就好了。
“皇上,不如让惠妃派个稳妥的人照顾大阿哥,臣妾来时刚好看到这小太监将大阿哥带入水中。”
康熙这才发现被绑住的小太监,他初时没留意,以为是一同下水救人的,闻言便是大怒,立刻下令将人送到慎行司严刑拷问,定要问出他害人的真相。
惠妃感激地看了眼瑾华,让惜梅亲自去照顾。
瑾华冲惠妃微微点头,她没有忘记,刚刚入宫不久,乌雅氏算计她,是惠妃提醒了宜妃后,宜妃来告知她的。
这次也算还了人情了。
大阿哥从小身子骨强健,虽然呛了水,但很快就生龙活虎了。
“儿臣多谢僖额娘救命之恩!”胤褆说完跪下去重重给瑾华磕了几个响头。
瑾华忙起身,亲手扶起他:“快起来,大阿哥别多礼,身体可是大好了?”
“是,太医说儿臣没在水中待多久,如今已经大好了。”
“那就好,日后经过水池子那样地方,还是要多加小心。”
“是,儿臣平日里不往这种地方去的,这次是被小路子引去的,僖额娘不必担忧。”
瑾华心中一动,问道:“那小路子招了么?”
胤褆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是儿臣御下不严。”他憨憨地笑了笑,“儿臣心气不顺的时候踹了他几次,他对儿臣怀恨在心,便要教训儿臣一二。”随即他的脸色又不好起来,“他说他会马上把儿臣拉上岸的,但儿臣分明感受到他想将儿臣往水里拖的。”
“你将这话告诉你皇阿玛了吗?”
“说了,也不知道皇阿玛信不信。”胤褆有些赌气地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僖额娘救了他,他在僖额娘面前很放松,有些话脱口而出。
瑾华笑了,说道:“大阿哥为人坦率,这样很好。”
现在康熙年轻,喜欢懂事出息的儿子,等以后康熙年岁大了,就会更喜欢坦率真诚的儿子,她这么说,也是希望大阿哥不要为了迎合皇父的喜爱而失去本性。
胤褆听了很高兴,难得有人喜欢他的性子,便是额娘有时候也说他过于莽撞冲动。
瑾华知道大阿哥功夫好,又好动,便给他准备了一些跌打药酒,还有一瓶之前提炼的酒精,让高洋细细教了他用法与注意事项,便送走了他。
胤褆高高兴兴地走了,回到东五所,将瑾华送的东西亲手归置好。
惜梅还在东五所照顾他,看着胤褆兴致勃勃的,打趣道:“这是得了什么好东西了,这么开心。”
胤褆知道她是惠妃心腹,也愿意给她两分颜面:“没什么,对了,我已经好全了,额娘那儿少不了你,你回额娘那儿去吧。”说着,叫新分过来伺候他的小太监从他的私房里拿了银子赏惜梅。
惜梅接了赏,便收拾东西回延禧宫了。
她因为要经常替惠妃送东西看望大阿哥,便习惯了走小道,今日也是如此。
“你说僖贵妃怎么就那么巧救了大阿哥呢?”
“谁说不是呢,别不是贼喊捉贼吧。”
“反正我是不相信僖贵妃刚好走到那儿的。”
“是啊,时间也算的太好了些。”
惜梅听到此,出声呵斥:“谁在那儿?”
随即,便看到从假山后跑出两个人影,速度很快,她只看到两个穿着低等宫女服制的背影朝不同的方向跑去。
回到延禧宫后,她思来想去还是将这件事情跟惠妃说了,不管如何,她都不能瞒着主子。
“这是不忿僖贵妃破了她的算计,想要离间本宫呢。”惠妃严肃地跟惜梅说,“你记住了!是僖贵妃救了大阿哥,也救了你主子的命,以后但凡再听到这种闲言碎语,你直接大嘴巴子抽过去,出了事,本宫替你担着。”可见大阿哥性格是遗传了惠妃的。
惜梅忙应是,也后悔自己没有当机立断抓到那两个宫女。
“娘娘,奴才让人打听了,那个小路子一口咬定是自己想要教训教训大阿哥,一时冲动才犯了糊涂。”
“大阿哥有阿玛额娘,需要他来教训?”给熊孩子一些教训,瑾华是不反对,甚至乐见其成的。但直接把人往水里拖,明显要致人死地,就不能苟同了,更何况,前有宜妃出事,现在又有大阿哥出事,她实在难以相信这个小路子的供词。
瑾华有种风雨欲来时的憋闷感,她隐约摸到些对方的行事风格:收买身边人,蛊惑主子,引入陷阱,干净收尾。
她救了人,坏了对方的局,接下来,幕后之人会不会将矛头指向她?
作者有话说:

“娘娘,太皇太后宫里来人了。”妙蕊进来通传。
瑾华一听,忙说:“快请。”便起来走到正厅。
“给僖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来人是个上了年纪的嬷嬷,瑾华曾在慈宁宫见过她给太后上茶。
那嬷嬷恭敬地说:“奴婢姓齐,奴婢今日来,是奉了太皇太后的令,来问您草莓酱做好了没?要是做好了,便给她老人家送去。”说话的时候满面笑容,很是亲切。
瑾华一听,忙说:“已经做好了,正要给太皇太后送去呢。”瑾华吩咐琼樱去拿放在耳房的草莓酱,又对来人说:“嬷嬷请稍候。”
齐嬷嬷忙行礼连称不敢。
“娘娘,东西都准备好了。”琼樱端着托盘进来,瑾华便起身向外走去,快到宫门口的时候,瑾华忽然停下脚步:“这东西太重了,琼樱,你去找曹青云过来,让他端着去。”
琼樱有些疑惑,她自小受训练,力气比普通男人还大,怎么娘娘竟要让曹青云来。
但她一贯听瑾华的,忙做出些柔弱的姿态,低低说了声:“谢娘娘体恤。”便去找曹青云了。
“嬷嬷见笑了,这儿往慈宁宫有段路程,怕琼樱受不住,到时候撒了,反倒不美。”
“娘娘思虑得极是。”齐嬷嬷对瑾华赞不绝口。
瑾华虚应了几句,就看到曹青云端着托盘与琼樱一起过来了。
瑾华看了一眼曹青云,曹青云微不可察地颔了下首。
瑾华笑着说:“嬷嬷请,咱们这就去见太皇太后吧。”
几人来到一条岔路口,瑾华正要朝往日里常走的路行去。
齐嬷嬷见此,看了一眼正当空的日头,笑着说道:“娘娘,日头这么晒,奴婢知道一条阴凉的小径。”她看了眼曹青云,“可以稍省些力气,也可以早些到慈宁宫。”
瑾华心道,来了!
她正防备着有人对她动手呢。不然也不会临时叫上曹青云,她没忘记,高洋说曹青云内功深厚的事情,他可不是信口雌黄的人。
她看了眼曹青云,她本人是不愿意冒险,也不愿意身边的人冒险的。
只是一直找不到实质性的证据,这次若真的是幕后之人要对她动手,曹青云如果有把握全身而退,又能抓住个把人的话,事情就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曹青云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他说道:“奴才倒是不累,一切听娘娘的意思。”曹青云的意思很简单,他有信心能保全他们,但要不要冒险看瑾华的。
瑾华笑着说:“嬷嬷想得周到,便有劳嬷嬷带路了。”
“娘娘客气了,请随奴婢来。”齐嬷嬷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领着几人往另一边的小道上走去。
一路上,瑾华都有些紧张,直到看到了慈宁宫的大门。瑾华还有些不敢相信,竟然真的是太皇太后传召。
她很快收敛了心神,笑容满面地走进去,果然,太后也在慈宁宫。
“臣妾给太皇太后,太后请安,太皇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快起来。”太皇太后笑眯眯地说,“快给本宫偿尝尝你说的草莓酱,是不是真的那样美味。”太皇太后自经历了上次的事情后,好像一下想开了,气质愈发祥和,她如今在喜欢的小辈面前真的像个普通人家里的老太太似的。乐呵呵地享受小辈的孝敬。
“太皇太后放心,您一定爱吃。”说着吩咐琼樱将草莓酱和金桔酱拿出来,“今儿臣妾还带了些金桔酱来,这个喝了有润肺的功效,可以直接泡水喝。”说着有些不好意思,“此次收的草莓和金桔做的酱都在此处了,等下一次的酱做出来后,定第一个送去寿康宫,还请太后原谅则个。”话说的俏皮,太皇太后先笑了出来。
太后也笑着说:“看样子儿臣这次是沾皇额娘的光了。”
几人其乐融融地渡过了一下下午。
瑾华回去的时候又带着大堆的赏赐,后宫众人的羡慕已经说厌了。
回到永寿宫,瑾华带着四人小队来到小库房,将剩下的草莓酱和金桔酱都吃完了,好在只有两小罐,又是曹青云亲自动手做的,没人知道她手上到底有多少。
她现阶段是不敢往寿康宫送东西了,天气转暖后,内务府果蔬的种类多起来以后,她早几天便不往三位大佬那边送了。
她之前毫无芥蒂地往三位大佬那里送,是因为她能保证经手的人不会有机会下手。
但若吃的人亲自下手呢?
算她小人之心吧,吃食这种东西,有心人最容易下手。
她现在正怀疑太后,怎么会把把柄往人手上送?
后面几天,太皇太后又传召了瑾华几次,都是由齐嬷嬷来请的。
每次都是正常的来往。
瑾华每次都带着曹青云和琼樱一起过去。
这一天,瑾华又接到传召,照旧带着曹青云和琼樱。
“娘娘,会不会咱们太过小心了?”妙蕊忍不住说道。
“在这宫中再小心也不为过。”瑾华看了眼妙蕊,这一年多的顺风顺水让妙蕊失去了原有的谨小慎微,若她不改的话,以后一定会吃个大亏,这次从慈宁宫回来后,她要和妙蕊好好谈谈了。
瑾华收拾好后,往慈宁宫走去,今日的齐嬷嬷照旧热情客气,但瑾华从她的脸上还看到了一丝隐隐的——兴奋?
瑾华心中一动:“嬷嬷今日是遇上什么好事儿了,这样高兴?”
曹青云与琼樱闻言都往齐嬷嬷脸上看去。
齐嬷嬷措不及防之下,收敛脸上的笑意不及,一时间竟有些神色扭曲。
瑾华趁机对曹青云与琼樱使了个眼色,两人心领神会,皆提高的警惕。
幕后之人还真是耐心啊,想以习惯来消耗瑾华的警惕之心,可惜,瑾华根本不吃她那套,每次齐嬷嬷来都由曹青云与琼樱陪着一起去慈宁宫的。
估计她也是急了,太皇太后素来睿智,有些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她找借口传召瑾华去慈宁宫,次数多了,太皇太后不起疑才怪,现在不过是仗着多年情分,太皇太后不会轻易疑心她罢了。
“娘娘说笑了,奴婢哪有什么好事,只见着娘娘觉得开心罢了。”齐嬷嬷忙开口找补,到底收敛了脸上的笑意。
等走到僻静无人处,齐嬷嬷停下了脚步,还未来得及开口,瑾华便说:“嬷嬷是内急?还是腹痛?要先行离去?”
齐嬷嬷:“……”
齐嬷嬷正准备说话。
瑾华又说道:“走不动道儿了?要琼樱扶你?”
齐嬷嬷:话都被你说完了,要我说什么?
正当她想厚着脸皮应下时,瑾华又开口了:“不若,本宫亲自扶你?”
齐嬷嬷硬挤出个笑容:“奴婢没事,娘娘说笑了。”
“那就好,嬷嬷年纪大了略有些不适,本宫能理解,还请嬷嬷坚持一下,慈宁宫马上就到了。”
就是马上要到了慈宁宫,她才急地想离开的啊,哪料到,这僖贵妃年纪轻轻的,这么难缠!
她想着离不开,留下也可以,到时候一样可以推脱掉责任。正想着摔一跤呢。
瑾华的声音又响起:“本宫观嬷嬷是有些吃力,琼樱,好好扶着嬷嬷,别让她摔了。”
齐嬷嬷:“!”
齐嬷嬷最终还是跟着瑾华一起往前走去,只是速度渐渐慢了起来,瑾华也不在意,也慢下了脚步,她反正是不会让齐嬷嬷置身事外的,既然敢入局害人,就要有被发现清算的觉悟。
正在此时,前头有三个太监打打闹闹地往她们一行人过来,瑾华看到不远处的深井,瞬间了然,之后便是愤怒,这是冲着她的命来的!
等三人即将靠近的时候,瑾华当机立断远离他们,曹青云瞬间出手制服三人,琼樱慌乱间“失手”将齐嬷嬷推到了乱石堆中。
“请太皇太后恕罪,臣妾路上被人冲撞,来晚了。”瑾华冲着太皇太后行礼,将晚到的缘由说出来,还将齐嬷嬷误伤的事情也说了,不等别人开口,她又说道,“只是几人都已请罪,臣妾不好责罚太过,臣妾宫中的小林子现下正要修剪,还请太皇太后允准,让几人在永寿宫免费做工抵罪。”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