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云是三人中最重情义的,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大哥,在这个过程中几次被人出卖,遇险了好几次,但也建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脉网。
在高洋帮助下,几次脱险,后来也去了慎行司当差。只是高洋也不能明着护着,宫中最忌结党,他们的关系也一直没有被人察觉,但性格所致,他在慎行司过得也并不好。
后来高洋离开慎行司,他又与家人联络上,他本来千方百计联络家人只想为一句为什么?
结果,多年未见的家人第一面就让他出妹妹的嫁妆,他觉得索然无味,便想着给他们一笔钱打发了。
高洋看出他的意兴阑珊,怕他出事,便几次建议他也来永寿宫,他原本不愿意麻烦高洋的,但大哥突然出现,也建议他去永寿宫,他们兄弟总不能有三个主子吧。
知道大哥的经历,也知道大哥找到他们后,一直暗中关注着他们,曹青云便也决定重新开始,也去了永寿宫,像大哥说的那样,他们兄弟总不能有三个主子吧。
“我这次急着见你们,是想告诉你们,皇上中意僖贵妃品性,有意让僖贵妃抚养六阿哥。”
“什么!皇上会下明旨吗?”高洋忙问道。
“不知,你们最好探探僖贵妃的口风,若她不愿意,最好想想办法。”郑宣说完正事,他们三人又交换了一下别的信息,郑宣又问了他们的近况,亲口听他们说过得好,便放心地离开了。
早年他们有许多迫不得已,如今重聚,看到他们过得好,自己也放心。
“二哥?”
“先回去。”
这边康熙也在犹豫,是直接下明旨改玉牒呢,还是先跟瑾华商量一下,他觉得后宫的女子是不会拒绝孩子的,但潜意识里又觉得瑾华不是这样的。
瑾华听到曹青云带来的消息也唬了一下,没错,高洋和曹青云一致决定跟瑾华直说,他们现在都很相信瑾华,瑾华也答应不会追问他们自己的消息渠道。
“皇上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娘娘,您冷静一些,这其实很好猜。”高洋出声安抚,瑾华一直以来淡定从容,运筹帷幄,难得见到她要跳脚的样子,高洋没忍住笑了一下,刚好被瑾华看到了。
“高洋你还笑,你还不快说说你的分析,咱们好想对策,本宫是绝对不会养六阿哥的!”
瑾华倒不是因为六阿哥生母是乌雅·沁玥的关系不喜欢六阿哥,她纯纯是不想替别人养儿子!
“娘娘,后宫妃位以上的娘娘,除了您与平妃膝下都有孩子了,皇上想到让您抚养六阿哥也是情有可原。”高洋说道。
“的确如此,但本宫不愿意!”瑾华想都不想地说道。
几人都沉默了下来,这件事情比较棘手在于,康熙下明旨前,瑾华无法跟康熙说,您别下旨,臣妾不要养六阿哥。
严重点这叫窥伺帝心,可以被治罪的。
若下了明旨,抗旨是不可能的,瑾华只能接受。
她亦无法求助别人,难道真的要养六阿哥?
她还是不愿意,只能想办法让康熙自己主动改变主意了。
这边瑾华正苦思着如何拒绝,别的宫里嗅觉灵敏的,也猜到皇上不会长久将六阿哥留在太后那儿,肯定会为六阿哥寻个养母的。
意动的人很多,后宫的女子都希望膝下能有个皇嗣傍身,皇子公主都喜欢。
“绯蓝,你说,若本宫不姓赫舍里,本宫是不是也可以肖想一下抚养六阿哥。”平妃边绣着帕子,边问道。
“娘娘,您还年轻,会有自己的孩子的。”
“不会的。”平妃轻声在心中回答,索额图是让她来占位的,当然不会让她有自己的子嗣,也不许她私下里以太子姨母自居去接近太子。
深宫寂寞,若真有个孩子,她也不会这么恨索额图,冒着风险牵扯进许多事情中。
“你说,若我向僖贵妃投诚,她会愿意助我成为六阿哥养母吗?”平妃又问了一句。
绯蓝没有回答,只默默地为平妃分着丝线。
平妃也不生气,只感慨道:“人啊,总是得陇望蜀。”说完便也安静地开始绣帕子。
好在康熙没有不做人,他抽空来了趟永寿宫,开始跟瑾华闲聊:“朕忙于朝政,时常没有空闲来陪伴你,你会不会觉得日子无趣?”
瑾华一下子支棱起来了,若没有曹青云的消息,知道康熙的目的是想安排六阿哥,瑾华肯定以为康熙真的只是闲聊。
“皇上何出此言?”瑾华笑着给康熙斟了杯茶,又让妙蕊上点心。
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朕听说你给皇玛麽送了风干的桑葚和桑葚酒,皇玛麽每日里吃着泡过酒的桑葚,再打理打理你送的盆栽,日子过得闲适极了。”康熙嫌弃地看着小几上的点心,“还不快将桑葚去泡了酒,朕也偿偿味道。”
瑾华笑着让妙蕊去拿:“皇上,您是知道臣妾的,臣妾爱折腾,这永寿宫臣妾还没折腾明白呢,怎么会无趣。”言下之意,咱这地儿闹腾得厉害,不适合小孩子生活。
“对了,皇上,说起桑葚,您是没看到臣妾这儿的小林子枝枝杈杈的,前两日还有个小宫人被划了一下,好在不严重。”她笑着说,“可见的,好吃也有代价,好在臣妾对枝枝杈杈的没兴趣。”您看,咱这儿一不小心就会被划到,小孩子好奇心重,容易伤到,不适合小孩子哦,危险哦。
这时,妙蕊端着桑葚进来了,加了一句:“娘娘,小林子要不要修剪一下枝条,有几个小宫人不小心都被划破了棉袄了。”
“去修一下吧,以前也没留意,最近过年忙,想从小林子抄近道的人多了,是容易刮着。”瑾华将碟子放到康熙面前,又给他递了筷子,“你赶紧去吧,棉袄划破的,另发一件,别冷着了。”
康熙看着也没多想,瑾华在他面前一贯是有什么说什么的,就算拐弯抹角的,也多是调侃,不得不说,瑾华在康熙这儿的人设立得挺成功的。
别说,康熙还真的照着瑾华的思路思考了起来,这么一想觉得瑾华确实也不是很合适养着六阿哥了,一方面瑾华年轻,没有经验,自己有时候还是个孩子样呢,另一方面,永寿宫里除了小林子,还有放着各种各样东西的耳房,他想起了被他顺走的精馏塔,确实对孩子来说有些危险了。
瑾华看康熙若有所思的样子,也偷偷舒了口气,这是她刚刚灵机一动想出来的说辞,其实都是糊弄人的,但谁叫皇嗣尊贵呢,出不得半点差错。
康熙坐了会儿就走了,他是真的忙,不是为了六阿哥的事情也也不会来瑾华这儿,不过,康熙走的时候挺开心的,顺走了瑾华起码一半的各类干果和果酒的存货。
瑾华只能安慰自己,康熙没有再说试探她的话了,大概率是不会让她养六阿哥了。
“皇上怎么单单去了永寿宫?该不会是确定要把六阿哥给她了吧?”佟淑毓喝完药,捻起一颗酸梅子放进嘴里压压苦味。
“娘娘恕罪,永寿宫素来水泼不进,他们的消息奴婢实在打听不出来。”墨香低下头请罪。
佟淑毓也知道这点,她只是不甘心,她把四阿哥从小养到现在,皇上也没吐口改玉牒的事情。
心里烦乱,她胡乱卷了卷手里的帕子:“咱们宫里你也要好好整顿一下,也学着点永寿宫,别什么消息都能往外漏。”
“是,奴婢一定尽力。”墨香欲言又止。
佟淑毓就看不得她这个样子:“你有话就直说,别吞吞吐吐的。”
“是,娘娘,您上次让奴婢去问夫人焦嬷嬷的事情,夫人说,焦嬷嬷已经走了。”
佟淑毓沉默了一下:“你问额娘要两个稳重的嬷嬷吧。”她一贯不喜欢用有资历的嬷嬷,她们总会占着身份说教。她也知道墨香的忠心,但她也看出了墨香的力不从心,她之前掌管后宫,每日里忙个不停,反而让人钻了空子,在她的承乾宫安插了不少人手,她自己也中了招,墨香忠心有余,能力不足,承乾宫不说像永寿宫那样滴水不漏,至少不能像之前那样是个筛子吧。
现在她打算好好整顿一下承乾宫,内务府送来的人,她是信不过的,还是让额娘多物色几个好的送进宫来。
这么想着,便来到书房,写了封信,叫墨香送出去。
这边瑾华也在写信,不过她不是问家里要人,而是将曹青云研究出奶糖的消息送去给遏必隆,顺便问问他哥哥法喀最近在忙什么,看到奶糖她又有了其他的想法。
遏必隆很久没有收到瑾华的信了,不过他们这种老牌勋贵想知道宫中的消息,都有自己的渠道,何况瑾华虽恩宠一般,但慈宁宫和乾清宫的赏赐可没断过,宫中的消息,自然有人会讨巧漏上那么一两句,结合自己得到的消息也差不多能推断出瑾华的日子过得很不错的结论了。
遏必隆照例独自一人在书房拆看书信。
信写的不长,没多久就看完了,但信中提及的事清却让遏必隆思索良久。
瑾华信中提到,挪出奶糖收益的一部分,在各个地方打造书楼,免费开放给所有人。
当然瑾华也说了,这事儿牵头的最好是康熙,通俗点说,遏必隆出钱出力,康熙出人出配方。
瑾华也仔细考虑过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她一直记着一句话“穷着独善其身,达者接济天下”,她现在虽不是达者,但她也算是特权阶级了,她或者钮钴禄一族是不能担这种教化天下万民的名声的,但康熙肯定很乐意。
而且钮钴禄是大族,族人遍布各地,可以让当地的族中学问好的,或是有心向学的,到书楼里工作,耳濡目染,运气好还能得到有识之士的几句指点,这对整个家族都是好事,也算变相地凝聚家族的向心力了。
就不知道,遏必隆能不能想明白了,遏必隆当然想得明白了,他再是武将出生,也在辅政大臣的位置上坐了多年,对政治的敏感度远超瑾华。
他很快意识到,这件事情若能办成,他们这一族就能镀上一层亲厚文人的金了,虽然他看不上文人的迂腐不化,但现在皇上治理朝政倚重文臣是事实。
瑾华的信中特意提到,制作奶糖需要大量的牛奶。这样看来这事还能跟蒙古搭上关系,便不敢再怠慢。
拿出空白的奏折,仔细思索一番后,开始写奏折。
至于瑾华没有将方子给他,他也理解,康熙未必猜不出奶糖是瑾华研制出来的,毕竟康熙若想知道什么,宫中极少有事情能瞒过他,何况以瑾华的性格,她肯定堂堂正正地研究奶糖的,康熙一查就能知道。
后宫妃嫔给自己的娘家争取好处,这是常理,无可指摘。但若瑾华直接把方子给了他,再由他给康熙,就落了下乘了,康熙不会计较,但也不会太高兴,毕竟进了宫就是皇上的人了,方子最好由瑾华直接交给康熙。而由他上奏,是因为后宫不得干政,说明瑾华本份。
遏必隆叹了口气,伴君如伴虎,瑾华做得很好,他却有些心疼了,这是他难得的情绪了,他一贯最看中全族利益,他有些理解法喀一天到晚替他妹妹叫屈了。
还得给女儿传个消息,法喀最近都在皇庄上看着甘薯,短时间是没有空闲了,也不知道女儿又要指派她哥哥去做什么。
遏必隆笑笑,随即把心神放到奏折上。
康熙回到乾清宫,让梁九功去内库取来遏必隆上次送来的玻璃杯,倒上从瑾华那儿顺来的葡萄酒,细细品着,品着品着,品出味儿了。
好了,他知道瑾华是不想养六阿哥的意思了,他倒没怀疑瑾华在他身边安插人手或是窥伺帝心,瑾华在他心里素来聪慧过人,不然也不会时有惊人的发现。
他摇了摇头,又喝了一口葡萄酒,随即想起刚刚瑾华急切地表明永寿宫不适合孩子时的表情,自己给自己逗乐了。
后宫女子皆盼望孩子,她到恨不得推的远远的,这也说明瑾华有一颗赤子之心,不稀罕用子嗣来跟他献媚。
“娘娘,您说皇上还会不会把六阿哥送来啊?”妙蕊担心地问道,她也不知道,若皇上真的将六阿哥送来,她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应该不会了,皇上只要稍稍一想就能明白本宫的意思的。”瑾华倒不怕触怒康熙,她是想起郭络罗·雅怡了,“宜妃娘娘最近怎么样?她这么安静,本宫还有些不习惯。”
“娘娘放心,宜妃娘娘很好,因为近日后宫事情太多了,怕她被冲撞,所以被晴雪劝着,好好在翊坤宫养胎呢。”妙蕊倒是知道这个,晴雪为了安抚宜妃娘娘特意派人来说了的。只是来人也说了,若僖贵妃娘娘没有问起,不必特意说明。
“那就好。”瑾华听到就安心了。
“娘娘,皇上来了。”墨香急步进来通报。
佟淑毓一下子站起来,忙理了理发饰和衣裳,迎了出去。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快起来吧,身体可是大好了?”康熙关切道,自知道佟淑毓也是“止休”的受害者后,他对佟淑毓便愈发怜惜,这几日,承乾宫的赏赐也没断过。
“回皇上,臣妾已然大好了。”佟淑毓用帕子擦着眼泪,高兴地说道。
“那就好,你受苦了,朕已经处置了罪魁祸首了。”
“多谢皇上为臣妾主持公道,臣妾无用,竟这样不知不觉中了别人的算计。”
康熙拍了拍佟淑毓的手,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朕有意将六阿哥也送来承乾宫,由你抚养。”康熙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一来四阿哥在你这儿,六阿哥有亲哥哥陪着,也不会如在寿康宫中日夜啼哭,二来,你素来视四阿哥如几出,相信你也会很好地照顾六阿哥。”
佟淑毓明显愣了一下,她完全没想到,康熙会送她这么大的“惊喜”,说实话,她也不是很乐意养六阿哥,听说,那孩子被乌雅氏惯得厉害。
“皇上……”
“爱妃,辛苦你了。”康熙温和地跟佟淑毓说着些安抚的话。
“娘娘,咱们要再收拾一个院子出来吗?”康熙走后,墨香看着佟淑毓的脸色,硬着头皮问道。
“墨香,你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自然是看重娘娘的意思了。”墨香只能拣着好听的说了。
作者有话说:
第61章
“当初的四阿哥确实是本宫自己要来的,但到现在皇上也没说起改玉牒的事情。现在又送来一个?”佟淑毓低声喃喃:“本宫就只配给人养孩子了?”
墨香垂下头,当没听到。
“六阿哥来了,就送去与四阿哥同住吧,皇上不是说有亲哥哥在,能抚慰六阿哥的情绪吗?伺候的人也是现成的。”
“是,奴婢这就去办。”墨香赶紧退出去安排了,皇命难违,希望娘娘自己能想通。
“什么?”当瑾华得知康熙最后把六阿哥送去给佟皇贵妃抚养的时候,心中真是万马奔腾,她是知道佟皇贵妃对康熙算得上情根深重了,康熙的这番操作,“呸,渣男!”瑾华在心中骂了一声。
六阿哥被送去了承乾宫,太后终于能抽出空来看望太皇太后了。
“格格,太后娘娘来了。”苏麻喇姑轻声说道。
太皇太后现在每日里养着金桔和草莓正得趣儿呢,闻言,便叫人赶紧进来。
“皇额娘,听说您最近得了好些有趣的东西。”太后娘娘行礼后,亲昵地对太皇太后说道。
之前的事情太皇太后都以让太后专心照顾六阿哥为由,瞒着她的,是以,太后还跟从前一样,乐呵呵地过来挽着太皇太后的手,看向果子又大了些的金桔树,她一脸惊叹:“皇额娘也太厉害了,冬日里竟然能将金桔养得这样好。”
当得知,这是僖贵妃送的时候,她说了句:“她是个有意思的人。”
说完便像往常一样陪着太皇太后在慈宁宫消磨了一天。
太后回到寿康宫的时候,看到琼樱正候在那里。
“奴婢给太后请安,太后万福金安。”琼樱行礼后,恭恭敬敬地等太后问话。
太后看到她身后跟着的宫人捧着大花盆,笑着道:“这是僖贵妃给本宫送来的?”
“是,回太后娘娘的话,僖贵妃娘娘知道您前些时候要照顾六阿哥,怕那时候送盆栽过来,反而给您添乱,便今儿才送了来。”
“本宫很喜欢,替本宫谢谢僖贵妃。”
“是,奴婢告退。”琼樱叫人放下盆栽,便领着人回永寿宫了。
这一日,是钦天监选定的行册封礼的日子,后宫忙中有序,按照品级各自迎来了册封使和副使,接了宝册,宝印。
第二日,所有授封的宫妃一起去慈宁宫谢恩,慈宁宫中,三位大佬已经坐在上位,等着众人谢恩。
“娘娘,累坏了吧。”妙蕊小心地为瑾华将朝冠朝服脱下,又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叠好,这才叫人拿出去清理保存。
“还好,就是重了点,好在只要过年的时候再穿一次就好了。”瑾华捶了捶肩,在梳妆台前坐下,由着妙蕊给她通头发。
也不知道,阿玛会不会采纳她的建议,开设书楼,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希望阿玛懂得取舍。
此时,康熙正看着遏必隆的奏折,越看越是高兴,看完后,更是忍不住说了声好。
“快,去宣果毅公进宫。”
“是。”梁九功给了李德全一个眼色,李德全忙领命去了。
等遏必隆过来,两人就着书楼诸事开始商讨。
所有细节都商量得差不多了,遏必隆轻咳一声:“皇上,臣真的很好奇,奶糖真的那么好吃吗?您看,要不给臣先尝尝味道?”
康熙不解:“奶糖方子就在你手上,你自己没试过?”
君臣俩面面相觑。
还是遏必隆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忙跪下,说:“请皇上恕罪,臣以为僖贵妃已经将奶糖的方子给您了,她写信给臣问哪里能够养牛,并说了要将奶糖作为今年的年礼送给皇上。”说着,一副坏了女儿事的懊恼,“臣也是想到僖贵妃从小爱看各类书籍,时常有奇思妙想,这才想着建个书楼……请皇上恕罪。”
“快起来,原来是瑾华弄出的奶糖,朕就说,你什么时候有这本事了。”说着畅快地笑了,“行了,你也别装模作样了,不就是怕自己下手慢了,朕把书楼的事情交给别人嘛,瞧你那小气样儿。”
这是极亲昵的话了,遏必隆受宠若惊,“皇上,臣,臣也是怕老了,无法替您分忧,想着趁着还能动弹,再给您办几件漂亮的差事。”说着老泪纵横。
康熙也很感动,君臣二人执手相看泪眼……
君臣二人在乾清宫彻夜长谈,让册封礼后等着康熙入后宫的嫔妃们失望不已。
倒是瑾华有所猜测,但身份所限,她给出了意见,后面的事情就不归她管了。
她正想着,六阿哥的事尘埃落定,书楼的事不出意外,年后应该会开始筹备,等三月份甘薯成熟了,酒精也可以安排上了,现在她的主要收入是玻璃制品的售卖。
“发什么呆呢?”冷不丁听到康熙的声音,瑾华唬了一跳,忙起来行礼。
“快免礼。”康熙扶起瑾华,和她一起坐在临窗暖榻上,“在想什么这么出神?”
“臣妾在想,过几个月,甘薯大丰收了,到时候问皇上要什么赏赐好呢。”瑾华笑着缓缓说道。
康熙拍拍瑾华的手:“到时候朕私库里的东西,随你去挑。就没想别的了?”
这……康熙难道想听我说是在想他?
正想硬着头皮肉麻一句呢。
康熙又开口了:“你不把奶糖的方子给朕,朕怎么和蒙古联络,怎么开书楼啊?”
“跟蒙古有什么关系?”瑾华装傻,她可以有很多不经意的发现,但手不能伸得太长。
“你呀。”康熙点点瑾华的鼻尖,“奶糖的销路一打开,牛奶的用量必然会大增,咱们大清境内没有大量养牛羊的惯例,还是要与蒙古合作的。”说着,康熙握住瑾华的手,很是感慨,“之前的羊毛衫已经打开了销路,蒙古诸部落如今安分许多,若再有牛奶的生意吊着,蒙古起码可安稳十年。”康熙看着瑾华说道,“瑾华,你可是朕的福星啊。”
瑾华有些不好意思,她是有意促成与蒙古的合作的,她虽然在这里是个养尊处优的贵妃,但本质上还是那个生下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爱国小青年,国家没有动荡,人民才能休养生息,国家经济发展了,人民才能有更好的生活。但听到康熙这么夸她,还是有些尴尬的。
她忙出言道:“是了,臣妾忘了将奶糖的方子给您了。”说完拉着康熙来到书房,“臣妾原想将它当作过年的礼物献给您的。”
康熙接过方子,仔细看了看:“这就是今年你给朕最好的礼物了。”
瑾华笑着说:“皇上还没尝过奶糖的吧,臣妾带您去耳房看看?”
康熙笑出了声,后宫没有哪个女子把耳房当作工坊用的,怪不得一进宫就跟朕说,希望永寿宫不要进新人,原以为是钮祜禄氏的贵女过于娇养,是他狭隘了。
康熙牵着瑾华的手,往耳房去,在途中,突然对瑾华说:“朕有些对不住你,以你的功劳,封个皇贵妃也是应当的,只是……”
“皇上别这么说,臣妾在宫中的日子过得比在家中还自在,臣妾一直感恩皇上的宽宏大量,由着臣妾折腾,臣妾很满足现在的生活。”
康熙紧紧握住瑾华的手,没说话,心里却十分熨帖,只觉得身边的女子至诚至性。
耳房就几步路的距离,还没到呢,就闻到了一阵浓郁的奶香味,一丝儿奶腥味都没有,就是纯然的奶香。
康熙好奇心起,忙快步走过去。
了解了奶糖的制作过程后,康熙提着自己亲手做的奶糖去太皇太后那儿献宝去了。
瑾华知道他跟太皇太后应该还有关于蒙古提供牛奶的事情要谈,便识趣地没有跟去。
只是奶糖提前给了康熙,虽说康熙说这是最好的年礼,但瑾华觉得,还是得再加个别的礼物进去,免得康熙觉得她心不诚。
她没有主动把方子给康熙,是想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若是她先于遏必隆将方子给了康熙,到时候,便是遏必隆写了关于书楼的奏折,康熙也未必会把这样的好事交给遏必隆去做。
她很愿意“接济天下”,但更愿意自己的家族在这个过程中得些好处。
所以,她没有主动将方子交上去,而是由康熙自己开口来要,就是希望康熙不要忘了方子的来处,将负责书楼的事情落实到遏必隆头上,这对钮钴禄氏一族的发展尤为重要。
太皇太后吃了好几颗奶糖,赞不绝口。
“你是说,这种奶糖是牛奶做的?”太皇太后又利索地拿起一颗糖放进嘴里,“是瑾华原来要送的年礼?这丫头稀奇古怪的点子就是多。”说着乐呵呵地说道,“玄烨,你打算怎么做?”
“孙儿是想着,快过年了,舅舅也快到京城来看您了吧,朕计划在离草原最近的地方开个专门制作奶糖的作坊,到时候让舅舅负责收集草原的牛奶,统一送到作坊,既让他赚个差价,又能提高他在草原的地位,您看怎么样?”接着又说道,“其中细节等舅舅到了,再商议。”
太皇太后听了,很是开心,又有些感慨:“你是孝顺的好孩子,本宫替整个科尔沁谢谢你了。”她知道康熙这样做是想让她开心,她也确实开心。
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她又乐呵呵地说:“瑾华那孩子肯定会想着再送一份年礼的,你好好安抚她,眼看着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叫她不要再操心年礼的事情,免费着急上火。”太皇太后还是很了解瑾华的。
“是,皇玛麽放心,朕会跟她说的。”
瑾华由琼樱扶着,下了轿撵,保和殿外,一座气势恢宏的“仙宫”映入眼帘,点点灯光遍布整个“仙宫”,夜色下如繁星点点,美轮美奂。
“娘娘,这也太美了,跟这个一比,咱们宫道上的冰灯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琼樱忍不住小声在瑾华耳边惊叹。
“谁说不是呢。”瑾华也很震惊,内务府匠人的手艺,果然非同凡响啊,可以想象今年的话题肯定会绕着“仙宫”转了。
可惜了,今天在保和殿举办的是家宴,邀请的除了宗室皇亲就是几位康熙的心腹及家眷,其他的大臣和家眷是没有眼福了。
想到康熙跟她吐槽,海拉逊遗憾于太和殿要宴请群臣,得庄严肃穆些,他不好在太和殿再建造一座“仙宫”时的一言难尽,忍不住笑了起来。
琼樱以为她是喜欢这座冰雕,便放慢了走路的速度,好让瑾华多欣赏一会儿。
按照宫中的潜规则,身份越高,来的越晚,所以等瑾华在自己的位置上落座的时候,人基本已经到得差不多了,在座的人无不在讨论外面的“仙宫”。
她座位的下首刚好是郭络罗·雅怡,此时她神神秘秘的凑过头来,跟她说:“刚刚大皇子在“仙宫”前驻足得久了些,被太子说教了几句,嘲讽他被易被外物所迷。”
瑾华无语,大皇子才十岁,喜欢看新奇点的东西很正常吧,太子也才八岁,这些孩子都不能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了么。
瑾华暗暗庆幸不用接手六阿哥,看着吃瓜吃得不亦乐乎的郭络罗·雅怡,也是佩服,这位自认识以来,好像一直奋斗在吃瓜第一线,大着肚子都没能阻止她的热情。
“你快生了吧,宴席上的菜大都油腻,你少吃点。”
“知道了,娘娘,你说大皇子和太子会不会打起来啊?”郭络罗·雅怡又说到,“你看惠妃那脸色,啧啧。”
瑾华不自觉顺着郭络罗·雅怡的视线看过去,发现自己的行为后,又不动声色地转了视线。
不过也看到了惠妃黑沉的脸,啧啧。
“咳嗯,后来呢?”瑾华轻声问道,还端起眼前的茶水,装作喝茶,挡住了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