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打江山by麻辣香橙
麻辣香橙  发于:2025年03月04日

关灯
护眼

李郎中前脚进了谢宅,后脚整个白石镇差不多都传遍了,老王氏磋磨新过门的孙媳妇,一大早把人折腾得晕过去了。
一时间街坊邻居议论纷纷,市井街头最不缺人说闲话,没到半日,就连堂祖父谢仲也惊动了,特意跑来一趟,跟老王氏说了半天的话。
谢仲的意思很明白,你说镇上谁不知道谢家是个什么情形,谁还不知道谢让刚进门的新妇是个病秧子,老王氏不管怎样也不该下这么狠的手,真把人弄出个好歹来,以后谢家的子孙小辈们还要不要说亲娶妻了,谁家女儿还敢嫁他们家。
谢仲到底是谢信的胞弟,指着鼻子数落老王氏这个寡嫂,老王氏真是脸都丢尽了。
早前就是李郎中给叶云岫看的诊,自然知道她身子弱,当下又说了一通“气血两亏、需得静养”之类的云云,家里的药都还没吃完呢,又开了两贴。
于是中午谢让便大大方方上街去买了一只老母鸡,拿回来杀了给叶云岫炖汤,偌大的宅子里居然都没人来蹭肉吃。
叶云岫这次吃到了一整只鸡腿,鸡肉炖得喷香软烂,吃起来都黏嘴,黄澄澄的鸡汤鲜美醇厚,汤里还加了香菇和山药,一整碗连汤带肉吃下去……其实还想再来个鸡翅膀。
可惜谢让不让她吃了,又念叨什么少食多餐。
“我真的不喜欢你们家。”吃饱喝足,叶云岫满足地歪在床上,委屈地跟谢让吐槽,“除了你和凤宁,别的都不让人喜欢。这么大的一大家子。”
“别说你,我也不喜欢。”
谢让顿住,须臾,一声轻叹。
“眼下我是没法子,主要是,我要顾忌凤宁的婚事。我母亲过世,父亲又不在,凤宁的婚事他们就可以做主了,虽说有我这个兄长挡着,可我也越不过祖母去。”
这是他如今受制于家族的根源。若不然,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他哪里会被拘在这宅子里,早就潇洒一身游历天下去了。
他总不能把妹妹丢下不管。而现在,又多了个叶云岫。
人一旦有了责任,有了牵绊,就总有许多需要顾忌的东西。
谢让手掌下意识地隔着被子轻轻拍拍她,含笑看着她说道:“你再忍忍,我想想法子,顶多等到凤宁嫁了人,我一定带你脱离出去。”

第16章 变故
午后老王氏使唤丫鬟来打探,看见叶云岫正躺在床上喝药,晚间老王氏便把谢让叫了去,说了些怀柔的话。
老王氏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有错,便只是说,她也不知道新妇身子这样不好。
谢让恭敬地说道:“这不能怪祖母,祖母不知道她身子一直不好,又十分胆小怯懦,上回大伯母去我房里训斥她,也晕了一回了,那回更加凶险,要不怎会这些时日都没能来拜见祖母呢。”
看着老王氏脸色不好,谢让迟疑道:“怎么,这事情……竟没人跟祖母提过么?”
他踌躇一下,嚅嚅道,“本不该孙儿多嘴,可祖母在病中,哪知道这些事情。您是我嫡亲的祖母,我母亲不在了,本来我也得依赖您教导孙媳,只是她身子骨太弱,又有惊惧之症,病还没好,害得祖母担惊受怕。祖母哪里知道这些,竟也没人提醒祖母一句。”
老王氏正找不到人怪罪呢,上回的事情她倒不是没听说,只是没当回事,再想想这阵子崔氏在她面前给小夫妻上的那些眼药,老王氏本来就是个多心的,顿时琢磨崔氏这是想拿她当枪使啊。
害得她被人议论,还被谢仲责难。
谢家老太太怎么会有错呢,纵然有,那也肯定是别人的错。
果然,第二天便听说崔氏不知怎么触怒了老太太,被老太太寻个由头罚了跪,指着鼻子骂,连带着陪坐的小王氏也吃了挂落。
老王氏愣是这么找到了借口洗白自己,不是我这祖母不好,全都是崔氏的错。
据说崔氏被老太太一通臭骂,罚跪了一个多时辰,哭哭啼啼借着长女谢凤歌求情才饶过一回。老王氏可以肆无忌惮欺负儿媳妇,但却不能不顾忌嫁入广平伯府的嫡长孙女。
毕竟如今谢家,还想多多仰仗谢凤歌,靠上广平伯府这棵大树。
腊月十六,谢让和叶云岫新婚满月,家里反正也无人帮他们庆贺,就自家包了顿饺子,黄花木耳羊肉馅儿的,这个搭配格外鲜美,半肥半瘦的羊肉剁在馅儿里,一口咬下去油汪汪的,好吃!
这是叶云岫第一次吃到羊肉,吃完还悄悄问谢让,是小绵羊的肉吗?
谢让说是小山羊。
一入腊月二十四,进了年关,谢宅也开始热热闹闹地忙年,就连谢宸和范氏一家也暂时搬回了老宅过年。平常各房各吃各的,过年却要一大家子都聚在一起吃,从腊月二十三当晚就开始了,所有的人都聚在主院用饭。
叶云岫自然是不肯去的,借口养病,谢让便跑去宅子东北角的大厨房把饭端来,让她就在东屋里吃。
毕竟过年期间,谢宅的饭食好了不少,起码午饭是能吃到肉的。谁知好景不长,刚吃了两顿,腊月二十六,出事了。
谢凤歌回来了。
谢凤歌是被广平伯府的仆役送回来的,一行好几辆马车,附带休书一张,马车上除了护送的下人,还拉着她当初的嫁妆。
崔氏一见那张休书就昏了过去。谢诚又捡起来仔细看,上面写的休妻理由是残害子嗣,谢凤歌给府中怀了孕的贵妾下药,证据确凿。
广平伯府远在京城,却硬是不远千里、赶在过年前把谢凤歌送回娘家,还主动归还了嫁妆,摆出一副仁至义尽的样子。跟着来的是府中得力的管家婆子,当着谢家人和一堆看热闹的乡邻的面,一五一十把事情都说了一遍,总而言之一句话:是你们家姑娘自己太恶毒,可半点都怨不得我们伯府。
谢家众人如丧考妣,老王氏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至于谢凤歌,一路上该流的泪也流光了,该骂的人也骂够了,便只木然着一张脸,看着娘家众人无动于衷。
这热闹叶云岫没赶上,谢让和谢凤宁却不能不露面,谢家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兄妹两个总得到场,晚些时候谢让回来,才跟叶云岫说起整个事情。
广平伯府看起来就是无辜的受害者,可实际呢?
这事情四婶范氏知道的内情应当多一些,晚间在主院时,范氏私下里也提了几句。其实便是范氏不提,谢让心中也有数,可以说今天这一出,丝毫都不让人意外。
四年前谢家抄家流放时,多少人落井下石,广平伯府却没有休妻,依旧待谢凤歌原样没变,一时让人称颂,之后却低调地给那四公子纳了一房出身不低的贵妾。
谢凤歌婚后生下一个女儿,这四年多,便一次也没能再怀上,而那个贵妾却接连怀了两胎,头胎是个姐儿,这一胎不出意外,必定是个男孩了。
作为谢家的嫡长孙女,家中第一个孙辈,谢凤歌的性子素来强盛,哪里是能隐忍苟全的,然后便让人抓住给怀孕七个多月的贵妾下落胎药,还没真正动手就人赃俱获、证据齐全,这事情也未免太不意外了。
结果就是广平伯府家风清正、门第清白,并且对谢家也仁至义尽,丝毫没损及伯府的好名声。用范氏的话说,广平伯府没让谢凤歌“悄然病逝”,在旁人看来已经是仁慈了。
可他广平伯府倒是清白了,谢家名声难听,谢家一群未出嫁的小姐妹们名声都得受连累。
谢家这年还怎么过?此事一出,谢让不敢指望大锅饭,只好赶紧再准备年货,大年二十七才急匆匆进了一趟城,悄悄买了一些吃的用的、零嘴点心,自家小厨房又重新开了火。
反正他们院里经常要给叶云岫煎药,烧火做饭也没人在意。
在谢宅的一片愁云惨雾中,年关该过还得过,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
并且年关里外格外的忙,祭祀是头一桩大事,祭拜宗祠祖先、扫墓上坟,家中男丁都没能闲着,然后还有拜神祈福、扫尘除垢、人情走动、送年礼……谢让忙的是脚不沾地,女孩儿们事情便要少多了,尤其家中出了谢凤歌这事,家中姐妹便都谨言慎行、减少外出。
于是叶云岫和谢凤宁两人躲在小院,赶上腊月二十八一场大雪,两人把大门一关,整日里烤烤火、睡睡懒觉,弄点儿吃的喝的,小日子好不逍遥。
谢让却要带着一帮堂兄弟,清理整个宅院的积雪。腊月二十九,雪后极寒,谢让不放心外公那边,午后抽空跑了一趟,天傍黑回来的,披着蓑衣、踩着木履,裹着一身寒气推门进来,家中两个小姑娘正坐在火盆前,火盆边上还烤着花生和芋头,优哉游哉。
谢让在门口跺掉两脚的雪,忍不住笑道:“你们两个倒是在家里快活,可冻死我了。”
两个小姑娘嘻嘻哈哈笑起来,一个跑过去帮他解开蓑衣,一个给他端上热茶。
“先放着,我手脏。”谢让示意叶云岫把茶杯放在桌上,笑道,“给你们看个好东西。”
他说着,竟从蓑衣底下掏出一只活物来,叶云岫本能吓了一下。
“哇,好大的兔子。”谢凤宁满脸欣喜,两手捉住兔子耳朵拎着,在手里掂了掂笑道,“这个野兔好肥呀,得有七八斤了吧,二哥,你怎么捉到的?”
“前天我去打柴,可巧看见兔子洞了,就下了个套子。”赶上这场大雪,兔子也饥荒,让他套个正着。
雪白雪白的肥兔子,毛茸茸软乎乎,谢凤宁一时喜欢得不得了,撒娇道:“二哥,我们别吃它了,养着玩行不行?”
“野兔子,养不活的。”谢让道,“正好炖了过年,这么大,咱们敞开肚子吃顿肉。”
谢凤宁不禁哀怨了一下,抱过去给叶云岫看:“二嫂,你摸摸它的毛,好舒服啊,这要做成衣服得多暖和。”
叶云岫没摸,她这会儿倒不怕了,但是对于活物的本能抵触,却也让她并不想碰它。
毕竟对她来说,末世之中但凡活的动物,都跟可爱沾不上边。
畸变的活物是如此,陌生的人也是如此,凡是不被信任的、不能为她所掌控的东西,都意味着可能带来的危险,让人本能地抗拒。
叶云岫仔细看了看这只兔子,问道:“它不咬人吗?”
“哈哈哈,兔子怎么会咬人呢。”谢凤宁舒服地揉着兔子毛。
谢让却说:“咬人的,你没听过那句话吗,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他这么一说,叶云岫更加不想碰了。
谢让洗了手坐下烤火喝茶,偶一侧头,便发现身边的小姑娘盯着兔子,神情带着某种戒备抵触。
他以为她害怕,笑着安慰道:“没事的,这东西不可怕,反正我还没见过兔子咬人的。”
最终这只不知道会不会咬人的肥兔子,当晚就被谢让悄默声收拾干净,兔肉炖了一大锅,皮放在不扎眼的角落晾起来,打算着抽空鞣制好了,够两个小姑娘一人做一件围脖领子了。
这一锅兔子肉他们第二天年三十中午才吃,一人一条肥嫩的兔子腿儿,肉汤配着馒头,美美体会了一把大口吃肉的豪爽。
得亏兔子有四条腿,三个人一人一条还有剩。
午饭吃得饱些,除夕夜的晚饭是一定要去主院吃的,眼下家里这个情形,这顿年夜饭只怕气氛不会太好,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年夜饭谢凤歌没露面,崔氏也没来,听说病倒了,小王氏带着杨姨娘几个人张罗的这顿饭,凤宁也去帮忙包了饺子。
谢让去堂兄弟那桌坐了,叶云岫和谢凤宁坐在一桌,中午兔肉吃得实在,还不太饿,便随意吃了几个饺子。
饭后陪着坐了会儿,老王氏发话说她乏了,叫大家各自回去守岁吧。谢让带着两个小姑娘一起回自家小院,烤着火盆守了一会儿岁,叶云岫就跑回去睡觉了。
年初一又要早起,叶云岫被叫醒时,起床气还没来得及生,便被谢让塞了一串红绳系着的铜钱,说是给她的压岁钱。
看在有压岁钱拿,并且那串铜钱红绳编制得十分漂亮的份上,叶云岫迷糊了一会儿,皱着脸,勉为其难接了钱,爬起来洗漱。
梳头的时候谢让给她髻上插了朵红绒绢花,出去一看,谢凤宁垂鬟也绑了红色丝带,大家一起去主院拜年。
出人意料的是,谢凤歌也来了,穿一件簇新的石青绫子袄,玫瑰红云锦裙子,头上明晃晃的赤金飞凤挂珠大钗,身边还带着丫鬟。

谢凤歌也没搭理旁人,傲然地来了,只给老王氏拜了年,便又傲然地走了。
要说谢凤歌,即使被伯府休了,却也有在娘家傲气的本钱,她手中握着的那份嫁妆,可是足够丰厚了。
当初谢家能攀上广平伯府这门勋爵之家的婚事,又是嫡长孙女,倾尽全力给她办嫁妆,连同铺子、田庄,足足陪嫁了一百零八抬。
可也因为这份嫁妆,自从谢凤歌被休回来,整个谢宅就各怀鬼胎,没消停过。尤其三房,谢寄和小王氏嚷嚷好几回了,说既然人被休回来了,当初公中出的嫁妆,那就应该还回公中,哪能还归她谢凤歌一个人。
搁在以前是一份嫁妆,搁在现在的谢家,那就是天降横财,巨额财富,谁能耐得住。
崔氏当然不干。在崔氏看来,谢凤歌的嫁妆是属于他们大房的,正好贴补给谢诚。几车嫁妆拉回来,实物摆件那些谢凤歌不能一直看着,早就落到了崔氏手里,可真正值钱的铺子、地契、金银之物,都被谢凤歌一手抓着。
谢凤歌也不是个傻的,钱这东西,在谁手里谁说了算,怎么可能交给别人?
所以谢宅这一个年节闹的呀,鸡飞狗跳,剑拔弩张。
谢凤歌大约也清楚亲娘是什么货色,她就紧巴着祖母老王氏,有钱她往老王氏身上花,今儿送燕窝、明儿送蜀锦,后儿又说要给祖母打几件时兴的新首饰。果然老王氏开始护着谢凤歌了。
不过这些都与谢让无关。他对谢凤歌的嫁妆毫不关心,只管窝在小院里,自家三口人安生过年。大冷的天,难得年关里享个清闲,他就每日督促两个小姑娘练练八段锦,自己闲来读几卷闲书、弄点儿吃的喝的。
叶云岫开始不喜欢过年了。过年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需要她露面,要跟一堆不喜欢的陌生人打交道,吃个饭也一堆规矩,烦死了!
好容易熬到元宵节,吃过元宵,这个年关才总算过去了。
元宵节一过,叶云岫便心安理得地窝回小院,谢让的事情却还没完,不光以前日常的事情重新忙起来,又开始交际应酬走亲戚了。大家大户,你都不知道家里能有多少亲戚。
正月十六“走百病”,不宜出门,安生一天,正月十七,老王氏的娘家人就上门来了。
一下子来了祖孙三代,老王氏的娘家嫂子、也就是小王氏的亲娘,老王氏的侄媳妇、也就是小王氏的娘家嫂子,陪着来的是小王氏的娘家亲侄子、老王氏的侄孙。
祖母的娘家人一来,各房自然都得去见见,谢让带着谢凤宁走了一趟,见了礼、说几句话,小王氏的娘和嫂子便拉着谢凤宁问这问那,嘘寒问暖,别提有多热络。
谢让脸色微变,不着痕迹地给谢凤宁使了个眼色,兄妹俩便找了个借口,很快告退了离开。回到小院,谢让二话没说,赶着驴车就从西角门出去,把谢凤宁送去了外公家。
其实外公家里不是很方便,可谢让眼下也没有更合适的地方。
外公原本也是殷实人家,身上还有个秀才的功名,衣食充足,儿女一双。女儿也就是谢让的母亲就不说了,谢让的舅舅为人忠厚,读书科举不太行,在陵州府谋了个小吏的差事。朝廷修建临阳行宫,谢让的舅舅被派遣去往临阳押送木料,不知怎么就出了差错,触怒贵人,被杖责八十。
人家下了狠手,那么壮的汉子没撑过当晚就死了。舅父一死,舅母半夜投缳自缢,跟着殉了情。
如今外祖母也已过世,家中就只有外祖父和周元明祖孙二人。谢让把谢凤宁送去,跟外祖父交代了一番,只说家中眼下亲戚太多,想叫谢凤宁在外公家小住些日子。
外祖父听完,了然地点头道:“这边你都放心。我回头就称病,外头只说凤宁是我叫了来、照顾我养病的。”
周元明跟着送谢让出来,横着眼睛怒道:“当真是王家那个废物?他也不撒泡尿照照。”
“你别毛糙。”谢让嗔道,“你在家把外公和妹妹照管好了,少出门,我回去看看。”
谢信出身寒微,老王氏的娘家便也只是个普通农户,这些年在老王氏和小王氏两代婆媳不遗余力地贴补帮扶之下,竟也买田置地,混成了小地主,一家子过上了好日子。
至于老王氏的这个侄孙王继宗,比谢让年龄还大了两岁,已经弱冠成年,却一直没有娶妻成家。老王氏当年能让谢寄娶了娘家亲侄女,如今故技重施,早就有想把家中孙女嫁一个给娘家侄孙的念头了。
只不过之前老王氏属意的是谢凤鸣,好让她那侄孙跟伯府的公子做连襟。谢凤鸣是谢凤歌的亲妹妹,只要把谢凤鸣嫁给侄孙,他们王家就是广平伯府正经八百的姻亲了,这个算盘老王氏打得十分划算。
结果事还没成,谢凤歌却被休了回来。
王家那边的心思就起了变化。大房人口复杂,嫡的庶的七八个,崔氏更是精明刻薄,谢凤鸣本人也不是个好性子,颇得崔氏真传。王家跟大房结亲讨不到便宜,那就不如二房了。
最主要的是,王继宗本人也更喜欢谢凤宁,比起谢凤鸣,谢凤宁的性情容貌显然更好。
至于家中其他的庶女,压根就不在老王氏考虑范围。庶出的孙子孙女在老王氏眼里低了不止一等,看看谢家姑娘的名字就知道了,嫡女是凤,庶女就只能是燕。
然而在谢让看来,即便是家中庶出的堂妹,要嫁给王继宗那也是糟蹋了一个好好的姑娘。
因此一发现王家这个苗头,谢让才会立刻把妹妹送走。老王氏和王家人倘若还有一点自知之明,自然该明白他和凤宁的态度,不该有的心思就趁早歇了吧。
晚间晨昏定省,王家祖孙三代居然还没走,看样子是打算住下了。
“宁姐儿呢?”老王氏问起凤宁,笑着说道,“你去把宁姐儿也叫来,她王家表哥好不容易来一趟,正有事情找她呢,让他们表兄妹也好亲香亲香。”
谢让躬身答道:“真是不巧了,祖母有所不知,我外祖这几日身子不大好,家中无人照料,就把宁姐儿叫去了。说是大过年的,正好留她小住几日。”
老王氏顿时脸色一变,王家祖孙脸上也不太好。
老王氏哪能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憋着气,找了个由头发作道:“我怎么不知道这事,这家中还有没有规矩了,为人小辈,出门离家自作主张,你们就敢自专由了,都不用禀告长辈的么?”
“确实,这事情是凤宁的不对,是她不好,祖母不要生气,我回头一定教导她。”
谢让不跟她辩这个,凤宁不好,你们爱换谁换谁,彼此心里明白就行。
谢凤宁一走,小院里就剩下谢让和叶云岫,两口人吃饭,谢让简单做了两碗萝卜丝面疙瘩汤,打个荷包蛋,配上小菜,两人就在灯光下对坐吃饭。
叶云岫知道谢凤宁为何躲出去,但是她却不能明白,王家想怎样是他们的事,不答应不就完了吗?
“难不成凤宁不愿意,你祖母还能把她绑着送到王家去?”
“能。”谢让说,“你以为就没有绑着上花轿的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别说世俗礼教了,就连朝廷律法都是如此。只要两家父母长辈做了主,媒妁齐全,婚书为证,便是绑着塞进花轿,那也能名正言顺,生是男家的人,寻死上吊都还是男家的鬼。
谢让如今能凭靠的,就是父母不在,他作为凤宁的兄长,凤宁的婚事他这个兄长也能做主。但他头上压着的是祖母,孝道大过天,规矩如此,真要闹起来,就连宗祠都不会站在他这边。
“我这个人,性子其实有些仁弱。为人在世,人家能容我侧着身子过去,我也就过去了。”
谢让冷冷一哂,可人家若是侧着身子都不让他过去,那他也无路可退。
早前王家的事不在他考虑防备之内,因为老王氏的人选也不是凤宁,可谁知突然生出这种变故,弄得他现在防范动作都来不及了。
“是我无能,凤宁眼看着就要及笄了,我却不能给她寻一门好亲事。”
及笄,十五岁?叶云岫忍了忍,无可忍,愤然道:“才十五岁就要结婚嫁人?十五岁明明还是个半大孩子。”
谢让并不是要跟她争辩,他其实也觉得妹妹还小,只是无奈道:“世俗如此。”
“世俗如此就一定是对的吗?”叶云岫黑眸定定,不悦地抗议道,“你们男子就是二十岁及冠成年,凭什么女子就十五岁?我父亲说的,女孩子家最少也要到年满十八岁,才能算长大成人,二十几岁再考虑结婚的事才好。”
“你父亲……”谢让顿住,她父亲身为江南叶家的嫡长子,竟有这般异乎寻常的见解?他笑了笑,真心说道,“岳父一定十分疼你。”
想来是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舍不得女儿出嫁了。他却不知道,叶云岫口中说的压根就不是什么叶家嫡长子。
叶云岫对亲生父母毫无印象。末世降临,她被养父带走时还不满周岁,她心目中的父亲,从来就只有她的养父。
养父要是知道她十四岁就被“情势所迫”嫁了人,恐怕要拎着刀跨越时空追杀过来。

第18章 釜底抽薪
祖母和王家显然没有死心。毕竟在他们看来,只要老王氏这个祖母答应了婚事,顺理成章,那谢凤宁就注定是他们老王家的人了。
次日一早主院请安,老王氏便明确提了出来,老王氏直截了当跟谢让说,她打算让谢凤宁跟王继宗定亲,亲上加亲,叫谢让赶紧去把谢凤宁接回来。
谢让索性也明确表示,他不同意。
“一来凤宁还小,两人年岁性情都不合适;二来父亲不在,凤宁的婚姻大事,总得禀过了父亲才行。”
老王氏气得骂道:“你父亲还不知猴年马月能回来呢,音信都没有,难不成他回不来,你妹妹就一辈子不嫁人了?你王家表哥哪里不好,亲上加亲,嫁过去王家拿她当亲生女儿一样疼,才不会受了委屈。”
“祖母慎言!”谢让起身揖礼道,“一大早上的,祖母莫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父亲是您亲生的儿子,祖母难道不盼着他平安回来么?婚姻之事总得两厢情愿,还是难道说,祖母心里不疼自家的,我们兄妹两个,在祖母心里都抵不过您一个侄孙?”
老王氏气得抄起茶盏就往他身上砸,谢让也不管热茶砸了一身,立刻跪下,沉声道:“祖母息怒,总之这件事不成,请祖母也可怜可怜我们兄妹孤苦。”
“放屁!”老王氏冲口骂了粗话,拍着坐榻骂道,“让哥儿啊让哥儿,我真是白疼你一回了,你王家表哥到底哪里不好,你是瞧不起我娘家,还是瞧不起我这个祖母!我就实话告诉你,这门婚事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我已经答应了。我这个祖母还没死呢,还轮不到你做主。”
谢让回到小院,一进屋就脱去被茶水弄湿的衣裳。叶云岫皱眉看着他,问道:“你没烫伤吧?”
“没事,棉衣厚。”谢让换了外袍,顿了顿叹道,“我得赶紧出去一趟,你自己在家呆着,把门从里边闩上,谁来也别开门。”
叶云岫点头。
谢让又说:“顾不得做饭了,我去给你热几个馒头,你自己把参茶冲了,凑合一顿。”
“哎呀没事你快去吧,”叶云岫不耐烦地挥挥手,“那柜子上还有你买来的点心呢,你就是不做,一顿两顿我也饿不死的。”
谢让不禁笑了下,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转身匆匆出去。
他一走就是大半天,赶到晌午过后,才匆匆从外边回来,先递给叶云岫一个荷叶包,里边包着几个热腾腾的包子和一小包卤肉。
“怎么样了?”叶云岫给他倒茶。
谢让抄起茶盏一饮而尽,沉声道:“没事,你不用担心,无论如何,我是决计不会让凤宁嫁入王家的。”
图穷匕见,无非就是彻底闹翻。
“上午有没有人来过?”谢让问。
叶云岫说只有谢询来敲过门,叶云岫也没开门,谢询听说他不在,就自己走了。
谢让便先把谢询叫了来,得知王家祖孙三口还没走,且祖母上午派了谢诚去接她的娘家妹妹和妹夫,又打发人去请媒婆。如今祖母的妹妹妹夫已经到了,媒婆正月里事忙,如今还没来,估摸着约了下午。
谢让这会儿也不急了,就着热茶吃了两个包子,整理一下衣裳,径直去谢宅大门等候。没多会儿,谢仲便由长子谢宥陪着来了。
谢让便陪着谢仲父子二人,径直去主院。老王氏和王家祖孙、老王氏的妹妹妹夫,还有谢寄和小王氏两口子都在,彼此不免又客气寒暄一番。
老王氏对谢仲这个几次指摘她的小叔子尽管不喜,面上却也得过得去,当下请到正厅就坐,上了茶,才问起谢仲今日的来意。
谢仲笑道:“这不是让哥儿请我来的么,宁姐儿要定亲,这是家中一桩喜事。周家那边请了镇上的卞秀才给男方保媒,让哥儿便请我来凑个数,做女方媒人,这样的好事我哪能推脱。”
老王氏和娘家几人一听,脸色骤变,又有些摸不着头脑。老王氏急忙问道:“什么周家,你说宁姐儿要跟谁定亲?”
“怎么,大嫂不知道?”谢仲愣了愣,一脸疑惑道,“不是周家吗,亲上加亲,让哥儿外祖家,周老秀才的独孙,我看两个孩子倒也年貌相当,周家那孩子不错,周家的家风也是极好的。”
“胡说!宁姐儿是要跟我的娘家侄孙定亲,我妹妹和妹夫就是男方请来保媒的,我请的女方媒婆这就来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