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此功绩,耗费人力物力之庞大,也是千无古人后无来者。
通渠六年,所用民夫五百多万人。
可以说大运河的修建是建立在百姓的尸骨上,且这长达四千里的大运河,后期还堵了。】
建运河难,维持运河也难。
【朱棣】:五百多万民夫!
【嬴政】:竟用了五百多万。
【杨坚】:畜生!!
“关键后期还堵了。”刚被朱高炽放开嘴的朱瞻基立马吐槽。
反正他是看不惯隋炀帝杨广。
要这种劳民伤财之事可算的上丰功伟绩,那史记上就没有昏君了。
江都大殿。
杨广眯着的眼睛瞪圆,听到神迹如此描述令他很不悦。
只见杨广直接摔了酒杯,心口好似被石头堵了一般,为何,为何不认同他,为何!
【杨广】:劳什子的劳民伤财,朕修建大运河为了谁,又造福了谁!这群莽夫只看当下,朕造福的可是万千的后人!
【杨广】:五百万人又如何,我大隋子民足有五千多万,五百万不过十分之一而已,都死了又如何,再生便是,一生十,十生百!
【杨广】:能被朕所用,是他们祖坟冒烟,且身为大隋子民,他们的命本就是朕的,朕让他们作甚他们就作甚!
杨广连续狂吼,整个直播间全是他的弹幕。
朱棣、杨坚还有秦始皇被他这一番言论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特别是杨坚,他不敢相信自己养了这么个畜生出来。
自古就有官逼民反,如此不把百姓当回事,失了民心,大隋不亡谁亡!?
这时候有人出来反驳。
【路人甲】:还祖坟冒烟,一家老小都被拉去修运河了,早就绝户了,还有我们都是人,不是牲口。
【路人甲】:造福百姓,那万艘龙舟如何说,让百姓过眼瘾么?
【路人甲】:登基不过几年,如此作呀,赶着去黄泉么?
【路人甲】:讲真,换个傻子,大隋都不至于如此。
【杨广】:哪里来的贱民!!
路人甲怼完杨广就下线了。
乐瑶在屏幕面前伸出大拇指,悄默默的说了声厉害。
作为历史主播,要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不偏不倚的说历史。
即便有个人情绪,乐瑶也得忍着。
刚刚见那粉丝如此激动的言论,乐瑶真是想怼又不敢怼。
【杨广】:凭什么说朕,自古帝王都如此,像那个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又好到哪里去,他修那万里长城死了多少百姓?!
【杨广】:说朕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他秦始皇又好到哪里,他的阿房宫更奢华,他能有的,朕凭什么不能有!
他是千古一帝,朕凭什么不是!
杨广再次把秦始皇拉下水。
自杨广登基以来,他一直对标的表是千古一帝,他的政策全是英明之策,为何到如今这般…
刚登基的秦始皇陷入了沉思当中,万里长城?阿房宫?
杨坚就想问一句,你个孽障配么!
对,秦始皇为修建长城,也动用了百万民夫,史册记载,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但是秦长城的确防御了北方匈奴。
最重要的一点,秦始皇嬴政并没有在修建长城的同时,迁都、修运河呀!
【杨坚】:你也配!@孽障
杨坚的页面对话直接把杨广的昵称改成了孽障。
听隋炀帝杨广怒斥秦始皇修长城之事,朱棣皱起眉,他拍案而起,“修长城怎么了?!”
朱棣这忽然一拍,把朱瞻基吓了一跳。
听他皇爷爷拍桌之声响,闻之都手疼呀。
“皇爷爷,您别和那个昏君一般见识,修长城当然是对的!”朱瞻基道。
“怎么对,你说说。”朱棣借题考考朱瞻基。
这题朱瞻基可是很熟,要知道他爷爷可是修长城狂魔,作为孙子的自己自然知道修长城之因。
朱瞻基被起小手,“修建长城乃是为了维护边境安定,抵御边境外族来袭,若无长城,边疆的百姓何来安定?!”
他们大明从明太祖朱元璋起便开始修建长城,正因为从朱元璋起修建长城,明朝乃是除了秦朝以外修建长城最多的朝代。
可以说修建长城是贯穿整个大明朝的国策之一。
“嗯。”朱棣满意的点点头,答的不错。
照着隋炀帝杨广之说,自己迁都大兴土木,修建长城,难不成自己也是和他一样的败家子?!
明明自己国策过激,民不聊生,还要拉上明君,放眼望去,上一个如此败家的还是秦朝的秦二世胡亥。
以朱棣所见,隋炀帝杨广该和那个灭国的秦二世比之才对。
【朱棣】:修长城乃利国固国之策,且秦始皇方统一王朝,内有六国余孽,外有匈奴侵犯,修长城为最利,秦王乃明君。
朱棣坚定的站在秦始皇嬴政这边。
听后世之君赞同自己,秦始皇此时说不出心中所感。
当下嬴政刚登基为帝,虽帝国统一,但是内忧外患,秦始皇嬴政无一时停歇,他时刻绷紧神经,为稳定秦朝的统一呕心沥血。
修建长城乃是秦始皇嬴政下一步的重之国策,嬴政打算不惜一切代价筑边境防线。
修建长城之策当下还在考察当中,嬴政打算亲自北巡,定长城之线。
【既然说道长城,咱们就唠唠修建长城的必要性。】
乐瑶打算小小的科普一下八大古迹之 ,咱们大中华的万里长城!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提到万里长城的时候,乐瑶直播间屏幕底下多了一个麦克风,因为麦克风是透明的,乐瑶半点没注意。
与此同时,乐瑶的直播变成了大大的天幕,投影在天空中。
“这是何物。”
“是神仙下凡!”
“佛祖,佛祖!”
“天罚,天罚来了!”
各朝百姓忽见神迹,各执其词,有抱头逃窜的,亦有虔诚下跪,更多者惊慌失措,不知所为。
本见于宫中的神迹突然出现在整个王朝,城中官员速来宫中禀报,皆不知该如何。
倒是早已见过神迹的帝王嬴政他们尤为淡定。
神迹降于王朝,乃是天命,任谁都阻止不了。
【这里纠正一下,秦始皇嬴政并不是新建的长城,而是把秦长城、燕长城、赵长城连在一起。
当然如此工程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那修建长城到底是不是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呢?】
“神仙说皇上了。”一老翁脸色都吓的煞白,他心道,果真皇帝再大也大不过神仙。
“老头子,快捂住耳朵哟。”他边上的老妇颤颤巍巍的捂住耳朵。
老翁不干,他都这个岁数了也活不了多久,在残烛之年遇到神迹,自然要好好听听神迹所说。
和老翁一样想法的百姓不少,他们竖起耳朵,想看看神迹如何评论他们的新皇,秦始皇嬴政。
说来也奇怪,乐瑶说的是大白话,但是众人都听的懂,好似有个自动翻译机一般。
【为何要修长城呢】
乐瑶为了更生动的讲解,直接放了一张春秋战国时的地图,用电子涂鸦笔勾花出长蜿蜒的长城。
嬴政看到地图时,巍峨的身躯忽直立,“来人,拿刀笔。”
只见嬴政亲自持刀笔,来不及找竹简,嬴政直接以地为简,临摹着神迹所示之图。
【秦统一六国后,防范边疆的重任全部落在秦朝身上,大秦王朝北临匈奴、东胡。
特别是匈奴之患,当年秦统一六国之时,匈奴南下,攻河套之地。
秦首都于咸阳,若无防御,皆暴露在匈奴的兵刃之下。】
乐瑶重点圈出了咸阳之地,正好于匈奴之下,若匈奴南下,可谓畅通无阻。
这也是为何秦始皇修长城。
【要知匈奴善骑射,好猎夺,所到之处无不兵荒马乱。
因在马背之上,游牧部落,无法集中攻大,且路途之远,军粮的供给又是一个问题。
综合考虑,以秦当下之况,相比于打,不如守,更为节省国力。
匈奴之乱,于民与水火之中,于国于战乱之下。】
【还有一点,是本主播的各人观点,秦始皇时期能的确打赢匈奴,可后世却不一定,毕竟不可能每朝都天降猛人。
如此修建长城,也是造福后世帝王。】
嬴政听此不住点头,执刀之手紧握,指尖泛白。
神迹的每句没言,全中嬴政心中所想。
【所以,若在此建立长城,可挡匈奴之兵马,让他们的骑射失去优势,且长城多依地势而建,易守难攻,如此保大秦统一。】
“统一不统一的,于我们平头百姓有何干系。”
百姓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往直播间。
【若国灭,百姓的日子又好到哪里。
若国乱,百姓的日子又能安稳到哪里。
被抢夺的被杀戮的,终究还是穷苦的百姓。】
乐瑶小小的感叹一下,真是有幸生在当下。
【当然,如此大兴土木,苦的亦然是百姓,不论是秦的长城还是明的长城,每一个砖上都有百姓的魂。】
乐瑶话音刚落,街道市场井一片寂静。
百姓们想到兵荒马乱的日子,脸上皆是不愿回忆,对呀,最后苦的还是他们…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朝堂之上亦沉默无声。
秦始皇嬴政握紧了刻刀,又松开了刻刀。
那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萦绕耳边,久久不散。
【若能做到共赢互利,兴,百姓兴。那国定会稳固。】
【就比如修建长城,可征民,但是…】
乐瑶的话还没说完,杨广插入打断。
【杨广】:那又如何,百姓本就为国所用,他们有何资格反抗?!
【杨广】:秦抵御匈奴,呵,匈奴已为我大隋俯首称臣,无用的大秦。
【杨广】:还有,朕亦修建了长城。
乐瑶不知说什么好,这位明显是隋炀帝杨广的粉丝,虽然他说的的确是事实 ,但是吧…
【秦始皇】:昏君,闭嘴@杨广。
此时的秦始皇不想听这后世的隋炀帝杨广是不是也修建了长城,他想知道神迹所说的“爽赢”为何策。
不但嬴政想知,百姓们也想知。
“求神迹赐福!”
百姓们自发祈愿。
为了不影响主播,直播间会屏蔽神迹、神明等字眼,所以落到乐瑶跟前就几个字,“怎么办呀。”
【杨广因过激言论禁言五分钟】
乐瑶一愣,寻思直播间又出新功能了,看样子是针对喷子的,还挺不错的。
杨广被禁言了,弹幕看起来清爽多了。
少了几分戾气。
虽然被禁言,但是隋炀帝杨广还是能看到乐瑶直播间的内容。
只是他的咆哮五分钟内不能转化为弹幕。
【嬴政】:何为双赢。
嬴政连发几问,求知欲切。
神迹降临,观后朝之君,让秦始皇感触颇深。
那隋炀帝杨广,为帝不过数年却大兴土木,劳役百姓。
隋之灭,怕与重劳役脱不开干系。
而今秦也大兴土木,嬴政怕真如那昏君所言,自己在史册中亦为昏君、暴君。
夺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特别作为第一个大统一帝国,此时的秦始皇嬴政完全摸着石头过河。
见粉丝齐齐发问,乐瑶就说说自己的想法。
其实,道理很简单,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
【说白了,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古代,百姓们根本不在乎帝王是谁,他们在乎的是谁能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天幕之音落在每个百姓耳中,直击他们心口。
老翁瞬间红了眼眶。
一阵寒风袭来,他捂着粗布麻衣的口子,试图阻止寒风袭身。
他已经记不得上一次吃饱饭是什么时候了。
能吃饱能穿暖,可能么?梦里都不敢奢望。
【像秦始皇时期修长城,就算修建长城利在千秋。
但是对于当下的百姓来说却一点好处看不见,反而是家中的壮力被征走。
田无人种,赋税还得收。
且远去高寒之陵,能回来的又有多少人。
在君王眼里的明政,却是百姓眼的暴政。】
【还有隋炀帝时期,大兴土木,三征高句丽,百姓为了逃劳役、军役不惜断手断脚,以自残的形式来逃脱,还戏称为福手,福脚。】
嬴政听后沉默不语,在君王眼里的明政,却是百姓眼的暴政…
【但凡劳役有所得,且不是以命换钱的那种,怕不用征劳役,百姓们得自发的修长城修运河。】
【就像早先秦国统一六国一般,秦军为何势如破竹,士兵为何个个战场英勇,还不是因为能赢得功绩,能改变自己一家人的命运!】
“若能天天吃上饱饭,俺愿意去修长城!”街头一百姓举手高呼。
“要是能减俺家的赋税,让俺多留几口粮食让崽子们吃饱,俺也愿意!”有人随声附和。
“俺愿意!”
“俺也愿意!”
百姓皆呼,若能让他们吃饱穿暖的活下去,别说修长城,就是修那直上云霄的天梯他们也愿意。
听到宫外百姓的呼声,秦始皇放下手中的刻刀陷入沉思,地上长城的地图只剩下最后一笔。
此时,乐瑶直播间的粉丝对话的麦克风再次开启,开启麦克风的同时,位于空中的天幕消失了,又变成了原来的屏幕。
【杨广解除禁言】
方才乐瑶说的隋炀帝杨广都听见了,他嗤之以鼻,讽刺的笑。
【杨广】:还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
【杨广】:赏赐又有何用,朕赏赐寒门子弟,他们又是如何回报朕的!
乐瑶不知道该怎么回这位粉丝了,她说的是百姓,寒门士族是平头百姓么?!
【朱棣】:寒门子弟何为百姓。@杨广。
【杨广】:连寒门都不知感恩,何况那些畜生贱民。
【朱棣】:怪不得是灭朝的昏君。
【杨广】:你算什么东西?!
【朱棣】:相比而言,你什么东西都不是@杨广
朱棣不想再和杨广浪费口舌,心中视百姓为畜生的昏君,能指望他明白什么。
眼看这粉丝杨广把其他几位粉丝都得罪光了,乐瑶不得不感叹,他家粉丝的演技真的很有代入感了,这状态,好似他就是隋文帝杨广。
历史的隋炀帝就把上上下下都得罪了光。
没错,杨广所有的国策看起来都没错,他错就错在,实行“明”政的时候根本不把百姓命放在眼里。
还有一点,就是操之过急,别人几辈子干的事情,杨广非要几年就干完,步伐如此之大不就翻车了。
于是乐瑶小小的总结一下,也好让她直播间的粉丝朋友情绪不要那么激动。
【刚才说了那么多,咱们小小做下总结
把隋文帝的功绩和其他朝代对比一下。】
【秦始皇修长城用了5年,而隋炀帝杨广仅仅总了10天】
【明朝迁都北京用过十五年,而隋炀帝杨广仅仅用了一年。】
【元朝修建大运河用了十年,而隋炀帝只用了六年。】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
江都大殿
听到自己卓越的功绩,隋炀帝杨广哈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竟没一人可比的过他!
【杨广】:朕的功绩无人能敌,其他人全是废物!!
此刻杨广内心十分骄傲,他一朝变做出了其他朝代几辈子都好不完的事。
【杨广】:朕创建了科举,广招贤才!
【杨广】:四方来夷,为我大隋为君!
【杨广】:朕平定了吐谷浑,重新开启了丝绸之路。
杨广又列举了他为帝王期间干的几件大事,前朝除了秦始皇和汉武帝,谁又能与他并肩!
这一刻,杨广是骄傲的,他作为帝王的一生可以说是无愧于王!
【路人甲进入直播间】
刚刚怼杨广的路人甲粉丝又来了。
【路人甲】:科举是你爹先提出来的吧。
【路人甲】:花钱买的不叫面子。
【路人甲】:雁门之围,详细谈一下。
【路人甲】:对了,还有三争高句丽,这么大功绩可别忘了。
听到科举,丝绸之路的字眼,嬴政再次亮了眼睛,看来后朝有许多他让他吸取的经验和学习的地方。
【杨坚】:求仙人告知那个畜生又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事!
【既然之前咱们聊过土木堡之变,那这次就先说说雁门之围吧。】
杨坚的脸色刷的变了,难道这兔崽子也被抓了,也叫城门了?
【首先交代一下雁门之战的背景。
自隋文帝杨坚北征降服突厥,将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东厥启明可汗对隋朝俯首称臣,并尊称隋文帝杨坚为圣人可汗。
隋文帝杨坚是第一个为异国首领的皇帝。】
听神迹说起自己当年的功绩,隋文帝杨坚坐了起来,被杨广气的杨坚脸色煞白煞白。
“如此功绩又有何用,奈何有那个孽障呀。”杨坚锤着心口窝。
一旁的独孤皇后给杨坚捋顺着后背,“陛下,如今还可挽回,那孽障当下只是太子。”
能废了太子杨勇,自然能废了败家子杨广。
独孤皇后和杨坚有五个儿子,废了两个,还有三个,都是亲生的,没有差别。
“对,那孽障如今只是太子!”杨坚着实被气懵了,一切还未发生,皆可挽回!
“那孽障如何还不来!”杨坚等的耐烦了。
没等到杨广来,杨素到人来了。
“陛下。”杨素觐见,来帮杨广探情报。
方进大殿,杨素见杨坚面前的黄团,杨素惊呼,“神迹!”
“陛下英明,神迹再现!”杨素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能再见神迹,上次神迹出现之时,自己还未满头白发。
当年初见神迹之事还历历在目。
神迹所述的那个叫门天子被编成了戏码,市井皆知。
也不知那叫门天子后续如何,后世王朝是不是败在那败家子的手里?
神迹光说那败家子的儿子不错,不知叫门皇帝的儿子有没有扭转乾坤?
杨素等着神迹后续 ,没想到一等便是这么多年,等的挠心挠肺。
如今神迹再现,他终可知道结局!
“越国公来了 。”杨坚抬眼看向杨素,“那便一起过来看看这个孽障。”
杨素为隋朝的开国功臣,当年辅佐杨坚得天下,深受隋文帝信任。
孽障??
杨素一头雾水,这是说谁呢?难不成又是后世王朝的昏君?
杨素迫不及待上前,帮杨广探听之事先置于后,神迹为先。
与此同时,另一时空,听神迹称赞杨坚的功绩,隋炀帝杨广脸色骤变,这神迹怕不是杨坚那老儿变的吧!
【杨广】:圣人可汗,呵,不过尔尔,用计谋分裂突厥,胜之不武。
“孽障,不过尔尔?你算个什么东西!”杨坚再次被杨广激怒,气的直接扔了茶鼎。
因直播间里的对话只有进入直播间的人才能听见,因此杨坚之怒在外人看来不知为何。
“陛下?”杨素不明所以,好端端的陛下怎气恼如此,神迹未说什么。
这孽障,到底指的是谁?
【没错,突厥之所以分裂,的确得益于离间计。
当年隋文帝派长孙晟,突厥部落见貌合神离,长孙晟以大隋为后盾,离间了都蓝可汗和突利可汗,突利可汗即为日后的启明可汗。】
【但此“离间计”却让隋朝边境安稳数年,直到杨广登基。】
兵不厌诈,能用离间计得此成效,便是成就。
【后隋炀帝杨广也效仿隋文帝杨坚之策,如此挑拨了西突厥,也让西突厥对隋朝俯首承臣。】
听杨广也效仿自己之策,杨坚不禁反讽,“你这孽障,如何还用朕之策。”
【杨坚】:朕最后悔的便是延用了你之昏策。
“你这孽障!孽障!!”杨坚又被激怒,随水抓物扔之,可能扔的都让他扔了。
一旁的杨素一言不敢发,陛下说的孽障,是太子杨广?
【西突厥和东突厥本为死对头,如今都对隋朝俯首承臣,东突厥自是不愿意。
隋朝的平衡之术失衡。
眼看东突厥的实力日益强大,隋炀帝采纳了大臣裴矩之策,想以和亲之术拉拢始毕可汗的弟弟,挑拨他们兄弟二人关系。
就如同当年隋文帝和长孙晟一般。】
【已有前车之鉴,始毕可汗的弟弟又不是傻子,当下拒绝和亲。
于是隋炀帝再行一策,诛杀始毕可汗心腹,折了始毕可汗羽翼,他把始毕可汗的谋臣史蜀胡骗到大隋后诛杀。
而后还编了理由,说史蜀胡背叛突厥,于是诛之。
始毕可汗不是傻子,当然不信。
先挑拨离间,后诛杀他臣子,始毕可汗对隋炀帝杨广可谓恨之入骨。】
【杨广】:若不是你之前坑蒙拐骗有前科,朕定能再次分裂东突厥!@杨坚
错都是杨坚的,杨广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错。
【朱棣】:你父皇成功你却败了,谁的错?
【嬴政】:刚愎自用。
朱棣和嬴政看不下去的怼了杨广,着实气人,也不知杨坚被气死没有。
【这便是雁门之围的背景。
如此得罪了东突厥,但是隋炀帝杨广却不自知。
他还以为东突厥是之前那个对隋朝俯首称臣的突厥。
当年东突厥之所以依附隋朝,是因为隋朝的强大,如今隋朝被杨广折腾的,再无当年强盛。】
听乐瑶如此说自己,杨广被气的要破口大骂。
直播间检测出杨广情绪激动,暂时禁言,怕他妨碍主播正常的直播。
【如此背景下,隋炀帝杨广还上赶着送人头。
三征高句丽失败后,杨广想去东突厥挽回颜面,于是巡游北境到了雁门。
东突厥是来迎接了,带着十万大军准备直接把杨广给‘’迎回去‘’!
若不是早年嫁到突厥的义成公主通风报信,杨广怕早让东突厥给抓走了。
若真被抓走了,倒是能给雪乡二圣和叫门天子做个榜样。】
乐瑶又放了个小视频,视频里一个q版小人抱着竟一个人大哭,头上写了一行大字,“朕怎么办呀!”
杨广只能看不能发言,把他憋的脸色胀红,“胡说八道,朕凌威不惧,绝地重生,怎么如此惊慌失措,哭?可笑!”
【杨坚】:能怎么办,去死去死!
【朱棣】:其实死也挺好,总比被抓了去又带着叫门强。
【嬴政】:嗯,死的确不错。
“你们怎么不去死!!!”隋炀帝气恼的掀了桌子,可惜直播间的人却感受不到隋炀帝杨广的怒气。
都认为他还不如死了,活着闹心。
【隋炀帝杨广没有死也没有投降,他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
殿内鸦雀无声,杨素抬眸又垂眸,掩住眼中的错愕。
本想看后世热闹,没想到神迹竟预知大隋国运。
太子杨广竟会如此??
杨素百思不得其解,当初他站队杨广就是断定晋王杨广定成大器。
就如当年杨素押宝杨坚一般。
对于自己的眼光,杨素还是很自信的。
他能看出隋文帝这五个儿子,只有晋王杨广可为帝。
怎么就成了第二个“叫门天子”?
【突厥势如破竹,雁门四十一城,攻破了三十九城。
只有雁门、崞县还未被攻陷。
抱头痛哭之后,隋炀帝命人拆了百姓房子用做守卫城池的材料。
然后为了激励士兵拼死护驾,承诺凡是有功之一,若无品级的,一律六品。
若有品级的直升一级。
随后又把诏书绑在浮木,放入汾水河中,以此来求兵救驾。
如此还不算,又暗中派人向义成公主求救……】
乐瑶一口气说完,气都不够喘的。
这么说吧,隋炀帝杨广为了活命是真够拼的……
江都大殿。
众臣听到神迹所述当年之事,面面相觑。
若当年皇上被俘,隋朝另立君王,说不定……
“朕不照样击退了东突厥!”隋炀帝杨广大言不惭,也好意思用击退二字。
隋炀帝有脸说,众臣都没脸听……
“东突厥之辱,朕自当记着,有朝一日,定踏平了突厥!”隋炀帝杨广豪言壮志,他举
起酒樽,举杯高饮。
【一通操作下来,东突厥最后退军,隋炀帝杨广算是化险为夷,没被突厥给抓走。】
【朱棣】:可惜。
【嬴政】:屈辱。
【如此死里逃生,按理说隋炀帝杨广该履行自己的承诺,给此次拼死护驾的士兵赏赐。
围城之时可是承诺人均六品官职。
话说君无戏言,可杨广偏偏就戏言了。】
【之前答应的人人封赏,但是数万之,最后只封了一千五百人。
若官位的确无多也罢,起码给些金银作为补偿安抚,但是隋炀帝杨广又以国库空虚为由,没有赏赐。】
【真是有钱修宫殿,有钱选美人,却没钱安抚将士,如此众人怎可能服气?!】
【有臣子劝谏隋炀帝杨广,让为君者岂能失信于人,隋炀帝听此大怒,还指责那劝谏的臣子,是不是想从中得什么好处,不然为何替旁人讨厌赏赐,怕不是要吃回扣!】
【朱棣】:为君起来,不如草寇。
【嬴政】:儿戏如此,怎为君王?!
杨坚夜被气的不知说何,孽障二字他已说烦。
【虽然隋炀帝杨广最后把这笔账赖了,却就此失了人心。】
隋炀帝刚要一饮而尽的酒樽直接砸向半空,朝着直播的屏幕就去了,可惜屏幕半点事没有。
“朕给他们军饷做甚?还想让赏赐,四十一城丢了三十九城,朕不问罪就是给他们最大的赏赐。”隋炀帝杨广认为自己没错。
实际上东突厥还是忌惮自己才撤退,那是觉得打不过自己才跑的,和那些将士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