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李纯!!!
武元衡!!!
众臣!!!
【与此同时,王承宗也开始蠢蠢欲动,此时的朝堂可谓背后受敌。
唐宪宗李纯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大将李愬出现了!他的父亲是大将李晟,所谓的虎父无犬子。
此时的大唐已经打了四年的仗,好在有唐德宗剩的家底,朝堂只能勉强维持。】
李适听神迹如此说,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
自己这家底哪是攒的,分明就是抢的。
【打仗打到这个地步,唐宪宗李纯已经没有退路,主战派的大臣也没了退路,若是输了他们就又成了大唐的罪人。
大臣裴度要求去最前线,并且发下誓言,势不与贼共生!大有唐军胜,他活,唐军败,他死的架势。】
唐宪宗李纯攥紧了拳头,他有种国家到了生死存亡时刻的感觉。
【最终在大将李愬的带领下,以及大臣裴度的视死如归!大唐胜利了!
反贼吴元济被生擒,斩首于长安
一直持续四年的淮西之战终于结束了!】
天幕响起了恢宏的音乐,唐宪宗李纯不由的红了眼眶。
而在另一时空,李适竟然激动的嚎啕大哭起来,“爹,我这银子没白抢!”
李豫……
【随着淮西之战大胜,其他藩镇都向朝堂服软,例如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不但割让了两州,还把官吏的任命权和财政大权全部归还朝堂。
卢龙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田弘在之前就归顺了朝堂,就剩下淄青节度使李师道。
唐宪宗要求他割让三州,并且送儿子到长安当人质,还要加税。
于是李师道造反,但是此时的藩镇已经被朝堂瓦解,根本无力对抗朝堂。
最后李师道被手下的杀死,淄青也归顺朝堂!】
听到这,唐宪宗李纯激动的浑身颤抖。
【但是吧,唐宪宗李纯也没逃得过晚年昏庸的魔咒,平定了藩镇割据后他便开始求长生不老之术,开始嗑药,也不听大臣们的良言。】
方才还特别激动的唐宪宗李纯彻底愣住,怎么会,自己怎会如此?!
【公元820年1月,唐宪宗李纯突然驾崩,他的死和他爹唐顺宗一样有争议。
按照《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唐宪宗李纯就是被太监陈弘志害死。
《新唐书》则记载,唐宪宗李纯是因为太监陈弘志造反,而导致驾崩。】
“这……”唐宪宗李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死在宦官之手。
【唐宪宗死后,太子唐穆宗李恒继位,这位荒唐皇帝咱们就不多说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东西。
成德内乱后,大唐又回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宪宗和众臣的努力一下回到解放前!!大唐好不容易延续的国祚毁于一旦!】
听着神迹愤怒的语气,众直播间的帝王便能猜想到唐穆宗是多么荒唐的皇帝。
真的,毁掉一个王朝只需要一个昏君。
秦始皇不由的又想起了灭国的败家子秦二代,秦始皇嬴政不确定神迹最后会不会透露这个秦二代到底是谁。
虽然秦始皇嬴政通过培养太子扶苏,不会让大秦二世而亡,但是他仍旧好奇那个败家子到底是谁!
【路人甲】:灭国只需要一个昏君。
路人甲吐槽,唐朝后面的历史他真的不想听了,实在太压抑,一次次无力抗争。
前面的皇帝好不容易把唐朝从灭国的边缘拉回,一个昏君立马出现。
看着天幕上的字幕,不同直播间的帝王想到了不同的人。
秦始皇嬴政,不知身份的秦二代……
宋太祖赵匡胤,大宋车神,雪乡二圣,还有赵跑跑……
唐太宗李世民,早该死的唐玄宗李隆基……
阿斗,我自己……
【唐穆宗李恒唯一特别的是他三个儿子都当了皇帝。
接下来咱们分别简单的盘点一下。】
【唐穆宗死后, 随后登基的是身为长子唐敬宗李湛。
唐穆宗虽然没有当多久的皇帝,但是却给下任皇帝留下了烂摊子,首当其冲的便是再次不听朝堂管束的藩镇。
但是唐敬宗李湛丝毫不在乎他爹给自己留下了什么烂摊子,因为他根本就不在乎大唐。
唐敬宗李湛完美的继承了唐穆宗的爱玩的性子, 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把朝政都甩给了奸臣李逢吉和宦官王守澄, 好在他还坚持重用大臣裴度来平衡一下。】
天幕中出现唐穆宗和唐敬宗的卡通形象, 两个人头顶两个大字, “玩!”
【不过唐敬宗也没玩几年,最后被宦官刘克明给害死。
从唐敬宗之死咱们便可以看出, 如今的大唐不但面临藩镇割据的问题,还面临宦官专权。
藩镇手中有足以对抗朝堂的兵,而宦官又掌握着禁军的军权,只有唐朝皇帝是赤手空拳。】
【路人甲】:这是第几个被宦官杀死的皇帝来着?
【赵匡美】:唐顺宗算一个。
【阿斗】:唐宪宗也是吧?
【赵匡美】:唐敬宗肯定是。
【路人甲】:三个了。
唐宪宗还有李适他们都沉默了,经过安史之乱后, 他们骨子里是不信任武将, 总觉得宦官依附朝堂, 就算再专权也不会威胁皇权。
如今看, 一个人手上若是有了权,不论是文臣武将还有外戚宦官, 都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唐敬宗死后, 他的弟弟唐文宗李昂登基, 除了藩镇割据在他还面临着宦官专权。
对了, 除了以上两点, 此时的朝堂还出现了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争……】
唐太宗,唐
听着唐后期层出不穷的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已然知道唐朝要走向末路。
中兴之主的出现要天和地利人和,就像唐宪宗能削藩成功, 皇帝本人英明,文臣谋臣还有能打的武将缺一不可。
并且时机也特别重要,唐宪宗李纯平藩时,赶上了上任节度使相继病逝,藩镇政权交替。
【唐文宗李昂不像他爹和他哥那么荒唐,他是立志想做一个好皇帝的。
他意识到官宦对大唐的危害,因此下决心要解除宦官之乱。
随后发生了著名的“甘露之变”,唐文宗李昂决定派人杀了手握禁军之权,且随意干涉朝政的宦官王守澄,夺回皇权!】
“其实唐文宗开始也是个明君,大哥,你发现没,唐朝这几个皇帝禁不起打击。”赵匡美忽然发现了一件事,唐德宗遭到打击后开始放任藩镇,这个唐文宗亦是如此。
【唐文宗重用大臣郑注、李训,先借用宦官的王守澄的势力去打击朝堂的党派,然后让大臣郑注、李训趁机把牛李两党的那些官员都换成自己人。
宦官王守澄自然是乐意打击朝堂官员的,如此他才能掌控大权。】
唐宪宗李纯跟着紧张起来,他不知后朝子孙李昂能不能成功。
李纯心里有不好的预感,毕竟在后朝宦官已经完全掌控了禁军之权,且内殿宦官之多。
这种感觉仿佛周围全是对自己图谋不轨的人一般。
唐宪宗李纯不住皱起眉头,他下定决心,绝对不会让宦官乱政,还有不能让那个败家子当皇帝!
但是选哪个儿子作为太子呢?唐宪宗李纯纠结了,他把目光放在孙子上,或许,立个皇太孙不错?
虽然如此有背礼法,但若有神迹一切便不同,这是神迹选定的继承人。
唐宪宗李纯开始期待李昂的表现,他觉的自己这个孙子不错。
【唐文宗的计划进行的还算顺利,随后唐文宗李昂又将与王守澄有矛盾的左神策军使赐死,但随即又换上了与他矛盾更大的宦官仇士良。】
李纯听到唐文宗李昂的对策,不住点头,眼中都是赞赏。
如此一步步瓦解宦官之权,乃是明智之举。
【此时的形势对官宦王守澄不利,朝堂的众臣都换成了皇帝的人,左神策军又不和他一条心。
到了唐文宗收网的机会,他不把宦官王守澄明升暗降,夺走了他手上所有兵权,最后宦官王守澄死在家中。
杀了一个王守澄自然是不够的,唐文宗李昂决定斩草除根,他要杀了神策军里所以得宦官。】
公子扶苏不由得皱起眉头,他觉的唐文宗李昂太过鲁莽。
宦官已经掌管宫中禁军兵权如此之久,何况刚提拔的左神策军也是宦官,应该先瓦解或者分裂他们,而不是直接硬碰硬。
【于是唐文宗李昂采纳了大臣李训的建议,以宫中有“甘露”的吉兆为理由,让掌管左右神策军的宦官去后宫寻找甘露。
实际上埋伏了士兵要直接杀了这些宦官,毕竟是手握兵权的官宦,宦官仇士良直接发生了兵变。
仇士良带几千名神策军,对着朝臣大开杀戒,宰相李训等人还有埋伏的士兵全部被杀死,史称“甘露之变”】
唐宪宗李纯的脸色煞白,他没想到这些宦官竟然胆大包天到如此地步。
秦始皇嬴政听到唐朝后期的宦官之乱,不由得想起神迹之前提及秦二世而亡也有宦官的功劳在里面。
虽然秦朝的宦官和后朝的宦官性质不一样,但都是宦官 。
【这次政变后,唐文宗李昂虽然没有被杀死,但是彻底彻底丧失了皇权,成了宦官仇士良的傀儡。
好在有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书要清君侧,仇士良才归还了部分皇权给唐文宗,但实际上唐文宗还是受宦官监控。
最后他郁郁而终,本来唐文宗是要让自己太子立皇位,但是仇士良不肯,他怕太子会对自己下手,毕竟自己如此对他的父皇。
于是他拥护唐文宗的弟弟李炎为皇太弟,如此自己就有拥立新君的功劳。
公元840年,李炎登基,他就是历史上的唐武宗。】
也不知为何,直播间前的众帝王听到唐武宗这个谥号,第一反应是这个皇帝应该不错。
提到唐武宗就想到了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虽然被抹黑,但是仍旧是个有志向的帝王。
唐宪宗李纯长叹一口气,本来他以为自己这个孙子行,如今看也不行。
不知他第三个孙子唐武宗如何?虽然谥号有个武字,但是他上一个孙子谥号还有个“文”字,他能和汉文帝比么?
李纯算是发现了,他们唐朝后期皇帝的谥号是真敢叫啊。
代宗、德宗、文宗还有自己这个宪宗……
【接下来咱们着重讲一下唐武宗,灭佛三武之一的帝王,看看他是不是被抹黑的帝王。】
【这位唐武宗李炎就是缔造了“会昌中兴”的帝王, 史书对这位帝王的各有各的不同。
《旧唐书》中对唐宣宗的评价明显高于唐武宗,《资治通鉴》也是高度赞扬了唐宣宗,只有《新唐书》认为唐宣宗不如唐武宗。
咱们一起来看看唐武宗李炎登基后都干了什么。
唐武宗李炎登基后,在宦官仇士良的建议下, 雷厉风行的处置了当年反对自己登基的李唐宗室和大臣。
首先是唐文宗的侄子前太子李成美, 还有他的弟弟安王李溶, 以及安王的母妃杨贤妃。
这几人当年都意图造反, 宰相杨嗣复和杨贤妃准备拥立安王为帝,宰相李钰则准备发动政变拥护太子李成美为帝。】
【阿斗】:怎么没有拥立皇子的?
阿斗惊讶, 后朝大唐已经乱到如此地步了么,直接拉帮结派想让谁登基就谁登基?
【路人甲】:唐文宗绝后。
路人甲一句话干脆利落解释了阿斗的疑惑。
众帝王听着唐武宗的做法,并没觉得有任何问题,毕竟他处置的几人都觊觎过皇位。
为了稳定自己的皇位,这几人必定是要处死的, 所谓成王败寇, 不过如此。
【太子李成美, 安王李溶、杨贤妃直接被赐死。
至于宰相杨嗣复和李钰, 唐武宗本也想赐死已经被流放的两人,好在有宰相的李德裕劝阻, 唐武宗才放过他们二人。
宰相的李德裕认为, 若唐武宗刚登基就杀了旧臣, 就如同当年唐德宗杀了刘晏一样, 会让众臣寒心。
而唐武宗本来就有扶持朝臣来打击宦官之权的想法, 因此绝不能让朝堂众臣兔死狐悲之感,于是他同意了宰相的李德裕的建议。
可以说, 从唐武宗同意宰相李德裕的意见后,官宦仇士良已然处于下风】
【阿斗】:那宰相的李德裕会是权臣?会架空唐武宗么?
阿斗有点担心唐武宗, 毕竟像他相父这样的宰相是千年不遇。
【唐武宗李炎和宰相的李德裕是唐朝后期难得投机的君臣,唐武宗对宰相的李德裕百分百信任,宰相的李德裕对唐武宗也是尽心尽责。
君主和大臣有同样的政治目标,实属难得。
接下来咋嫩早详细看看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君臣二人都做了什么。】
唐宪宗李纯默默记下宰相的李德裕的名字。
【第一,削弱宦官之权,和之前的宦官一样,唐宪宗李炎明升暗自降,夺了仇士良的兵权,最后仇士良告老还乡,死在家中。
第二,对外打赢了回鹘汗国,这条咱详细说说。
回鹘汗国也就是之前的回纥,因为内部分裂,到了唐武宗这代成了回鹘汗国。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手上也有十万大军,对唐朝的边境造成了不少的困扰。
朝中有大臣提出应该联合吐谷浑、党项等部族一起打击回纥。
但是宰相李德裕却不同意,他认为党项等外族根本靠不住,万一他们只看热闹不出力,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应该先安抚回鹘,瓦解他们。】
天幕中出现唐武宗的卡通形象,身边站着的是宰相李德裕,只见唐武宗李炎不住的点头,头上几个大字“都听宰相的!”
看到唐武宗头上那几个大字,阿斗不住的点头,对,都听宰相的!
【果然不出宰相李德裕若料,随后回鹘内部出现了分裂,一部分回鹘带着族人归顺了唐朝,令一部分继续和唐朝作对。
公元842年,回鹘乌介竟然劫持了大唐的和亲公主,但是唐武宗听从宰相李德裕意见,以防守为主,如此唐朝准备了一年。
公元843年,此时的唐军已经准备完毕,唐武宗任命大将石雄为大将,对回鹘发动突袭反击。
值得一提,唐武宗听从宰相李德裕的意见取消了太监监军。
这场大战,唐军大接,乌介可汗仓皇逃窜,大唐赢回了被抢走的和亲公主。】
天幕中又出现之前的画面,唐武宗头上那几个大字变的更大,“都听宰相的!”
【但是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还没来得及高兴,昭义竟然想藩镇割据,要知道昭义可是和河北三镇不同,他是一直受朝堂管辖的。
唐武宗自然不能同意,朝中有很多大臣劝唐武宗不能轻易开战,毕竟唐军刚和回鹘发动战争,哪有余力对付昭义。
但是宰相李德裕坚持出兵讨伐昭义,他们君臣二人又想到一起,于是唐武宗坚持出兵,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
对外和对内两场战役全部胜利,朝堂的威严大大提升。
从这咱们就能看出此时的朝堂已经形成了以唐武宗和宰相为中心的集权。】
“好!”阿斗拍手叫好,特别激动。
唐宪宗,唐
唐宪宗李纯听到唐朝后期竟然出现如此君臣信任的局面,心中不由感叹。
“这小子行。”唐宪宗李纯感叹,“有明君之风。”
此时唐宪宗已经下定决心,他要把皇位传给唐武宗!
【说完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在军事上的建树,咱们再来看看他们对内如何。
第一,在科举方面,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限制了科举人数,并且规定中科举的进士必须要参军,并且从基层做起。
除此之外,还设立了考察期和任期考核,只要有一样不合格的便不再提拔。】
“大哥,这个制度好,让那些官员有紧迫感,省的在其位不谋其政。”赵匡美道。
“讲真,唐武宗真的是晚唐的中兴之主,怎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就那么不高。”赵匡美纳闷。
单从唐武宗这个举措看,就能看出他已经在控制官员数量,防止冗官,并且督促官员干事。
“对官员选拔如此严苛,那些落榜的文人岂能说唐武宗的好话。”赵德芳一针见血道。
【第二,唐武宗在宰相李德裕的建议下,直接裁员了两千多名不作为的官员。
第三,唐武宗还特别反对官员游宴,之前朝堂甚至出钱给官员游宴,唐武宗则直接取消了这个福利。
第四,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对贪官污吏实行重刑。】
天幕中再次出现唐武宗和宰相李德裕的卡通形象,只见他们手里拿着戒尺,对着面前的朝堂官吏狠狠地打了过去。
【唐武宗此举不但整顿了朝堂风气,并且为朝堂省了不少银子,要知道冗官可是个大问题。
以上是唐武宗对朝堂内的举措,接下来咱们在一起说说关于唐武宗的“灭佛”行动,这场行动到底为大唐带来了什么。
首先,古代的佛寺是不需要向朝堂缴纳任何税务的,并且为了自己的功德,朝堂还要免费建立佛寺。
像唐高宗李渊就赐给少林寺四十顷,到了唐高宗事情更是赐给佛寺土地百顷,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是极其优待僧侣。
经过历朝历代,佛寺所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史书记载,唐武宗此次行动竟然收复了数千万顷的良田。
并且唐武宗还把铸造佛像的铜给融了,重新铸造成铜钱。】
太子李适听到如此多良田,瞬间眼神一亮,他没想到佛寺竟然占了这么多地。
若是把这些地都收归朝堂,那大唐的税收!
听到这,李适不得不感叹,这小子真是个狠人。
于此同时,李适也明白为何唐武宗在历史上的风评不好,他连佛祖都敢动啊。
【并且随着土地兼并,很多农民为了吃口饭也剃发出家,如此导致唐朝的税户和劳动力大大减少。
而唐武宗强行让这些人还俗,并且还俗后不允许他们再出家,如此唐朝一下多了二十万多万的劳力。
唐武宗让他们归入农级,成为税户,此举大大增加了朝堂的税收 。】
阿斗听着唐武宗疯狂的举动,在心里由衷的敬佩,真是一位为了江山不顾一切的“疯”皇帝。
【补充一点,刚刚说的不大严谨,唐武宗还是保留了少数寺院和僧人,只是开始严格限制僧人的数量,并且让官府加强对僧人的管理。】
【从以上举措,咱们足以看出唐武宗的成就,短短几年时间,他抑制了宦官的权利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战争大获全胜对内平定藩镇割据,并且对手下众臣严格监督。
就算颇有争议的灭佛行动,也为大唐缓解了土地兼并,总体来说的确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但为何这样的唐武宗在历史上的风评却并不高呢?
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第335章
【首先, 继承唐武宗皇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唐武宗在位仅六年,后因信长生不老之术大量的吃丹药造成病危,此时他五个儿子都年幼。
趁此机会, 能近身唐武宗的宦官马元贽竟然假传圣旨, 拥立了唐武宗的叔叔唐宣宗为皇太叔。
唐宣宗是唐宪宗的儿子, 也就是唐武宗的叔叔, 官宦之所以拥唐宣宗,则是因为他“傻”。
事实证明拥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之前只是装傻罢了。】
唐宪宗, 唐
唐宪宗听到神迹提到自己竟然有个号称“小太宗”的儿子,眼神顿时一亮。
若自己有这么厉害的儿子,那自然先立儿子,毕竟按照礼法传皇位给自己儿子更加的正统。
唐宪宗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听听自家儿子的丰功伟绩,他已经在脑海中畅享好了。
既然自家儿子被后世称为“小太宗”, 那他必然和太宗一样能文能武。
说不定在他儿子的治理下, 藩镇割据彻底被打破, 唐朝的国土再次扩张!
唐宪宗光是想想就特别激动!
不光是唐宪宗激动, 众臣也特别激动,毕竟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所有君臣的“白月光”, 唐宣宗竟然有“小太宗”的称号, 那必定是相当优秀。
唐代宗李豫他们祖孙三人也特别期待, 没想到晚唐还能出现一个“小太宗”。
实事求是, 唐武宗李炎已经做的很好, 若是唐宣宗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恢复大唐的辉煌也不是不可能。
唐太宗, 唐
唐太宗李世民听到后世出了个“小太宗”,心里也有些许的期待。
不同平行世界的李家人都很期待接下来的唐宣宗。
【作为叔叔上位的唐宣宗, 且又是被宦官扶持上位,唐宣宗李怡自然要证明自己的大统,他不承认自己继承的是唐武宗李炎的皇位,声称自己是继承的自家父皇唐宪宗李纯的皇位。
唐宣宗上位后,不但否定了唐武宗的正统性,甚至否定了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他们三人皇位的正统性。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宣宗上位后直接把唐武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四人列为一代,给他们单独开了个庙,这基本就是否认了唐武宗的正统性。
并且在唐宪宗的皇后郭皇后,也就是唐敬宗的皇祖母去世后,唐宣宗迟迟不同意让郭皇后和唐宪宗合葬。】
听到这,唐宪宗李纯觉的自己这个“小太宗”儿子似乎度量不是很大,不过转而一想,他如此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大统,从而为自己掌权铺路,倒也正常。
唐代宗,唐
太子李适皱起了眉头,“父皇,我怎么觉的这小子度量不大,咱们先祖太宗可不是这般。”
“为了掌握政权,此举倒无可厚非。”李豫觉的唐宪宗如此举动可以谅解。
【后人对自己否定,唐武宗的风评自然不会好到哪里,以上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宰相李德裕太为耀眼,从之前咱们说的唐武宗的功绩便可以看出,很多事情都是唐武宗听从了李德裕的建议。
要知道李德裕可以被梁启超誉为可以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媲美的贤相。
正是因为手下太过耀眼,至于是给后人留下了唐武宗之所以干的好,都是因为大臣好。
就像蜀国刘禅一般,诸葛亮太过厉害以至于显的刘禅特别无能。
其实若把刘婵放在其他安稳的朝堂当个君主,他的风评不一定会如此的差。】
“就是我自己无能。”阿斗赶紧道,就算是神迹也不能说相父的不是。
【第三,咱们之前也说过,唐武宗对官员特别的严苛,又是直接开除官员又是对官员加强考核,还限制了科举的人数,并且严格惩罚贪官污吏。
而这些被严格对待的官员有没有能力不说,但是手上可都拿着笔杆子。
他们在史书上详细记载唐武宗李炎是如何追求长生从而服用丹药而死,但是却不记载同样追求长生而服用丹药的唐宣宗。
由此可见唐武宗在位时候的确得罪了不少文臣。】
“这让我想到了咱们大宋的好人宋文宗。”赵匡美吐槽。
所以在史书上被大肆赞扬的“明”君还真不一定是明君。
【第四就是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行动,毕竟古人对佛特别敬畏,唐武宗此举在众人看来那是灭天理的行为。
以上几点就是唐武宗李炎特别不受待见的原因。】
“想想也是,唐武宗干的这些事全部都是得罪的人事,而唐宣宗干的都是讨好的事,任谁不夸他。”赵匡美摸着下巴。
在这之前,赵匡美一直认为唐宣宗的功绩比唐武宗大的多,毕竟《旧唐书》里面全都是唐宪宗的夸赞之词。
并且唐宣宗的功绩也放在那,开拓了国土打压官宦,看起来的确是名有所作为的君主。
【对了,再补充一点,唐武宗李纯禁止官员从事放贷和典当,要知道唐朝本来就不让官员经商,怕官员用自己的权利敛财。
那官员手上有多余的钱,想要获得暴利放贷和典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唐武宗却禁止他们放贷的行径,断了他们财路。】
唐太宗,唐
唐太宗李世民听到唐武宗的所作所为,真心觉得这位后人是位明君,若他再执政几年,晚唐的国祚或许会长些。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却不认为晚唐会因为一两个名君而起死回生。
唐太宗李世民心里明白,大唐已经强弩之末,不是一人两人可以力挽狂澜的,藩镇割据、土地兼并还有宦官专政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像唐武宗已经足够优秀,晚年还是被宦官所挟,
大唐若要破局就要想汉朝般,重新再来,建立东汉。
【说完了唐武宗,接下来咱们再讲讲被后世称为“小太宗”的唐宣宗李怡。
虽然唐宣宗在史书上的评价很高,但是近两年来他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这次咱们就从争议的角度出发,看看唐宣宗李怡到底是不是被过度夸赞的帝王。
目前唐宣宗被饱为诟病的便是他对唐武宗一切政策的否定,总之只要是唐武宗反对的他全部支持。】
天幕中出现唐宣宗的卡通形象,只见他头上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我反对你!!”
唐宪宗,唐殿
听到这,唐宪宗李纯一愣,反对?他反对什么?唐武宗的哪个政策是需要反对的???
此刻,唐宪宗李纯心中浮现出不好的预感,有时候史书也不一定是对的……
第336章
【之前咱们说过, 唐宣宗李怡刚上位就都否认唐武宗皇帝的正统性,认为包括唐武宗在内的四位皇帝是伪朝。
而否认唐武宗的正统性只是唐宣宗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贬黜唐武宗事情所有的朝臣,毕竟是一朝天下一朝臣。
唐武宗事情重用的是以宰相李德裕的李党, 而唐宣宗登基后则开始重用被李党打压的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