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中都传说惠娘娘封妃是沾了九公主的光,但生了公主的可不只她一位嫔妃,且每一位母家都比这位有权势的多。但却独独只有她被封了妃子,可见这一位惠娘娘,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原本她选了林家的姑娘同公主共游也没有什么出奇,但若是又带上了林家的公子,那倒是还有另一番可能了。
有那心思活络的,早已经想着九公主同林家大姑娘年纪仿佛,也就没比那林家哥儿大几岁,都在猜测着这位惠妃娘娘说不好会有更长远的打算也未可知。
毕竟,现下大位还未定,近来太子又颇为圣人所不喜,都中几位已长成的皇子们早已经蠢蠢欲动。便是没长成的皇子们,还有母族帮着筹划,也是跃跃欲试。
这惠妃娘娘虽然没有什么背景,但可也是有一位亲生的儿子的。
世家大族关系错综复杂,抓住了一个家里稍微简单点儿的林家,继而通过林家聚集起一股力量,那可是大有干系的事儿。
这么一想,林家被宣召伴游这事儿,在有心人眼中便愈发有深意了起来。
不过,想象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若是他们知道皇帝宣召林家人的真正原因,恐怕都要抑郁的吐血了。
按下心思各异的伴驾群臣不说,圣人的车驾终于停靠在了他最后才决定好的下榻的地点。
不过,同很多人猜测的不同,这一次,圣人住的却并不是那个修了好久终于完工的别宫,而仍是金陵体仁院总裁甄应嘉的府邸。
理由是,住得惯了,懒得换了。
圣人金口玉言,既然这么说定了,那便是再无更改的了。于是原本想着在别宫好好表现的众大臣便十分心塞地退到了一旁,看着笑得无比灿烂的甄应嘉上前迎驾。
因为已经接驾了三次,甄府后园中有专门的一个园子是用来给圣人下榻用的。而被光荣点名的林家四口当然便也就跟着住进了甄家的园子里。
看着那甄府富丽堂皇的模样,饶是出身荣国府的贾敏也没撑住,稍微愣怔了一会儿,方才回过神来,同代钰感叹道:“我原以为咱们家同你外祖家都已经算是钟鼎之家,谁料,同甄家一比,那竟都是远远不如了。”
对此,代钰也深以为然。这甄府可不是比那别宫也不遑多让。怪不得皇帝要选在他家住宿了。若她是皇帝,她也会选择住甄府的。富丽堂皇还是其次,毕竟都住了三次了,住的也习惯了。
睡觉这事儿,还是要熟悉的地方才更舒服嘛。
再者,听说甄家老太太原来做过皇帝的乳母,算起来这甄府也算是皇帝的半个娘家。这也就难怪,皇帝看着甄家的人都分外亲切了。
所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富贵荣宠,也无外如此。
然则想到要不了几年,这富丽堂皇的甄府就要倒掉,代钰又不禁有些唏嘘。
所谓过犹不及,想必就是这个理儿。
不过,这一切同她们林家却并没有多大关系。她们这回来金陵,不过就是个打酱油的。
林如海一路都陪着圣人,好歹抽了个空回了分配给林家的小院子一趟,专门叮嘱了贾敏和代钰几句。中心思想就是,一切低调行事,做一家子安静的伴驾人。
不过,他们这心态虽然是不错,但是事实却完全没按照预想的发展。
当天晌午,代钰便见到了那一位传说中的九公主。
而同时见到的,却还有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
这位九公主殿下,年方六岁,只比代钰大了一岁。
然而看她的模样性情,却是跟代钰完全不同的。乃是个相当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小姑娘。
她还没进门儿,已经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刚一进门,她便就扑进了圣人的怀里,如同寻常小女儿一般撒起娇来。
而原本看着不怒自威的圣人竟然也一把将她抱在怀中,慈爱地嘘寒问暖起来。
两个人看样子同民间的父亲与女儿一般并无什么不同。但恰恰也就是这种自然和随意,才显出这一位九公主的与众不同来。
天家无情,父子间寻常哪里会有这种天伦之情?果然这位九公主正是如同传闻中的一样,得宠的程度是与旁的皇嗣们不同的。
只是这么一来,他们父女亲近倒是亲近了,但却是将旁人都晾在了一边儿。不过看着圣人那么高兴的模样,一时间也无人敢做声。
那惠妃在旁边早注意到了这一点,瞅着那父女两人腻歪得差不多了,便笑着开口道:“九儿你平时不是最懂规矩的么?怎地一见到你父皇便又同个猴儿一样了。这满屋子的人,你可都还没见过礼呢。”
那九公主听得这话,竟当真红了脸儿,颇有些不好意思地从皇帝的怀里爬下来,规规矩矩地跟众人见起礼来。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代钰才知道,这位惠妃娘娘便是这位传说中备受圣人宠爱的九公主的生母。
这九公主虽然看着一团孩子气,但到底是皇家公主,礼仪方面自然是没得挑的。只不过,她跟其他人见礼的时候,多少是有些例行公事的感觉,唯有到了代钰这儿,她的眼睛中才总算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神采。
那简直就像是孤独了许久、终于见到了亲人一般的狂喜。
借着这股子高兴劲儿,她甚至都没等到代钰把那个礼行完,便就一把将代钰扶住,笑嘻嘻地道:“你便是母妃提过的那位林家的妹妹?生的果真是好看。”
代钰淡定地道谢,顺便谦虚了句:“公主谬赞了。”
她自始至终神态都很是平和,不但半点儿因为见到公主的羞怯紧张都没有,甚至连公主紧紧拉着她的手都处之泰然。
见到代钰如此上道,那九公主更是十分高兴,没多一会儿就跟圣人并惠妃告退,拉了代钰便往后头园子里逛去了。
代钰回头看了看林如海和贾敏,看到他们两个人点头示意没关系之后,便也就跟着告退,正式开始了她的公主伴游生涯。
这九公主作为土生土长的土著小朋友,十分地天真活泼。
她喜欢的活动也十分地具有童趣并且动感十足:比如说扑蝴蝶、捉迷藏、放风筝等等,都是动来动去的活动,没多久就把“先天不足”的代钰折腾得体力全无。
望着精力充沛的九公主,代钰又一次深深觉得自己的体力太渣了,不知道系统那里可有增强体力的药没有,回头可得去好好问问了。不然,这伴游没做下来,她倒是会先累倒了。
不过,现下既然已经累了,吃药已经来不及了,她只有停下来休息休息。装作没看见那些陪在公主身边儿的嬷嬷们的目光,她喘着气,抬手扶住了自己身边儿跟着的乳母王嬷嬷。
面对其他嬷嬷们的询问,她也毫无扭捏地如实说了。
累了就是累了,伴游就是伴游,陪的是人,可不是命。
想来从未见到过代钰这样的臣子之女,那些伺候的嬷嬷们颇有些怔忪、但面面相觑一番之后,也就由得她去了。
到底林家曾经是个大族,代钰虽然是臣下之女,但是也还轮不到她们教训。
何况,便是她们真的开口教训代钰一番,她也未必会听。要知道她可从来都不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类型。故此等到九公主奔跑回来后,她不等那些人回报,便先开口,略带歉意地告罪道:“殿下,我跑不动了。”
看到代钰如此,那位九公主虽然觉得惋惜,却也并没有怪罪她的意思。只叹息了一声道:“原本还想着带黛玉你玩儿一玩儿其他的呢,你这身子确是弱了些,可寻了太医看过了?”
小孩子的友谊总是很容易就建立起来的,这九公主不过跟代钰说了几句话,一道儿玩耍了一阵,便就将她认做了好朋友。说起话来也俨然十分忧心,倒似个小大人的模样。
代钰心中觉得好笑,又想着这孩子毕竟是公主,很多事情不好明言,故此便只苦笑道:“有劳殿下垂问了,只我这身子自生下来就这样,寻了不知道多少位大夫了,也有太医来诊治过,都不中用。”
那九公主惋惜地道:“那真是好可惜,若不然,等我去禀告了父皇,请他派几个顶好的太医来再帮你看看罢。”
代钰笑道:“谢殿下垂爱,只不过太医们早有定论,说我这身子只能调养,急不来的,倒是不必再劳烦殿下费心了。”
九公主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便好好歇歇罢。”
代钰欣然同意,少不得陪着她又玩耍闲聊了一阵。还不到顿饭的功夫,她已经发现这位小公主的确是个坐不住的性子。幸而她这几年一直在吃那壹号药剂,身体的底子已经好了不少,疲倦来的快,去的也不慢,这么点子功夫,已经足够让她恢复过来了。
看着九公主陪她坐着实在难受,她便提议在园子里四处逛逛,虽然还是需要运动,但好歹不用奔跑,也是可以承受的。
而对于活泼的九公主来说,逛园子这事儿,也比在花厅里坐着好玩儿多了。至少还能看看花儿、草儿、高兴了还能捉个蝴蝶什么的,已经很是不错了。
于是,两个人便一拍即合,当即拉着手开始在园子里闲逛起来。
这园子是从甄府的后花园里建起来的。有角门可以通往甄府的花园,九公主人小胆子倒是不小,逛着逛着,一个没留神,就到了角门边上。
旁边早有伺候的乳母嬷嬷们上前禀告,说角门那边儿是甄府的园子,公主千金之躯,最好不要乱跑云云。
偏九公主因看着那半开的角门里有一片花儿开的好,便屏退了嬷嬷们,执意要拉着代钰去看看。
她动作很快,嬷嬷们也并不敢十分阻拦。眼看着她们两个小姑娘手拉手进了角门,嬷嬷们无奈,也只有跟着进去了。
九公主十分开心,认为这就是跟着好朋友一起探险了。
而对于这种事儿,代钰倒并不是十分在意。左右是奉命陪小姑娘玩耍,在哪里都是一样。何况,不管是皇帝下榻的这园子还是甄府,那都应该是极其安全的。特别是这种供天家贵人们游玩的场所,如无意外,应该都是清过场的。
方才她们俩在园子里瞎跑了半天,一个人影儿都没见到,这就是明证。
原本代钰觉得甄家既然接过了三次驾,在这方面应该是很有经验,不会出纰漏才是。
谁料到,她刚刚陪着九公主穿过了角门,进了甄家的园子,还没走几步,迎面就碰到一个人,险些撞了个满怀。
幸而代钰反应及时、眼疾手快拉住了公主,这才避免了被撞的杯具。同时也看清楚了对方的长相。
这人原来却是个小男孩,不过五六岁的模样。身着大红的衫子,头上抓了个小小的发髻,上面坠着一大颗明珠。
再看长相,真个是鬓若刀裁、眉目如画,眼波含情、面若春花,竟是个比女孩儿也不遑多让的俊俏娃娃。
公主的嬷嬷们立刻冲上前将公主护住,王嬷嬷和春纤也挡在了代钰面前。
按理说见了这个阵仗,对面的人该回避才是。
偏那男孩子还莽莽撞撞地道:“这两位神仙一般的妹妹是自何处来的,如何驾临到了咱们家的园子里。”
这话一说,嬷嬷们的脸色便有些不好看。代钰的心中也暗自吃了一惊,这种造型,还有这样的台词,怎么听着像是某块石头的风格。
然则此处是金陵,又不是都中,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一念未了,早听得前面又有人笑道:“宝玉你又傻了。这是我们家九妹,咦?后面那个,莫非是林家的小姑娘?”
听得这话,代钰也有些傻了。
怎地这人还真是宝玉?
真的还是假的啊?
这不是甄府么?怎地不但有“宝玉”、还有认识九公主和她这个林黛玉的人呢?
代钰正在那里寻思,挡在前头的嬷嬷们已经开始行礼:
“见过十六爷、世子爷,余公子,这一位是?”
“这一位么?当然是甄家的宝二爷了。”
于是,下个瞬间,代钰便见到了四个风格迥异的、五至八岁年龄组的小男孩儿,正瞪大眼睛齐刷刷地站在了她和九公主的面前。
当中那个衣着最华丽的正举着把扇子自我感觉十分良好地微笑:“林家妹妹,好久不见了。”
第十二章 双玉
虽然各种小说和电视剧里总是会出现只要古装的美男子做出手摇折扇、风度翩翩的模样,便会赢得一票少女们芳心的桥段。
但,那也要是正宗的美少年和少女们才行。
看上去年纪顶多也超不过十岁的小男孩儿什么的,就算做出再英俊潇洒的样子,也绝对没有可能让人一见钟情的。
更何况虽然外表年龄只有五岁还远远没到可以算作美少女、但真实年龄早就超越了美少女时代的代钰,骨子里压根儿对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少年并没有什么好感。
便是她想有,也得这个对象真的是个已经长成了的美少年才行。
何况,这个穿得很烧包的小孩儿居然还挺自来熟。
他以为他是谁?
还“林家妹妹”,跟她很熟么?
再者,他刚刚说什么?
甄家的宝玉?
也就是,说此前那个穿的红彤彤地、像个红包一样、连路都还走不大稳当,却都已经开始“无师自通”地胡乱叫人家陌生小姑娘“神仙妹妹”的小胖子,果然是宝玉啊。
只不过,看起来,这一位倒并不是那块石头,而只是个跟他一模一样的影子罢了。
因着这一点,代钰破天荒地多看了那小胖子一眼,不过很快地就败在了他痴痴的目光中了。
不管是那块石头、还是这块宝玉,接触起来,好像都让人心情不快的样子,还是离得远点儿的好。
她这么一想,便立刻避开了同甄宝玉的视线接触,只安静乖巧地躲在了九公主的身后,开始装花瓶。
敏锐地察觉到了代钰对自己的无视,烧包的十六爷表示他很心塞。
不过,更加心塞的是,还没等到他再说点儿什么找回点场子,他那个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九公主已经十分疑惑地道:“咦?我还不知道,原来黛玉你竟认得我十六哥么?”
看着九公主不知道脑补了些什么、瞬间亮闪闪起来的眼神,代钰果断地在脸上露出一丝迷茫的神色,然后在那位十六爷面色越来越黑、黑得就快要完全挂不住了的时候,才终于恍然道:
“原来这一位竟是十六爷,原是在扬州府见过一面的,还要多谢彼时十六爷赏面来贺我家小弟的百日宴了。”
这么一说,九公主倒是觉得没趣儿了,不过还是随口道:“原是三两年前那么久远的事儿么,我当时是什么呢。被十六哥方才如此一说,还以为十六哥你同黛玉多熟呢,根本比不过我嘛。”
这话一说,足以证明九公主乃是小女孩儿争玩伴的心思,却不料,她无意之中,却又给她亲爱的胞兄补了一刀。
宗祈听了妹妹这话之后,愈发心塞了。
合着这林家妹妹果然是不记得他了。
他原以为凭着自己这副英俊的面容、显赫的地位、体贴的性情,怎么着也会让林家妹妹十分难忘的。
谁料到,十分难忘的,只有自己。
想到那天在园子里看到的林家妹妹那杀伐果决的小模样,他就心旌动摇,恨不得立刻拜倒在妹妹的石榴裙下。
更何况,今日一看,妹妹她出落的果然更加好了。
这么看上去更加头晕目眩了怎么办。
看着他做出满脸痴迷的样子,旁边儿的水淳和余泽已经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他们这位十六爷的最近是愈发不像样了。原来不过只是无事的时候念叨念叨这些有的没有的事情,自从听说林家也来了金陵伴驾之后,他就死皮赖脸地也跟着来了。
不但如此,他还想好了很多重逢的桥段,甚至连同那林家姑娘如何说话的措辞都排演了很多遍。
谁料到人家小姑娘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感兴趣的样子,甚至都完全不记得他了,这样也就算了,可以安静地走开啊,现在这位爷却还是杵在这里,痴痴地看着人家,感觉好丢脸怎么办。
水淳脾气一向不大好,他看着这情势愈发不像样,忍不住轻咳了一声,便打算直接提醒宗祈,他这么做有些逾矩了。
谁料还没等他开口,那甄宝玉已经似模似样地作了个揖,脆声道:“原来是九公主并林家妹妹,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两位既然来了我甄家的园子,不如便由宝玉带着两位在园子里略逛逛。”
那宗祈听说,也立刻合上折扇,笑嘻嘻地道:“宝玉说的不错,甄家的园子是父皇的金口都夸赞过的,的确是可以好生游览一番。我们也正是听说了这个才来园子里头逛的,两位妹妹正好可以一起。”
九公主原本就想看看甄家园子里的花儿,听得她十六哥这话,倒也又多生出了几分兴致。故此她当即转头朝着代钰道:“玉儿,咱们就去看看如何?”
代钰因之前被甄宝玉和宗祈盯着心中十分不悦,原本并不想去。但是奈何九公主喜欢玩闹,加上那一位十六爷的活跃,到底都是皇家的人,她一时间竟也无法直接拒绝。
更何况,这里虽然是甄家的园子,但是皇家的耳目和密探们也一定是无孔不入的。若是表现得不够得体,很可能便会连累林如海和贾敏的。
不过,虽然知道是如此,但硬要她陪着这群半大孩子瞎逛,实在是太痛苦了些。正是无可奈何的时候,她忽然灵机一动,决定装病。
暗中将贰号药剂勾兑着壹号药剂喝下去,她的脸色就立刻苍白了些。于是她立刻不胜娇弱地扶住了春纤的手跟九公主告罪道:
“殿下,臣女身体不适,恐怕今日不能陪您再逛了。”
九公主见她面色如此,也是吓了一大跳,还连连问需不需要请太医。便是那位十六爷和甄宝玉也有些一惊一乍的。
代钰心中愈发无语,却也只有撑着道:“多谢殿下们和各位爷费心,并不必劳师动众,都是我身子不好,回去略歇一歇便好了。”
若是寻常人说起这话来,倒是有些推诿之意。
好在此前代钰已经陪着九公主玩闹了大半天,又素来有“先天不足”的症候,这个理由倒也不显得生硬。
再加上代钰用的乃是黛玉的壳子,风流袅娜、纤白柔弱,自有一种娇怯不自胜之意,谁都不忍质疑她这话的真伪。
于是,她没有受到任何阻挠地就成功“告退”了。
被王嬷嬷抱回下榻的小院子的时候,贾敏还吓了一跳,当场想要给她找太医来着。不过她表示只需要安静地睡一觉之后,贾敏也并未坚持。
毕竟,只有她知道,代钰的身体已经比小时候好的多了。再加上代钰方才服下的那一丁点儿贰号药剂的效果,早就被她后面接连服下的大批量壹号药剂冲没了。
她的脸色早就恢复了红润,哪里还看的出半点儿不适。
贾敏这才放下心来,觉得代钰不过是小孩子劳累了。想起这个,她不免又心疼起代钰小小年纪就要如同自家老爷一般,开始应付起贵人们来,实在辛苦。早又让人去熬了补身子用的汤药,给代钰备着醒来喝了。
再说代钰,借着身体不适的借口躲回自己房里之后,便屏退了众人,自己躺在榻上研究。
最近她的神药系统兑换进度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唯有方才在甄家园子里听到了久违的系统提示音,表明叁号药剂终于取得了些突破。
前两样主要是治疗和伤害方面的,就不知道这叁号药剂是做什么用的了。
可惜,必须要兑换出来才能知道。
那么,也就是说,这可能是同皇家或甄家的人有关系?
代钰有些不解,便借着“身体不适”的借口躲在房中自行研究。再说甄家园子里,九公主同宗祈、甄宝玉一行五人随便瞎逛。总觉得没有代钰,好像少了点儿趣味,没逛了多久,便草草散了。
同代钰预料的一样,园子里当然是有许多人盯着的。他们几个小孩子间发生的事儿,早有人传到了前头去。
惠妃听了这话,不由得愣了愣,手里喝了一半的茶,便再也不对滋味,直接令人撤了下去。
甄家老太太听了这话,倒是起了几分兴致,转头问她最喜欢的一个媳妇儿道:“你们说,那林家的姐儿,也叫做玉儿?”
那媳妇回道:“正是呢,听说名唤黛玉,是个极漂亮、出挑的姐儿。”
甄家老太太抚掌笑道:“那挺好啊,两个玉儿,这可不是天注定的缘分。咱们家本就同他们家有亲,那玉姐儿的娘,听说是贾府里出来的姑娘?是老二家的姐妹?”
听她这么问,另一个媳妇上前道:“正是呢,那一位林夫人正是出自都中荣国府的,算起来还是媳妇嫡亲的堂姐妹,也是许久未见了。今儿接驾的时候恐怕人多看不清楚,要是老太太想瞧瞧她们,媳妇这便就下个帖子,待明日陛下的接风宴完了之后,咱们请她们娘儿们抽个空儿来园子里坐坐?”
甄家老太太满意地点了点头,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于是当日贾敏就接到了甄府的帖子,邀她带着两个孩子次日待皇家的接风宴之后,过去甄家的园子里用晚膳。她看了看上头的名字,心中忍不住微微冷笑,但面上却丝毫不显,还是小心地收起来,笑着同送帖子的媳妇子道:
“有劳嫂子回去同二姐姐说一声儿,就说若是圣人明儿没别的吩咐,我们娘儿们一定到。”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亲们,新春快乐,猴年大吉哟o(^▽^)o
第十三章 接风
既然是圣人南巡、驾幸金陵这么大的盛会,作为东道的甄家自然是要筹办接风宴的。
伴驾的官员和女眷们也都是有身份的人,如此一来,接风宴上的座次安排就很有讲究了。
然而甄家做这件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事无巨细都是再纯熟不过,原本并没有什么好多说的。
但这一回,因着有林家在,甄家老太太太太们又有个想跟贾敏她们攀谈的想法儿,故此在座位的安排上,便稍微灵活机动了些。
故此,当贾敏发现,自己和代钰居然被排在甄家女眷附近,甚至离着惠妃和九公主都不远的时候,难免就有些惊讶了。
论理,以林如海现在的官职,她们母女可不应该坐在这里的。这么简单的事儿,甄家没可能会搞错吧。
正想着差人委婉地去问问是不是排错了座位,那甄家二太太却早笑眯眯地过来攀谈道:
“这一位可是四妹妹?”
她的座位原本就挨着贾敏不远,这会儿皇家的圣驾还没到,自然可以过来说说话儿。
贾敏先是有些迟疑,半晌方笑着道:“这不是二姐姐么?多年未见,二姐姐一向可好么?”
这甄家二太太年已过四旬,长了一张喜气团圆银盆也似的粉脸,算起来也正是出身贾府的一位姑奶奶。
只是不知道是日子过得太顺遂,还是纯粹中年发了福,她身上居然半点儿昔日的风采也不见,贾敏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她认出来。
虽然贾敏接人待物的能力算得上是不错,也努力将这点子迟疑掩盖了过去,但却哪里瞒得过这甄家二太太如炬的双目?
特别是,对比自己早已不在的青春美貌,一见到贾敏那副眉目如画的模样、弱柳扶风的身姿,以及为人\妻母后平添的几分风韵,她便早已经心怀不忿,这个时候便更是对贾敏最细微的情绪变化都十分体察入微,哪里还看不出,贾敏方才那点点迟疑。
要知道这位甄家的二太太、贾府的二姑娘,在闺中时便是极其厉害的,什么都要拔尖儿,同样样出挑的隔房嫡女贾敏原也就不睦,此刻见到贾敏如此,她心中愈发不悦,面上却仍是笑道:
“劳妹妹挂念,我一向也就那样。听闻林家姑爷近年来在扬州姑苏一带任职,我们在金陵城,不过数百里之遥,竟也无缘见面,倒是姐姐我惫懒了。”
贾敏笑道:“二姐姐客套了,原是我该来拜访姐姐才是。”
两个人客套了两句之后,见到这位甄家二太太仍然没有转到正题的意思,贾敏终于忍不住道:
“二姐姐,妹妹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她略一迟疑,已经将她家老爷现在不过是个从四品的知府,她作为这种等级的女眷,原本不该坐到这里的事儿委婉地提了提。
那甄家二太太见她如此,反倒笑道:“四妹妹还是那般知礼,不过今儿这座次,乃是我们老太太亲去求了惠妃娘娘的,娘娘原也想同妹妹亲近亲近,故此妹妹坐这儿再合适不过了。”
贾敏一听,倒也明白了过来:这是甄家故意同林家示好的意思了。
而且,好似惠妃那边儿也愿意给这个面子。
虽然不知道她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她却也并不太忧心。
左右,林如海此前已经同她说了林家的方针,她只管多听少说,装糊涂扮懵懂便是。
至于这位昔日堂姐语气中掩饰不住的优越感,贾敏更是浑然不放在心上。
她一介公府贵女,陪着侯府出身但已经没有了爵位的林如海走过了十多年漫漫寒窗科举路,若是连这种程度的挤兑炫耀都受不住,那早就死的渣都不剩了。
更何况,越是这么炫耀,越是表明这会子是甄家有事情要求到她们身上不是?她可不会以为甄家的人会单纯地因为同她娘家贾家有老亲这层关系就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把她和黛玉弄到这个位子上来。
总之,任它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便是。
打定了这个主意,贾敏便就继续用她最擅长的面子话儿来应付。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身子感觉比此前好了不少,精力也没有那么不济事了,倒是让她有了不少精神思虑思虑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不必再一一劳烦女儿黛玉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