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姐有药by北有佳鱼
北有佳鱼  发于:2025年02月19日

关灯
护眼

不过是隔着短短的一夜,正房里的气氛就完全不一样了。昨日因着当家主母险些就没了,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满院子的人一个个也都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没什么精神。今日贾敏既然醒了,她们自然也就如同久旱逢甘霖的花儿似得全部都鲜活了起来。
打帘子的是两个二等丫鬟,远远望见代钰来,便笑着招呼:“大姑娘来了,太太刚还念叨您呢,快进去罢。”
代钰道了声谢,抬脚进了屋里,还没走到床前,就被贾敏伸手抱住了。
听着贾敏“我的儿”、“为娘险些就见不到你了”之类的话,代钰心中也很是激荡,两母女热络了好一阵子,才想起来梳洗,又摆早膳。
贾敏身子本来就不好,又经历了中毒这事儿,体力更是差了不少,初时几天都只能卧床,又过了三五日方才能够下地,但直到半个月之后,也没过那个劲儿,基本上也就无法理事,只得慢慢地指导着代钰为她代劳。
这一段时间内,代钰一直在默默地给贾敏的汤药中加料,但发现并没有太大的疗效,也就知道,这壹号药剂只是能够用来解毒救急,要调理体质,还要靠其他的型号。
好在能够救下贾敏一命,也是它的一大功劳,来日方才,其他的事情待她慢慢经营也就是了。
摆在眼前的,是怎么在这个皇位交替的关口儿“急流勇退”,不要做覆巢之下的那颗蛋才是正经。
不过这事儿她目前也是做不了主的,只有看林如海的想法。
好在她这位老爹也并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愚夫,贾敏醒来两个月之后,一日他从衙门回来,满面喜色,朝着正在喝茶闲聊的贾敏和代钰喜滋滋地道:“夫人、玉儿,快收拾收拾,咱们下月,要去江都扬州府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头痛中挣扎着爬上来更新。
还是木有留言,木有收藏。
泪奔爬走。还有一章估计会有点晚,可以明天早晨起来看。

近来都中最大的新闻,便是原本深受圣人器重的巡盐御史林如海被贬官的事儿。
这一位林大人,说起来可是相当不简单,人家祖上可是袭过列侯的。虽则到了他这辈儿已经没了侯爵的位子,但是这一位林大人却是靠自己的本事从科举入仕,乃是圣上钦点的前科探花。
且更为难得的是,这林如海因为被圣人赏识,得了功名之后短短数年间便做到了从三品的巡盐御史,可谓是扎扎实实的中流砥柱、栋梁之才。
谁知道盛极转衰,他这好好儿的巡盐御史当着,还不到两年,便不知道怎地惹恼了圣人,忽然就被从巡盐御史的位子上撸下来,发配到了扬州府做了个知府。
虽然说扬州乃是鱼米之乡,知府也是个从四品的要员,但想想这位林大人是好端端地从巡盐御史这个从三品的肥缺上左迁下来的,整整降了两级,便知道天威难测,宦海沉浮,不过只是圣人一念之间的事儿。
偏偏此前林如海为官清廉、声誉甚佳,愈发显得此事的突如其来、不明所以。
有好事的人便暗自猜测起来,林如海这一次的被贬到底是何缘故。
很快就有有心人发现一切就是从林如海给他的独子操办百日宴开始的。据闻皇家宗室也派了人前往,倘或在那百日宴上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未可知。
一时间众人皆唏嘘不已,但因着此事并不好宣之于口,故此只有私底下暗暗议论一阵。
又因着事关皇家,林家的许多以“明哲保身”为己任的亲朋好友们也并不好表现得太过同情,甚至一向跟林如海交好的几大家族也并没有过多慰问。其中还包括荣国府的嫡次子贾政,也即是林如海嫡亲的妻舅。
这位贾老爷现挂的职位是工部的员外郎,平素本是跟林如海十分交好的。然而出了这个事儿之后,他却连写封家书隐晦地勉力几句都没有,可见对此事有多么避之不及。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要不了几年林如海的仕途变化就会狠狠地打他的脸,让他悔之不迭、再扑过来抱大腿却已经嫌晚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林家这一次是翻不了身了。普通人们尚且对此事如此在意,相关人士心内更是百转千回。
因着圣人近来身子抱恙,长成的皇子又不只一位,故此早已经分了几派、暗中较量。内中便有代圣人亲去维扬参加林家幼子百日宴的七皇子。
只不过,相较于其他兄弟的蠢蠢欲动,这一位倒仍旧是老老实实地办差,让人半点儿都看不出什么来。然而他越是如此,越是让他的其他几个兄弟摸不透深浅,反而有些“投鼠忌器”起来。
如此,都中上下都因了这事儿而闹得沸沸扬扬,偏偏林如海一家子十分低调,没有半点儿要闹腾的意思。圣人的旨意一下,林家就立马迅速地从维扬的御史府邸搬到了江都的知府衙门,连例行的借着“整装”的由头拖延的样子都没做。
虽然维扬和江都两地不过只是一江之隔,但林如海的官职到底是实打实地降了两级,寻常人家再怎么样都会有些许不平,然则林家上下却是半分不快都没有,反而是一派喜乐祥和的景象。
只因这件事的确是林家求之不得的事儿。
还是林如海专门上了一本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折子求来的。
从三品的巡盐御史之位的确是好,这可是个有钱又有权的肥缺,非圣人的心腹不能做。只要坐稳了几年,以后不愁没有更好的前程。
然而,一切的前提是“人”还在,若是弄成个“因公殉职”,就什么都白瞎了。
经过百日宴上贾敏莫名中毒险些丧命一事,林如海和贾敏都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加上他们的掌上明珠、年幼的代钰“ 状似无意”地敲了敲边鼓,林如海自请贬官这件事就这么一锤定音了。
只是代钰壳子虽然是个小童,但心里可不当真是外表这么天真烂漫。虽然林如海没有多言,但代钰猜也猜的到,那位“胸有沟壑”的圣人肯定不会就那么轻易地答应他。至于有什么交换条件,那就是后面要费心的事儿了。
总之表面上看,他们一家子是暂时退出了权利的漩涡。能够暂且在江都修生养性几年,对代钰来说,时间就已经尽够了。
更何况,借了这个由头,代钰已经先办成了几件事。
头一桩,便是精简人口。
因着到了江都之后,并没有专门的府邸给林家人入住,林家举家便只能暂住在知府衙门。
那知府衙门不过是个三进的小院子,根本装不下那许多的家仆。再加上林如海的衙门公务也比原来更加琐碎繁忙,贾敏的身子本就不好,江都虽然与最繁华的维扬隔江相望,终归是有段不远不近的距离,两人便更是以此为由减少了同城内老爷夫人太太们的交往。
更何况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林如海这一贬官,原来同他亲密无间的同袍弟兄、以及和贾敏如胶似漆的闺中密友们一时间也自动都跟林家断了来往。这么一来,不但花销少了不少,也不必专门备着人伺弄那些花儿、果儿、茶水、点心并暖阁 、花厅了。
林家人口本就简单,这一回连原来妆样子用的那些排场都不用了,只需要留下家中实际需要的人手便已经足够,故此,真正需要的人也就很少了。
当然,如何处置多出来的那些人,也是一门学问。
幸而当时筹备御史府邸的时候因为人手不足,很多外院伺候着的都是寻的维扬当地人。既然林家要迁到江都去,那代钰索性便就立时放了他们归家,并未带到江都来。
还有些是贾敏从都中贾府带来的老人儿,代钰便扯了贾敏的幌子,说念在他们常年在外,劳苦功高,便打发他们回了都中跟家人团圆去了。
更有一部分是林家从姑苏带过来的,林如海也同意代钰给了钱帛好生把他们遣回姑苏老宅去了。
如此一来,知府衙门虽然比维扬的御史府第小了不少,但是因为精简了不少人口,倒是显得比原先还要宽敞了。
当然,对于代钰来说,心中更是松快了不少。因为只有她同贾敏知道,减少的那些人里,除了少数几个年纪大些的,当真是送回去养老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各个派系派来的“钉子”。
林家虽然现在看着不显,但是到底是百年大族,兼之林如海一直受圣人器重,被清流一派推崇,若是能拉拢了林家,那于皇位的争夺上显然便增加了一大砝码。
因此众派系都想着拉拢林家,同时也怕林家被别人拉拢了去。由此一来,家里头的钉子暗桩们简直就不要太多。好在借着这一次林如海被贬的事情,趁机把大部分的脏东西都扫除掉了。
没有了那些牛鬼蛇神们来碍眼,代钰觉得一阵轻松,接下来第二件事,就是要调养一家子的身体了。
不知道是遗传还是什么原因,他们一家子的体质真是不一般的差。幸好有代钰那药剂在,每天不间断地寻找机会给全家人加料,贾敏和林如海的身体虽然没有见好,但也没有更坏。
她自己因着有意识地喝药和锻炼,算是在慢慢恢复中,勉强算是有一定的效果。这么看来,全家人里,倒是只有她的小弟,对这药剂的吸收力最让人惊叹。短短几个月里,他就由个看着活下来都费劲的小婴儿,变成了个粉嫩白胖的肉团儿,连哭的声音都比之前要响亮多了。
只是有一样不好,那就是到了快周岁的时候,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居然就是“姐姐,药苦。”
第三件事情,便是代钰借着给林如海送药的功夫成功混入了书房,开始了“父女共读书”的天伦时光。
当然,享受这种父女天伦之余,代钰还是在顺便收集相关的信息的。虽然现在还不到她显露这方面能力的时候,但早点准备总是没错的。至少要先弄清楚他们一家子站的队在哪一边儿,免得到时候抓瞎吧。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林如海被贬官这事儿让很多人放松了警惕,代钰把这几件事情办了之后,短时间内还就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做了。
精神上放松了下来之后,时间过得就愈发显得飞快。
几乎就是一晃眼的功夫,林家在江都安顿下来已经有大半年了。
代钰已经满了四岁,林默玉也快一岁了。林如海的政务早已理得井井有条,这年冬月,眼看着衙门无事,江都百姓安稳,他便起了心思,想出去走一走。
知府乃是一府的父母官,扬州府管着三州八县,占地颇广。虽然府衙在江都县,但其他的几个州县,林如海却是极少有机会去的。作为一府之主,连本地的地皮都没踩熟,还谈什么“为民父母”。
林如海虽然是科举出身,但也并不是那种读死书的,也很是讲究“理论联系实际”的。他关注的也不光只是锦绣文章,更多的还是国计民生,故而才能在一榜举子中脱颖而出,被圣人相中,委以重任。
此刻,他虽然是个“被贬”的身,却还是那颗“清流”的心,便想着趁此机会,去各个州县看看,“微服私访”一番。
当然,既然是想要“微服”,就不能用官家的名义,他选的名号也是十分之好的,那便是要回姑苏老家祭祖。
姑苏离着扬州有好几百里,走水路最是便宜,且途中恰好经过扬州府下辖的好几个州县。若是要去走走看看,那实在是再方便不过了。
林如海敲定了这个方案,跟上峰报告了一番,毫无悬念地获准,很快便就准备出发了。
不过既然是要祭祖,那么全家人自然是都要去的。
于是代钰便同才满一岁的小弟一起被打包装上了去往姑苏的船。
江上风大,代钰和她弟弟当然是老老实实呆在舱中的,而她们家的太太则陪着兴致高昂的老爷在船头伫立,迎风赏景,对月赋诗。
代钰一面听着舱外时不时传来的说笑声和朗诵声,一面默默地喂小弟喝药。如此一来,全家倒也都不觉无聊,很快地,便行过了几个州县。
这一日,船行至大如州地界,因风雨交加,便暂且泊在岸边休整。
清晨一到,雨过天青,夹岸风景更是水洗过一般鲜明好看。林如海见岸上隐约有个村落,人烟十分稠密,便起了兴致,要去看看。
贾敏和代钰原本对去闲逛这事儿还无可无不可的,不料她家那位已经满了周岁的小弟猛然看见那么多从未见过的生人,忽然异常兴奋起来,表示也想去逛逛。于是全家便集体下船上岸,沿着河边集市闲逛。
大如州紧邻水道、田地肥沃、物产颇丰,百姓们也是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林如海带着一家人信步闲逛,看着众百姓其乐融融的模样,心中很是欣慰。
贾敏和代钰带着年幼的林家小弟于闹市中穿梭采购,也是十分的兴高采烈。
就在这样的一片和谐喜乐之中,冷不丁却忽然听见不知何处传来的苍凉歌声: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伴随着这歌声,一个一瘸一拐、疯疯癫癫、衣衫褴褛的道人拍着手出现在众人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辛辛苦苦码的字,发现居然木有设定存稿箱的时间。悲愤滴鱼准备抓个虫再好好发上去,一不留神就爆了字数。
望天,感觉整条鱼都不好了。
默默游走,继续去码。
保险起见,还是晚上来看吧【已弃疗……

第七章 幕友
他一面拍手,一面还在继续唱着“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听这唱词,这老道士似乎是有一个完整的套路,词中也似乎有着些玄幻而宿命的调调,颇有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世外高人”的意思。
但是因着他模样实在吓人,声音也实在说不上好听,这种悲凉伤感的基调也实在同周遭其乐融融的景象十分不搭调,故此这不知名的曲子,听在人耳中就有些刺耳了。
集市上原本欢欢乐乐的气氛霎时间便凝滞了起来。几乎是与此同时,周围几个小孩子因吃了惊吓,也开始放声大哭。
便是周围的百姓们也颇有些愕然,纷纷围过来指指点点起来。
有几个年轻的母亲因自家孩子啼哭不已,看着这老道士的目光便有些不快。
不过因着这老道士出现得太过突兀,众人反应不及,一时间竟也无人及时上前来喝阻他。
故此一片混乱之中,这老道士原本是要继续不管不顾地唱下去的。
谁料他无意中转过了头时,恰好就看见了林如海一家人,那声音便忽然顿了一下。
继而他整个人也转过身来,一面继续念叨个不停“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一面仔细朝着林家人张望。
他的嘴巴不停、眼睛也转动得飞快,不过眨眼之间,已经一个接一个地将林家四口人全都扫视了一遍。那眼中有赞叹、也有惋惜,最后他的目光便停在了代钰身上,却是在赞叹惋惜之中突兀地冒出些惊愕来。
又仔细看了几眼之后,他忽然将手一拍,连歌儿也不唱了,只往前凑了两步,似乎马上就要说出什么了不得的话来。
骤然被这等奇人围观,代钰虽然觉得诧异,但也并未觉得他这样子有什么可怕。且她很不喜此人那大刺刺毫无礼貌的注视,便也冷冷盯住了他看。
她依稀记得原著里最不缺这种“狂放不羁”、“假痴作癫”的“世外高人”,动不动就是“施主同我有缘”或是“将这小施主舍我罢”,说的好听点儿是“度化世人”的“高人”、说得不好听些,跟拐卖人口的“神棍”又有什么区别?
看这样子,弄不好,她今儿还真遇到一个现场版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不能轻易放过他。在她印象中,原著里被这种“神棍”骚扰过的人,可是不少的,既然遇到了,可要好好过过招了。
代钰心念方转,却不料此前一直笑嘻嘻地拉着她的手的小弟默玉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不对,竟忽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她便也顾不上再同那老道士对视,只转身抱住小弟,先柔声安慰起他来。
贾敏也俯身扶住她们姐弟,一面柔声安抚,一面已经对着那老道士怒目而视。
林如海挡在她们母子三人前面,早将那老道士所作所为看得真切,饶是他性子平和,此时也忍不住怒火中烧起来。
他先时见那老道士转出来,便早已经将贾敏、代钰和林默玉护在了身后。因他此次是“微服私访”,本就要见识见识当地的风土人情的。之前见到这老道士唱着道词儿,林如海原本还以为他不过是有些“人来疯”,甚至还怀疑他莫非是有什么冤屈要伸来着。故此他本打算先观察一番,并不打算将事情闹大的。
此刻见那老道士死死盯着代钰看,林如海便心中愈发觉得他言谈举止颇为诡异,已经不是普通的游方道士那等不拘小节了。
至于伸冤什么的,那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了。
有功夫盯着人家的女眷看,那肯定是来者不善的了。
特别是他盯着的是自家的宝贝女儿,那更是有些居心叵测之感。
林如海心中十分不悦,一面命人将贾敏和代钰姐弟护住,一面已经上前了一步,正想着诘问这老道士几句时,冷不丁旁边忽然闪出一个老丈来。
但见这老丈五十上下年纪,布衣麻鞋,虽然形容憔悴,但是一双眼睛却仍有些精神。他手里拄着一杆竹丈,劈头便朝着那老道士喝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没得吓唬到了孩子。”
那老道士见这老丈出来,眼睛顿时亮了一亮,竟暂时撇了林家一行,又转头朝着那老丈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那老丈原本气势汹汹、很有些舞丈打“狗”的风发之气,谁料听见这老道士这一席话,竟忽然怔忪了起来。不知道他被这老道士一忽悠想起了什么伤心事,满面俱都是悲苦之色,看他的眼神也有些涣散,竟似不知道陷入什么迷障里面去了。
林如海虽然命下人们挡在前面,但代钰人小个子矮,还是从人缝儿里看到了这一幕。她见那老丈年纪已经不轻,原本也是为了街坊邻居、甚至是她们一家异乡客出头喝止这老道士的,现在忽然弄成了这样,她心中很是为他抱不平。
再说了,那老道士说那一席话,虽然听上去饱含禅机、很是高大上的样子,其实稍微一想便觉得实在太过悲观无力了些。
代钰生平最烦这种不努力争取还自我安慰说什么天命如此的调调,合着生活本来就够苦逼了,还不许大家苦中作乐、靠自己的努力追求点儿幸福的生活了么?
简直不能忍。
故此,她当即推开了春纤和王嬷嬷,上前了两步,大声道:“道长说的不对。好便是好、了便是了,又有圣人云‘人定胜天’,可见若是想要好,便是了了也能好。”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待看清楚说这话的不过是个四五岁的小童,众人更是惊叹起来。
虽然大家皆不过是山野村夫、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显然,代钰这话听着比方才那老道士的顺耳多了,他们喜欢。
此间乡风淳朴,众百姓们也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故此很快便有人拍手赞道:“女公子说得好,就是这么个理儿。”
一个人起了头,众人便也纷纷点头称是,乱哄哄地赞扬起来。现场哪里还有半分刚听了那老道士的唱词儿和解释的凄凉在,甚至都有人起哄嘲笑其那老道士来。
那老道士先前听得代钰那番话,面色已经大变,此刻见到众人竟然是如此反应,看着代钰的目光便愈发惊愕。
他又见到不远处似乎有人提着烂菜叶子围过来,不由得有些慌神,竟连反驳都没顾上,只喃喃道“哪里来的煞星,竟能破得了老夫此局,怪哉,怪哉”,然后便一溜烟儿地跑走了。
他虽然看起来年纪老迈、腿脚不便,但跑起来却又跑得飞快,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踪影。只是他跑得到底是忒急了些,连鞋子都跑掉了也没顾上捡,哪里还顾得上再度化世人。
那布衣老丈原本痴痴迷迷、眼看着就要被这老道士一番话忽悠得心动、看破了红尘的,谁料忽然听得了代钰这一番话,真个儿如同当头棒喝,立刻便醒悟了过来。
想到方才的心境,他不由得出了一头冷汗。他本就是有些宿慧的人,若是再顺着那老道士的话头儿说上两句,说不好,此刻都已经随着那老道出家去了。若真是如此,他那可怜的老妻又要如何度日,他那苦命的女儿又要如何寻到?
由此可见,方才真是“命悬一线”啊。
这小姑娘一番话,简直是救了他们全家。
他想到这里,立刻双手作揖,朝着代钰施礼道:“女公子方才真乃一语惊醒梦中人,小老儿在此多谢了。”
代钰见他如此,愈发觉得此人十分正派知礼,一面口称“不敢”,一面侧身避开了他的礼。
此时林如海早上前同他见礼,两人顺势寒暄起来。
原来这老丈姓甄,单名一个费字,原籍乃是姑苏人士,本也是个乡宦,因家中出了事,故此来大如州投奔岳丈封员外。
方才就是那老道士一番话,让他想起姑苏城中的伤心事,竟险些抛家归隐。现下想起来他实在后怕,由此也愈发感激代钰,又见林如海风姿超逸、心中仰慕不已,便再三邀请林家一家到他家小坐饮茶、休憩一番,以作感谢。
林如海听得这甄费也是姑苏人士,竟是自家同乡,且言谈举止温文有礼、似乎也是个饱读诗书之人,加上他方才的那场“见义勇为”,不由得便又对他增添了几分好感。
此时见到他诚心相邀,加上时间也的确不早,便欣然同意,带着贾敏、代钰和默玉母子三人并几个家人一路,到封家歇脚。
到了封家之后,甄费又唤了老妻封氏出来见礼。
这封氏年届四旬,却也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听得自家老爷险些当街出家、幸而被林家小姑娘一席话惊醒之后,封氏一阵后怕,继而对代钰一家感激涕零。只是再三道谢之后,她看着代钰在旁,竟不知道怎地忽然掉下泪来。
林如海和贾敏不解,甄费却叹息了一声道:“此事说来话长,拙荆想是看着贵女公子,想起了自家苦命的小女来了。”
林如海和贾敏大感惊异,却见甄费的眼眶也红了,半晌才缓缓开口,将此事的原委一一道来。
原来,这甄费和封氏两人子嗣上也不旺,年届半百,仅有一女,名唤英莲。谁料这女儿如珠如宝似得养到了五岁,竟于元宵节被人拐了去,至今已经有三四年,百般寻找、杳无音讯。兼且甄家姑苏城内旧宅,因旁边寺庙炸供走火,一夜之间给烧了个精光,甄费无奈之下才携妻投奔到大如州岳丈处,暂且安身,以图寻到女儿,再做打算。
谁料今日遇到这老道士,一番话便叫甄费忆起旧事,登时心灰意冷起来,一时间竟险些看破红尘、萌生去念,实在可叹。然经代钰那席话一提醒,他倒是又想起了自己的爱女之心,幡然悔悟之下,此番定然是不会放弃,要继续寻访了。
林如海和贾敏听得这话,不由唏嘘不已,各自安慰了甄费并封氏几句。因快到用饭时分,甄家两夫妇便收敛了情绪,恭恭敬敬地预备待客。
虽然屋子陈设简陋,但饭食却很丰盛,显然是用心准备、诚挚待客的意思。
甄家夫妇并林如海一家愉快地一起用了餐,正准备再喝茶闲聊片刻,却不料门外忽然传来一个老人粗鄙的吼声:“成天介不务正业、吃酒空谈,真真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多早晚寻个正经事做,才不枉我嫁了女儿与你一场。”
听得这话,甄费面色一白,便是封氏面上也讪讪的。林如海和贾敏自然不好多问,然而却也不便再久留,只匆匆坐了片刻就起身告辞。
只不过林如海此前听得甄费讲述其遭遇,十分同情,现在见他有如此窘境,也是十分不忍。再见到他于如此困境之下,屋内仍摆满了书籍,可见也是个嗜书如命的人,便又起了些爱才之心。
临行之时,林如海借机又考问了甄费几句。这甄费果然也是个饱读诗书之人,两人言谈甚欢。林如海有心帮扶这位同乡一把,兼且因他新赴任不足一年,那知府衙门中现下也的确有些人手不足,故此他便干脆寻了个空子问了甄费一句,是否想到扬州府做个知府幕友。
甄费犹自未反应过来如何话题便就转到了做扬州知府的幕友上头去,抬头见他这位林世兄看着他微笑不语,心中倏然明了起来——那位本年才上任的知府太爷,可不正是姓林的。
他心中一动,想着自己在岳丈家窝了这么久,也的确太过懒散,若是在知府座下效力,不但是个正经营生,还可借着州府之力继续寻访英莲。
最重要的是,这一位林知府,脾气秉性都很对他的胃口,有这样的主家,做个幕友,也是极好的。
故此,他半点都没有犹豫,朝着林如海躬身施礼道:“士隐愿从今日起侍奉老爷麾下。”
【作者有话要说】
好久没熬夜了,今天又作死了。捂脸爬走。
然而终于在本章完成了“打脸神棍”成就,心满意足地滚走睡。天晚人昏,有虫明天来抓。
看在渣鱼这么勤奋的份儿上,不鼓励鼓励咱么?滚走~~~~(>_<)~~~~

且说甄士隐既然甘愿做林如海府上的一名幕僚,行动起来端得也是雷厉风行得紧。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