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直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这一次遇到了林如海,他有些麻木认命了的心倒是重新活泛了起来。
或者可以同林家走的近些,为夫人和儿女日后再多寻一份庇佑?
本来因着没有门路贸然上门不好,但女儿宝钗说,昨日多亏了林家的女公子帮着她和蟠儿圆场,这才免过了一番祸事。此事虽然可大可小,但于情于理都该登门道谢的。
虽然他身体一直不大舒服,女儿宝钗也说同母亲一路去拜访林家夫人便已经足够,但想着此次机会实在难得,他便还是亲自来了。
没想到一来便受到了林如海一家亲切有礼的欢迎,随便聊了几句便发现林如海不是寻常那等呆板迂腐之人,薛公愈发感动,不由得握着林如海的手说起了肺腑之言:“承蒙如海兄不弃,小弟有个不情之请。”
听得薛公这么说,林如海不免有些怔忪。
然则看着这位昔日同窗那蜡黄的脸色、触摸着他那冰凉的手指,林如海却又不忍心当场拒绝他——事实上,从薛家下帖子想来上门拜谢开始,他已经猜到了事情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哀”,林如海何等睿智,早从那封言辞恳切、笔力已经有些不济了的帖子上预感到了什么。再说,那日在皇家接风宴上,他也已经看到了薛公的身体状况。今日既然答应了同薛公见面,其实也本就没想着拒绝这个眼看着就不久于人世的同窗的要求。
只不过,眼看着薛家的夫人和女公子眼圈儿俱都红了,他便知道接下来的话,是不方便在女眷们面前说了。
万一等会儿那两位哭倒在这里,不说她们身子受不受的住,便是没出什么事儿,弄得动静稍微大点儿了,都有可能引得人来。
毕竟他们现在还都是在人家甄府的地盘儿上,最要紧的是圣驾也在不远的地方,着实是敏感的很,一切都还是要小心谨慎的好。
这个念头才在林如海心中转了一转,他便就立刻拿定了主意,一面继续同薛公寒暄,一面已经暗暗朝着贾敏使了个眼色,要她带着女儿陪着薛家母女到后面院子里的小厢房坐坐。
贾敏会意,当即起身笑着朝薛王氏道:“王家姐姐,他们男人们自去说他们的话,咱们女人家也到后头走走,说说体己话儿可好。”
薛王氏本来看着自家老爷心中难过,自己也差点儿滴下泪来的。这个时候听得贾敏这么说,又见到自家老爷也点头示意她先离开,便也就带着宝钗站起身来,勉强露出了一个微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母女便就搅扰妹妹一番了。”
贾敏笑道:“姐姐这话说得便见外了。昔日里在家时,可不是这样说的,如今也还是该和旧日里一般相处才是。”
薛王氏听得贾敏这么说,倒也想起旧日在闺阁中的时光来,又被宝钗稳稳扶住,想起还有儿女可依靠来,面色总算稍缓,便也用空出的手扶着贾敏的手臂,一路往内院而去。
代钰也恭谨地起身站在一旁,准备跟着贾敏陪同薛姨妈和宝钗到后院去。
不过趁着大家各怀心事,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她还是偷偷地给那薛家老爷的茶里加了份壹号药剂。
虽然说不能一次就见奇效,但好歹,给他添点气力也是好的。
看他那脸色苍白、摇摇欲坠的样子,能撑住别晕在她家厅堂上,好好地回到他们自己家里去,就很是不错了。
说实话,寻常人若是身体差到了他这个样子,早就该躺在屋里不出门了。
但即便是这样,他却不但里里外外操持着接驾的事儿,居然还趁着好容易能喘口气的时候,硬撑着来林家替薛蟠赔罪了。
虽然说那日在甄家园子里的事儿,说起来可大可小,而且小儿女的事情,原本不必如此正式地上门谢罪的。
就是一般讲究的人家,随便上个名帖说两句场面话儿,或是派遣女眷上门也就是了。
但这薛公却竟然如此慎重,不但自己亲自来,还用的是“犬子无状,惊扰了林家小女公子”这样挑不出来毛病、也不会落下把柄的说法,足见这位薛家老爷是很会说话办事的。
虽然也有看了林如海面子的成分在,但焉何不是更长久地为薛蟠的将来打算?
这样一个老父亲肯为了儿子做到这个程度,是很让人动容的。
即便是那是对薛蟠这种不成器的儿子的爱护,也是如此。
更何况,跟那薛蟠不同的是,这薛公虽然一脸病容,但风度仪态、谈吐举止都是一流。所谓“女儿肖父”,难怪宝钗现在年纪还小,便已是如此风姿,将来长出更是艳压群芳,原来根儿是在薛公这里。
再加上这薛家老爷感情的真实流露、言语的恳切悲伤,无一不是极其打动人心的,实在让人讨厌不起来。
看着这薛家老爷的模样,和林如海的表情,代钰就猜到,这一回,这位薛公拖着病体携妻带女地上门来,谢罪还在其次,弄不好倒是过来托孤的才是真的。
当然首先的还是谢罪。
代钰很有把握相信,要不是那薛蟠因着她的原因,被郎中们都查不出原因的急性腹泻撂倒在了家里,这会儿恐怕也被这薛家老爷绑着来了——人家薛家老爷说的很好,原本想着让他那个逆子“负荆请罪”来着、可惜那逆子不争气,这会儿病了瘫在家里,等着他好了一定再让他来好生赔罪。
薛家老爷那么一副恨铁不成钢、因为儿子的过错无限羞愧的样子弄得林如海和贾敏都有些不好意思。
连代钰都有些不安。
若是说别人病了来不了了这话,代钰还能猜测是不是找的借口,但是说的是薛蟠,她便实在是没法不信了。
只有她知道薛蟠变成这样都是因为她的关系。
看起来这一次的药剂量没有控制太好啊,或者这药剂的效果竟是因人而异的么?上一次教训那个不知道哪里派来的暗桩,明明没有这么严重来着。
看着薛家几位提到薛蟠病情的那凝重的神色,看起来这一次薛蟠还挺厉害的啊。
要这么一直拉下去,会不会有问题?
想着第一回用这个药剂的,似乎是那个因为给弟弟的乳母下药而撞在她手里的小丫头,原本好好个人,等贾敏终于有时间去“审讯”她的时候,居然已经“病”得脱了形的事儿,代钰不免有些心虚起来。
她真的只是想教训教训薛蟠这呆子,可没想弄死他啊。
因着她心中有这么些过意不去,便也就促成了她给薛家老爷的壹号药剂多投放了些。
这药剂既然多少能帮着薛家老爷缓解下不适,就当薛蟠这逆子变相替他爹尽孝了罢。
代钰看着薛老爷在不明真相、纯粹为了客气劝茶的林如海的礼让下端起那杯茶喝了一口,虽然面色瞬间有些僵硬,但还是掩饰性地又多喝了几口之后,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
林如海作为她的老爹果然还是很给力的,虽然他什么都不知道,但这默契也是没得说了。
那薛家老爷也是个难得的,刚刚她的剂量给的大了点儿,照平时的经验看,那杯茶的味道,定然是不敢恭维的,难为他还能为了不失礼于人前,就那样轻松地喝了下去,令她觉得愈发敬佩了。
同时,她也再一次发现,自己看来有必要研究研究调味这门艺术了。
这药剂虽然好用,但是味道实在特别,才三岁的小弟默玉就已经知道吵嚷着不爱喝了,还是要借着调味把它们掩盖过去才是。
代钰一面琢磨着这些,一面跟同林如海和薛家老爷施礼作别,准备跟在贾敏后头退出正厅。
林如海只含笑点了点头。
薛家老爷虽然还没有从那味道诡异的茶中缓过神来,但也还是笑着点了点头,顺口称赞了代钰几句。
想必是因为宝钗的关系,薛家老爷对代钰这个帮自家圆场的小姑娘十分有好感,连带看她的目光都十分柔和,说话的语气也放柔了几分,让代钰颇有些如沐春风的感觉。
好在这不过只是个场面礼节,很快就结束了。
代钰退出去陪着贾敏和薛姨妈母女,朝着后头厢房而去。听着她们一路聊着些有的没的、陈年旧事和家长里短合在一起,十分具有生活气息。
不过,同是当了母亲的人,说的多的自然还是儿女。薛蟠在家拉肚子,林默玉年纪太小,且一到了金陵就有些水土不服,被代钰一天三顿大剂量的壹号药剂伺候着,每日里睡得比醒的时间多的多,这个时辰当然还在睡着。
故此,剩下的、能聊的起来的便就是近在眼前的代钰和宝钗了。
因着那日在皇家的接风宴上,薛姨妈已经给过了代钰见面礼,客套话也早就说了一箩筐。今日并没有什么外人在,她看着代钰,却忍不住还是夸赞了起来:
“玉儿生的真是好。妹妹真是好有福气。我那娘家姐姐、妹妹的二嫂每常说她家那元丫头是个好的,前年都已经送进宫伺候去了。我虽没见过,但看着玉儿这模样,才算知道,这世上真有画上仙女儿一般的女儿家。”
贾敏听得她这么说,便知道她说的是自家二哥里那个正月初一生的她的大侄女儿了。
元春刚出生的时候,她还未出嫁,也是见过那小丫头的,生的的确不凡,没想到还真的被二哥、二嫂给送宫里去了。
想起那个生的团子似的、在襁褓中就会笑会追着人看的小丫头,竟被送到宫里那等规矩森严的地界儿,听说还是从女官做起的,贾敏心中隐约掠过一丝可惜。
不过她也知道“人各有志”,她同林如海不愿意女儿走这条路,却总有人愿意的。只要兄嫂们喜欢,那也是人家的家事,她到底是出嫁女,又远离都中这么多年,此刻木已成舟,再多说也无益。
然而薛王氏这会儿提出这个来,虽然似乎并无恶意,但显然对元春入宫这件事也是深以为荣、并隐隐带着羡慕的。
莫非,她家竟也想要宝钗走这条路子么?
那不也是可惜了?
即便心中对此并不苟同,但贾敏素来圆滑,可不会当场流露出这个意思来,场面上的客套话儿还是要说的。
故此,她便也拉过宝钗的手,夸赞道:“若是轮长相,我家玉儿哪里及得上宝丫头端庄大方?我看着宝丫头这样,虽同元丫头有些挂相,但细细一看,却比元丫头小时强得不知道哪儿去了,若是再过两年,还不定出落得个什么好模样呢。我看姐姐和宝丫头才是有大福气的。”
这一句夸赞隐隐拍在了薛姨妈的心坎儿上。虽然她口中还是谦虚不已,但面色却愈发缓和了起来。
宝钗这个女儿,是被她和自家老爷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连她家老爷那样能干的人都对女儿的天资赞不绝口。这样的女儿,恐怕只有嫁给贵人们,才不算低就了。
见薛王氏这样,贾敏心中觉得好笑,却也不说破。转头看宝钗时,却见她不卑不亢,宠辱不惊,既不因为赞美而得意、也不因为母亲心事被猜中而恼恨,端得是温婉大方、十分得体。想到她不过才八岁多的年纪,贾敏暗自心惊,此女果真不是池中物,说不好,当真会有大造化。
因着此,贾敏不自觉地便对薛家母女高看了一眼,说话也更小心真诚了些。而代钰却只管在旁边扮演着天真的花瓶,将一切尽收眼底,却完全不露声色。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包括她娘贾敏在内这几位可不正是演得十分带劲。
不过,这同她并没有什么关系。
左右,她是不会进宫的。
想到这个,她忽然想起了之前林如海和贾敏拼命想要隐瞒她的事儿来。
围观贾敏和薛姨妈这两个多年不见的好姐妹说话的时候太过无聊,她倒是隐约猜出来,让林如海和贾敏这两个人那么为难的事儿,会不会是自己被什么人给看中了,弄不好也要进宫的事儿了。
结合着刚才贾敏谈论贾元春的表情,她看出贾敏是对女子进宫这事儿并没有什么好感的。
若不然,她自己当年的条件,完全可以进宫做娘娘的,为何却选了林如海这个世家子弟,想必,也是根本不想进宫去的。
而林如海和贾敏素来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在这个事儿上的观点必定也是一致的。
他们此前之所以那么为难,想必就是不准备让她进宫的。
若是一切推测得当,那么就实在是太好了。
说不定,今儿连伴驾都可以不用去了。
需不需要装个病什么的呢?
她一念未了,外头却忽然已经通传说,中午圣人又要设宴,让各家大人及女眷们好生准备,届时前去伴驾。
听说甄家此前随同长房回祖籍祭祖的几位长房姑娘们也跟着回来了,想必这一次会十分热闹。
林家和薛家都在伴驾之列,于是薛家的这一回兼具谢罪和托孤的拜访就只有暂时先告一段落了。
出来送客的时候,代钰留心看了眼薛家老爷的面色,竟然瞧着他比此前缓和了不少,倒是暗暗松了口气。
如此,也算是“日行一善”了。
那薛公同林如海颇有些依依不舍的样子,想必之前的“托孤”事宜谈得正在兴头上。然而皇命难违,他们也还是只有暂时挥别,各自回房准备去了。
代钰早起特意用心装扮,接待了薛家之后,倒也并没有怎么显得凌乱。正想着唤来春纤、秋宜几个丫头帮她再整理一番,差不多就能继续出门儿,却不料贾敏却忽然微笑着招手叫她过去道:“玉儿你来,我有句话要同你说。”
第十九章 进退
代钰依言过去贾敏身边,果然便见贾敏俯身过来,小声同她说:“玉儿今日便别去九公主那边儿伴驾了。你陪着九公主本已经有几日了,如今甄家的几位姐妹已经回来,薛家的宝丫头想必也会过去,左右那边儿也不缺人。我已经派人同惠妃娘娘那边儿替你告了假,从今儿起,你就好生在家里同默哥儿一道儿歇息歇息罢。”
代钰听得这话,心中不由得暗喜,知道这多半是贾敏和林如海觉得她这几日风头太劲,怕同宫里的人牵扯太多,把自己绕进去,故此要装病避避风头了。
其实,从在园子里跟那几位性格各异的熊孩子与少年们接连“偶遇”了两次开始,她便已经萌生了退出的念头——虽然说她就是个陪着公主玩耍的玩伴,但皇家也好、甄家也罢,这“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做的也太明显了。
不管是被当成猎物、还是假想敌,她都没有什么兴趣。
连续陪了几天,已经很说的过去了。
原本她还想着今儿就去最后一次,回来就装病来着。
甚至连必备的作弊神器——系统神药都准备好了。
谁知道,她还没行动,贾敏和林如海已经先帮她打点好了借口。
难得有这种同她心有灵犀的父母,她心中十分高兴。不过此刻不是在自个儿家里头,当然不是什么都能大刺刺地说出来的时候。
没看贾敏同她说话,还专门那么小声的么?
她怎么着也不能浪费了母亲的一片好心不是。
故此,代钰什么都多说,只抿嘴儿一笑,顺从地道:“女儿知道了,谢老爷太太体恤。”
贾敏见她如此,知道她明白了自己和林如海的意思。不由得松了口气,点了点头道:“既然知道了,便回去换了衣裳歇一歇罢。过会子你默兄弟怕是要醒了。这几日你在外头整日整日地同公主一处,他醒来不见你,每日里都要闹腾好一阵子呢。”
代钰笑着应了句“是”,想起几天没见着的小弟,倒是想起来件事儿,故此也没再多说,便带着婆子丫头们回房了。
她倒是没事儿一身轻地回去了,贾敏看着她的背影,倒是又兀自在原地发了一会儿呆。
见到代钰年纪不大,但是不但心思玲珑、举手投足也都十分落落大方、言谈举止也相当文雅有礼,贾敏心中愈发自豪起来,自豪之余,想到林如海同她说的事,却又难受起来。
这女儿倒是个省心的,不过无意中竟摊上这事儿,还真是让人放心不下啊。
听说惠妃娘娘所出的那一位十六爷好似对女儿挺上心的,且这位娘娘这一回专门要玉儿去陪着同是她自己所出的九公主,若是说一点儿“相看”的意思都没有,爱谁信谁信,反正她是不信的。
其实这种事儿,在本朝并不少见。
而且多是天子近臣、荣宠之家才会有这份儿“殊荣”。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们家这样避之唯恐不及的。若是换了一家子,早就巴巴儿地把女儿送过去了。
不过,她们家可不一样。
她可不会把自家的宝贝女儿送到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去。
她同老爷就代钰这一个女儿,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走外戚的路子,以她家老爷的能力,原本也不需如此。
故此,他们当然不愿女儿再跟皇家的人有什么牵扯了。
原本想着女儿年纪还小、自家再冷着点儿,给皇家那边儿透露些不敢高攀的意思就行了。不过这几日的事情,似乎完全不受控制啊,由不得他们不多想了。
看起来,得想想办法叫女儿避避风头了。
或者“体弱多病”是个很好的借口?
想到女儿第一日遇到那几位小爷的时候,便是称病回来的。再加上这女儿自小本也就有些“先天不足”的症候,林如海同她都认为这等借口实在算不上牵强。
且她家老爷爱女儿的心比她更甚,似乎看出了她的顾虑,更是说出“就算牵强了些,也不能再叫玉儿去了。剩余的事情,由我来想法子便是。”
有她家老爷这话,她哪里还能不放心,当然就立刻过来跟女儿传话了。
没想到玉儿年纪不大,心思却玲珑至此,自己什么都没有多说,她便明白了此种曲折,贾敏愈发觉得这女儿实在难得,愈发觉得老爷和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只不过,就不知道她家老爷要如何应付接下来伴驾的事儿了。
而她自己这边儿,也该收拾收拾,准备去席上应付一二了。
想到这里,贾敏不免又有些头痛。又因着在外头站的时间稍微久了点儿、吹的风有些多,她感觉浑身上下又有些不舒服了起来。
她叹了口气,一面痛恨着这身体的不中用,一面扶着随身伺候的丫头的手,慢慢走回了自己房里。
一进门就看见桌子上端端正正地摆着一个小瓷盅儿,她这才想起今日的养生茶还没喝。这应该是玉儿一大早差人送来的,原本该一个时辰之前就喝下去来着。谁想着被薛家来人一打岔儿,险些给忘记了。这会儿时候不早了,得赶紧去喝了,可不能辜负玉儿的一片孝心啊。
丫头们体贴地将那瓷盅捧过来,贾敏接了,一口喝了,微微皱着眉头又喝了旁边丫头递过来的热茶。灌了一大口之后,这才重新梳洗、换了衣裳,到正厅同林如海汇合,一个坐着轿子、一个上了车马,同往甄府另外一边儿、专门为皇家修的园子而去。
且不说林如海和贾敏去伴驾赴宴的事儿,单说代钰,她一回了自己房里,头一件事儿便是把早起那一身儿盛大的装扮给换了下来。
小丫头夏秾看着她那些个精致的配饰和头上别致的发型,才弄好了一个多时辰就要拆下来,觉得有点儿可惜。
不过更加可惜的,却是太太忽然不叫姑娘去公主那里伴驾这事儿。
只是她才刚露出点儿这个意思,早被秋宜冷笑了声道:“我倒是觉得这样才好呢,姑娘这几日天天早起折腾这么久,觉都少睡了不少,看着气色都没以前好了。”
春纤也搭话道:“可不是嘛,这两天这劳什子的活计实在费心得很,我也觉得姑娘该歇歇了。”
夏秾不服气道:“你们就是惫懒,人家宝姑娘不也是要去的么,也没见她家金莺姐姐说什么折腾、麻烦的……偏你们嫌。再说了姑娘这么打扮多好看啊。”
一直没说话的冬和这个时候也淡淡道:“咱们姑娘便是不打扮也好看的紧。”
代钰先时听着她们叽叽喳喳地说来说去,也懒得多说什么,后来看着她们越说越不像样,才发话道:“这才出来几天,就什么话都敢说了。还当这里比自个儿家里还自在呢,真是一点样子都没了。快服侍我换了衣裳,默兄弟还等着我呢。”
见到代钰是有些不快了,四个丫头这才齐齐闭上了嘴,各自忙活起来。
代钰由得她们服侍着洗漱,却不由得往夏秾身上多看了一眼。
其实这夏秾本来该叫“雪雁”的。是她觉得既然有春纤了,那不如干脆改成春夏秋冬配个套算了。
加上她记得在续书里头,这个原本该叫雪雁的小丫头,作为一个从林家跟过去的家生子、抛下生病的主子黛玉不管,倒是轻轻松松地就去扶着别人家那位新嫁的“宝二奶奶”去了,实在让她有些替黛玉不值。
一想起这个事儿来,她心里便多少有些膈应,于是顺手把这名字换了。
本以为换了个名字,再从小就好好调/教这小丫头说话办事儿就能不那么“雪雁”了,现在看来,好像根本没有什么用啊。
这小丫头还是那么拎不清,还天然地跟宝钗混得挺好的,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若是在这么样子下去,“夏秾”这个贴身丫头,恐怕也就只有换个人来做了。
代钰不动声色地整理好了衣装,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带着几个丫头朝着门外走去,刚出了她自己的房门儿,就被迎面扑过来的一个小人儿抱住了大腿。
阖府上下,敢对她做出这个动作还能不被踹飞的,就只有一个人了。
那便是她那不到三岁的小弟林默玉。
感受到小弟似乎又增加了一点儿的重量带来的冲力,代钰的脸上自然而然地露出了微笑。
她低下头摸了摸他的头顶,笑着问道:“默兄弟今日如何了,前儿那点子风寒可好些了?”
终于见到了消失了几天的姐姐,白团子一般的林家小弟使劲儿点了点头:“好多了。”
话是这么说,代钰却还是不敢让他在外头吹风。平时也就算了,风寒这事儿可大可小,万一再给他吹风吹到严重了,就算有药,那也得受罪不是。
故此,她便拉了林默玉的手道:“这边儿风大,姐姐送你回屋里去罢。”
林默玉年纪还小,虽然这两年一直被代钰悉心调理着,但毕竟先天实在太弱,身子还是比代钰要差上不少。
加上这个时候冬春交替,他在路上便有些风寒,故此当然便不用做伴驾陪游这事儿,连宴席也不必出席,只每日闷在院子里,早就闷得狠了。这个时候听说又要送他回屋子里去,他不免便有些不高兴。
代钰见此,便笑着抱了抱他,安慰道:“默兄弟别摆这个脸儿出来呀,你听话,姐姐陪着你到你屋里玩儿去。这会子风大,等用了午饭、歇了晌起来,你若想出来,姐姐再陪你出来玩儿一会儿可好。”
听代钰这么一说,林默玉总算开心了点儿,牵着她的手就往他自己的屋子走。
因着是临时的住所,不管是代钰的房里还是默玉的房里,陈设都是沿用的甄家原本的布置。
富丽堂皇固然是富丽堂皇了,但是实用性总归是差了点儿。
代钰找了一圈儿,才在书房找到了些笔墨,想着默玉身体不好,风寒也没好全,这会子离着午饭的时间也不远了,索性就教他习字好了。
林默玉素来同她这个姐姐亲近,只要是同她一处,不论做什么都是开心的。
如此,两姐弟很快就消磨了半个多时辰。等到林默玉歪歪扭扭地写出个“林”字的时候,也差不多就到了吃饭的时候了。
吃饭之后,没多久又是午歇时间,贾敏和林如海在皇家那边儿的园子陪着贵人们吃饭,代钰便要照管弟弟和家里,竟似比平日里过的还要忙活。
陪着弟弟吃饭、命人看着他歇晌、又代母亲处理了下小院子里头那点子事务,又是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就过去了。
她这一不用伴驾,倒是不愁没事情做。很快地,便到了下午,虽然林如海还是不见踪影,但是贾敏总算是回来了。
看着她一脸疲累的样子,代钰识趣儿地没有多问,先命丫头婆子们服侍着贾敏重新梳洗了,又给她一碗加料的茶汤,扶着她在榻上歪了一会儿,这才总算见她缓过一口气来。
因着小弟默玉还在睡着,贾敏见代钰随侍在身边儿,难免就有点儿想同她倾诉一番。
代钰也是从她这里知道,今儿那一顿饭,倒还颇有些像是鸿门宴的意思。
虽然贾敏照顾着她的感受、很多关键的地方都语焉不详,但是她猜也猜得到,有甄家长房、特别是他们家四位“适龄”的小姑娘们的加入,今儿这宴席上会有多热闹了。
先是惠妃和甄家同时关心黛玉为什么没有去。然后,便就演变成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相亲”游戏。
甄家有两个姑奶奶嫁给了皇室做王妃,走起外戚这条道儿来,实在是轻车熟路的很。听说甄家的姑娘们不论是什么年纪一个个俱都容姿出众的很,加上宝钗也是世间少有的小美人,就是不知道,那一位“风流倜傥”的十六爷,骤然被簇拥在花丛中,有没有又摇着他的折扇、对着诸位姑娘感叹一番了。
可惜这一次没有甄宝玉和薛蟠作陪衬,恐怕他一个面对那么好几个小美女,倒是有些吃不消了。
代钰想到那个画面,只觉得这种“浪漫”的事儿发生在不足十岁的几个半大孩子身上,实在是十分有喜感。
不过看着贾敏并不想同她多说,她也就没多问。正巧小弟默玉午睡醒来,她便十分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了小弟身上,还拉着贾敏同默玉一道儿在院子里稍微活动了一番。
按下代钰他们这边儿的轻松愉快不提,且说才被她腹诽过的十六皇子宗祈,却正在花园子头逛着呢——他也不想总是逛这个花园子。但问题是,他那位皇帝老爹,这两天的日程安排,就是在甄家这个小别宫里接见本地官员,要明日起才会出去寻访游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