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林家人之后,他便立即回去同妻子封氏商议,将才置办不久的那些微薄田产房屋变卖,预备举家搬到江都去住。等着林家人自姑苏祭祖回来之后,好即刻到知府衙门当差。
而直到这个时候,代钰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一位甄家老伯,居然就是甄士隐——原著里那一位有名的苦命人甄英莲小姐的父亲。
想不到因为林如海仕途转折,途经此处,两家竟生出了这等缘分。既然甄士隐都没有出家,那么或者英莲的命运也能跟着改一改也未可知。
代钰隐约记起这英莲是被拐子拐去外地,养到十二三岁,预备卖给人家为妾的时候,被那“呆霸王”薛蟠强抢了去。算算年纪,也就是这三四年的事儿了。
只是不知道,没到时候之前,他们藏匿在哪里。此去姑苏,倒是可以去她家原址看看,说不定能帮个忙呢——看着人家好好的一家人骨肉分离,但凡是个人,能帮一把还是会帮一把的。更何况,虽然系统并未多言,她也明白,要解锁新的药剂,总是需要达成新的成就的。
正巧借着这个机会,试试看能不能有突破,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么。
按下代钰这些念头不提,既然招募甄士隐这事儿已经处理完毕,林如海自然还是继续原来的路线,带领一家人朝着姑苏前行。
路上又经过了其他几个州县,虽也有些小插曲,但也并无什么新鲜事儿好说。
只是代钰虽然每日里只同小弟玩耍,但也看出林如海的确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在走访所辖州县风土人情。并且从他有时间就坐着奋笔疾书这一点上来看,他好像还颇有收获。
因着此番是一家人共进退,从他们的行进的路线和林如海的举动看,代钰倒是对自家老爹的打算隐约有了个猜测。不过到底是不是,还要等着回了扬州再看——她现在这年纪,就算表现得再“早慧”都好,林如海也是没可能同她讨论政务见解的。
有这功夫,还不如想着怎么逼小弟喝药呢。随着小弟慢慢长大、开始懂事之后,代钰觉得,喂他喝药这事儿,是越来越有挑战性了。看着愁眉苦脸不愿意喝药的小弟,她已经决定等着过了年之后,可要好好想个办法才行了。
除了林如海去岸上走访的时候之外,贾敏和林如海照旧如胶似漆地腻在一起,便是林如海奋笔疾书的时候,贾敏安顿好了代钰姐弟之后,偶尔也去舱中陪读,“红、袖添香夜挑灯”一番。如此一来,倒也不觉得旅途无趣,日子愈发过的飞快了。
其实认真说起来,虽然他们并未觉得自己走得多慢,但他们的行程其实并不算快。
算起来林家从冬月十五自江都启程,一路走走停停,直到腊月初十,差不多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才堪堪到了姑苏地界。
虽则都是江南水乡,但姑苏和扬州又自有不同。
还没入城,代钰已经被那繁华之景晃花了眼睛。到得姑苏城中,入了林家老宅,代钰才知道,原来自家的家底果真不薄。
单看这林家宅子的规模,便就已经对得起祖上袭过列侯这背景。等到再进了大门细看,她方才知道,林家不愧为百年大族,内中陈设摆饰且不说,便是一花一石、一草一木都透着股子扑面而来的清贵之气。
只不过,好东西的确是够多,但人却实在是太少。
这么大一个宅子,除了几个看家的老仆,并在偏院寄居的一两家远方堂表亲之外,那么多个院落,就那么空着,也实在是浪费。
不过,等到代钰安顿下来,寻了机会看了看周遭的环境之后,才发现,不只他们林家如此,旁边儿离着不远还有另外几家也是同样的情况。
虽然看着宅子的规模与林家老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大宅却是门锁森严,里里外外连个人影都没有,一派衰落的景象。就不知道是哪些人家何时置办的老宅,他们又有何遭遇了。
在老宅里安顿下来之后,就是要着手准备祭祖的事儿了,与代钰预料中的不同的是,这一次在老宅祭祖的事儿,竟然异乎寻常的顺利。
她原本想着,既然回到了老宅,还要见见故人,说不定就会有什么不明来路的牛鬼蛇神冲出来作死,还准备着大杀四方来着。
结果不管是看家的老仆还是那几个寄居的堂表亲,甚至住在城外的林家仅剩的几房人,看到林如海他们一家人都一个个老实得跟鹌鹑似的。
这原也难怪会如此。只因林家虽然是百年大族,但是到了林如海这一辈儿,人才凋零得不成样子。不单林如海年逾不惑才仅有代钰姐弟两个子女,便是他那几房堂表亲们,在子女上也很是艰难——有的仅有一两个子女,有的连一男半女都没有。
整个林家一大家族现存的人,也不过只有三五房,拢共加起来也就一二十个人。
就这么点子人,不要说争家产了,便是将全副家产都送给了他们,他们几家子人也住不满、用不完。
代钰看着那几个年纪或大或小的堂伯叔、堂兄弟姐妹们病恹恹的样子,实在可怜,便忍不住将已经被自家小弟嫌弃不已的壹号药剂兑在了茶汤中一回。
虽则她兑药的本意不过只是怕这大冷的天儿,这些同样体弱多病的亲戚们为着林如海这一房祭祖这事儿再倒下几个,连年都过不好。但她无意中办的这件事儿,过了几年却又有了意外之果,因此又引出一番故事来,倒是她当时始料未及的了。
不知道是那兑了水的药剂起了作用,还是单纯地靠着运气,在贾敏的住持之下,祭祖的事情顺顺当当地就结束了。接下来的日子并没有什么波折,总而言之,在林家老宅的二十多天,过得是风平浪静、毫无悬念。
只是,代钰原本想着去十里街,葫芦庙旧址,看看能不能帮甄士隐找到些英莲的线索这事儿,到底也是没有成行——贾敏自听说了那个故事,便将她们姐弟看得比什么都紧,特别是代钰。因为那英莲被拐走的时候也堪堪是五岁,跟代钰此时差不多是一般大小,无端让她更是紧张得不行。
故此,出行的计划便就搁浅,代钰每日在林家老宅里闲逛,愈发觉得日子有些太过平淡了起来。
大约也是怕他们一家呆的无聊,刚刚过完了年没多久,扬州衙门便来了邸报,道是三月里圣人要启程南下,到江南巡幸。
圣人南巡,这可是件大事。
此前圣人也不是到过江南,虽然落脚的地方各不相同,但每次都是要路过扬州府的。
只因当今圣人自幼极爱诗书,“烟花三月下扬州”乃是何等风雅之事,他又怎么肯错过。故此这一次,圣人早又下了旨意下来,虽则选了在应天府的行宫安置,但当然也是毫无例外地要巡幸扬州。
而林如海现下正是扬州知府,那么此番接驾的事宜,他自然也就要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了。
圣人出行,浩浩荡荡成百上千的人马,从怎么接驾到怎么安置、事无巨细都是大事,没个两三个月的准备,还真是办不下来。
故此,一接到这个邸报,林如海便坐不住了。连正月十五都没过完,他便带着一家人从姑苏老宅重新回到了扬州府。
邸报是先送到的扬州府衙,才转到姑苏老宅林如海的手里的。故此,等到林如海回到了衙门,他那些属官们早就聚在那里等着了。
不但如此,便是在大如州遇到的那位甄士隐也早早地赶到了。
他虽然是举家搬来,但全家人口也不过只有他自己、妻子封氏还有两个丫环并一个常随。
想来是被女儿走失的事儿和老宅失火的事儿连累,他家的人口简单不说,连家底儿也十分惨淡。
林如海见了愈发不忍,同贾敏商议之后,便让他们入住了府衙的偏院。
甄士隐感念林如海的提挈与关怀,很快便进入了幕僚的角色,开始为这一次接驾贡献智慧和力量。
虽然还没出正月,但是为了接驾,各项事儿也早都该预备起来了。
好在这么大的事儿,也不会只让林如海带着他们知府衙门单独忙活。二月初,等到基本的东西准备了个七七八八的时候,他的上峰两江巡抚便亲自从应天府赶来了江都,同行的还有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
虽说他们来的目的是共同为接驾做准备,但是必要的交际也是不可少的。
何况这两江巡抚乃是林如海现下的顶头上司,自然需要小心应付。
至于那体仁院总裁甄应嘉,后来代钰才知道,他却是借机来同林如海联络感情的。
甄家久居金陵,乃是当地最显赫的世家。最让人惊叹的是,圣人似乎也十分属意他们家。故此,游幸江南时常常驾幸他家。
他们家到现下为止都已经接过三次驾,这一次如无意外,圣人也是会幸驾他家的。听说他们已经为了迎驾修了好大的一座行宫,原本也该在家中热火朝天地准备接驾的。谁想到他这一次百忙之中竟跟着两江巡抚一道儿跑来扬州,虽然说是联络感情,但若是没有点儿其他的事儿,真是谁都不会相信。
因来的没有女眷,故此这两位都是林如海一个人出面接待的。三个人关在书房中,不知道都谈了些什么,到了晚间的时候,都还没有出来。
贾敏放心不下,却也不好冒然打扰。代钰借着请安的功夫陪着她隔墙守在书房外,命人换了几次茶水,才等到林如海出书房,转回到内院来。
贾敏满心欢喜地迎上去,还没开口,便见到林如海面色十分不豫,不由得愣了一下。只听得林如海无奈地道:“这回圣人巡幸扬州,不预备大肆宣扬,弄不好要驾幸咱们府里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大约昨晚没睡好,这一章写的很是艰难,恩,大家先凑合着看看,明晚跟上一章一起修一下。
听了林如海这话,不单是贾敏吃了一惊,便是代钰心中也有些犯了嘀咕。
按理说,帝王出巡,那排场是要怎么大就怎么大的。衣食住行,哪样也马虎不得。其中,这“住”的方面更是尤其重要。若是住的要是不舒服了,那哪儿还有精神做其他的。
更不要说,圣人下榻的地方,除了舒适的要求非比寻常之外,那安全守卫工作的要求必定也得是森严得吓死人的。
其实近些年国泰民安,圣人下江南也不只一次两次了,此前虽然也有驾幸臣子家的先例,但,那可都是像甄家、贾家那种公侯之家,再不济也是王家、史家这种底蕴很深的伯爵之家。
这几个家族中的大宅十分舒适不说,还都有接驾的经验,在安全保卫方面也是很有心得的。
特别是甄家,都已经接了三次驾,着实是备受圣人青睐的心腹之臣。
此番就算是圣人觉得腻歪了,想换个地方住下,但这选择却也还是不少的。远的不说,在那金陵城中听说就已经修的有行宫了,便是扬州城中也有比知府衙门更好百倍的休憩之所。
退一万步说,就是圣人真想在林家下榻,也该选在姑苏城的林家老宅——那毕竟还是林家祖上老侯爷留下来的大宅子,也算是不输给甄家、贾家那些府邸的豪宅。然而皇帝好端端的为何偏偏要选在林家扬州府衙的小院子来驾幸,这事儿,还真是很有些耐人寻味。
到底不是在这世界长大的人,代钰对这政治方面的东西很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林如海和贾敏显然比她有经验,两人的面色虽然凝重,但也没有到那种绝望崩溃的地步,代钰看了之后,心中便略微安稳了不少。
想来,这事儿到底如何办,他们两人心里还是有底的,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左右,万一真的要出了什么事儿,再想办法也来得及,没得在这里先杞人忧天起来。
话是这么说,但代钰原本也是还想在旁边站着略听上几句的,谁料贾敏一转身就看见了她,便直接让王嬷嬷将她抱走了。
对于四五岁的小姑娘来说,睡眠这事儿还是挺重要的。特别是贾敏总觉得代钰和她那个小弟一样,先天不足、身体娇弱,故此一来,恨不得将她们姐弟当成心肝宝贝儿来保护。平时为她们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还不说,当然也会认为她们姐弟没事儿多睡睡觉总是好的。
对于这么个理由充足的打发她的借口,代钰现下也的确没有什么底气反驳——体质的调养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行的事儿,她现在虽然不至于三天两头生病,但是到底没有普通小孩子那般中气十足。故此只有乖乖地跟林如海和贾敏请安道别,然后讪讪地被抱回了房中。
当然,她是睡不着的。因想起来小弟的药还没喝,于是索性爬起来开始调配新的配方——因为她家小弟刁钻挑剔的口味,那药剂的苦味儿就需要想办法掩盖一番,于是她兴致勃勃地开始了研制“养生汤药”。
此事原本不过只是一时兴起,倒也没有料到日后会有大用处。只不过,这汤药虽然好用,但研制的过程有些惨烈,弄得她家小弟的舌头受了不少罪,这倒是后话了。
因着年纪还不够大,除了每晚到林如海书房读半个时辰的书之外,代钰平素的事情便主要是在后宅厮混。
不过,有那半个时辰,倒也能知道不少事儿。
比如,没过几天,那日来的巡抚老爷和那甚么甄总裁便又来了。
这一回,却是给的准信儿。
那一位圣人果然是心血来潮,要来扬州住上几日,不过却不是要来知府衙门,而是在太子和众臣的劝谏之下预备住到扬州府的驿馆。
当然,照旧还是吩咐的一切从简,还美其名曰“体察民情”,想来是想好好体验体验生活的。
林如海听了这话,不由得便松了一口气。那两位大人看他如此,也不由得对视一眼,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
当然,林如海身上的担子仍是没有完全卸掉。便是圣人改了主意,不到林家去了,到底还是要在扬州盘桓几日的。扬州府的驿馆虽然修的不错,但也着实简陋。虽有驻兵,但也完全不能掉以轻心。必要的布置还是需要的,可要好好准备才行。
作为资深的接待人员,巡抚大人和甄总裁对接驾的事儿十分清楚,但也是足足花了几日的时间,将各处细节都一一同林如海交代了,这才放心地走了。
因着定了大概的日子,扬州知府衙门上下,便就又都忙活了起来。差不多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候,总算是准备得差不多了。
这个功夫,圣人也早带着一堆人浩浩荡荡地自都中出来了。
接了圣驾途经各处送过来的驿报,算算时间,接驾也就是几天之内的事儿了。林如海愈发不敢懈怠,每日里一大早就起身出门,将早就打整好的充作临时行宫的驿馆又打整了一遍,生怕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
让人没料到的是,邸报上清清楚楚写着圣驾还在路上,但是圣人一行却居然提前出现在了扬州。
不过,却并不是在林如海一行人准备了许久的驿馆行宫中,而是林家后院里。
于是一大清早儿就被抓起来见客、脑子还有些发懵的代钰和她家小弟,就这么着见到了本朝的帝王。
看到身着便装、笑得一脸和蔼、却仍然掩盖不住通身的霸气,身后还跟着一串儿儿子的当今皇帝,代钰面上淡然,心中却忍不住想要疯狂吐槽:感情皇上您老人家还真是“微服私访”啊。还有,亲爱的老爹林大人,非得按照那位的意思跟大家说这一位是“黄”员外,代号选的这么明显,这是想骗谁呢?
估计也就能骗骗咱家小弟吧?
看着才会说话的林默玉已经在地上乖巧地作揖,代钰也只有佯装懵懂地跟着一起行礼:
“见过黄员外,并几位黄公子。”
她们姐弟话音方落,便听得上头传来一个极其和蔼的声音道:“这两位想必便是林大人的公子并千金罢。果然不愧为诗书世家,端得是芝兰玉树、仙露明珠。”
林如海恭敬地谦虚道:“不敢不敢,员外谬赞了。”
林如海话才说完,那老者还未答言,旁边另有一人已经笑道:“林大人不必过谦。早听得大人数年间先获佳女、再获麟儿,俱都生的神仙一般的品格儿。先时还觉得不过是坊间传说,今日一见,方才知道人言不虚。贤姐弟如此年幼,便已见不凡,他日必定是个有福气的。”
这回说话的却是个女子的声音,听着声音还很年轻,正如黄莺出谷,极其优美好听。
因着林家是诗书礼仪之家,虽然疼爱子女,但在教养方面也是十分严格的。故此代钰和默玉,虽然还很年幼,但他们的礼仪也是极其合乎规矩的。既然是来见客,自然不会胡乱东张西望。故此这女子的模样,代钰是直到后来单独见礼时,才看清楚。
说是见礼,原本却是该要磕头的。
不过因为“黄员外”对她们两姐弟的表现十分满意,所以磕头就免了,然而厮见的礼节却还是不能废的。
听说自古帝王都有些喜怒无常,谁知道这一位是个什么性情,还是保险点儿的好。
看着林如海和贾敏殷切的目光,代钰愈发明白自己的猜测没错,只有无奈地跟着才学了些礼仪的皮毛、表现欲正是爆棚的小弟挨个人面前走了一圈儿。
见过了“黄员外”,便是那一群“黄公子”。
名字自然是不必互通,但是排行还是要说的。于是代钰便和弟弟一路厮见过去,从“黄三爷”、“黄五爷”到“黄十二爷”,四五个爷下来,也够头晕一阵子的。
见完了所有的“爷”,却是最后才见的女眷。
因着只有这么一位,代钰便知道这便是方才说话的那位了。
她们姐弟刚刚站过去,那“黄员外”已经开口介绍道:“这是我的一位如夫人,叫她惠夫人就可以了。”
这话说的轻飘飘的,但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后,哪一位又不是如夫人。
这一位“惠夫人”既然能伴驾出游,还能那么自然地接了皇帝话而不怕被训斥,想必是十分受宠的了。
方才她出言虽然看着放肆了些但其实很为得体,有意无意地破了皇帝和林如海之间的僵局,想来不是个没脑子的。
而代钰虽然不过只是行礼的刹那同这位夫人有些目光接触,没有细看,但即便如此,她也看出这是位极其美貌的女子。
就是不知道这一位又年轻又貌美还有些头脑的娘娘,是哪位爷的生母了。
代钰心念转动间,已经行完了礼,没留神间手却已经被这夫人拉住了。那夫人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代钰几眼,已经笑道:“这孩子生的果然好,看年岁同妾身的九儿也差不多大,但模样和性情可比九儿那个猴精强多了。若是能有机会,同九儿一同玩耍玩耍,便好了。”
那“黄员外”听了,便也多看了代钰几眼,然后拈须点头,笑道:“不错,小九这回听说咱们要来江南已经闹了好一阵子了,我已经答应了她,过几日想必也就到了金陵了,既然如此,便请林姑娘陪同一二,想来也是妙事一桩。”
得,就这一句话,代钰就被选定了由林如海带着,到金陵伴游去了。
虽然说这事儿弄的有些突然,也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天家的话,既然说出了口,又怎么能拒绝,何况不过就是做个公主的短期玩伴,想来也不能怎么样。
代钰淡定地谢了恩,便拽着自家的小弟准备告退,谁料又被那惠夫人爱不释手地拉着要一起用膳。
于是,贾敏便只有带了代钰和默玉,一道儿至后园单独款待女眷的小席面上用了饭。
至于林如海当然是要在外院伴驾。不知道皇帝都跟他聊了什么,第二日代钰去请安的时候发现他挂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儿,想来至少是聊到半夜才给回来的。看面色也十分凝重、愈发显得憔悴。
代钰心疼不已,忙不迭地奉上了自己亲手加了料的茶汤,这才转身告退。心中却也是不由得感叹,果真是伴君如伴虎。
圣驾在林家呆了三天,林如海也就整整伴了三个白天加至少两个晚上的驾。第四天上,皇帝终于心满意足地走了,这一回却是去了之前准备好的扬州府驿馆。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伍也同时到了,恰好同驿报圣驾到达扬州的日子吻合。
林如海便又陪着圣人做了一场戏,在闻讯赶来的两江巡抚和金陵体仁院总裁的率领下,到城外接驾。
圣人在扬州又停留了七日,这才启程往金陵去了。
同去的有两江巡抚和金陵体仁院总裁、当然也有不知道怎地又重新得了圣心的扬州知府林如海及其家眷。
【作者有话要说】
默默更新,然后滚走。
林如海的家眷,当然就是贾敏和代钰、默玉了。
虽然说圣人当日指名到金陵伴游的只有代钰,但是她一个五岁多的小女孩儿,怎么可能一个人跑到金陵去?
虽然说的确是有身为父亲的林如海带着,但他到底要在外头应付差事,倘或万一照顾不到,代钰有个什么闪失,他可承受不来,总是要身为母亲的贾敏随同照顾更为稳妥的。
而既然林如海和贾敏都要去金陵,就更是不能把才两岁的林默玉一个人丢在家里了。
于是,因着圣人和那一位惠娘娘心血来潮的一句话,等到圣驾往金陵去的那天,林家四口人便也就将自己打包装上了马车,成为了圣人钦点伴游的人员。
扬州离着金陵约有两百多里,圣人的车驾仪仗甚为宏伟绵长,故此行程上自然也太快不了。
代钰跟着贾敏和弟弟默玉坐在队伍后方一辆不甚起眼的马车上,晃晃悠悠地听着外头车马辚辚、一派喧嚣,倒也算是热闹。但是她们却只能坐在车里,既不能出去放风,也不能胡乱朝外头张望,着实无聊得紧,没多久就打起了瞌睡来。
不得不说,这种古代乘坐马车的长途旅行实在太单调和无聊了。
贾敏先时还跟着代钰姐弟闲话几句,后来见她们俩姐弟年纪实在太小,精神着实不济,聊不了几句便开始打起了瞌睡,她便也没心思再聊了。
若是自家人出游,还可以走走停停,看看风景,而跟着圣上的銮驾出行,那是万万不敢如此放肆的。便是圣人要停下赏景,未经传召,她们也只有在后头候着。更何况,这条路圣人也不是第一回走,根本就没有要停下了赏景的意思,由此,这旅途就愈发显得无聊起来。
而显然跟她们一样感觉到了无聊的,还有那一位惠夫人。
马车队伍行进到第三天的时候,旁边便有人传话儿过来,说惠夫人请林夫人并公子小姐到前头去。
等贾敏依言带了代钰和默玉过去的时候,才发现,她们这居然是被拉过去陪聊的。
惠夫人一个人坐在车里,显然也是足足无聊了三天了。
见到贾敏带着孩子过来,她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激动之下,竟连见礼都免了,便直接拉了贾敏过去,请她们一起坐在她身边说话。
这一回,因着圣人不在这个车上,这位惠夫人说话的时候,便显得更为随意了些。
而虽然她说的也不过是些家常闲话,但是贾敏也好,代钰也罢,俱都小心应答,表现得不卑不亢,也绝无失礼,正是一贯的林家风格。
便是她家小弟默玉,虽然因着年纪尚小,又不惯赶路,大部分时间都是睡着的,但一旦有醒着的时候,也表现得十分乖巧有礼,颇会利用年龄优势,哄得那惠夫人十分开心。
如此一来,虽然说陪人聊这工作并不十分让人觉得惬意,但也的确会让时间过得快些。加上这一位惠夫人也的确并不是那种让人厌恶的粗俗女子,不但人长得不错,还是很会聊天的,故此,代钰总算是顺利地应付了下来了。
至于贾敏,她原本就出身国公府,跟这种贵妇夫人们的交流更是完全没有问题。不但应对得体,还常常把惠夫人哄得十分高兴。
不知不觉间,五天已过,皇帝这一行銮驾终于浩浩荡荡地到了金陵。
听到传召的时候,惠夫人还犹自依依不舍,然则却也只有同贾敏母子三人先暂时分别。
恭敬地挥别了惠夫人一行人之后,代钰和贾敏对视了一眼,面色虽是如常,但心里却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原本想着这一回林家人是不是就可以到驿馆之类的地方休息休息了。
谁料到,还没等贾敏代钰她们母子三人同林如海会合,圣人早使人传了话儿来,单叫扬州知府林家伴驾同住,还特别吩咐要将两个孩子都带过去。
这一回不单是林家人觉得诧异,便是伴驾的其他人听得这个特别旨意俱都有些瞠目结舌,但很多人却也很快就明白过来为何会是如此了。
毕竟,他们都知道这一回南巡,年幼的九公主也要跟着来,同行的其他皇子们至少都比公主大了好几岁,且到底是男女有别,想必是需要几个同龄的小姑娘做玩伴的。
圣人素来最宠爱九公主,这也是都中人人皆知的事儿。为了让公主高兴,宣了林家的孩子去伴游,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更何况,她的生母惠妃娘娘可是正伴着驾呢。
这一次,想必就是惠妃娘娘看中了这林家的小姑娘和小公子,想着要陪九公主玩耍罢。
说起来,这位九公主,可是圣人的心尖子。相比于那二十来个皇子,加起来不足十位、活下来不足五位的公主们显然更能让圣人放心地享受天伦之乐。
这其中尤以年纪最小的九公主最得圣人欢心。
因这位九公主今年年纪不过才五六岁,同前头的姐姐们差距最小的也在十岁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小公主。
兼且从大公主到八公主中长成的几位公主都早早地出嫁了,只剩下这么一个最小的还在身边儿,生的也是玉雪可爱、性格也是活泼可喜,自然就成了圣人手心里的宝贝、掌上的明珠。
也因了此,原本不怎么显山露水、连生了儿子都没自己养着的惠嫔也格外得了圣人的青眼,竟被封了妃。这不,这一回南巡,单单就把这位惠娘娘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