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古木架  发于:2025年02月16日

关灯
护眼

出来后她道:“咱们现在去队长家?”
沈卓看了看白花花的太阳,说:“我自己去就行。”
叶欣说:“说不定要先付钱呢,我也去。”
沈卓就说:“那你自己去。”
叶欣说:“我没去过队长家,不认识路啊。”
两人只好一起出门。快到中午时分,太阳白得耀眼,看着就烤人。
今天生产队都没上工,就是专门留出时间给队员们检查自己家屋顶的。到了李建邦家时,叶欣发现挺多人都来了。
李建邦家是两间大屋的格局,左边那间是厨房和堂屋,很宽敞,边上还有个耳房是洗澡间和厕所;右边的大屋就是住人的,里面大约又分几间小屋。再旁边挨着墙的就是别人家了,这里地少屋子多,一家挨着一家的。
叶欣看着这些毫无楼间距可言的屋子,再次觉得沈卓家挺好的。
两人的到来引来不少打量的目光,他们都当没看见,往队长家左边的堂屋去,屋里果然还有不少人,有些嘈杂。
吴丽丽正跟人唠嗑呢,看见他俩就过来了,“你们俩来了,家里屋子怎么样?”
沈卓一向不多话的,叶欣笑着接过话道:“还好,有些漏水,都是小问题。吴婶子家怎么样?”
吴丽丽笑道:“也差不多,小修小检的,能住人就是了。”说着让他们赶紧去登记。
李建邦拿着纸笔坐在桌前正一一登记各家情况,见他们来了也直接利落地说:“黄家村瓦片厂二分钱一片瓦,卖我们丰水大队有优惠,一分八一片,你们要多少?可以先给钱,也可以瓦片到了再给。”
叶欣一听这么便宜,就说:“我们要三十片,现在给钱。”
李建邦在本子上记录,一边说:“三十片瓦,一共五毛四分钱。”
叶欣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四分钱,递给队长。
李建邦收了钱,找出五毛给她,又在本子上记了一笔:已交钱。
沈卓感到一阵无所适从。虽然队长低头写字没有看他,但是屋里其他人都看到了,都知道他一穷二白,买瓦片修屋子的钱都出不来,还要用人家的。他后悔跟她来这一趟了,恨不得赶紧离开。
登记完了,吴丽丽还把他们送出屋,说道:“他们明天早上就出发买瓦片,下午就可以来领了,记得早点来。”
叶欣感觉这婶子怪好的,于是笑道:“多谢婶子提醒,我记住了。对了婶子,你家有没有种蒜?沈卓家菜地里没有,我想厚着脸皮跟你要点回去种。”
吴丽丽一听立刻道:“哎哟,你早说嘛!别的菜不多,葱蒜这些还没有吗?来,我现在带你去拔!”说着就把她往菜地里带。
沈卓又不好先回去,只能闷着头跟上。
由于屋子建得密,房前屋后是没有菜地的了,在出去些的地方集中安排了各家的自留地,这块是这家的,那块是那家的,大家各自门清。也不远,一会儿就走到了。
叶欣发现人家地里不管种什么,都长得十分茂盛,苦麦菜、油叶白菜、芥菜、豌豆……看得她十分羡慕。
吴丽丽到了自己地里,麻利地给她拔了一把蒜苗,“够不够?不够我再拔点,这玩意儿好长!”
叶欣连忙说:“够了够了,谢谢婶子!”
吴丽丽又说:“葱有没有?也给你拔点回去吧!”
叶欣于是又厚着脸皮收了一把葱。吴丽丽还问她家青菜够不够吃的,给她摘点青菜回去吃,叶欣连忙说不用了不用了,再厚脸皮也不好意思要了。
吴丽丽正好打一下菜园,就挥挥手让他们先回去了。
他们往回穿过村子的时候,又碰上了两名知青,是刘红霞和郑文文,看样子也是去队长家登记需要的瓦片数量的。
叶欣看见她们,先是头皮发麻,又努力让自己淡定。还要在这个村子生活好几年,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接触是不可能的,她要调整好心态才行。
刘红霞说:“叶欣,你现在可是跟沈卓形影不离了,去哪都跟着!”
叶欣没好气道:“他是我未婚夫,我不跟着他跟谁?”
刘红霞没想到她跟炮仗似的,顿时被噎了下。
郑文文看了看叶欣,又看了看沈卓,开口道:“叶欣,过来一下,我有几句话要跟你说。”
叶欣皱起了眉头,她跟她们不是早就闹翻了吗?还有什么好说的?
刘红霞也奇怪着。
见郑文文已经往边上走了几步,叶欣想想也没什么好怕的,就走过去,“你要说什么?”
郑文文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你是真的决定要嫁给沈卓了?”
叶欣反问:“真的又怎样?假的又怎样?”
郑文文一顿,皱着眉看她:“我是看你最近好像改了好多,人也勤快了,才跟你说说话,要是你还跟以前那样,我真懒得跟你说。”
叶欣很干脆地说:“那你别说了。”说着就要走人。
“等一下。”郑文文连忙叫住她,觉得她这脾气好像跟以前也没什么两样,“你可想清楚了,要是嫁给了沈卓,以后可不好回城了。难道你真要一辈子种地,不想回到城里了?”
“现在有回城的政策了?”叶欣反问。
“没有。”郑文文颓然道,又怀着希望,“但总会有的。咱们是城里的知识分子,总会回到城里去的。”
叶欣认真看了两眼她。
女知青里面,叶欣自己长得瘦小,江静雨秀美,刘红霞壮实,王小薇高挑,郑文文长相个子都中等,但是给人一种精明又飒爽的感觉,像叶欣那个年代的都市白领、高薪精英。
叶欣当然不会一辈子在乡下种地。
这段时间她已经切身体会到乡下农活的繁重和生活条件的艰苦,房屋墙壁掉灰,一抹一手黄泥,做饭烟熏火燎,洗澡只能在房间里擦洗,出门一脚泥巴,有时候她都难受得想哭。
很难熬,不适应,她比谁都想回到方便干净的城里。
但时代的洪流不是个人力量可以抵抗的。
政策如此,她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适应,忍着难受一脚踩在泥泞里,种地,吃饭,让自己活下去。
她从后世而来,知道政策,这往后几年的回城机会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她也不准备去竞争那些稀少的工农兵大学生或者工厂招工的名额。真正的希望是在七七年恢复高考之后,她要在那个时候考上大学,顺成章地离开。
如今才七零年,乡下的艰苦生活起码还有七八年。
急是急不来的,只能耐心等待。
等待的同时,好好养活自己,再努力挣点钱,积蓄力量,到时候才能以最好的面貌、最快的速度离开。
现在,她不好说什么,只能笑笑:“那就等政策下来再说吧。”
郑文文皱着眉头:“你到底怎么打算的?要是还想回城,最好不要嫁人。嫁了人就不好走了,要是有了孩子更糟,到时候不光伤害沈卓和孩子,你回到城里也不好找了。”
叶欣脸色古怪起来,“你想得也太远了,我跟沈卓只是有婚约罢了,都还没成年,离结婚生子早着呢。”
郑文文道:“话是这么说,可过两年你们就成年了,难道还不结婚?我看你还是早点跟他解除婚约,搬回知青宿舍。别耽误人家,也爱惜自己。”
顿了下,又叹气道:“我知道有些知青吃不了苦,屈服于乡下的困难,早早结婚以求轻松一点,但是毁的是自己的将来。”
叶欣也忍不住叹气。
可我就是不想搬回宿舍啊……
乡下生活已经很艰苦了,要是连个自己的房间都没有,emo的时候还有人盯着,她一定会崩溃的!
她苦笑道:“我就是你说的那种‘吃不了苦,屈服于乡下困难’的知青,你别劝我了,我不会搬回去的。至于我和沈卓,我们有自己的相处方式,不会伤害到谁,也不会毁了谁的将来。”
郑文文眉头紧皱地看着她,不知道她究竟是怎么想的。
叶欣又对她笑了笑,“我知道你是一片好意,才会跟我说这些,其他人肯定已经懒得劝我了。谢谢你。”
郑文文说:“你真变了挺多,以前可不会这么礼貌。”
叶欣又无奈地笑笑,转身和沈卓走了。
刘红霞立刻好奇地问:“你跟她说什么了?”
郑文文道:“还能说什么,不就是劝她不要糊涂。”
刘红霞撇撇嘴,“能劝好才有鬼了,她那个性子。”
郑文文若有所思,“是没劝好。不过她好像挺清醒的,根本不需要我劝。”
刘红霞不以为然,“她清醒?明明是个糊涂鬼,将来有她后悔的!”
沈卓也有点好奇叶欣刚才和其他知青说了什么,这一路都不说话了,平时她挺多话的。他回头看了看,她只是低着头默默走路。
但他不是好打听的人,也不是多话的人,当然没问。

两人一路沉默地爬上坡,回到院子。
叶欣喘了口气,用手背擦擦汗,这才说了句:“还是咱们这儿凉快些,下面好热!”
这是当然的,他们相当于是住在山坡上,一路有林木遮挡,院子里还有山风吹过,自然凉快得多。
沈卓见她恢复了活力,就看了看她手上的葱蒜问:“现在种?”
叶欣点点头,“先种下吧,不然要干了。”
沈卓便从柴堆旁拿了锄头、铲子往屋后走。
几天前叶欣忙里抽空在屋后播了一些菜种,就是怕外面种得太迟,跟不上空间里的进度。但现在看看发芽发得零零星星的,她就知道还是赶不上的。这里的地太贫瘠,根本种不好。
不过……种不好也要种!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这片菜园怎么也要种起来!
不仅要种,还要拓宽面积,好好规划。
叶欣看了眼屋后的面积,包括在种的一小片,以及一大片荒废长草的地,指挥沈卓在最靠近山的边角先翻耕一小片地,用于栽种葱蒜。
沈卓有点疑惑:“为什么要种那么远?”
叶欣说:“不远。从里面到外面这一片——都要种上的,买了这么多种子不能放着啊。你翻完了那块就继续翻其他的,趁今天闲着,能种多少种多少。”
沈卓看了看她比划出来的面积,愣了好一会,“会不会太大了?”
叶欣正色道:“一点都不大!你刚才看到吴婶子家的菜地了,还有其他家的,各种菜长得青葱水嫩,再看看咱们这,白瞎了那么大的地,菜都吃不上!你听我的,多种点,到时候吃不完就晒菜干,拿到市集上卖!”
她说其他的还好,说到可以卖钱,沈卓就没有异议了。
实在是人穷志短。
现在她掌握着“财政大权”,就听她的吧!
虽然他觉得,这里的地再怎么翻耕,也难以跟吴婶子她们的比……
荒地草长,还有许多枯树枝,他先用铲子清少些,再翻土。
叶欣见他听话,满意点头。等角落那块翻好,她抓紧把蒜苗和葱苗种下,一样种了一行。
在她种的时候,沈卓沉默地继续往旁边翻土。
叶欣起身拍了拍手,说:“你先翻着,我去打点水来浇。”
沈卓本想说他去打水,但是看看还有那么多地要翻土,只能嗯了一声。
叶欣回到前屋,趁没人直接进空间拎了桶水出来。
她已经读到对空间泉眼的介绍了,这就是个灵泉啊,可以催发万物,尤其是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有奇效。
屋后土壤贫瘠?没关系,她这就改造!
叶欣提了水浇葱苗蒜苗,以及那些刚发芽的小菜芽儿。浇完了一桶又回去提一桶,把之前沈卓种的那些长势不好的菜也浇了一遍。
然后她拿了铲子清杂草和树枝,让沈卓好耕。清完了就堆到边上晾晒,这些杂草晒干之后会是很好的引火材料。
接着她又回到已经翻好的土里播种,趁沈卓忙着翻土没空回前屋,一趟趟把空间灵泉拎出来。
忙到中午回去吃饭,下午又接着忙。
虽然有山上部分树荫遮挡,但两人也热得汗流浃背,不比上工轻松。或者说比上工还累,毕竟自己的地,种出来都是自己的,更舍得下下力气。
叶欣又拎了一桶水出来,见沈卓闷着头干活,衣服都汗湿了,于是过去递上一瓢水:“喝点水吧。”
沈卓接过去,仰头就灌。家里工具少,水桶水瓢就是平常放井边打水的,也不脏,平时他也是这么喝的。
但是喝下之后,他发现今天的水特别甘凉,让他精神一振,那种热到口焦舌燥的难受似乎一下子消除了。
他有些讶异地问:“这是井里打上来的?”
叶欣面不改色,“对啊。可能是今天打水打多了,底下的水特别凉快,我刚才也喝了,特别解渴。”
沈卓觉得这个解释也合。他家靠山,说不定水打多了,山泉水渗下来了。
两人努力了大半天,直到天黑,竟然把屋后的地都种完了。
当然功劳大部分是沈卓的,因为一直是他在翻地,这可是非常费力气的,尤其是久未翻耕的土地已经板结,还长满了草根。不过叶欣拎水也不轻松就是。
总之小菜园开辟完了,人也快累趴了。
吃晚饭的时候,沈卓的手都在隐隐发抖,叶欣看得有点愧疚,不禁道:“都是我太赶了,留点明天种也行的。”
沈卓摇摇头,换了只手拿筷子,“早点种完也好。”
“嗯,早播种早收获!”叶欣非常感激他,给这个大功臣夹了一个油汪汪、香酥金黄的煎鸡蛋,以示奖励,“快吃个煎蛋补补!”
诱人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沈卓已经没办法拒绝了,都吃了好多天了。他问了句:“鸡蛋是不是快吃完了?”
叶欣幸福地吃着自己那个煎鸡蛋,说:“还有两个,明天吃。不过油已经没了,只能水煮了。过几天我们再去镇上买吧?”
沈卓沉默了下,觉得这天天鸡蛋是不是太奢侈了一点,这年头谁家敢这么吃。
不过想想她说的“补身体——长力气——多干活——多赚钱”的论,又觉得似乎是该吃好点。
但是下次绝不能光让她出钱了。
他说:“到时候我把药材卖了。”
叶欣点头:“好啊。但是才这么一点,会不会太少了?要不这两天咱们再上山多采点,也能多卖点钱。”
沈卓觉得可以,之前就进山采过一次,晒干没多少,确实卖不到多少钱。最近地里的活大多干完了,剩下的施肥、除草、修水渠又用不了多少人,可以只上半天工。于是道:“那我们上午上工,下午采药。”
叶欣立刻赞成:“好啊!正好早上雾气太大,不好进山,下午去好一点,上工采药两不误!至于瓦片,我们可以晚上去领,后天再盖也行。”
沈卓听着她欢快的声音,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叶欣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来,“咱们是不是要砍一些树枝做篱笆,把菜地围起来?还有一些瓜豆要搭架的,要多准备点竿子。”
沈卓点点头:“明天顺便砍。”
敲定了明天计划,两人各自洗漱回房休息了。
叶欣例行进空间。
今天也累得够呛,晚上不想继续种地了,还是看书吧。
连蒙带猜地,叶欣终于在今晚看完了手上这本书,也终于明白这个空间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这是上古修仙人士留下的一个“小世界”,万物可以在这里繁衍生息。由于灵气浓郁,在这里种植的作物会比外面的生长更快、更茁壮,或者更丰产、质量更高,并且会沾染上淡淡的灵气,吃了对身体好。
这个小世界是修士用来种植药材的,尤其是种植一些天材地宝,以辅助修炼。
当然也可以种植一般的水稻、水果、蔬菜等,采收得到灵米、灵果等,杂质较少,是修仙人士辟谷之余想要满足口腹之欲的首选。
外面的那口清泉,是开辟小世界的修士搬进来的一条小灵矿所化,以维持空间灵气的。如果给作物浇上灵泉,那么生长速度会更快,蕴含的灵气也更多。
而泉眼旁边的大树,也不是普通的树,是修士从外界挪进来的一种天材地宝,叫碧云树,结出的果子叫碧云果,有非常好的固本培元作用,也就是强身健体,甚至延长寿命,而且是温和无副作用的。只不过三年才有一个开花结果的循环,比较慢。此外碧云树的花、叶、果、种皆可入药炼丹。
空间的上任主人是位炼药师,至于为什么外面土地全部空置,仓库也空荡荡的,是因为正好采收并转移了药材,一粒种子也没留下。
也不能说什么也没留下,灵泉和碧云树就是留下的好东西了。
这样的灵气空间,即便是在上古修仙界也是很珍稀的,曾经历过一番血雨腥风的争夺,不知道为什么会落到叶欣的年代,害她骑车摔倒,然后磕伤融合,最后随着她来了这个年代,成为她的金手指。
叶欣看完书,走出屋子,仰头看着门前这棵风姿秀丽的碧云树。
碧树繁枝,绿盖如云,名字取得真贴切,也很好听。
不过现在树上只有叶子,还没开花,果子更是要等好久了,她只能望树兴叹。
第二天,叶欣和沈卓按计划上午上工,修之前垮塌了的一段路,还算轻松。一边听着乡亲们聊天,一边就把活干了。
中午瓦片就回来了,比大家预料得快。
队长李建邦也是知道大家等着瓦片用,天气又热想早去早回,于是早上天没亮就带着一队壮劳力就出发了,走了两个小时到达黄家村,还没到八点。利索地买了统计出来的瓦片,又急着往回赶。不过回来的时候比较费劲,走了三个多小时,赶在十二点之前回来的。
上午的活干完,大家一窝蜂就往李建邦家跑,领瓦片。
叶欣和沈卓也跟着去。他们是交了钱的,很快就领到了。是最普通的黑色C形瓦,摸着一股粗糙的沙砾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乡下人家盖房子用的瓦片。
三十块瓦也不重,两人一人抱一摞就走了。
出来看见吴丽丽跟黄月梅一起纳鞋底,叶欣还笑着跟她们打招呼。
其实李建邦管李兴国叫叔,吴丽丽管黄月梅叫婶,两人差了个辈分的,不过叶欣搞不懂,通通叫婶子。
两人看着他们走过,小声讨论起来。
吴丽丽笑道:“这小两口现在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去哪儿都一起。”
黄月梅也笑:“挺好,说明沈老爹给沈卓订的媳妇没错。”
吴丽丽听了这个,不禁说起了昨天的事情,“黄婶子你不知道,昨天叶知青问我要蒜苗种,我才知道他们家竟然连棵蒜都没有,之前父子俩都不知道种菜吃,你说像样吗?现在有叶知青了,才知道种菜,所以家里没个女人真不行。”
黄月梅有些惊讶,“是吗,看来她是真改了性子,不仅知道在队里勤快上工,家里也操持起来了。”
吴丽丽笑道:“我看啊,人家是真改过来了,咱们不必揪着人家的错处说了。”
黄月梅嗔道:“哟,我是那揪着人错处不放的?上月里叶知青中暑晕倒那回,我还抱着两孩子爬上坡去说她呢,让她要走要留好好想清楚,别耽误沈卓。她当时好声好气地听了,第二天就跟着沈卓上工,一天比一天勤快。上回我赶集,看到他俩亲亲热热一起去一起回,就知道她想清楚了,不闹了,要跟沈卓好好过日子。”
吴丽丽忙夸道:“看来是婶子的功劳!一定是您把她说通了,要不怎么突然就变得和和气气了呢!”
黄月梅又谦虚起来,“我可不敢居功,还是她自己想明白。”
想想又叹了口气,“说起来,叶知青年纪这么小,还没长定性,爹妈又不在身边,来了我们这穷乡僻壤的,一时不适应胡闹些,也正常。你说这上山下乡的,要是那些二十来岁的还好些,才十六岁就下乡,实在太小了些……”
说到这个,吴丽丽也不禁跟着叹气,“可不是嘛。上面的政策怎么样不好说,她爹妈怎么舍得的?好歹也留几年嘛。”
黄月梅哼了一声道:“我看啊,就是她爹妈没良心,不然怎么养得她这么瘦小。我们乡下虽穷,哪个十六岁的姑娘瘦成这样?说不定是那些只要儿子不要女儿的,才这么小就赶出来,也不管这孩子能不能在乡下养活自己。”
吴丽丽听得都要心疼了:“唉,婶子这么一说,还真有道。那叶知青到我们这也好,穷是穷了些,可乡里乡亲都是好的,未必不比她在家好……”
要是叶欣听到了,肯定会感叹一句不愧是村情六处,谈笑间好多事情都真相了。
回到院子,匆匆吃了午饭,他们连休息都不顾,顶着白花花的太阳就开始给屋顶换瓦。
主力还是沈卓,叶欣只能打打下手,比如扶梯子,以及用吊篮传送新瓦和破瓦。
不到一个小时就换完了,等沈卓下来,叶欣笑容灿烂地夸夸:“好厉害啊沈卓!我刚才听有些人还要请人检修更换呢,你自己就能上屋换,又快又省钱!”
沈卓脸颊微微涨红,也不知道是被她夸的,还是屋顶晒的,说道:“小时候看我爹换,看多了就会了,不难。”说着把梯子搬好。
叶欣也把碎瓦片提到屋后菜地的边缘倒了,那正好是一个长满杂草灌木的斜坡,天然的垃圾场。
休息半小时后,他们再次带着背篓、柴刀、锄头等工具上山了。
这次除了挖草药,还顺便砍一些树枝做篱笆和瓜苗的搭架。
也不用特意寻找,路上看见长度大小适中的顺手砍了就行,削干净树叶先扔在一边晾晒减少水分,等采药回来再拾捡捆绑起来,扛回去。
觉得砍了不少了,就停下来,专心找起药草来。
叶欣亦步亦趋跟着沈卓,继续学习辨认药草。上次学的她还记得大部分,有些忘记了,现在正好也可以复习。

两人放下背篓, 坐在一块石头上歇脚。
叶欣擦了擦汗, 已经有点口渴,说道:“下次要买个瓶子才方便。”
山路崎岖, 没有密封瓶子的情况下不好带水, 只能渴着。瓶子早买早方便, 上工进山都能用到,她决定下次去镇上好好找找有没有保温瓶。
这次他们走了一个跟上次不同的方向,期待能发现和采收更多草药, 然而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沈卓的背篓中才装了一半,叶欣的背篓则空空如也。
虽然他们都很想多采一点, 但药材不是那么好找的。找到之后要仔细辨认, 有些植株相似却并非药材;确认药草之后还要确定入药部分, 才好针对性采收;有些可能还不到采收的时节,有些太小了或者太少了也得留着让它们再长长,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 这是个细致的活,快不了。
沈卓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找药、采药、背药的工作, 叶欣根本帮不上忙,感觉自己就个气氛组。或者气氛组都不如,因为沈卓有时候还要停下来给她讲解草药知识, 耽误进度。
她觉得自己得干点什么才行, 不然好像白来了。
仰头左右看了看高大茂盛的树木,她不甘心地问:“山里真的没有野果吗?”
沈卓正翻看着背篓中的草药, 闻言说道:“你可以找找看。”
叶欣精神一振,转头看向他:“也就是说有咯?”
沈卓见她双眼亮晶晶的充满期待,不好把话说满,“比较难找。”
叶欣明白了,但还是干劲十足:“我会努力找的!”
靠山吃山,她就说山上怎么可能没有野果嘛,原来是她没还没有找到。等会儿要睁大眼睛找找才行。
除了想摘野果解渴,也是想有点收获,不然每次背着个空背篓来,又背着个空背篓回去,太搞笑了。
歇完脚,两人继续在山中行进。
不过野果真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山中茫茫一片绿,就是没看到什么果子。叶欣索性把柴刀拿在手里,顺手砍点树枝,沈卓采药用锄头和镰刀就足够了。
沈卓回头看一眼,“砍这么多树枝干什么?这里带回去远。”
叶欣说:“不一定带回去,顺手砍一砍,下次也知道这里是走过的,免得走重复了。”
沈卓就说:“那你小心点,别伤了手。”
叶欣说:“知道了。你采药吧,不用我。”
倒不是她不愿意继续学习药草知识了,而是她要干点活。空间里的菜地也需要搭架呢,趁着上山赶紧砍一些,不然怕来不及,里面的菜长得可快了。
她有意地落在后面,砍了一堆笼在一起,趁沈卓没留神,就往茂密的灌木后面挡一下,迅速进空间。
也不敢多留,把树枝往地上一扔就闪现出来。
这样很快就可以凑齐啦!
沈卓发现她没跟上来,又退回来一点,看见她才松了口气,严肃道:“你别走太远,山里蛇虫多,危险的。”
叶欣立刻拿着柴刀乖乖跟上,“来了来了,我就是看那边好像有果子,过去看了看。”
沈卓这才继续往前。
跟了一会儿,叶欣又故技重施,砍了一批树枝扔进去。
不过这次悲催了,刚闪现出来就对上了一条蛇,那蛇通体碧绿,头呈三角形,眼睛红色,缠绕在旁边的树枝上,“嘶嘶”地朝她吐着蛇信子。
叶欣瞬间头皮发麻,大喊一声:“有蛇啊!!”一边喊一边跑。
沈卓的身影很快出现,把她拉到身后,然后往前看了看,皱眉道:“是竹叶青。”
竹叶青朝他吐了吐蛇信子,却很快转头沿着树枝爬走了。
叶欣抓着沈卓的背篓在他身后探头,声音发抖地问:“它为什么一看见你走了?”
沈卓说:“我身上有雄黄粉包。”
叶欣恍然,又问:“就这么让它走了?”
“不然呢?”沈卓有些无语,“你别招惹它,它也不会咬你。”
“它没毒吗?”叶欣见他这么淡定,也慢慢冷静下来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