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王翦年龄还小,所以王翦未来那位君王,一定不是年迈的嬴稷。
【王翦,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路上的功臣。
他们身份和嬴稷、白起相当,却是不同结果,问题根源在于秦昭襄王嬴稷不会做人。】
“噗,朕怎么不会做人了!”嬴稷不服气。
他觉得白起之死,不是他的错。
倒是白起听到这话,心里狠狠点头。
嬴稷可不是不会做人吗。
【大家请看,这是嬴稷、白起,和嬴政、王翦彼此遇上矛盾时的处理方式。
由于白起和王翦处于地位下风,这时候上位者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就变得重要起来。】
姜叶身后来了一个对比视频。
最先出场的是嬴稷和白起,面对白起称病拒绝前往战场,嬴稷说的话是:“如君不行,寡人恨君。”
轮到嬴政和王翦了,嬴政因为没有选择王翦,致使秦国战场失利,嬴政去找王翦,王翦同样称病,而嬴政的话却是:“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②
诸朝人看到这对比,惊呆了,“后面真是嬴政说的话吗?”
“嬴政居然会说软话?他不是应该像嬴稷一样,强行命令王翦吗?!”
嬴稷对白起的话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可是嬴政的话,却出乎了人们意料。
因为在人们固有印象里,秦始皇嬴政一直是个强。硬形象。
白起看一眼,再看一眼,越对比嬴政对王翦的软话,就让他对赐死自己的嬴稷越嫌弃。
而嬴稷看到嬴政态度,也很是恍惚,“朕还以为自己一统天下的后代,是刚强霸道之辈,不错,可柔可刚,才是君王为君之道。”
“所以朕要不要去给武安君服个软?”嬴稷思虑。
仔细想想,他跟白起之间,并没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是他最猜忌的忠心,在知道白起没有反抗的被赐死之后,也得到释怀。
“战国四大名将就我一个人善终,廉颇和李牧先不说,武安君要是还在世,以陛下性子,武安君绝不会落得赐死下场。”
王翦叹气,深深为白起感到可惜。
无独有偶,白起也对王翦那位君王感起兴趣,尤其是他得知他跟那位君王距离十分近时。
“我寿命尽头是因为被赐死,要是不被赐死,我还能继续活下去,这样我就能等到王翦那位君王。”白起琢磨。
他没有反秦的心,哪怕知道自己未来会死于嬴稷之手。
不过不反秦,不代表他不会换个秦王效忠。
幸亏嬴稷不知道白起想法,要不然绝对有苦说不出。
毕竟白起选择别人,都会是背叛,可秦王却不同,尤其还是他那个一统天下的秦王后代,他非但不能表示反对,反而还得兴高采烈的把白起给对方送过去。
【然后是汉朝,韩信、卫青、霍去病。
韩信效命于汉高祖刘邦,卫青和霍去病效命于汉武帝刘彻。】
“那个汉高祖,距离我们秦朝应该很近。”嬴政若有所思。
毕竟秦二世亡国速度太快,以至于嬴政这个秦国帝王,和汉朝开国帝王,距离也很近。
不过嬴政并不知道自己和汉朝开国帝王刘邦的年龄差距,要不然绝对会沉默。
因为刘邦年龄就比他小三岁,同样年龄,他已经驾崩,刘邦才开始大展身手。
“阿嚏!”听天幕提起韩信,汉初,刘邦忍不住打喷嚏。
“韩信未来情况只怕不好。”刘邦呢喃道,因为他了解自己。
吕后执政时期,听到韩信,也微微恍惚,“真是好久没听过那个名字了,也不知道另一个时空,韩信知道死于我手,会是什么反应。”
“而刘邦那个时空,韩信是会死,还是活?”
她所在时空,韩信已经彻底身死。
不过吕雉对刘邦时空,韩信最终结局却无法肯定。
同时汉初,韩信也疑惑,“未来,我会是什么下场?”
“还有刘邦,会怎么对我……”韩信情绪复杂。
【韩信,和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为刘邦开创汉朝,立下巨大功劳。
汉朝建立后,韩信从王降为淮阴侯,淮阴侯也是我们所熟知的韩信身份。
韩信有“兵仙”之称,且跟其他将领作战不同,韩信许多作战方式,都变成成语或者歇后语,如: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③
随着和韩信相关的成语意思展现,人们对韩信了解加深。
“韩信打仗是厉害,但是玩转不了朝堂。”
人们越了解韩信的军事天赋,就越为他的政。治天赋叹息。
“兵仙,我秦朝是否能争取过来?”嬴政想道,他很喜欢人才,尤其是自己触。手可得的人才,更是不想放过。
“除了韩信,萧何、张良、刘邦等人,也去查探。”嬴政想看看,那些人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所以韩信未来是怎么死的?”
刘邦早就知道韩信本事,比起这些,他更关心韩信未来死因。
【韩信死于吕后和萧何合谋杀害,死时正值壮年,韩信和吕后之间就不说了,他和萧何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还有就是刘邦得知韩信死后反应也很有意思,史记描述:“且喜且怜之”。】④
“我未来居然死于吕雉和……萧何之手!”不敢置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吗。”情绪复杂。
“还有刘邦,听说我死了,居然一边高兴一边难过。”韩信咬牙切齿。
短短几息,韩信情绪变幻,不过不管怎么变,情绪都不好就是。
“咦,没想到是皇后未来杀了韩信。”刘邦知道韩信死因,故作惊讶道。
“这不正是陛下想看到的吗,毕竟陛下已经年迈,而韩信还正值壮年。”吕雉道。
“是啊,韩信死因之一,就是年龄。”
“朕在生前看到他死,心里会很难受,但朕生前要是没有看到他死,会死不瞑目。”
这样他会一直惦记着,生怕韩信可能颠覆他的江山。
“可是按照未来情况,把韩信留下来更有利,毕竟匈奴对大汉虎视眈眈,汉朝要等汉武帝,还有一段时间。”刘邦冷静分析道。
“所以陛下如何确保自己驾崩后,韩信不脱离汉朝掌控?”吕雉问刘邦。
“这就是问题所在,去叫萧何、张良,咱们一块商议下。”
刘邦想不出办法,找更多人一块商量。
汉初,韩信命运未定。
姜叶和江雪已经往后讲。
【卫青和霍去病两人是舅甥,一家人,除此之外,卫青和汉武帝刘彻还互为姐。夫,是姻亲。
军事风格上,卫青比霍去病年长,更为稳重,战绩七战七捷,最终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号长平候。
霍去病擅长长途奔袭、闪电战、歼灭战等,封号冠军候,年龄大家都知道和遗憾,那就是英年早逝。】⑤
“卫青和霍去病居然是一家人,还是外戚。”
汉武帝之前的古人知道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武帝刘彻的左膀右臂,可更详细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现在,卫青和霍去病之间关系明了,他们是将军,是外戚,同时也是皇后和太。子阵营。
“有卫青和霍去病在,汉武帝刘彻继承人问题,应该没有疑虑了。”不知情的人们道。
这句话上了天幕,被汉宣帝刘询看到,不禁嘲讽一笑。
“是啊,大司马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还活着的时候,武帝继承人的位置从没有动摇过,不过,也就仅限于他们生前了,他们死后,各路宵小都跳出来。”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去病的寿命。”刘彻不知道未来,现在最关心霍去病的寿命。
毕竟霍去病的寿命不是外力,而是自身原因。
“陛下,臣感觉好多了,毕竟调理了那么久。”霍去病道。
自从天幕说过他英年早逝,加上【医学篇】的知识,他的身体得到最好照料。
起码霍去病肯定,他绝不会再英年早逝。
虽然霍去病对于死亡并没有很大恐惧,可是相比死去,他更想活着驰骋战场,和陪伴在亲人们的身边,他不想亲人们悲痛。
所以身体治疗方面,霍去病一直都积极配合。
【关于卫青和霍去病对于汉武帝刘彻的意义,有。种说法可以概括一下:汉武帝在有卫青和霍去病的情况下,对匈奴没输过,之后汉武帝失去霍去病和卫青,对匈奴没赢过。
当然,这话说的很绝对,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但也能从这句话看出卫青和霍去病的重要性。】
“失去仲卿和去病后,朕没再赢过,不,朕绝不允许!”刘彻震惊。
“仲卿、去病,你们看到没有,你们对汉朝,对朕有多重要,所以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
刘彻想到自己的长寿,又想到卫青和霍去病的短寿,心里别提多提多焦急。
“是,陛下,我等一定保重自身。”卫青领命道。
他们要好好活着,才能为陛下更好效命。
【更何况卫青和霍去病的意义不止于此,在汉武帝刘彻积蓄力量前,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原对上匈奴,都是输多赢少,卫青和霍去病的存在,扭转了这种不利局势。
然后就是汉武帝刘彻、卫青、霍去病三个,说是汉朝乃至华夏的重要转折点也不为过,后世之所以称汉族,就是他们打出的民族自信。】
“如果没有汉武帝和卫青、霍去病,那么汉朝将会一直生存在匈奴阴影中。”
“最可怕的是,汉武帝时期,朝堂已经有臣子骨头变软,像宋朝那群臣子一样以求和为主,可想如果汉武帝没有坚定打匈奴,汉朝情况一定会越来越糟。”
“而没有汉武帝的汉朝,汉朝绝不会像现在一样被人津津乐道。”
“难怪说汉武帝时期,是汉朝和华夏的重要转折点,不过那也要他们争气,他们成功了,才会成为后世的骄傲。”
【汉武帝刘彻时期,不是汉朝国力最强的,却是最重要的时期。
这也是我们现在把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嬴政并称为“秦皇汉武”的原因,秦始皇嬴政为华夏确定大一统基础,汉武帝刘彻让大一统理论彻底深入人心,这两个但凡错失一个,华夏都不会变成现在这样。】⑥
“确实,没有汉武帝,就没有汉朝后面的强盛。”汉宣帝刘询叹息。
就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对汉武帝这位先祖情绪复杂。
“秦皇汉武,后世子孙比老祖宗有出息啊。”
刘邦听到自己子孙能和秦始皇嬴政并列,别提多高兴。
【关于秦皇汉武,两人在历史上名声一直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对华夏的功绩是真的,其政策对百姓们造成的苦难也是实打实的,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要客观公正的看待他们。
所以我们推崇秦皇汉武的功绩,但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我们也会为其鼓掌喝彩。】⑦
“懂了,一句话,该夸夸,该骂骂。”刘邦听完总结道。
嬴政、刘彻:“……”
【秦始皇和汉武帝不愧有许多共通之处,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因为自身原因逝去,不是汉武帝动的手。
不考虑后续情况,霍去病和卫青都算善终。】
“什么叫不考虑后续情况?”刘彻莫名在意。
“未来发生了什么变故?秦朝是因为秦二世胡亥乱来,朕的太。子和霍去病、卫青可是亲人,应该不至于血脉相残吧……”刘彻不确定道。
他不知道的是,血脉相残的并不是他和卫青、霍去病的血脉,而是他和自己血脉,卫太。子刘据自相残杀。
不过刘彻现在不知道,等直播完有更多资。料,就会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新预收:《帝王掌中娇》
文案:↓↓↓【阴鸷酷烈少女心的少年帝王??元气软萌小吃货的小皇后】
天下谁人不知当今陛下幼年登基至今,性格阴鸷,手段铁血酷烈,直让文武百官每天兢兢战战,大气都不敢喘。
直到帝王适龄,后宫开始进人,各家避恐不及,严宝儿因为一顿饭作为世家贵女的替身入宫。
入宫当日,京城很多人都在赌严宝儿能在君侧活几天。
严宝儿也认为自己命不久矣,正准备当个饱死鬼之际,不料被帝王揭开盖头后,身体突然变成巴掌大小,登时少年帝王阴鸷的神色变了。
就在严宝儿以为自己将要被少年帝王一指头碾死之际,却被少年帝王一手捧在掌心,然后用手指小心翼翼的戳了戳了脸。
从此,食物不是帝王夹的严宝儿不吃,衣服不漂亮的不穿,不是温泉浴不洗,不是奢侈的玉屋不住,不是少年帝王严宝儿不睡……被娇养至此的严宝儿对少年帝王大大改观:陛下是大好人!
依旧寒风凛冽的满朝文武:呵呵。
阅读指南:
1:1V1,双C,小甜饼。
“陛下, 臣愧不敢当。”李靖谦虚。
“好啊,真不愧是你, 药师!”对于李靖实力, 名将云集的唐初众人是很服气的。
毕竟李靖的功绩,是实打实的。
【不过跟其他人比, 后世对李靖却没想象中的熟悉, 因为他本人的风采被盖过。
一个是他的君主, 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也是武将出身,伟人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军事实力辉煌,以至于衬得臣子们风采难免黯淡。】①
“陛下实力,臣等心服口服。”李靖等人忍不住笑道。
他们唐初很多名将都是降将, 为什么会臣服李世民,当然是靠李世民的实力。
“军事实力能比肩历史名将的帝王吗。”
嬴政、刘彻挑眉。
【另一个就是李靖被后世加工过的神话形象——托塔天王李靖。
神话故事里, 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 就是唐初的李靖,他和哪吒父子俩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这样一来,一说到李靖, 人们第。一印象会想起托塔天王李靖,而不是唐初的李靖。】②
“后世居然有李靖为原型的神话形象, 真好奇是什么样子。”
“李靖和哪吒父子俩的故事是怎样的?”唐初众人很好奇。
但是等知道以后, 他们皱眉, 轻嘶,“李靖,你这托塔天王的形象,好像不太行啊,迂腐、冷血,既对儿子哪吒下手狠,又害怕儿子哪吒报复,塔不离身的原因是:胆小。”
李靖:“……我又不是托塔天王李靖本人。”
“可托塔天王李靖的历史原型是你。”
“你们看看,我和托塔天王李靖除了名字一样,还有其他像的地方吗?”李靖扶额,有些头疼。
“除了名字,还有性别,对了,你们都还有儿子。”
李靖眉眼抽搐,“……你们不是男的?没有儿子?去除这些,还有吗?”
“好了好了,你们别逗药师了,不过确实,有同名名气更大的存在,的确不容易想到药师。”李世民打圆场,若有所思道。
“臣对这个并不是很看重。”李靖轻声道。
【唐朝之后是宋朝,宋朝的岳飞,大家都知道经过和结果。
其实除了岳飞外,宋朝还有许多名将,可是他们基本都没受到重用。】
“宋朝配不上岳飞,也配不上其他名将!”
“可怜那些身处宋朝的。名将们,他们实力再强,也很难有出头之日。”
“就算真出头了,他们也会步岳飞后尘,唉。”诸朝人心里难受,对宋朝口诛笔伐泄愤。
看到天幕评论区,满口都是“宋朝帝王软骨头”的言论,大部分宋朝帝王脸色煞白。
当然,骨头是不可能硬起来的,他们的先祖和血脉,已经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他们宋朝帝王的骨头有多软。
只有少数如赵匡胤等宋朝帝王,会知耻而后勇。
他们心里悲愤,但更悲愤的是无法反驳,因为其他人说的都是事实。
【明朝名将,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和其子明成祖朱棣的军事实力也很强。
比如朱元璋,打天下时,是从南打。到北,历史上少有的统一方式,为什么少有,因为难度大。
还有朱棣,历朝历代,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实力也不用说。
不过因为他们当了皇帝,不算名将赛道。】③
“后世知道我明朝创立不易就行,还有朱棣这小子……”说起儿子朱棣,朱元璋心里复杂。
朱棣越厉害,他就越难受,因为他选择的江山继承人,不是他。
“倒也不用专门提我藩王的身份,朕已经是皇帝了。”朱棣道。
“不过既然说是唯一,要不要对其他藩王动动刀子?”
朱棣自己是藩王上位,自然忌惮其他藩王也造反并成功。
所以他上位之后,对藩王多有善待纵容,明朝养猪,就是从他开始的。
可是既然天幕都说只有他一个成功,这让其他藩王危险性一下降低。
要是有可能,朱棣身为帝王,肯定是要集权的。
“所以我们是坚持,还是放弃?”
“坚持吧,历史盖棺定论,只成功了朱棣一个藩王,可是放弃吧,我们都准备那么长时间了,怎么可能甘心!”
其他朝代暗戳戳准备造反的藩王泪目不已。
【明朝还有戚继光,戚继光是有名的抗倭英雄。
但和军事能力相反,是戚继光的政。治生涯。】
“我的政。治生涯会怎么样?”明朝,戚继光关心自己未来道。
同时,戚继光的靠山张居正眸光微动。
【戚继光前期的政。治生涯可谓很好,因为他得到明朝首辅张居正的支持。
但同时,也因为和张居正走的近,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政。治生涯变得黯淡。】
“居然是因为张居正。”戚继光脸色变幻。
思虑过后,他深叹,“不行,其他人都知道我和张居正的关系,再想改换门道,已经晚了。”
“张首辅,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能在你死后清算我等的,那能是一般人吗。”
想到什么,戚继光眸光晦涩。
【明朝张居正被称为“救世宰相”,通过改革等措施,为即将走到末路的明朝续命几十年。
然而,张居正死后差点被万历皇帝开棺戮尸,其家人被抄家流放,其为明朝定下的利国政策也全被废除。】④
“这前后反差也太大了吧,前脚还是救世宰相,后脚差点开棺戮尸,对方做了什么?能让帝王气成这样?”诸朝人们震惊。
等深入了解后,他们知道张居正和万历皇帝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教育,万历皇帝居然是张居正教育长大,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
教育过程严厉,以至万历皇帝心生不满。
然后是权力,张居正权势过大,压制皇权,让万历皇帝对其更不满。
所以等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别提多高兴。
“为明朝续命几十年……”明朝帝王们纠结。
他们身为帝王,自然不喜欢权力过大,和不清廉的臣子,可是,他能为明朝续命几十年,这让他们怎么抗拒的了。
“这个张居正也是,就不能像于谦那样清清白白,让人打从心里喜欢吗!”朱元璋对张居正有些不满。
于谦是朱元璋最喜欢的那类臣子,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本以为张居正会和于谦一样,都以大明利益为己任,结果呢,张居正并不像于谦那样清廉。⑤
“开棺戮尸太过了,真要成功,只怕明朝亡的更快。”
“毕竟张居正小节有失,大节不亏,张居正虽然集权,却没谋朝篡位,而是为了明朝好,从这点说,他就是忠臣,最不该的就是由帝王动手,因为帝王是最后得到好处的人。”
“连张居正这种忠臣都落得这样下场,其他不如张居正的臣子岂不是更胆寒。”
“更别说万历皇帝出完气,还把张居正的政策全都废了,脑子呢?”诸朝帝王们忍不住道。
他们觉得张居正死了,对朝廷有利的政策却没必要改,万历皇帝的选择却是,要恨张居正,就恨他的所有。
“难怪亡国呢,真是想救你都救不了。”
“张首辅……”明朝万历皇帝时期,文武百官看着沉默不语的张居正,忍不住头皮发麻道。
他们没有想到,陛下未来会对张居正那么狠,哪怕他们是政敌,都难免兔死狐悲。
张居正本人心里的滋味,就更不用说了。
突然,张居正叹气,道:“我要见陛下。”
宫人们闻言头皮发麻,生怕张居正冲动之下,对帝王做些什么。
他们没觉得张居正面上平静,心里也平静,毕竟张居正和其家人的下场,都很惨。
张居正心里怨恨才正常。
万历皇帝也是这么想的,刚开始不愿意见张居正。
直到张居正向万历皇帝请辞,说要退出官场,万历皇帝蓦然慌了,他匆匆去见张居正,“老师,你不能走!”
万历皇帝恨既讨厌张居正,又离不开张居正的自己。
“陛下,臣再留在朝堂,对陛下威严不利,且臣想趁我们师徒情分泯灭之前,给臣和家人们留一条后路。”张居正对万历皇帝温和道。
“不行,老师你不能走,就算你不在乎朕,但你能不在乎大明吗?至于你的家人,朕不动了还不行吗!”万历皇帝慌道。
张居正唇角微勾,只觉得好讽刺,原来他的好学生,一直知道他的弱点。
就是因为知道,所以他才会全都毁干净。
他继续以退为进,执意要离开朝堂。
万历皇帝为了挽留他,不得不给出更多权力,因为他知道,明朝可以没有他,却不能没有张居正。
他不知道,他对张居正深恨的同时,张居正对他也没有了一丝师徒情谊。
之所以不和万历皇帝撕破脸,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张居正和戚继光一文一武,其结果都反应了当时明朝末期恶劣的政。治环境。
同时随着他们退出,明朝国祚也走到尽头。】
“唉,相比起张居正死后,我罢官好歹不算惨。”戚继光叹气。
不过他没想到,被罢官还不是自己最终结局。
他因为儿子和好色不停纳妾,以至于气的自己夫人和自己合离。
等到老了,以至于晚年凄凉,病困交加。⑥
“夫人!”戚继光连忙去找自己夫人。
他夫人面色平静,“咱们现在合离,还能留点体面,更别说有天幕在,张居正大人一定会保你荣华富贵,你也能避免晚年凄凉。”
戚继光:“……”
为什么有天幕在,他和自己夫人合离时间更早了?
不过想到荣华富贵,他就不纠结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本次直播内容就到这里, 同时也是华夏文明最后一期内容。
很高兴和大家认识,咱们有缘再见。】
讲的差不多后,姜叶和江雪给本次直播, 和本历史节目进行最后收尾。
诸朝古人们却如晴天霹雳,“以后都没有天幕直播了吗?不要啊!”
“天幕, 虽然你很讨厌, 和会动摇我们根基,可当你真的不见, 我们还是挺舍不得的。”诸朝权贵们纠结。
他们很多人发自内心的讨厌天幕直播, 可当天幕直播真的结束, 他们却没想象中的高兴。
诚然,天幕直播弊端很大,可利处更大。
虽然他们因为天幕直播利益受损, 却也收获了许多以前不曾收获的好处。
百姓们就没权贵们那么复杂了,他们实打实的不希望天幕离开。
因为他们已经把天幕当成主心骨。
有天幕这个主心骨在,哪怕是造反他们都不怕。
可一旦天幕消失, 他们怕自己会失去勇气,以及重回以前被剥削的处境。
姜叶和江雪不知道他们的挽留, 但等离开直播间, 他们同样不舍。
毕竟这个历史节目,他们从头播到尾, 怎么可能一点感情没有,和表现出来的那样平淡。
直播系统过来, 笑着问他们:“你们未来如果没有其他的打算,要不要继续和我做同事?”
毕竟双方已经磨合了一段时间, 比再找新人强得多。
“我们能留下来吗?”
当初他们签的合同, 只和本次历史节目相关, 没有其他后续。
“留下来又能干什么?”姜叶疑惑。
“当然是留下来继续做直播主持人,虽然【华夏文明】直播结束了,但我们还能再弄一个直播活动,比如【华夏名人】之类。”直播系统道。
姜叶和江雪睁大眼睛,“那薪资待遇呢?”
他们心动,但同时工资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毕竟靠情怀是填不饱肚子的。
“要是续合同,薪资待遇会按老员工算,肯定比之前薪资待遇高和好。”
“不过还是签约一次活动,毕竟我…们也不知道直播活动什么时候会终止。”直播系统没把话说死。
“可以,咱们签合同吧!”姜叶和江雪互相对视一眼,下定决心道。
等签完合同,两人携手离开公司,心情早就没有的不舍和难过。
“按照咱们现在的薪资,再工作一段时间,就能买套房子,房子不必太大,够咱们两个住就行,毕竟咱们没打算要孩子。”路上,姜叶转身对江雪道。
江雪唇角微勾,“咱们可以先相看和规划,等到时候存够钱了,就行动。”
诸朝古人们不知道两个主持人已经转忧为喜,他们心不在焉的玩完游戏以后,心里别提多难受,连查看更多资。料的心情都没有。
直到有人大喊,“天幕还没消失!”
“对啊,按理来说没有直播了,天幕也该消失了,可是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