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by星陨落
星陨落  发于:2025年02月11日

关灯
护眼

就像布鞋那样,布鞋是千层底,其厚度和硬度,就是一层层叠加出来的。
【除了草鞋和布鞋外,古代还有几种特殊的鞋子。
比如木屐,大家一边穿汉服,一边穿木屐,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感。】
姜叶放出木屐图片,木屐就是木头鞋,下。面有屐齿。
再一搭配华夏传统服饰,给人的感觉怎么说呢。
“木屐就是屐履啊,哪里怪了?”诸朝古人们看看图片上的衣服,再看看鞋,没觉得哪里不对。
“不过木头鞋,穿时间长了,确实不怎么舒服,不过短暂穿一下,还是可以的。”也有人从木屐的舒适方面找原因。
【首先大家要知道木屐的起源,那就是华夏,木屐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鞋子款式之一,并不是什么外来物。
只是后来随着宋元明清等时代禁锢,木屐渐渐没落,然后木屐传入日。本,被日。本奉为传统服饰之一。】①
【到现在,我们华夏已经没有了木屐身影,当人们再看到木屐这种款式的鞋子,会第。一印象就认为这是日。本的服饰,然后这种穿着方式会受到人们的批判,从而心里自卑,进而怀疑自我。
而从鞋子上的观念,我们也能侧面看出外界对我们彼此的服饰印象,那就是自己人都不认为木屐是自己家的东西,又如何能让外人知道木屐真正的起源。】
“又是日。本,先是宋朝点茶,再是屐履,不是,他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吗?”得益于银矿,诸朝古人们对日。本并不陌生。
可木屐一事,还是让他们诧异,因为点茶也就算了,好歹还能和高雅沾边,可是鞋子,那可是日常用品。
总不可能日。本,连自己的鞋子款式都没有?
要不然干嘛把别人家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
随着时代发展,华夏逐渐淘汰木屐,可这不代表华夏古人们就不再喜欢木屐。
尤其是那些喜欢穿木屐的朝代,心里难以接受他们喜欢的鞋子,未来居然成了别人家的。
“那照后世说法,咱们这些穿木屐的老祖宗,也不伦不类了!”
他们生气,既气愤把别人家鞋子当成自己家的日。本,又气愤后世连木屐起源都忘了的后人们。
“这就是文化印象吗?难怪后世要把咱们的衣食住行,也当成文化的一部分。”
“因为后世如果不强调这些东西的起源,等未来东西被人占有,时间长了,就会真成别人的。”
嬴政和刘彻等帝王若有所思。
不过他们就是想一下,对日。本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的船队已经出发。
【由于咱们不在意,人家日。本那边大力宣传,所以很多人固有印象里,木屐就是日。本的服饰。
以至于穿木屐搭配我国传统服饰,则会被人说是日。本人,说风格是日风等,只能说咱们传统服饰的复兴,还有很长一段路走。】姜叶和江雪叹气。
诸朝古人们听的气血上涌,“都是自己家的东西,这明明是中式风格!”
要真是日风,他们也不至于这样激动,而是明明是自己家的东西,外界却不认为是自己家的东西,这种感觉让他们十分憋屈,想要怒吼发泄。
【木屐的款式,其实不止平面那款,有的还带鞋面,虽然不知道木头鞋穿进去的感觉怎么样,但应该不会很难受。
说到这,跟大家介绍一款鞋:谢公屐/履,发明人是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
以前知道古人喜欢谢公屐/履,却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接下来跟大家讲解一下。】②
“灵运,是你的谢公履。”友人们为谢灵运高兴。
谢灵运也高兴,但没太高兴,“你们觉得,南北朝是个怎样的时期?”
“这个名字,一听就充满动荡,不如汉朝安稳,甚至连魏、晋都比不上……”
“可是,咱们又能怎么办?”友人们迷茫道,只觉得眼前看不到未来。
从天幕他们知道未来会安稳,可他们身处其中,那种安稳,距离他们是很远的。
“是谢公,可谢公身处的南北朝时期,唉。”李白听到偶像名字,十分高兴。
可是想到偶像所处的朝代,情绪低落下去。
“太白兄,谢公那边会好的,因为咱们有了天幕。”
“就像,咱们避开了安史之乱一样。”杜甫在李白耳边轻道。
因为天幕出现,唐明皇李隆基处置了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虽然依旧无法阻止地方起义爆发,可是比起安史之乱直接死去的人数比,已经算少,他们也不能再奢望更多。
所以杜甫觉得,天幕能改变唐朝的安史之乱,自然也能影响到南北朝那边。
“你说的对,谢公他们不知道未来也就算了,要是知道,一定会努力改变,就像我们大唐一样。”李白心情好很多。
【谢公履,就是一种带鞋面的木屐,不过跟其他木屐不同的是,谢公履它的两个屐齿是可以拆卸的,上下山时,通过去除前后屐齿,可以让登山变得更加轻松。
诗仙李白就写过关于谢公履的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对了,谢灵运还是李白的偶像。】③
“偶像?”谢灵运不懂偶像意思,不过看语气,应该是夸赞。
“而且对方还是诗仙!”诗仙称号,又何尝让人不好奇。
“咳咳,天幕,谢谢你!”
李白激动的满脸通红,不仅是被酒呛到,还因为情绪让气血上涌。
“太白兄。”杜甫连忙给李白顺背,并轻笑,“我能理解太白兄的激动,因为我对太白兄也是这样,太白兄也是我的偶像。”
知道李白对谢灵运的喜欢,杜甫很快理解偶像含义,然后对照到自己身上。
“咳咳!”
李白又咳嗽起来,这次是不好意思。
【谢公履算是最早的登山鞋,后来随着发展,我们有了更多款式的登山鞋。
还有其他款式的木屐,也并没有被我们淘汰,只是被我们换了材质,那就是:拖鞋、凉鞋。】④
【至于拖鞋和凉鞋,为什么取掉了屐齿,那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路好了,路好了,哪怕是软平的拖鞋和凉鞋也不会硌脚。
古代木屐/屐履的屐齿,就是起隔开脚和地面的距离,从而保护脚的作用。】
“啊,后世也没有舍弃木屐,就是换了材料而已,不过为什么都有更轻便的材质了,日。本还会穿木头做的木屐?总不可能是他们买不起材料和修不起路?”
本来诸朝古人们还以为木屐在后世华夏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只是换了款式。
这样一来,日。本的所作所为,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为什么要舍弃更加舒适的材质,一直坚持用木鞋?
他们古代没那么多条件也就算了,后世既然有条件,为什么还不改变?
就像宋朝点茶一样,未来为什么消失,就是因为有了更加便捷的泡茶方式。
“我算是理解‘墨守成规’的意思了,也就是说那什么本,学会了宋朝点茶和木屐后,一直对其保持原样,不做改良。
难怪明清都泡茶了,他们还在点茶,难怪后世都有拖鞋和凉鞋了,他们还在穿木屐。”
这种感觉,实在让诸朝古人难以形容。
就好像他们从华夏带回去的东西,一直在保持原样,这边华夏时间流逝,风云变幻,人家那边以不变应万变。
【还有一种鞋,说它是常规意义上的鞋吧,它充满残忍,说它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鞋吧,它又被人为赋予了很多含义,总的来说,那种鞋,流淌着血泪,充满压迫。
那就是北宋开始、南宋盛行、明清时期达到巅峰的:三寸金莲。】⑤
宋元明清时期,当听到“流淌血泪”几个字眼,就有人想到了三寸金莲。
但当姜叶和江雪用批判的语气,说出三寸金莲时,宋元明清的男人们眉头紧皱,对姜叶和江雪充满不喜。
他们咬牙切齿,“后世人懂个屁的三寸金莲之美,她们后世都不知羞耻的穿凉鞋、拖鞋,把脚露在外面,要是在我们这,早把她们浸猪笼了!”
宋元明清男人们一直都对后世的女人们不满,就像他们说的,如果后世女人们身处他们的时代,他们早就动手。
现在之所以不动手,是因为他们够不到后世人。
不过就算他们够不到后世女人身上,却可以发泄到自己身边女人们的身上,对那些女人拳打脚踢。
而在被如此对待之下,还真有许多女人,对后世的人心里充满憎恨。
她们已经彻底被男权社会驯化,其思想并不以自身性别利益为主导,而是以男人们的利益为主。
又或者说,身处古代男权社会,不愿意被驯化的女人早就绝种,同理,骨头硬的男人们也是。
面对后世指责,宋元明清的女人们有的愤怒指责天幕,“后世懂什么,如果我们不缠脚,连嫁都嫁不出去,活都活不下去!”
“后世女人都是大脚,都是嫁不出去的命!”
也有女人们觉得悲哀,“缠足很痛,可为什么还要让我们觉得这是荣耀?”
脚疼不疼她们自己能不知道,可是好像除了她们,谁都不会把她们的痛苦当回事。
“后世女人不再缠足,真好……”
她们既欣慰,又痛苦。
【三寸金莲鞋并不是特定款式,而是特定尺寸,它让人生生把不和尺寸的脚,塞进窄小的鞋子里。
至于怎么塞进去,自然是去除掉三寸鞋外多余的尺寸。】
宋元明清前面朝代的人们大惊失色,“后世把女人们的脚全都砍断了?”
“那得死多少女人啊!”过程虽然错了,结论却是对的。
宋元明清缠足的女人们,听到这,脚已经不由自主的抽疼起来,她们没有回忆起曾经缠足的痛苦,因为只要缠足,就会一直痛苦。
而这种痛苦,只要她们还活着,就永远摆脱不了。
【这就是古代的缠足流程,它们会让女孩子们的脚从小折断,这样等到女孩子们长大,前脚掌已经骨折碎裂,自然就能穿进三寸鞋里。
而这样的脚,能走路吗?这样的脚是不能走路的,而这就是喜欢缠足男人们的目的。】⑥
“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宋元明清的女人们听到这愣住。
“不是因为喜欢吗?”因为他们说喜欢,所以哪怕她们很痛苦,心里偶尔也会感受到一点甜蜜。
“该死!”被天幕道破真实目的,宋元明清的男人们瞳孔骤缩,心里别提多愤怒和慌乱。
“不要再说下去了!”他们不想自己的阴暗心思大白于天下。
【从缠足一事,我们可以看出自唐朝之后,男人们心理越来越弱,不复曾经汉唐时期男人们的意气风发和自信。
并且这种自信,直到现在也没完全恢复。】
“这,会不会太夸张了?”听姜叶和江雪把事往前推到唐朝,唐朝及之前朝代的人们诧异。
而宋元明清时期的男人们,尽管不服气,却没办法反驳。
“跟汉唐比起来,我们确实差了不少,不是武器问题,我们的武器比汉唐更精良。”
“就像后世说的,是心里问题,什么时候起,男人们腰杆不再顶天立力,而是变得卑躬屈膝,也不再向外挥拳,而是对内挥拳。”
“只是没想到,这种情况居然到后世,都还无法改变。”
宋元明清,只有少数男人敢正视男人们心理不再强大的事实,他们对此只有叹息。
但大多数男人,是不愿意正视这个事实的,因为正视就代表承认自己卑劣。
而承认自己卑劣,不如给女人们身上泼脏水,这相比改过自新,这才是他们拿手好戏。
“后世男人既然没种,女人们又是怎么生出来的!”
“后世女人该不会没有男人要,才这么憎恨男人吧。”他们哈哈大笑,不停的造黄谣,以及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
只是不等他们说完,天幕就消失在他们眼前。
并且这不是个例情况,而是像他们对待女人缠足一样,北宋小面积、南宋大面积,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你说,民间很多人都看不见天幕了。”朱元璋收到消息,当场愣住。
之前也有人失去天幕观看资格,可没有这么多,就像明朝女人缠足数量一样多。
可就像朱元璋残忍迫害女人们一样,他其实对那些男人处境也不关心。
朱元璋担心的是民间可能生乱,“老四,你去平乱,谁也不能动摇朕的大明江山!”
相比起朱元璋的含蓄,清朝帝王们则对这个消息感到开怀。
“太好了,之前就觉得那么多人看到天幕不好,现在他们自绝后路,我大清也能安稳许多。”
他们嘴里的安稳,并不是起义,事实上从清朝建立之初,各地的起义就没有断过。
相比起各地起义,他们更在乎天幕内容。
之前如果能阻止民间看天幕,他们一定会阻止。
可偏偏他们不能阻止,现在那些人自己先没撑住,这如何不让身为异族的他们,感到安心。
而失去天幕观看资格的宋元明清男人们则很慌乱,他们连忙询问身边还能看到天幕的人,“天幕后面说什么了?”
“天幕说……”他们转达。
【这事要从唐朝安史之乱说起,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等到唐朝灭亡,宋朝建立的中间,还有一个混乱时期,那就是五代十国。
吸取五代十国武将们叛乱的教训,宋朝开始崇文抑武,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文弱的宋朝因为压制武将,以至于外敌来袭之际,无法压制敌人,从而付出惨痛代价。】⑦
【自古以来战乱一起,女人和老幼就是最先遭殃的人,宋朝时期的女人们并没有例外,但是过后宋朝男人们非但没有觉得对不起女人们,反而指责女人们为什么没有为了清白自。尽。
他们自己无能却不反省,而认为是女人们的错,这种想法,在这之前是很少有的。】
“对啊,女人受了欺负,本来就够痛苦,没想到过后男人们还指责。”
“这事又不是女人的错,却指责女人,不觉得本末倒置吗?”前面朝代的人满头雾水,觉得那什么宋朝关注的重点错了吧。
【然后宋朝就推崇起缠足等概念,缠足是因为宋朝男人重文轻武,体质羸弱,在遇到战乱时,跑的甚至不如女人快,既然不如女人快,那除了增加力量和速度,还能怎么办?
那就是折断女人们的脚,这样一来,战乱一起,女人们想跑都跑不了,且女人们因为性别,还能为他们阻挡敌军步伐,直接一举两得。】
“原来是因为这样……”缠足的女人们恍然,就像腐烂血淋的事实被强势剖开,让她们再也无法自欺欺人。
就是想帮男人们辩解的女人们都怔住。
“别听后世瞎说,不是这样的!”
相反,男人们慌乱辩解,不愿意承认。
也许他们确实不是这样的想法,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一定会推动裹足女人们走向天幕所说的命运。
这一刻,裹足的女人们看着自己身边的男人们,只觉得好讽刺。
“不,这才不是朕的大宋!”宋朝开国太。祖赵匡胤再也承受不住,直接吐血。
无论是重文轻武,还是对女人们的缠足压迫,后世宋朝的发展,都超乎他的想象。
“缠足是吗。”刘娥眸光冰冷,本来她就下定决心,这次想法更加坚定。
其实她虽有武曌称帝之心,可行事手段柔和和邓绥太后一脉相承,可是现在,心性平和的刘娥,真的再也忍不了心中的愤怒。
她已经看清楚,女人们的后退,并不会换来男人们感激,而是更加变本加厉的迫害。
既然这样,她还退什么退!
别说本就有称帝之心的刘娥,就是原先没有称帝之心的邓绥,此时也在琢磨要不要当个女帝玩玩。
虽然汉朝距离那什么唐朝还很远,但她总得为后世女人们未雨绸缪啊。
刚好她有这个心,也有这个实力。
【明朝是朱元璋起的头,洪武十六年,朱元璋在《衮冕制度》规定命妇们缠足,也就是变相告诉命妇们不缠足,不配授封。
等普及到民间,就是女人们不缠足,连嫁人都没人娶,要被世人讥讽耻笑。】⑧
【讽刺的是,朱元璋的马皇后也是大脚,还有一个词叫“露马脚”,就是用来讽刺马皇后的大脚。
然而朱元璋对裹小脚的态度,不管是出于政。治还是喜欢,都是鼓励态度,再对比自己发妻的大脚,我想朱元璋对马皇后的心一定很矛盾,他喜欢马皇后对他的重情重义,但又不喜欢马皇后的大脚。】⑨
“胡说八道,朕没有不喜欢皇后的大脚!”朱元璋气愤反驳。
他觉得自己喜欢小脚,和爱重马皇后并不冲突。
马皇后低头看向自己裙摆下的脚,只觉得有无边血色涌出。
那是其他缠足女人。流出来的血泊,而她身为健全的天足伫立其上,是否该感到荣幸?
“皇后,你别听他们胡说。”朱元璋对马皇后道。
“是啊,母后,您没必要为了外人和父皇离心离德。”朱标和朱棣等儿子们道。
“陛下,您还崇尚裹足吗?”马皇后看着朱元璋问道。
此时她神情十分认真,认真到让人有些慌乱。
“这事再看吧。”朱元璋没明确表态,马皇后也没继续追问。
朱标和朱棣见父母没吵起来,松了一口气。
【清朝时期,裹足达到巅峰,为什么?因为清朝的剃发令。
剃发令下,男人们被迫剪了头发,清朝身为异族没有裹足习惯,并下令不准裹脚,但这让清朝男人们心里不是滋味,他们反对清朝政令,非但没有遵守,反而加大对女人的裹脚力度,他们称这是“男降女不降”,以此来自欺欺人。
可以说对于女人们裹足这事,清朝男人们上至高官,下至平民,都是同样的态度。
而清朝,随着被华夏文化同化,清朝帝王们一边下令不准裹脚,一边又和满族官员们不停迎裹脚女人们入宫,上行下效之下,原本不裹足的满族女人们后来也开始裹脚。】⑩
“原来朝廷反对裹脚,只是我们男人不同意……”这个事实,让清朝裹足女人们感到茫然。
因为是她们身边人想让她们痛,可他们之前,明明不是这样说的。
在这之前,从没有人告诉过她们裹脚的真。相,男人们也会嘴上安抚。
而不是直接告诉她们,让她们裹足就是为了让她们当他们替死鬼,也为了她们跑不了,还为了他们那浅薄的自尊心。
“那他们为什么又能为了活命,而剪了头发?剪头发不痛,可是裹脚真的好痛。”
“骗子,撒谎,这不是什么男降女不降,只是清朝男人们做了奴才,他们需要比自己更卑贱,被好控制的奴隶而已!”认清这点后,裹脚的女人们崩溃。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裹足真。相揭开, 宋元明清裹脚的女人们情绪激动。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血淋淋的事实,她们很多都怨恨天幕戳破真。相。
如果不是天幕,她们还能自欺欺人下去。
而现在呢, 她们必须正视丑陋事实。
她们,该怎么活下去?
但也有的女人如同当头棒喝, 如拨云见日般清醒起来。
尽管她们数量不多, 但就像点点萤火。
【给大家看看宋元明清男人们喜欢的三寸金莲真面目,民间有句俗语说“老太太的裹脚布, 又臭又长”, 这句话既是表达对啰嗦的烦躁, 却也是实情。
那就是裹脚布真的又臭又长,且不仅局限于老太太。】
随着姜叶声音,视频上, 一个又一个裹脚布被层层打开。
那股腐朽味,诸朝古人们好像隔着时空都能闻到。
但再仔细一闻,他们发现那居然不是错觉, 而是他们真的能闻到!
之前他们得到过味觉奖励,只是之前闻到的是饭菜的美味, 现在则是裹脚布的臭味。
裹脚布的臭味让他们忍不住吐出来。
“好臭, 裹脚布居然这么臭吗?”
“一直捂着,能不臭吗?”有人不停在鼻子下。面扇风, 却怎么也去除不了这股味道。
哪怕是帝王们也没例外,得亏定力强大, 嬴政勉强绷住,没表现出来。
至于刘彻, 已经忍不住吐出来。
刘邦直接反胃干呕, 一边吐一边问吕雉, “皇后,你能闻到吗?”
“能闻到,看来这股味道,不分男女。”吕雉若有所思。
邓绥注意力却没放在裹脚布的臭味上,而是想道:“这次我们并没有领取奖励,却也闻到了味道。”
“这说明天幕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深了。”
而他们就算知道这点,也拿天幕没有办法。
“你们说,那些没有天幕观看资格的人,也能闻到裹脚布的臭味?”宋元明清的帝王们皱眉。
这可出乎他们意料,这也让他们对天幕越发忌惮。
“诸公为什么掩口鼻,这不是诸公平时最喜欢的味道吗?”朝堂上,刘娥笑语晏晏的问道,笑意并不达眼底。
“太后娘娘莫要污蔑我等,我们才没有喜欢裹脚布!”宋朝臣子们色厉内苒,避重就轻道。
是的,他们的确不喜欢裹脚布,喜欢的是裹脚布下。面的那双小脚。
那是他们权利的象征和具现化。
终于,又臭又长的裹脚布拆完,露。出下。面那双畸形而又丑陋的小脚。
小脚的前半只脚掌已经被折进去,脚背躬起,只看着就让人心惊不已。
但后面发生的事,直让前面朝代的古人愕然,震惊不已。
因为视频后面,出现很多男人,手捧着那些残足,视若珍宝般虔诚亲。吻那些小脚,眼中呈现的喜爱不像作假。
不仅如此,他们还用三寸金莲鞋子当酒杯盛酒、如饮琼浆玉露。
更有数不尽的诗篇,夸赞女子小脚之美。①
只是对比残足和那些男人恍若癫狂的神情,直给人一种“红粉骷髅”的强烈即视感。
让人难以辨别,那真的还是人间吗?
“他们,真觉得残足美吗?”
“应该是吧,真没想到,后世男人们居然喜欢那样的脚。”前面朝代的古人们惊叹。
就是同为男人的前面朝代男人们,对于后世男人们这样的喜好,也说不出辩解的话来。
在他们看来,喜欢残足的男同胞们,简直脑壳有坑。
最关键的是,那种男人还不是少数,而是数个朝代。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裹脚布没有那么臭,而我们也不会让她们拆裹脚布!”
“对,我们都是隔着裹脚布看的!”宋元明清的男人们大声辩解。
“原来他们知道咱们残足的丑陋,却还能昧着良心夸赞,说真的,我都佩服他们了。”宋元明清的女人们冷笑道。
想到之前她们心里自卑,一直不敢拆裹脚布,可结果呢,男人们对裹脚的丑陋,一清二楚,到头来,只有她们自欺欺人。
【缠足的畸形不仅在于丑陋,还会严重身体。
一个人只有经常活动,身体才能健康,可是女人们缠足后,是没办法走路的,从医学上,脚和心脏相连,裹足后,女人们每走一下路,都会钻心的疼痛,为了缓解疼痛,她们只能用膝盖或者臀部走路,除此之外,她们还只能扶墙借助外力,如果没有外力,就只能爬着走。】②
随着姜叶话落,视频再转,只见古色古香的大街上,满大街都是站着的男人们,和满地爬行的女人们。
这就是裹足时代的现状,不是阴间,胜似阴间。
前面朝代的古人们目瞪口呆,虽然他们也一脉相承的重男轻女,可像把女人们全都废了的事他们是做不出来的。
而后世那些女人,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像人的牲畜,她们跟牲畜的区别,只在于脖子上没有看得见的锁链。
“后世女人们怎么会变成那样!”前面朝代的女人们心里别提多愤怒,看到后世女人们的惨状,她们很难不代入自身。
但身处前面朝代的她们也很诧异,不明白后世女人们为什么会落到那种地步。
“噗,我们大宋/元/明/清的女人们才没有满地爬呢!”宋元明清的男人们破大防。
他们想反驳天幕,虽然他们时代的女人走路艰难,却也不至于爬行。
“我们之所以没有用爬行,是因为爬行会弄脏衣服,还为了你们男人的面子。”倒是裹足的女人们对于天幕内容深以为然,可不就是这样,她们如果不极力支撑,可不就得满地爬。
而男人们,在乎的也不是她们满地爬,而是满地爬,会丢他们的面子。
【就是大家可以想象,连走都走不动的女人们身体能健康到哪去。
之前咱们介绍过四合院,四合院有个房子是未嫁女子们住的绣楼,绣楼没有楼梯,也基本没窗户,女子们吃饭只靠梯子送,且女子们在出嫁前都不能离开绣楼半步,可以说她们连晒太阳都做不到。】③
“连楼都不能下?”这个事实让诸朝古人们恍惚。
他们从没想过,有时候晒太阳这么简单的事,也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奢望。
“我们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她们,这还得亏她们是千金小姐,不用到外面吃苦,后世居然一点体会不到我们的良苦用心!”宋元明清的男人们不服,他们觉得自己对女人们已经够好了。
就像绣楼中的千金,除了没有自由和走路权利,比起外面贫苦人家的女人们,可是衣食无忧。
“不,我们在他们心里,只是待价而沽的商品,贞洁则是提价的筹码。”绣楼中,有女子们悲戚道。
可就连这样的悲痛,也只是少数女人。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