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轮种也会增加病虫害的风险。】
【同样病虫害风险, 也是土豆及其他无**种瓜果蔬菜的弱点。
以爱尔兰为例,他们土地贫瘠,无法种植其他农作物, 后来西方从美洲把土豆带回去,发现土豆能适应他们的土地环境, 如获至宝。
以至于最后, 他们全国都种上了土豆,结果一场针对土豆的病菌来袭, 一下让爱尔兰的土豆减产乃至绝产,造成的饥。荒, 直接席卷数百万爱尔兰人。】
【之所以不推荐只种一种土豆,是为了增加抵抗饥。荒危机的风险。
种类不同, 让其减产和绝产的病菌类型也不一样, 这样就算遇到病菌, 不幸损失一部分,也还能保留一部分,不至于一点收获都没有。】
“看来以后咱们就算真有了高产粮食,也不能一直种,和全都种一样的。”
要不然遇到一场专门针对的病菌,他们将颗粒无收。
“咱们又何尝不像那个爱什么兰,相信那个地方的人要是有其他选择,也不会全都种成土豆,只是他们没得选。”就像他们一样。
哪怕他们现在知道土豆种种弊端,依旧无法舍弃土豆带来的高产,因为很多人手中的田地,都不是上等良田,相比之下种土豆更划算。
“记下来,以后多注意点。”诸朝朝廷也让官。方记录下来,这样以后就算百姓们忘了,他们还能提醒。
【说完土豆,咱们最后来说说辣椒,辣椒是明末传入华夏的。
现在辣椒是我们餐桌重要调味品之一。】
【其实在辣椒之前,咱们华夏也有辣味植株,比如茱萸、姜之类。
但随着辣椒传播开来,它渐渐成为辣的代名词。】
“那辣椒,居然能取代茱萸和姜?”明末前的诸朝古人挑眉。
他们没吃过辣椒,但对茱萸和姜不陌生。
结果辣椒这个外来的,居然把本土辣给压制了下去,那得是什么滋味啊?
【而古代很多地方形成吃辣风气,则和缺盐有关。
盐是人。体必需品,但在古代,盐由于工业和价格,很难做到普及,辣椒一定程度能代替盐,加上可以种植,所以很快风靡。
当然,辣椒只能代替盐某些部分,而不能代表全部。】②
“辣椒能代替盐!”缺少盐的诸朝底层百姓们眼睛猛地一亮。
“不仅如此,比起盐,辣椒是能种植的,不像盐,别人不卖和抬价,咱们就买不了。”
辣椒比起盐的优势让底层的百姓们心动不已。
至于辣椒不能完全取代盐,问题是他们连盐都没有,有辣椒总比没有好。
【辣椒吃下去以后,可以短暂御寒,这么说来,辣椒和酒的功效有点像。
不过和酒一样,辣椒也不能多吃,多吃伤胃。】
“辣椒和酒一样可以短暂御寒,真想尝尝辣椒的滋味。”诸朝喜欢酒的武将们对辣椒好奇。
尤其是边关的将军们,心里思索辣椒代替酒的可行性。
【古代把“酸、甜、苦、辣、咸”称为人之五味,但其实辣椒的辣,并不是味觉,而是痛觉。
比如你不把辣椒吃嘴里,而是涂抹到其他皮肤上面,同样可以感到火。辣辣的疼痛。】
明末及之后吃过辣椒的人们震惊,“辣椒怎么可能不是味觉?!”
“对啊,我们嘴里明明吃出辣味了。”
“是不是真的,咱们试试不就知道了,比如把辣椒涂到身体其他部位。”也有人说道。
身边人沉默一瞬,道:“不用试,有时候辣椒不小心沾到手指,确实会感觉火。辣。”
之前他们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现在知道了。
“不过管辣椒是味觉还是痛觉,好吃就行了。”大部分人说完就不在意这点。
就像他们说的,好吃就完事了。
【辣椒常见颜色为青、红两色,从略带甘甜的微辣,还有中辣、重辣、魔鬼辣等,可谓辣味多重,让人欲罢不能。
个头上现在辣椒也有许多种类,比如调味用。的小米辣,还有可以用来做菜的青、红大辣椒。】
“辣椒不仅可以调味,还可以做菜,这么看辣椒挺有用。的。”
“对啊,辣椒调味还可以代替盐,吃可以像酒一样暂时取暖,堪称好处多多,唯一的问题,就是咱们得不到辣椒。”
明末及之前的诸朝古人们遗憾。
就算他们朝廷以后出海,带回辣椒等农作物,他们估计也看不到了。
【好了,朝代美食篇就到这里,临结束前,我们会和大家玩个小游戏,过关的观众们将收到节目组准备好的小礼物。
现在,请想参加活动的观众们做好准备。】
姜叶和江雪后退一步,身形从直播间消失。
原地取而代之的是许多整齐的方块图片。
“咦,这是辣椒,我们刚才见过。”
“那是土豆和红薯。”
“还有玉米、水稻和小麦。”
诸朝古人们发现有些图片并不陌生。
除此之外,还有他们不认识的许多农作物。
“天幕说要跟我们玩游戏,可是怎么玩?”有人疑惑。
话落,那人看到天幕突然缩小成巴掌大小,从天际来到他的身边。
再看天幕,还好好的挂在那,只是他手边多出了一个东西。
有大胆的人试着点了一下手边屏幕,惊讶道:“我刚才点了一下,那些方块也跟着动了一下。”
“不会有什么危险吧。”也有人担心,并没轻举妄动。
直到确认不会有事,他们才小心翼翼的触碰手边屏幕,“这应该就是后世所说的小游戏了,不过该怎么玩?”
“我们居然真的可以操控这个方块。”嬴政、刘彻、李世民等帝王眉头紧皱。
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后世想,完全可以影响到他们所在时空!
“陛下,臣不小心点了两个不同方块,然后那两个方块直接消失不见。”秦朝,李斯惊道。
只见他手边屏幕里,突兀的消失了两个小方块。
“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李斯不小心触碰的两个方块并不相同。
“陛下,这是狗尾。巴草和小麦,臣记得天幕说过,小麦是由狗尾。巴草培育而来,且随着时间变化,同一物种古今的模样也不一样。”卫青对刘彻道。
“那是汉朝西瓜和未来的大红西瓜,要不是天幕说,咱们还真不敢把这两样联系到一块。”李世民跟臣子们商讨游戏玩法,慢慢也摸索出游戏规则。
就在这时,有人的游戏屏幕突然一暗,屏幕跳出〈游戏结束〉字样。
顿时不敢随意触碰屏幕的诸朝古人们如遭雷击,“不,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说完屏幕显示〈游戏开始〉的字样,随着时间过去,诸朝古人摸索出游戏的玩法。
那就是游戏不限制按的次数,却限制了游戏时间,他们必需得在游戏规定时间内,把全部古今农作物互相连在一起,才可以通关。
而每一次游戏开始,图片所在的位置都会变化。
加上诸朝古人们并不熟悉同一农作物的古今模样,屡屡游戏失败。
好在游戏可以一直玩,直到他们开始熟悉那些农作物的古今模样。
终于,游戏迎来第。一批通关者,一直〈游戏结束〉的界面,变成〈恭喜过关〉字样。
【恭喜完成任务,请点击领取奖励。】
“陛下,臣先来。”秦朝,李斯一马当先,在其他人之前点向界面领取奖励。
点完以后,他手边巴掌屏幕内容变化,李斯仔细一看,睁大眼睛,“这是天幕之前讲过的内容,不,甚至比天幕内容还要详细!”
听李斯这么说,其他人不再迟疑,果然,里面是姜叶和江雪内容的总结和补充。
“稻鱼共生:适合南方水田种植养殖,建国后流行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化肥兴起,稻鱼共生模式逐渐淘汰,因为化肥对稻田里的鱼儿不利。”李世民把天幕的补充内容念出声。③
念完他总结,“后世化肥可以让粮食高产,不养鱼也没事,所以他们逐渐淘汰了稻鱼共生,但是咱们不一样,咱们想要化肥都没有,倒是很适合稻鱼共生。”
“这是,汉朝各地农作物的种植疆域图。”刘彻翻到一个好东西。
只见农作物疆域图栩栩如生,连最小的地名都清晰可见,虽然只是用来标准农作物,但在刘彻等帝王手中,完全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最重要的是,刘彻发现农作物疆域图只有他有,除了他,哪怕是卫青和霍去病也没有。
这是说,这农作物疆域图是帝王所属?
刘彻想的没错,农作物疆域图的确是帝王所有,但并不是所有帝王都有,比如隋炀帝杨广之流,百姓们在他手下活都活不下去,更别提安心种植庄稼。
只有安稳的世道,和有责任心的帝王们才有。
百姓们虽然没有农作物疆域图,却开启了专属于自己附近农作物的区域图。
比如他们附近的杂草,以前他们都不知道它们名字和功效,可是现在,他们只需要看区域图,就能知道它们是否可以食用。
嬴政等帝王心里既喜且忧,“天幕对咱们的影响,真是越来越大了。”
偏偏这种影响,他们还阻止不了,这让掌控欲极强的他们无法忍受。
【好了,今天我们关于朝代农作物的内容到此就结束,大家明天见。】
眼看后台游戏观众们通关率达到百分百,姜叶和江雪结束今天的直播。
“这个东西居然没有消失。”天上天幕变空白后,诸朝古人手边的巴掌屏幕却没有消失。
嬴政从天幕上收回视线,落到殿中袅袅香炉上,“天幕直播时,咱们的时间速度会变慢。”
所以姜叶和江雪讲的内容虽然不少,却没耽误他们多少时间。
当然直播结束后,他们周身的时间就恢复正常。
“天幕,下个月后再见!”诸朝古人们跟天幕告别,然后就兴致勃勃的摸索起巴掌屏幕。
当然也有部分人很不高兴,“快说说这次天幕讲了什么!”
他们是看不见天幕的人,想要知道天幕内容,只能从其他人口。中得知。
得知这次天幕结束前,他们玩了一个游戏后,那些看见天幕的人得到好东西,他们眼珠子都红了。
“不公平,这不公平,凭什么你们能看到天幕,而我们看不到。”心态失衡下,不乏有冲身边人暴起的。
而被他们欺负的人也不是好惹的,当即反抗回去,并冷笑,“谁让你们之前对天幕不敬,好东西就算给了你们,你们也不会用啊!”
他们都不敢想象那些人有了小天幕,小天幕会被怎样亵渎。
另一边,姜叶和江雪结束直播,说起直播时的困惑,“为什么感觉咱们观众很缺乏常识?”
“所以领导,为了咱们直播收视率,你是买水。军了吗?”说着姜叶问迎面而来的领导。
节目组领导:“……想多了,具体的你们不用管,你们只需要让直播内容越通俗易懂越好。”
“至于他们的问题,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打哈哈。”
“那好吧,我们先回去了。”
既然领导不让管,那他们就不管了。
打。工的,何必操心太多呢。
他们走后,节目组领导肩膀垮下来,“绝对不能让他们知道整个节目组只有他们两个‘人’。”
好在姜叶和江雪情侣,两人黏黏。糊糊,一般很难注意到节目组异常。
古代一个月的时间,还不足以造出出海的大船,但前往西域没问题。
不少前往西域的使者们下定决心,“等去了西域,一定要带回更多东西!”
万一哪样后世就有用呢。
有西域和海外农作物的百姓,把手边的农作物照料的更精细。
尽管他们改变不算大,却也比天幕降临前好很多。
南方的诸朝古人们则把鱼放进稻田里,“等到稻田长成,鱼儿们也正好能吃了。”
鱼可是难得的肉食,希望他们的稻鱼共生能够成功。
“这块小天幕只能查看,不能改变里面的内容。”诸朝不乏摸索小天幕更多用途的人。
可惜小天幕现在功能还很单一。
一个月后,天幕直播再次如期而至。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饮食习惯、餐具演变还有烹饪方式。】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首先是古人们的饮食习惯, 和之前的服饰一样,古代的饮食习惯也分贵族和平民。
咱们现在的饮食一般都按一日三餐来,而古代百姓们, 很多朝代都是一日两餐。】
【古代百姓们一日两餐的习惯,也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 而是他们没有支撑他们一天三顿的粮食。
我们查询古人饮食记载,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富足的时候, 人们会有一日三餐的记载, 粮食一旦不丰收, 人们就会变成一日两餐。
也就是说,古人的饮食习惯,并不按照朝代划分, 而是跟每年粮食丰收情况,还有跟留在自己手中粮食的数量有关。】
毕竟没有哪个朝代是一直灾难,和一直五谷丰登的。
“对啊, 我们之所以一日两餐,并不是因为喜欢, 而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诸朝百姓们怔道。
“但凡有足够的粮食, 我们怎么可能不加餐,饿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
说着有人抚上自己饥辘的肚子, 吃饱是什么滋味,他们从来没尝过。
【而古代贵族们, 有记载说汉朝贵族们有一日三餐的记载,但再往前, 相信秦国和春秋战国的贵族们也不会饿着自己。①
再说就算贵族们也是一日两餐, 可是他们彼此的食物种类和饭量不一样, 所维持的体力自然也不同,同样都是饭,百姓们干完活,不等吃晚饭肚子就饿的不行,贵族们却能稳稳撑到晚上。】
“天幕这话,会让那些泥腿子对咱们越来越不满的!”诸朝贵族们皱眉,并不喜欢这样的对比。
不是说他们对自己优渥的饮食有所愧疚,而是这事他们能做,却不能说。
万一那些底层人也想跟他们一样吃饱怎么办?这可不行。
贵族之所以比平民尊贵,自然得有衬托才能有对比,饮食很大一方面,能衬托、区分和体现贵族们的尊贵。
总之,听了姜叶和江雪的话,吃不饱饭的诸朝百姓们渴望能吃饱。
而能吃饱饭的诸朝贵族们,一点不想底层人知道他们的饮食情况,他们知道底层人知道越多,心态就会越失衡。
“可恶,自从天幕出现,愚民手段渐渐不管用了。”诸朝贵族们深恨。
“要是天幕只能我们看到该多好。”想到这,他们忍不住对天幕和后世心生埋怨。
秦朝,嬴政看向李斯,“愚民政策会越来越弱,你们法家赶紧研究新的律法。”
既然无法压制,那就顺势而为,嬴政并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
“是,陛下!”李斯领命,心里想到自己法家前辈商鞅变法后的下场。
不过李斯并不担心这个,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君王,还因为他背负秦朝二世而亡帮凶罪孽,已经债多不愁。
【古代百姓们的一日两餐自然没法跟贵族们比,但是跟那些一日一餐或者无餐的百姓们比,居然还算的上“富足”。
更别说遇到战乱和饥。荒,百姓们连最基本的饮食都没办法保证。】姜叶和江雪叹息。
一日两餐的诸朝古人跟着一块哀叹,“是啊,我们跟那些饿死的人比,可不是富足。”
尽管他们从没吃饱过,可好歹没饿死,有些人连吃饭都是一种奢望。
“危言耸听什么,哪怕是战乱和饥。荒,也遍地都是粮食啊!”有人冷笑。
不知是不是太奇葩,他的话变成评论。
其他正物伤其类的百姓们看到这话,忍不住反驳,“真是荒谬,都战乱和饥。荒了,哪还有粮食啊。”
“可不,能说出这话的一定是贵族吧。”
“到底是哪个蠢蛋这么蠢,不知道越这样,那些底层泥腿子越受不了吗!”诸朝贵族们都惊了,他们觉得就算想秀优越,也不必挑这种时候吧。
如果他们知道后世用词,一定会大声说:你小子别乱给他们贵族拉仇恨!
【战乱和饥。荒时的粮食,除却贵族们还有粮食外,的确还有一种遍地的粮食,那就是人,
史书记载过“大饥,人相食”“易子而食”,没错,必要情况下,人也可以是食物。】
姜叶和江雪看到那条评论,赞同道。
诸朝古人却思维停顿,回过神来,只觉得彻骨寒凉。
对啊,人也可以当食物,哪怕是战乱和饥。荒,依旧还有人,有人就有食物,对方没的说错。
可是,能说出那种话的人,还是人吗?
“人吃人不怕遭天谴吗?”诸朝古人们只觉得荒谬。
就是许多不把百姓当人看的诸朝贵族,也忍不住哆嗦,感到心惊肉跳。
真把百姓逼到极致,他们真会吃人。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圈养的温顺绵羊,突然吃肉变成了狼,这让诸朝贵族们心理不适。
“不吃人马上就死了,就算遭天谴,那也得是活下去的事!”
“对啊,要不是没办法,谁愿意吃人!”
出乎预料,反对吃人的观念并不是一面倒,支持吃人的人居然也不少,他们双方话变成评论,在评论区吵了起来。
吵着吵着,反对吃人的人一顿,心有余悸道:“你们该不会吃过人吧?”
正准备继续争吵的人们一顿,突然泄气,“能有粮食吃,谁会愿意吃人,不过是没办法的办法。”
看到他们承认,还能吃到粮食的百姓们有。种说不上来的害怕和难受。
害怕是因为他们没有那样可怕的经历,难受是因为他们一个天灾人祸下来,那些人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明天,他们如何不兔死狐悲。
【咳,提前说好,人吃人是会得病毒的。②
当然我们今天站在后世,无法去批判古人们吃人的行为,但我们还是想借此说一下,古代人为什么会有吃人的现象。】
“为什么吃人,当然是没有粮食了!”当即有人冷笑,觉得姜叶和江雪真是幼稚。
可也有人听的很认真,“是啊,我们也想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吃人……”
这到底是为什么,他们不明白怎么就走到今天这步。
【古代关于饥。荒类灾难,一般可归纳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
天灾让百姓们种不出更多的粮食,人祸让百姓们就算种出饱腹的粮食,也留不到自己手中。】
【我们前面说过,古代粮食产量并不高,就像底层百姓,辛苦一年,也不一定能养活全家。
可偏偏本来就不多的粮食,还会被收取各种苛捐杂税,天灾人祸只遇到一样还好,两者一块遇到,就是灾难开始。】
【除此之外,这还涉及到粮食分配的问题。
打个比方,咱们史书上见到的“人相食”记载,是属于古代哪个层次的人?】
唐朝,杜甫睁大眼睛,“是百姓,每次都是底层百姓。”
贵族们从没有过“人相食”的记载,为什么?
是他们道德水平高吗?不是,是因为他们手里有粮食,还没到绝境。
杜甫想,他可能明白天幕所说的“粮食分配”意思了。
“不,快阻止天幕,快阻止天幕!”诸朝贵族们本能颤栗。
直觉告诉他们,绝不能再让天幕说下去,要不然将会有他们不想看到的事发生。
【是百姓,每次遭遇不幸的都是底层百姓,只有战乱席卷范围过大的时候,才能影响到那些贵族们。
可惜大多数时候,贵族们都是不受影响的。】
“对啊,没吃的只是咱们老百姓,贵族们有粮食,可不需要吃人。”说着已经有人双眼猩红。
凭什么他们连人都做不了,那些贵族依旧高高在上?
“是他们蠢的留不住粮食没有吃的,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诸朝权贵们怒吼道。
他们面目狰狞,腿脚却隐隐发软。
【这就是粮食分配问题,如果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能留在自己手中,那么相信古代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人相食”的惨剧。
百姓们是很好安抚的,只要有一口吃的,他们大部分都不会违。法犯纪和起义造反,只有彻底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才会爆发,然后等他们爆发的多了,王朝就会迎来终结。
土地兼并、苛捐杂税等都是加快百姓们活不下去的手段。】
诸朝帝王们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这就是王朝无法久存的原因。”
因为王朝越往后,对百姓们的压迫越重。
以前他们虽然知道土地兼并和苛捐杂税不对,现在总算明白根本原因,
“天幕可真是多管闲事,他们又没到吃人地步,干嘛要深究吃人的原因!”诸朝权贵们愤怒,对天幕别提多恨。
废话,百姓们手里的粮食多了,能到他们手中的粮食就少了,双方利益是有直接冲突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身处贵族阶级,却忧国忧民的存在,可那样的存在,实在凤毛麟角。
整个阶级就像黑不见光的大染缸,根本让人看不到他们这些光的存在。
【关于古代百姓们“人相食”的行为,我们站在后世角度,自然知道他们做错了,因为古代闹饥。荒,有的并不是没粮食,而是粮食不在百姓们手中。
而能上史书那样的大饥。荒,其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完全可以去找贵族们要粮和让国库开仓放粮。】
【古代朝廷向百姓们收税的理由之一,就是天灾时会放粮救灾,换句话说,国库里面的粮食本来就是百姓平稳时存的,天灾时吃到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偏偏古代当权者们,把百姓们的正常权益,当成是对他们的施舍,而且有时候连这点施舍,都不愿意给,只能说古代王朝们亡的不冤。】③
诸朝百姓们愣住,他们刚开始听后世说他们做错,还以为后世说对他们吃人行径批判,没想到后世居然说他们找错方向了。
可不,只是他们没粮食而已,贵族们和国库可是有粮食的。
而他们从没考虑到这个角度,一时只觉如梦初醒,醍醐灌顶。
“天幕!”诸朝帝王们和权贵们别提多震惊。
这相当于天幕给走投无路的百姓们指明方向,对他们十分的不友好。
“所以只要百姓们有口吃的,王朝就能延长国祚。”如嬴政和刘彻,虽然也震惊,但比起震惊,他们更想快速解决问题。
既然百姓们没有吃的会造成王朝更替,那只要反过来,不就可以延长国祚了。
尤其是嬴政,之前一直为秦朝二世而亡耿耿于怀,现在他已经对秦朝未来有新思路。
嬴政并不是普世意义上的“仁君”,他也并不爱民如子,但他爱自己建立的大秦,想让自己大秦变得更好。
而百姓们,则是大秦的一部分,和重要基石,这次嬴政会把他们看在眼里,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忽视掉。
唐朝,李世民微怔,“‘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朕先前说过这话,可现在却有了更深感悟。”④
他把百姓们的重要性又提了提。
明朝,朱元璋难得心平气和,“后世说的不错,但凡还有一口吃的,百姓们都不会爆发。”
他想起自己当初走投无路选择起义时的心情,又想起未来会被百姓们推翻的明末。
在这之前,他很难共情明末造反的百姓们,因为他们造的是朱家反,杀的是他朱元璋的血脉。
就算知道明朝帝王和皇室宗亲做的不对,情理上他却是偏向自家人的。
他本来就没标榜过自己是个公正无私的人,偏爱的也是光明正大。
可是天幕的话,却让他回想起元末起义之初的心情,那是已经登基后,就消失不见的起义首领朱重八。
他最初反抗元朝,也不是冲着压迫百姓去的,只是想活下去。
这种情绪,明末百姓们是同样的。
身为帝王,朱元璋很厌恶他们,可是身为起义首领朱重八,他却说不出指责他们的话来。
因为他也是过来人,指责明末百姓,就相当于否定元末起义的朱重八。
“天幕……”清朝,康雍乾几个已经不想说什么。
从“扬州十日”开始,他们所在时空就没少过起义,现在姜叶和江雪给那些百姓指明方向,他们已经忙到指责的力气都没有。
“往好处想想,这次乱的肯定不止咱们清朝。”康雍乾几个苦中作乐道。
他们是异族王朝起义多,难道其他中原王朝,就一个起义都不会有吗?
就史书记载的大饥。荒记录,他们最少都能找出十个动荡时期。⑤
而按照姜叶和江雪指明的道路,走投无路的百姓们开始朝粮仓进发。
人少的时候他们肯定没有这样的勇气,可现在他们不是人多吗。
看到诸朝形式,节目组领导,也就是直播系统嘴角抽搐,“不知情他们都能改变历史,知情了那还得了。”
这也是她没跟姜叶和江雪两个主持人摊牌历史直播的原因。
虽然不知情,也会改变一些历史走向,可好歹没有知情改变的大。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三十五章
“等等, 我们愿意捐粮食!”诸朝贵族们急切,生怕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真过来找他们。
别说,他们所作所为还真缓解了百姓们的激愤, 毕竟有吃的东西安抚,他们所求的, 也就那一口吃的。
“吩咐各地开仓放粮, 这次谁敢伸手,朕就把谁送给百姓们当粮食。”有灾情的朝代帝王们冰冷的环视朝堂。
每次赈灾都有人克扣这事他们不是不知道, 可是这次, 在天幕已经指明的情况下, 他们绝对不能再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