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那种单纯的师父带徒弟,互相成就的做法,在现在的这个情况,似乎已经不适应了。
回到设计组的办公室,梁志聪看周长城那愁眉苦脸的样子都好笑,特意从自己办公室的冰箱里拿出瓶啤酒递给他,他是个会享受的人,又不缺钱,尽管一个月才来广州十天,也让张美娟给他买了个小冰箱一直放在办公室:“喝点。”
周长城摇头:“现在还在上班,不饮酒。”
“有道理。”梁志聪把啤酒放回冰箱,拿出根雪糕,“这个可以了。”
周长城接过那根雪糕,十一月立冬的天,两口吃完,心都凉了,看着梁志聪,不知道这上司葫芦里能倒出什么东西来。
梁志聪听了周长城的培训计划,还不到一半,就打断他:“得得得,stop!你这是在培训新人,还是在教儿子做功课?事无巨细,又长又臭,谁受得了你?抓大放小,抓大放小。”
“假如你对他的要求有十分,对方做到五分,你即可判他及格,他还能表现好一些,那就当是意外惊喜。现在你是上司,你要分事情给下属去做,你定时检验成果即可,不是要求他学会一切来超越你。如果他做得跟你一样好,他就是你的同级。他要是做得比你好,他就是你的上司了。”
“还有,做工作怎么会没压力呢?你这个当组长的都替他分担完了,他还做什么?白领工资了?让他做事,又不要让他做太多,前头留点空间,人家才有进步的余地。”
周长城思考着梁志聪的话,略微有些开悟,放开了一些紧绷,确实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跟自己一样刻苦钻研,完全融入工作中,有的人心思就是会别其他的事情吸引,工业行业和工作不一定是他所追求的目标。
可等想通了,周长城又觉得梁志聪在影射自己。
这个番茄哥,说话做事总能一针见血,又让人回味无穷。
本来文才以为在姚生和梁志聪面前告了周长城一状,他会对自己客气几分,就算自己是个小人物,可一旦鱼死网破起来,也是能伤人的,可他实在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
周长城气闷过后,继续摆正心态,反复思索梁志聪的话,从中找到一点平衡,这个徒弟与自己没有缘分,那就再找一个过来制衡文才,又让张美娟在外头继续招聘,并第一时间透露给了文才,给他带点心理压力,机会如今在你手上,可你并非无可取代!
文才以为周长城这是要给自己来阴的,腆着脸说:“大不了厂里就把我开除了!”
周长城笑,带着一层他自己也没有察觉到的阴恻恻:“怎么会呢?同事之间有口角再正常不过了,厂里培养人才不容易,自然是要把你留下来的,再招多一个人,是因为人手本来就不够用。”
昔日单纯厚道的周长城也学会了用计策去达成自己作为上司的目标,维护自己作为上司的尊严,梁志聪说得对,这人做事情做到五分就行了,让他永远停留在平庸的五分也可以,至于十分的标准和功夫,可以留给值得的人。
站得高望得远,从前周长城还不懂尽心的师父和不尽心的师父之间的差距,因为他遇到的都是好人,再加上自己勤奋,师父们也愿意指点,可慢慢往上走,那种好的和差的人才,不必观其做事,只要听他说话,就能从其态度和逻辑中分辨出优劣。
晚上回到家,周长城把最近的事情,挑挑拣拣和万云说了,有些情绪他自己消化得了,就不再重复啰嗦。倒是万云一直心不在焉的,似乎有万重心事的样子。
“小云,怎么了?”连电视剧都不看了,看来事情真的很影响心情了,周长城问她。
万云近来压力很大,有些睡不着,听了周长城询问,拿出自己每日登记生意流水的账簿说:“看,之前每天还有一百八,现在又降到一百五了,人是越来越少了,再过几天就要给拉哥交租了。”
这个情况会持续到明年开春,甚至是二月底,中间有接近三个月的低迷期,对生意新手来说是很吓人的。
“还周转得过来吗?”周长城问,又去看万云记录的账,太细节了,字写得又密,看得人发困。
“周转肯定是勉强可以的,就是现钱太少了。”万云已经烦了有一阵子了,她说,“城哥,越秀的年货摊我还是想租一个,还是卖老张的挂历,让林彩霞去看着摊子。”
“她行吗?”周长城本身算是个稳重的人,他也喜欢四平八稳,踏实做事的人,比如胡小彬这种不滑头的,可林彩霞性子不够安定,总有些毛毛糙糙的。
“她帮林彩虹卖过年花,有经验,再带一带,应该是没问题的。”其实万云也打鼓,彩霞心不坏,可个性确实不像林彩虹说得那样笨拙,她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距离年货街街道办放摊位还有一个月,暂时别急,我们再想想怎么办,好好安排一下。”周长城去抚平她的眉头,“船到桥头自然直。”
万云靠在周长城肩膀上,幸好有他啊。
第161章
继续租个年货摊去卖台历,万云是想让林彩霞去的,林彩霞退缩了一下,怕自己不能胜任,人多的时候,收的钱多,找钱慢,拿货不及会挨骂,找错钱更会挨骂,没个人帮忙,是很恐怖的事,万云便多费了点口舌,让她一定去,还说会想办法找个人一起帮忙看摊档,林彩霞这才勉强点头答应。
于是万云兜兜转转之间,又找到了江曼,江曼的性格上有些过于进取的“咄咄逼人”,但做事很让人放心,她听郑阿姨说江曼在现在的这个厂子里,做到十二月底就不干了,她嫌工资太低,四处打听,问到一个较大型的油漆厂在招人,已经谈好等过完年就去上班,一个月工资有两百一,比之前的要高四十块。
万云找上门的时候,江曼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哎哟,万老板,真是巧合了,我之所以在十二月底不干,就是因为想着跟你们一样,过年前去赚一波块钱,也让我们澜澜过个好年。”
江曼已经打听到了租摊位的程序,现在就等街道放租了。
万云只得失望离去,但始终没有放弃今年年货摊子的事,计划的条件不成熟,只能一直完善它。餐馆是新开的,就算年底没什么人,也不能让胡小彬一人看着,相比林彩霞,万云更放心不下不会转弯,跟人一说话就脸红的胡小彬。
周长城这阵子很忙,因为昌江精密在秋季的时候接了不少欧洲客户的产品件订单,都预备在明年开春后发货。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后,东欧和西欧加剧融合,经济在悄然发生变化,姚劲成押对了宝,香港销售团队日益壮大,订单源源不断,厂里的机器没有一日是休息的,这个情况下,后头的技术和项目团队也要跟上,因此很缺人。
如果不是广州厂的条件不成熟,姚劲成真的很想在这儿也组建一个基础的销售团队,他甚至想在东莞和深圳都多开两个工厂,可惜啊,天总是不从人愿,事情只能一件件来办,且他也有种警惕心,担心步子迈得太大,踩中了虚假繁荣,日元暴跌的前车之鉴可就在眼前呢。
周长城最近和姚生他们开会,都习惯自己做点笔记,尽量努力跟上姚生的思路。
因为接来太多的订单,厂里机器和人手都不够用,现在他们开始找跟自己同行的小模具厂和注塑厂,把订单外发出去,这本是采购的事,但需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员一起参与,周长城和于小山郭泉等人就被调过去帮忙,他们除了在厂里上班,有时候还要跑到越秀、白云、黄埔这些地方去。符合要求的厂子不多,不是每个私人厂房都能有昌江这种大手笔的,德国CNC切割机,日本自动抛光机,美国的机床,说买就买了。
广州那头不顺,姚劲成只好让人在香港开始租厂房和机器,先把今年的这一关过了再说。
香港成本比广州的高,因为现在又临近圣诞节,不少欧美的公司都陆续放假了,客户那头很难联系上,收款得等,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生产和回款的周期都长,再加上要买料和请临时人工,昌江精密账上的现金就不够了,姚劲成大手一挥,直接在香港找汇丰银行借了一百五十万港币,好在他的资产信誉度好,行业内对他也是称赞有加,所以这笔贷款下来的很快,解决了燃眉之急。
日子进入到十二月中旬,周长城在厂里见到姚劲成,姚劲成压力肯定是大的,可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什么,毕竟是见过风浪的老板,开会的时候,还能哈哈大笑出来,把自己在香港租厂房和机器的事情说了出来,原来有个竟还是前阵子在日本市场沦陷的同行,欠了一屁股债,但还在努力赚钱还债,每一日都打扮得光鲜亮丽,生猛高昂,让债主放心地知道,自己还活着,没有想不开,一定会想办法还债,他对在座的同事说:“人不能让事情给逼死了,一定要想办法周转下去的。”
人家能做这样大的生意,心胸完全配得上他的财富,周长城感觉自己在心态上又学到了一笔。
他的英语课已经告一段落了,夜校发了试卷考试,他就比及格线高了几分,勉强过关,和周长城一样情况的,班上至少有二十多个,大家都是中不溜丢的学生,不过老师说,语言这个东西,一靠环境,二靠内驱力自学,得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见到效果的。
其实学了这些简易的英语,于周长城看长长的文件来说,帮助并不大,可至少触碰到了英语的思维,再加上行业英语来来去去就是那些话,多用几次就会了。当然,哑巴英语是一定的。说得不好,但阅读上来说,配上梁志聪送的字典,目前是勉强够用的。语言的顺畅,给他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和好处,周长城准备明年再报个高级的班,努力往上再提升提升。
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周长城回去和万云都说了。
之前万云听周长城在英语上用功,自己也想跟着学,可念了两天,就没有念下去,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她的精力和心思都被分散了。
像是现在,万云还在想那个年货摊的事情,拿出纸笔写写画画,想看看怎么平衡安排这件事,她遇到了和姚劲成一样的问题,就是手头无钱,不过姚劲成家大业大,尚能借贷,且过了这个冬天,等收回款就能继续转动下去。可她这儿却是过了这个冬天,明年开春,又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心情有些患得患失的,只能在其他地方把钱找补回来。
“贷了一百五十万?”万云对着周长城惊呼。
“对,要租的机器贵,押金也贵,还要从日本买材料,量又大,年底物流贵,费用太多了。”周长城也是在开会的时候,听其他同事讲的。
万云双手拿出来数了一下,七位数,她想都不敢想呢!
说到这里,周长城看着万云在那张纸上写着银行,对面又画了个正方形,代表的是年货摊,他们去年摆年货摊,就是在银行对面,说要搂一些银行的财气,忽然脑子灵光一闪,冲口而出:“小云,我们也租摊位!”
“租啊,每年不都租吗?”万云说。
“不不不!是租一大块!”周长城显然也是被自己的想法给吓着了,声音忽高忽低,“姚生在香港租的那个厂房,里头有好多二手的机器,配备几个生产熟手,专门做租赁,听说生意一直没有断过。我们也学他们,把街道划分出来的那些摊子都租下来,划分好大小面积后,再加价分租出去!反正每年这些年货摊都是不愁租的!”
周长城的话,在这个时间点,简直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万云听完,说话都结巴起来:“可是,可是那条年货街少说也有一里路,我们哪里能租得了这么多?哪里来的钱?”
钱,这倒是个问题。
不过这真是个新思路,就是万云都觉得转得动,她本来就为了谁去看摊子的事费心,不如跟拉哥一样,当一回“房东”:“那,就算我们租个一百平,街道能给我们租这么多吗?”
“明天去打听打听,之前也没说过不给个人租这么多的。”周长城想了会儿,前两年都没有这种规定的,“我刚刚想了一下,如果真能租到这一大块地方,那我们找朱哥要两个人,用最便宜的绳子和细竹竿,把棚子给搭起来,这样就能免去租户自己搭建,我们也能顺理成章收更多额外的钱。”
“这个主意好!明天一早我就去打听!”万云被周长城这么一说,立即心动起来,不过立即又翻出存折和账本,算起钱来,失望地说,“可是我们现在只有四千出头了。这几年的租金价格都没涨,今年应该也是持平的,十平米就要六百,我们…也只能租六十平米左右,这是不是也太少了点?”
周长城双手放在脑后,躺在床上,盘算起自己能拿到手的钱,目前他的工资一个月五百七,按着他的情况,应该可以提前预支两个月的薪水,可也是杯水车薪。
年货街是其实是一条五米宽的街道,两边是搭起来的棚子,分为正反两面,中间留出窄小的人行道,隔一段就空开,让人穿梭经过,不到一里路的长度,可认真划分,是能划出几百家小摊位来的。这条街周围有三个公交站,还近着报社、街道办、一些政府机构,每年都会被报纸和电视台报导这里的热闹繁荣,所以就成了大家买年货惯来的地方。
“不想了,明天去问问街道,免得我们算了一晚上,结果人家不给租这么多就白费力气了。”万云把纸笔放下,拉了灯,和周长城睡下了。
第二日,万云特意先去之前的街道打听,工作人员听到她要大面积租摊位,不可置信地看了她一眼:“你确定要租这么多?顾得过来吗?”
“我想把这些摊位搭建好后,再分租出去。”万云没有瞒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她也想知道,这种做法到底行不行。
这条年货街才成立六七年,每年都是散租出去的,那工作人员显然也是第一回 听到租客这种要求:“我不敢保证,要向领导请示,今天没办法回答你。”
“那行,我留一下您的电话,明天再打来问可以吗?”万云要赶着去餐馆了,不在现场等答复。
“行,你记着吧。”工作人员写了个条儿给她。
像这种年货摊子租出去,也是给街道创收,所以对来租摊子的人,基层工作人员态度还算过得去,尤其是眼前这个年轻女子,竟一张口就想要上百平,要是真的可以一次性租这么多出去,他们也不必对着零散的租客重复说条款和注意事项,这么一想,对他们来说,还是很省事儿的。
万云在餐馆消耗一整日,周长城也试探去问了张美娟能否提前预支工资,张美娟说只能预支一个月,因为香港那边的财务最近的现金都很吃紧。
隔天,万云留在家,忐忑地给年货街的街道办打电话去问,那个工作人员说可以是可以,但要一次性支付完租金,租客要是有什么事,万云这头要负责解决,当然他们街道办也会适当给予支持的。
万云一阵冷一阵热,热的是有这个机会能在摊位租金上挣钱,冷的是她没有当过“房东”,不知道这些“租客”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于是在电话里又追问了几句。
那工作人员也没有不耐烦,说:“一般都是讲价格,或者临近的两家店争点地方吵起来,大家都是为了挣钱,一般不会闹太大的。”
“那我处理不了,可以去找你们的吧?”万云小心地问。
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笑了:“其实找治安队,比找我们要更容易解决问题。”
万云也笑,确实是。
于是这件事暂时就这么定了下来,接着,就是要解决钱的问题了。
第162章
周长城和万云两人想大面积租年货摊这件事,他们没有声张,事以密成,何况光是自己身边就有好几个到时候要去摆摊子的,比如丹燕嫂,比如江曼。
现在他们烦恼的是如何弄到一笔钱,万云的心有点大,她不想只租一百平,一百平随便划拉一下就没了,她想租三百平,刚好是一截子的路面,正反两边连在一起的铺位,如果能顺利全部搭建起来,那就集中在一起进行管理,于她来说,是很方便的一件事。
三百平,那至少要预备一万八千块钱,再加上如果要请人搭建棚子,还得花钱,那就是两万打底了,且还得考虑到,如果有摊位没有租出去,会折在自己手里的情况。
万云拿着裘松龄送的那个计算器,都要按出花儿来了,最后决定要去找街道的人讲价格,她一次性拿三百平,给他们消化了那么多摊位呢,肯定要给点优惠的。
这事儿不好在电话里谈,睡醒一觉,万云立即坐上公交车,一路摇到年货街所在的街道办,还是之前那个办事员接待的她,一听说万云要讲价,小伙子立即摇头:“你可别为难我了,这么大的事我哪里做得了主啊?”
“麻烦您,向领导申请一下。像之前我们说了是一个月的话,十平米,每天按二十块算,一月六百,但是超出了就按十八块算。我要三百平这么大的面积,按着十八一天给我算吧!”万云也是厚着脸皮,不依不饶地跟在小伙子的后面。
那小伙子被万云跟得脸都红了,站起来装水,去上厕所,都被跟着:“本来你一下子租这么多,就是特事特办的,现在还要讲价,我们这儿也不能为了你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先例啊。”
“怎么会难办呢?”万云装作一脸懵懂的样子,根本不在乎眼前的男的刚从侧所出来,“前两年我也来租过,您也是愿意适当给我减免的,我一直记得您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所以这回也是特地过来找您的。小摊位都能适当减免,这样大的面积,肯定能的。”
那小伙子想笑,又笑不出来,这个万同志,看着年纪也不大,怎么说话这么赖皮?小摊位好处理,因为涉及的金额不多,这样大的摊位,动辄上万,他哪有这权利批复啊?
刚好旁边也有一对夫妻来打听年货摊的事儿,听万云三寸不烂之舌让工作人员帮她申请租金减免,还有些看不上,心想这女的撑死了租个二十平,就二十平也要讲这么久的价格吗?
结果那对夫妻一听万云大手笔要租三百平,都愣了,不用动脑子都知道这女的是要干什么的,肯定是要当“二房东”,把摊位划开后,再租出去,也就是有利可图才会贴得这么牢,办事人员赶都赶不走,于是这对夫妻又赶紧追着问:“能租这么大的面积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这对夫妻一盘算,有赚头,立即学万云,比她要的还多,竟要了四百平!
万云两条眉毛纠在一块儿,悄悄瞪了那对夫妻一眼,学人精!得快点把合同给签下来,靠近银行的位置不能让他们抢走了!
这下好了,办事员小伙子被三个人围着转,要让他们街道把价格再降一降,那小伙子被围堵得不堪其扰,其他事都做不了了,只好答应会向上申请:“领导出去开会了,下午才回来。我先说明啊,这个事儿我肯定只能口头上说,绝不可能书面去申请的。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不行你们也不能再找我们减租了,不然就跟大家一样,都租小面积的,省点儿钱。”
“赶紧走吧,别耽误我们工作。明天再过来!”
这小伙子的话把万云和那对夫妇的嘴给堵住了,三人又和和气气、客客气气地对他谢了又谢,跟拜青天大老爷似的。
三人跟乌眼鸡那样出门街道办办公室的门。
出去后,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拉下脸来说话。
男的问:“哎,到时候你的摊位想怎么划?”
“你呢?这么快你就想好了?”万云才不先说呢,真烦,干嘛学自己?
女的看起来面相强势一些,拦住自己的丈夫,说:“前几年我们也来摆摊子的,看到都是二十平,十平,五平的,再大再小就没有了。真拿到四百平,我们也还是这么划。”
万云同意:“我也是这么想的,再大恐怕也租不出去,小的话又很鸡肋。”
“那价格上…我们两家统一一下?”女的试探说道。
万云看她直接,自己也爽快:“可以啊。二十平的我准备加三百,十平的加两百,五平的加一百。超过一个月的话,还是按二十元一日收费。”
女人倒吸一口气,真狠啊:“你不怕租不出去啊?”
万云想过了,有能力租二十平的一定是有点积累的,一个多月下来,年货摊赚的比租金多了几倍,大户租客不会在乎这点涨价的,所以这个铺位只能少而精,位置要挑拣一下。至于十平和五平的,就是“薄利多销”,十平占多数,以数量攒起的价格取胜。
“我把我的价格说出来了,你们到时候可不能比我租得便宜啊!”万云面色不善,大大的双眼盯着眼前的这对夫妻。
那男的还在算数,可女的两眼一转就答应了,脑子里甚至画出草图来了:“行,妹子,我也不怕和你说,等租好了,我准备找人来搭摊子,让租客一来就能摆货卖货,不操心搭和拆的问题,收了钱,总得给人点添头。要我给你介绍工人吗?”
万云真喜欢这女人的豪爽和大方:“先多谢你了,不过暂时不用了,我这儿也找了两个人,到时有事儿咱们通个气儿。”又暗暗指了指街道办里头的办事员小伙子,把手背放在嘴边,降低音量,说,“他们要是不同意给优惠,我们就再来。”
“好好好,说得对,我们一下子要这么多呢!”女人立即就和万云握上了手,“我叫叶小芝,这是我老公,叫莫阿球。我们应该比你大,叫你一声妹子。你叫什么名字?”
“芝姐好,阿球哥好,我叫万云,我爱人在上班,今天没陪我过来。”万云也自报家门,又把周长城也拉出来,“明天他放假,我介绍他给你们认识。”
“好,明天我们再来一趟,听听他们领导怎么说。不同意的话,我们就一起磨他们!”叶小芝一下子就把决定给做下了。
等回到家,万云将遇到叶小芝夫妇的事情跟周长城说了。
周长城今天已经找张美娟多预支了一个月的工资,从兜里掏出来,把钱交给万云,又听说有人大手笔要了四百平,笑道:“今年的年货街要比往年更热闹了。”
“反正我和他们说好,到时候两家人合心做这件事,有事儿大家私下说好了,再拿到台面上,免得那些租客对我们反感。”万云还没做过这样大胆的事,能联合一点他人的力量,自然不能放过,又说,“到时候你可没得休息了,一下班就得去年货街看着。让你也当当‘包租公’是什么滋味儿。”
“没问题!”周长城满口答应,“朱哥那儿,我过几天就去找他要人。他们那帮老乡也不是个个都会回家过年的。”
隔日,叶小芝莫阿球夫妇和万云周长城夫妇,一同出现在越秀年货街的街道办里,那小伙子说领导也得跟更上面的一层领导汇报,今早不能立即给出答复,下午再看。
没办法,两对夫妇只好蹲在人家街道办门口等,吃过午饭,又跑去问,街道办的领导先是问了他们最终对公众的租金是多少,叶小芝和莫阿球两人忽然怂了,眼神发慌,都看着万云,万云对着“官儿”也打颤,握紧了周长城的手,把昨天说的租金和搭棚子的想法说了出来。
那领导沉吟一会儿,估计是认为这个价格也不算特别离谱,就说可以给十八块一天,但是要求他们必须每天都有人巡逻,就是请临时保安,不是说让他们做治安防火的工作,是因为他们两方大承租人应该负更大的责任,绝不允许搞出高价摊位费来。
两对夫妇喜得忙忙答应,又问是否要提前交押金。
那领导说:“现在不着急,还有半个月才放租摊位,你们提前三天过来,一次性把租金交到位了,就让我们的办事员给你们签合同。一定要一次□□齐,我们这儿不给拖欠的。”
“好好好,多谢领导。”
出了门,两拨人又开始私下挑起地方来,这种摊位都是先到先得的。等挑好了,再和办事员小伙儿说,让他千万别给划出去了。
周长城和万云自然还是选银行门口的那半截子街道,而叶小芝和莫阿球选的是他们去年摆摊的地方,对着两个人来人往的路口,他们各自都认为自己选的比对方的更好,好在没有相争起来,大家还算和谐。
至于那个临时保安,叶小芝说她能喊两个人来,费用尽量压到两百,做足一个月,两家分摊。
周长城和万云都表示同意。
等把街道办这里头的事儿解决了,周长城和万云又开始操心租金的事,这两口子也真大胆,手上只有不到四千块,就敢肖想两万多成本的生意,虽然租金减少了两块,但仍不便宜,他们得准备至少一万五,还得备钱找老张进货,不然稍微有点什么事,就没办法周转了。
前头周长城说姚劲成在香港借了钱租厂房生产,他们倒也想找一些机构借钱,可现在的银行不能贷款给私人企业,他们也没敢想走银行的路子。这几年,江浙一带倒是有银行贷了经营款给私企,只是数量极少,不过几十家,而且里头能借到公家钱的私企大多都是和国营企业有挂钩,如果单纯的私人企业,那几乎都没有机会。
广州,或者是商业氛围浓郁的城市,民间借贷一直很活跃,就是十年运动的期间,也有一些藏在暗地里的渠道可以借到钱和物资。
现在拉哥手上就有借贷的业务,俗称高利贷,借十还十八,几乎是双倍的利息,正所谓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
利息太贵,哪怕只用一个月,万云也借不起,只能往其他方面想办法。
周长城和万云两人把身边所有人都想了一遍,最后决定把主意打到彭鹏和桂老师裘阿姨身上。其实朱哥摆脱了钟大海那栋烂尾楼的债务阴影后,手上有不少的工程,今年收入挺好的,但万云的餐馆装修还欠人家钱,她实在不好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