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父皇他居然开挂by霖小墨
霖小墨  发于:2024年12月29日

关灯
护眼

“现在可以说了吧?你是如何让那麟德殿亮起来的?”
“靠物理,靠发电机,靠电灯泡?”
云舒显然也早就料到了宣武帝会有此一问,她今早上朝的时候,袖袋里甚至把图纸都揣上了,
如今掏出来往宣武帝面前一铺,倒也没有要给对方细讲的意思,只是笑吟吟地托起了下巴:
“父皇若是愿意听,儿臣倒也不介意给您从头开始讲起,但估摸着要花上不少时间。”
“那倒不必。”
宣武帝妥妥就一文科生,这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各种线条,他看着都觉得眼花。
他只要知晓一件事儿就够了——
“所以,这东西并非是靠神力达成的,它就像蒸汽汽车一样,可以由凡人做出来?”
“那当然了!”
云舒一脸“父皇您在乱想些什么”的表情:
“您不会真以为儿臣是神仙吧?”
宣武帝:“。”
确实像。
云舒:“?”
算了,不重要。
将发电机的图纸扒拉到一旁,云舒又掏出了另一份图纸,郑重其事地道:
“父皇,儿臣打算在京郊建一座军工厂。”
“军工厂?”
宣武帝愣了一下:
“你是想……”
“儿臣想多造些火药备着。”
云舒点了点头,认真解释道:
“尼亚国他们此前从未派过使团来天盛参加万寿节和除夕宴,偏偏今年却来了,而且还带着那所谓的‘教皇认可’,明显是想探咱们的虚实。
指不定哪一天,又会闹出像之前七国同时对咱们开战那样的事情。
所以儿臣以为,咱们最好还是能提前先做好应对这一切的准备。”
“你说的有道理。”
宣武帝深吸了口气,望着云舒给出的军工厂图纸,眉心微蹙:
“只是你之前也说过,这火药的制作其实并不算多难,
要想不让这方子流传出去,军工厂里的所有人都必须得是绝对能信得过的死忠才行。”
可是都要建厂了,那厂子里需要的人手定然不会少到哪儿去……
“这还只是一方面。”
宣武帝还在琢磨着军工厂那边的人手问题,云舒却已经掏出了第三份图……哦不对,这回她掏出来的是一本儿奏折。
“父皇您也知道,儿臣这个人,最是喜欢有备无患的。
军工厂那边固然要严加保密,可段时间或许还好说,但时间久了,谁也不能保证它永远都会万无一失。
万一这火药的配方最终还是落到了敌国之后,咱们最好的应对法子,就是拿出比现如今这种火药更加厉害的武器。”
“还能有更厉害的?”
宣武帝瞳孔猛地一缩:
“是什么?”
“……儿臣只是先这么说说,暂时还没做出来呢。”
云舒一脸无辜:
“儿臣的意思是,可以让人来做。”
“让人做?”
得知更强的武器压根儿都还没影,宣武帝又放松下来:
“让谁来做?是郑桥章,姜元宝,叶清安他们几个,还是工部的其他那些人?”

云舒将她最早拿出来的发电机图纸又重新扒拉了回来:
“但是父皇您看,这物理一旦利用好了,它可以制出蒸汽机车、发电机这样的神物,
化学利用好了,更是可以造出火药这等令我军所向披靡的武器。
还有数学,在这中间同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儿臣就想着说,这科举咱们虽然一时半会儿是不好改动什么,毕竟如今参加科举的这些读书人们,之前也没学过什么数理化。
但咱们是不是能像设立武举一样,单独再设立一个专门考数理化的科举体系,让另外一批学过这些的人去参加考试,然后从中选拔人才,
让他们来思考,这数理化究竟还能如何应用?”
虽然她之前就已经想办法让各地商会的会长们都自掏腰包去寻民间高手了,
可这样的时代,哪儿来那么多真正的民间高手?
百姓们大多连数理化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
让他们自己埋头瞎捣鼓,一辈子过完了也不见得能琢磨出什么高深的东西来。
天盛学院里倒是有数理化的课程,
然而百姓们不懂学这些有什么用处,报名的时候几乎全是奔着医术、算账、木匠铁匠等等这些他们明确知道学好之后能用来挣钱的技术去的。
仅有的那一撮数理化专业的学生,都还是奔着天盛学院包吃包住去的!
云舒隔三差五就能收到一批数理化专业季度考成绩不合格,被学院劝退的名单。
即便是目前还留在学院里的那些学生,暂且也都还没有要把自己所学知识运用起来的意识。
“儿臣仔细想了想。”
云舒一脸深思熟虑之后的郑重神情:
“发现儿臣还是低估了百姓对编制的向往。”
“编制?”宣武帝挑眉。
“差不多就是入朝为官的意思。”
云舒解释道:
“对寻常百姓而言,哪怕只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小小九品芝麻官儿,一旦当上了,那就是改换门楣,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儿。
所以想要让他们重视起数理化的学习,最简单直接的法子,就是让数理化也成为科举的一部分,
成为他们能够获得编制,考官上岸,光宗耀祖的桥梁。”
“如今距离除夕已经没剩几天了。”
宣武帝若有所思地盯着云舒看了两秒,忽然开口道:
“朝中事务,通常会赶在除夕休沐之前全部处理完毕,不把今年的事情带到明年。
你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这样一件事儿……是盯上明年的春闱了?”
“父皇明察秋毫,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
小心思被点破,云舒也不隐瞒,大大方方的顺势就承认下来:
“若专门为数理化另开一场考试,与现在的科举时间错开倒也不是不行,
但它本就是新加上的东西,单独考不太容易让百姓们有认同感,说不定还会让人产生一种它也不是很正式的错觉。
只有让它跟科考保持一致,才能效果最大化。
但科举本就是三年才考一次,错过明年春,又得等三年。
这三年的时间都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事儿了。
索性现如今学习数理化的人也不多,少一轮秋闱也不打紧,
反正咱们这第一年录取的人数,也同样不会如科举那么多。”
“要想和科举一块儿办,那就得再为他们新建一座贡院出来。”
宣武帝显然已经被云舒说服了,但他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这么轻易地被说服,
人生选择模拟系统中关于她的未来,或许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想起人生选择模拟系统中还提到他未来会提前退位,成为太上皇,
宣武帝忽然就想看看,小五这小崽子如今在朝中,究竟能有多大的能量。
朝中那些大臣们未来能安安分分地看着小五登上皇位,究竟是真的服她,还是仅仅只是因为,他这个太上皇还在后头看着——
“另增科考项目这种事情,毕竟不是什么小事。
如你所说,通过数理化科考上来的人,最后应当都是要去往工部任职的。
那么相对应的,本该通过正常科考进入工部的人便会被削减。
也就是说,这数理化科考,终究还是侵占了常规科考考生的利益。
不出意外的话,朝中大臣,甚至是天底下的读书人,兴许都会反对此事,
再加上如今距离春闱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此时再建一座新的贡院,未免也有些太赶了。
所以明面上,朕也不会同意。”
“明面上?”
来御书房跟着宣武帝学了这么久,云舒难得也有了没能第一时间弄明白圣意的情况:
“那……背地里呢?”
“你都说那数理化如此有用了,朕当然是支持的。”
宣武帝挑了下眉,索性也直接把话说明了:
“但当着朝臣们的面,朕是绝对不可能松口的。
你若是真想把这事儿办成了,就得靠你自己的本事,去说服那些大臣们,让他们站到你那边。
只有朝中超过六成……不,七成以上的大臣都赞成此事了,朕才会点头同意。”
云舒:“???”
她父皇这又是玩的哪一套?
云舒疑惑地望着宣武帝,认真思考了好一会儿,忽然语出惊人,直言不讳:
“父皇,您该不会是猜忌儿臣了吧?”
“朕猜忌你做什么?”
有了废太子那么一个前车之鉴,再加上之前人生选择模拟系统中显示的,这小崽子一言不合就能跑去海外建国的事儿,
宣武帝是一点儿误会都不想有了:
“你当朕闲得慌?”
“您可不就是闲得慌么!”
云舒撇了撇嘴,毫不客气地吐槽道:
“明知道儿臣要干的是件好事儿,利国又利民的,而且还正赶时间。
您可倒好,非但不帮忙,还硬要给儿臣增加难度。”

“堂堂太女,总不能办什么事儿都还非得朕在后头支撑吧?”
“所以您是希望朝中大臣们以为儿臣和您意见不和,儿臣这个太女公然鼓动朝臣们与您相对抗?”
云舒一点儿也没被说服,反而更觉得宣武帝是在瞎折腾了:
“听起来更闲得慌了。”
宣武帝:“……”
“少说那些没用的!”
他面子上有些绷不住了,索性直接冷哼了声:
“现在距离除夕已经没剩下多少天了,你若真想把那些事情办成,可得抓紧时间了。”
“行,那儿臣现在就去。”
见宣武帝打定了主意,非要给她找麻烦,云舒索性也趁着这个机会,光明正大翘班儿了:
“反正现在折子也比以前少多了,父皇您慢慢忙!”
“个小兔崽子!”
宣武帝都要被气乐了,
只不过因为自己这也的确算是坑了云舒一把,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儿虚的,
笑骂了这么一句之后,也没把人再叫回来,反倒还满目的期待之色:
“跑得这么嚣张,一看就是有主意了。”
也不知道她最快能在多久之内说服那些个大臣们,
就这么十来天的时间,会不会有些太紧迫了点儿?
宣武帝还有些担忧,
另一边的云舒却是在出了御书房之后,便直奔着宫门的方向去了。
父皇说得对,新建贡院,尤其是建立军工厂这种事儿那都是要花大笔银子的。
在说服其它大臣之前,她还得先把掏钱的那位搞定才行——
“什么?太女殿下来了?!”
户部,正带着一帮下属眉开眼笑地算着对着又一年商税账册的严尚书骤然听到有人传话过来说太女殿下要见他,
那一张老脸顿时皱成了苦瓜:
“殿下可有说是为了何事?”
“这倒没有。”
见严尚书一脸苦涩,心腹下属不由得小声宽慰道:
“不过看殿下神色,应该是好事儿。”
“你懂个屁!”
严尚书面上神色更苦了。
这真要是什么能挣钱的大好事儿,殿下今日下朝之时便可拉着他把话说了!
可对方偏要拖到这个时候,再私下里出宫来找他,这不明摆着就是找他要钱的么?
能让太女殿下高高兴兴亲自来找他要的钱,那能是小钱儿?
只怕殿下越高兴,她要的钱就越多啊!
若是可以,严尚书还真想像对待其他人那样,对云舒也来一个避而不见。
可惜他不能。
对方是当朝太女,他非但得见,而且还得立刻马上端出一副尊敬热情的笑脸去见!
匆匆忙忙地放下手中那些账册,去给云舒见了个礼,
已经深谙不能让太女殿下跟他东扯西拉太多,否则他很容易被带偏,继而上头到答应掏出一切数额的钱财的严尚书落座之后,便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
“不知殿下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户部掌钱,本宫来这儿,自然也是为了钱的事儿。”
严尚书熟悉了云舒的套路,云舒又何尝不了解严尚书的性子?
她淡定地品了口茶,一开口,比严尚书还要直截了当:
“不知商税今年入账了多少?”
“账册暂时还没查完。”
严尚书谨慎地答道:
“但应该不比去年少。”
“那也就是说,至少五个亿往上了。”
云舒点点头:
“那银行呢?”
“银行的收益就没那么高了。”
严尚书说起这个,也是一阵发愁。
想当初,太女殿下跟他说银行真要办起来了,一年挣他个三亿两银子那都不是梦!
为此他甚至上头到连创办只赔不赚的天盛学院这种事儿都答应了,三千万两银子那是说掏就掏了!
可结果呢?
到现在为止,银行拢共也就才赚回来了两千多万两,甚至都没能平了当初办学院的帐!
严尚书说着,还忍不住用控诉的眼神瞅了云舒一眼,
像是在无声地传达一种信号——
殿下您已经坑过老臣一回了,同样的亏,老臣可不会再吃第二次!
然而云舒对此,却只是若无其事地转开视线,当做什么都没瞧见,
并且摆出了一副十分震惊的神色来:
“什么?竟然只赚了两千多万两?
为何这么少?”
殿下居然还问他为何这么少!
莫不是想说这一切都是由于他办事不利的缘故?
在管钱搞钱这种事上,向来兢兢业业的严尚书差点儿没跳起来:
“殿下,老臣可是全都按照您当初教给老臣的法子去做的!
将国库里闲余的,以及百姓们定期存入的银子贷款给用房屋或者田地来做抵押的百姓,尤其是商户们,然后收取他们的利息,
除此之外,老臣还让银行跟一些有经商头脑,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足够资金的人签了契约,
让他们拿着银行的钱去做生意,挣来的钱咱们和他五五分成……
这一年下来,若说挣,那也的确是挣了不少,
可咱还得出去分给储户们的利息,以及做生意赔掉的钱!
这加加减减的,最后算下来可不就只剩下两千多万两么!”
“原来如此……”
云舒恍然大悟:
“这就是没有找对投资对象的缘故啊!”
“投,投资对象?”
严尚书一懵,有些不可思议地道:
“殿下的意思,莫非是觉得那些做生意赔了的,都是因为银行这边眼光不好,选错了人的缘故?
可这做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
“寻常生意自然无法做到稳赚不赔。”
云舒先是赞同地点点头,而后话锋一转:
“但是,倘若严大人能够找到那种真正可挣大钱,且必定稳赚不赔的生意,
这一笔钱投下去,兴许比整个天盛银行忙活好几年都管用。”
“哪儿有那么厉害的生意?”
严尚书下意识的就觉得不可能:
“老臣活了这么久,还没见过这样的!”
“您怎么没见过了?”
云舒挑了下眉:
“远的不说,就说那蒸汽汽车,还有那正在建设当中的火车,算不算稳赚不赔,且可以挣大钱的生意?”

严尚书噎了一下:
“可蒸汽汽车的制造法子已经由您奖励给了前年缴纳商税最多的商会,他们本就不缺钱,哪还会让银行来分一杯羹?
至于那火车就更不用说了,本就是朝廷出钱造的,有收益本就该全都归国库所有,同样用不着银行再去做什么投资分成!”
“这两个不行,那就再找和这俩差不多的嘛。”
云舒理所当然地道:
“那蒸汽汽车和蒸汽火车能造出来,别的难道就造不出来了?”
“……”
这玩意儿要是那么好造的,至于之前几千年都没人造吗?
严尚书差点儿就条件反射地怼回去了。
可想到眼前这位殿下还真就是创造出蒸汽汽车与火车之人,他眸光唰一下就亮了起来:
“殿下这意思,莫非是又造出了什么堪比蒸汽汽车的好东西?”
“那倒没有。”
当着严尚书的面儿,云舒不疾不徐地又喝了口茶,这才慢悠悠地道出了下半句:
“但也不难。
毕竟制造蒸汽机的原理,其实一点儿也不难,多学点儿物理,自然就会了。”
“物理?”
严尚书有些不确定:
“就是您之前在天盛学院里开设的,但是压根儿没几个人愿意认真去学的那门学科?”
“就是那门学科。”
云舒点点头:
“准确来说,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学科,有它们在,创造出类似蒸汽汽车这样的新事物,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殿下的意思是,让银行去投资天盛学院里,学这三门学科的学生?”
严尚书更加迟疑了:
“可老臣听说,这几门学科成绩好的,似乎并不多?”
“严大人说得没错。”
云舒轻叹了口气: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这三门学科也是这两年才新出来的东西,百姓们不清楚它的重要性,更不知道学了这些有什么作用,
在他们看来,学什么数理化,甚至还不如学喂猪有用。”
“是啊……”
严尚书有些汗颜。
毕竟他之前也不清楚学数理化有什么作用来着。
“殿下何不将这数理化的重要性刊登在京城日报与天盛周报上?”
“光刊登那个有什么用?”
云舒不以为意:
“上来就跟他们说,学好数理化,你们以后也能像太女殿下一样,造出蒸汽汽车,挣大钱?
这话有几个百姓会信?”
要知道,即便是在今天,百姓们对蒸汽汽车的称呼,也依旧还是“神车”二字。
他们潜意识里就觉得这不是寻常人可能做得出来的神物。
都说一个人的认知会局限住他的眼界和思维,
饼画得太大,只会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及。
毕竟这年头,寻常老百姓没有那么多试错的机会,
即便那大饼足够诱人,可只要他们觉得不可能,那愿意冒这个险的人,就依然还是少得可怜。
这道理,云舒只需要轻轻一点,严尚书立刻便能想明白。
于是,他也跟着发起愁来:
“那照殿下这么说,岂不是无解了?
明知道数理化的重要性,却苦于无人去学……
这跟明知脚下有金山银山,手里却没有铁锹,无法把它们挖出来有什么区别?
实在不行的话,要不就让工部的人都去学那数理化?”
“严大人这话说的,好像数理化是想学就能学好的一样。”
云舒似是被逗笑了:
“天盛读书人这么多,三年一次的科举最终被选出来的又有几个?”
“天赋和资质自然是要的。”
严尚书也意识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他泄气地佝下了腰,更加沮丧了:
“可这不是没多少人自愿去学吗?”
“那就让他们改变想法,自愿去学不就行了?”
见前头都已经铺垫得差不多了,严尚书也是真的在为数理化专业无人而感到苦恼,
云舒终于道出了她今日来这一趟真正想到达成的事情——
“只要让数理化也变成科举的一部分,无需任何人再多说什么,
百姓们便会自发的让家里孩子去学习。”
“殿下说的是……不对,不是,这怎么能行!”
严尚书顺着云舒的思路,差点儿都没能反应过来:
“说到底,除了工部之外,朝廷也没什么其它部门必需要用到这三门学科吧?
科举加入这三科,岂不是……”
“本宫说的又不是在常规科举中加入数理化这三科,严大人急什么?”
云舒无奈地打断了他的话:
“本宫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另外再建一座新的贡院,专门用来进行数理化这三科的科考。”
“这……”
严尚书还在迟疑,
云舒就在一旁幽幽地提醒他:
“严大人想想蒸汽汽车的利润?
若是有很多类似蒸汽汽车的发明……”
“严大人再想想,等天盛的国库富裕到让太多人眼红的时候,咱们要拿什么来守住这笔财富?
哦对了。”
见严尚书似有要开口的意思,云舒不紧不慢地接着道:
“差点忘了说,此番在七国战场上大放异彩的新武器,迟早有被人学去的一天。
除非能有新的更强的武器出现,不然咱们可就悬了。”
严尚书:“……”
再怎么有备而来,也还是没能扛得住云舒的那张嘴,
严尚书虽不情愿,却到底也还是松了口,无奈地苦笑了一声:
“殿下,您这光说服老臣一个人是没用的。
即便户部愿意出这个钱,可科举这事儿,牵扯甚多,到底还是损了不少人的利益。
若是他们不肯松口,这科举的事儿就办不成。
若是这科举的事儿办不成,那军工厂那边,也没人能去琢磨如何制造更新更强的武器,
只能做七国战场上出现过的那种武器……”
“这就无需严大人操心了。”
解决了严尚书这么一个难搞的大问题,云舒神情愉悦地站起了身:
“本宫只要知晓,严大人是站在本宫这边的就好。
至于其他人,本宫自有办法。”
“如此,那老臣就静候佳音了。”
严尚书还能怎么办呢?
当然是只有恭送太女殿下啦。

第370章:有这么个大孝女,他是真服气!
户部这边发生的事情,在宣武帝有心想要知道的情况下,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
严尚书能够被说服,这一点儿也不意外。
毕竟众所周知,严尚书这人,最在意的就是钱了,
而他家小五,偏就极其擅于挣钱。
有小五出马,严尚书不松口那都不正常!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朝中其他那些个大臣们。
也不知道小五打算如何劝服他们?
宣武帝满心好奇地差了人继续去打听消息,想要看看云舒从户部离开之后,下一个要说服的对象是谁,
结果却得知云舒后面哪儿也没去,她直接回宫休息了!
宣武帝:“?”
问题不大,小五应该只是需要安静地想一想对策,
毕竟那些老家伙们确实不好对付,一个个老奸巨猾不说,最在意的也只有他们自家的利益。
他临时给小五出了这么一个难题,她能反应那么快的先解决严尚书便已经相当不错了,
剩下的慢慢来也是应该的。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应该就能看到小五第二步的行动了吧?
宣武帝很快就说服了自己,还提前派了人去注意云舒明日的动向。
结果第二天下了早朝之后,他在御书房里见到了云舒。
宣武帝:“???”
“你怎么在这儿?”
“儿臣不应该在这儿吗?”
云舒的表情比他还懵:
“难道儿臣什么时候被撤职了?”
“什么撤职……”
宣武帝被她狠狠地噎了一下,还当她是在故意装傻,气得瞪了她一眼:
“你现在不应该是在忙着说服朝中那些大臣吗?
怎么,这才过了一日,就放弃了?”
“那事儿啊。”
云舒恍然,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
“那事儿不急,等过几日再说也来得及。”
“再过几日可就要到除夕了!”
宣武帝先是被她这不着急的态度急了一下,之后蓦地反应过来,狐疑地打量了云舒:
“你是不是又挖什么坑了,正等着人往里头跳呢?”
“看您说的。”
云舒为自己叫屈:
“儿臣是那样的人吗?”
宣武帝斩钉截铁:“你是。”
“好吧我是。”
云舒也不挣扎了,两手一摊,承认得十分痛快,且理直气壮:
“儿臣昨日回去仔细想了想,您说儿臣这又不是想干什么坏事儿,
明明是殚精竭虑为天盛的未来考虑,天盛好了大家都好,
凭什么所有人都要反对儿臣,儿臣还得为了说服这些冥顽不宁固执己见的大臣们放下自己太女的身段,去好声好气地哄着他们?
您看儿臣像是能受得了这种委屈的人吗?”
“……”
她确实是受不了一点儿委屈。
这小崽子有多娇气他是见识过了的。
他还堂堂宣武大帝呢!
把这小崽子惹着了不也得绞尽脑汁地哄着?
前头那些个给她气受的,如今不是死了就是灭国了,
这么一想,她如今只是给朝中那些大臣们挖个坑什么的……那都是看在朝廷还需要他们的份上!
没让这些大臣们感恩戴德都算是她给面子了!
“所以……”
确认这小崽子要坑的只是那些大臣们,而非他这个皇帝,宣武帝放下心来的同时,不由也开始好奇起来:
“你到底给他们挖什么坑了?”
“您猜?”
云舒偏过头,瞅了眼宣武帝面上神色,忍不住嘶了一声:
“儿臣怎么觉着您有点儿幸灾乐祸呢?
您的股肱之臣要被坑了,您挺高兴啊?”
“高兴谈不上。”
小心思被拆穿,饶是宣武帝都尴尬了一瞬,秒切正经脸:
“朕只是觉得,那帮老东西平时也没少给朕找不痛快,是该有人收拾收拾他们。”
“那您可能要失望了。”
云舒随手拿起了一本折子,不紧不慢地看了起来:
“儿臣这坑挖得还挺温和的,倒也没到要收拾他们的地步。”
“所以你到底是挖了个什么坑?”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