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淳雅搁下茶盏,谦卑的朝乌拉那拉氏微微欠身:“还请福晋指点。”
乌拉那拉氏眼里闪过一丝满意:“其余的倒是没什么,都有奴才操办,只是唯有一样,去热河行宫的路上,难免要住帐篷。天气渐渐热了,蚊虫也多,记得带上些驱逐蚊虫的熏香,还有一些止痒的药膏,许是会用的上。”
“是。”
李氏想炫耀,结果翻了车,又看乌拉那拉氏在那儿彰显正室风范,憋了一肚子气。
出了正院,重重的朝年淳雅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郭氏看的眉心直跳:“李侧福晋也太失礼了。”
其实她想说的是粗鄙,只是人还没彻底离开正院范围,她也不好说的太明显,怕被别人听了去,就又是祸患。
年淳雅挑了下眉,交代郭氏:“我走后,若是李侧福晋为难你,只要你占理,便去寻福晋为你做主。”
她在府中的时候,都知道郭氏是她护着的,李氏轻易不会为难郭氏。
可她一旦离开,郭氏没了庇护,位份吃亏,李氏刚刚又憋了一肚子气,难免不会把在她这儿受的气撒在郭氏身上。
郭氏不确定道:“福晋会管么?”
她入府也有一年了,这一年里,她自认是琢磨过福晋这个人的。
都说福晋为人端庄贤惠,又有孝心,福晋表现出来的也确实是这样,可她总是觉得哪里有些违和。
年淳雅难得知道郭氏的意思,她点头:“会的。”
郭氏可能说不出哪里不对,她心里却是有数。
人都是矛盾的,她是,李氏是,乌拉那拉氏也是。
乌拉那拉氏立了端庄贤惠的人设,明面上对妾室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可她的内心是看不起府中这些妾室的,就像做主子的,看不起底下卑贱的奴才是一个道理。
所以她稳坐正院,冷眼看着府中的所有争端,轻易不会去管,一旦管了,就必然是涉及到自己的名声和利益。
就好比宋氏被张氏为难,一开始,宋氏忍气吞声,乌拉那拉氏就没有为宋氏做主的意思,而是看着宋氏挣扎。
直到后来宋氏反击,因为用的手段有些不恰当,乌拉那拉氏迫于她和府上的声誉为宋氏做主,但她的心里对宋氏是有了意见的。
也因此,宋氏早已将那百卷经书送至正院,乌拉那拉氏却迟迟不曾开口让宋氏来请安。
不让宋氏请安,就意味着宋氏变相的禁足还得继续,依旧不能踏出玉萃轩半步。
再比如前几日的药材事件,后来她又仔细的想了想,难道当时乌拉那拉氏从账册上真的看不出任何端倪吗?
怕是不尽然。
恐怕乌拉那拉氏在得知这件事时,就不曾仔细的思考过,一心想着抓她的把柄,直接在心里给她定了罪。
不然要如何解释在把她请去正院的同时,也请了四爷?
也就是事后乌拉那拉氏摆出了一副为了冤枉她而诚恳赔罪的架势,才让她暂时放下思考。
后来再把这件事拿出来细想,却惊觉,乌拉那拉氏怕是有些嫉妒她的,只是这一丝的嫉妒,估摸着连她自己都没发觉。
乌拉那拉氏对外的形象一直都很完美,完美到年淳雅都有些不相信,总觉得乌拉那拉氏除了对中馈看的重之外,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好比那受人跪拜的菩萨。
猛然察觉到乌拉那拉氏的另一面,年淳雅才意识到,原来乌拉那拉氏也只是个有七情六欲的凡人。
听到肯定的回答,郭氏才放心:“侧福晋这一去,时日恐怕不短,府上的事情,奴婢会替侧福晋多加注意的。”
年淳雅倒是不怎么在意府上会发生什么,四爷一走,有些人就是想做些什么,也没了看客。
第62章
热河行宫又叫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离京城不远,但皇帝出行,阵仗太大,前前后后的仪仗足足能蜿蜒出十好几里地。
再加上随行的嫔妃,伴驾的阿哥公主,官员,以及各自所带的女眷,就更是浩浩荡荡了。
年淳雅自天不亮就坐上了马车,可两个时辰过去,马车还是在府门前一动不动的。
即将出行的兴奋感霎时被磨灭了不少。
她忍不住困乏的打了个哈欠,伸手抬起帘子望了眼外面依旧熟悉的府门牌匾,颇有些烦躁:“还要多久?”
守在外头的苏培盛听见声音,忙凑近了马车,低声道:“侧福晋且再等等,皇上的圣驾还未曾出宫呢,等圣驾出了宫,各府的马车就能依次跟上去了。”
皇帝出行不仅阵仗大,仪式也格外繁琐,耗费的时间也就长了些。
四爷昨夜只在前院浅眠了一个时辰,子时刚过就收拾收拾进宫去了,到现在还未回来。
考虑到许多琐事年淳雅都不懂,她身边的奴婢也没经历过,就把苏培盛给留在年淳雅身边使唤,他则是带了侍卫。
闻言,年淳雅也没再抱怨。
苏培盛没听到里面的回复,又道:“侧福晋若是累了,便让金风姑娘服侍您休息片刻,外面的事儿,有奴才在。”
“有劳苏公公。”
出远门的马车和平日进宫的马车不大一样。
此刻坐的这辆马车比之前坐过的马车空间要大出一倍来,马车最里面置了一方小榻,可供人歇息。
说是歇息,但到底在外面,又不能脱了外衣,只能将就着和衣而眠。
许是太过困乏,年淳雅刚躺下没多久,人就陷入了沉睡。
没过多久,马车在她毫无所觉时缓缓前行。
城中路段都是石板路,速度不快,也不颠簸,一出京城,进入了官道,即便马车有些许防震的效果,年淳雅也还是被颠簸醒了。
她一醒,金风就绞了帕子上前服侍,擦过脸,又重新上伺候年淳雅简单的上了个妆,才把案几旁的小炉子上煨着的药膳端了过来。
年淳雅迷瞪过来劲儿,看着她睡前,马车上还未有的药膳,纳闷的问:“这药膳......”
没等年淳雅把话问完,金风便道:“药膳是何嬷嬷在后面的一辆马车上才做好不久,苏公公亲自送来的。那会儿侧福晋还没醒,奴婢就先给温上了,您这会儿吃着正好。”
年淳雅捏着勺子搅了下药膳,“已经走了多久了?”
金风想了想,才道:“约有快两个时辰了,这会儿怕是快到午时了。”
她话刚落,马车就停了下来。
马车壁外面被人敲了几下,紧跟着的,就是苏培盛的声音:“侧福晋,午时已至,皇上口谕,停下歇息用膳,您可要下来走走?”
年淳雅掀开车帘向外看了一眼,因为刚停下来的缘故,被禁军骑马踏过的尘土四起,她也因为掀了帘子,没逃过尘土的摧残,被呛的咳了一声。
见此情形,年淳雅果断的放下车帘,摇头拒绝:“不了。”
她才不要这个时候下去吃灰。
一碗药膳下肚,又吃了两块儿点心,年淳雅也不怎么饿,就从右边的小抽屉里拿了一本话本子打发时间。
才看了十几页,年淳雅感觉到马车稍微动了一下,一抬眼,就见四爷正掀开帘子,稍微弯了腰进来。
原本年淳雅只是听见动静随意的看了一眼,可这一眼却让她愣住了。
只见往常无论何时何地,衣冠都是干净整齐的四爷,此时身上布满了一层浮灰,就连眉毛和睫毛都没有逃过灰尘的迫害。
她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爷不是去伴驾了么,怎么弄得如此狼狈?”
听见她笑话,四爷黑了脸,作势就要脏着往年淳雅身边坐。
年淳雅连连往后缩:“妾身错了,不该笑话爷的,爷别过来。”
马车上梳洗不便,她可受不了一身灰。
四爷也只是吓吓她,没有真要去弄脏她的意思,可见她这般嫌弃,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你嫌弃爷?”
话落,年淳雅往后缩的动作一顿,下意识的摇头否认:“没有。”
嘴里是这样说,但人却没有挪动丝毫,四爷轻嗤了一声,不再看她。
不消片刻,苏培盛亲自端了盆干净的水进来,跪坐在一旁拧了帕子伺候四爷擦脸擦手,又换了条巾帛轻轻擦去四爷身上和鞋上的浮灰,这才端着变得浑浊的水出去。
简单的擦洗过,看着比刚刚要好太多,年淳雅才讪笑着凑了上去,亲自提起水壶倒了杯水递过去:“爷喝水。”
四爷依旧沉着一张脸,却没拒绝,仰头一饮而尽,心气儿不顺的扫过车厢里被动过的果子点心,还有那一方明显被睡过的小榻以及榻边的话本,冷哼道:“你倒是悠闲。”
他跟在御驾旁骑马吃灰,她在马车里舒适的不行。
年淳雅苦着脸,又狗腿的给四爷捏肩捶背:“妾身知道爷伴驾辛苦,就让妾身给您松松筋骨,您好松泛松泛。”
她怎么就忘了四爷心眼儿小,上次嘲笑四爷四力半,就被四爷在心里记了许久,病好了之后没少折腾她。
现在又嫌弃四爷脏,这会儿要是再不殷勤点儿,以后还指不定在哪儿等着她呢。
四爷看着年淳雅殷勤备至,少有的体贴,就算身上的力道对他来说无甚感觉,他还是任由她继续捶下去,毕竟她向来惫懒,这种时候一向不多。
四爷闭目养神了一刻钟,年淳雅也足足捶了一刻钟,手都捶的红了,才被四爷饶了去。
他握着年淳雅微红的手,声色低沉:“用膳了吗?”
年淳雅摇了摇头,轻声解释:“妾身才醒不久,用了一碗药膳和几块点心,还不大饿。”
说完,她关心道:“爷可用了?”
四爷没答,只道:“待会儿陪爷多少再吃些,路上吃食不易,若是此刻不吃,再想吃一些热乎的膳食,又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路上的事情,向来是没有准头的。
膳食很快被送进马车,是简单的四个菜,有荤有素,还有一个汤。
年淳雅只吃了几口就撂了筷子,转心伺候四爷吃饭。
四爷许是饿极了,巴掌大的碗,四爷吃了三碗饭,连带着四个菜,都进了四爷的肚子,干干净净的,只剩下一些汤汁。
没过多久,许是皇上也吃完了饭,大部队又开始缓慢前行。
年淳雅见四爷没离开,便问:“爷不去伴驾了吗?”
四爷半躺在那方小榻上,腿曲着,姿势略有些憋屈,“下午不必去伴驾。”
年淳雅哦了一声,看了眼被四爷占去大半的小榻,而她要再想躺下,就只能缩在四爷怀中。
这怀抱她平时也没少躺,可此时她无论如何也躺不下去。
四爷把她纠结的神情看在眼底,无声轻嗤,爱躺不躺,惯的她!
马车摇摇晃晃,晃的年淳雅渐渐又有了困意,无知无觉的就躺在了四爷怀中睡着了。
在路上走走停停近十天,年淳雅体会过住驿站的感觉,也体会过在路上住帐篷的滋味。
一开始她没体会过,还很是新奇,等次数多了,在路上又有诸多不便,这么多天过去了,才只洗了两次澡,余下都是擦了擦身子便作罢。
这让一直以来都没吃过苦的年淳雅有些受不了。
好在没忍多久,刚步入五月,热河行宫便到了。
等年淳雅再下马车时,眼前便是绿树成荫的一座小院子,院子外的牌匾上写着“青枫绿屿”四字。
青枫绿屿外跪着十几个婢女太监,见年淳雅下了马车,齐齐请安:“奴婢/奴才给年侧福晋请安。”
苏培盛扶着年淳雅,向她解释:“从前主子爷伴驾来行宫时,住的就是青枫绿屿,这里的奴才,也是从前伺候主子爷的,主子爷吩咐了,侧福晋便住在正屋。”
他一边解释,一边扶着年淳雅往里走,见年淳雅看见什么东西新奇了,还会介绍两句。
待将人引到了正屋,方才在院外跪拜的那些人也跟了过来,只不过都候在外面。
“秋筠。”
苏培盛扬声喊了个名字:“你进来。”
一年约二 十左右,打扮规矩,眉目端正的宫女闻言,低着头走了进来,顺从的跪下:“奴婢秋筠,见过侧福晋。”
苏培盛道:“侧福晋,秋筠是这院子里的领头宫女,在行宫的这段日子,就让她暂时在您身边服侍。秋筠在行宫伺候有些年头了,对行宫里的路很熟悉,日后也方便您无趣时出门游玩。”
“这院子里也有小厨房,方便何嬷嬷为侧福晋做药膳。”
等该交代的交代完了,说到最后一件事时,苏培盛正了神色:“此次出行,皇上奉了太后娘娘来了行宫,就住在松鹤清樾,侧福晋明日切记要去给太后娘娘问安。”
旁的倒是没什么,只这一句给太后娘娘请安,着实惊到了年淳雅。
她迟疑道:“苏公公,我的身份......怕是还不够吧。”
不是她看不起自己,而是据她所知,能给太后请安的,除了皇上的主位嫔妃,就是阿哥们的嫡福晋,以及一些宗室命妇。
侧福晋这身份虽是上了皇家玉碟的,可在太后那儿,也着实有些上不得台面。
苏培盛安抚道:“侧福晋别担心,您去请安,是您的孝道,至于太后娘娘肯不肯见您,那便是太后娘娘的裁决了。”
苏培盛这么一说,年淳雅就松了口气,隐约也明白了,问安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觉得她年侧福晋有孝心。
“我明白了。”
第63章
一路舟车劳顿,年淳雅哪怕对青枫绿屿再是新鲜好奇,也没在这个时候去逛,而是命人抬水沐浴,好生休整。一夜好梦,就连四爷昨夜有没有回来都不知道。
直到第二日一大早,好生装扮了一番,才带着秋筠和桃枝往松鹤清樾给太后请安。
年淳雅是雍亲王侧福晋,前几年又因为身体的原因极少在宫里露面,热河行宫也是第一次来,所以许多人都不认识她,只凭着她的装扮,能分辨的出是主子,奴才见了,远远儿的就行礼。
到松鹤清樾外的时候,时间不早不晚,很是巧合的遇上了这次随驾的宜妃郭络罗氏与和嫔瓜尔佳氏。
早前在宫里参加宫宴的时候,年淳雅远远见过她们,故而认得。
“妾身雍亲王侧福晋年氏,拜见宜妃娘娘,见过和嫔娘娘。”
宜妃纵然年纪大了,可保养得宜,五十有余,看起来倒是和府中李氏差不多的年纪。她狭长妩媚的眼角微微上扬,声色爽朗:“德妃家的儿媳妇?”
年淳雅心里一惊,忙道:“妾身惶恐,不敢当得一句儿媳。”
只有嫡福晋才是德妃正儿八经的儿媳妇,她一个侧室,哪里当得起。
怀疑宜妃是故意的同时,年淳雅的一颗心提的越发高了。
到底是在宫里混了大半辈子的妃位娘娘,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给人挖了个坑。
宜妃这才垂眸,正眼看了年淳雅一眼,意味深长道:“瞧着倒是规矩,起来吧。”
她早就听说雍亲王府上有个受宠的侧福晋,容貌堪比死了的良妃,今日一看,倒是不假,甚至更甚良妃一分。
此等容貌,也难怪能让素来不好女色的雍亲王都宠着,连来行宫都只带了她一个。
年淳雅被秋筠扶着起身,一直站在宜妃身后沉默着没说话的和嫔突然问:“年侧福晋也是来给太后请安的?”
“是。”年淳雅刚站稳身子,就又欠了欠身:“妾身初到行宫,于情于理,都该来给太后请安。”
和嫔笑的温婉:“既是如此,年侧福晋不如随宜妃姐姐和本宫一起吧。”
宜妃闻言,不由得诧异的瞥了和嫔一眼。
年淳雅能感受得到和嫔对她释放的善意,但经历过刚刚宜妃挖的坑,她不得不怀疑和嫔这样做的目的。
只是此刻哪怕和嫔真的要害她,她也不能拒绝:“多谢和嫔娘娘。”
人是和嫔邀请的,和宜妃没什么关系,宜妃率先踏进松鹤清樾,和嫔冲年淳雅笑了笑,“走吧。”
太后刚用完早膳,就听人通报,说宜妃,和嫔还有雍亲王侧福晋一起来给她请安。
太后对宜妃和嫔二人自是熟悉的,可雍亲王侧福晋,她一时竟想不起来此人是谁。
她向陪伴她几十年的老嬷嬷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老嬷嬷想了片刻,用蒙语道:“不过是个小小的侧福晋,太后若是不想见,便让她在外面磕个头便是了。”
皇上儿子众多,每个儿子都有不止一个侧福晋,除了恒亲王的侧福晋刘佳氏能让太后记住,旁人太后一概没有必要往脑子里记。
太后也用蒙语回道:“还是见见吧,毕竟是跟着宜妃她们一起来的。”
要是雍亲王侧福晋自个儿来的,不见也就不见了。既是三人一起,总不好因为侧福晋身份低微,就不见她一个。
被准许进去请安的时候,年淳雅紧张的手心都在冒汗,手心里捏着的帕子都被浸湿了一点。
以前进宫就算是见皇上,那也有乌拉那拉氏和德妃在前头顶着,她只用跟在后头行礼装木头人就好。
现在不一样,现在没人顶在她前面不说,她一会儿恐怕还要单独被太后问话,万一要是不小心说错了话......
年淳雅越想越紧张,她不着痕迹的深吸一口气,正要跟在和嫔身后挪步,就见和嫔回头,微微一笑道:“不必紧张,太后娘娘很是慈善。”
年淳雅:“......”
你一安慰,更紧张了。
进去后,年淳雅没敢四处乱看,亦步亦趋的跟在宜妃和嫔身后,一同行礼。
紧跟着,一道和蔼的声音响起,说的是蒙古语,叫起的意思。
宜妃率先起身时还不着痕迹的往身后看了一眼,见年淳雅也正缓缓站起,心下诧异,她竟听得懂蒙古语?
太后显然也很意外,“你懂蒙语?”
这句话没称呼,一直半低着头,随时注意着太后动静的年淳雅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和嫔忙道:“年侧福晋,太后问你话呢,岂可失礼?”
年淳雅一听,复又跪了下去,缓缓用蒙语回道:“回太后的话,妾身略懂。”
在现代时,她的一个室友是内蒙的,说的一口地道蒙语,长时间耳融目染,加之平时偶有学习,日常交流是没什么问题的。
太后闻言,态度当时就亲近了许多:“好孩子,快起来,在哀家这儿不必这般多礼。”
她寡居多年,地位又尊崇,多年来在宫内不说汉语说蒙语,也无人敢置喙,可这并不代表她听不懂汉语。
也正是如此,哪怕许多人都想着要讨好她,在皇上那儿表孝心,也从未刻意去学着说蒙语,向来都是看她的脸色,半猜半蒙,或是靠宫女翻译。
能和她坐在一起说蒙语的,除了身边的老嬷嬷,也就只有从蒙古嫁入京中的一些宗室福晋,但那些宗室福晋也不能常入宫陪她说话。
对此几乎习以为常的太后猛然遇见了一个小小年纪,不是蒙古人却会说蒙语的人,别提有多惊喜了。
年淳雅一脸的受宠若惊:“多谢太后。”
太后让宫女搬了绣墩搁在她身边,朝年淳雅招了招手:“过来坐哀家身边。”
年淳雅先是朝宜妃和嫔二人微微福身,才顺从的走过去坐下。
太后就像是得了一个什么新奇的玩意儿似的,热切的不得了,把宜妃和嫔都给忘在了脑后,只一个劲儿的和年淳雅说话。
老嬷嬷见太后和年侧福晋说的正高兴,不好意思的同被晾在一旁的宜妃和嫔道:“除了恒亲王和十福晋,太后许久没有遇到能与她说话的小辈了。”
当年二阿哥还是太子时,来给太后请安时还会说些蒙语,只是......物是人非啊。
和嫔不怎么在意,宜妃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
太后上了年纪,精神不济,和年淳雅说了不到半个时辰的话,就有些撑不住了:“哀家有些乏了,你们回去吧。”
三人识趣的行礼告退。
老嬷嬷亲自送了三人出去。
宜妃与和嫔先后离开后,老嬷嬷微笑着道:“太后很是喜欢和侧福晋说话,若是侧福晋得闲,日后可常来陪伴太后。”
年淳雅微微颔首,客气有礼:“多谢嬷嬷提点。”
老嬷嬷指着身侧宫女捧着的锦盒道:“这是太后娘娘赏赐给您的玉如意。”
“这......”年淳雅抿了抿唇:“妾身无功无劳的,怎好受太后如此重赏?”
玉如意是一整块福禄寿翡翠雕刻而成,上面雕刻着灵芝等吉祥如意的图案,一看就价值不菲。
老嬷嬷笑道:“谁说侧福晋无功无劳?能让太后开怀,这便是极大的功劳了。”
对于这个岁数的太后而言,什么贵重的东西都见过了,可唯有好心情,不是时时都能有的。
“那妾身便厚颜收下了,还要劳烦嬷嬷替妾身向太后道谢。”
桃枝上前接过锦盒,又退回年淳雅身后。
老嬷嬷没应:“侧福晋若要道谢,还是等下次再来请安时,亲自谢过太后吧。”
语毕,老嬷嬷没再多说什么,施了一礼就转身回了殿里。
内室,原本说乏了要歇息的太后,褪去了外衫,卸了首饰,人却没歇。
见老嬷嬷进来,她问:“如何?”
老嬷嬷走上前,在香炉里添了勺香,口中奉承道:“太后您的眼光,哪里错的了。老奴瞧着,那年侧福晋倒是个心思清明的。”
都说人老成精,太后活了这么多年,宫里心眼子多的人见多了,看人的准头也练出来了。
只是简单的和那年氏说了几句话,便看出了年氏大概的性子,不是个心思深沉的。
和她说话时,一开始是有些紧张,但后来却是放开了,态度极其自然,也让她感到舒适,就好像只是简单的把她当做了长辈一样聊天,而非是把她当做太后。
仅凭这一点,太后就高看年氏一眼。
太后叹了口气:“哀家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再活多久,剩下的这些日子,哀家只想活的快活简单些,至于旁的,不愿再多管啦。”
老嬷嬷一听这话,忙道:“呸呸呸,这话可不能乱说,太后您福泽万年。”
太后笑了笑,“什么福泽万年,你尽是会拿这些好话来哄我。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
太医虽总是让她放宽心,可说再多的好听话,也治不了她这渐渐衰老的身体。
老嬷嬷没再说话,眼眶微红,很是伤感。
太后不喜欢这压抑的感觉,便转移了话题:“宜妃走时,脸色如何?”
她只顾着和年氏说话亲近,却没注意宜妃。
老嬷嬷道:“老奴瞧着,脸色不大好。”
至于原因,太后心里跟明镜儿一样。
太后沉默了一瞬,脸色顿时沉了下去:“若不是这些年哀家顾及着胤祺的面子,也不会纵的宜妃心愈发的大了。”
“哀家这还没死呢,就开始惦记着哀家手里的这点子东西了。”
老嬷嬷和太后几十年主仆情深,从蒙古科尔沁到大清皇宫,一路走来两人相依为命,自是喜太后所喜,厌太后所厌。
她当下便毫不客气道:“那太后可要给宜妃提个醒儿?”
许久,太后沉沉吐息:“罢了。”
“看在她是胤祺生母的份儿上,随她去折腾吧,但愿到头来不是一场空。”
本是抱着见不到太后的心态去请的安,结果非但见到了太后,还得了太后的赏赐。
如此反转,令年淳雅颇为不安。
她也没了想在行宫闲逛赏景的心思,从松鹤清樾出来后,就径直回了青枫绿屿,看着手边的玉如意深思。
屋里安静了许久,年淳雅突然出声:“可知爷何时回来?”
在旁守着的秋筠还没来得及回话,四爷就大步垮了进来:“怎么了?”
年淳雅赤脚踩在地上屈了屈膝,仰着白嫩精致的小脸道:“妾身有事要与爷说。”
四爷抬手,跟着四爷进来的苏培盛忙指挥着屋里伺候的人出去。
他上前用抱小孩儿的姿势,揽着年淳雅的腰肢将人抱起,双脚离地,自个儿转身坐在她方才坐着的位置上,轻斥道:“成何体统。”
四爷随手拿了手边的轻薄小毯,裹上年淳雅露出的双脚:“下次且不可再赤脚,要知道寒气都是从脚入,你身子不好,如何受得了?”
隔着薄薄的小毯,双脚被握在四爷手中,年淳雅不自在的缩了缩脚趾,声音嗡咛:“妾身知道了,爷快放手。”
四爷恍若未闻,只道:“不是说有事要与爷说?”
他一句话把年淳雅的思绪给拉回了正题,年淳雅也顾不得脚还被握着了。
她拽了拽四爷的衣袖,把今日去松鹤清樾请安发生的事情毫无疏漏的说给四爷听。
说完,年淳雅还很是疑惑:“爷,妾身记得,妾身与和嫔娘娘并无交集,您说和嫔娘娘为何要帮妾身?”
今日若不是和嫔开口,指不定她见不到太后。
四爷眸色微闪,回答的很是迅速:“不知。”
被四爷抱在怀中的年淳雅并未看到四爷眼神闪烁的模样,但四爷如此之快的回答,让年淳雅不禁想起了一件事。
她灵动的眼珠子稍稍一转,就伸出了试探的小脚脚:“爷与和嫔娘娘......啊。”
话刚起了个头,脚就被四爷用力的握了一下,年淳雅一个错不及防就叫了出来。
“雅儿。”
四爷紧抿着薄唇,下颌紧绷,语气微沉:“不可胡言乱语。”
她历史学的并不好,但对于历史上有些真真假假的八卦,反而好奇的很。
历史上记载的雍正和康熙爷的和妃瓜尔佳氏好像有些什么,后来和妃还曾抚养过弘历。
且看四爷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模样,倒是让年淳雅更加坚信史书上的这一记载。
只是四爷难得用这般不悦的语气和她说话,年淳雅此刻即便再心痒难耐,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在老虎嘴上拔毛。
她委委屈屈道:“妾身知错。”
四爷垂眸,看她委屈的模样,心底一软,难得解释:“这话在爷面前说也就罢了,若是让旁人听去了,再传到皇上耳中,难保不是一件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