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 by十八木听风
十八木听风  发于:2024年05月27日

关灯
护眼

“没那么多人住,暂时先不买家具。”
“那行,你什么时候想买家具,千万别客气,跟我说就行了。”
元妮含笑点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越是底层的人越不好打交道,就比方说家具厂的库管。
看到房间里还没收拾,顾遥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顾超走了之后,大舅舅看着元妮,欲言又止。
“大舅舅你想说啥呀?别老盯着我看?”
“算了,让大舅母跟你说吧,过阵子他们也能进城了。”
当天晚上,大舅舅就在新房里歇着。
锅灶还不齐备,不能烧水。
大家就打了点凉水擦洗,洗完就赶紧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大舅舅就走了,今天元妮要上班,她赶早起来,买了烧饼油条放家里,然后叮嘱两个妹妹,
“我晚上才能回来,你俩先凑合着吃点,好好看书学习,等明天,我就送你俩去学校。”
招娣和盼娣用力点头,“妮儿姐,你放心吧。”
招娣弄明白了,不读书就找不上好工作,找不上好工作就挣不了钱。
要是没钱的话,想吃顿肉饺子都难,这么算起来,其实读书是为了自己。
既然是为了自己,那再苦再难也要坚持。
看见俩妹妹懂事,元妮很欣慰,叮嘱他们一定要反锁大门,之后就上班去了。
郭师傅一看到元妮就问,“怎么样?对那房子满意不?”
房子没得说,物超所值,就是邻居有些一言难尽。
元妮就问起了耿春来,“也不知这人是租房还是买房?”
“你说那个小伙子啊?他是租的房,租了半年。怎么,这个人不妥当吗?要不要我上门说说他?”
郭师傅很热心,不管咋样,他们都是当地人,总不能让外人欺负了去。
元妮摇头,虽然耿春来正邪难辨,可她总觉得这人没啥恶意,先观察一下再说吧。
快到中午的时候,有个老太太在外面探头,元妮一眼就认得出来,这是卖古书的老太太。
“奶奶,快进来吧,今天我值班。”元妮热情的邀请老太太进来,还帮着她拎麻袋。
“这些书,你看看能不能给上价?”老太太拎起麻袋一倒,倒出十几本泛黄的老书。
“老太太,旧书的价格是固定的,你让我们怎么给价呀?”郭师傅一看老太太就摇头。
老人家真是难打交道,明明这里是废品收购站,这些人还以为自己卖的是宝贝,还想要高价?
“不行,这个价格不行,我要卖一本一块钱。”老太太立刻给回绝了。
“啥?”郭师傅差点儿跳起来,被元妮儿给拦住了。
“师傅你别急,这里头有我要的书,我用自己的钱收,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不过,你收旧书干什么?你看,这些书都掉页了,你拿回家有啥用啊?”郭师傅把元妮拽到一旁。
“我不瞒你,我也是帮别人收的,我有个亲戚专门要旧书。”面对热心的郭师傅,元妮只能找借口。
既然是亲戚委托,那倒是可以理解。
“那行,你可看好了,千万别收没用的东西,到时候你还得自己垫钱。”郭师傅又叮嘱一句,就假装没看着,跑到躺椅上睡着去了。
老太太一脸笑眯眯,“你们商量好了,能给高价不?”
“能,不过我得先看东西。”
元妮说着,就摸起了旧书。
其实她的古籍知识并不扎实,上次弄回家的旧书,还没有研究明白。
不过,她的右手是个作弊器,只要摸上去右手会发热,基本可以确定有收藏价值。
古玩这东西,不怕它老,就怕是假货。
而元妮拥有了绝佳的作弊器,绝对不会看走眼,所以古籍送到眼前,不收白不收。
大约是上次元妮痛快给了高价的缘故,这次老太太拿来的旧书,品质明显比上次好。
一共十三本书,里边有五本摸着都会发热。
元妮想了一下,决定还是按照一本一块钱的价格收购,然而她还没有开口,就看到副站长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元妮,跟我来一下……”

“让郭师傅收。”副站长还挺着急的。
“咱这小破地方还有急事吗?我说副站长,我问你个事儿……”郭师傅说着,一把搂过副站长的脖子,就把他拽到一边说话去了。
元妮知道,这是郭师傅在给自己争取时间,创造机会。
她赶紧掏出五块钱,又把那五本看好的旧书划拉到自己面前,“这几本书一本一块钱,剩下的得论斤卖。”
老太太有点犹豫,“能不能都按一块钱收啊?我都挑了好的给你。”
元妮敏锐的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奶奶,你家里还有书?”
“还有啊。”
“那行,我都按一块钱一本收,这样可以吗?”
元妮给出这个价,是本着放长线钓大鱼的原则,她可以肯定,在丹县,除了她,不会再有第二个人出一块钱买这种旧书。
只要这次给到满意的价格,老太太下次卖书,还得找她。
“行,我就是冲着一本一块钱来的。”老太太笑逐颜开。
元妮飞快的从自己口袋里数出钱,交给老太太,然后把十三本旧书都给摞好,塞到了桌子底下。
她刚刚弄完,副站长已经走过来了,“老郭真是啰嗦,元妮,跟我走吧,站长要见你。”
原来是站长回来了。
元妮已经报到好几天了,站长一直出差没回来,今天是想见见她这个新兵。
“我还以为你跟站长是亲戚,没想到不是,那你是上面有熟人啊?”副站长还想套话。
“算是吧。”元妮回答的含含糊糊。
副站长不问了,有些狐疑的转着眼珠子,不知在想啥。
站长是个白胖的中年人,一脸笑容,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元妮同志,听说你已经上班了,怎么样?还习惯吗?”
“挺好的。”
“宿舍分了吗?”
接下来站长又问了好些个问题,主要是站在领导的高度关心属下。
元妮儿也都一五一十的回答了。
站长对元妮的回答很满意,最后笑着说道,“元妮同志,好好工作,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
站长还是有经验,他结束谈话的时间,刚好是下班的点。
见完站长之后,元妮儿赶紧跑回前面,郭师傅正等着她呢,“我给你装了个袋子,咱们往外拿东西,最好不要被人看见,容易引起误会。”
元妮立刻就明白了,这些旧书都是她自己花钱收的,可别人不知道啊。
万一被别人看见她抱着旧书走,还以为她偷收购站的东西呢。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
“那行,你就别去宿舍了,直接回家吧。咱俩一块走,我送你一程。”郭师傅说着,拎着一个布兜子就走。
那布兜子里边,装的就是旧书。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两个人刚出门,小高和小麻就赶上来了。
小高在元妮这碰了两次壁,所以她假装没看见元妮。
倒是小麻,客气的跟元妮打了个招呼,“元妮,好几天没见你吃饭了?”
“这两天都在亲戚家吃饭呢。”
“那感情好。”
说完这句话,小麻就不吱声了,她应该也是个内向的姑娘。
小高好奇地看着郭师傅手里的口袋,“郭师傅,你这是给家里买的啥呀?”
郭师傅皱眉想了想,“作业本。”
“那你买的可真不少。”
“买几本作业,还得你批啊?”
被怼了一句,小高就不吱声了,她可以跟元妮吵架,但是不敢跟郭师傅吵,因为郭师傅是老同志了。
走到家属院门口,郭师傅顺手就把布兜子递给元妮,两人分开,各走各的。
谁都没注意到,小高拽着小麻,悄悄躲在大树后边看。
“小麻,你猜那兜子里装的是什么?”
“不知道,可能是郭师傅给元妮带的东西。”
“有没有可能是收购站的东西?”
“你是说,他们监守自盗?”
“对呀,你不是说库房收进去的货,重量总是对不上,你瞧那兜子,像不像报纸或者是旧书?”
“哎呀,小高我可没说过重量对不上,这种话能乱说吗?怪不得你跟所有同事关系都不好,你想闹腾,可千万别拉上我。”说完这句话,小麻就气呼呼的走了。
小高总是搞不清自己的位置,啥都想管,看谁都可疑。
元妮可不知道,她已经被人当贼给盯上了。
不过今天发生的事,倒是也提醒了元妮。
她打算好了,下次再见着老太太,就直接问人家的地址,然后上门去收。
回到家里,招娣和盼娣还老老实实的做算术题呢,看见元妮,俩姑娘很高兴,“妮儿姐,不是说你中午不回来了吗?”
“临时有点事儿。”元妮儿看了看两妹妹做的算术题,又分别表扬了一下,就把需要的旧书挑出来,然后藏进地窖里去了。
至于那几本没价值的书,则放进了空屋里边儿,这是真正的废品,有时间再处理吧。
把书都整理好,元妮就去叫两个妹妹,“走,姐带你们吃饭去。”
“我们就不出去吃了,那还有烧饼,饿了啃点就行。”
“人是铁,饭是钢,我要不回来,你俩就凑合,我都回来了,咱还是吃好的吧。”
招娣和盼娣,小小的心理斗争了一下,最后还是抵不过美食的诱惑,“妮儿姐,你得省着点花,你这个月钱还够吗?”
“够了,放心吧。”
招娣和盼娣一听,放下作业本,开开心心的跟着元妮走了。
元妮儿也没想到,他们三个前脚刚走,大舅舅就带着元妮娘找到门口来了。
“大哥,妮儿真的买房子了?”
“真的,就是这个院,这房子挺不错的,门怎么锁着?”大舅舅看了看门上的大锁头,有点发愁,忘了问元妮要钥匙。
“这孩子越来越不懂事儿了,买了房也不跟我说一声,大中午的还乱跑……”
元妮娘抱怨一阵子,突然看见耿春来朝这边走过来,“同志,我跟你打听个事儿,你知道这家人上哪儿去了吗?”
耿春来一看到元妮娘,脸上的表情就凝固了,“三姨,你咋到这儿来了呢?咦,不对,你不是我三姨……你为什么跟我三姨长得那么像?”

元妮娘也愣住了,她从来没见过耿春来。
要说耿春来这人皮相不错,高高大大白白净净,穿着夹克衫,咔叽布裤子,腕上还有一块上海牌手表,这都是家庭优沃的标志。
而元妮娘自小生活在乡间,怎会认识这样时髦的亲戚?
耿春来看了元妮娘好几眼,“像,可真像,我说同志,冒昧的问一句,你去过京城吗?”
“没有,你小子又来了,昨天偷看我侄女,今天又吓唬我妹妹,我看你就是欠揍。”大舅舅捏了捏拳头,发出嘎巴嘎巴的声音。
耿春来吓了一跳,“我可什么都没干啊,不瞒你说,这位婶子跟我三姨真的很像,如果不是衣服发型不对,看起来就像一个人似的。”
还有一句话,耿春来没敢说,他觉得元妮娘跟自己三姨很像,但是跟大舅舅一点都不像,这两人是兄妹吗?怎么看着八竿子打不着?
“行了,大哥,你别冲人家发脾气,人家也没干啥,这世界上的人千千万,长得像的肯定也有。
对了同志,你三姨多大岁数呀?跟我年纪一样不?”元妮娘看耿春来,莫名有种亲切感,一开口就帮着他说话。
耿春来笑眯眯的说道,“我三姨今年三十六,属虎的。”
元妮娘愣了一下,“我属龙的,今年三十四岁。”
元妮儿娘要比耿春来的三姨小两岁,瞅着却更老气。
这还是回归陈家调养了一阵子的结果。
要是耿春来看到前段日子受搓磨的元妮娘,肯定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姨姥姥。
大舅舅对耿春来印象很不好,眼瞅着三妹跟他越扯越远,就咳嗽了一声,“桂英,元妮他们不在,肯定是出去办事了,你先到我那儿去等等,晚上咱们再过来。”
元妮娘不想跑,皱着眉头不挪窝。
耿春来不知想到了什么,盛情邀请,“大叔婶子,你们到我家去坐着等吧。”
大舅舅还没来得及阻拦,元妮娘已经答应了,“那行,小兄弟,就给你添麻烦了。”
大舅舅没办法,只能跟着元妮娘一起进了耿春来家里。
他看出来了,耿春来这小子心术有些不正,想打听事,可他又拦不住元妮娘,这可真是让人头疼。
耿春来租下隔壁的院子,并没有修整,屋里陈设简单的很,他也坦然承认自己就是租房,“我来丹县办点事,顺便找个人。”
元妮娘喝着红糖水,感觉耿春来很会办事,“那你找着人了吗?”
“还没有,可能快了吧。”
“我是红旗大队的人,你要是在那边打听啥事,就问我,我对那边清楚的很。”
不等耿春来问,元妮娘就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都说出来了,家里有几个兄弟,住着多大的房子……
耿春来连连点头,“红旗大队老陈家是吧?听着是个大户人家。”
“啥大户人家呀,就是人多,都是庄户人。”不知道为啥,元妮娘跟耿春来还挺聊得来。
元妮娘很少跟人聊得这么畅快,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得大舅舅如坐针毡,他很想对元妮娘说,桂英,这样不好,不要遇到一个生人就掏心掏肺的……
就在这个时候,隔壁传来了开门的声音,元妮终于回来了,大舅舅拽起元妮娘就走。
耿春来看着他们的背影,若有所思。
对于娘突然来访,元妮表示,并不欢迎,“大舅舅,你知不知道,我娘在家的时候,把我的东西都藏起来了,放她自己箱子里不说,还差点弄坏。”
元妮娘没想到,元妮儿一见面就揭短,尴尬极了,“你个死丫头,你有啥自己的东西?我是你娘,我能贪你的东西吗?我是看你岁数小不懂事,帮你把东西收起来。”
对于娘的回答,元妮只能说呵呵。
归根结底,她并不是真正的原主。
有些事情,必须要丁是丁,卯是卯的说清楚。
“那些东西我收的好好的,需要你放到自己箱子里吗?而且你拿着我的坛子到处问价格,是不是想偷偷把坛子卖掉?”
大舅舅也是有儿子的人,听元妮这么一说,他立刻明白了,“咳咳,既然这样,桂英,咱们还是早点回去吧。”
元妮娘找上门来的时候,只说自己想闺女,大舅舅还以为是真的,这才把她带到了元妮的新房。
如今看起来,似乎并不是这样,元妮娘更像是上门霍霍东西的。
元妮娘盯着元妮,潸然欲泣,“你这孩子怎么得理不饶人?抓住一点错处,就不认娘了?”
“我没有不认你,你看,我这刚上几天班,工资还没发呢,等发了工资,我再买东西回去,好不好?”元妮也没有一味硬顶,反正她就一个原则,软硬不吃,坚决不让元妮娘再进院子。
虽说东西在地窖里藏的牢靠,可要是让元妮娘进了院子,瞎翻乱找,难保不会被她发现。
招娣和盼娣毕竟是小辈,她俩也拦不住娘啊。
大舅舅又拽元妮娘,“桂英啊,这一点我可以作证,刚上班不给发工资,得到日子才能领钱,孩子都这么说了,咱们先走吧。”
“那我走了,妮儿,你真的不留娘?”元妮娘擦干眼泪,看起来固执又可笑。
元妮娘偷了青花瓷,又私自藏起来,问的时候还不承认,现在又装出一副可怜相,她这是把元妮当傻子,反复试探。
“娘,我不是不留你,现在事太多,过几天,等姥姥闲了,你们一起过来玩。”元妮不为所动,只有姥姥才能制住她娘。
尽管娘一步三回头,还是被大舅舅给拽走了。
元妮这才松了一口气。
元妮这边大门刚关上,耿春来就急忙出了门,他去了邮局,交钱拨打长途电话。
耿春来拨打的,是私人号码。
现在电话尚未普及,家庭能装电话的,非富即贵,很快,耿春来要的号码被人接了起来,
“喂,姥姥,我是春来,是这样的,我在丹县看到一个女的,长得跟我三姨特别像。
对,她今年三十四岁,属龙的,属相啥都对得上,要不,你们过来看看?”

学校已经放暑假,元妮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校长。
校长倒是认真负责,见元妮把招娣和盼娣都领过来了,就带上老花镜亲自出题,“就测试一下水平,你们不要紧张。”
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招娣和盼娣咬着铅笔头,费了一番功夫才把题做完。
老校长看完两张卷子,“元招娣同学可以进三年级,盼娣还是从一年级开始读吧。”
招娣隐隐有些遗憾,她已经十二岁了,三年级都是八九岁的孩子,她坐在里头,还是有些鹤立鸡群……
至于盼娣,她才七岁,进入一年级刚刚好。
元妮儿赶紧把准备好的礼物送上,结果被老校长严肃的拒绝了,“你已经交了借读费,赶紧把这些东西拿回去。”
相比较现在的收入而言,借读费已经很高了,再拿人家东西,老校长都于心不忍。
还有十来天才开学,元妮把招娣和盼娣领到百货大楼,给她们各买了一身蓝色棉线运动服,又买了一身平时穿的衣裳,还有一双崭新的白球鞋。
招娣和盼娣看到妮儿姐花钱如流水,都忍不住提醒她,“姐,够了,不用买那么多衣裳,我们可以穿旧的。”
“衣裳要换着穿,既然上学了,就要注意卫生,不能再像乡下那么埋汰。”元妮想着,又给两个妹妹买了小背心,小裤头小袜子。
说来可怜,招娣都已经十二岁了,现在还只穿着一件褂子,娘并没有给她准备里边穿的小衣裳。
这倒不是娘不体贴,而是现在村里都这样,有些大姑娘还不穿小衣裳呢,主要是为了省布。
元妮自己那些小衣裳,都是她挣了钱以后,陆续添置的,娘根本想不到这些。
从小生长在红旗大队,后来又嫁入元家,娘脑子里都是一分钱掰成两瓣花,能省则省,完全没有其他的概念。
事实证明,只要是女的都喜欢新衣裳,虽然嘴上说着不用不用,招娣盼娣还是实诚的抱紧了新衣裳,笑得像两朵花。
除了买衣裳,元妮把锅碗也给置办齐全了。
新房子里头有厨房,厨房里头不但有灶,而且有两眼灶,元妮只需要把锅买回去就成。
乡下的灶烧的是柴,城里的灶烧的是煤,火力明显要大得多。
亏得招娣聪明,爱琢磨,这才没有把饭烧糊。
日子逐渐步入正轨,元妮终于有时间琢磨宝贝了。
可惜的是,虽然有时间了,可她的鉴定水平并未提高,琢磨不出年代的宝贝,依旧是无法断代。
元妮一边叹息,一边把新收到的古董书,还有无法断代的几件宝贝都放进了木箱里边。
想要提高鉴定水平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参加高考,上大学,专修考古系。
另一条路就是自学成材,一边实践一边学习。
未来三十年,都是知识分子吃香的年代,元妮思来想去,决定还是给自己弄个正统的出身。
民间收藏家野路子这条道,注定不会走得太长远。
对于元妮来说,想参加高考,并不是拿起书本苦读这么简单的事儿,她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还不具备报名资格。
“你想要初中文凭啊?这简单,直接参加夜校,好些个年轻人都进夜校了,听说下一步还要办夜大呢。”
所谓夜校,就是不需要脱产学习,可以利用晚上和周末兼职学习的地方。
自从恢复高考之后,大家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都迫切地拿起书本,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寻找各种机会弥补学历的不足。
然而有些人已经工作了,做不到完全脱产学习,夜校就这样应运而生。
现在是一个夜校蓬勃发展的年代,不仅可以上夜校读中学,甚至还可以读大学。
元妮没想到,竟然连郭师傅都知道夜校,“咱们单位还有人上夜校啊?”
“对,库管员小麻就在上夜校,好像上的是高中,具体怎么报名还有学制什么的,你去问她就行。”
至于郭师傅自己,他是不打算读书的,反正又当不了官,要学历干什么?
趁着下午空闲,元妮去仓库找到小麻,询问她怎么报名。
“你是小学毕业吧,那就直接读中学吧。你跟夜校老师好好说说,别报初中,直接报高中,一年以后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了。”
小麻是个实诚人,一点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的经验和盘托出。
反正上夜校都是为了文凭,具体学不到多少东西,当然是越快越好。
元妮明白了。
夜校是分期招录的,每三个月开一期,元妮赶不上小麻这一批了,只能等下一批。
不过小麻悄悄地告诉她,现在就可以去找夜校老师报名了,“一期夜校最多收三十个学员,要是这一期招满了,你就只能等下一期。”
元妮明白,随手把一包钙奶饼干放在桌上,“那成,我明天换休就去报名,这饼干是别人给我的,我不爱吃甜的,你尝尝?”
“你等等……”小麻叫住元妮,犹豫了好一会才开口,“你要小心小高。”
元妮不太明白,怎么个小心法?
“反正吧,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小麻斟酌了好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从小麻说话的方式来看,她倒不像是倒是非,应该是真心提醒。
“谢谢你,小麻,我会小心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跟小麻说的一样,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元妮做得没毛病,那谁也挑不出她的毛病。
接下来几天,元妮都在紧锣密鼓为报考夜校做准备。
作为一名有公职的人员,要想报夜校,还必须经过单位领导审批。
好在现在读夜校是风气,领导二话不说就给批了。
拿到审批书和报名表之后,元妮就开始填写,她这一步一步奔前程呢,有些人却想着釜底抽薪,断她的路。
周一早上交班,郭师傅跟齐师傅刚把各自的账本拿出来,站长就领着财务出纳进来了。
“站长,你这是干什么?”齐师傅猛然一惊。
“有人反应柜台上收的东西被拿出去了,我来看看……”

“啊,谁告的呀?真缺德。”齐师傅气坏了。
“小齐,你发什么脾气啊?出现这种问题,应该先自我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是找别人的错处。”站长说着,在唯一的办公桌后边坐了下来。
齐师傅冒汗了,“站长你说的对,不过,这么些年,我们一直是这么干活的,你说说是谁这么缺德?竟然在背后打小报告?”
站长打哈哈,“这可不能告诉你,反正有群众举报,你要是没做不合规的事,就不用担心。”
郭师傅很坦荡,直接把账本推给会计,“货都在我的库房里呢。”
两位师傅收的货,并没有放在一起,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库房,以前都是等到星期一交接班后,再一起交到大仓库去。
会计和出纳笑了笑,一个人看账本,另一个点货,两人一唱一和忙了起来。
元妮无事可做,就想继续填表格,可站长把唯一的办公桌给占了,她干脆搬了个板凳,坐到窗台底下,埋头填写起来。
郭师傅则悠哉悠哉的坐到了门口,吹起了凉风。
反倒是齐师傅坐立不安,好像是痔疮犯了。
把这几人的情形看在眼里,站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心里明白,恐怕是那个告黑状的,盯错人了。
不过,到底谁有问题,谁没有问题,还得查了以后才能定性。
查完了郭师傅的账,会计把账本递给了站长,又小声说了几句。
“齐师傅,开库房交账本吧。”站长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又催促齐师傅。
事情到了这一步,如果不开库房,等于承认自己有问题,齐师傅咬着牙打开了库房。
这一开库房,可就坏了,接二连三出现问题。
纸板报纸的重量对不上,账本上记了红铜十斤,压根就找不到东西。
除此以外,还有些细节不对,懂行的都懂。
如果说有人偷着带东西出去,那定是齐师傅无疑了。
齐师傅脸都白了。
“郭师傅,元妮,你俩先回去吧。”站长把其他人都给打发走,单独留下了齐师傅。
走在回去的路上,元妮悄悄问郭师傅,“怎么会这样?”
“经常这样,有人不守规矩,齐师傅还是太年轻呀。”郭师傅感慨了一声。
他每次收报纸都会翻检一下,就是因为那些不守规矩的人,会往里面掺杂砖头瓦片。
如果郭师傅听之任之,那些卖废品的人就会给他送上一包烟,甚至是返回一点钱。
但是郭师傅没有这么干过,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守的底线,只是底线不同罢了。
元妮也想到了这些细节,甚至她还想到了副站长,想当初副站长不希望她去站柜台,会不会有这方面的原因?
元妮斟酌了一下措辞,“会怎么处理齐师傅?”
“说两句完事儿呗,还能怎么处理?齐师傅可是副站长的人,要动齐师傅,就等于跟副站长对着干。
一个单位就俩领导,他俩要是合不来,这活该怎么干?”郭师傅一脸老油条的表情。
元妮万万没想到,她还以为,人赃俱获,站长肯定要收拾郭师傅呢,没想到只是敲打敲打。
这大概就是小单位的生态吧。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