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大牢之中一片幽暗,姜青姝一跨进去,就感觉到一股压抑阴森之气扑面而来。
长道望不到尽头,两侧火光跳跃。
把守的狱卒正在打盹,被突如其来的脚步声惊醒,一抬眼就看到衣着华美的姜青姝,愣了一下,他事先没见过皇帝,一时拿不定这人是谁,正要出声驱赶,就看到尚书大人跟了上来,拼命朝他使着眼色。
那狱卒登时懵了,能令尚书大人如此慌张的人……他倏然一抖,跪倒在地。
姜青姝在他面前停了停,淡淡说了句:“汤卿治下之风,想必极为温和。”这话说的比较委婉,汤桓跟在她身后,连忙抹汗道:“是臣一时失察,今后必严加整顿。”
说罢,他狠狠瞪了那狱卒一眼,又连忙跟上。
姜青姝继续走着,四处打量着这四周,牢房偏向两极分化,有的干净整洁,有的脏污不堪,而关押在比较脏污的牢房中的犯人,大多数遍体鳞伤、一动不动。
她想,这大概是针对不同的人而设置的不同的待遇。
真正严格按照律法办事、对贵族与平民一视同仁的官员,还是凤毛麟角,大多数都会有所偏重,刑部身为职权很重的司法部门,甚至不需要额外做什么,都自有人来巴结。
汤桓小心翼翼地跟着,时不时悄悄观察陛下的脸色,注意到她的表情有些不悦,心里咯噔一下。
很快,姜青姝就来关押谢安韫的刑房外。
牢房内清冷幽寂,原本桀骜张狂、不可一世的人,此刻正穿着囚服,被牢牢绳索捆在刑架上,他无力地垂着头,脸色苍白,天窗落下的光照落下来,在高挺鼻梁上落下一片黯淡的投影。
他满头散发披散下来,身上满是交错的鞭痕。
听到有脚步声逼近,他没有动,嗓音沙哑虚弱,却透着一股咄咄逼人的冷嘲之意,“再怎么审,我都不会说一个字,你们还不如趁早让女帝杀了我。”
姜青姝静静看着他。
她身后,汤桓看到他还没被解下来,忙解释道:“陛下,此人至今毫无悔改之意,臣这才不得不动了私刑……”
听到“陛下”两个字,被绑在刑架上的男人才猛然一僵,抬起头来。
却正好对上她冷漠的眼睛。
他呼吸陡然一重,定定地盯着她,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许久,才冷笑道:“原来是陛下大驾光临,看到我现在的样子,陛下应该很得意吧。”
姜青姝冷声说:“谢安韫,你真是无药可救。”
“哈哈哈哈……”
他仰头笑起来,笑得浑身颤抖,嗓音透着癫狂而扭曲,“我早就无药可救了!姜青姝,你不过是就赢在那些人傻,都被你利用还心甘情愿,要是没有张瑜和赵玉珩从中作祟……对了,赵玉珩服毒了,现在不会已经进阴曹地府了吧……”
汤桓听到谢安韫直呼皇帝全名,又提及君后的事,脸色不由得大变,上前暴喝道:“谢安韫!你休得无礼!来人,堵上他的嘴!休要叫这个疯子胡言乱语!”
姜青姝却骤然道:“不必,让她说。”
汤桓惊惧地回身,看着陛下,少女的双眸冷冰冰的,仿佛浸在一片雪中,似乎忍着怒意。
她说:“拿鞭子来。”
“是。”
汤桓心惊肉跳,立刻去安排,片刻后,一根带着倒刺、被油浸过的鞭被人双手呈到她的面前。
姜青姝握紧鞭柄,一步一步,走到他的面前。
她说:“他死了。”
谢安韫闻言怔住,随后又是冷笑,“是么,你心疼了?”
“是你害的。”
她猛地一甩鞭子,鞭尾落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随后猛地朝着他抽过去。
谢安韫浑身颤抖着闷哼一声,低着头吸气,散开的乌发盖住那张俊美苍白的脸,痛得额角满是青筋。
男人坚实的胸膛上,瞬间留下一道血淋淋的鞭痕。
触目惊心。
他明明疼得厉害,却还低低喘息着,忍着疼讥讽道:“这么生气……看来你真的喜欢赵玉珩,是来打我为他出气的么……”
姜青姝捏紧鞭子,说:“是,朕就是来出气的,谢安韫,朕要将你凌迟才足以泄愤。”
说完,她又反手狠狠抽了下去。
“啪!”
这种鞭子,和往年谢府家法的鞭子不同,这是真正用于牢狱拷问、能将人活生生抽掉一层皮的鞭子,就算不用力抽,也会特别疼。
她却毫不收力,每一鞭都用尽力气。
“啪!”
“啪!”
“啪!”
一道道鞭痕交错在胸口,囚服被打碎,露出胸前血淋淋的皮肉,腥咸的汗水滚入肉里,令疼痛加剧。
谢安韫垂着头,浑身紧绷,四肢的麻绳却深深勒进肉里,令他无法挣脱。
她打得可真疼,疼到钻心噬骨,谢安韫眼前一阵阵发黑,好像回到了跪在谢家祠堂的时候,疼起来那么无助,却宁可被打死都不肯低头。
他死命地咬着牙根,近乎从牙缝中挤出星零字眼,“……凌迟啊,好啊,你以为我会怕么。”
“我就是化为荒野孤魂,我也会缠着你……”
“姜青姝,你别想摆脱我。”
姜青姝胸腔起伏,满是恨意地盯着他,又是一鞭子抽下去,他痛得冷汗淋漓、喉结滚动,一时失声。
她冷笑道:“你做人朕都不怕你,还怕你做鬼么?谢安韫,你这种人自私狠毒,就算谢太傅以死来保谢氏一族,因你谋逆的举动,谢氏全族也不得善终。”
谢安韫一怔,怀疑自己听错了,猛地抬头,“你说……什么?”
姜青姝闭了闭眼,“汤桓。”
“……臣在。”
“你说。”
守在牢房外的汤桓立刻站直了,走进来来到谢安韫面前,冷声对他道:“南苑动乱当日,谢仆射不愿就这样背负乱臣之名,甘愿当众以死明志,以全忠义!谢安韫,若非你如此大逆不道,你父亲岂会被你活生生逼到如此地步!”
谢安韫脸色惨白,喃喃道:“不可能……我不信……”
他不信,谢临那种伪君子……怎么可能会甘心自戕?他会为了忠义之名选择赴死?
谢安韫选择谋反,就是想看谢临被逼做出选择,想看这个口口声声忠君、实际上把他当成棋子、只顾着家族利益的人,是如何被撕下虚伪的面具。
打破父亲的一切,让他看看,父亲总是骂他大逆不道狼心狗肺,他自己又是什么东西?对亲生儿子如此无情之人,又能高尚到哪里去?
谢安韫就是想把所有人都拖下水,看他们同样丑态毕露的样子,这世上的人都是打着君子的名号,干着些龌龊勾当,那时候他们还有资格嘲笑他么?
可现在。
他们居然说谢临死了?
谢安韫不信,他根本就不信,他觉得姜青姝就是想看他狼狈的样子,又浑身发抖地笑了起来,笑得满目通红。
姜青姝抬手命汤桓退出去,随后静静地看着谢安韫。
他知道,他其实心里已经明白了,只是在强撑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谢安韫从一开始,就把路走偏了。
他怨恨别人不在乎他,企图用离经叛道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可现实却令他一次次失望,他自以为不在乎,可若真正不在乎,才不会做出这些极端的事。
越是偏执,越是卑微。
但她没有什么好可怜他的,她从来不跟人玩什么用爱感化的把戏,什么给缺爱的人唯一的温暖,成为他心中唯一的救赎,用爱感化他。
不好意思,她从来不赌。
她也没有那么多爱泛滥,去讨好什么男人,求他能为爱低头。
你疯可以,想什么疯随便你,但是疯到她面前来,就别怪她不给脸了。
性格使然,姜青姝不喜欢谢安韫,从一开始就不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却偏要勉强。
她突然问:“谢安韫,你后悔吗?”
谢安韫怔怔的,听到她的话,又“哈”地笑了声,像是又要出言讥讽她,但嘴张了张,黑眸忽然变得迷茫起来。
他后悔么?
人不能往后看,否则只能无限沉湎于往事里,可若细细一想,他从不去想另一个结果,是不是就是怕另一种结果,就是那些他本可以得到的,只是他自己错过了。
就像没能娶她一样。
谢安韫看着石墙上燃烧的火把,睫毛颤抖,“后悔又有什么用,我这种人,就算做了鬼都无人祭奠,只怕是天诛地灭,上天连转世的机会都不会给我。”
他说着,倒是自嘲地笑了声,“赵玉珩死了又怎么样,依然还是便宜他了,百年之后你与他同穴而葬,我却只是个孤魂野鬼。”
她听到这话,又气得狠狠抽了他一鞭。
他咬着牙捱了,抬头望着她,“怎么?我一提他你就生气,姜青姝……要是我死了你也能为我流一滴泪,那我……”
她打断他,说:“朕笑还来不及。”
谢安韫没有再说,笑了一声,这么落魄凄惨,也亏得他笑得出来。
他微微仰头,后脑靠着刑架,喉结滚动,眼角的热泪没入鬓发,无人看得出来。
他什么都不再说,只问:“什么时候杀我。”
姜青姝平静道:“等朕查完你谢家全部罪名,再昭告天下,也就这几日。”
“我还以为你迫不及待了。”
“今日杀你,和明日杀你,对朕来说都一样,但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犯下的罪。你若这么急着求死,那就主动招供出一些东西来。”
她说完,扔掉了手中的鞭子,用帕子擦去掌心沾染的血,转身打算离开。
她不会再来见他了。
她和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有什么话可说了,他还有什么不甘,那就下辈子吧。
谢安韫忽然睁开眼,看着她的背影,眸中情绪剧烈翻涌,突然控制不止地出声:“……等等。”
她停住,回头看他。
他看着她的脸,像是要把她的样子印入心里、刻入骨髓,死了也要带到地狱里去,带到下辈子。
他每次说要得到她,她总是一副他要害死她的样子,可是谢安韫后来总想着,如果他做了皇帝,天下事由他来做,她只需要什么都不做,他会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捧到她的面前,不会比赵玉珩对她差。
她就是不信。
若他仅仅见色起意,他能肆意掠夺、不择手段,根本不在乎她怎么想。
可他偏偏就认真了。
他看完她最后一眼,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姜青姝见他如此,也不再说话,转身离去。
第二日的朝会,是谢家谋逆、君后薨逝之后的第一个早朝。
在此之前,朝中风云暗涌,每个人都各自盘算如何适应新的朝局,昔日站错队的人决定弃暗投明,或巴结赵家、或依附张党,这些依附惯了党派势力之人,背后若无靠山,则一日难安。
但,也不乏有目光更为长远之人,觉得一时兴衰荣辱不算什么。
“眼见他谢王两家起高楼,如今楼也塌了,趋炎附势者,又将瞄准张赵崔郑这几家,可谁又能知,这些人又是否可以长盛不衰呢?”
卫尉寺少卿戚文礼正在家中与好友把玩着双陆棋盘,一边摆弄棋盘,一边随口道:“还是休要看眼前得好,此局看似张赵占尽风头,但能在幕后将这群猛虎牢牢控住,没让他们失控反噬,我倒是觉得咱们那位陛下啊,还是被他们给远远低估了。”
他的好友——膳部司员外郎董青,闻言笑道:“戚兄的意思,与其再投效别人,还不如做个孤直之臣?”
“那裴朔不就是个例子?”
“嗐,这世上能有几个裴朔。”
董青浅抿了一口酒,一边琢磨眼前的棋盘,一边道:“不过你我,一个负责看兵器的、一个负责酒醴膳羞的,两个闲人罢了,琢磨这些也是无用,倒不如多饮些好酒。”
“说的正是。”
戚文礼笑了笑,又抬起一边的酒盏,“来,你我今日不醉不归。”
【卫尉寺少卿戚文礼在家中与好友膳部司员外郎董青谈论朝政,二人闲聊之后,一致决定继续躺平混日子。】
以上,是姜青姝刷到的。
姜青姝趁着还没到上朝的时辰,开始恶补缺了好几日的实时。
好久没看,一看就吓了一跳。
有躺平的咸鱼,有乱转的无头苍蝇,有八风不动埋头干活的,还有精打细算见缝插针的。
简直是群魔乱舞。
【兵部司郎中田堰见谢党倒台,心里万分慌张,无法确定自己会不会收到牵连,于是给赵家递了拜帖,想要赵氏一族做新靠山。】
【兵部司郎中田堰见赵家无人回应,着急之下又去了张府,偏偏此时赵家来人,发现此人正在巴结张党,气得拂袖而去。】
【兵部司郎中田堰得罪了赵氏一族,气得在家中捶胸顿足,又被张相拒之门外。】
姜青姝:“……”
地铁老人看手机jpg
党争还能广撒网?上一个想两边买股的人已经被杀了,这人到底是太无知还是胆子太大,居然还敢同时拜访赵张两家。
兵部以前是谢安韫的地盘,能长期在兵部做事、没被谢安韫打压走的人,要么是李俨这种从前几乎被架空实权,但好在李家还算世代书香门第,能勉强保住官职的;要么就是或多或少已经唯谢安韫马首是瞻的人。
后者,她大部分都不打算留。
姜青姝着重看了一眼赵家在做什么,赵玉珩假死,他的母亲兄长都很是悲伤,多日不曾外出,随后,他的母亲乔郡夫人又进宫去了凤宁宫,见了儿子的灵位,回想起这些年的种种,越发意识到他为家族牺牲了太多、也妥协了太多,心中更加愧对于这个小儿子。
他的母亲,在他的灵前落了泪,哭得无比后悔。
发现亏欠,却也晚了。
幼时懂事早慧,长大后独立孤单,属于君后的一生,可谓是为家族殚精竭虑,他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亏欠什么了。
至于赵家其他人,如今倒也没急着罗织党羽,武将靠的是战功和手中兵权,如今北方战事未定,他们最主要的担心,还是怕少了君后维系,赵家和帝王之间的关系会逐渐走向僵化,于是全族上下都在为君后哭丧,表达悲伤之情。
有些年岁小的赵氏子弟与君后并不熟悉、也没什么感情,还想着遛出门去骑马郊游,都被家中长辈严格勒令待在家中,必须装装样子。
她见了,也只是冷笑一声。
人心凉薄,都是如此,就算是她驾崩了,只怕满朝文武哭不出来都要使劲哭,实际上又有几个人会真的哭一哭?
这一次实时中,最为令她动容的,不是赵玉珩的母亲,而是霍元瑶。
霍元瑶跪在灵前不吃不喝,几日下来,生生晕了过去。
秋月已经在着手安排遣散凤宁宫宫人之事,过来回禀道:“霍元瑶并非凤宁宫人,如今还彻夜不眠地守在凤宁宫内,为殿下守灵,晕了被人抬回去,醒了又回来守着,谁也拦不住……”
姜青姝微微沉默,“她还在自责。”
秋月不由得叹道:“这孩子……从前臣单知道她能干,却没想到也是个重情义真性情之人,臣倒是觉得,她受过君后教导,比许屏可靠,陛下为何不选择告诉她,却选了许屏?”
姜青姝平静道:“朕把许屏留在三郎身边,一则,她照顾三郎时间最长,二则……朕若告诉霍元瑶真相,她与他兄长此生皆无法继续施展才能,正因霍家兄妹蒙受君后教导,品德能力皆过关,朕更希望他们能留在朝堂上。”
这一对兄妹孤苦无依,一直以来被庇护在君后的羽翼下生存,如今也该学着自己独当一面了。
身后的后盾,总有倒塌的那日。
秋月听陛下这么说,不由得感慨起陛下惜才的苦心,可是……眼前端坐龙椅上的少女明明在谈论霍元瑶,却忘了自己和霍元瑶是一样的。
她也刚刚失去了一个她所信任的人。
君后是赵家的君后,可有他在的每一日,她都很安心,不用担心赵家会造反,以后这宫中只会越来越安静冷清,再也没有人可以劝她早些休息,陪着她在孤灯下说话了。
秋月很心疼陛下。
所以有时,她身为极重规矩的御前内官之首,非但不排斥张瑜,反而更希望这少年能多陪陪陛下。
姜青姝忽然问:“张相此刻是否已经离宫?”
“回陛下,张大人已经走了。”
“那便传中书舍人觐见,邓漪去走一趟。”
“臣遵命。”
一边守候的邓漪立刻动身,趁着中间的空当,姜青姝又翻了翻张党的动向。
——这一局是她主动让张瑾得利,没有任何悬念,作为胜者,张党无须做什么多余的动作,坐享其成便好。
倒还安分。
而且张瑾看起来,好像心思在别处……
这是她昏迷的时候:
【尚书左仆射张瑾和弟弟张瑜聊天,想问及女帝情况如何,好几次欲言又止。】
【尚书左仆射看到弟弟张瑜在贴身照顾女帝,明明可以直接探望女帝,却因为心虚,不敢在弟弟面前看她,只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尚书左仆射张瑾在尚书省办公时走神,笔尖滴落的墨迹不小心弄脏了文书。】
她醒来后。
【尚书左仆射张瑾看到女帝因君后之死如此悲伤消瘦,心里有一股难言的滋味,想出言关心却还是作罢。】
【尚书左仆射张瑾得知弟弟张瑜留宿宫中,又一次独自回家,站在庭院里有些出神。】
姜青姝觉得,张瑾大概是真的意识到喜欢她了。
只是阿奚和他的关系抛到了明面上,如此纠结矛盾之人,反而不自觉令自己更见不得光。
很快,中书舍人过来觐见,姜青姝让其草拟圣旨,她要大肆加封功臣。
最首先的,就是加封张瑾。
天色灰蒙蒙亮,早朝刚刚开始,文武百官肃穆而立,姜青姝俯视着底下的文武百官,淡淡道:“此番叛乱,所涉及兵力已逾十万,左右威卫发兵攻打京城,令朕极为心寒。若非有张卿镇守京城、及时镇压叛军,后果将不堪设想。”
“张瑾听封。”
“臣听旨。”
张瑾神色平静,慢慢撩起衣袍跪下,缓缓俯身。
姜青姝缓缓道:“尚书左仆射张瑾临危不惧、力挽狂澜,稳住京城大局,平叛之上功不可没,朕特封你为定安侯,加司空。”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有些人脸色更是立刻变了。
平叛封爵,这倒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毕竟位居相位,很难再往上提拔,小皇帝不给个国公郡王的爵位也说不过去。
结果,还加司空?
司空,位列三公。
当朝正一品。
要知道,在本朝官位品秩都不高,最高便是张瑾如今的尚书仆射之位,乃从二品,其余的六部尚书与中书令等,皆是三品。
所以,三品以上几乎全都是虚衔,除了曾为几朝元老的谢临是太傅以外,三公三师大多为死后追赠。
张瑾才三十出头。
如今年轻就做到为官之极致,简直令百官羡慕又咂舌。
张瑾微微一怔,随后他平静俯身,清声道:“臣资历尚浅,不堪受此封赏,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姜青姝俯视着他,微笑道:“张卿虽在一众臣子之中算得上年轻,入仕却已有十五六载,资历并不浅,朕说你当得起,你就当得起。”
“陛下,臣实在惭愧,受不起此等封赏。”
姜青姝心道,你倒是会客气谦虚收买人心,实际上你张瑾怕过什么呢?还跟她玩三推三让?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要禅位了。
她静坐不动,展目看向他身后的文武百官,忽而笑着问他们道:“那就让诸位爱卿来说说,你们觉得,张卿阅历与能力如何?又当不当起司空之位?”
众臣你看我我看你,有人小声交头接耳,神色都极为小心翼翼,皆不敢吭声。
就算有人心里不赞同,也没人敢说。
毕竟谁敢得罪张瑾?
就算是赵家人,此刻哪怕心里极为不满,也只能憋着,不能冲动。
崔令之向来唯张瑾马首是瞻,立刻大着胆子出列道:“陛下,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张大人当得起陛下如此看中。”
姜青姝笑道:“是了,众爱卿若谁不赞同,可以出列直言,若无人反对,那便是张卿当得起司空之位,这事就这么定了。”
百官拜道:“陛下万岁。”
“臣谢陛下。”
张瑾领旨谢恩,缓缓起身,背脊挺直,继续站在离天子最近的百官之首。
随后,姜青姝又相继封赏赵德成、姚启等武将,在南苑平叛有功,赵德成加封骠骑大将军、封平武候,姚启加云麾将军。
这一次要封赏的人很多,除了官阶头衔,还有金银珠宝,姜青姝暂且封赏了最主要的几人,即使如此,早朝也持续到很晚才结束。
下朝之后,刑部尚书汤桓领了圣旨,径直赶去谢府抄家。
姜青姝回到后堂换下朝服,出来时,却正好看到男人负手而立的侧影。
淡色朝服宽松,衣摆随着风悠悠晃荡,却恰好衬出挺拔如青松的身形,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有着一种任由风云搅动而波澜不惊的从容坦荡。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他悠悠回身,嗓音淡缓不躁。
“陛下。”
是裴朔。
男人回身看着她,年轻俊朗的脸噙着点儿笑意,又变得些许不着调了起来,墨眉双瞳悠然直视,尤为大胆。
她习惯了他没大没小的做派,径直坐上龙椅,问:“朕交代你的事都做好了吗?”
“臣已经办妥。”
她手一顿,抬头盯着裴朔,“他……醒了么?”
“昨夜醒的,所以臣半夜启程,天亮时赶回来。”
她望着裴朔,一时无言。
裴朔和她已经有了很多默契,瞬间就猜到她想说什么,也知道她或许有些问不出来,便主动道:“君……不对,是那位郎君,得知是陛下安排了这一切之后,并没有排斥这一切,也没有任何离开的意思,相反,他说……”
“说什么?”
“他说:‘君后既死,再无留念,三郎余生,只念七娘。’”
第131章 何去何从2
姜青姝曾听霍凌说过,赵玉珩曾有个用来养病的僻静小院,依山傍水,清幽隐蔽。
少年时的赵玉珩不喜欢呆在富丽堂皇的将军府中,更爱一个人住在山里。
当时那小将军明明都快要出征了,却总是放心不下体弱多病的表兄,悄悄对她说了这个小秘密:“那里依山傍水,清净无人,殿下时常临湖抚琴,臣每次去那里,总是觉得……殿下就好像隐居在山间的谪仙。”
姜青姝问:“后来那园子呢?”
“殿下入宫以后,那园子便荒废了,殿下不曾再提过,但臣偶尔也会……偷偷瞒着殿下去打理。”
霍凌低落道:“也许……殿下自己也知道,再也回不去了吧。”
本该一生都被锁在宫中的人,从来没有奢望回去过。
更遑论是回到一模一样的园子里呢?
姜青姝一直记得霍凌临行前的话,便让许屏透露了小院的地点,让裴朔直接把赵玉珩转移到那里,那小院空置了整整四年,知道的人已是极少,里里外外打扫一番,便立刻就能住下。
假死是临时起意。
住进这里,也是应急之举。
然而,性命垂危之人悠悠转醒,看到小屋外熟悉的竹林、听到欢快的鸟叫声,竟恍惚了一下。
一时之间,几乎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只是灵魂太挂念从前的生活,才梦回这熟悉的小院。
可赵玉珩很快就知道,这并非是梦。
太阳已经落山,明月高悬于中天,投落一片霜色清辉,在这蒙蒙黑夜里,成了唯一一束刺眼的光。
他本该永堕深渊,是有个人用力地拉住他,怎么也不肯松手,最终成了那束照亮他的光。
赵玉珩的心底,好似被什么狠狠地撞了一下。
百感交集。
他微微闭目,眼尾温度滚烫,裴朔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们都是聪慧之人,无须多解释什么,这一切已在不言中。
赵玉珩便只说了一句话。
“君后既死,再无留念,三郎余生,只念七娘。”
君后死了。
活下来的那个人,无名无姓,孑然一身,这世间的纷争再也与他无关,他此后多活的每一日,皆用来挂念七娘。
他曾经不敢爱她。
不敢令自己太爱,更不敢令自己表现得太爱,怕自己割舍不掉,又怕她割舍不掉,于是到了不得不离别时,都不曾对她有过这样直接的告白。
如今不需要了。
他只是想让她知道,他喜欢她,喜欢到无以复加,比自己想象的都要喜欢千倍万倍,喜欢到今后的每一日,他都会不留遗憾地好好想念她。
哪怕他们今后很难再见到了。
哪怕她身边,还会有别人。
赵玉珩安静地养着病,按时喝药,时不时下地走动,也许是因为山间空气极好、心境也轻松不少,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快,第二日便能下地走动了。
他没有开口询问问自己腹中的孩子去了哪里、是死是活,好像也默认了那孩子的离去是必然。
只是偶尔得闲,他会提笔画丹青。
赵三郎曾在术法、诗文、音律之上惊艳世人,然而丹青上却稍逊一筹,这一幅要画个百八十遍,才姑且有了一点心里的神韵,若是传出去,世人怕也瞧不出这出自那位赵三郎的手笔,如此,他更是自在发挥。
画像成了,落款无名氏。
吾妻七娘。
那几日,宫中的女帝忙碌于清算抄家的事,整个京城几乎都被掀了个底朝天,被贬或下狱的人数不胜数,那些掺杂着血腥味的风吹不到山林间,也撼不动画像上少女笑意盈盈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