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 by大江流
大江流  发于:2024年02月06日

关灯
护眼

许如意一听就知道,肯定答案很匪夷所思,要不齐丰也不能成为一个人型震惊体,他这会儿说话不带惊叹号好像不会断句!
所以她也不猜,直接递梯子:“什么?”
“《娱乐周刊》!而且还是封面!你知道娱乐周刊有多火吗?这可是全美销量最好的娱乐报刊,影响力巨大。前天出来的,昨天就有报纸学了这个标题,今天我去报刊亭,大部分的报刊已经都用上了!”
“但有点很奇怪,居然有报刊开始对这个标题的来源感兴趣了,《机械日报》的编辑告诉我,他们已经收到了好几个电话,想要采访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想到耸人听闻的标题?!”
许如意不太懂美国的报刊市场,不过她觉得,这又不是网络时代,大家会对一个梗是怎么来的去溯源。
如今的美国即便传媒发达,报纸也不可能有这样快的速度去响应,除非是人为的。
齐丰也是这意思:“要采访的媒体还都不错,我有种感觉,他们不是冲着震惊体来的,而是冲着这事儿来的。似乎是借着震惊体的火了,去推广这件事。”
许如意同意:“我也觉得是。”
“对吧!你也认同,可是这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
“应该是美国的机床厂,或者他们的协会之类的,一篇采访而已,推广一下只是随手的事情。”
齐丰根本不理解:“没必要吧,这才多大的事儿?”
许如意却知道,这不在于事儿大,而在于揭露日本人的阴险,这是一种隐晦的宣传。
齐丰虽然努力去了解这个行业,可能也知道一些知识和数据,但他不是许如意,许如意是从后世来的,太知道此时的日本机床业给美国的机床业怎样的冲击!
美国机床行业马上就要被日本机床行业吃掉了。
他们所有新增出的需求,并没有被本土机床厂接收,而是都归了日本机床公司。
因此,在1982年,美国机床协会不得不对日本机床进口实行限额,为的就是保护本土公司。
这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对任何可以打击到对方的办法,都去试一试,推一推,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目前一些事情还未发生,许如意也不能说的详细:“长期的宣传就会造成刻板印象,自然会引起美国人对于日本机床公司的厌恶。就跟他们如此宣传夏国一样。水滴石穿的事儿,不用太大,坚持就行。”
这点齐丰是知道的,他无奈地点点头:“也是。不过这样的话,这条新闻势必最近会被不停提起,你不是想只在美国走个过场,在其他国家转载宣传吗?这动静可不小!怎么办?长崎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许如意压根不怕。
她没准备在美国下功夫,是因为数显装置在美国安装率已经超过了五成,而且美国的机床虽然在后世丧失了市场,但在现在还是强者。燎原厂暂时也进不去。
但是,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可以不停地和长崎机床厂一并提起,她干嘛不要啊。
虽然现在他们进不去美国,可不代表以后不去。
许如意笑着说:“那就让他们宣传,适当的话,咱们也可以帮忙增加一下曝光,别让热度凉下来。而且趁机往其他国家转发,这消息来源可更让人相信了。”
齐丰应了一声:“好!”
许如意倒是没想到,在八十年代,她还会面临两个国家的媒体宣传狂潮。
夏国这边人民报的专访,直接将燎原机床厂参加国际机床展并取得了好成绩的消息,传到了全国各地,无论是机床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知道了在南河省有这样一个工厂,居然不但能够在广交会上赚外汇,还能去外国赚他们的钱!
这年头外汇异常重要,所以燎原厂这种跑出去的做法,赢得了不少喝彩。
他们厂不但接到了很多的贺信、电话,甚至还收到了不少机床厂和其他厂子的来电,说是想要来参观学习,也想出去赚外汇。
这在八十年代可是非常流行的做法,而且还能增进相互之间的联系,许如意就把自己收集的一些关于国外展会的资料拿了出来,还让出国的同志各自写了一篇所见所想,汇在一起,如果来参观学习就当是课本了,如果不来,也会免费邮寄赠送,让大家看看,国外的展览是什么样。
倒是得到了不少厂子的称赞。
如果说人民报在大面积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是扬名,那么179家报刊刊登的那一篇《机床升级改造的意义》,则是真正的在基层范围内,引起了注意和共鸣。
虽然在国外,数控机床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国内,也有了不少的研究和落地,但其实在基层很多人对于数控、数显还是陌生的。
尤其是,这个行业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数控和数显一看就是很高大上的设备,还带着显示器,大家一听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手工就挺好,这东西肯定又贵又难操作,没这个必要。
而在这篇文章中,许如意就像是个幼儿园的老师,从数控和数显的定义区别入手,几乎是将这门技术揉碎了讲给大家,这是什么原理,比之人工操作有什么样的优势。
当然,最重要的是成本,许如意直接将改造的成本和利润完全算了出来给大家看,譬如一台立车装上两座数显,在国内的价格是7000元。这一年就可以新增1140工时,按着正常的工时价格来计算,一年可以多产生12000元的利润。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况且,不仅仅是多赚钱了,数显装置还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和精度,减少辅助工时,这又是一笔隐形的财富。
比之大家偶尔能接触到的专业期刊,这篇文章真的是太详细了,就像是各家的技术员和会计合在一起,跟你在这儿掰扯,这东西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装上有啥好处,这下可都能看懂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普及性文章,如果是发在了机床报这样的全国媒体上,其实效果不会特别好,一方面是常年订阅这些报纸的人员已经有了这样的认知,另一方面是,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其实拿不到这些报刊的。
否则的话,为什么许如意当初拿着老师的过期杂志,居然还能卖出去几十块钱?还是获取知识渠道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放在这179家期刊上,就不是问题了。
他们不是厂办就是学校办,大部分都是内刊性质,这样反倒是有个好处,能切切实实的让这部分基层厂子都看到这篇文章,从而了解改造升级需要付出多少,又会得到多少。
更何况,又因为不带有盈利性质,所以一些在大刊上不能写的内容,在这里面也都是可以写出来的,譬如许如意还写道:他们提倡升级改造就是想要提高国内各厂的效率和利润,燎原机床厂会根据各厂的情况作出详细的分析,这里面还包括需要投入多少,多长时间收回成本,利润能提高多少,满意了,才签合同。
这些可爱的主编们,居然都没有给她去掉,而这一条,也是让很多厂子动心的原因——谁家也不富裕,能够实打实地知道,自己不会亏本还能赚钱,明明白白地签合同,这才能放心改造啊。
所以,文章在这179家报刊一发表,回来后就没事干的张元他们,终于也忙活起来了。
倒是美国那边,齐丰经常会给许如意打电话报告一下进程,震惊体既然能够脱颖而出,的确是有优势的,它可以在短短的标题内,制造最大的悬念吸引人看下去,所以即便有人抨击这样的题目一点都不文雅,可在美国也迅速的流传开来。
用齐丰的话说:“简直到处都能看见。”
同样能到处看见的,就是对震惊体怎么来的溯源,很多报纸都进行了转载。尤其是再配上这样的名字:《惊!原来震惊体是这么来的!》《美国人都知道了,震惊体居然来自日本》《震惊体怎么来的,男的看了沉默,女的看了流泪!》
想坚持住那是不可能的,但凡看,就会知道,一切的来源就是日本的长崎机床厂在日本的国际展会上出于嫉妒,违反规定进行的一次不正当竞争!
所以,不过寥寥数日,不但长崎机床厂,就连日本机床行业的名声都坏透了!
在大家看来,他们自己没本事卖不过别人——溯源删去了他们卖的具体东西。还不正当竞争——溯源删去了图尔机床厂,直接用长崎机床厂代替。最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国际机床展上,他们居然能这么干,这不但说明日本国际机床展根本就不公平,还说明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不知道使用多少花招!
不少美国人都认为,应该反对日本机床进入美国!
许如意这才知道推这一手的意义——他们在为进口机床限额造声势,原来这一局里,没一个是笨蛋。
当然,长崎机床厂美国分公司的人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仿佛是突然间出现的,一下子就风靡了起来,现在满大街都是。起源是这个。”工作人员将一份印着《美国人都知道了,震惊体居然来自日本》的报纸递给了负责人入江友。
入江友皱着眉头看了看,燎原厂和图尔厂的冲突其实就是一件小事,所以入江友完全不知情,看到后,自然也是很吃惊,立刻打了电话给了川田祥太汇报,并且将这份报纸传真回了总部。
川田祥太是一边接电话一边看的报纸,听了后直接就骂了一声:“八嘎!”
他一直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小冲突,来自于夏国的燎原厂,已经在这次冲突中获得了好处,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可哪里想到,居然会在美国发酵起来,作为一个社长,他当然知道,这不是燎原厂能够办到的,肯定跟那群看他们不顺眼的美国佬有关系,如果任其发酵,恐怕不仅是长崎名声受损,甚至连其他的日本机床厂也会遭殃。
毕竟这个意图太显眼了。
他们这是打不过就想赶他们走,哪里有这么简单?!
他直接说:“立刻压下去!”
当然,对燎原厂,川田祥太也是异常愤怒的,和美国人斗智斗勇他觉得这是因为他们强大了,但是被一个来自比日本弱的国家的一个小厂子这么挑衅,他很不爽。
他皱眉问:“整理一下燎原厂的资料,整理一下夏国合作企业的资料。”
入江友听到了吩咐后,第一站就是跟《机械日报》来谈判,要求他们不再接受采访,这是为了从源头断绝,只可惜的是这家报纸简直丧心病狂,居然狮子大开口要了一笔匪夷所思的费用。如果是平日,他们根本不会答应的,但此时,入江友只能应了下来。
他以为一切都会顺利,不过是多出点钱而已,但显然这才是最顺利的一步。
随后这件事的发酵,就不受控制起来,溯源的文章到处发,非但如此,还有了不少日本威胁论的论调出现——他们将日本的汽车机床当做了洪水猛兽,认为如果任由他们肆意发展,美国的工业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工人即将失业,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隐患!
而且,社会上关于反对日本机床进口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此时此刻,去花钱要求各个报纸不在进行转发,根本就没有用了。
因为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愤怒。
他们已经不需要再看震惊体是哪里来的,他们只需要听——周围的人,电视上的人在告诉他们,日本人抢走了他们的利润,抢走了他们的饭碗,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很快就有了风声:美国似乎在考虑,对进口机床限额,日本是对美机床最大的出国口,这不就是限制他们吗?
川田祥太接到消息的当天,就飞到了美国,试图去左右这条政策的下达,但显然,对于一场很可能形成危机来说,一个公司的力量太薄弱了。
他在一名官员的办公室里等了许久,最终也没有见到人,由此,他可以确定,这个政策肯定会下达。
出来的时候,川田祥太都觉得不可思议:谁能想到,对日本机床行业,对长崎机床厂至关重要的一个政策,起因居然是国际机床展上的一次小摩擦?一个跟笑话一样的文章标题?这太匪夷所思了,他想不通怎么会如此呢?
车子停在门口,出来后他就想上车,恰好听到了路边两个正在玩滑板的年轻人的对话:
“你知道震惊体怎么来的吗?”
“好像是两个机床厂起冲突的一个八卦新闻。我觉得日本的那个太过分了,质量不如对方,销售也不如对方,就用了阴招。我不喜欢他们。”
川田祥太身体晃了晃:什么叫质量和销售都不如对方?长崎机床厂怎么可能和燎原机床厂是一样的?!

第90章 三章合一
在川田祥太眼中,不要说燎原厂,就是整个夏国的机床厂,都没有一个有分量的。
而如今,凭什么和长崎并列,还被说不如它?
即便知道这很失礼,而且并没有什么用处,在这一天,在刚刚知道有个坏事肯定会发生的情况下,川田祥太忍不住关上了车门,走到了那两个滑板少年旁边。
两个人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正在练习,虽然看见他过来了,但根本就没搭理他。
不过川田祥太并不在意这个,他直接开口:“我必须纠正你们的错误,长崎机床公司是日本最好的机床厂之一,是世界排名前二十的机床厂,我们生产的数控机床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而你们说的燎原机床厂,只是一个来自夏国的小工厂,他们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机床生产线!他怎么可能比我们的质量好?请收回你们的言论!”
如果是在日本,恐怕对面的男孩会低头说一声嗨,但别忘了,这是美国。
两个男孩就跟看傻子一样看着他,都兴奋起来:“他一定是日本人!嘿,你在干什么小垃圾?”
“你们很厉害吗?我看过那篇报道,你们就是只会用阴招的垃圾!”
“你管我怎么说,这是我的底盘,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哦哦哦,日本的机床就是不如夏国的,日本的机床太垃圾了,滚出美国!”
那两个家伙不但在侮辱他,冲着他叫嚣,甚至还舞动起来,做着各种可恶的动作,川田祥太简直怒火冲天,真想上去狠狠地踢这两个家伙,但被慌忙下车的司机和秘书连忙抱住了,“记者记者!”他们喊!
川田祥太根本就不想顺从,但这会儿实在是太敏感了,虽然说限额出台是肯定的事儿,但此事就是从长崎机床公司所出,如果再因为他门的不谨慎继续拱火,有了其他的变故,那真是在国内也无法自处!
他紧紧地握住自己的手,张开又合上,是做了数次心理建设,才终于松开了拳头,一把甩开了抱住他的下属:“走!”
这一幕并没有被所谓的记者看到,毕竟记者也不是万能的,但无论他动不动手,已经不能改变这件事的发展方向了。对于进口机床侵占美国本土市场的反对声越演越烈,甚至有不少机床厂的工人开始上街游行。
当然,与此同时,作为这件事的源头,燎原厂被提起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当然都是和长崎机床厂放在一起,被称之为质量不错却被故意针对的一方,燎原厂的形象在这一刻和许多美国机床厂结合了起来。
他们都是可怜的被欺负者,据调查,很多美国人都对燎原厂抱有同情。
许如意的确是没想到,震惊体的生命力会这么强悍,即便在几十年前的美国,也能掀起热潮。但是她很快适应了,作为一个在短视频年代冲浪的选手,她太知道流量来袭时最重要的是干什么?
不是沉淀,而是快速将流量转化。
所以,很多美国人在周末逛超市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他们最喜欢逛的户外专区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原先这些东西都是老老实实地放在那里,你随便去看去试去选择,可今天,他们在路的中间设置了小场景,绿地之上,一个巨大结实的帐篷,上面撑着漂亮的天幕,有户外的桌椅,还有他们这一年里最受欢迎的产品收缩拖车。
这个场景前面放了一个牌子:燎原牌户外产品推荐。
这两字其实在美国并不常见,但此时此刻,很多人都觉得,怎么这么耳熟啊。
然后,终于会有人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最近最红的震惊体起源,因为质量好被日本机床厂欺负的燎原机床厂吗?原来,他们最喜欢的户外产品都是燎原牌的。
报纸上终究是虚幻的名声,如果没有后续产品的落地,那么很快燎原厂就会被遗忘。
但是,现在,虽然他们的机床产品没办法在美国上市,可是,美国人终于将这个遥远的并不知道是哪里的工厂从报纸上落到了生活上。
——果不其然,这个企业就是很厉害!
——用过的就知道,他们的户外用品比别家的更结实还便宜,这显然说明,他们的质量就是不错。而我开的就是日本车,他们的车子的确省油,但是外壳真的跟纸皮一样。
——这个收缩拖车好像是燎原牌的专利,只有他们在售卖。在这样的领域里,他们都有自己的专利,我相信他们在机床方面一定也不错。
对于这样的议论,别说入江友这样的机床公司高管,就算是詹姆士这样的普通机床行业工作人员也觉得匪夷所思,拖车和机床有什么关系呢?拖车是多么简单的工艺?拖车做得好,怎么可能得出机床做得好的结论呢?
但是他们忘了,这又不是博士毕业论文,需要严谨的逻辑论证,谁不知道这是跟机床根本不搭界的户外产品,但什么又能妨碍他们也参与了八卦的兴奋呢?
当然,借着这股东风,许如意原本规划的转载计划,也顺利了很多。
用齐丰的话说:“我本来还想一个个去接触,付钱转发,现在发现,很多国家的报纸已经发现了这件事情,早就翻译转发过了。有些国家,虽然并没有这个消息,但等我将文章翻译好,发给他们后,他们自己都兴奋了,根本不用我付钱。”
“美国的流行文化,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新闻。”
“所以,你的计划很顺利,许厂长。”
许如意其实对这个并没有太大的感觉,毕竟离得太远了,而且后续还没展开,直到有一天,许如意刚开完会,就瞧见许吉祥居然从她的办公室里冒头出来。
许如意挺惊讶,这丫头今年高二了,明年就要高考,从这学期开始,连平时最喜欢的文学历史书籍都不看了,生意也只是在周末的时候打打电话问问而已。
这是难得的跑到她这里来。
许如意直接问:“有事吗?”
原先的小八哥,大概是因为长大了些,变得腼腆了,虽然还是话多,不过收敛了很多,“姐,我有事才能来找你吗?”
“那当然不!”许如意看看表,这会儿是六点二十,不是人家来得早,是她开会结束的太晚,“没事的话,咱们今天不在家里吃了,最近旁边开了一家农家菜,味道特别好,我带你去吃吧。”
许吉祥直接摇头:“还是食堂吧,我回去还得写作业呢。我来是因为给你送这个!”
说着,就从背后拿出了一本杂志,在许如意面前晃了晃。
那是一本《文摘》,许如意没有订阅但是知道,好像里面的文章大部分都是从国外的期刊上翻译的,因为介绍的都是外国的风土人情,因此很受欢迎,虽然创刊没有几个月,如今的发行量已经几十万了。
姜红就跟她无奈地说过:“现在大家都流行看这些洋文章,我们的专业期刊发行量倒是一期比一期差。”
她这么说是因为,当初追踪燎原厂起死回生,给锅炉报带来了大量的新读者,居然他们那年的发行量激增,但是随着1980年的结束,新的一年燎原厂已经从其他地方开始发力,锅炉报也没有跟着报道,所以他们的销量又渐渐地减少了。
后来春交会的时候,姜红还专门做了一期特别报道,就是为了再拉一拉销售量,可惜的是,那期的确卖的不错,但随后又恢复了原样!
“我们找了很多家企业,想要跟当初报道燎原厂一样,追踪他们的发展的脚步,给大家以启示。只可惜,没有一家工厂可以跟燎原厂一样,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不但起死回生,还成了行业内的榜样标兵。读者说,看过了燎原厂,总觉得其他厂子是在小打小闹。”
“有家企业还因为受不了这种议论,中途就退出了追踪报道。所以我们现在,空窗了。最近商量的想法是,多转载国外的文章,也学一学《文摘》。”
所以,许如意对于许吉祥能拿来一本《文摘》并不意外,她意外的是,“为什么要给我送?有我的文章吗?”
许吉祥笑的很灿烂,“知道你发文章多,但是,《文摘》又不是专业期刊,发了没人看的。不过,这上面真有关于燎原厂的文章,是从美国的刊物上翻译来的哦,你能猜到写的什么吗?”
许如意有种感觉:“不……不会是……”
她都没说出来,许吉祥立刻点头了:“是两篇,一篇是你们发的那篇震惊体,另一篇是对震惊体流行的溯源。他们居然全转载了,我看着都愣了!”
说着,许吉祥就把杂志翻开来,果不其然,大概是震惊体的名字实在是太耸人听闻,所以这个杂志社没好意思放在封面上,但在内文却是毫不吝啬,居然开篇第一个栏目《世界风》就做了专题介绍。
上面写道:“最近在美国流行起了一种新型的新闻标题,被称之为震惊体。让人意外的是,这种文体的流行居然还跟我们夏国的一家企业有关系,本刊编辑专门汇总了相关文章,让大家看看,夏国企业在美国引起的新风向!”
至于下面,许如意根本就不用看了,早看过了。
许吉祥拿着杂志笑着说:“姐,真红啊。”
许如意也点点头:“这下我放心了。”
《文摘》的发行量实在是太大了,这个专题不止被一个熟人看到,那阵子刚电话就收了好多个,不过夏国人此时都比较含蓄,震惊体虽然真的是吸引眼球,其实是没有可存在的土壤的。
这个专题也就是在《文摘》上出现过一次,随后其他的媒体报道都是很朴素的标题了,譬如《日本国际机床展,燎原厂和长崎厂摩擦始末》,《这个机床厂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这些内容,在燎原厂回国的采访宣传中,许如意是直接去掉了,倒不是替日本人遮掩,而是她觉得——这的确可以引起共鸣,甚至愤怒,但没必要,夏国人已经不需要知道日本人有多过分了,没必要添堵。
如今这个故事却随着这条新闻宣传了出来。
直接的结果就是引来了好几个订单,对方的厂长都是这样说的:“你们在日本机床展真是好样的,没坠了咱们夏国人的威风!就为了你们这气节,我们也信你们,我们厂机床的升级改造,就交给你们了!”
倒是把张元他们惊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后面追着说:“那不行,我们得先看看你们厂什么情况,能改就改,不能改也不能耽误你们。”
赣江水泵厂的厂长曲大明气坏了,直接拍了桌子:“你们这厂子,能不能不那么实诚,送上门来的生意,怎么就不干了呢。你越这样,我越信任你们,就这儿了,哪里我也不去了,签合同吧!”
那会儿许如意正有事呢,还是郭培生过来,拉着对方说了两句:“老弟,我知道你的想法,就是觉得我们燎原厂给夏国人争气了,没受欺负不说,还回击了,你心里高兴。认为能有这样做法的厂子,一定不会出差产品!”
曲大明连连点头:“老哥,你是谁呀,你可是说我心里去了。你都不知道,我大爷爷我二爷爷,我大伯,都是被日本人给杀了的,我就不能提起这事儿,提起来我就难受。可偏偏现在改革开放,日本人成了香饽饽了,啥都要用他们的,我就是不服气,我觉得不用他们的,咱也能成吧。”
“所以,我才来支持你们,怎么就不让我签合同呢。你们不会以为,要是有问题,我会拍桌子跟你们闹吧。那不能!我就是信你们。”
“我理解,我哥哥也是这么没的。”谁都没想到,郭培生家里还有这样的往事,但是那个年代,谁家没有呢。
郭培生拉着他说:“我们也不是不签合同,而是咱不能因为这个来赚钱。这样,我来给你介绍介绍我们机床厂,然后咱们深入聊聊,看看我们能给你升级成什么样子,瞧瞧咱们夏国人的技术,你满意不,行不行?”
这么说曲大明如何不满意呢:“成!那老哥,咱们就仔细唠唠!”
于是郭培生就带着他一点点地聊,从他们厂里的设备,到厂里的工人,这才将底摸了出来,给他们制定一套省钱又有用的老旧机床升级方案,等着合同一签,曲大明笑的大牙都露出来了:“郭厂长,我没见到许厂长,不过见到你们,看看你们的做法我就知道了,你们肯定成!我回去就给你们宣传,就等着你们超过长崎厂的那一天,到时候,咱们夏国的工厂都用自己的机床!”
这话好!
郭培生送走了曲大明,专门跑到了许如意的办公室,跟她重复了一遍:“虽然知道还很远,但是想想是真激动啊。”然后就问:“齐丰那边怎么说?政策能出台吗?”
许如意一直和齐丰有着紧密地联系。
因此这次事件,齐丰开始打入了一些比较高端的圈子,所以消息也多了很多,“日本机床行业很多人最近忙着往美国跑,他们知道限额出台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现在的诉求是尽量晚出台,限制也要放宽一些。”
“我这才知道,他们在美国赞助了很多基金,就是为了跟一些重要人物取得联系,最近,他们的钱就跟水一般往外撒,你说会不会很管用?”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