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从摆摊开始—— by决绝
决绝  发于:2024年01月09日

关灯
护眼

她记得上辈子,谢家就抢回来很多东西,光盐就买了够好几年吃的。
总之,在这个时期,她这样的普通老百姓不适合贸然去做大生意,她也没有这个本事。
先攒点本金和经验比较好。
但看孙金山的样子,他有点看不起煎饺生意,确实,还有别的生意可以做。
姜丽云道:“其实你愿意的话,以后可以跟公社里养殖白羽鸡的人家签订合同,然后定时收购白羽鸡送去大城市出售。”
这生意姜丽云早就想到了,但她没打算去做。
怎么说呢,后世知名餐饮品牌很多,虽然一些品牌在她重生前不停关店,但总归是辉煌过的。
不说别的,她模仿肯德基开个连锁的炸鸡店,开得早也能赚不少。
但帮人卖鸡并将之干成大事业的,还真没有。
她在卖白羽鸡这生意里插一手,是因为接下来白羽鸡的价格会暴跌,他们应该能赚不少。
不然的话……平常的时候孙金山收购白羽鸡再卖出去,去掉运输成本一只鸡估计也就挣个一毛两毛,真的没多少钱。
甚至一毛两毛都算好的,运气不好可能还会亏。
跟养殖户签了合同必须收购养殖户的鸡,结果最后卖不出去,那绝对会让人焦头烂额。
姜丽云不是藏私的人,本身也不打算做这门生意,就跟孙金山讲了讲里面的风险。
这会儿,孙金山已经对姜丽云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以为自己想出了这个做生意的法子非常厉害,结果看姜丽云的样子……姜丽云早就想到可以做这个生意了,甚至连风险什么的都想过了。
亏他还藏着掖着不跟人说!
孙金山这天很晚才从姜家离开。
离开的时候,他看了一眼姜家黑漆漆的泥房子。
这房子非常不起眼,但里面的人不简单。
等将来,姜丽云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姜丽云并不知道孙金山想了那么多。
对她来说,孙金山其实也就是一个比较好用的工具人,可以帮她挣到一笔钱。
这笔钱对她来说,算是意外之喜,都不用她做什么,就能有大几百入账。
把做饺子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姜丽云心情很好地回到房间里,上床睡觉。
姜丽雨是她带大的,从小就跟她一起睡,几个月前姜丽萍出嫁,那会儿天又热,姜丽雨才去睡姜丽萍的床。
这会儿天冷了,就又跟她挤着睡。
其实在以前,姜丽萍也会跟他们挤着睡,不然被子不够盖。
他们这里到了冬天,气温最低会到零下,没有烧火取暖的习惯屋里还潮湿,也就特别冷。
没那么冷的时候,姜丽萍跟他们分开盖薄被子,到了冬天,却要把两床薄被子叠一起盖才暖和。
那时候姜丽萍还会跟她抢被子,总把被子往她那边拉。
姜丽云想着想着就睡着了,被她想起了的姜丽萍,却怎么都睡不着。
今天,她知道了姜丽云买三轮车的事情。
那三轮车要五六百,姜丽云摆摊也就两个月,竟然挣了那么多?
在今天之前,姜丽萍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她成了城里人,每天都能吃好喝好。
虽然她男人有点傻,但听话啊!在乡下,哪个男人会给老婆洗脚?
但她妹妹摆摆摊,一个月少说能挣三百块……姜丽萍突然就觉得自己现在的日子不够好了。
身边的李旭阳在打呼噜,还抢走了她的被子,她力气小都抢不回来……
姜丽萍深吸一口气,打算明天去煎饺摊看看。
姜丽萍辗转反侧睡不着,孙金山也一样。
孙金山仔仔细细回忆了自己在城里经历的一切,又仔细回想姜丽云说的那些话……
他差点就被坑了!
姜丽云真的懂很多,他要向姜丽云学习。
明天他放假没啥事,不如去姜丽云的煎饺摊帮忙?
说不定他能从姜丽云那里,学到一些可以让他受用终身的东西。

距离她重生,已经整整过去两个月。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姜丽云揉了一些面团擀成饺子皮,让姜父姜母帮着包,包好了就放在铺了塑料薄膜的扁竹筐里。
他们四点出头就起来了,到四点五十的时候,已经包了很多饺子。
姜丽云洗干净手,去叫冯易起床。
冯易起床的速度很快,他穿好衣服简单洗漱,就来到姜家开始收拾摆摊要用的东西,然后又骑着三轮车往镇上赶。
而在他收拾的时候,姜丽云已经带着吴小春和姜瘸子,走路去镇上了。
买炸鸡要带的东西少,姜丽云就让冯易载着自己走,但卖煎饺他们要带的东西非常多,她不可能再坐到车上去,给冯易增加重量。
而且姜瘸子他们本来就是要走的,她跟姜瘸子他们一起走就行。
姜丽云他们走到镇上大概要四十分钟,冯易骑三轮车去镇上最多二十分钟,等五点四十姜丽云他们走到镇上,冯易已经把摊子摆出来,开始做煎饺了。
不到六点,他们就能开始卖煎饺。
这比以前要早一些。
搁以前,他们往往要六点多才开始出售煎饺。
虽然这时节天亮得晚,但架不住这时候的人起得早,冯易的第一锅煎饺刚做好,就有人来买了。
他们忙碌起来,基本上要忙到八点,才能空闲下来。
摆摊久了,已经适应现在的情况,姜丽云就不像一开始那样觉得累了,冯易也一样。
铁锅转多了,他胳膊上甚至长出肌肉来。
两个月过去,冯易看着并没有胖多少,但体重实实在在增加了不少——他长得都是肌肉。
姜丽云正卖着煎饺,就见到了姜丽萍。
她每天都来镇上,但见姜丽萍的次数并不多,姜丽云笑着打招呼:“姐。”
“丽云,给我拿几个煎饺。”姜丽萍上来就道。
姜丽云挑了四个卖相不好的煎饺给她:“姐,你到后面吃吧。”在前面吃容易挡着她做生意。
得了免费煎饺,姜丽萍心情不错,端着盘子就来到姜父姜母包饺子的地方。
最近天冷早上风大,姜丽云和冯易每天都会把能遮风挡雨的棚子撑起来。
棚子里有一大一小两个煤炉,大煤炉拿来做煎饺,小煤炉温着茶叶蛋,都散发着热气,也就让里头挺温暖的。
姜丽萍进去的时候,冯易正在给煤炉换煤饼,调整火候。
她一屁股坐在一个空的,给姜丽云和冯易偶尔休息用的塑料椅子上,问吴小春:“妈,丽云现在赚得挺多的?你们都买三轮车了。”
“是有不少。”吴小春道。
“不少是多少?一天能赚三十还是四十?”姜丽萍追问。
姜丽云让吴小春往外说她收入的时候稍微少说点,吴小春就道:“你妹妹上午卖煎饺下午卖炸鸡,一天能挣三十,不过家里吃喝什么的都要钱,实际也多不了那么多。”
姜丽萍闻言倒抽一口冷气。
一天赚三十,一个月那就是九百块!
她要是一个月有九百块,完全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稍微攒攒,还能买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
姜丽萍一直觉得自己过得很好。
她妹妹,还有从小跟她一起长大的她的那些小姐妹,谁家吃得比李家好?
李家的那些电器什么的,也是农村人没有的。
她在李家生活,还不用干农活。
但现在她妹妹一个月能挣九百,那她妹妹完全可以不干农活。
农活算啥啊,农忙的时候花五块钱一天,让人把他们的地种了,把他们的水稻收了就行。
她妹妹的日子,眼瞅着就要过得比她好了。
姜丽萍不至于因为这个去害自己妹妹,自己妹妹赚了钱她也是高兴的,但高兴之余,她浑身难受。
她从小,就想过得比别人好。
她还一直觉得自己比妹妹更出色……
这么想着,姜丽萍又去看冯易。
之前她觉得姜丽云选冯易是脑子出了问题,尤其是在知道姜丽云拒绝了谢祖根之后。
她给姜丽云介绍的周大飞年纪大还有孩子,确实没那么好,但谢祖根没有结过婚家里还有钱,这是多好的对象啊!
要是她能遇上这样的机会,肯定死死抓住!
可现在她再去看……冯易好像也没那么差?
她让李旭阳干啥李旭阳就干啥,确实挺好,但她妹妹让冯易做事,冯易也都做了!
冯易还能帮她妹妹挣钱!
姜丽萍以前只考虑眼前,没怎么想过长远的事情。
但此刻去想想自己的以后……
李旭阳是有工作的,他爸妈都是化肥厂员工,他的智商又有点问题,化肥厂那边给予照顾,就让李旭阳进了化肥厂扫地。
李旭阳每天去厂里扫地,然后管着一个煤炉不停地烧水给厂里员工喝,一天的工资是两块五,一个月工资是七十五元。
对这个工资,姜丽萍之前挺满意的,但姜丽云一个月能赚九百!
姜利海现在赚得也多了,一个月能挣两百,听说还有外快。
姜丽萍难受极了。
而这个时候,孙金山来了。
孙金山拿出一块钱给姜丽云:“给我来十二个饺子,用盘子装。”
姜丽云用盘子装了十二个饺子给孙金山,孙金山拿着盘子,也进了姜家的棚子。
他睡了一晚上,脑子清醒了,但还是有点后遗症。
之前在上海的时候,那个老板一直夸他,都把他夸得飘飘然了,姜丽云平常也喜欢夸人。
做生意的人,是不是都这样?
他也要这么干!
见到姜丽萍,他道:“你是姜家大妹子吧?长得真漂亮!”
姜丽萍一愣,随即对孙金山笑起来:“你长得也很英俊!”
孙金山的长相真的算不上英俊,但他穿得好!
姜丽萍眼光毒辣,在孙金山的衣服裤子还有他带着的手表上看了一圈,就估算出孙金山这一身行头,少说要四五百。
这么有钱的人,长再丑都是英俊的!
孙金山穿的衣服戴的手表确实不便宜,他赚了钱之后,挺舍得打扮自己的。
但以前从未有人夸他英俊!
姜丽萍真有眼光!
孙金山对姜丽萍好感大增。
另一边,姜丽萍则琢磨开了——这人上来就夸她,该不会是对她有意思吧?
不是她自恋,喜欢她的人一直很多。
她结婚后,镇上一些人看到她还会口花花。
虽然这么想,但姜丽萍没打算真做什么,她毕竟已经结婚了。
姜丽萍还要去上班,看过姜丽云买的三轮车,打听到姜丽云每天赚多少钱之后,就离开了。
孙金山也没怎么关注姜丽萍,他这会儿的心思,全在接下来要做的生意上面。
见姜丽云很忙,他凑到冯易身边问冯易:“冯易,昨天那合同我回去以后研究了半宿,姜丽云到底是打哪儿学来的?她怎么懂这么多?”
冯易道:“丽云姐喜欢学习,她摆摊之余,每天都会去阅览室看报纸。”
冯易觉得姜丽云懂得多是正常的,姜丽云从小就懂得多!
孙金山道:“怪不得……我从小不爱学习,一看书就头晕难受。”
冯易道:“你想做生意,还是要多了解一些东西,尤其是政策方面的。”
冯易很少去看报纸,但姜丽云跟他聊天的时候,会聊起政策上的一些事情,甚至说一些对未来的预测。
而只要是姜丽云说的东西,他都认认真真记下来了。
这会儿,他就挑拣着跟孙金山说了点:“咱们国家现在想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说不定哪天,价格双轨制就取消了。”
“真要那样就好了!”孙金山道。有些人能便宜买到计划内的东西,还有人做倒爷挣了很多钱,他对此愤愤不平。
冯易道:“是啊……”
冯易没说太多。
姜丽云说真要那样做了,物价说不定会涨,他仔细想想,也觉得有可能。
不过这个就没必要跟孙金山说了,说不定丽云姐想趁着这个机会赚点钱呢!
孙金山在煎饺摊这边待了很久,然后又厚着脸皮,跟着姜丽云和冯易往姜家走,打算在姜家吃饭。
吃饭当然是次要的,他主要还是想跟姜丽云讨个主意,看姜丽云能不能指点一下他,让他有一门生意做。
孙金山已经打定主意,等过了年就从砖瓦厂辞职,出去闯一闯了。
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他都不骑车,而是推着自行车,走在姜丽云身边跟姜丽云说话。
冯易前几天都是骑着三轮车先回家的,但今天孙金山一直找姜丽云搭话,特别殷勤!
他放慢骑车速度,也跟在姜丽云身边,听姜丽云和孙金山说话。
他的目光,还时不时落在孙金山身上。
孙金山:“……”他都不知道,冯易原来还是个醋坛子!
他真的对姜丽云没意思,他心里只有钱!
买21寸的大彩电可比找对象有意思多了!

他是跟冯易一起起床的,但没有跟着去镇上。
随便吃了一口早饭,他就去了自己的新房子那边,然后拌了水泥,开始用碎砖头砌后面的平房。
他打算趁着这次在家,把后面的平房给盖好。
辛辛苦苦干了一上午,姜利海砌好了两面墙。
虽然他已经累得直不起腰来,但心情还是很好的。
收拾好东西,姜利海回到家准备吃饭。
然后他就看到了孙金山。
孙金山昨天晚饭是在他家吃的,今天怎么又过来?
姜利海正奇怪,就见孙金山跟在姜丽云身后进进出出,还给姜丽云打下手。
之前孙金山在运输队一副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样子,没想到见了他妹妹,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
他妹妹真牛!
姜丽云对孙金山的印象还算不错,按照冯易的说法,之前在砖瓦厂,孙金山挺照顾冯易的。
现在孙金山虚心求教……姜丽云跟孙金山说了一些做生意要注意的事情。
她上辈子生意做大靠的是开网店,而且是赶上了风口,才越开越大越赚越多,没怎么经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可即便如此,她跟孙金山说的种种,也已经可以让孙金山受益匪浅。
姜家吃饭挺早的,等姜丽雨从学校跑回来,立刻就开饭了,等吃完也只有十一点半。
姜丽云对孙金山道:“我能说的就这么多,下午我要忙,没空跟你说这些了。”
“没事没事,你忙就行!”孙金山道,琢磨着要去买点礼物给姜家送过来。
姜丽云教了他很多,相当于是他师父了,他肯定要有所表示。
姜丽云闻言,也就不再招待孙金山,而是去了自己的房间午睡。
等姜丽云走了,冯易立刻看向孙金山:“孙哥,我们好久没见面了,下午好好聊聊?”
孙金山闻言道:“好!咱哥儿们好好聊聊。”
有段时间没见冯易,他觉得冯易跟在砖瓦厂的时候相比变了很多。
跟冯易聊天,说不定也能知道一些跟做生意有关的知识。
“我们去利海哥新房子那边聊吧。”冯易笑道。
冯易每天九点多睡,五点不到起来,白天不午睡。
平常姜丽云午睡,他就帮着姜瘸子挑水浇水什么的,再往前的话,他一直在帮姜利海盖房子。
昨晚上他就跟姜利海说好了,今天要去帮姜利海盖房子,现在正准备过去。
三人来到姜利海的新房子那边,姜利海和冯易捋起袖子就开始干活,冯易还对孙金山道:“孙哥,你帮我们递砖头吧。”
今天特地穿上了自己最贵的衣服,然后才来找姜丽云的孙金山:“???”
说好的聊天呢?为什么要让他干活?
但来都来了……
干活挺热的,冯易就把外套脱了。
孙金山把自己崭新昂贵的外套挂在旁边的桑树上,穿了冯易的外套,帮着递砖头。
聊天是聊了的,冯易还跟他说了一些这段时间在镇上的见闻,但活他也没少干。
等冯易去镇上摆摊卖炸鸡之后,干活的就剩下他和姜利海,他还不得不帮着砌墙。
孙金山之前还想给姜家送礼,现在觉得没必要了。
他都给姜家干了这么多活了!
对了,他原先想好的吃点回扣之类的事情,在有合同的情况下,肯定是做不成的。
卖白羽鸡这生意,姜丽云拿四成利润他是服气的,毕竟姜丽云真的有本事,还避免了他被坑。
姜利海只是统计了一下数据就能拿两成利润,着实让他羡慕!
他还不得不帮姜利海盖房子……
盖平房很快,尤其是很多准备工作之前就做完了。
这天,他们就把墙全砌好了。
接下来,找人在上面搭个屋顶铺上瓦片,房子就盖好了!
姜利海深情地摸了摸自己的房子,然后邀请孙金山去他们家吃晚饭。
干了一下午,已经饥肠辘辘的孙金山咬牙:“我今天要把你家的饭吃光!”
姜丽云最近除了卖卤鸡杂,还卖卤蛋和卤豆干,因为卖得便宜,总有来接孩子的家长或者附近居民花几毛钱买点回去当个菜。
这年头大家吃菜很省,一块卤豆干就着就能吃下一大碗白米饭!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大家伙儿还是太穷了。
像是吃皮蛋,有些人家剥了一个皮蛋之后,一家人一人分一小块,拿皮蛋蘸点酱油,吮一口,就可以吃一大口饭或者粥了,然后再蘸点酱油继续这么吃,一个人一顿饭只吃这么一小块皮蛋。
这都算好的,还有一些人家喝粥的时候什么菜都没有,就给淋一勺酱油!
吃饭的时候也一样,葱花酱油加水泡个汤,就这么配饭吃。
咸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很多时候桌上还只有咸菜。
这时节农村人吃了萝卜,就都会把萝卜的叶子留下来,晒掉一部分水分之后做成咸菜。
姜家以前也是这样的,不过最近情况发生了变化。
今天晚上,姜家餐桌上有一盘蒜叶炒鸡杂,还有一盘卤豆干卤素鸡,外加两个炒菜,营养均衡分量十足。
豆干和素鸡是先油炸过,然后才卤的,特别好吃,孙金山拿它下饭,一口气吃了两大碗,这才从姜家离开。
他说是不给姜家送礼,但第二天,还是让姜利海给姜家捎回来两只老母鸡,老实在了。
姜家本来是养鸡的,但姜丽云觉得养鸡很麻烦还赚不了多少钱,就陆陆续续,让吴小春把家里的鸡全杀来吃了。
放以前吴小春肯定不愿意,但现在赚了钱,她就不在意这几只鸡了。
见姜利海带回来两只鸡,姜丽云也不打算把它们养起来。
她可不想在自家进进出出的时候,不小心踩到鸡屎!
“一只杀了明天吃,还有一只哥你拿着送去贺家吧。”姜丽云道。
姜利海跟贺春琳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时不时送点礼过去是有必要的。
“丽云,谢谢你!”姜利海喜滋滋的。
一只老母鸡呢,拿去贺春琳家很有面子了!
他现在也乐意去贺家。之前贺家养的鸡,绝大多数都卖给了姜丽云,贺家人对他的态度,也就越来越好。
姜利海昨天忙着盖房子都没有去贺家,现在有了老母鸡……他跟隔壁姜二叔借了自行车,也顾不得是晚上,就往贺家去了。
而他刚走没多久,姜二婶就过来了:“丽云,听说你一天能挣三十几块……你看你哥嫂平日里都没有什么事情做,天天在家闲着,你能不能教他们做炸鸡?”
自从姜丽云买了三轮车,姜二婶就一直想让姜丽云教她儿子儿媳妇做炸鸡。
但因为姜家有了三轮车的缘故,都不跟他们借自行车借拉车了……她不好意思跟姜丽云提这件事。
今天姜利海又跟他们借自行车,她这才忙不迭过来了。
姜丽云看了姜二婶一眼,道:“二婶,这法子我没办法教你,我要是教了你,我姐肯定也想学,我哥肯定也要学,最后大家都会了,我也就没办法做生意了。”
她不介意帮衬家里亲戚。
她上辈子生意做大之后,招的客服以及帮忙打包的人,很多都是桥头村的。
但她不会因为这些人跟她有亲戚关系,就给他们特殊待遇,也不会把自己的赚钱方法无偿送给他们。
“都是一家子,教一下又没事!”姜二婶道。
姜丽云还是拒绝了,任凭姜二婶怎么说都没用。
“真小气!你们就知道占我们家便宜!”姜二婶扔下一句话,气鼓鼓走了。
吴小春和姜瘸子尴尬极了,一副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姜丽云倒是无所谓。
他们真的没怎么占姜二叔家的便宜,也不过就是平日里借点东西用。
但要掰扯这个的话……当初她爷爷奶奶的东西,可都是给了姜二叔家的!
而且他们家的旱地,有一块被姜二婶借走种菜了。
按照姜二婶的说法,是他们家的地种不过来闲着也是闲着,她就帮着种了。
既如此,姜二叔家的拉车闲着也是闲着,他们借一下也没事。
“爸妈,我们在池塘那边的地,她都借走种了几年了?我们借个拉车不算什么。”姜丽云对自己的父母道。
姜瘸子和吴小春闻言,总算好受了一点。
接下来几天,姜丽云的生意还是一如既往地做着。
她的作息很规律,姜利海却很忙。
他之前统计过公社里的人养鸡的数量,这会儿又去统计了一遍,拿到了更为详细的数据。
几天后,姜利海跟孙金山再次出发前往上海。
砖瓦厂的砖头,有一部分在本地销售,剩下的不是送去省城,就是送去上海,送去上海的比送去省城的还要多一些——那边对砖瓦的需求量更大。
运输队的人,时常去上海。
姜利海他们离开后,姜丽云花钱,又去买了一辆自行车。
他们家是需要自行车的,出门会更方便。
不说别的,有了自行车之后,下午卖炸鸡她就可以骑自行车去了,早上她也可以骑自行车和冯易一起走。
至于姜瘸子夫妇,倒是可以慢慢走过去……自行车后座上坐两个人有点危险,她不敢一次载两个。
只载一个去又不太合适,干脆让他们走着过去,就当锻炼身体了。
姜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村里那些养鸡的人,却开始慌了。
姜丽云知道那些进行大规模养殖的养鸡场,白羽鸡养上四十二天就能出栏。
但人家的养殖方法,跟桥头村的人的养殖方法,是不太一样的。
养殖场的鸡吃的饲料是精心配置分量管够的,就连喝的水都是恒温的。
桥头村的人养鸡可没有这么考究!
也因此,桥头村这边的人养白羽鸡,是做不到这么快出栏的,一般要养五十天左右。
养到五十天,他们就开始卖了,往往还不能一下子卖完,那就要再多养几天。
之前白羽鸡价格好,大家一窝蜂跑去养白羽鸡,隔壁冯家就是其中之一。
结果现在……白羽鸡降价了。
冯家现在养着的第一批鸡,年前肯定是要卖掉的,那会儿他们想的是,先养一批练练手,然后再去养第二批,第二批正好可以赶在过年的时候卖。
结果他们养的第一批鸡刚长大,白羽鸡的价格就跌了!
饲料的价格,却居高不下。
现在,这鸡卖出去铁定亏钱,不卖养在家里,那也是天天亏钱。
这也就算了,最近这段时间,又有很多人买了小鸡养,因为这会儿养的话,年底刚好出栏。
养鸡跟摆摊一样,是要准备一些东西,喂鸡用的工具,给鸡保暖烧的炉子之类,都要花钱买。
那些养鸡的人从未想过养一批就不养了,都是把养鸡当成自己的事业在做。
现在鸡的价格突然下跌……那他们要怎么办?
这会儿公历已经十二月底,冯家买回来的养的第一批小鸡都已经长大,不久前,他们还又买了一百只小鸡回来。
冯家愁云惨淡。
当初他们家买了两百多只小鸡回来,养殖过程中陆陆续续死了一些,但还剩下两百只鸡。
现在两百只鸡每天要吃很多饲料,偏偏还卖不出去!
镇上和县城收购白羽鸡的人都在压价,据说现在市面上鸡特别多,他们压根不愁没地儿买鸡卖。
“爸,我们现在怎么办?”冯老大问冯老头。
冯老二去砖瓦厂上班了,不在家,家里的事情也不管,但冯老大天天在家,养鸡他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他们辛辛苦苦五十天,终于把鸡养大,结果现在鸡卖不出去了……他们可怎么办好!
“我怎么知道!”冯老头没好气。
“不然去问问隔壁姜丽云?她现在每天都要买十只鸡,村里好几户人家,都是把鸡卖给她的。”冯老大道。
冯老头抽了一口烟:“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家跟她关系不好!”
之前那两个多月,他们家跟姜瘸子家冲突挺多的,冯易也一直对他们冷眼相待。
他们也算是看出来了,冯易并不把他们当家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姜丽云怎么可能会买他们家的鸡?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家突然想要养鸡,其实是为了压过姜家,想要赚得比姜丽云多。
他们甚至在姜丽云面前放过话,说他们会赚很多钱。
现在要灰溜溜去求助姜丽云,也太丢脸了!
“就算关系不好,也要去问问,总不能把这些鸡烂在家里吧?”冯老大道。
冯老头闷头抽烟,抽了好久,才看向周巧霞:“你去隔壁找姜丽云和冯易,让他们买我们家的鸡。”
姜丽云现在一天消耗十只鸡,要是她愿意买,愿意给个还可以的价格,那他们不会亏太多。
虽然那些鸡多养几天需要消耗饲料,但少喂点一时半会儿也饿不死,即便饿死了,杀掉卖给姜丽云就行。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